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空调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空调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空调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空调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摘要

设计内容包括:零件图的分析,冲压件生产方案的比较与确定,模具结构的确定,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冲压力的计算,工作行程的确定,定位机构的设计,卸料方式及卸料机构的比较与确定,固定安全机构的设计,模架结构的确定,压力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模具强度校核,对模具各个零部件的尺寸整理与绘制。

本设计共分四章分别论述了产品工艺分析,冲压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模板及零件设计,模具组立等问题。本设计是第一工序(冲裁)的模具。本设计的内容是确定单工序模内型和结构形式以及工艺性,绘制模具总图和非标准件零件图。

关键词:模具结构工艺分析单工序模

Air conditioning gasket stamping die design

ABSTRACT

The main of the design is the second bended design . Th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 an craft analysis of parts, to determine the craft ways, determine the all structure of the two die, to count the section of work’s ram disc production, to count the force of the bended, the discharge institutions designed fixed position body design, blank emission kind design for the spaces in the design , to design the conduct direction and fixed body and determined the result ,choose the die framework structure, stamping equipment of choice and intensity degree ,die’s intensity degree ,draw the assemble drawing and draw the part drawing according the assemble drawing.

This design altogether is divided 15hapters, elaborated the product craft analysis separately, the ramming plan determination, the process design, the template and the components design, the mold group at once question. The present paper is the first project (punch cut)

mold. This design content is determined the superposable die former and the structural style as well as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draw up the mold assembly drawing and the non-standard letter detail drawing.

KEY WORDS: mold structure Craft analysis multiple spaces into national level

目录

前言 (1)

第1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3)

1.1制件图、材料及要求 (3)

第2章冲裁件的工艺分析及主要设计计算 (4)

2.1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4)

2.2排样方式的确定 (4)

2.3 毛胚的确定 (5)

2.4材料的利用率 (6)

2.5冲裁力的计算 (6)

2.5.1冲裁力 (6)

2.5.2 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尺寸的计算 (7)

2.5.3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8)

第3章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11)

3.1 模具结构的选择 (11)

3.2卸料弹簧的设计与计算 (11)

3.3 冲压设备的选择 (13)

3.4 模具的总体设计 (13)

3.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13)

3.4.2 定位方式的选择及导料板设计 (13)

3.4.3 导向方式的选择 (14)

3.5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4)

3.5.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14)

3.5.2 落料凸模的设计 (15)

3.5.3 落料凹模的设计 (16)

3.5.4 定位零件的设计 (16)

3.6 卸料部件的设计 (17)

3.6.1 卸料板的设计 (17)

3.6.2 卸料螺钉的选用 (18)

3.6.3 顶件装置 (18)

3.7 模具总装图 (20)

3.8 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 (21)

第4章模具的装配和调整 (23)

4.1 主要组件的装配: (23)

4.1.1 模柄的装配 (23)

4.1.2 凸模的装配 (24)

4.1.3 弹压卸料板的装配 (24)

4.2总装配 (24)

4.3冲裁模试冲的缺陷和调整 (25)

结论 (28)

谢辞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1)

外文资料翻译 (32)

前言

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工艺装备,属于高新技术产品。作为基础工业,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对其他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称为“工业之母”。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工业品基础的模具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据统计,我国(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现有模具厂已超过1700家,从业人员达60多万人。

模具分为冲压模具、热锻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橡胶模具和玻璃模具等。其中,冷冲压模具历史悠久、用途广、技术成熟,在各种模具中所占比重最多。汽车、摩托车、家电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占整个市场的60%以上。例如,一种车型的轿车共需模具4000套,价值达2亿元`到3亿元;单台电冰箱需要模具生产的零件约150个,共需模具约350套,价值约400万元;单台彩电大约有150个零件需用模具生产,共需模具约140套,价值达700万元。其中所需模具大部分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也叫冷冲压.

在冲压过程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配,称为冲压模具。冲模是在实现冲压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装配,与冲压件是“一模一样”的关系,若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冲压件:没有先进的模具,先进的冲压成型工艺就无法实现。在冲压零件的生产中,合理的成形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是比不可少的三要素。

与切削加工相比,冷冲压靠模具和设备完成加工过程,所以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产品一致性好、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一台普通冲压设备每分钟可生产零件好几十件,而高速冲床的生产率可大每分钟数百件甚至上千件。因此,大批量生产的机械、电子、轻工等产品,都大量使用冷冲压零件。在国防方面,飞机、导弹、各种枪支与炮弹等产品中,冷冲压加工的零件比例也是相当大的。随着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对发展冷冲压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据近年来的统计,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年产值

已经超过机床工业产值的6%~12%。

由于冷冲压不需要加热,也不想切削加工那样,将大量的金属切成碎屑而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它是一种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制品所用的原材料是冶金厂大量生产的廉价的钢板和钢带,在冲压加工中材料表面质量不受破坏,故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好,着是任何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竞争的。

冲压模具作为制造产品(或半产品)的一种工具,其作用是完成某种工艺。模具设计必须满足工艺要求,最终满足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因此冲压设计师必须掌握冲压工艺,包括冲压工艺的分类、各种工艺计算、工艺制订等基础知识,而后才可以选择模具的类型,进行模具设计,使模具的类型、结构及尺寸等满足工艺及产品的要求。

冷冲压工艺大致分两类: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分离工序的目的是在冲压过程中将冲压件与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进行分离:分离工序又可分为落料、冲孔和剪切等。成型工序的目的是使冲压毛胚在不破坏其完整性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产品所需要的形状:成形工序又分为弯曲、拉深、翻边、翻孔、胀形、扩孔、缩孔和旋压等。

冷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的主要工艺设备。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生产率以及经济效益等,与模具结构及设计是否合理关系极大。

其结构必须满足冲压生产的要求,既要冲出合格的坯料或工件,又要与生产批量相适应,而且还要具有操作安全,方便,使用寿命长,容易制造和维修等特点,冲裁模的结构形式很多.

按工序性质分;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剖切模,切口模,整修模,精冲模.

按工序组合程度分;简单冲裁模,复合冲裁模,连续冲裁模.

此外,按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模,有导向模.还可以按送料方式,出件方式与排除废料方式进行分类,这里不再列举.各种结构形式的模具各有其特点,各自使用于不同尺寸精度,不同结构形式,不同生产批量冲裁件的生产。

第1章设计内容

1.1制件图、材料

制件图题如图1-1

图1-1 制件图

零件名称:空调垫片

材料:30钢

厚度:0.3mm

生产批量:大批量

设计方案:单工序正装下顶出落料模冲压完成

第2章冲裁件的工艺分析及主要设计计算

2.1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其两孔中心距的尺寸及公差82±0.2mm,按[1]表2.7.5查得,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可达到的两孔中心距公差为±0.15mm,即可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从零件的形状.尺寸标注及生产批量等情况看,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并且只需一次落料即可,图中的孔距远大于最小孔距a≥2t 的要求.工件其它尺寸的公差未标注,全部视为自由公差,为IT12的尺寸精度一般的普通冲裁能够满足工件的要求。30钢属于低碳钢,适用于冲压生产。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切边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方案二: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成本高,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但要两道工序,模具制造的成本也高,加工复杂。通过对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形状简单,工艺性良好,所以采用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一为佳。

但由任务书可知,对于这个工件要求采用单工序正装下顶出落料冲裁模进行冲裁

2.2排样方式的确定

排样是指冲裁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合理的排样和适当的搭边值.是降低成本和保证工件质量及模具寿命的有效措施..

排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直排,斜排,直对排和混合排,.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复杂程度,本设计我采用直排的方式排样。具体排

样图如下图2-1 排样图

图2-1 排样图

2.3毛胚的确定

冲裁件的面积SV=[(126+82)×22+π×222?2-2×14×22-π×72]mm2=4566.02 mm2,下面对毛胚的搭边值进行确定,各部分尺寸的确定由[1]P65表2.5.2查得侧面a=2mm,工作间a1=1.5mm由零件图和排样图可以计算条料的宽度B=130mm,一个步距的长度为s=35.5mm可得表2-1

表2-1 毛坯计算表

项目公式结果备注

A=126×12+82×22+

3586

冲裁件的面积A

π×222/2-2×14×22- π×7×7

条料宽度B B=126+2×2130

步距S S=34+1.5 35.5

2.4材料的利用率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η

nA

bh

=?100﹪(2-1)

13586

13035.5

?

=

?

?100﹪

=77.7﹪

式中A---------冲裁件面积;

n----------一个步距内冲裁件数目;

b----------条料宽度;

h----------进距.

2.5冲裁力的计算

2.5.1 冲裁力

该模具采用单工序落料模,拟选择弹性卸料卸下工件,冲压力的计算如下,由[1]p69可得冲裁力:F=KLtτ(2-2)式中:F——冲裁力

L——是冲裁周边的长度,这里面为总长度=

126mm+82mm+22πmm +14πmm+4×12mm=369.34mm

t——材料的厚度为0.3mm

τ——材料的抗剪强度取500MPa

K——安全系数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1.3。

根据以上数据得计算可得F=72.02KN

下面我们分别对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进行计算:

卸料力F x=K x F (2-3)

推件力F t=nK t F (2-4)

式中:F——为冲裁力为72.02KN

k x——卸料力系数

K t——推件力系数

K d——顶件力系数

有[1]得他们分别取0.05、0.63和0.08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的个数,取h=1.2mm

则n =h/t=1.2/0.3=4

可得F x=0.05?72.02=3.6KN

F t=4?0.063?72.02=181.49KN

F d=0.08?72.02=5.76KN

因为采用的弹性卸料和上出料方式,由[1]P71(26.7)可知冲压的总工艺力为

F总=F x+ F d +F=81.38KN

即选择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应大于81.38KN

顶件力F d=K d F

2.5.2 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尺寸的计算

计算压力中心,首先根据前面的设计画出凹模型口图如下图2-2,为了尽可能保证模柄轴线、压力机滑块的中心和压力中心重合,依次防止偏载对模具和压力机带来的损害。按比例画出工件形状,将工件轮廓线分为L1,

图2-2 零件轮廓图分析

L2….L5的基本线段,并选定坐标系XOY,计算步骤如下:

1. 建立坐标系XOY如图所示,因工件左右对称,其压力中心一定在对称轴Y 上,即X0=0

2. 确定各个凹模的压力中心在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

L 1=126-2×14=98(mm ); Y1=0

L 2=6×(34-22)=72(mm): Y2=1/2×(34-22)=6(mm )

L 3=2×7×π=44(mm )

Y 3=22+7 ?(sin 2π)×2

π=26.4(mm ) L 4=2×222

π?=69.08(mm ) Y 4=22+22sin

4cos 4

4πππ=32.69(mm ) L 5=82(mm ) Y 5=34(mm )

Y 0=

112233445512345l y l y l y l y l y l l l l l ++++++++=16.96(mm )

2.5.3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结合该模具的特点,工作零件的形状相对较简单,适宜采用线切割加工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这些零件各个孔的同轴度,使装配工作简化。因此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就按配合加工的方法来计算,具体计算见表如下

查表3-4取初始间隙值min Z =0.03 m ax Z =0.05

查表3-8得因数 x=0.5

对零件图中未注公差的尺寸,按IT14级查设计手册可得其极限偏差为:0

0.87126-,0.430000.620.4314,34,17+--

零件材料较薄,为了保证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值,必须采用凸凹模配合加工的方法。落料以凹模为基准件,根据凹模刃口磨损后的尺寸变大(A 类)、变小(B 类)、不变(C 类)三种情况,将零件图中各尺寸进行分类;

A 类尺寸:

00.87126-,000.620.4334,17-- B 类尺寸:0.43014+

C类尺寸:820.2

±

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126

d =(126-0.5?0.87)

0.87

4

+

=125.50.02

+(mm)

34

d =(34-0.5?0.62)

0.62

4

+

=33.690.16

+(mm)

22

d =(22-0. 5?0.43)

0.43

4

+

=21.790.11

+(mm)

14

d =(14+0.5?0.43)0

0.43

4

+

=14.220

0.43

4

+

(mm)

82

d =(81.8+0.5?0.4)

0.4

8

±=82±0.05(mm)

凸模的刃口尺寸按凹模的实际尺寸配制,并保证双面间隙为0.03~0.05mm。凹模具的外形尺寸:参考[2]P97(4-7)和式(4-8),取凹模的厚度H=21mm,凹模壁厚C=35mm.

凹模具零件简图如下图2-3:

图2-3 凹模

第3章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3.1 模具结构的选择

由零件图分析该模具采用正装下顶出落料模。条料的送进,由两个导料销控制去其方向,由挡料销12控制其进距。卸料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弹性卸料装置冲裁前先将条料压住,冲裁后依靠弹簧力将废料从凸模上卸下。同时由装在模座之下的顶出装置实现上出件,通过调整螺母19压缩橡胶17,可调整顶件力。由于该弹性顶出装置在冲裁时能压住工件,并及时地将工件从凹模内顶出,因此可使冲出的工件表面平整。适用于厚度较薄的中、小工件的冲裁。

3.2卸料弹簧的设计与计算

根据模具结构初定6根弹簧,每根弹簧分担的卸料力为3601N/6=600N。

根据预紧力P pre(≥400N)和模具尺寸,由设计质料中选出序号57~61的弹簧,其最大工作负荷P max为720N,大于600N。

校验是不是满足?Hmax>Zmax.查质料中的弹簧规格及负荷曲线。并经过计算可得下列数据:由表4-6中数据可知,序号59~61的弹簧均满足?Hmax≥Ztotal,根据模具结构确定使用59号弹簧。该弹簧规格为:

外径:D=36mm,

钢丝直径:d=5.0mm.

自由高度:H0=80mm

装配高度:H2=H0-?Hpre=80-17=63mm

表3-1 弹簧数据表

注:H W=t+1=0.3+1=1.3 mm,?H rep=6 mm

模架选用后侧导拄标准模架:

上模座:L×B×H=200mm×200mm×45mm

下模座:L×B×H=200mm×200mm×50mm

导拄:d×L=32mm×160mm,

导套:d×L×D=32mm×105mm×43mm

模架的闭合高度:170~210mm;

垫板厚度:10 mm;

凸模固定板厚度:16 mm

上模底板厚45 mm

弹簧露出高度:33(为63-10-16-4)mm;

卸料板厚度:14 mm

凹模厚度:21mm;

下模底板厚:50 mm

模具的闭合高度:H d=45+10+16+33+14+20+50+1.3=189.3mm

3.3 冲压设备的选择

选用开式双拄可倾压力机J23-16

公称压力:160KN;滑块行程:55 mm;闭合高度:220 mm;闭合高度调节量:45 mm 滑块中心线至床身距离:160 mm;工作台高度尺寸:300 mm×450 mm。

底板厚度:40 mm;模柄孔尺寸:?40 mm×60 mm。

3.4 模具的总体设计

3.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单工序正装下顶出落料模。

3.4.2 定位方式的选择及导料板设计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由操作者利用导料销和挡料销实现精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的余量,可以靠操作工来目测定。

导料板的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的间隙1mm,这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导料板的厚度按[2]表2.9.7选择。因为模具设计时的用的弹性导料板,所以条料送进不会受阻碍,导料板的高度可以适当的减小活动挡料销的高度为3mm,导料板的厚度为4mm,具体形式按标准[5]侧压装置选用簧片式侧压按标准取。导料板采用45钢的制作。热处理硬度为40~45HRC.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上,导料板的进料端安装有承料板。导料板如图3-1所示

图3-1 导料板

3.4.3 导向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等因素该落料模采用后侧导柱的导向方式。

3.5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3.5.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根据模具设计的基本形式,可以确定模具的基本结构原理图如下:一张模具装配图

冲孔凸模的设计

根据制件的零件图可以知道,冲孔凸模的结构为圆形,所以冲孔凸模均采用圆头直杆圆凸模,其总长L可根据具体设计按如下方式计算:

L=h

1+h

2

+t+h=20+14+1+28=63mm

式中:h

1

为凸模固定板厚18mm

h

2

为卸料板的厚度15mm

t为料厚1.0mm

h为附加长度取26mm,包含了橡胶的厚度,其取值是根据他们的具体设计而确定的。根据具体的设计查[2]P50表2.57的如下内容:

其中4个Φ3.2的凸模为 6.0×63-G12JB/T5825,其中1个8.5的凸模为13×63-G12JB/T5825

根据制件的零件图可以知道落料凸模的结构,其总长L可根据具体设计按如下方式计算:

L=H1+h2+t+h=16+14+0.3+33=63.3mm

式中:H1为凸模固定板厚16mm

h2为卸料板的厚度14mm

t为料厚0.3mm

h为附加长度取33mm,

凸模材料:Cr12MoV 淬火凸模(56~60)HRC

凹模(58~62)HRC

凸模如图3-2所示

图3-2 凸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凹模,6个M10的螺钉固定在模板上,具体尺寸如下:

凹模的设计

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在模架的位置时,要根据压力中心的数据,将压力中心和模柄中心重合,下面对其轮廓尺寸进行计算:

凹模的厚度 H=KB 根据[1]表4-34

取K=0.16 由[1]P104表2.9.5

则H=0.16×126=20.16mm b=126mm

此为最小值圆整到21mm即H=21mm

所以凹模的壁厚取35mm

取凹模厚度为21mm

凹模的宽度 C 取=34+2×35=104mm

凹模的长度 L 取=35+35+126=196mm

即凹模的轮廓尺寸为104×196×21结构详图如图3-3所示:

3.5.4 定位零件的设计

落料凹模的下部设置两个导料销,借助中间挡料销进行导正,导料销应在卸料板压紧板料之前完成导正,考虑料厚和装配后卸料板下平面超出凹模端面1.3mm,导料销露出凹模端面部分的长度为4mm。导料销采用H7/m6安装在落料凹模端面,导料销导正部分与导正孔采用H9/h9配合。挡料销采用

H7/m6安装在落料凹模端面,与卸料板的配合为H9/h8,露出凹模端面高度为3 mm。

垫片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题 目:垫片模具设计 姓 名: 印小莉 学 号: 070708239 常熟理工学院 2010 年 11月

目录 第1章垫片图纸及技术要求 1.1零件图 1.2技术要求 第2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1冲裁的工艺分析 2.2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2.3冲压模具的设计计算 2.3.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2.3.2冲压力的计算 2.3.3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2.3.4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2.3.5确定各主要零件的外形尺寸 2.4绘制冲模总装图 第3章主要零件及其他零件设计选取 3.1 主要零件设计 3.1.1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3.1.2 定位零件设计 3.2 其他零部件结构设计 3.2.1导料板的设计 3.2.2卸料部件的设计 3.2.3推件装置 3.2.4模架的选择 3.2.5其他标准件的选择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章垫片图纸及技术要求 工件名称:垫片 工件简图:如图所示。 材料:Q235 材料厚度:1.5mm 技术要求:零件的精度要求公差等级均为IT110

标准公差表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时,无IT14至IT18。

第2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两个φ10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6mm(φ10mm的孔与R10mm外圆之间的壁厚)。此零件厚度小,形状简单,要求设计的模具具有高精度和高成型效率。,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表面要求平整,并且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也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工件的精度要求不容易满足。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但是复合模具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复合模在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模具结构较复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III 前言 (1) 第一章工艺设计 (12) 1.1零件介绍 (12) 1.2零件工艺性分析 (13) 1.3工艺方案的确定 (13) 第二章排样设计 (15) 2.1毛坯排样设计 (15) 2.2材料的利用率 (18) 第三章工艺计算 (20) 3.1冲压工艺力的计算 (20) 3.1.1冲裁力计算 (20) 第四章模具总体概要设计 (23) 4.1模具概要设计 (23) 4.2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 (23) 4.2.1 定位机构 (25) 4.2.2 卸料机构 (25) 4.2.3 导向机构。 (25) 第五章模具详细设计 (27) 5.1工作零件 (27) 5.1.1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27) 5.1.2凸模高度设计 (30) 5.1.3定位零件 (30) 5.1.4 挡料零件 (31) 5.2出件零件 (31)

5.2.1 卸料零件 (31) 5.3.2 顶件零件 (32) 5.3导向零件 (33) 5.4其他零件 (33) 第六章设备选择 (35) 6.1设备吨位确定 (35) 6.1.1设备类型的选择 (35) 6.1.2设备规格的选择 (35) 6.2设备校核 (36) 6.2.1.压力行程 (36) 6.2.2.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 (36)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8) 致 (39)

前言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产品依赖模具加工, 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模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模具的质量不仅表现在制造质量, 也表现在安装调整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后续工作质量。因此, 在模具在加工过程和质量控制中,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工艺设计 图1.1垫片零件图 1.2 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尺寸:图中零件的标注公差的为IT12级精度,其余未注由图术要求可知为

异形小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

、八 冃U言 伴随着科技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模具生产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广,包括信息化、无图化、数字化、精细化、自动化等方面发展;简单的模具企业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模具企业的转型向着设备精良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冲压模具为例: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目录 、八―丄 刖言 (1) 目录 (2) 设计任务书 (3) 1 .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 确定工艺方案 (4) 3. 工艺计算 (5) 3.1计算工艺力 (5) 3.2确定拍样样式和裁板方法 (5) 3.3材料利用率计算 (6) 4.压力中心确定,压力机的选择 (7) 4.1 压力中心的确定 (7) 4.2压力机的选择 (8) 5.模具设计 (10) 5.1确定模具结构 (10) 5.2模具零件尺寸计算及确定 (10) 5 .2.1冲裁模具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0) 5 .2.2 凸模、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11) 6.模具其他零件的选用 (12) 6.1模具上下模板及模柄的选择 (12)

异形小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前言 伴随着科技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模具生产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广,包括信息化、无图化、数字化、精细化、自动化等方面发展;简单的模具企业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模具企业的转型向着设备精良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冲压模具为例: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设计任务书 (3) 1.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 确定工艺方案 (4) 3. 工艺计算 (5) 3.1 计算工艺力 (5) 3.2 确定拍样样式和裁板方法 (5) 3.3 材料利用率计算 (6) 4. 压力中心确定,压力机的选择 (7) 4.1 压力中心的确定 (7) 4.2 压力机的选择 (8) 5. 模具设计 (9) 5.1 确定模具结构 (9) 5.2 模具零件尺寸计算及确定 (9) 5.2.1 冲裁模具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9) 5.2.2 凸模、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9) 6. 模具其他零件的选用 (11) 6.1 模具上下模板及模柄的选择 (11) 6.2 垫板、凸模固定板 (11) 6.3 闭合高度 (11) 6.4 卸料螺钉 (11) 设计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圆形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了一套落料、冲孔的模具。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落料、冲孔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得出将设计的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倒装复合模的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冲压模,复合模,连接片,冲裁间隙

GASKET STAMPING MOULD DESIGN ABSTRACT The design of a set of blanking and punching mold. Through referring to information, first of all, I should analysis the process. Through proces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 use blanking and pun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blanking force, the top piece, and the discharge power to determine the model pres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dies for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to select the desired type of mold design. The mold will be designed to draw upon the type of mold parts of the work express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document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tamping die, stamping die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design, and then stamping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completed a process to identify program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nesting parts of the design plans to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utilization of the material further edge blanking process of calculation and Di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work of some of the stamping equipment to provide a basis to choose. Finally,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tandard design and the choice of design-based mapping tool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orming mold, as well as the assembly drawing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 size. Through the draw in front of mold design and assembly of the parts diagram Fig. The design tells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mold design and working process. Reliable performance of the mold, smooth running, improved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production costs. Key words: Blanking, Punching, Mold, Mold gap

双孔方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目录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2) (一)材料: (2) (二)零件结构: (2) (三)尺寸精度: (2)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2) 三.排样设计 (3) (一)少废料排样 (3) (二)无废料排样 (3) 四.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 (4) (一)计算冲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冲压设备和设计模具。 (4) (二)压力中心 (5) 五.压力机的选择 (6) (一)压力机的选择原则 (6) (二)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 (6) (三)压力机的其它参数 (7) 六.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7) 七.工作零件结构尺寸 (9) (一)落料凹模板尺寸: (9) (二)落料凹模板的固定方式: (10) (三)凸凹模尺寸计算: (10) (四)凸凹模内外刃口间壁厚校核: (10) (五)冲孔凹模洞口的类型 (11) (六)凸凹模的固定方法和主要技术要求 (12) (七)冲孔凸模尺寸计算: (12) (八)凸模的固定方式 (13) (九)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 (13) 八.有关模具设计计算: (15) (一)卸料橡胶元件的选择: (15) (二)设计和选用卸料与出件零件 (15) (三)选择上、下模板及模柄 (16) (四)垫板的结构设计: (17) (五)闭合高度: (18) 双孔垫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材料:紫铜板 材料厚度:2mm 图1.双孔垫片零件图 (一)材料: 该冲裁件的材料是紫铜板,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二)零件结构: 该零件结构简单,在对称中心线上有两个直径为8mm的圆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5mm(直径为10mm的孔与最边缘的之间的尺寸)。由此可以看出该零件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三)尺寸精度: 零件上所有未标公差的尺我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零件外形尺寸:长度:;宽度:; 零件内形尺寸:; 孔心距尺寸:; 结论:适合冲裁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1.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2.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3.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典型垫片冲压模具说明书概论

目录 目录 (1) 1. 工件的冲压工艺设计 (2) 1.1工艺分析 (2) 1.2确定工艺方案 (3) 1.3工艺计算 (5) 1.4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 (9) 1.5其他模具零部件的选择 (13) 2.装配图 (14) 3.小结 (14) 4.参考文献 (15)

1. 工件的冲压工艺设计 1.1工艺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从冲压工艺方面来衡量零件设计是否合理。一般来讲,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将工件加工出来,就说明该件的冲压工艺性好,否则,该件的冲压工艺性就差。工艺性的好坏是相对的,他直接受到工厂的冲压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影响。 该零件尺寸中,未注公差按照IT13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 差表,则其外形尺寸为被包容尺寸00.3942mm -,00.3933mm -,0 0.229.6mm - 零件简图:如图所示

零件名称: 典型盖板件 上产批量: 中批量生产(10万件) 材料:Q235钢 厚度:2mm 1.2确定工艺方案 确定工艺方案就是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冲压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等。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应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在选择工艺时,一般要考虑模具的结构形式,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技术效果,选择一个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在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冲压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加工零件时操作的难易程度、模具的加工成本及时间等。 经分析该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形状简单,工艺性较好、冲压件

尺寸精度较高。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落料和冲孔。 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连续模)生产。 方案一单工序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方案二复合模能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落料、冲孔等多道工序,所冲压的工件精度较高,不受送料误差影响,内外形相对位置重复性好,由于压料冲裁的同时得到了校平,冲件平直且有较好的剪切断面。 方案三级进模可以加工形状复杂、宽度很小的异形冲裁件,且可冲裁比较厚的零件,但级进模冲裁受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与工序数的限制,冲裁件尺寸不宜太大。另外级进模冲裁中、小型零件时零件平面度不高,高质量工件需校平。 根据冲压模工艺原理,结合该零件结构的特点,通过对比以上三种方案,采用复合模结构简单实用,冲压工艺过程稳定可靠,比较适合该零件了生产制造。

冲压垫片设计DOC

课程设计 题目 院系 专业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年月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1.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1冲压时的工艺性分析 (3) 1.2冲压材料选用 (4) 1.3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5) 2 模具设计计算 (6) 2.1 排样方案的确定及计算 (6) 2.2冲压力的计算 (8) 2.3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2) 2.4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3) 2.5零件结构尺寸的确定 (16) 2.6模具总装图 (18) 3.模具材料的选用 (19) 4 冲压设备的选择 (22) 5.模具的装卸 (23) 5.1模具的装配 (23) 5.2卸料装置的确定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4)

摘要 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原有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然而有些商品的制造必须依靠模具才能够生产加工出来。因此,模具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利用模具加工各种的工件,以便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模具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新的时代。 在这次设计中根据所给题目的要求,我首先对冲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得出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零件精度的要求,再从零件的形状、尺寸标注及生产批量等情况看,选择了冲孔落料的方案。 根据对零件的综合分析,在本人这次设计中我设计的模具是正装冲孔落料模,主要介绍的是模具的冲孔落料,冲压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序之一。由于材料和厚度的原因,我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采用复合工序冲孔落料模进行加工。 关键词:冲孔落料搭边

前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模具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产品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业发展的基石,被人称为“工业之母”和“磁力工业”。 随着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业内专家认为,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在“十一五”期间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又由于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及降低成本。 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而且所选择的这些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必须是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我国模具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模具工业总体水平比工业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这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的企业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也较低;模具生产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程度也不够高;模具产品主要还是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高中档模具多数要依靠进口,产品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人才紧缺,管理滞后的状况依然突出。可见,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垫圈模具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垫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 本设计是对给定的产品图进行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的选择是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和对产品形状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冲压模具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了经济性、零件的冲压工艺性以及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是在方便建设又不影响模具成型的前提下简化为所熟悉的模型进行的。文中还对冲压成型零件和其它相关零件的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进行了说明,另外还介绍了几种产品形状的毛坯展开尺寸计算的方法和简化模型,以及冲压模具设计所需要使用的几种参考书籍的查阅方法。 【关键词】工艺、工艺性、冲压工序、冲压模具、尺寸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a press die designat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product. The election of press process is based on consulting correlation datum and analyzing the form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meticulous; The election of press die is based on synthesis considerations on economical efficienc y、the processing property of part and complex degree iso many factors; Calculating the work blank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unfold dimension is lined feed on the premise of calculation convenience but without contribution die confectioning simplified frequent application cast. In the test, to introduce the election principle and means of press confectioning art and miscellaneous rapport part, otherwise also introducing calculation means on the work blank from of many kinds of product unfold dimension and simplified cast, and the means of looking up on the reference books of designing press die. 【key words】The craft;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press process; punch die;

圆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一、课题名称: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 二、设计要求: 1.主要内容 (1)编制冲压工艺 (2)设计模具(分析、计算、装配图、非标零件图)(3)编制模具主要零件制造工艺 (4)分析估算工时,确定完成工期 (5)核算成本,报价 (6)编写全套设计制造说明书 2.基本要求: (1)分析计算全面,图纸表达准确; (2)工艺水平规程制定,力求符合实际; (3)必要的数据须进行市场调查; (4)分析核算工期、成本,着重于过程。

第2章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计算 2.1.1 工艺分析 ,方形垫片,结构如图所示, 材料08,t=1.2mm。精度要求为IT14。 三、主要内容 1、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1.1、可行性分析 1.1.1、形状、尺寸: 制件形状规则、简单、对称。 1.1.2、精度:

该制件尺寸精度为IT14,用一般精度制造模具即可满足。 1.1.3、材料: 08是冲压用钢板中沸腾钢的一种牌号(中国称08,日本称S9CK,德国用C10,前苏联用08)08指的是含碳量万分之八; 特性: 强度低和硬度、塑性、韧性好,易于深冲、拉延、弯曲和焊接。 用途: 钢板用作深冲压和深拉延的容器,如搪瓷制品、仪表板、汽车驾驶室盖板等。圆钢用作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或氰化零件。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295(30) 屈服强度σs (MPa):≥175(18) 伸长率δ5 (%):≥35 断面收缩率ψ (%):≥60 硬度:未热处理,≤131HB 推荐热处理/℃:正火930正火推荐保温保温时间≤30min,空冷; 淬火推荐保温时间≤30min,70.80和85钢油冷,其余钢水 冷;回火推荐保温时间≤1h。 2、总体工艺方案的确定 2.1、冲压工序性质的确定: 先进行冲孔再进行落料。 2.2、冲压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采用复合模生产。 因为方案二的工件精度和生产效率较高,属于大批量 生产,所以选用方案二最为合适。 3、主要工艺计算 3.1、排样设计 3.1.1、排样方式:

双孔垫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论文)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双孔垫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目录 摘要: (4) 第一章综述 (6) 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 (11)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11) (一)材料: (11) (二)零件结构: (12) (三)尺寸精度: (12)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12) 三.排样设计 (12) (一)少废料排样 (12) (二)无废料排样 (12) 四.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 (13) (一)计算冲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冲压设备和设计模具。 (13) (二)压力中心 (15) 五.压力机的选择 (15) (一)压力机的选择原则 (15) (二)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 (15) (三)压力机的其它参数 (16) 六.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6) 七.工作零件结构尺寸 (18) (一)落料凹模板尺寸: (18) (二)落料凹模板的固定方式: (19) (三)凸凹模尺寸计算: (20) (四)凸凹模内外刃口间壁厚校核: (20) (五)冲孔凹模洞口的类型 (20) (六)凸凹模的固定方法和主要技术要求 (21) (七)冲孔凸模尺寸计算: (21) (八)凸模的固定方式 (22) (九)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 (22) 八.有关模具设计计算: (24) (一)卸料弹簧选择: (24) (二)设计和选用卸料与出件零件 (24) (三)选择上、下模板及模柄 (25) (四)垫板的结构设计: (25) (五)闭合高度: (26) 第三章塑料模具设计 (27) 一.塑件工艺性分析: (28) (一)塑料 (29) (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30) (三)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30) (四)塑件收缩率 (30) (五)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31)

垫片零件的冷冲模具设计【毕业作品】

垫片零件的冷冲模具设计 摘要 这次设计是设计一个简单的垫片,是用冷冲模来做的,经综合分析,这个零件采用级进模来生产,因为该零件所需要的工序是多工序,且该零件大量生产,这个任务的内容为冲压模具的设计,涉及的内容为冷冲模具设计及一些制图知识。 关键词:垫片;冷冲模;级进模。

目录 前言 (1) 1 冲压模具概述 (2) 1.1 冲压模具简介 (2) 1.2冲压模具分类 (2) 1.3冲压模具结构 (2) 2 冲压模具概述 (3) 2.1零件结构分析 (3) 2.2材料分析 (3) 2.3尺寸分析 (3) 3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4) 3.1成型工序分析 (4) 3.2冲压顺序安排 (4) 4 压力计算 (5) 4.1 排样设计 (5) 4.2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 (7) 4.3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计算 (7) 4.4 压力中心计算 (8) 5 凸凹模刃口计算 (9) 5.1“入体原则”标注 (9) 5.2冲裁间隙和刃口系数 (9) 5.3确定刃口尺寸公差 (9) 6模具结构设计 (11) 6.1凸凹模分析 (11)

6.2 其它主要零件 (12)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 (17)

前言 冲压模具是模具制造行业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冲压模具的用途也非常广,大到汽车覆盖件,小到手机里面的电子元件,有许多都是利用冲压模具来生产的。冲压模具的生产是批量的,但冲压模具也与人一样有着寿命限制,因此,冲压模具大量生产,也是限量生产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提高或延长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现在,有很多软件在冲压模具上的设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如CAD、pressCAD、UG等,在这些软件上,我们可以进行排样图分析,可以将三维图画出,pressCAD是专用的冲压模具设计软件,运用这些软件,可快速的对模具进行分析,选出最佳方案,运用这些软件,就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 冲压模具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进行一些参数分析,这种技术叫CAE技术。运用CAE 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模具模具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缩短模具开发周期,目前,Dynaform是运用在冲压模具CAE技术分析上的主要软件,在Dynaform软件上,我们可以对冲压模具的凸模和凹模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来确定最佳冲压方向等相关的有要素,来进一步优化模具设计方案。 最近几年,冲压模具在我国发展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所能做的模具吨位也 以越来越大,模具的精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今后,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后,我相信冲压模具会越来越好。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垫片复合模设计 黎明大学机电工程系 11模具设计与制造 : 学号: 指导老师:

2013.06.18 题目: 零件名称垫片1 图号 材料Q235 料厚0.5mm 生产批量大批量 完成图示冲裁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其冲裁工艺方案。已知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0.5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一.冲件冲裁工艺性分析 1,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有圆弧连接过度,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孔与孔之间、孔与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c>1.5t 要求。 (25.932 5 .429=--= c 1.5t=0.75) 3,精度分析 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由于所设计的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但为了模具制造方便,最后决定采用复合冲裁进行生产。 由工件尺寸可知,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 三.模具设计计算 1,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及排样图的绘制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 两工件间的搭边:a=0.8mm; 工件边缘搭边:a1=1mm ; 歩距为:29.18mm; 条料宽度 B=【Dmax+2a1】°-δ =[29+2×1]°-0.4 =31°-0.4mm

垫片冲裁模具设计要点

密级: 学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垫片冲裁模具设计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 学生姓名: ######### 指导老师: ######### 完成日期: #########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垫片冲裁设计首先对冲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得出一般精度的模具可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在从零件的形状、尺寸标注及生产批量等情况看,选择了冲孔落料的方案。 根据对零件的综合分析,在本人这次设计中我设计的模具是正装冲孔落料模,主要介绍的是模具的冲孔落料,在本人的这次设计中我设计的模具正式冲孔落料模具。主要介绍的是模具的冲孔落料,在模具材料的选择时应注意材料的性能和强度。应尽量选择模具的标准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模具的寿命还可以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冲压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序之一。由于该材料和厚度的原因,我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采用级进模进行加工。 关键字:级进模;落料;冲孔;垫片 - Ⅰ-

圆形垫片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2)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2) 1. 结构与尺寸分析 (2) 2. 材料分析 (2) 3. 精度分析 (2)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3) 1.模具类型 (3) 2.操作与定位方式 (3) 3. 卸料与出件方式 (3) 二、零件工艺计算 (4) (一)排样设计与计算 (4) (二)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4) (三)设计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5) 三、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6) (一)凹模设计 (6) (二)固定板 (7) 1. 凸模固定板 (7) 2. 凸凹模固定板 (8) (三)垫板的设计 (8) (四)卸料板的设计 (10) (五)凸模设计 (10) (六)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 (11) (七)凸凹模设计 (12) (八)选择紧固件和定位零件 (13) (九)选择模架及其它安装零件 (13) (十)模柄的设计 (14) 四、装配图 (14) (一)注释 (15) (二)工作原理 (15) 参考文献 (15)

一、设计任务: 工件为垫圈,材料为Q235钢,精度要求为IT11~IT12,尺寸如下图所示,设计一套冲压模具,大批量生产。 图1(工件) (一) 零件工艺性分析: 1. 结构与尺寸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零件中部圆孔直径为15.02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 mm t d 22.10.1min =≥的要求;孔与零件边缘间的最小孔边距为7.5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mm t l 83.15.1m in =≥的要求,因此,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2. 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3. 精度分析: 零件的精度要求为IT11~IT12,取精度为IT11,模具按精度IT7~IT8计算,普 通冲裁即可满足图样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圈冲压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目录 一、设计任务???????????????????????????2 二、零件工艺性分析????????????????????????2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3 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3 五、零件工艺计算???????????????????????3 六、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8 七、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与计算?????????????????9 八、模具装配图及明细表?????????????????????11 九、设计总结?????????????????????????13九、设计总结?????????????????????????13参考文献14

摘要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它在铸造、锻造、冲压橡胶等生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采用模具进行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并可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要求。金属板料冲压是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加工形式之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对生产的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等要求也日益提高。模具作为冲压生产的基本要素,其设计制造技术受到普遍重视。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垫圈复合模,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它包括落料、冲孔、切口、整修及精密冲裁等。。模具作为冲压生产的基本要素,其设计制造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因此学习模具课程,进行模具设计也是适应现代化工业要求的。 此次垫圈的冲裁模具采用倒装结构,由打杆顶出制件;排样方式为直排,由弹性挡料销和导料销定位、导料。模架为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压入式模柄。使用creo2.0 、Auto CAD2010等软件绘制相关设计图。 关键词:冲孔;落料;倒装;直排;creo2.0 ;Auto CAD2010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垫片模具级进模设计

学校代码:10410 序号: 20091077 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垫片冲压模设计 学院:工学院 姓名:力立 学号:20091077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机制092 指导教师:淑芬 二O一三年五月 摘要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等生产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模具制造工艺和生产装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极大地提高了模具制造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 本设计是垫片的冷冲压模具设计,利用的是级进模生产的。级进模,又称为多工位级进模、连续模、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按所加工的工作分为若干等距离的工位,在每个工位设置一个或几个基本冲压工序,来完成冲压工作某部分的加工。被加工材料,事先加工成一定宽度的条料,采用某种送进方法,每次送进一个步距。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工件。在一副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一般来说,无论冲压零件形状怎么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级进模冲成完成。 本设计重点是在分析冲裁变形过程及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冲裁工艺方案、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都是这次设计的主要容。 本次设计不仅让我熟悉了课本所学的知识,而且我做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更让我了解了级进模设计的全过程和加工实践的各种要点。 关键词:垫片级进模冷冲压

The pad stamps forming handicraft and design for die Abstract:The mo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modern industry.It’s been widely used in casting ,forging,stamping plastic, rubber, glass, powder metallurgy,

圆形双孔垫片冲压模具设计复合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圆垫片冲压模设计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班别 07届机械四班 学 号 2007750439 学生姓名 舒清旺 指导教师 陈畅子 2011年 5 月 27 日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圆垫片冲压模设计 摘要: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等生产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某些发达国家的模具总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的总产值,在这些国家,模具工业已摆脱了从属地位而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模具制造工艺和生产装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极大地提高了模具制造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 本模具的主要作用就是落料和冲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圆垫片工件进行工艺分析,选择并确定符合于给定条件的最优工艺方案,及进行了工艺组合形式。本设计介绍了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理念,详细剖析了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路。阐述了倒装复合模的设计要点,使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然后以些为基础,设计出冲压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并在设计中,介绍了零件的排样图,定位设计,冲裁力的计算和压力中心的计算。本设计分析冲模模架的基本类型,讨论了冲模模架的技术要求,介绍了标准的装配工艺,并指出模架装配时的注意事项。条料的步进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其对工件的精度影响很重要,因些对设计的准确性与标准性对模具既有利于模具维修的规范,也为整个模具的顺利生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凸凹模地产品生产质量影响也很大,在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设计出合理而简单的凸凹模结构,这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设计分析了冲压模上圆垫片的成型工艺特点,其中包括利用对工件展开图的尺寸计算,工件的工艺分析,模具设计的难点,确定复合模的排样方案和模具的总体结构。复合模有冲孔,落料两个工作过程,各成型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凸凹模的装配间隙,确定合理的冲裁间隙是本模具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影响冲裁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还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模具材料的选择时还应注意材料的性能和强度。因此,应尽量选择模具的标准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模具的寿命还可以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 关键词:圆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