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历史浙江选考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阶段训练2Word版含答案

2019版历史浙江选考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阶段训练2Word版含答案

2019版历史浙江选考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阶段训练2Word版含答案
2019版历史浙江选考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阶段训练2Word版含答案

阶段训练二工业文明萌生和形成时期的世界与中

国(14世纪—20世纪初)

1.(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下图所示为英格兰与威尔士城市化进程图,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

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奴隶贸易③工业革命④圈地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8·3月浙江宁波选考模拟)英国的“工厂”一词早先一般称为“mill”(原意为水磨坊),到18世纪80年代这种称呼逐渐消失。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机器的应用

C.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D.蒸汽机车的发明

3.(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高三)1876年费城世博会盛大开幕,这是美国首次开办世界博览会。在这次展会上,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能证明当时美国成为新兴工业国家、走出欧洲工业强风阴影的最新展品是() A.机床 B.发电机

C.汽车

D.电话

4.(2017·10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有学者指出,由于英国议会在1688年之后获得了立法、征税和支出权,因而它的权力比欧洲任何国家的议会、等级会议或同会都要火。下列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B.议会掌握法官决定权

C.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

D.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

5.(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高三)近代以来,英美两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两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无实权

B.所有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内阁掌握行政权

D.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

6.(2018·浙江宁波六校高二下期末)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

他们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

明文艺复兴()

A.借助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

B.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反对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

D.开始否定宗教神学地位

7.(2018·浙江杭州高三上期末)启蒙运动是众多因素汇聚而成的时代必然产物,下列对其产生原因分

析错误的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B.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的逐渐兴起

8.(2018·浙江宁波重点中学联考高三上期末)下图是漫画《海王星的发现》。海王星的发现与下列科学理论有直接内在联系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自由落体定律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D.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

9.(2018·浙江丽水高二下期末)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

B.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0.(2017·11月浙江选考猜押卷)某同学在研究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时,对其中的一个条约整理出了以下关键词:“五口通商”“赔款2 100万银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18·浙江宁波六校高二下期末)“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2017·2浙江温州选考模拟)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历届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所属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②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③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④依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之条款,对于汇兑加以限制……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13.(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削减大半”。洋货畅销导致的直接影响是()

A.中国的家庭和城市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先进中国人提出学习西方的口号

14.(2017·10月浙江选考模拟)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15.(2017·9月浙江五校联考高三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的中国短短十余年间出现了修建铁路的热潮。据统计,当时清政府通过对外举债修建铁路6 100千米,外国修建铁路3 700千米,民营铁路约590千米。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下分析合理的有()

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观念的改变②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③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④列强加强资本输出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7·浙江金丽衢高三联考)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其书罗列荒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A.《明夷待访录》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17.(2018·浙江宁波重点中学联考高三上期末)下列各历史人物与其思想、论著或主持编纂的图书不一致的是()

18.(2018·3月浙江宁波选考模拟)梁启超曾言:“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其观点旨在表达()

A.振兴民权是建立国权的前提

B.君轻民贵是国家兴旺的根本

C.民众自治是国家发展的归宿

D.伸张民权是民族振兴的目标

19.(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白寿彝说:“若和世界各先进国相较,这只能算中国……现代化的开始,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相去甚远。”下列对比项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中国和英国的枕木数量

B.中国和法国的电线长度

C.中国和美国的煤炭产量

D.中国和法国的服饰文化

20.(2017·9月浙江五校联考高三上)1937年历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中国近代交通事业时曾说:“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交通事业之进步”趋势的是()

A.政府政策的扶持

B.牵引动力的演进

C.公共交通的普及

D.民航事业的起步

21.(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加试题】历史学家在分析西方思想史时指出,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的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这种分析体现的史观是()

A.文明史观

B.唯物史观

C.整体史观

D.革命史观

22.(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下联考)【加试题】有学者认为,王权主义往往不自觉地“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中国工业化的起步③《航海条例》的颁布④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3.(2018·浙江诸暨高二下期中)【加试题】下图是近代某国某时期的政体示意图,该示意图所示制度特点是()

A.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执掌

B.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

C.元首是选民直选产生

D.元首拥有任命内阁、主宰议会等大权

24.(2017·10月浙江选考模拟)【加试题】“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

25.(2018·3月浙江余姚选考模拟)【加试题】近代某画家在日记中写道:“绘画艺术越是有形越能感人肺腑,因为绘画像大自然,多么微小多么宏大的事物都能在绘画中表现。物体能够触动感官,而事物的深处能够震撼心灵。”据此判断,下列与该画家风格最接近的作品是()

26.(2018·3月浙江温州选考模拟)【加试题】17世纪,英国议会颁布的某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该法案是() A.《十二铜表法》 B.《航海条例》

C.《权利法案》

D.《王位继承法》

27.(2018·3月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加试题】美国人民常以“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时代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来表彰乔治·华盛顿的功绩。其中属于华盛顿在第二个总统任期中的主要贡献是()

A.创总统否决权制

B.建立国家银行

C.改善同英国关系

D.开展西进运动

28.(2017·9月浙江台州选考模拟)【加试题】某文献规定:“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上述规定可能出自()

A.《拿破仑法典》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和平法令》

29.(2018·3月浙江嘉兴选考模拟)【加试题】右图是壁画《雅典学院》的局部图。在图中心部位,一

手指天的老者怀揣着一本讲述宇宙万物和谐法则的《蒂欧迈篇》;一手指地的年轻人手拿着一本讲

述人间道德规范的《伦理学》。这幅图()

①反映了罗马拱券结构影响西方近代建筑②表现了画家拉斐尔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③聚焦了

文艺复兴时期神权与人权的矛盾④主要体现当时人们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2018·3月浙江宁波选考模拟)【加试题】道光十三年(1833年)左宗棠写下《癸巳燕台杂感》诗八首,其三为:“西域擐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橐驼(骆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比(挨着)石田。置省

尚烦他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将军莫更纾(舒缓)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他在此诗中表达了()

①对西北地区战乱频繁的感叹②击败阿古柏侵略军的决心③对朝廷在新疆设立行省的称赞

④维护国家主权的远大志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1.(2018·3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

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美国通过了旨在使《独立宣言》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

男子都拥有了选举权。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

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190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革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

话概括美国1787 年宪法的历史地位。

(2)依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内涵,并指出孙中山所设想的政体与西方国家相比的新变化。

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孙中山特别强调这种变化的理由。

32.(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

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材料二(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

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33.【加试题】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变革,深刻地影响了国际关系,改变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工业)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

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

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大工业就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在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性成为近代社会

的基本特征方面,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

反思。

——整理自王顺义《简明科学神话》、李宏图等

《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世界市场格局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物学在19世纪中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概括19世纪上半期欧

洲杰出人士针对工业革命之“弊”在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新探索取得的成果。

阶段训练二工业文明萌生和形成时期的世界与中国(14

世纪—20世纪初)

1.D本题考查“蒸汽”的力量——英国城市化。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于1500年前后,

与图示时间不符,故①错误;奴隶贸易主要是把黑奴贩卖到美洲,与英国的城市化无关,故②错误;

工业革命使得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③正确;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农民失去土地,不得不进城做工,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故④正确,故选D项。

2.C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结合所学,1782年随着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才导致材

料中的称呼的逐渐消失,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和圈地运动无关,故排除A项;是蒸汽机的应

用而非笼统的机器的应用,故排除B项;是蒸汽机的改良发明而非蒸汽机车的发明,故D项错误。

3.D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机床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项错误;

发电机和汽车的发明者不是美国人,B、C两项错误;电话是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的,故D项正确。

4.C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材料给出的观点是英国的议会相比于其他

欧洲国家议会拥有更大的权力。结合所学,A、B、D三项可以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C项不能满

足“直接”限制条件,故C项符合题意。

5.D本题考查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国家元首无实权,但美国总统有实权,故A项错误;“所有官员由人民选举

产生”说法过于绝对,比如美国政府官员由总统任命,故B项错误;“内阁掌握行政权”只符合英国,

美国总统掌握行政权,故C项错误;英国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美国国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故

两国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故D项正确。

6.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据材料“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宗教这个神圣的东西依然是宣传新思想的主要载体,故选A项。

7.B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结合所学,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启蒙运动的影响而非启

蒙运动产生的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

8.A本题考查牛顿和经典力学体系。由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王星的发现得益

于牛顿的万有引力,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计算出海王星的运行轨道,故A项正确。

9.D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历史使

命就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

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B、C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0.A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联系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

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至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

11.D本题考查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根据材料信息“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

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并联系所学知识,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项正确。

12.A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②“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③“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④“依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之条款,对于汇兑

加以限制”是国际货币基金的章程,该组织成立于1945年。故A项符合题意。

13.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

土棉,不能出口”反映了中国的家庭和城市棉纺织业遭受沉重打击,故A项正确;“中国开始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不属于直接影响,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故

C项错误;鸦片战争时期先进中国人提出学习西方的口号,故D项错误。

14.D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中机坊和领取原料完成织品的有织机农民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在福州附近各村,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中

没有提到农产品商品化,没有体现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问题,没有明确提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容,故排除A、B、C三项。

15.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根据材料“清政府通过对外举债修建铁路6100千米,外国修建铁路3700千米,民营铁路约590千米”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观念的改变、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和列强加强资本输出的需要,故B

项正确。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民国成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含有③的A、C、D

三项。

16.B本题考查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依据材料中“其书罗列荒远之国”,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在书中明确阐述了“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B项正确;《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故A项错误;《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托古改制而作,故C项错误;《天演论》中严复提出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故D项错误。

17.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

作品,康有为的作品是《孔子改制考》,故C项符合题意;林则徐的著作是《四洲志》和《华事夷言》;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辑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严复翻

译《天演论》,主张“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故A、B、D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8.A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由材料“民权兴则国权立”可知振兴民权是建立国权的基础和前提,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到“君轻民贵”和“民众自治”,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伸张民权

是民族振兴的途径而非目标,故D项不正确,排除。

19.D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交通通信的发展。中国和法国均有悠久的服饰文化,不能直

接体现近代的要求,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和英国的枕木数量,可以反映中英交通近代化的情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和法国的电线长度,可以反映中法之间通讯近代化的情况,故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和美国的煤炭产量,可以看出中美工业生产的情况,故C项正确,不符

合题意。

20.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中的“九十年来”判断应指鸦片战争

以来即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进步。传统的依靠人力或畜力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机械牵引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的演进最能体现这一趋势,故B项正确。

21.B本题考查史学理论——唯物史观。根据“各自的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可知体现的史观是唯物史观,故B项正确;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

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整体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革命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通过不断的阶级斗争而演化的,故A、

C、D三项与材料所体现的史观不符,都应排除。

22.A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是西班牙、葡萄牙专制王权为远航提供大量物质支持,故①正确;中国工业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在清朝官员的支

持下进行的,故②正确;《航海条例》是英国王室颁布的,故③正确;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与专制

王权没有关系,故④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

23.A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由图片信息可知元首是选举产生的,说明元首不是

君主而是总统。从内阁与元首的关系看,双方是有牵制的,元首可以任命内阁,内阁也要对元首负责,双方共同掌握行政权,故B项错误,A项正确。C项错在“直接”二字;D项错在元首拥有主宰议

会的权力。

24.C本题考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主张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和宗教信仰自由,打击了教会的宗教权威和思想专制,故A、D

两项错误,C项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矛头并非民众,不会动摇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

25.A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发展。依据“物体能够触动感官,而事物的深处能够震

撼心灵”可知强调感官和心理,说明该风格为浪漫主义。结合所学,《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风格,《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C项是印象派,D项是现代主义,故选A项。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十四) (带答案)

专题巩固限时练 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一、选择题 1.(2018·如皋一模)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队给士兵放假,让他们回乡进行“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争取农民选票,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 )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体现了“四月提纲”的设想 C.希望分享临时政府权力 D.坚持《共产党宣言》的精神 【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布尔什维克试图通过立宪会议选举掌握政权,这体现了“四月提纲”中和平过渡的设想,B正确。材料中把布尔什维克称为是“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说明并不是和临时政府分享权力,C 错误;材料“把……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并不是立即发动武装起义,故A错误;《共产党宣言》主张暴力革命,与“选进立宪会议”不符,故D错误。 2.(2018·徐州考前模拟)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B.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C.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 D.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 【解析】选B。材料中“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可知是进一步强化公有制,没有打破旧的体制,故选B。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冲破

2019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九) 1

专题巩固限时练 九现代中国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 一、选择题 1.毛泽东在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演讲中,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一次革命论”。并指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以上主张体现在下列哪一著作中( )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选B。根据材料该著作“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一次革命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可以判断该著作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根据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B正确;《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关于持久抗战的理论,不符合题意,A错误;《论联合政府》是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理论,不符合题意,C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阐述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不符合题意,D错误。 2.(2018·苏州模拟)毛泽东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解析】选A。材料的主要信息是毛泽东论述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的战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内容应该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故A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练含解析

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文化 1.练高考 1.(2018年江苏卷历史2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略。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可以得出,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是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融合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三次融合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0)(含解析)

热点试题综合练(10) 1、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曾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 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C.推动列国变法运动的开展 D.助推新旧社会转型的演进 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 A.墨、道、儒、法 B.道、儒、墨、法 C.儒、道、墨、法 D.墨、法、儒、道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一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一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史记》中没有记载董仲舒参与朝廷重大事务集议决策的事,但《汉书》和《后汉书》对此却有记载。这表明( ) A.司马迁对董仲舒的评价更客观 B.《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更准确 C.汉武帝时期儒士参政成为常态 D.儒学地位上升影响了史学家的写作 5、下图“孝”字,据说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手书。字形正看是一子跪地抱拳侍奉梳着高高发髻的老人,反看是一只正在拳打脚踢的猴子。这福字意在劝告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便畜生不如。这表明程朱理学( ) A.规范了伦理道德 B.强调孝的重要性 C.区别了儒佛特征 D.提高了儒学地位

【精编版】2019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A卷)1

专题巩固限时练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 一、选择题 1.(2018 ?徐州模拟)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解析】选D。精耕细作与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不符,故A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B错误;C忽略了材料中“赋役”,故C错误;据材料中的“ 5人”可知是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D正确。 2.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A. 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需迫切实行盐铁官营 C. 商人地位高且势力大 D. 实行阶段性惠商政策 【解析】选D。从战国至清,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错误;盐铁官营与材料“纵民”不符,故B错误材 料“财或累万金”,不能表明汉代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高低,故C错误;根据材料“纵民”,体现了文帝时期 对商人控制较松,故D正确。 3. (2018 ?南京师大附中模拟)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

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 A. 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 突破了政府管理 C .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 部门间联系减弱 【解析】选C。结合材料可知,行会只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A错误;行会仍需要“配合政府”,B错误;行会需“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见“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故 C 正确;行会长老需要处理与其他行业的关系,D 错误。 4. 《中华社会通史?明代卷》记载明嘉靖时,何良俊说:“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安土重迁的观念彻底改变 B. 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趋势 C. 田赋增加使农民纷纷破产 D. 商品经济发展使“游手”增多 【解析】选D。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有所变化,但没有彻底改变,A错误;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材料“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表明赋税增加,改农业为工商业的人数激增,没有提到农民破产,C 错误;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去农为商的人数增多,D 正确。 5. 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倒计时16天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倒计时16天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无产阶 级运动 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打击了国内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 ②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过程。 ①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议会地位高于国王。 ②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 (3)特点。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②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③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家权力中心。 ⑤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4)影响。 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建立: (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无力解决国内外贸易、偿还债务、国家安全等问题,面临着维护共和制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2)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 (3)体现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影响。 ①进步性: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长期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民主共和制的先河。 ②局限性: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高考题型专项训练:题型11 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解析

题型11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 时间:30分钟分值:每小题12分满分:48分1.(2018·淄博高三模拟)医学的发展不仅与疾病有关,也与各地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腑经络、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 ——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东西方医学比较研究》依据材料,比较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12分) 答案:西方:理论上重视实证性、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临床上注重解剖学、生理学与疾病的局部定位与治疗。中国:理论上注重天人观念和阴阳五行;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性(系统性)治疗。 解析:依据材料文字“倡导实证医学”“科学方法论”“重视实验”“重视逻辑推理”可知古代西方医学在理论上重视实证性、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依据材料文字“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强调疾病局部定位”可知古代西方医学在临床上注重解剖学、

生理学与疾病的局部定位与治疗。依据材料文字“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可知古代中国医学理论上注重天人观念和阴阳五行;依据材料文字“辨证治则”“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可知古代中国医学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性(系统性)治疗。 2.(2018·枣庄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世纪以来,中英两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是桑争稻田,英国则是圈地运动。衣着原料生产对于食物生产的冲击,迫使两国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英国城市的发展,面包肉类和其他食物的需求增加,人们在圈地养羊的同时,将部分圈占土地用于谷物生产。一些富有的农场主积极推广技术革新成果,实行规模经济,以满足市场需求。桑争稻田后,中国耕作制度走向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多熟制。多熟制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只是部分地弥补了桑争稻田所致的粮食减产,而并没有消除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相反,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多熟制的发展必将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很难普及推广。 ——摘编自曾雄生《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 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桑争稻田”与英国“圈地运动”的异同,分析导致其差异的原因。(12分) 答案:同:都与本国工商业的发展有关,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都体现衣着原料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冲击。都重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异:中国没有实现土地集中及进行规模化经营;英国导致土地集中,形成大土地所有制。中国未能引发农业技术革命及推动社会转型;英国引发了技术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的扩展,为随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配套练习:28题研究——千年未有之变局

28题研究——千年未有之变局

1.(2018·全国Ⅱ卷,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2018·全国Ⅰ卷,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3.(2016·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

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4.(2015·全国Ⅰ卷,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5.(2016·全国Ⅱ卷,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6.(2017·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2019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三)(A卷) 1

专题巩固限时练 三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A卷) 一、选择题 1.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孔子主张“德治”,而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体现了儒家在治国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故C正确。 2.(2018·苏锡常镇四市一模)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 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解析】选A。根据材料“天立王……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强调了“德足以安乐民者”的重要性,此为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故A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道家、法家思想,故B错误;C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董仲舒的话与道家的“无为”思想无关,排除D。 3.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黄宗羲 【解析】选C。董仲舒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故A错误;朱熹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故B错误;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同时材料中“东林首领顾宪成”表明是明朝,故C正确;黄宗羲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故D错误。 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生活在宋朝的人们可能见到 ( ) 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②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③关汉卿的《窦娥冤》④曹雪芹的《红楼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A。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故①正确;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②正确;元代关汉卿创作了《窦娥冤》,故③错误;清代曹雪芹创作了小说《红楼梦》,故④错误,选择A符合题意。 5.李泽厚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解析】选D。《女史箴图》(局部)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指注重意境,故A错误;《清明上河图》(局部)是风俗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B错误;《仕女图》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C错误;《竹石图》是文人画,注重意境,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D正确。

高三历史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复习计划

乌苏一中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从2020年4月开始至6月底结束。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具体如下: 1、突出三条主线: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文明。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古代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时代(近现代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文明及中西文明的冲突与碰撞)。突破一个难点:三个领域的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2、强化三个意识:“通史意识”、“世界意识”、“现代意识”。“通史意识”要求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世界意识”要求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考察,立体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现代意识”要求以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切入。 3、从“四情”(“四情”是指考情、学情、材情、轮情,是设计复习内容的主要依据)实际出发,明确复习内容设计的要求,提高复习内容的针对性。依据“考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内容范围,习题、试题的题型、类型;依据“学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内容的重点、难易;依据“轮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内容的起点、多少、快慢等;依据“材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内容中的基础知识。 二、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完成二轮、三轮复习任务,进行查漏补缺。 1、通过集体讨论制定本学期计划进度如下:

2、二轮复习明确基础知识的范围,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 ①依托2020《考试说明》与教材,逐步细化高考考试知识的范围,即依据《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确定复习知识的“点”,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复习知识的“线”,依据教材中“目”的内容确定复习知识的“面”,做到分解有据、有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基础。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要由厚变薄,去粗取精,做到要点系统准确、概括简练。 ②要保障复习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训练题目、方法技巧三方面。二轮复习的知识结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依存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但另外还应包括一些延伸性的、隐性的知识。 ③要适度拓展复习内容。适度拓展复习内容,主要是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历史学科的时空范围,建立起与社会现实、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④对复习内容要分解、取舍适度。为便于课堂实施操作,要将以上各方面的相关内容加以整合分解,确定一系列以课时为单位的课题。根据二轮复习时间短的特点,确定适合学情、班情、校情的课题的数量。取舍课题要突出重点,重点一是指基础知识中的重点问题,二是指学生知识

2019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A卷) 1

专题巩固限时练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 一、选择题 1.(2018·徐州模拟)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解析】选D。精耕细作与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不符,故A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B错误;C忽略了材料中“赋役”,故C错误;据材料中的“5人”可知是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D正确。 2.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 A.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需迫切实行盐铁官营 C.商人地位高且势力大 D.实行阶段性惠商政策 【解析】选D。从战国至清,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错误;盐铁官营与材料“纵民”不符,故B错误;材料“财或累万金”,不能表明汉代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高低,故C错误;根据材料“纵民”,体现了文帝时期,对商人控制较松,故D正确。

3.(2018·南京师大附中模拟) 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 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 【解析】选C。结合材料可知,行会只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A错误;行会仍需要“配合政府”,B 错误;行会需“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见“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故C正确;行会长老需要处理与其他行业的关系,D错误。 4.《中华社会通史·明代卷》记载:明嘉靖时,何良俊说:“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土重迁的观念彻底改变 B.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趋势 C.田赋增加使农民纷纷破产 D.商品经济发展使“游手”增多 【解析】选D。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有所变化,但没有彻底改变,A错误;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材料“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表明赋税增加,改农业为工商业的人数激增,没有提到农民破产,C错误;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去农为商的人数增多,D正确。 5.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押题热点(一)春秋战国时期【作业】

热点押题(一) 一、选择题 1.(2018·福州二模)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分封制度逐渐崩溃 C.华夷秩序最终确立D.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解析:选A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据材料“不与之盟”“多次主持会盟”“多次与盟”并结合所学可知,羌戎氏为少数民族,楚国主持会盟说明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故A项正确;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材料中未涉及周王室,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民族融合,而不是华夷秩序的确立,故C项错误;秦朝的建立实现了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故D项错误。 2.(2018·湖南长郡中学全真模拟)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A.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解析:选A由材料中铁农具的出土位置来看,可知铁是从西部游牧民族传过来的,首先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然后春秋中晚期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说明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提供的是铁农具,非武器,故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仅提供铁农具的出土地区,未体现铁农具的工艺,因而无法得出冶铸技术是否进步的结论,故C项错误;铁犁牛耕普遍推广是在汉代以后,故D项错误。 3.(2019届高三·江南十校联考)《易》又称《周易》,是阐述关于阴阳变化之书,一度被道家奉为经典。巧合的是,“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且一再强调“《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由此可见() 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B.孔子坚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C.儒道两家思想已呈融合之势 D.晚年孔子因遭受困厄而热衷卜筮 解析:选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易》,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题卷: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word)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2018江苏苏州期末)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商君书》材料二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大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 ——摘编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材料三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人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5分) (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2分) (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3分) 2.(2019江苏盐城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96年,孝文帝针对北魏各部族没有姓氏的情况,发布“制定姓族”诏文,“详定北人姓”,共一百二十姓,规定正员郎以上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 材料二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是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姓族”改革的特点。(4分) (2)你是否认同材料二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6分)

3.(2019江苏南京调研)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市易法,其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产生严重差异,成为改革争 论的焦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而本务率皆贱买贵卖,重入轻出,广收盈余。……凡牙侩市井之人,有敢于与市易争买卖者……小则笞责,大则编管。 材料二市易法的确剥夺了大商人的“较固取利”,即垄断性的商业经营,却建立了官府的垄断经营。在中国封建时代前期,桑弘羊等人实行盐铁官营,尚有打击奴隶主工商业的积极意义。而在封建时代后期的市易法,就只能阻碍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折不扣的倒行逆施。……每年二分市易息钱,特别是辗转加罚的罚息,使大批商人都因而负债和破产。……由于数量众多的大中小商人债台高筑,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提高城市物价。……在楚州,市易务官员甚至利用饥荒,贱籴贵粜,“贩者为不行,人以乏食”。物价上涨,自然影响了都市坊郭户的生活。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市易法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其主观目的。(5分) (2)据材料二,归纳市易法实施后产生的消极效果,并分析作者认为造成这些消极效果的原因。(5分) 4.(2018江苏南通2月,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钱例”,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坊郭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完成下列要求: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3)(含解析)

热点试题综合练(3) 1、台湾著名时政评论家李敖认为:“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运动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2、五四运动后,郑振铎等人认为要“向着德莫克拉西一方面以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他们也强调其“改造的方法是向下的”,要“把大多数中下级的平民的生活、思想、习俗改造起来”。 这说明郑振铎等人( ) A.放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B.扩大了宣传科学思想的群体 C.重新选择了改造中闰的武器 D.继续以西方文化变革中国 3、从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到1922年7月二大的召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进步却是明显的,革命纲领逐渐由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单纯理论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产生这样巨大飞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解 C.建立了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 D.已经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4、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中心策略》通告,认为全国群众斗争已经“走向平衡发展的道路”,国内已经开始出现直接的革命形势。 该通告( ) A.正确反映了当时的国内革命形势 B.预示着国内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C.对国内革命形势的估计偏离实际 D.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反应 5、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带”“割据区域”等。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

(完整)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第一轮复习成果的巩固,又为第三轮复习作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为提高应试能力打基础。为进一步搞好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工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复习质量,努力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轮复习中,注重基础,以课标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联系社会热点、焦点、及交叉学科知识,加强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以开阔的视野多角度观察和研究事物,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扎实抓好专题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坚持高效训练,力争我校在2019年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理想成绩。 二:复习目标 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用能力。第二轮复习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方式,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同时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本轮复习,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三、学生现状 高三(3)班共有39个学生,基础较差,与同类兄弟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要想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我们任重而道远,学生基础需进一步加强,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四:复习措施 1、针对高考研学情 重视《考试说明》近年高考题的学习和研究,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增强复习的实效。近年高考凸现对政、史、地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包括各学科内知识的联系与结合,以及三个学科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强调对各学科知识体系整体把握、认识和理解的能力;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意蕴,强调考查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与中学材料知识的有机结合;热点、焦点问题。突出“科学”思想的自然体现、有机体现,倡导的是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标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观察问题的标准。突出人文关怀,显现亲和力与鉴赏性。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重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下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夯实基础抓主干、重组知识构专题

江苏省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19 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 500 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 件给资。这反映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2. 如下图所示 ,19 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 过程。从这幅图中 , 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 世界工厂” B. 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 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D. 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 3. 加试题: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 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 1871 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 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C. 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 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 4. 19世纪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快速崛起,赶超或接近英国、美国等老牌工业国家。这主要由于德意日等国 A. 完善的代议制民主的优越性 B. 摒弃自由主义模式的局限性 C. 后发国家经验汲取的普遍性 D. 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5. 19 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 A.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蒸汽时代 B. 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公路交通比铁路交通投资少 6. 爱迪生告诫助手:“我们必须拿出成果,不能像有些德国教授那样,毕生研究蜜蜂身上的绒毛。”历史学家哈罗德·埃文斯认为,爱迪生的出类拔萃在于:他清楚一点,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否则他发明的电灯泡就纯粹是个新玩意儿而已。埃文斯旨在强调 A. 没有创新的发明只不过是一种消遣 B. 创意转变为商业现实的重要性 C. 科技创新的时代到来 D. 爱迪生发明了实用电灯泡 7. 到 1870 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执政的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向“ 膨胀的” 、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这主要反映了英国 A. 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开始丧失 B. 主张社会变革成为时代主流 C. 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注重社会保障缓和社会危机 8. 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 , 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 , 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 , 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