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电环境中的动态频谱分配

无线电环境中的动态频谱分配

无线电环境中的动态频谱分配
无线电环境中的动态频谱分配

无线电环境中的动态频谱分配

林晶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E-mail:linjing0597@https://www.doczj.com/doc/369084246.html,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为了解决无线通信频谱紧张的现状提出的动态频谱分配的方法。首先介绍了频谱分配的3种基本方法,并将他们进行比较,引出contiguous动态频谱分配。重点介绍了全局,时域和空域方面动态频谱分配的经典算法结构。

关键词:固定频谱分配,动态频谱分配,contiguous动态频谱分配

1.引言

目前的无线电频谱被划分为不重叠的区域,并把他们分配给不同的无线电标准。频谱的独有使用解决了标准之间冲突的问题,但是这种频谱固定分配(FSA)仍然存在着许多缺点。首先,先前被分离的不同无线行业现在正在有合并的趋向,由不同系统支持的服务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随着核心网连接不同系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无线网络,在将来也会有更大的兼并。它影响了过去这种对于不同服务的调整机制,使得它变得不不合时宜。其次,大部分的通信网络受限于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所以在某时某地某些用户的无线频谱处于不充分利用时,其他某个用户正处于频谱短缺的时候。基于无线频谱的商用价值和频谱利用率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浪费必须避免。所以,动态频谱分配(DSA)应运而生。

2.动态频谱分配的方法

对于DSA的方法,比较被给予肯定的DSA方法有两种[1]:contiguous DSA 和 fragmented DSA。如图2-1,表示了固定频谱分配(FSA),contiguous DSA 和 fragmented DSA这三种频谱分配方法的示意图。

图2-1 固定频谱分配,contiguous DSA 和 fragmented DSA的频谱分配示意图[1]

固定频谱分配将临近的频谱分配给临近的RAN,频谱之间有适当的保护频带。但顾名思义,无论业务量大小,分配给各RAN的频谱量是固定不变的。contiguous DSA可以被看成是FSA到DSA的演变阶段,它仍然使用邻近的频谱分配给不同RANs,在频谱之间也有适当的保护频带将他们分开,但是,分配给不同系统的频谱宽度可以根据业务量变化。只有

当RAN释放了它的频带,邻近的RAN才可以增加它被分配的频谱。但是,这种方法确实提供了当RAN不充分利用频谱时,允许其他的RANs使用频谱。目前提议普遍采用的是contiguous DSA。在fragmented DSA里,被分配的动态频谱可以看成是一个总体,任意的RAN可以分配到任意位置的频谱。在这种方法里,接入网络的频谱大小并不是由邻近频谱小区决定的,它具有更大的分配灵活性,但是比较复杂,各提议中都较少用到此方法。它的优点是允许大于2个的RAN共用频谱。基于利用率和复杂度,contiguous DSA被广泛认为最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频谱分配方法。以下就将对contiguous DSA进行收益和算法结构的研究。

3.动态频谱分配的算法

3.1 动态频谱分配的全局算法

DSA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求算法[2]:inter-RAN和intra-RAN DSA。 inter-RAN DSA 主要负责决定所有分配给各个RANs的频谱总量。Intra-RAN DSA主要负责分配可分配的频谱给特定的RAN里的基站。所以intra-RAN DSA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依靠接入网,并且受频率复用因子的影响。

已经有一种基本算法用来执行邻近的inter-RAN DSA方案。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它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运行,否则,时间过长所需要的频谱量可能发生变化。第二,如果在某个载波上没有正在进行的呼叫,它要求这个载波可以从一个已服务的RAN取出,而分配给另一个RAN。第三,要求每个RAN的基站收发器有一个有限的激活时间,也就是说,在收到DSA的命令时,基站需要花一些时间调整收发器的精确频率并且激活它。具体的算法步骤如图3-1。

在频谱再分配的周期内,估测每个RAN可以提供的工作量。可提供的工作量被记录在工作量历史记录里,这个工作量历史记录是网络中过去和现在的负载记录的数据库。有了一周每天的工作量历史记录,就有可能稍精确地预测出网络的工作量。然后比较目前和历史记录中的工作量,对下一个DSA周期做工作量的预测。如果有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算法就会尝试利用时间序列预测算法预测下一个周期的负载。一旦下一个周期的工作量被预测出,频谱就会被转化为几个RAN需要的载波。RAN把目前的分配频谱和下一个周期的理想分配频谱做比较,检测是否需要从邻近的RANs多分配一些频谱。每个RAN都会在其有空闲可用的载波和需要更多载波的时候发出信息。算法首先将空闲的频谱分配给需要载波最多的RAN,如果他们都需要相同的载波数,就会将载波分配给已分到载波最少的那个RAN。再如果他们也有相同的已分配载波,算法就将随即分配。这样的过程一直都在重复直到没有RAN发出需要载波的请求。

图3 - 1 contiguous DSA全局算法结构

3.2动态频谱分配的时域算法

首先,就时域方面DSA的利用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考虑UMTS和DVB-T两个不同的网络,这两个网络的业务量需求在一天内都是一直变化的,并且他们业务的高峰期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于固定频谱分配(FSA),必须有足够的频谱分配给各自的网络去支持他们的高峰期需求。但是由于这两个网络的高峰需求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点,这样把两个网络的业务量在时间轴上相加的最高业务量也在FSA频谱需求量之下。一个理想的DSA就是当业务量有需求时才分配给其频谱,这样意味着在任何的时间里都有足够的频谱分配给UMTS 和DVB-T的累积业务量使用。但是这是一个理想的例子,在现实系统中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理想的DSA要求网络业务量需求的高峰期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并且网络之间最好不存在相关性。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使得现实系统不能获得理想效果。首先,DSA只能分配所有的运输量给网络,意味着频谱分配不能精确按照需求,但是可以不连续地慢慢变化。其次,DSA并不能连续地运行,也就是说在时间轴上频谱的再分配是离散的。

时间DSA 方案的实施的例子可以由图3-2看出。左图显示的是随时间变化,两个网络负载变化的曲线,右图显示的是与之对应的动态改变频谱的分割。可以由此看出,动态频谱分配确实大大地提高了频谱的利用。

典型的DSA 算法实现[1]的步骤如下:

DSA 算法的周期触发:根据业务模式的不同,时间周期可以是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 载波上业务量的管理:包括将呼叫调制到载波上,锁定载波拒绝可接受的新呼叫,或者选择性地从载波上丢弃一些呼叫。这样是为了保证尽可能多的载波可能供DSA 分配。

网络负载的预测:DSA 算法是周期性地运转,在DSA 周期里业务的需求量会显著地变化。根据在整个周期里所需的频谱,预测可用作分配频谱。预测是在以往业务的负载历史纪录的基础上进行的。

分配的决策:通过负载的预测,目前的频谱分配和再分配可用的频谱量,算法就可以决定在一个周期内的频谱分配。

Frequency

Spectrum demand Temporal DSA

图3 - 2 contiguous DSA 方案的时域操作

3.3动态频谱分配的空域算法

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我们希望频谱的分配可以适应于网络上的各个区域的需求。而这种地域的适应并不能很容易地实现,所以需要引入一个概念“DSA area”。在一个DSA area 里,实行统一的频谱分配。这可以对应于一块区域,在这块区域里的RANs 业务需求在空间上是相对不变的。

空间DSA 的目的是在每个DSA area 里,根据业务量的需求分配频谱给不同的RANs 。另外,需要调整邻近的DSA area 的频谱分配以免干扰。特别是,属于邻近的DSA area 的不同的RANs 的频谱分配在某些频段上是不能重叠的。为了避免这样的频谱重叠,需要加宽保护频带,可以从图3-3看出。 空间DSA [1] 的基本结构可以分成3步: 计算频谱的重叠:在每个DSA area ,重叠的计算是根据相邻DSA area 的RANs 的频谱需求。通过这个操作就可以估计DSA area 之间的保护频带,因此就限定了可分配的频谱。 执行最初的分配:在第一步限制的基础上,就可以执行分配给每个RAN 的频谱,从而达到最大数量的满意用户数。 优化:频谱分配完成后,真实的频谱重叠就可以确定并给予消除,同时减少已分配过量频谱的区域的频谱。

图3 - 3 contiguous DSA方案的空域操作

4.结论

介绍了contiguous动态频谱分配的几种经典算法结构,目前提出的动态频谱分配的具体实现算法也是基于上述3种算法结构。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距离实现高效、易实现的频谱运行目标还相差很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Paul Leaves, Klaus Moessner, Rahim Tafazolli, et.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in composite reconfigurable

wireless networks”[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May 2004 .Page(s):72 – 81

[2]P Leaves, S Ghaheri-Niri, R Tafazolli,et.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in a multi-radio environment: concept

and algorithm”[J].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2001.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f. Publ. No. 477) .26-28 March 2001. Page(s):53 – 57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Lin Jing

School of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method, which can solve current serious spectrum allocation problem.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ree basic spectrum allocation methods, then compares them to bring in contiguous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The basic algorithms of global DSA, temporal DSA and spatial DSA are expatiated in the paper.

Keywords: Fixed spectrum allocation,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contiguous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精心整理波段划分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 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 (Ka K “以往”

我国的频率划分方法

ExtremelyLowFrequency(ELF) 0KHz to 3KHz VeryLowFrequency(VLF) 3KHz to 30KHz RadioNavigation&Maritime/AeronauticalMobile 9KHz to 540KHz LowFrequency(LF) 30KHz to 300KHz MediumFrequency(MF) 300KHz to 3MHz AMRadioBroadcast 540KHz to 1630KHz HighFrequency(HF) 3MHz to 30MHz ShortwaveBroadcastRadio 5.95MHz to 26.1MHz VeryHighFrequency(VHF) 30MHz to 300MHz LowBand:TVBand1-Channels2-6 54MHz to 88MHz L-band C-band X-band Ku-band Ka-band X-Rays

认知无线电学习笔记二-频谱感知方法总结

研究初期。大量文献。判断有无信号传输。识别信号类型。 1)匹配滤波器 主用户信号已知时最佳。感知速度快。但对信号已知信息的要求高,感知单元的实现复杂度极高(需要对大量类型信号的匹配滤波)。 2)基于波形的感知 已知主用户信号的patterns(用于同步等的前导序列等等),对观测数据做相关。在稳定性和收敛速度上比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要好。 判决门限的选取。信号功率因信道传输特性和收、发信机之间的距离的不确定性而难以估计。实际中,可由特定的虚警概率给出门限,此时只需知道噪声方差。 3)基于循环平稳性的感知 信号的平稳特征由信号或信号统计量(期望、自相关等)周期性引起。利用循环相关函数(而非功率谱密度)检测信号,可将噪声与信号分离。因为噪声广义平稳无相关量,而调制信号由于循环平稳而存在谱相关。循环谱密度(CSD)函数的计算是对循环自相关函数做傅里叶变换。循环频率与信号的基本频率一致时,CSD函数输出峰值。 4)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 低运算复杂度和低实现复杂度。缺点在于:判决门限的选择困难;无法区分能量来源是信号还是噪声; 低SNR条件下性能差。噪声水平的动态估计,降秩特征值分解法。GSM时隙能量检测,需与GSM系统同步,检测时间限制在时隙间隔内。FFT之后频域能量检测。检测概率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闭式解。 5)无线电识别 识别主用户采用的传输技术。获得更多的信息,更高的精度。比如蓝牙信号的主用户位置局限在10m 之内。特征提取和归类技术。各种盲无线电识别技术。 6)其它感知方法 多窗口谱估计。最大似然PSD估计的近似,对宽带信号接近最优。计算量大。 Hough变换。 基于小波变换的估计。检测宽带信道PSD的边界。 协同感知—— 协同(合作、协作)用来应对频谱感知中噪声不确定性、衰落和阴影等问题。解决隐终端问题,降低感知时间。提出有效的信息共享算法和处理增加的复杂度是协同感知要解决的难题。控制信道可利用:1)指配频带;2)非授权频带;3)衬于底层的UWB。 共享信息可以是软判决或硬判决结果。(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合并方式:等增益合并、选择式合并、Switch & Stay(扫描式)合并。协同算法应:协议开支小;鲁棒性强;引入延迟小。 非协同感知,优点为计算和实现简单,缺点为存在隐终端问题、多径和阴影的影响。 协同感知,优点为更高的精度(接近最优)、可解决阴影效应和隐终端问题;缺点为复杂度高、额外通信流量开支和需要控制信道。 协同感知的两种实现形式: 1)中心式感知。中心单元广播可用频谱信息或直接控制CR通信。AP。硬信息合并、软信息合并。 2)分布式感知。彼此共享信息,自己对频谱做出判决。不需要配置基础结构网络。 外部感知—— 外部感知网络将频谱感知结果广播给CR。优点:可解决隐终端问题和衰落及阴影引起的不确定性;CR无需为感知分配时间,提高频谱效率;感知网络可以是固定的(避免电池供电)。外部感知可以是连续的或周期性的。感知数据传递给中心节点进一步处理,并将频谱占用信息共享。

无线电频率划分与使用

1.频段划分及主要用途 名称甚低频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超高频特高频 极高 频 符号VLF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 频率3-30KH z 30-30 0KHz 0.3-3 MHz 3-30M Hz 30-300MHz 0.3-3GHz 3-30GHz 30-30 0GHz 波段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米波分米波厘米波 毫米 波 波长1KKm-1 00Km 10Km- 1Km 1Km-1 00m 100m- 10m 10m-1m 1m-0.1m 10cm-1cm 10mm- 1mm 传 播特性空间波 为主 地波 为主 地波 与天 波 天波 与地 波 空间波空间波空间波 空间 波 主要用途海岸潜 艇通 信;远 距离通 信;超 远距离 导航 越洋 通信; 中距 离通 信;地 下岩 层通 信;远 距离 导航 船用 通信; 业余 无线 电通 信;移 动通 信;中 距离 导航 远距 离短 波通 信;国 际定 点通 信 电离层散 射 (30-60MH z);流星 余迹通信; 人造电离 层通信 (30-144M Hz);对空 间飞行体 通信;移动 通信 小容量微波 中继通信; (352-420MH z);对流层 散射通信 (700-10000 MHz);中容 量微波通信 (1700-2400 MHz) 大容量微波 中继通信 (3600-4200 MHz);大容 量微波中继 通信 (5850-8500 MHz);数字 通信;卫星通 信;国际海事 卫星通信 (1500-1600 MHz) 再入 大气 层时 的通 信;波 导通 信 2.我国陆地移动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 29.7-48.5MHz 156.8375-167MHz 566-606MHz 64.5-72.5MHz(广播为主, 与广播业务公用)167-223MHz(以广播业务为 主,固定、移动业务为次) 798-960MHz(与广播公用) 72.5-74.6MHz 223-235MHz 1427-1535MHz 75.4-76MHz 335.4-399.9MHz 1668.4-2690MHz 137-144MHz 406.1-420MHz 4400-5000MHz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频率从几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长从几十Mm 到0.1mm左右)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电波旅行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信天线或自然辐射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媒质到达收信天线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谱,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表所示钓几个波段。根据频谱和需要,可以进行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和探测等,但不同波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 光速÷频率=波长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波段名称波长范围(m)频段名称频率范围超长波长波中波 短波 1,000,000~10,000 10,000~1,000 1,000~100 100~~10 10~1

0.1~0.01 0.01~0.001 甚低频 低频 中频 高频 甚高频 特高频 超高频 极高频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超短波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电波主要传播方式 电波传输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 任何一种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均由发信部分、收信部分和传输媒质三部分组成。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媒质主要有地表、对流层和电离层等,这些媒质的电特性对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电波传播方式分成下列几种: 地表传播 对有些电波来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障碍物。当接收天线距离发射天线较远时,地面就象拱形大桥将两者隔开。那些走直线的电波就过不去了。只有某些电波能够沿着地球拱起的部分传播出去,这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传播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地面波传播。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但电波频率愈高,地面波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愈快。因此,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天波传播声音碰到墙壁或高山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光线射到镜面上也会反射。无线电波也能够反射。在大气层中,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层“电离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射体,就象一只悬空的金属盖,电波射到“电离层’

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

Xilinx大学生竞赛项目申请报告提纲及说明 1. 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检测 (2) 项目背景: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可用的频谱资源越来越少,呈现日趋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人们发现 全球授权频段尤其是信号传播特性较好的低频段的频谱利 用率极低。认知无线电技术为解决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提 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认知无线电在使用空闲频段进 行通信的同时不断地检测授权用户的出现,一旦检测到授 权用户要使用该频段,认知无线电用户便自动退出并转移 到其他空闲频段继续通信,确保在不干扰授权用户的情况 下,与他们进行频谱共享。这样一来,在没有增加新频段 的情况下提升了用户量,且保证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通信 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频谱的使用效率。 (3)项目内容:本次课题主要研究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的FPGA 实现。目前最为常用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方法是能量检 测。我们将一路电视信号下变频至基带信号再进入电路调 理模块对信号进行50欧匹配,并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用 宽带A/D对信号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数字信号做8点FFT 运算,再通入能量和累加电路,最后通过能量阈值判决电 路,判断频带的利用情况,从而找到频谱空穴,为认知无 线电的功能实现打下基础。 (4)项目难点:(1)高效低成本的FFT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累加器和阈值判决电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项目的开发意义:认知无线电的显著特征是具有认知能 力,认知功能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分析和频谱判决。频谱 感知用于频谱空穴检测,是认知无线电系统实现的前提之 一。 (6) 硬件开发平台:Spartan 3E Board 2. 频谱感知的背景知识 本次设计以四通道的电视信号为例进行实现,在我国一路电视信号的传输需要8M的带宽,那么传输四路电视信号需要32M的带宽才 能实现。 我们将该四路电视信号进行复信号处理和频谱搬移,使其生成I,Q 两路正交信号,其AD频率采样为32MHZ,为了检测各个通道的频谱

无线电环境中的动态频谱分配

无线电环境中的动态频谱分配 林晶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E-mail:linjing0597@https://www.doczj.com/doc/369084246.html,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为了解决无线通信频谱紧张的现状提出的动态频谱分配的方法。首先介绍了频谱分配的3种基本方法,并将他们进行比较,引出contiguous动态频谱分配。重点介绍了全局,时域和空域方面动态频谱分配的经典算法结构。 关键词:固定频谱分配,动态频谱分配,contiguous动态频谱分配 1.引言 目前的无线电频谱被划分为不重叠的区域,并把他们分配给不同的无线电标准。频谱的独有使用解决了标准之间冲突的问题,但是这种频谱固定分配(FSA)仍然存在着许多缺点。首先,先前被分离的不同无线行业现在正在有合并的趋向,由不同系统支持的服务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随着核心网连接不同系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无线网络,在将来也会有更大的兼并。它影响了过去这种对于不同服务的调整机制,使得它变得不不合时宜。其次,大部分的通信网络受限于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所以在某时某地某些用户的无线频谱处于不充分利用时,其他某个用户正处于频谱短缺的时候。基于无线频谱的商用价值和频谱利用率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浪费必须避免。所以,动态频谱分配(DSA)应运而生。 2.动态频谱分配的方法 对于DSA的方法,比较被给予肯定的DSA方法有两种[1]:contiguous DSA 和 fragmented DSA。如图2-1,表示了固定频谱分配(FSA),contiguous DSA 和 fragmented DSA这三种频谱分配方法的示意图。 图2-1 固定频谱分配,contiguous DSA 和 fragmented DSA的频谱分配示意图[1] 固定频谱分配将临近的频谱分配给临近的RAN,频谱之间有适当的保护频带。但顾名思义,无论业务量大小,分配给各RAN的频谱量是固定不变的。contiguous DSA可以被看成是FSA到DSA的演变阶段,它仍然使用邻近的频谱分配给不同RANs,在频谱之间也有适当的保护频带将他们分开,但是,分配给不同系统的频谱宽度可以根据业务量变化。只有

无线电频率管理及划分

无线电频率管理及划分 无线电移动业务大致分为陆地移动、水上移动、航空移动三类。其中,陆地移动业务应用最广泛。 我国根据国际无线电规则频率划分,将陆地移动业务频率分别分配用于专用无线电通信系统(网络)或公众无线电通信系统(网络)。 专用无线电移动通信系统大量应用于军队、公安、急救等部门,也广泛应用于生产调度、内部通信等。如150MHz、350MHz、450MHz对讲机和800MHz集群通信系统等。 目前,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建设运营,其中中国移动拥有全球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最大的GSM网,中国联通拥有一个GSM和一个CDMA网。目前为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划分的频率有: CDMA:825MHz~835MHz或者870MHz~880MHz; GSM:885MHz~915MHz或者930MHz~960MHz,1710MHz~1755MHz/1805MHz~1850MHz; 上述频率共计2×89MHz。 中国移动GSM网拥有2×54MHz频率,中国联通GSM网拥有2×15MHz频率、CDMA网拥有2×4MHz 频率。 到目前为止,上述3个公众移动通信网共使用频率2×68MHz,拥有用户5亿,仍然具有持续发展能力。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频率规划和管理方面,目前为宽带无线接入应用划分了4个频段,即2.4GHz、3.5GHz、5.8GHz、26GHz。 其中: 2.4GHz频段使用范围是2400MHz~248 3.5MHz,TDD时分双工;最大辐射功率100mW;鼓励无线电局域网WiFi(802.11b)应用;在工业、科学、医疗设备使用频段,多种无线电业务可共用,免无线电台发射执照。 5.8GHz频段使用范围是5725MHz~5850MHz,TDD时分双工;最大辐射功率500mW;基站需领取无线电发射执照;鼓励带宽更高的无线局域网如802.11a应用;主要由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使用。 3.5GHz频段使用范围是3400MHz~3430MHz/3500MHz~3530MHz,FDD频分双工;已通过招标评选方式将频率分配给基础电信运营商,用于建立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认知无线电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 1 认知无线电的产生背景 2 认知无线电的产生 3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意义 5 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 1 认知无线电的产生背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可用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当今绝大多数频谱资源都是采用固定的分配模式,由专门的频率管理部门分配给特定的授权用户使用。而对于另外一些非授权用户的通信需求,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无线个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等,由于其近几年发展迅速,导致这些网络所工作的非授权频段逐渐趋向饱和。据美国研究结果指出,现有的频谱管理与分配策略是造成频谱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某些网络频谱资源相对较少但其承载的业务量很大,而相当多的已授权的频谱并没得到充分的使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在2002年出版的报告中指出,已分配的频谱利用率为15,,85,,已经分配的3GHz以下的频谱资源中多达70,未被充分利用。一项中国移动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频段利用率不到5%,密集城区一周频段占用度的测试结果显示,占用度较高的频率主要集中410-954MHz频段,GSM下行频段占用度最高,广播频段、集群系统下行和ISM频段次之,其他频段的占用度则极低。其中GSM频段资源块的占用度明显高于广播频段。GSM频段占用度大于0.1的资源块约占总数的62%,广播频段占用度大于0.1的约8%。

认知无线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业务日趋多样化,移动用户对各类数据服务的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无线频谱资源的使用愈发紧张,因此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现实中,一方面是可分配的频谱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已授权的频谱使用率极低,2002年底FCC频谱政策特别工作组递交的报告显示,现存的频谱授权机制存在大量授权频谱闲置,频谱利用率仅在15% ~85%之间。而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可以通过感知周围的频谱环境,及时的调整其系统操作参数(如传输功率,载波频率,调制技术等),合理的接入已授权频段,在不影响授权用户正常使用频谱的情况下有效的保障通信,被认为是解决上述无线资源日益紧缺矛盾的有效方案之一。 在早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只能在检测到的“频谱空洞”上传输数据,也即当某一频段没有被任何主用户占用时才允许认知用户使用,文献[][]研究了认知用户和主用户占用相邻频段时的干扰问题以及资源分配。而最近有研究表明,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认知用户也可以与主用户在相同的频段上同时进行数据通信,如文献[]首先研究了一对主用户和一对认知用户的模型下,认知用户的可达容量域;文献[]提出了认知用户与主用户同时在同频段内通信时需满足的两个道德规范,并给出了认知用户在可以获得主用户编码信息的情况能够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而文献[]基于802.22WRAN环境,在不影响主用户中断概率的情况下,通过机会功率控制来最大化认知用户速率,上述研究都是基于窄带系统的平坦衰落信道,而OFDM作为IMT-Advanced的重要侯选技术之一,与认知无线电的结合可望实现更灵活的频谱接入和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目前国内外关于多用户OFDM认知系统的资源分配的研究仍不多见,其中文献[]提出了针对多用户OFDM认知系统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算法,但是模型基于早先的“频谱空洞”原理,不支持主用户与认知用户的同时传输,并假设主从用户之间没有干扰。文献[]研究了多用户认知系统的MAC信道功率分配问题,但是其假设认知用户与主用户共用一个基站,并且仍是基于窄带系统。本文针对多用户OFDM认知系统上行链路,在保证不超过主用户传输干扰门限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认知用户传输速率最大化准则的子载波与功率比特分配算法。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指具有自主寻找和使用空闲频谱资源能力的智能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为解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应用需求与日益紧张的无线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

物信部公示5G频段,无线频谱那些事(附无线通信频率表)

物信部公示5G频段,无线频谱那些事(附无线通信频率表) 频谱资源是移动通信的命脉,是血液,所有的移动应用和服务都得靠它。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公开征求对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3600MHz 和4800-5000MHz频段的意见》。拟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两个频段上部署5G。以下是《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 1、中国5G测试进程 2012年底我国和国际同步启动5G研发,2015年9月我国完成了5G第一阶段试验,也就是一些技术概念的验证和测试。2016年底进入到第二阶段试验,更加注重技术方案的集成度和可实现性,也就是把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对5G性能、指标进行试验。 5G频率方面,2016年4月26日工信部推动批复了在3.4-3.6GHz频段开展5G系统技术研发试验,同时工信部开展了其他有关频段的研究协调工作。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我国5G的第二阶段技术研发试验,重点开展面向移动互联网、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

大连接这三大5G典型场景的无线空口和网络技术方案的研发与试验,并将引入国内外芯片和仪表厂商,共同推动5G产业链成熟,二阶段试验预计到2017年底完成。二是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开放合作、融合创新的力度,在ITU和3GPP的框架下,积极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与国内外产业界共同推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2、世界5G频谱重要进程 (1)、GSMA发表通用5G频谱声明 2016年11月,在筹备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过程中,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认为各政府必须商定足够的协调频谱,以实现最快的5G速度、价格适宜的设备和国际漫游,而不受跨境干扰。 GSMA概述了以下内容: ●Sub-1GHz将支持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广泛覆盖,并支持物联网(IoT)服务。 ●1-6GHz范围提供了覆盖和容量优势的良好组合,包括3.3-3.8GHz范围内的频谱,预计将成为许多初始5G服务的基础。 ●满足5G超高宽带速度则需要6GHz以上的频谱;重点将是在24GHz以上的频段。 ●除了同意频率范围之外,政府还需要承诺对5G网络(包括小型基站和未来使用网络)进行投资,以进一步改进,确保行业不再遇到同样的难题。 (2)、欧盟发布5G频谱战略涉及多个频段规划 欧盟委员会无线频谱政策组(RSPG)于20年11月10日发布了欧洲5G频谱战略,确定5G初期部署频谱。 主要包括: ●3400-3800MHz频段是2020年前欧洲5G部署的主要频段,连续400MHz的带宽有利于欧盟在全球5G部署中占得先机。 ●1GHz以下频段,特别是700MHz将用于5G广覆盖。 ●24GHz以上频段是欧洲5G潜在频段,RSPG将根据各频段上现有业务和清频难度为24GHz以上频段制定时间表。 ●建议将24.25-27.5GHz频段作为欧洲5G先行频段,建议欧盟在2020年前确定此频段的使用条件,建议欧盟各成员国保证24.25-27.5GHz频段的一部分在2020年前可用于满足5G市场需求。 ●RSPG将研究对24.25-27.5GHz频段上现有的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卫星固定业务、卫星星间链路、及无源业务的保护。 ●31.8-33.4GHz也是适用于欧洲的潜在5G频段,RSPG将继续研究此频段的适用性,建议现阶段避免其它业务往此频段迁移,保证此频段在未来便于规划用于5G。 ●40.5-43.5GHz从长期来看可用于5G系统,建议现阶段避免其它业务往此频段迁移,保证此频段在未来便于规划用于5G。 ●RSPG将制定相关技术和规则措施,保证5G系统的使用。RSPG还将研究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频谱规划。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波段划分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 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 我国现用微波分波段代号

我国的频率划分方法

最新中国2G_3G_4G频谱分配

最新中国2G_3G_4G频谱分配一、2G/3G/4G: 二、 TDD-LTE: 工信部将2500MHZ到2690MHZ频段全部划分给了TDD-LTE网络。 中国移动TDD频段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bands:39 ,bands:40,bands:38(41)) 中国联通TDD频段为:2300-2320 MHz(仅限室内使用)、2555-2575 MHz;(bands:40,bands:41) 中国电信TDD频段为:2370-2390 MHz、2635-2655 MHz;(bands:40 ,bands:41) 注:Bands41包含Bands38 CDMA2000 CDMA2000

三、LTE-FDD: bands3(1800MHz,国际主流的FDD频段),均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FDD主力频段: 1、中国联通: bands3频段的前段,1755-1765MHZ(上行)/1850-1860MHz(下行),2*10M带宽,现在联通正清频GSM1800MHz中的10M*2带宽(如16个FDD试商用城市,包括石家庄),即1745-1765MHZ/1840-1860MHz,组成一个完成的2*20MHz的LTE带宽。 2、中国电信:Band3频段的后端,1765~1780MHz/1860~1875MHz,2*15MHZ带宽: 即联通和电信在Band3主流FDD-LTE频段都有一个完整的20M*2 LTE带宽 Bands1(2100MHz,国际主流的WCDMA频段),均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FDD补充频段: 1、中国联通:bands1频段的后段,1955--1980MHz / 2145-2170MHz,2*25MHz带宽; 2、中国电信:bands1频段的前段,将用于3G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使用的1920-1935MHz/2110-2125MHz,2*15MHz带宽,改变频率使用的技术体制,调整用于LTE混合组网试验中LTE FDD制式。 至于剩余的Band3的20M *2 带宽怎么分配,现在不得而知。 电信获准使用Band 1频段在7城市开通 2014-12-24 10:54:00 [ 中关村在线原创] 作者:宋辰| 责编:宋辰 据悉,工信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部分城市利用2100MHz频段开展LTE 混合组网试验的批复》,2014年12月9起至2015年6月30日止,在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宁波7个城市,将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使用的1920—1935MHz/2110-2125MHz频段,改变频率使用的技术体制,调整用于LTE混合组网试验中LTE FDD制式。

无线频谱规划及相关政策

我国无线频谱规划及相关政策 我国的频谱规划和管理由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统一负责,采取的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频谱指配方式,同时也在探索新的市场化的频谱分配模式。我国对无线新技术采取了积极支持发展的策略,包括对移动通信网络乃至未来3G网络频率的规划保证、对各种新兴宽带接入技术的鼓励政策。 我国频率规划基本情况 按照ITU国际无线电规则频率划分,目前各种无线业务可以使用的频率范围为9kHz至275GHz。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无线电设备工作在50GHz频率之下,国内主要在6GHz以下。 我国的无线电应用可划分为42种业务,其中包括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广播业务、无线电导航业务等。由于业务繁多,所以在9kHz~50GHz的多数频段,要安排多种业务共用一个频段。 其中的无线电移动业务可分为陆地移动、水上移动以及航空移动三类。陆地移动应用最广,我国将陆地移动业务频率分别分配用于专用无线电通信网络和公众无线通信网络。专用无线电移动通信系统大量应用于军队、公安、急救等,如150MHz、350MHz、450MHz对讲机、800MHz集群通信等。公众无线电移动通信网络目前由中国移动

和中国联通运营。 公众移动通信频率的使用管理 目前我国为公众移动网划分的频率有:CDMA825MHz~835MHz/870MHz~880MHz;GSM885MHz~915MHz/930MHz~960MHz;GSM1710MHz~1755MHz/1805MHz~1850MHz,共计2×89MHz的频率。其中中国移动GSM网络拥有2×49MHz,中国联通GSM网有2×15MHz以及CDMA网的2×4MHz。其中,CDMA网络的频谱利用率要远远高于GSM网络。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上述三个网络共使用频率为2×68MHz,拥有用户数为4.1亿,还有频段没有使用,因此仍然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同时,我国也为移动网络的未来演进做了准备,为3G网络划分了大量的频率资源。包括FDD模式的2×30MH+2×60MHz(cdma2000系统和WCDMA系统)以及为我国TD-SCDMA预留的155MHz(1880~1920(第二阶段40MHz),2010~2025(第一阶段15MHz),2300~2400(第三阶段100MHz))频段,还包括2×20M的3G卫星接入频段。 宽带无线接入频率规划管理 我国目前为宽带无线接入应用划分了4个频段,分别是 2.4GHz、

无线电波段划分

无线电波段划分1.基本波段划分 无线电波段一般分为: 名称简写简称频率波长 长波LW 低频30-300KHz 10-1 Km 中波MW 中频300-3000KHz 1000-100M 短波SW 高频3-30MHz 100-10M 超短波VHF 甚高频30-300MHz 10-1M 微波I UHF 特高频300-3000MHz 1-0.1M 微波II SHF 超高频3-30GHz 0.1-0.01M 2.无线电广播波段划分 名称简称频率 长波Sw 150-200 KHz 中波Mw 535-1605 KHZ 短波 120m SW 120m 2300-2490 KHz 短波 90m SW 90m 3200-3400 KHz 短波 75m SW 75m 3900-4000 KHz 短波 60m Sw 60m 4750-5060 KHz 短波 49m Sw 49m 5950-6200 KHz 短波 41m Sw 41m 7100-7300 KHz 短波 31m Sw 31m 9500-9775 KHz

短波 25m Sw 25m 11700-11975 KHz 短波 19m Sw 19m 15100-15450 KHz 短波 16m Sw 16m 17700-17900 KHz 短波 13m Sw 13m 21450-21750 KHz 短波 11m Sw 11m 25600-26100 KHz 调频广播Fm 87-108 MHz 3.电视广播波段划分 广播电视频段分为无线电视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其有线频段具有增补频道。VHF -- I波段VHF --I I 波段VHF -- I I I 波段 channel 1 48.5-56.5 MHz FM 87-108 MHz channel 6 167-175 MHz channel 2 56.5-64.5 MHz channel 7 175-183 MHz channel 3 64.5-72.5 MHz channel 8 183-191 MHz channel 4 76-84 MHz channel 9 191-199 MHz channel 5 84-92 MHz channel 10 199-207 MHz channel 11 207-215 MHz channel 12 215-223 MHz 4.固定通讯业务波段划分 波段号频率 波段 号 频率 波段 号 频率 Band 1 14-200 KHz Band 13 9.04-9.50MHz Band 25 23.35-25.07MHz

中国无线频谱划分

谱资源是电信运营商的核心资源;这关系到各家电信运营商的天馈系统能否共址的技术基础,现将目前各电信运营商所获分配的频谱资源情况列出如下,供大家参考: 中国移动 GSM900 上行/下行:890-909/935-954 EGSM900 上行/下行:885-890/930-935(中国铁通GSM-R:885-889/930-934) GSM1800M 上行/下行:1710-1725/1805-1820 3G TDD 1880-1900MHz和2010-2025 中国联通 GSM900 上行/下行:909-915/954-960 GSM1800 上行/下行:1745-1755/1840-1850 3G FDD 上行/下行:1940-1955/2130-2145 中国电信 CDMA800 上行/下行:825-840/870-885 3G FDD 上行/下行:1920-1935/2110-2125 国家有关3G频谱的划分规定 根据2002年10月原国家信息产业部下发文件《关于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479号)中规定: FDD方式:1920-1980MHz和2110-2170MHz;补充工作频段1755-1785MHz和1850-1880MHz TDD方式:1880-1920MHz和2010-2025MHz;补充工作频段2300-2400MHz(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共用) 对比运营商获得的3G频谱和国家规划的3G频谱,可以发现: 1.国家并没有将预先划分的3G频谱完全交给运营商使用; 2.中移动在频谱划分的频率宽度、频率特性上占有较大的优势; 3.中国移动获得1880-1900的TDD频谱,与目前电信和联通的小灵通(PHS)所使用频谱1900-1920并不重叠,且主要用于室内覆盖;国家在小灵通的频谱使用上仍留有余地。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分析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分析 摘要:认识无线电技术做为近年来通信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是无线通信新兴智有技术之一,它对目前频谱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固定频谱分配制度问题能够有效加以解决。因此,深入探讨做为认知无线电实现频谱分配、频谱共享前提和基础的频谱感知过程,则成为整个系统环节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研究意义分类分析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416(2012)02-0033-02 伴随着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线电技术应用面不断得到扩展,这使得有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与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产生一定的矛盾,可以说,随着人类社会对无线电频谱资源需求的增长,其也已成为稀缺的信息社会重要资源之一。认知无线电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可从有效解决因固定频谱分配政策导致的频谱资源不合理分配问题,并在探索频谱空穴特性的基础上,对无线频谱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频谱感知这一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对此进行进入地探究也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意义 频谱感知/空闲频谱检测和动态频谱资源管理是认知无线电最核心两项技术,而频谱感知过程决定了其后续环节实施的顺利与否,

可以说,感兴趣频段的检测,成为整个系统实现与否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频谱感知技对于认知无线电的研究与发展作用极大。 感知无线信道的环境,对信息检测、感知过程中出现的空闲频谱,并将其看做是作用在物理层上的信号处理技术,频谱感知在认知无线电中的主要任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应检测授权用户的信号存在与否,判断频段是否可用,这个任务要求频谱检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接入权差异的客观存在,认知用户在使用某一频段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有效的监测状态,对授权用户接入或使用该频段时不接入或是及时用最快的速度退出占用,以避免干扰到授权用户的正常工作。 对认知无线电接收机而言,其工作地点即可在授权频段,也可在非授权频段。在授权频段上,授权用户比认知用户的接入权要高,认知用户在占用频段后,需进行周期性检测,以防与授权用户出现使用冲突现象,若频谱空穴已为信号所占用,则还需要去寻找新的空闲频段才能进行信号的传输,所以认知用户需要判断频谱空穴是否真实存在,这个过程包含在授权频段的检测过程中。 为了满足无线电频谱的检测要求,需要使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执行得更加可靠和有效,以确保授权业务免受干扰,还要使不同认知用户利用授权频段来传输非授权信号更加合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认知无线电应用中,频谱感知/空闲频谱检测具有着重要的基础意义,因此,探讨频谱感知技术很有其必要性,这也是

无线电频谱和波段划分

政府、运营商 到会单位:工信部科技司、电信研究院 一、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移动台 核准频率范围: Tx:885~915MHz/1710~1785MHz Rx:930~960MHz/1805~1880MHz 说明: 1800MHz移动台传导杂散发射值: 1.710~1.755GHz≤-36dBm 1.755~1 2.75GHz≤-30dBm 二、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基站. 核准频率范围: Tx::930~960MHz/1805~1880MHz Rx::885~915MHz/1710~1785MHz 说明:1800MHz基站传导杂散发射限值: 1805~1850MHz ≤-36dBm/30/100kHz 1852~1855MHz ≤-30dBm/30kHz 1855~1860MHz ≤-30dBm/100kHz 1860~1870MHz ≤-30dBm/300kHz 1870~1880MHz ≤-30dBm/1MHz 1880~12.75GHz ≤-30dBm/3MHz 1710~1755MHz ≤-98dBm/100kHz 三、GSM直放机 核准频率范围: 下行:930~960MHz/1805~1880MHz 上行:885~915MHz/1710~1785MHz 说明: 上行885~909MHz、909~915MHz; 下行930~954MHz、954~960MHz分别测试。

其带外也是分别指885~909MHz、909~915MHz;930~954MHz、954~960MHz的带外。 四、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台 准频率范围: Tx:825~835MHz Rx:870~880MHz 五、800MHz CDMA数字蜂窝基站 核准频率范围: Tx:870~880MHz Rx:825~835MHz 说明: 关于800MHz频段CDMA系统基站在带外各频段杂散发射的核准限值: 频率范围测试带宽极限值检波方式 9kHz~150kHz 1kHz -36dBm 峰值 150kHz~30MHz 10kHz -36dBm 峰值 30MHz~1GHz 100kHz -36dBm 峰值 1GHz~12.75GHz 1MHz -36dBm 峰值 806MHz~821MHz 100kHz -67dBm 有效值 885MHz~915MHz 100kHz -67dBm 有效值 930MHz~960MHz 100kHz -47dBm 峰值 1.7GHz~1.92GHz 100kHz -47dBm 峰值 3.4GHz~3.53GHz 100kHz -47dBm 峰值 发射工作频带两边各加上1MHz过渡带内的噪声电 平 100kHz -22dBm 有效值 六、800MHz CDMA直放机 核准频率范围: 上行:825~835MHz 下行:870~880MHz

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频率划分表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频率划分(KHz)无线电频率划分脚注 160-190 固定 航空无线电导航 190-200 航空无线电导航 固定 200-285 航空无线电导航 [航空移动] 285-325 航空无线电导航 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信标) 325-405 航空无线电导航 [航空移动] 405-415 无线电导航 [航空移动] 415-495 水上移动 航空无线电导航S5.77 在中国,415-495KHz频带以主要使用条件划分给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国家主管部门应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在435-495KHz频带内的航空无线电导航电台不对接收船舶电台通信的海岸电台产生干扰,这些船舶电台的发信频率是指定给船舶电台用于全球范围通信的频率。 S5.82 在水上移动业务中,从完全执行GMDSS的日期开始,490KHz频率专用于由海岸电台通过窄带直接印字电报向船舶发送导航和气象告警及紧急信息,使用 490KHz频率的条件在S31和S52条中规定。要求各主管部门在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使用415-495kHz频带时,保证不对490kHz频率产生有害干扰。 505-526.5 水上移动 航空无线电导航 [航空移动] [陆地移动] 526.5-535 广播 航空无线电导航

[移动] 535-1 606.5 广播 [航空无线电导航] 2 850- 3 025 航空移动(R)S5.111 按照已经生效的地面无线电通信业务的程序,2182kHz、3023kHz、 5680kHz、8364kHz载波频率以及121.5MHz、156.8MHz 和243MHz频率,也可用于有人驾驶空间飞行器的搜索和救援工作。.这些频率的使用条件在第S31条和附录S13中规定。 上述规定同样适用于10003kHz、14993kHz和19993KHz这三个频率,但其发射必须限制在各频率±3KHz频带内。 S5.115 根据第S31条和附录S13,参与经过协调的搜索和救援工作的水上移动业务电台也可使用载波(基准)频率3025kHz和5680kHz 3 025-3 155 航空移动(OR) 3 400-3 500 航空移动 3 900-3 950 航空移动 广播CHN4 2-64.5MHz可有限制地用于无线电定位业务,不得对其它业务产生有害干扰。 4 063-4 438 水上移动 [固定] [陆地移动] [航空移动]S5.128 在中国,位于离海岸至少600公里的功率受到限制的固定业务电台,在对水上移动业务不产生干扰的条件下,可以使用4063-4123KHz、4130-4133KHz和4408-4438KHz频带。 S5.129 在不对水上移动业务产生有害干扰的条件下,仅在其国境内通信的固定业务电台,其平均功率不超过50W者,可例外地使用4063-4123KHz和4130-4438KHz频带中的频率。 CHN5 4292-4305KHz、6443-6457KHz、8803-8813KHz、10555-10655KHz、10740-10760KHz、13155-13165KHz、14815-14825KHz、17155-17165KHz、19750- 19760KHz、22510-22520 KHz、25080-25090 KHz系国内保护频带,用于水上移动业务。20015 KHz为国内保护频点。 4 650-4 7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