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印象派看“客观”

从印象派看“客观”

从印象派看“客观”

作者:贾宇专业:美术学单位:中原工学院摘要: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凡是稍有从事过美术相关行业的人,都不会对印象派感到陌生。西方艺术19世纪最后30年,印象派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当今在中国的学院教育里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分析,关注的大多是技法、题材和历史背景等,这些无疑是欣赏和评价印象派绘画的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从印象派绘画观念发展的过程来看,最为吊诡的一点是它从追求极端的真实起步,最终走到了真实的虚妄。本文通过对西方艺术经历印象派绘画的前后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人的视觉思维观念是如何从西方传统绘画中以“借物说事”为原则转向表现事物的客观面貌——“追真”为原则再发展到了以表现艺术家自身的主体原则的变化过程,这种转变源于印象派艺术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精神。印象派的存在对于人类对于客观真实的认识来讲,正所谓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印象派主体意识真实

一、“固有色?客观?”——印象主义之前

法国著名写实主义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必须向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在任何地方都在场,却在哪里也看不见。”这种全知式的口吻,表明了作家努力实现作品严格的客观性,同时福楼拜被指责为以外科医生般的冷漠“解剖了”他的主题。在试图理解一些对印象派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时,必须考虑到文学、科学和社会背景——特别是这种对主观性的复杂态度。[1]。

光,是每个人见得最多的东西。自古以来,它就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这个宇宙最原始的事物之一。在远古的神话中,往往是“一道亮光”劈开了混沌和黑暗,于是世界开始了运转。光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代表着生命,活力和希望。在《圣经》里,神要创造世界,首先要创造的就是光,可见它在这个宇宙中所占的独一无二的地位。至于光与色的关系,目前科学方面解释为物体受到光的照射,物自身吸收一部分光线,同时反射一部分光线。我们的眼睛是一个对光线非常敏感的器官。我们的眼睛接由于收到不同波段的光线,所以形成了大千世界的种种色彩。

纵观绘画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固有色的专制是如何一步步衰落的。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派以及威尼斯画派到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再到浪漫主义中的德拉克罗瓦。德拉克洛瓦的见解很多都出于创作直觉,他认为,以前的绘画都画得不够响亮。补色关系,可以让色彩对比变得更强烈。由此可见印象派之前的绘画作品中,固有色的观念还是占主导地位,因为固有色概念从文化和心理上都和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画家们对于光色的认识还处于懵懂阶段,多数的色彩关系运用出自于绘画经验而非现象实际本身。印象派画家们以光为源头,一点一点地将阳光分解成光线。他们将散落在画布上的大体和谐的斑斓色彩,重新统一。使得色彩像光线般“震动”。就视觉的微妙之处与色彩的精妙混合而言,其效果是绝对非凡的。

二、“夸父追日”——初期印象主义绘画

印象派绘画最重要的母题是光线,空气和水成为画家们最喜欢的研究对象。自然中的色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随着光线的明暗而变化、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印象派的领军人莫奈,在1890年到1891年,对同一堆草垛分别在不同季节的早、午、傍晚的阳光下,对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彩色,做出多达15次的描绘;1891到1892年,他用同样的做法创作了“白杨组画”;1890到1894年间,创作了“伦敦风景组画”;1893年到1894年创作“里昂大教堂组画”时,莫奈租下了教堂对面的一间屋子,从天亮开始动笔,追随阳光的脚步作画。他常常很早起床,车里装满了画布,根据日光的变化,每隔1~2小时就换一副画,等到明天同一时间再继续完成画作。印象主义者首先认识到万事万物的真相是,绝对的静止与绝对的同一性只是精神抽象,在外部自然中没有其对应物。他认识到,他不可能在两个不同的时间里画同一条河流,就像赫拉克利特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正是这样一种观看外部自然的方法,使得印象主义提出一些与现代思想的诸种趋势相平行的奇异观点。印象主义者的成功在于,把他们的前辈忽略的,或者认为不可能用画笔描绘的转瞬即逝的印象记录了下来。他们真实地抓住了海洋和河流得水呈现的万千神韵、云中光的嬉戏、花朵生机勃勃的色彩,还有燃烧的太阳发出的光线中植被多变的映像。

印象主义者想要实现从大自然本身中感到的统一性,一种他选择加以再现、某一特殊时刻的大气色彩与品质的压倒一切的影响力所带来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不是老画家中那些杰出的观察者所追求过、获得过的;笔者只是认为,这种互动与交叉反射的统一性,印象主义者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力、更加清晰地的到把握。[2]

三、“真实”?“虚妄”?印象主义绘画的转变

“印象”一词在19世纪的知觉理论中有一个特定的含义,这对解释印象派的客观和主观方面之间的张力大有帮助。在1860年的一篇文章中,生理心理学家埃米尔·利特雷用了“印象”一词来描述外部现实和个性感知者之间的接触点:这是某种“原始的”东西,“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异物”。他是客观知识和主体性的由来;它的存在先于意识,并先于主体和客体消失的那一刻。[4]

“光”和“色”是印像派画家的首要目标,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对于客体的把握停留在感觉阶段。印象派绘画涉及一种主观和客观的复杂高速交换:“然后客体和主体不能在运动中复原,不可理解也不去理解。”印象派绘画的天才在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统一性的闪现”。

我们对于外部自然对象的一切知识,并不真是对于那些对象的知识,而是对于那些对象与我们之间发生的交互作用的知识。我们总对我们赋予某个外部对象的品质负有部分责任,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对外部对象有所认识。因此,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物自身”。丹纳的《论智力》也消减了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差异。所有的意识都是“幻觉”,丹纳认为“真实的幻觉”只不过就是那些在与外部世界不断的接触中似乎得到证实的幻觉。“我们的外部幻觉是内心的一个梦,他和外部事物相融合;与其说幻觉是错误的外部知觉,不如说外部知觉是一种真实的幻觉。”

绘画史是一系列有某些有创造力的天才确立的,并由其门徒为普通公众的方便与愉悦而逐渐打开的自然的新领域所构成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创造自然(art making nature)的悖论,其实是一个严肃而又清醒的真理。[3]这样的

例子数不胜数。十五世纪的艺术家,透视是哲学家在艺术方面的里程碑,它神奇地召唤出一个可度量的、准确的世界幻象,人们对于它的能力简直无法渲染他们所感受的兴奋。十七世纪的艺术家,人为光线的设计,使作品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十九末世纪的艺术家,印象派之所以被称之为印象派是因为他们长了“一双”流动的眼睛。安格尔在评价库尔贝时曾说,这个年轻人只长了一双眼睛,意指库尔贝只描述现实而不去表现绘画的思想内涵。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诸流派,经历了印象主义的洗礼,一个真正“色彩纷呈”的世界逐渐展开,画家主体个性的表现进入人们的视野,以画面色彩为中心的个性化的自我呈现,到观者视角由定点观念的打破所形成立体化构图,到完全进入绘画方式思考和主体内心表现抽象形式的直接展示,无一不呈现着真正的不同,“色彩纷呈”在这里不只是一个比喻式的说法,而是对这一现象真实的描述。[5]

四、关于subject和object之逆转

近代哲学的主要术语之一——“主观”,其对应的英文单词是“subject”。subject是由subiectum来的。笛卡尔在《哲学原理》(I 51)中将“不依靠任何事物存在”着的事物称为“实体”(substantia),在此意义上“思考者”是“实体”。拉丁语substantia一词是亚里士多德使用过的希腊语hypokeimenon一词的直译。意思为“支撑者”。笛卡尔所说的“我思”就是决定何物存在,何物不存在,即支撑所有存在事物存在的“基体”。

近代哲学中,依据主观所认知的对象称为“客观”(object)。“客观”一词也来源于拉丁语obiectum,该词也是亚里士多德用语antikeimenon的直译。意思为被感受、被表象化的事物。拉丁文的obiectum也主要指“投射在心中的事物的姿态”,即事物的观念及表象之意。

Hypokeimenon和antikeimenon这两个词亚里士多德并非作为一对关联词使用的,同样,subiectum和obiectum在经院哲学家笔下也不是一组成对的词。而且,Hypokeimenon和subiectum最初都是“基体”、“实体”之意,意思就是说:不依靠其他任何事物而保持自身存在的事物,丝毫没有所谓的“主观”之意,倒是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客观性存在”之意。而另一方面,antikeimenon和obietum 多指“与感觉功能相呼应的事物”、“投射在心中的事物”,即事物的观念及表象之意,在现代意义上更接近“主观性事物”之意。但是subiectum和obiectum两个词由笛卡尔时代到康德时代的过度时期,意义逐渐逆转,成为“主观”和“客观”相呼应的一对词。

五、结尾

印象派似乎源自写实主义,并使写实主义偏离对政治与社会的公开参与,但也将其对“真实的”东西的探索朝着某种向科学一样的方向进行扩展和深化。在印象主义诞生初期,他和自然主义类似。我们可以说,就印象主义者所追求的真实而言,他只追求视觉印象的真实,却从不绎解对外部事实的真实性的忠诚。印象主义发展到后期,画家潜心于一种对个人知觉和性情的高度强调,甚至预示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激进的主观性。这对人类对于客观真实的认识来讲,从实践出发,正所谓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让我们用一句佛学术语概扩印象主义哲学即“境不离识,为识所变。”

参考文献:

[1]《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北京大学出版社【美】罗伯特·威廉

姆斯2009出版

[2]《弗莱艺术批评文选》江苏美术出版社【英】罗杰·弗莱著沈语冰译2010年7月出版

[3]《弗莱艺术批评文选》江苏美术出版社【英】罗杰·弗莱著沈语冰译2010年7月出版

[4] 《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北京大学出版社【美】罗伯特·威廉姆斯2009出版

[5] 《主体意识的生成与扩张》作者:蔡元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名称:博士学位年度:2005

作者:贾宇,中原工学院,美术学专业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双湖经济开发区淮河路1号,中原工学院理学院。

邮编:450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