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分析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d7774885.html,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蔡德印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6期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期间对患者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和血浆脑钠肽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脑钠肽;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的终末阶段可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而慢性心力衰竭不但存在着血流动力学障

碍,同时还有相关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其中,导致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他汀类药物除了能够调整患者血脂水平外,同时还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选择本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此类患者的

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均为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患者,所选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同时合并有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均为Ⅱ~Ⅲ级患者,上述患者中无心肌梗死、无肝肾功能障碍、无甲亢疾病、无肿瘤。所有

患者在同意参与本实验情况下进行实验,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选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给予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给予β受体阻断药、根据心力衰竭情况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强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服用10 mg/次,每晚服用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改变情况,患者在清晨取肘

正中静脉血约5 ml,采用荧光免疫法快速测定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在本院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改变情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充血,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诊断要点】 1.国内诊断标准 (1)隐性或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a.有器质性心脏病史。 b.有原发病症状,但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c.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胸片心房、心室扩大或心室肥厚,舒张或(和)收缩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无肺淤血表现。 (2)症状性心力衰竭 a.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b.左心衰竭 症状:容易疲乏,运动耐力降低;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 体征:心率增快,心尖部出现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或全肺出现干罗音和(或)湿罗音。 辅助检查: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及肺淤血表现。 c.右心衰竭 症状:上腹部饱胀、肝区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少尿、夜尿增多。 体征:发绀,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脏大和压痛,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全身出现水肿,胸、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辅助检查:右心或全心扩大,心功能不全。 全心衰竭:左、右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2.国外诊断标准: 部分心功能不全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可无典型心力衰竭的症状,而仅表现为疲倦、神志改变、恶心、食欲不振。此外呼吸困难、疲倦、

水肿等表现又并非心力衰竭的特征性表现,故心力衰竭的诊断应结合具体病情全面分析,对不典型病例可参照Framingham诊断标准(表*)。确诊心力衰竭应同时具备两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和2项次要标准。 表*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Framingham诊断标准 1.主要标准 2.次要标准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踝部水肿 颈静脉怒张夜间咳嗽 肺部罗音肝大 心脏增大胸腔积液 急性肺水肿肺活量比最大值降低1/3 舒张期奔马律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 静脉压升高(>16 cm H2O) 劳力性呼吸困难 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 3.主要或次要标准 治疗5 d内体重下降>4.5 kg 3.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目前国内外均采用。 心功能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无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症状。 心功能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即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功能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活动即有上述症状。 心功能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治疗程序】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基础心脏病的病因给予适当的处理,如冠心病使用抗心肌缺血药物、进行血管重建术(介入或外科手术),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或手术纠正先天性心脏病的异常,控制高血压等。病因治疗最大的障碍是发现和治疗过晚,很多病人常满足于短期治疗缓解症状,拖延时日至发展为严重的心力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92例临床疗效分析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92例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8T16:27:43.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马俊敏 [导读]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马俊敏 (广西桂林平乐县人民医院内科 542400)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117-02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按有无应用辛伐他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以及H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指标及缺血事件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辛伐他汀冠心病临床疗效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脏病,是因冠动脉狭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改变[1]。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以及脂代谢紊乱。因而,降脂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对抑制和稳定动脉斑块的生长以及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集的92例冠心病患者,入选标准:①临床表现符合《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②血脂偏高者。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3±2.2)岁。按有无应用辛伐他汀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脂、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疗程为6个月[3]。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片,1次/d均睡前顿服,同时停止应用其他调脂药物,疗程为6个月[4]。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表分析,计量资料以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X2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TC、TG、LDL-C以及HDL-C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以及HDL-C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组别 TC TG LDL-C HDL-C 缺血事件 对照组(n=46) 治疗前 6.63±0.74 2.85±0.78 4.47±0.56 1.12±0.25 12(20.09) 治疗后 5.81±0.61 2.66±0.67 3.69±0.54 1.20±0.22 观察组(n=46) 治疗前 6.71±0.73 2.84±0.83 4.46±0.58 1.13±0.24 3(6.52) 治疗后 4.74±0.62 2.12±0.89 0.83±0.59 1.35±0.32 2.2 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6.52%,其中心肌梗塞死1例,2例心绞痛恶化;对照组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0.09%,其中心源性死亡2例,心肌梗死3例,血管成形术1例,心绞痛恶化6例,两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辛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其除了具有降血脂作用外,还具有抗感染、调节免疫、增强血管的舒张功能、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稳定斑块及减慢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5]。且近几年,研究表明,辛伐他汀还能够调节自主神经平衡,抑制心肌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和胶原的表达,改善心室重构,降低血管内皮炎性反应,且长期服用还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功能。具报道显示,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率降低24%,总死亡率降低12%[6]。 本研究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冠心病患者TC、TG、LDL-C、HDL-C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只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且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 [1]于志伟.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1,06(21):55-56. [2]高玉芳.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22(08):1032-1034. [3]Libby P,Ridker PM, Hansson GK, et al. 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practice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4 (23) :2129-2138. [4]张红运. 氟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冠心病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05(22):115-116. [5]叶芳, 刘翠莲. 早期应用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80例[J].福建医药杂志, 2009,31(02):137-138. [6]Briguori C, Visconti G, Focaccio A, et al. Novel Approaches for Preventing or Limiting Events (Naples)II Trial: Impact of a Single High LoadingDose of Ator-vastatin on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4 (23) :2157-2163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评价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评价 发表时间:2018-06-12T11:49:14.80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作者:李宗仁 [导读] 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李宗仁 山东省威海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中剂量螺内酯和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有效率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1]。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和难治愈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两者合并,易加重患者病情的发展,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本院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6至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50例。 观察组-男、女占比各为21:29;年龄范围上限值79岁,下限值60岁,年龄平均值(69.59±1.02)岁。对照组-男、女占比各为22:28;年龄范围上限值79岁,下限值61岁,年龄平均值(70.22±1.35)岁。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其临床症状给予其对症治疗,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利尿剂、抗血栓药物等,并口服阿托伐他汀,初始剂量为每日10mg,后根据患者耐药性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但每日最大剂量不能>80mg[3]。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采用中剂量螺内酯治疗,主要内容:每日一次,每次40mg。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实施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具体措施:每日一次,每次20mg[4]。 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将临床判断标准分为三大类,即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主要是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主要是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发生显著改善;无效主要是指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或病情加重。 对比且分析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乳腺增生、高血钾症)。 1.4统计学方法 用“%”的形式,表示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2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观察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如表2:

心衰II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心衰II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X目的评价心衰II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II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BNP、心脏彩超(EF)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好转(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心衰II号组NT-pro-BNP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EF水平组内比较: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心衰II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增加左室射血分数,较单用西医常规用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标签:心衰II号;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最终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有调查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我国城乡居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约为0.9%[3]。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寿命逐渐延长,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将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中医药在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等优势,且已取得良好疗效,现我们采用前瞻、对照研究,评价心衰II号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0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心功能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4]。 1.2.2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NYHA分级法[4]。 1.2.3中医辨证参考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略加增补)。 1.3纳入标准心功能II-IV级(NYHA)的心脏病患者。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10T13:38:44.3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4期作者:王伊红白云燕马鑫王顺芝韩金凤吕佳瑞王 [导读] 辛伐他汀服用方便,降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病人可充分耐受。 佳木斯中心医院急诊科 154002 提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人,口服辛伐他汀,剂量为20mg/每日,晚间顿服,疗程8周。结果在治疗治4周及8 周后TC、LDL-C、TG及ApoB、Lp(a)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HDL-C无明显的变化(P>0.05)。辛伐他汀对TC的4周总有效率为86.96%,8周总有效率为91.3%,而对TG的4周总有效率为73.91%,8周总有效率为82.6%.不良反应少,仅1例出现ALT或AST一过性轻度升高。结论辛伐他汀服用方便,降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病人可充分耐受。 关键词:高血脂症;辛伐他丁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血脂异常的治疗尤为重要,可直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1 ] 。他汀类药物是近年研制生产的一类安全高效的调节血脂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降血脂及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本组通过对46例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调脂治疗,观察降脂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冠心病患者2次空腹血脂水平在以下范围:1)血清总胆固醇(TC)≥5.98mmol/L;2)三脂甘油(TG)≥1.9mmol/L;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mmol/L;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17mmol/L。 1.2 病例选择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2月,在我科门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6±5.56(47~79 岁).排除甲状腺、肝胆、肾疾患及糖尿病、正在使用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类固醇等)者,或血清肌酐>179μmol/L、转氨酶(ALT、AST)超过正常值的20%、肌酸激酶(CK)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1倍或对药物敏感者。 1.3 方法 46例患者在用药前2周控制饮食及停用其他降脂药物,采取各家医院一致的方法和标准检测TC、TG、LDL-C、HDL-C、ALT、AST 和CK,给予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1/d,晚间顿服。连服4周时,重复上述检查,继续服药至8周,再重复上述检查。若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CK超过正常值的5 倍以上,则停药并退出观察。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1988年公布的《调整血脂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性原则》及有关文献拟定。①显效:TC下降≥20%或TG下降≥40%或LDL-C下降≥20%或HDL-C上升≥0.26mmol/L。②有效:TC下降10~19%或TG下降20~39%或LDL-C下降10~19%或HDL-C上升0.01~0.26mmol/L 。③无效:TC、TG、LDL-C、HDL-C达不到有效标准者。④恶化:达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上升≥10%或TG上升≥10%或LDL-C上升≥10%或HDL-C下降≥0.104mmol/L。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均以(±s)表示,应用SPSS6.0软件,治疗前后血脂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所有入组者服药8 周,无中途退出者。表1为治疗前后血脂测量值比较,表2为治疗4周和8周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4周及8 周后TC、LDL-C、TG及ApoB、Lp(a)均有明显的下降,而HDL-C无明显的变化。辛伐他汀对TC的4周总有效率为86.96%,8周总有效率91.3%,而对TG 的4周总有效率为73.91%,8周总有效率为82.6% .不良反应:46例患者在治疗4周或8周时复查AL T、AST和CK,仅1例出现ALT或AST 一过性轻度升高。 3 讨论 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密切相关,血脂是否降低到理想水平,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全合成的降胆固醇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肝脏内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即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以及上调肝细胞LDL受体增加血中LDL清除来降低胆固醇和LDL;同时他汀类药物也具有降低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5].大量临床试验都证实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理想的调整血脂类药物。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The Scan2dinavian Simvastatin Surrival Study,4S)和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The West of Scotland CoronaryPrevention Study,WOSCOPS)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具有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抗炎作用、防止动脉硬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等非调脂作用,它能够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及ACS 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普遍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和

一例冠心病全心衰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患者,男,82岁,于2007年2月20日8am因胸闷,气伴双下肢浮肿半月,门诊以“冠心病,心衰”收入院。T36.5℃,P86,R20,BP105/60mmHg。神志清楚,慢性面容,颜面轻度浮肿,颈软,双下肺可闻及明显湿罗音,右下为甚,HR86次/分,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重度水肿。诉气促不适,伴咳嗽、咳少量白痰,活动耐力下降、尿少、乏力、纳差,曾在我院门诊就医,给予口服利尿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门诊资料:EKG示房早,异常Q波,左室高电压,心肌缺血,既往有冠心病,心衰,痔疮及消化道溃疡史。20/2:急查血常规,WRC3.4×10/L,RBC1.87×10/L,HGB50g/L,电解质:Na+130.5mmol/L、CL-93.1mmol/L,肝功能:TP39.2g/L、ALB21.5g/L、球蛋白17.8、AS/ALT0.4L。即时血糖:2.6mmol/L,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40ml静注,速尿20mg静注,速尿40mg口服,取半卧位氧气吸入3升/分后,诉胸闷,气促好转。21/2:患者3:30am突然出现呼吸浅慢,神志恍惚,口唇紫绀,BP120/8mmHg,HR90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静滴,高流量吸氧后,神志逐渐恢复,呼吸频率恢复至20次/分,四肢浮肿明显,行留置导尿术,记24小时尿量。于4pm告病危,解鲜红色稀便一次,急查大便常规及潜血为阳性,加用NS250ml+止血芳酸0.4+止血敏 3.0静滴,急查心肌酶示CKMB80.9u/L,CK334U/L,LDH78U/L,ALT1825U/L,AST2353U/L,急查心电图V1V2可见病理性Q波,嘱其绝对卧床,加用10%GS500ml+KCL10ml+硫酸镁20ml+胰岛素8u静滴,消心痛10mgTid口服。24/2:BP120/60mmHg,HR80次/分,患者神志清楚,仍诉胸闷不适,取半卧位休息,24h尿量2410ml,肾功能示肌酐172.6umol/L,尿素20.47mmol/L,尿酸638mmol/l,电解质K+4.61mmol/L.Na+136.4mmol/L,医嘱给予地戈辛0.125gQd口服中,10%GS250ml+甘利欣150mg静滴,别嘌醇0.1Tid口服。27/2:BP120/70mmHg ,HR84次/分,24小时尿量为1300ml ,诉胸闷不适,偶尔咳嗽,无痰,双下肺可闻及明显湿罗音,尿袋内有絮状血丝,遵医嘱给予NS100ml+止血敏0.5+去甲肾8mg膀胱冲洗,NS40ml+西地兰0.4mg+速尿20mg 静推。1/3:患者于5:30am解黑便3次,共计1000ml左右。神志清楚,BP80/50mmHg,HR90次/分,考虑为消化道出血,医嘱给予洛赛克40mgQ8h静推,林格极化液500ml补液对症治疗后血压升至100/50mmHg,暂禁食,急查血常规+血型后,输入浓缩红细胞400ml。5pm解酱红色稀水便250ml,急查大便常规隐血阳性,神志模糊,BP70/40mmHg,HR95次/分,律齐,立即给予NS250ml+多巴胺40mg+间羟胺20mg,林格500ml静滴后,血压升至140/70mmHg,神志恢复,急请消化内科会诊,医嘱给予立止血1u静推,1u肌注,5%GS500ml+善宁0.3mg静滴。2/3:BP110/60mmHg,HR90次/分,律齐,解暗红色稀水便数次,呈嗜睡状,贫血貌,升压药在维持中,查血常规HGB55g/L,拟输血治疗,家属签字拒绝。3/3:解黑便两次,约50ml,较粘稠给予立止血1u肌注,AB型血200ml静滴,5%GS500ml+善宁0.3mg,5%GS250ml+Vitk1 20mg静滴,升压药继续维持,同时应用极化液。7/3:3am 患者突感胸闷、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查体BP110/60mmHg,HR105次/分,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神志清楚,予以速尿20mg静推及吸氧对症处理,小便量少约100ml。4:30am再次以速尿20mg静推后,症状缓解,7:30am患者突感烦躁不安,继而四肢抽搐,大汗淋漓,予以安定10mg静推,查血常规HGB92g/L,肾功能电解质Glu1.21mmol/L,Na+129.7mmol/L,CL90.4mmol/L,予以50%GS20ml+10%葡萄糖酸钙静推,高渗盐0.9%NS250ml+10%Nacl50ml+KCL6ml静滴,并继续用善宁止血治疗(复查血糖为10.5mmol/L)9/3:BP100/60mmHg,HR76次/分,律齐,神志清楚,精神食欲较前好转,未解大便,未诉明显头昏、胸闷,双下肺少许湿罗音,腹水征(+),四肢仍重度水肿,24h 入量为1382ml,出量为1250ml。医嘱在补充电解质基础上加强利尿,并嘱其加强饮食补充蛋白质。13/3:BP120/60mmHg,HR75次/分,四肢中度水肿,双肺少许湿罗音,精神较好,未诉头昏、胸闷,解褐色软便一次,量中,大便常规隐血示弱阳性,24h出量1200ml,入量为1807ml,继续止血治疗及洛赛克抑酸,小便量较少,速尿20mg静推,血常规示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疼痛程度、血脂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中,有40%冠心病患者有合并心绞痛的情况发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也为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1]。本次实验主要针对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1.2±1 2.6)岁;病史在1年以上的患者有46例,病史在1年以下的患者有24例。對照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为44~79岁,平均年龄为(62.1±11.9)岁;病史在1年以上的患者有47例,病史在1年以下的患者有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诊断方法:①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②依据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或T波异常ST段压低0.1mV以上,有时可见T波倒置[2];③心脏负荷试验:常用踏板或蹬车运动;④采用无创检查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或进行有创检查冠状动脉造影。 1.2.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可以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但是禁止服用他汀类药物,同时患者要注意饮食和作息习惯,减少情绪波动及大运动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国药准字J20120050,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10mg/次,1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舒降之,国药准字J20090001,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10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在睡前服用,疗程为12w。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竭宁方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左室内径缩短率(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脉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心竭宁方;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中西医;西药 针对冠心病慢性心衰的治疗,临床中大量研究报告表明,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进行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为证实此观点,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各项检查进行确诊,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冠心病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1]。将其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7.35±1.39)岁, 平均病程(9.11±1.63)年。研究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7.42±1.37)岁, 平均病程(9.24±1.6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课题,均不具有智力障碍和沟通障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西医进行治疗,药物为硝酸酯类、利尿剂、毒毛花苷K等,毒毛花苷K药物使用剂量0.08~0.125 mg,2次/d,静脉注射,安体舒通,20 mg/次,3次/d,患者血管采用硝酸酯类药物。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竭宁方进行治疗,此药方由丹参、党参、黄芪、葶苈子等药物组成,汤剂,口服,2次/d,早晚服用。7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例冠心病全心衰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妃英里 (2008-2-25 11:10:04)心衰常见护理问题有:(1)气体交换受损;(2)心输出量减少;(3)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5)预感悲哀;(6)知识缺乏。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4-6L /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心输出量减少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体液过多护理措施: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按病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盐摄入量为重度水舯1g/d、中度水肿3g/d、轻度水肿5g/d。每周称体重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单、衣服干净平整。观察病人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下床时跌倒。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活动无耐力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参与设计活动计划,以调节其心理状况,促进活动的动机和兴趣。根据心功能决定活动量:心功能Ⅰ级: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心功能Ⅱ级: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时注意监测病人心率、呼吸、面色、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让病人了解活动无耐力原因及限制活动的必要性,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的因素。指导卧床病人每2h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协助肢体被动运动。 妃英里 (2008-2-25 11:30:38)消化道出血相关护理诊断:组织灌注量改变;活动无耐力;恐惧;潜在并发症:休克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轻度出血者可用一组静脉通道,重者需2组至多组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配血。必要时可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但在24h内右旋糖酐不应超过1000ml。应及早输血,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血量。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及早输新鲜血,由于库血含氨量较多可诱发肝性脑病,在输血输液过程中,切记三查七对,并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2 吸氧病情重者应给予氧气吸入,尤其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缺氧易诱发肝性脑病。 3 及时给予止血药可选用甲氰咪胍、垂体后叶素、洛赛克、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善得定等,用止血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禁忌证,调节输液速度。 4 根据病因采取适当的止血方法可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胃内降温法止血,前者适用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后者是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减少胃酸分泌和胃蠕动功能而止血,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粘膜病变引起的出血。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min观察1次,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注意呕血、便血的量,性质;一般胃内储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若出血量在50~70ml之间,可出现黑便;若出血量达500~1000ml 时,则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悸、乏力等;发现异常及时请示医生并配合抢救。 6 保护肾脏功能大量出血后处于低血压状态,使肾动脉收缩,肾缺血,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故应严格记录尿量及输入量,观察尿液的颜色。特别在补钾前,先观察尿量,防止盲目输入造成高钾血症。 7 体位根据病情取适当卧位,凡有重度出血,均应绝对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在室内活动;若出现休克时,应取垂头仰卧位,让下肢抬高30°。 8 心理护理患者呕血,

分析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血脂水平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分析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血脂水平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9-12-23T15:18:23.577Z 来源:《健康世期界》2019年17期作者:来爱玉 [导读]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水平和死亡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适当的强化调脂药物的比例,以期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甘肃临洮 7305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血脂水平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NYHA心功能指标分为重度组28例,轻度组35例,心功能正常组18例,对比三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随访一年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重度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余两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患者存活69例,死亡12例,分析发现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冠心病合并CHF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水平和死亡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适当的强化调脂药物的比例,以期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脂;预后 冠心病(coronary disease)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心肌大面积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的心脏病,也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预后较差[1]。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血脂水平异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患者血脂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但是降脂对冠心病合并CHF患者的预后有何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39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58.81±8.29岁,根据患者NYHA心功能指标分为重度组28例,轻度组35例,心功能正常的对照组18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F诊断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经病因学、心脏形态学、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2]。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观察三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水平,治疗后随访一年,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分析血脂水平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获得这次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情况 重度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余两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情况 3.讨论 高血脂症是影响冠心病发病急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多选择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但是患者血脂水平和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他汀类药师是否可常规用于CHF患者的效果仍未有统一的标准。有学者使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检测发现其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说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3]。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CHF的重度心功能指标异常的患者,其血浆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心功能正常的对照组和轻度组,说明患者心衰的程度越重,血脂水平就越低,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心衰程度比较严重后患者的心肌重度受损,心功能降低后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胃肠道内有瘀血,导致脂类物质的摄入、合成和吸收等生化反应都变少。随访一年后有12例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抗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形成。冠心病为慢性疾病,非短期治疗可见效益。因此,凡经明确诊断者,均应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连续服药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心绞痛复发和赢得改善心肌血氧供应的机会。实践证明,8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可以通过坚持可靠的药物治疗避免发作进展的。目前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防止其进展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一)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的优点是见效快,适合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之用。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常规一线用药。它通过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侧支循环血流,还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局部及整体做功。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与用药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时外周静脉扩张,随着剂量的增加心外膜动脉及心肌内阻力血管扩张,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间断给药,最好间隔8~12小时,以减少硝酸盐的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头痛,可高达40%,从小剂量开始可以减少其发生。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药物,它通过不可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致使TXA2的合成减少,而后者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它可以降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每日75mg口服,即可降低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AMI病人除急性期常规使用外,还应长期使用,作为AMI的二期预防,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目前对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尚有不同意见。临床研究报道,小剂量可有效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稳定型心绞痛可以使用小剂量,例如每日75mg,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AMI的病人可先给较大剂量,每日160~300mg,1~2周后再给小剂量长期维持。 3、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β—受体阻滞剂由于能降低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减轻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在无明显禁忌证时,β—受体阻滞剂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一线用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可以降低AMI的发生率,是非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效果更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可以降低死亡率,并用于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药物对心脏具有高选择性,对呼吸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较小,目前临床已广泛使用。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心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减量及停药时均应逐渐进行,以防症状加重。 4、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及冠状动脉起直接扩张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氧耗及增加冠脉血流,某些钙拮抗剂还能减慢心率。钙拮抗剂一般耐受好,增加病人耐力及缓解症状,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一般认为它们与β受体阻滞剂具有相同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某些β受体阻滞剂禁忌的情况,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外周血管疾病。老年人对钙拮抗剂较β受体阻滞剂更容易耐受。临床选择时应当根据不同临床情况选择。 5、降脂药物(如辛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降胆固醇药,具有多向性作用,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和稳定斑块作用等。以抗高血压和抗栓治疗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在冠心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治疗疗效分析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治疗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18T15:40:12.5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3期作者:叶瑞妍 [导读]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广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广东广州 51013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规范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规范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138-01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影响心肌正常供血和供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肌坏死的情况[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患者冠心病发展至终末期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1.25±4.32)岁,慢性心力衰竭分级Ⅰ级16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6例。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1.48±4.29)岁,慢性心力衰竭分级Ⅰ级17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5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其中主要是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利尿剂和扩张血管的药物进行治疗等。给予试验组规范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知识有深入了解。让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同时指导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禁止吸烟饮酒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并尽量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以防止便秘。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应给予其更多鼓励与关怀,并为其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以帮助其建立治愈信心。 1.2.2基础治疗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逆转心室重构及控制血压、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利尿剂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洋地黄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降脂及稳定斑块、保护血管。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波动情况,可视情况酌加小剂量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以更好地减少心肌耗氧。动态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监测出入量,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2.3辅助治疗给予患者中成药参附注射液治疗,主要成分为红参与附片,10.0ml/支(含1.0g红参以及2.0g附片),取20.0ml参附注射液配伍100.0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1次/d。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其中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和心功能指标等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显效;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所好转,则为有效;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2]。在冠心病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会逐渐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并且在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会导致其症状不断加重,最终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3]。因此在患者发展为冠心病慢性心衰时必须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心血管类药物干预为主,联合辅助用药的方式尽快改善患者心脏负荷,优化心肌供血质量,以帮助患者病情的及时控制。但根据临床实践,患者在单纯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其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并且可能因为血脂和血压的异常变化导致治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4]。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其规范治疗,并让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实验组患者予以参附注射液辅助给药能够发挥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参附注射液中含有人参、乌头类生物碱等成分,人参能够补充患者心气与元气,对心肌组织产生兴奋性作用,以达到滋补养神之功效,附子则可补充人体火力,以达到增补肾虚壮阳的功效,乌头碱则对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规范治疗的效果显著,能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