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

一、阶级、阶层

1、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2、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

3、中国中产阶级的认同及其整合

7、阶级斗争与人同内部矛盾

4、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

5、我国所有制结构变革与阶级、阶层的变化

6、我国现阶段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

8、论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激化问题

9、人民内部不存在阶级斗争

10、我国新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

11、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12、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问题

13、当代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展变化及其严峻挑战

14、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的社会结构

15、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16、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的差异性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影响

17、正确认识当代工人阶级的地位和内部群体分化

18、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层和社会流动

19、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人性化回归——从阶级斗争到和谐社会

20、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

21、遏制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

22、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23、论新的政治阶层的政治取向

24、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化解

25、和谐社会视野下多元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

26、

二、政治权力

1、网络政治权力运行中的伦理规约

2、政治权力环境制度建设中的道德培育

3、WTO背景下政治权力配置制约的新分析

4、技术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共在与互动

5、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

6、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对政治权力的制约

7、二元政治权力结构的权力分配与特征分析

8、政治权力的异化及其制约

9、政治权力的腐败与监督

10、目前社会视角下政治权力的架构分析

11、社会与政治的互动:政治权力有效制约的路径

12、政治权力与公共权力

13、论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之变迁

14、宪政制度下政治权力的制约监督

15、政治权力运行的公共善原则

16、论国家强制与政治权的运行

17、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18、中国民主建设中的政治权力配置方式

19、市场经济与政治权力的演变

20、论知识与政治权力的相关性

21、论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2、政治伦理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作用

23、限制政治权力的途径分析

24、政治权的民主化、规范化

2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权力合法化路径研究

26、政治权力社会化视野中的西方民主

27、政治权力社会化进程中的规律与价值

28、政治文明视野下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理念变迁

29、政治权力集中化与社会化的理论分析

30、政治权力的实现模式、整合及其变革

31、从古典政治权力到现代政治权力关系分析

32、权力之善

33、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及趋势

34、我国政治权力的良性运行机制

35、村务公开与村落政治权力的转移

36、政治权力、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

37、当代中国政权力变迁初探

38、社会加速转型期政治权力的变异及其消解

39、转轨时期中国政治权力的改革与发展

40、法律是制约政治权力的有效机制

41、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

42、论政治权力的法制化

43、论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二重性

44、论政治权力公有制

45、有效性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46、政治权力的变异与控制

47、论政治权力结构

48、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49、腐败根源的政治权力分析

50、论政治权力的社会心理基础

51、政治权力运行的法制化对腐败的治理

52、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

53、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权力问题探析

54、政治权力的两权分离及其权能约束

55、对我国当前政治权力良性运行的思考

56、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权力结构的调整

57、多党合作中的政治权力关系分析

58、政治权力变异的后果及对策探析

59、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力运行机制

60、政治权力的结构与特征

61、当前我国民间反腐网站的现状及其有序发展的思考

62、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63、权力制约权力的控权机制

64、论权力伦理的核心问题

65、基于不同哲学基础的权力理论分析

66、人类为何需要公共权力

67、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68、论政治权力制约的范式

69、性恶论假说与权力制约路径的选择

三、政治国家

1、论国家理论复兴的必然性

2、论多元主义国家理论

3、国家理论的变化

4、国家与社会关系探析

5、国家与人民关系探讨

6、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7、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创新应当先行

8、论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9、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理论创新

10、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

11、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思考

12、转型期的“国家理论”模型

13、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政治文明思想

14、发展型国家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

15、复兴国家:国家理论新形态

16、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

17、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18、国家理论的争论与发展

19、国家的起源、作用与演变

20、论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小政府”

21、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复原”与创新

22、网络组织与国家理论整合之可能

23、邓小平的国家理论

24、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

25、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理论

26、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现实启示

27、“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础

28、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评析

29、国家理论当代世界

30、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建设问题

四、国家形式

1、西方国家政体及其权力制约

2、中国与西方国家政体的比较

3、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政体的理论与实践

4、国家政体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5、无产阶级国家的政体问题

6、国家分类与国家的政体问题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8、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提速

9、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0、中国政府改革需要战略性突破

11、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12、中国民主政治模式探索

13、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体思想

14、我国议行统一的政体特点

15、政治哲学中的政体

16、毛泽东政体思想论析

17、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

18、试析共和政体的由来及演变

19、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的本土资源

20、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思想探析

21、人民代表大全与宪政体制的接轨

22、当代中国宪政体制下的司法独立

23、人大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政体制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5、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民主和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双重取向

27、论科学发展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28、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必然性与优越性

29、试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

30、论人大代表专职化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31、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3、邓小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及其实践

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探析

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由来

36、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7、从程序民主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38、从参议会制度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孕育的过程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制度

40、政治文明的养成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41、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现实途径

4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路径选择

44、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优势

45、国家与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46、政治代表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理论基础

47、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党的领导的规范化研究

48、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政体制的接轨

5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1、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违宪审查

52、人民主权视角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3、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5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委权与授权关系论析

5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优越性

5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57、政治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8、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

5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探索

6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的最好形式和最高形式

61.试论人大代表的素质

6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政原则和路径选择

63.以宪法的名义维护人大代表选举的尊严

64.政治文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65.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选举制度的设想

66.人民代表如何代表选民的利益和意志

67.提升人大代表的整体履行职责能力的思考

68.对完善人大监督机制的思考

五、国家机构

1、我国国家机构的选举问题

2、国家机构实行“大部门”制的理论思考

3、我国国家机构膨胀及其成因剖析

4、我国宪法与国家机构的沿革

5、执政党与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问题思考

6、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7、国家机构改革研究

8、“小政府、大社会”是国家机构的改革的重大步骤

9、外国国家机构是怎样设置的

10、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改革

11、改善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关系

12、我国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

13、试论检察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14、试论审判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15、我国国家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6、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反思

17、政府决策失误的诱因分析及其防范策略

18、政府建设导论

19、论行政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20、政府管理文明建设动力场作用机理分析

21、政府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2、试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价值向度

23、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4、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新阶段

25、官民比例、精兵简政与政府机构改革

26、中国走向服务型政府

27、中国官员责任追制度建设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28、建设法治型政府

29、收入分配与政府的社会职能

30、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增强政府回应性的理论思考

31、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政府回应机制的缺陷

32、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职能创新

33、告别强政府时代?——地方政府第二次转型

34、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

35、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

36、

六、政党与政党制度

1、新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化研究

2、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重塑

3、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内涵与资源探索

4、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

5、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与认识

6、党内选举问题研究

7、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8、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

9、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

10、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研究

11、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

12、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

13、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

14、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15、关于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若干思考

16、建设学习型政党

17、中国的政党政治及其走向

18、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

19、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所在

20、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当代阐释

21、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

22、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国政党制度资源优势

23、正确处理政党关系,促进多党合作共事

24、执政形态:政党政治研究的新范畴

25、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基础

26、后工业社会的政党制度危机

27、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8、西方政党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29、论政党的社会基础和政党功能的发挥

30、我国政党制度设计和与运行现状的矛盾分析

31、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

3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

33、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34、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比较研究

35、政党组织变革与和谐社会建设

36、论民主党派政党性质的历史转变及其启示

37、执政成本与政党体制

38、政党和谐及其构建

39、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

40、政党腐败及其治理

41、中西政党党内民主比较

42、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党际关系原则

43、政党执政规律与执政党建设

44、政党文化与政党民主

45、关于提高民主党派政党能力的若干思考

46、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

47、我国民主党派在现阶段的阶级基础探讨

48、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党内矛盾

49、从世界政党的比较中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50、提高中国政党监督实效途径擦索

51、关于政党的素质建设

52、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政党

53、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

54、从苏共亡党看政党现代化问题

55、21世纪政党政治的特点

56、21世纪的政党模式

57、论党群关系

58、西方政党政治的新生特点

59、中西政党的组织特征比较

60、中国政党制度的前途和命运

61、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思想探析

62、党内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路径

63、关于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思考

64、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特点

65、党内法规与依法执政

66、政党权力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67、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定义和区别初探

68、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嬗变和未来走向

69、试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

70、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模式的基本思路

71、牢牢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72、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方式的转变

73、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转型

74、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从封闭到转型

75、法定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

76、论完善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77、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控索

78、论政党的执政成本

79、论强有力政党的特征和建设途径

80、基于政治认同的执政能力建设

81、党内批评功能的变化及影响

82、“政党政治危机”与当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形态

83、现代政党执政合法性蕴含的价值向度及现实要求

84、关于降低执政成本问题的分析

85、权力监督向度下的中西政党制度比较分析

86、试析政党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

87、政党法律规范的变迁及其社会背景

88、政党价值的先进性及其实现

89、政党与宪政的发生模式及经验分析

90、

七、政治社团

1、毛泽东“人民监督政府”思想与我国政治社团监督

2、论政治社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现代政治社团的功能分析

4、政治社团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5、政治社团:生成机理与特征、功能

6、论政治社团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

7、毛泽东人民监督思想与我国政治社团监督

8、和谐社会的利益团体调控能力建设

9、

八、政治文明

1、党内民主建设与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政治文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4、略论政治文明的功能及其建设的意义

5、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6、女性参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7、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

8、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

9、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1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

11、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特征刍议

12、权力制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1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14、论政治文明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15、论法律文明与政治文明的互动

16、建设政治文明下的法治市场经济

17、政治文明视域中公民监督功能

18、试析政治文明视角中的政治权威

19、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现代化演进

20、自律精神与政治文明建设

21、论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22、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3、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24、政治文明视角下的人的全面发展

25、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

26、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27、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8、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善治

29、论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中的地位

30、政治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31、论政治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角下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3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34、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

35、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建设

35、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6、以党内民主不断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37、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生长点

38、法治:人类政治文明的标志

39、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政治文明发展

40、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文明中的作用

41、论中国政党制度对政治文明的贡献

42、制度伦理与政治文明

43、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新意涵

44、政治文明的结构和职能

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46、基于人权角度的政治文明解读

47、

八、政治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

2、政治资源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3、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4、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主要特征及其成果

5、协商——中国民主发展中的重要要素

6、维系民主政治发展的纽带:社会资本

7、政治发展视阈中特殊利益集团危害性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简析

9、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策略选择

10、理性精神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11、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

1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3、两种民主形式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14、政治资源与政治发展

15、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16、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17、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18、民主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及其特色

19、政治发展重要量变分析

20、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生成、发展与批判

2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2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23、邓小平政治思维与中国政治发展

24、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

25、村民自治与农村政治发展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27、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向构思

28、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促进政治发展

29、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30、政治发展与政党推动

31、转型时期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

32、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33、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差距

34、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政治发展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

36、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37、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38、政治发展模式选择与行政改革

39、社会阶层分化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与挑战

40、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

41、科学发展观与政治发展

42、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

4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论纲

45、政治发展中的国民性重塑

46、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47、政治发展的国际向度及其意义

48、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与策略

49、政治革命的理念

50、

九、政治与民族问题

1、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

2、从正确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

3、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问题中的统筹兼顾

4、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5、论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性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发展历程

7、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分析

8、论中国社会分化中的民族问题

9、平等团结和发展繁荣是当代民族问题的实质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问题

11、关于民族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思考

12、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与民族问题的解决

13、从文化角度对待中国民族问题

14、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问题的解决

15、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治理模式

16、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17、从苏联解体谈民族问题

18、论民族问题中的阶级因素

19、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论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

22、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23、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地位的变化

24、促进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思考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26、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

27、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积极作用

28、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9、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研究

3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31、论构建我国完善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

32、

十、政治与宗教

1、城市社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问题

2、从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看构建和谐社会

3、中国文化特征与文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问题

5、毛泽东处理宗教问题的出发点

6、大学生该否信仰宗教问题浅析

7、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

8、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宗教问题

9、中国共产党解决宗教问题的历史考查及其经验

10、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处理宗教问题

11、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宗教问题的特点与作用

12、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思维理念

13、宗教问题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4、宗教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5、解决宗教问题的法制思考

1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宗教问题

17、中国宗教问题面临的挑战

18、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巨大飞跃

19、关于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思考

20、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21、现阶段我国宗教问题及发展趋势

22、当代宗教问题与国际关系

23、宗教的本质及我国宗教问题的趋势

24、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宗教问题

25、重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

26、党和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重要原则和准则

27、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若干历史特征

28、对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再思考

29、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问题

30、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宗教政策

31、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32、

十一、政治民主

1、协商民主:推动党内政治民主的现实价值思考

2、发挥政协作用发展政治民主

3、政治民主的学理思考与现实意义

4、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治民主

5、政务公开在我国政治民主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6、政治民主也是民生的基本内容

7、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政治民主

8、有政治辩论才有政治民主

9、我国政治民主的巨大进步

10、政治民主与大众统治

11、试析我国农村政治民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12、评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政治民主”

13、没有政治民主,改革不可能成功

14、评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

15、我国政治民主制度的可操作性安排

16、政治民主与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研究

17、法治与政治民主背后的“理性”的力量

18、政治民主:历史与社会的选择

19、互联网是政治民主的推进器

20、我国政治民主的根本发展途径

21、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保证措施

22、论纵向分权与政治民主

23、论中国农民政治民主权利

24、中间阶层与政治民主

25、政治民主与政治稳态的相关分析

26、政治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关系

27、政治民主与政府廉洁

28、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民主功能

29、论政治民主与人权发展的渐进性

30、以推进政治民主化为基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1、改革呼唤着政治民主

32、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进程的新特点

33、政治民主与领导权力——谈民主的监督性

34、宪法: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的基石

35、政治民主与政府公共关系

36、论政治民主三原则

37、政治民主与观念更新

38、关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39、政治民主的内涵及实现条件

40、论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

41、论政治民主中的“少数”与“多数”

42、加强政治民主建设的途径

43、以党内民主的发展推动人民民主、政治民主的发展

44、论政治民主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基本对策

45、政治民主与精神文明

46、论政稳定与政治民主制度化

47、中国的法律监督与政治民主监督

48、对话与政治民主

49、权力制约与政治民主

50、政治民主与政秩序

51、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

52、政治民主与学术自由

53、坚持双百方针与实行政治民主

54、政治民主与发展时刻

55、实行政治民主必须摒弃的几个观念

56、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科学发展

57、融合主义:中国民主模式的本质特征

58、中国的改革:民主化的另一种模式

59、构建和谐社会要发展民主政治

60、论深入发展民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61、和谐社会中的民主发展途径

62、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特点

63、试论程序民主

64、试论协商民主

65、试论选举与民主的关系

66、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转型

67、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

68、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

69、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

70、

十二、政治文化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

2、论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化

3、论当代政治文化构建的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文化

5、全球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构建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7、当代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8、从政治制度到政治文化

9、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10、加强与政府官员问责制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建设

11、中国政治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民本精神

12、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文化

13、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

14、传统政治文化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15、试论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16、论政治文化转型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对称性

17、民主法治理念下的政治和谐

18、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的趋向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0、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渐进的基本特征

21、论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22、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思想的两种传统

23、民主掣肘下的公民意识

24、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

25、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26、政治合法性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27、公民文化培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28、意识形态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

29、

十三、政治领袖

1、未来十年政治领袖的品质

2、政治领袖的政治人格及其生成机制探讨

3、政治领袖的视觉效应

4、政治领袖转变立场的奥秘

5、政治领袖如何步下舞台?

6、论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政治领袖的评价问题

7、世界级政治领袖的风采

8、政治领袖心理论

9、论政治领袖的特殊地位及独特品质

10、

十四、政治价值

1、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分配正义

2、从宽容精神到社会和谐

3、论社会公平与政治公平

4、“普世价值”争论中若干观点的辨析

十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大代表竞选的群体效应

2.论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意义及其发展完善

3.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逻辑主线清晰: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利益和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贯穿了全部课程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认为,这门政治学是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于政治和政治现象分析的,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是全部理论内容的起点和主线,因此,学生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主线,来理解课程的其他内容。 2、课程的逻辑关系严密:基于以上的课程逻辑主线,教材内容的逻辑构成是:首先我们解析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然后,我们介绍了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第三章中,我们展开了对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含义和基本状态的分析,由此说明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章的分析构成了全部政治学原理的基石。从这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沿着由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方面引出的两条逻辑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展开了层层分析。在政治关系本质内容层面上,我们分析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力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的首要体现,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则基本上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公共利益以及相互利益矛盾的法律和政治要求的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第三章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是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进行的分析,其中国家是典型的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治团体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体现。政党则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其中执政党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是从行为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展开的分析,其中治理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行为。第八章对于政治的文化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任何政治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政治发展问题。第十章对于民主的分析,是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由于民主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的总结。 3、课程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围绕着社会政治的基本现象,课程展开的分析和论述具有基础理论的特点,所谓基础理论性,是表示:(1)所分析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的现象;(2)课程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因此,课程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3)课程按照理论逻辑进行的,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的简单描述,这就是说,课程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如下方面构成的:(1)特定政治现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辩析不同的概念,阐明有关的论述,形成有关政治现象的定义;(2)分析和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或者特性;(3)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类型;(4)论述这种政治现象的社会政治作用和功能。 (二)具体的学习方法 按照以上所说的课程的特点,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线索,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程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同学注意以下八个方面,或者从这八个方面来把握学习方法: 1、要学会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挂在电大在线,该网络课程根据本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调整、充实,整合成为具有交互式、多媒体、开放性、随时更新、适合成人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媒体。该网络课程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用作考试复习,因而,它是同学们必须要重视的教学资源。

教育学原理论文之论我国的教育目的

论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据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10-2020年)》中阐述,我国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析其基本点有以下内容: (1)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的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他们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建设者。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分工的不同,但人人都应该是劳动者,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要培养的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者。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劳动者,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造就这种新型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要求。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提出的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劳动者的具体提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劳动者,建设者

和接班人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两种职能的统一要求,即社会主义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是合格的建设者,在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是接班人。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结构。 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既各有其作用,是受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又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成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多层次多因素的发展。第一个层次是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第三个层次的每一因素(德、智、体、美、劳)又由多种因素组成。如果继续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层次和组成因素。目前,我国教育学对教育目的的研究,还主要是在较高层次上讨论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必要的,但又是空泛、抽象的。只有深入了解各个层次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的组合规律和最佳结构,才能设计出具体化、系列化、科学化的培养目标。这对于指导教育实践,评价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都是有益的。 (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K74、()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D 布坎南 19\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C精英主义5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120、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系统阐述直接参与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民主权”学说被认为是直接的或参与制式的民主理论的典型代表。 B 卢梭 9.1956年,()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D 阿尔蒙德C2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D 社会伦理C96、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A 自由主义 C7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D 普通公民 C117、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这种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的体现就是现代()制度。A 政党 D121、()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 代议制 D111、()主要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D 宪政 D4、()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A 道德 D15、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B 法自然 D75、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D 托克维尔 D57、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多党制 D70、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的。D 重叠共识 D128、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A 暴力革命 D129、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B 军事战争 F126、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民主国家的一个非常自然、但又非常危险的本能“就是使人轻视和不太考虑个人的权利”;多数享有无限的权威,不仅容易使个人的意志受到征服而造成思想的专制,而且也容易造就“巴结大多数”的国民心理。 D 托克维尔 F127、法国思想家()认为,民主共和国的存亡,取决于公民的“品德”,一旦社会大多数人失去这种品德,或者被“民主的急躁”所支配,民众的行为就会失去规制,民主的缺陷将会变本加厉。 B 孟德斯鸠 F81、()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 法国 F51、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B 托克维尔 F46、分权制衡主要是()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C 资本主义 F3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 B 人民主权论 G5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 C 单位化 G31、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君权神授论 G26、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 G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D公共利益 G11、1880年美国()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D哥伦比亚大学G105、()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D家庭 G90、()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B公民监督 G92、()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A 《公民文化》G99、()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B 个人主义 H8、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B 神权 H102、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D 实用H107、()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D 亨廷顿 J130、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B 中产阶级

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换 摘要:教师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传统教育中还是现在进行信息化教育中,都少不了教师这个角色。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任务也在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角色特点和信息化教育中的角色特点,找出传统教育教师角色特点的不足,随教育改革,教师也要进行改变。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传统教师;教育改革;新型教师 一、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从古至今从来没停止过,从人类产生以来,就开始有了教育,无论是口口相传,还是师徒学艺,最后传承的都是文化,最后留下的都是知识。我国教育发展到现今的阶段,相比古代而言,那是有了飞天的进步,从古代不成形的文化传承,发展到现在的正规教育,教育不再是一种文化传递,更是一种社会事业,是一种培养后代的事业。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可以说,中国近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它的意义可想而知。我国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当然教育的发展也不能落后,随着互联网、即时通信、移动终端、大数据、云计算、微博、慕课(MOOC)、微课等因子使得当今社会已步入一个多元化时代,它们正在改变着目前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发生改变,教育的信息化开始发展,而教育方式改变的主体就是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灵魂人物。没有了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没有了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就会有距离感。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传统教学中的教师 (一)、教师的角色特点 在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就承担着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重任。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特点是相对封闭状态下的编班授课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在寝室、在家做练习、做作业,复习知识,相对正在求知的学生而言,教师处于对知识的垄断地位。传统教师作为课程学习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理解和贮备知识,学习技能,学会学习,提升认识问题和解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论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论文 著作简介 《政治学》是公元前3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它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府发露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主要论述人与成本那个,包括城邦的起源,目的。第二卷主要论述公民与政体,包括两项城邦的原则及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等。第三卷主要论述公民与政体理论,主要包括公民的本质,城邦的性质及几种不同的政体等。第四卷主要论述政体的种类,包括政体划分的标准,各种政体的种类及它认为最优良的政体——共和政体等;第五卷,主要论述政体的变更与保全,主要包括了引起政体变更的原因,政体变更的方式及对苏格拉底政体变更思想的不足的补充等;第六卷,主要论述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的构建,第七卷主要包括通过教育实现理想城邦;第八卷主要论述城邦青年的培养。三著作贡献 <1>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创政治研究之先河。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对科学进行分类,把各门学科按照知识不同分为理论学科、实践学科创制学科。其中政治学就属于他所谓的实践学科,在他看来,政治学是研究至善的学科,是一切科学中最权威的学科,因此他有力“政治学奠基者”美誉。 <2>重经验研究方法,把神学束缚下的政治学转变为一人为中心的政治学。 他首次在政治学领域突破神学观念束缚,坚持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求国家产生的原因,第一次把匍匐在神学上的和哲学框架下的政治学转变为人的政治学,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政治“科学”研究的先例。 <3>提出理想的政体模式—中?阶级占主体的共和制 他的政治主张是兼容贫富、平衡、“质量”,即主张考虑自由出身、财富和门第,有坚持照顾多数人的利益。他提出“国家有调和阶级矛盾的只能和责任”的思想,即“一切之政治??总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相合成”。 <4>主张通过公民教育和培养实现城邦生长的完善与和谐。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有三种途径是人变善良,即本性,习惯和理性。所以最优良的立法者可以通过立法和教育来培养公民德行,使公民灵魂的三个组成阶级达到和谐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城邦少年儿童进行教育。 3、结论:“中庸适度”的思想,及其对当今中国政治的启示细细品味,亚里士多德于几千年前提出的共和主义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亦有着深层意义的启示:在当今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下,只一味强调政治上的民主,或许远不足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贫富矛盾问题。在中产阶级仍十分弱小的情况下,强制推行民主只会使社会中极贫、极富这两类群体中更强大的一方执掌国家政权,而这又必然会导致失势一方的不满,有资料表明:在当代中国,是7%的人口掌握着80%的财富。因而,在完善民主制度的同时,培养和壮大中产阶级的力量亦是必须的。民主是左,共和是右,民主共和是中间。笔者认为:共和主义思想的一个显著倾向,就是“行于中庸”。它反对极左与极右的主张,因为无论是左和右,都只是社会中一部分人意志的体现。极左或极右的政策,要么是在损害富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增进穷人的利益,要么是在损害穷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增进富人的利益,因而对于整个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行于中庸”,也就是采取调和矛盾的方式,才是解决贫富矛盾的最佳办法。因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有一件事是办不到的:同一组的人不能即是富人又是穷人”。而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说:至少在实现真正完善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前,贫富差距是无法完全消灭的。因而共和主义混合政体,不失为一种调和贫富矛盾的良好政体。中国走向“中庸适度”有其自身优势: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为其铺垫了舒适的温床;其次当前中国中产阶级占多数,这与上文亚里士多德所述的“最好的政治团体必须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凡是城邦内中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课程综述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政治学原理》课程综述 姓名: 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专)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答辩日期: 成绩:

目录 一、内容摘要 二、政治学原理课程综述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四、理论联系实际 五、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政治学原理》是有关什么是政治以及如何认识现实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入门课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和方法,从客观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概况规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态。《政治学原理》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基础,是掌握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论基础,政治学原理不是对政治的简单描述,不是对于具体政治形势的简单陈述,不是对于千差万别的现实政治现象的个别分析,《政治学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政治操作原理;二是政治分析原理。

论黄山电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1、政治与政治学以及历史与现状 政治从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是人类社会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社会成员,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的学科,当今政治学的研究已经综合科学的因素形成了一个非常有体系的学科,总结了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2、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力 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加量,公民权力为:自由权、平等权、民主权,划分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力的意义,界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定义。 3、国家与政府 国家的内容主要是国家的概念本质和内容,国家的形式,国家的机构。政府主要介绍了政府的含义和特征,政府权力结构的组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以及政府机构的设置原则和基本内容,对国家和政府有一个科学正确的理解。 4、政党与社团 政党政治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社团作为公民组织的基本形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阐述了社团的性质和类型,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发挥作用。 5、政治秩序治理 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6、政治参与与监督 重点介绍了作为政治参与两大支持的政治选举与社会监督的基本内涵和作用方式,指出政治选举是要为解决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的矛盾状况提供一种基本途径,而社会监督则是试图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角度为公共权力的正当行驶提供某种不可取代的保障,说明了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政治监督的重要作用。 7、民主与民主化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化民主宪政的过程。 8、政治文化与意识形式 政治文化被认为是政治体系的精神方面,政治意识形式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政治学原理学习总结

政治学原理学习总结 【篇一:政治学学习心得体会】 课后感想 初二六班郑昊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古老学科,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政治学正式确立与发展是在本世纪,前后出现过两次比较大的发展时期。第一次出现在本世纪前四十年。但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发展中断了。到八十年代初,我们重新恢复政治学这一学科,迎来了中国政治学第二次发展。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务虚会上呼吁:“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此后,政治学在我国重新恢复并得到迅速发展。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政治学真正发展,至今才有几十年时间,因而,还不是十分成熟。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学研究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二是为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际需要研究中国现实政治。为此,政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的澄清和界定,成为这个时期政治学界普遍关注和共同探讨的问题,并对中国政治学的迅速恢复和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0世纪90年代,政治学领域一方面对“多元政治”、“精英政治”、“多党制”、“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内涵和历史背 1 景进行重新审视,另一方面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政治支持和制度保障等问题领域。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 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期我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政治学研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必然要过群居的生活。“公民身份的不同构成就是不同的政体” ,“公民团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 ,公民和城邦的概念是“人”通向“善”的桥梁。认为政治的目的乃是追“求善”,追求城邦的善,追求具有公民权的全邦人过上优良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改革开放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人权、以人为本等政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因此,我国政治生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生活领域;民主政治 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主、法治、人权等政治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往往是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手段,而不是当 作一种政治制度,片面强调革命和专政,甚至搞“全面专政”,结果导致十年内乱。1949年后,“以人为本”也一直被当作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十三大明确把民主政治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002年,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2006年,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提出“我也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 化”;2007年,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2004年3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2007年11月,十七大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有这些直接推动着我国政治现实的变革。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推进 谈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海内外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功,但中国政治体制没有实质性变化。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成功正是得益于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路线,反之,前苏联改革失败则是因为奉行了一种相反的先政治后经济的改革策略。我们认为,如果按照西方的政治标准,如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等,可以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按照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就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的。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江泽民也曾指出:我们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访美期间深刻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事实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就是一次政治变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实际进展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中国封建社会各级官员一旦为官,则终身为官,世代为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曾提出不搞终身制,但事实上领导干部仍然是无任期、不退休。这种事实导致了官僚主义盛行,干部队伍老化等弊端。在邓小平的积极倡导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是从论文动力收集并整理的,方便大家日后论文的开张工作. 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 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 [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19] 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3 [20]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D],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1] 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2] 刘慧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3]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 《教育导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1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1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1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1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1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1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1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理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1

B 柏拉图指出一个理想国具有(ABCD)的美德。 被公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地监督和防止权力腐化的“第四种权力”。A 新闻舆论 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ABCD 比例代表制的具体计算方法有很多,主要有ACD。C 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这种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的体现就是现代A制度。A 政党 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被认为是AD。A 全能主义D 一元主义 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政治文化主要由BD构成。B 政治心理D政治思想 从历史的角度看,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ABCD 从历史的角度看,下列权利属于第三代“权利”的是ABC A 少数民族语言权B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 C 民族自治权从历史的角度看,下列权利属于第一代“权利”的是ABCD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ABC)A集权原则B 分权制衡原则C 议行合一原则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A 自由主义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D的政治行为。D 普通公民D 大致来说,实现政治合法性途径有A 宪政建设B 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D建立政治共识 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点在于(ABD)。A 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B 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 D 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D的形式来实现的。D重叠共识 德国社会学和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AC)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 C 法理型权威国家 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C利益 第二次民主化浪潮的政治背景是取代ABC。A 法西斯统治B个人军事独裁统治C 殖民地统治 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B 军事战争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政治背景是取代BCD)。B 人专制统治C军人政体D一党制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C妥协D选举 第三条道路有许多不精确的表述。原因在于第三条道路综合了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传统,包括A 现代社会民主主义B 现代自由主义C 保守主义 第一次民主化浪潮的政治背景是取代A绝对君主制D 贵族制统治 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A 暴力革命 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D托克维尔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ABCD E 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ABCD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 F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B,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B 人民主权论 法国思想家B认为,民主共和国的存亡,取决于公民的“品德”,一旦社会大多数人失去这种品德,或者被“民主的急躁”所支配,民众的行为就会失去规制,民主的缺陷将会变本加厉。B 孟德斯鸠 法国思想家D曾经指出:民主国家的一个非常自然、但又非常危险的本能“就是使人轻视和不太考虑个人的权利”;多数享有无限的权威,不仅容易使个人的意志受到征服而造成思想的专制,而且也容易造就“巴结大多数”的国民心理。D 托克维尔 法国思想家B曾经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B 托克维尔 方案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D 理想主义 分权制衡主要是C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C 资本主义G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 ACD)。A公共政策 C政治体系 D政治过程 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D公共利益 构成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B 社会契约理论C 自然法理论 古希腊时期的AB)把民主视为“暴民政治”或“愚民政治”。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 国家三要素说认为具有AB)即为国家A权者B土地 H 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B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B 神权 划分选区的依据主要有AD。A 行政区原则D 人口分配原则 J 基于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学家将一种总体的政治文化划分(BCD)。B 政策文化C 过程文化D体系文化 集权原则是BD)国家政府组织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B奴隶制D 封建制 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D 宪政 就其行为方式来说,政治参与常见的和主要的方式有ABCD

政治学原理论文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政治学原理论文 题目: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开始凸显,“政治传媒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大众传媒作为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渠道,在政治运行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民主进程,影响政治体制改革。因此,只有促进大众传播与政治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我们更加美好的社会。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功能大众传媒政治传媒化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大众传媒作为大众传播的有力工具是“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已经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国际政治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大众传播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这样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当代政治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一、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西方认为,1450年德国J.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而大众传媒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电子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和电视”。20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信息的大量化、多样化,大众传播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大众传播与政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正因为如此,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开始凸显,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灌输政治知识 政治知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经验总结,对于个体而言,必要的政治知识是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展政治人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对于社会而言,传播和灌输政治知识是实施政治运作、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要求。因此了解更多的政治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得政治信息、了解政府活动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解释,对受众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可以从所读到、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发展出对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主观及共认的意义构想,并使得人们据此来决策自己的种种行为。比如在我国党政机关内部都有定期的有关政治的书刊读物,以便加强党员及领导机关干部的政治素养,给他们灌输一些必要的政治知识。而我们广大的青年学生从小就要接触学习各种政治课本和政治理论,大量的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