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

2005.0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用现代大教育的视野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语文学科的全部教育因素,语文学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始于__________________年。

3.在语文能力要素中,听话能力一般可分解为:(1)辨音识义能力;(2)记忆整合能力;(3)_____________ 能力;(4)评判话语能力。

4.累计认识____________个现代常用汉字,被明确规定为7-9年级汉字教学的目标。 5.南朝梁太子萧统所编选的《_______________》,开我国古代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 6.语文教材的主要功能有:凭借功能、_______________功能、教育功能和功能。 7.辩论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有效方式,辩论要努力做到“四善”:进则善攻、退则善守、 __________________、终则善结。

8.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六字”基本要求是精要、好懂、_________________.

9.修改文章的要求是:(1)深化主题;(2)取舍材料;(3)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4)推敲文字。

10.在美的形态中,_________________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式。

11.语文教育研究课题主要有填补空白、纠正通说、补充______________、参与争鸣等几类。 12.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的教育,坚强意志的教育,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教育,友谊情怀的教育等五个方面。

13.中国科举文科笔试的主要五种题型是帖经、墨义、_________________、论和诗赋14.语文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观,提高文化________________和审美情趣。

* 1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_______________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 16.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 性。

* 17.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中捕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语文课程丰富的______________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9.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六艺”中,与语文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礼、乐、射 B.射、御、书 C.书、乐、礼 D.书、乐、数

20.我国单独设置语文学科最早的名称是( )

A.语文 B.中国文学 C.国语 D.国文

21.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

A.基础性与教育性 B.广泛性和动态性 C.规范性和选择性 D.基础性和广泛性

22.提出“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实行计划,评价成果”这一教学过程模式的教育家是 ( )

A.赫尔巴特 B.凯洛夫 C.杜威 D.布鲁姆

23.按照成书时代先后,下列古代语文教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千字文》、《古文观止》、《三字经》 B.《诗经》、《三字经》、《文选》、《古文观止》 C.《诗经》、《千字文》、《百家姓》、《古文观止》 D.《礼记》、《文选》、《古文观止》、《三字经》

2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课程标准产生于( ) A.1903年 B.1923年 C.1929年

25.由“读”过渡到“说”,训练学生能在较长时间连贯的、有条理的完整说话能力的训练方式是( ) A.答问 B.讨论 C.口头作文 D.复述

26.在说话训练中,熔说话、朗诵和宣传鼓动为一炉的综合性较强的训练方式是( ) A.采访 B.复述 C.辩论 D.演讲

27.在中学生听话能力构成因素中,理解语义能力主要是指( ) A.准确把握含义 B.听得清楚 C.听得完全 D.判别评析

28.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思维速度快,概括程度高,这体现了思维品质中思维的( ) A.灵活性 B.敏捷性 C.深刻性 D.批判性

29.在语文课堂教学常规方法中,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尤其适合某些文学作品教学的方法是( )

A.欣赏教学法 B.诵读法 C.问答法 D.谈话法

30.下列语文教育媒体全部属于传统媒体的一组是 ( )

A.教科书、板书、实物、幻灯 B.教科书、图表、录音、模型 C.板书、图表、标本、模型 D.板书、标本、电影、图表

31.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中,人们经过特别安排、适当控制研究对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之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 A.观察法 B.比较分析研究法 C.历史文献研究法 D.实验实证研究法

32.按照考试的目的、用途分类,属于学能考试性质的是 ( ) A.单元测验 B.期末考试 C.毕业考试 D.高考

33.语文学科美育与德育互相渗透,与智力发展和谐一致,这体现了语文学科美育的 ( ) A.功利性 B.效应性 C.诱导性 D.协调性

34.“表达要生动感人”,这一写作指导要点针对的文体是 ( )

A.记叙文 B.说明文 C.议论文 D.应用文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35.蒙学教材(举例不少于2个) 36.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37.语文教学过程 * 38.语文学科美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 39.简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及相互关系。

* 40.从功能和价值来看,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实质是什么? 41.简述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2.结合教学实践,论述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于4个要点) 43.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接受继续教育?

2007 年4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9782 语文教学研究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题分21 10 9

30 30 合分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1 分)

这里的“道”是指(1. 在语文教育方面,古人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A. 做人的道理B. 道德品质C. 道家思想D. 儒家道统,这一思想的代表者是

2. 设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儿童中心主义,兴趣主义和“做中学”()A. 杜威B. 赫尔巴特C. 莱因D. 克伯屈

,这句名言出自著名语文教育家(3.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A. 叶圣陶B. 吕叔湘C. 张志公D. 陶行知

4. 当代语文教育第一次大讨论发生的时间和讨论的焦点是()A. 1957 年,文言白话之争B. 1958 年,文道之争C. 1959 年,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D. 1960 年,“双基”训练问题,

5. 读书要达到“使其言皆出自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这句话出自()A. 朱熹B. 韩愈C. 王安石D. 唐彪

6.属于情感态度的“经历”水平的一组行为动词是()A. 感受、参与、体验B. 尝试、喜欢、热衷C. 尝试、知道、树立D. 讨论、交流、养成

7.“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一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A. 杜威B. 赫尔巴特C. 莱因D. 凯洛夫8.根据学习方法的分类,“韵语识学法”和“诵读法”属于()A. 学习原则和学习策略层次B. 一般学习方法层次C. 某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层次D. 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层次

9.语文作为工具的一个显著标志是()A. 熏陶渐染B. 科学训练C. 整体感悟D. 个性解读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上的一个特色是,特别关注()A. 知识与能力B. 智力发展C. 情感态度和习惯D. 动作技能

11.最早实行选课制的国家是()A. 德国B. 美国C. 法国D. 英国

12.编写教材应该给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体现了编写教材的A. 开放性原则B. 弹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层次性原则

13.要求根据一定的目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认真琢磨,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仔细推敲,力求透彻地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这是进行A. 默读训练B. 略读训练C. 浏览阅读训练D. 精读训练

14.鲁迅曾经说,“人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体现了写作过程中的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C. 相似联想D. 相关联想

15.运用增、删、调、换等手段,使文章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些,这就是作文批改中的A. 旁批B. 面批C. 修改D. 总批

16.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是A.“智仁双修”的人格理想B.“有教无类”的全民观念“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C.“天人合一”的博大情怀D.

17.“要做到有理有据”这一写作目标,主要针对的文体是

A. 应用文

B. 议论文

C. 记叙文

D. 说明文

18.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板书设计不应该是

A. 认知的“梯子”

B. 想象的“窗子”

C. 创造的“起子”

D. 知识的“筐子”

19.就阅读能力而言,“对读物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肯定准确、深刻、优秀的内容和形式,批判错误、浮泛、平庸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为

A. 阅读感知能力

B. 阅读理解能力

C. 阅读评价能力

D. 阅读创造能力

20.“通过广泛、粗略地涉猎,来获取各种信息,积累知识,也可以初步判断读物的价值,,这种阅读方式是(以决定是否进一步阅读” )A. 朗读B. 略读C. 默读D. 浏览

21.与其他三种剧作不同的一部是()A. 《雷雨》B. 《威尼斯商人》C. 《窦娥冤》D. 《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22. 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识字教材是周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中国文教界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课程名称由“国文”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_______________国教育家的这句名言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25. 用“大语文”教育观来看,整个语文系统是由学校语文教育、_______________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系统组成的具有广泛性的结构。

26. “语感”的对象是言语,语感的主体是个人,语感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语感的表现是能力。

27. 20 世纪中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并应用于教学设计,出现了程序教学设计。

28. 现代教育媒体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化、信息化、_______________和智能化。

29. 课程标准倡导写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0.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耐心专注地倾听,二是自信负责地表达,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进行交流。

31. 教学风格是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中表现,是教学艺术的升华。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9 分)32. 言文教育33. 多媒体技术34. 教师德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

35.简述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总体特点。

36.简述拟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37.简述语文美育的基本任务。

38.简述写作教学新理念。39.简述阅读的分类和阅读能力的构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40. 论述古代语文教育存在的几个倾向性问题。

41. 论述从“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概念内涵和学科性质上发生的变化。42.简述在实验新课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应发生的变化。

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主张写作要“看多、做多、商量多”的古代语文教育家是()A.韩愈B.欧阳

修C.朱熹D.柳宗元

2.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正式的课程标准产生于()

A.1903年

B.1912年

C.1923年

D.1929年

3.建国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制度改革由“国定制”到“审定制”的变革始于()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4.在语文教育界,80年代初系统提出“大语文教育”整体改革方案的是()

A.洪宗礼

B.钱梦龙

C.魏书生

D.张孝纯

5.对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B.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占大部分

C.汉字有本意,引申文和假借文

D.汉字存在大量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现象

6.属于对知识的“了解”水平的一组行为动词是()

A.辨认、列举、描述

B.回忆、举例、归纳

C.识别、判断、区别

D.复述、描述、评价

7.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形态和性质,属于语言性教学方法的一组是()

A.实验法与讨论法

B.讲授法与谈话法

C.练习法与回答法

D.发现法与探究法

8.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教材(苏教版)单元组合的特点是()

A.按文体组元

B.按知识点组元

C.按能力点组元

D.按主题或情境组元

9.20世纪初期,我国语文学科的性质观主要是()

A.实用性

B.工具性

C.人文性

D.思想性

10.总结美国“八年研究”经验,并撰写《课程与教学的原理》的学者是()

A.泰勒

B.布鲁纳

C.多尔

D.杜威

1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业,必须修满必修课的()

A.10学分

B.12学分

C.18学分

D.21学分

12.阅读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和综合性,阅读的一般规律是()

A.感悟—理解—表达—获得精神自由

B.获得精神自由—感悟—理解—表达

C.感悟—获得精神自由—理解—表达

D.理解—感悟—表达—获得精神自由

13.“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想不清楚就动笔为文并不是不负责,而是肯定苦闷、彷徨、混沌、生涩、矛盾的精神地味和审美价值。”持这种散文观的是()A.郁达夫B.余秋雨C.汪曾祺D.朱自清

14.写作要注意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谋篇布局时要特别注意()

A.首尾呼应

B.过渡自然

C.剪裁合理

D.跌宕起伏

15.善于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宏旨,视野开阔,高屋建瓴,教学中始终着眼于整体目标。这种艺术风格属于()A.细腻型B.朴实型C.严谨型D.旷达型

16.树立“重视发展”的质量评价观,其内涵正确的是()

A.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B.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关注结果、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C.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D.强调关注结果,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强调质性评价

17.符合高中新课程体系三个层次结构的是()A.模块、科目、领域B.领域、科目、模块C.科目、领域、模块

D.模块、领域、科目

18.“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该教学建议主要指向()A.应用文教学

B.论述类文本教学

C.文学类文本教学

D.科幻类文本教学

19.在题材上大多反映有关宇宙的创造、人类的起源、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的哲学、史学问题的文学体裁是()A.寓言B.童话C.神话D.史诗

20.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大王来何操

B.何以知之

C.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1.反映事物或现象的具体形态、状况,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的一种语言表达技能是(

)A.叙述

B.说明

C.描写

D.抒情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2.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_______________经典为主要教材,多学科知识高度综合。

23.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端于____________年,以语文教育独立设科为标志。24.“因文而异”的程序教学把国文教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模范文”,第二类是_“______________”,第三类是“自修文”。

25.20世纪60年代初,在纠正“左”的错误的同时,明确提出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简称为语文“_______________”。

26.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单一的状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_______________和选择性。

27.根据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______的观点,语文教学中要区别“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是特定场合下特定人对这一工具的运用。

28.“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_______________先生曾这样概括汉字的美。29.一般说来,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要包含行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29.教学环节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的关系,是“链”与“__________”的关系。

30.语文教师要具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如遴选和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组合和变通能力。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33.三百千34.语文教学过程

35.教学情境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5.“导”和“喻”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所倡导的教法之一,请作简要阐释。

36.简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包含的几方面任务。37.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38.简述诗歌教学的意义。

39.简述作文批改的基本原则。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概述“五四”前后,对语文教学影响较大的三次教学改革与实验,并就其中的一次作综合评价。

41.运用揣摩语言法重点应放在哪些地方?请举例阐述6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概述“五四”前后,对语文教学影响较大的三次教学改革与实验,并就其中的一次作综合评价。

41.运用揣摩语言法重点应放在哪些地方?请举例阐述。

42.阐述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能力结构。

2011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9782语文教学研究总分题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完成本课程的基本专业,必须修满必修课的()

A. 10学分B.12学分C.18学分D.24学分

2.阅读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和综合性,阅读的一般规律是( )

A.感受——理解——表达——获得精神自由

B.获得精神自由——感受——理解——表达

C.感受——获得精神自由——理解——表达

D.理解——感受——表达——获得精神自由

3.“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想不清楚就动笔为文并不是不负责,而是肯定苦闷、彷徨、混沌、生涩、矛盾的精神地位和审美价值。”持这种散文观的是( )

A.郁达夫B.余秋雨C.汪曾祺D.朱自清

4.写作要注意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谋篇布局时要特别注意( )

A.首尾呼应B.过渡自然C.剪裁合理D.跌宕起伏

5.善于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宏旨,视野开阔,高屋建瓴,教学中始终着眼于整体目标。这种艺术风格属于( ) A.细腻型B.朴实型C.严谨型D.旷达型

6.树立“重视发展”的质量评价观,其内涵正确的是( )

A.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B.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关注结果、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

C.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

D.强调关注结果、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强调质性评价

7.不属于语文课程总目标的一项是( )

A.积累·整合B.表达·交流C.感受·鉴赏D.思考·领悟

8.“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

的准确性。”该教学建议主要指向( )

A.应用文文本教学B.论述类文本教学C.文学类文本教学D.科幻类文本教学

9.在题材上大多反映有关宇宙的创造、人类的起源、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的哲学、史学问题的文学体裁是( )

A.寓言B.童话C.神话D.史诗

10.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王来何操B.何以知之C.自古及今,未知尝闻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1.反映事物或现象的具体形态、状况,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的一种语言表达技能是( )

A.叙述B.说明C.描写D.抒情

12.主张写作要“看多,做多,商量多”的古代语文教育家是( )

A.韩愈B.欧阳修C.朱熹D.柳宗元

13.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的课程标准产生于( )

A. 1903年B.1912年C.1923年D.1929年

14.建国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制度改革由“国定制”到“审定制”的变革始于( )

A.1985年

B.1986年C.1987年 D.1988年

15.在语文教育界,20世纪80年代初系统提出“大语文教育”整体改革方案的是( )

A.洪宗礼B.钱梦龙C.魏书生D.张孝纯

16.对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B.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占大部分

C.汉字有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D.汉字存在大量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现象

17.行为动词属于对知识的“了解”水平的一组是( )

A.辨认、列举、描述B.回忆、举例、归纳C.识别、判断、区别D.复述、描述、评价

18.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形态和性质,属于语言性教学方法的一组是( )

A.讲授法与讨论法B.讲授法与谈话法C.讨论法与问答法D.问答法与探究法

19.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教材(苏教版)单元组合的特点是( )

A.按文体组元B.按知识点组元C.按能力点组元D.按主题或情境组元

20. 20世纪初期,我国语文学科的性质观主要是( )

A.实用性B.工具性C.人文性D.思想性

21.总结美国“八年研究”经验,撰写《课程与教学的原理》的人是( )

A.泰勒B.布鲁纳C.多尔D.杜威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2.根据语言学习和综合发展的一般规律,儿童掌握新语言的过程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即“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

23.在语文美育中,审美感知力是最重要的审美基本能力,而审美______________力则是美育的“制高点”和“落脚点”,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美育中的精灵”。

24.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主要因信息加工方式_______________、社会性需求、环境和情绪的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多种类型。

25.语文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整体性、________________、有规律的动态性等方面。26.教师的德行由教师善、教师公正、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构成。27.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的学习方法。28.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______________先生的文章《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由此引发建国后语文教学的第二次大讨论。

29. 20世纪80年代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和“掌握学习”策略在我国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0.语文新课程要实现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31.语文学科审美性特点表现在审美内容的丰富性,审美实践的_______________和对人格影响的持久性和深刻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32.语文课程标准

33.涵泳法

34.教师专业发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5.简述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总体特点。

36.简述拟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37.简述语文学科美育的任务。

38.作文批改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阅读的分类和阅读能力由哪几方面构成?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教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阅读以下两个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

一位教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问学生:唐僧、孙悟空、白骨精,你最欣赏谁?有个小朋友站起来说:“我最欣赏白骨精,她聪明多变,挺有本事,不怕失败。”老师称赞这位学生见解与众不同,有创新精神。

[案例二]

《啄木鸟和大树》这篇课文赞扬了啄木鸟的治病救人,批评了大树的讳痰忌医。可是教学中一位小朋友却提出:“我觉得啄木鸟不太好,没有爱心,为大树治病只去了一次就不去了,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大树死去吗?如果啄木鸟多去几次,大树病重了会接受治疗的。”老师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因势利导:“这故事本来是有啄木鸟第二次、第三次去为大树啄虫的情节,因为太长了,课文没有编进去,现在让我们自己来当…小作家,,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好吗?”

40.案例一中,教师对学生“欣赏白骨精”的看法给予了肯定,认为“有创新精神”。你是否赞随这位教师的做法,为什么?

答题要点:

(1)这位老师处理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方法有失偏颇。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学会创造,提倡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这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永恒的追求。但是不能忽略文本的教育意义。白骨精“屡败屡战”是为了杀人吃人,让母亲一起来干丧尽天良的事决不是孝道。人文学科应当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个性化的理解与认同,但是要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的要意和“向善”的教育价值取向,多元理解而不离文本,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不能为尊重而尊重,为鼓励而鼓励。(2)如果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肯定这位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的做法;接着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就这个新生成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已有的价值判断能力进行互相观点的交流与辨析;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采取层层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善恶与是非,从而达成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一致和提升。

有创新思维对于孩子是可贵的,但这种创新应该建立在最基本的是非道德观基础上。现代孩子身上某些畸形的“标新立异”大多是社会污染的产物,对此,文化工作者应该予以反省。对于文化产品,经济效益、轰动效应都应该排在社会效益之后。为了孩子,他们应该尽快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1.案例二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临场作了“因势利导”的处理。这样处理效果好吗?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效果好。显然这样处理会更符合儿童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的思维方式。虽然这是老师的美丽编造,但不仅无伤大雅,而且融合了拓展课文、强化主旨和读写一体的多种功能,当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案例中的教师,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有异于文本解析的看法,并抓住其中具有生成意义的情感与思想火花,引导他们由此出发进行拓展性的延续思考,让他们在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心世界过程中得到新的领悟与发展,让学生舒展灵性,畅所欲言。

学习过程中往往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人们都想避开而又常常难以避免的。其实,“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从错误中获得启示,往往可以变失败为成功。

42.结合上述案例,按照新课程的理念,阐述你对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的理解。

2013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782 语文教学研究

一、选择题

1. 所谓“古文教育”(前语文教育)是指() A古代的语文教育 B奴隶社会的语文教育

C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 D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前期的语文教育

2. 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评价是()

A定位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表观性评价

3.“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上述目标分别指向()

A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B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和能力,过程和价值观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

4. .鲁迅曾经说:“人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体现了写作过程中的()

A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相似联想 D相关联想

5.以下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提倡弱化()

A学生单一评价 B学生相互评价 C教师相互评价 D教师单一评价6.以下不属于论证方法的是() A驳论 B演绎 C类比 D归纳

7.以下阅读方式中,“有利,有感情”的阅读方式是() A泛读 B默读 C略读 D朗读

8.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板书设计不应该是()

A认知的梯子 B想象的窗子 C创造的起子 D知识的筐子

9.应倡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该教学建议主要指向()

A新闻类文本教学 B论述类文本教学 C文学类文本教学 D科幻类文本教学

10.要求不动唇、不指读、并且要控制“舌动”以达到快速搜寻有关信息的目的,这一训练要求主要指向()A精读 B略读 C默读 D朗读

11.作品的文体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奇妙的克隆》 B《中国的石拱桥》 C《苏州园林》 D《济南的冬天》

12.古人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这里的道是指()A,做人的道理 B道德品质 C道家思想 D儒家道统

13.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最早的新式教科书《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出版于() A1897年 B1903年 C1906年 D1908年

14.对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纠正了左的错误倾向 B注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C 突出基础工具性 D十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

15.在语文教育领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观点的著名特级教师是

()

A于漪 B钱梦龙 C魏书生 D宁鸿彬

16.读书要达到“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之心”,这句话出自() A朱熹 B韩愈 C 王安石 D唐彪

17.属于对知识的“理解水平“的一组行为动词是() A使用、比较、概述 B阐明、解释、概括 C设计、说明、辨认 D识别、欣赏、分类

18.预备—提示—联系---比较和总结—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莱茵 D 凯洛夫19.根据学习的分类,“观察法”和”研究法”属于() A学习原则和学习策略层次 B一般学习方法层次

C某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层次 D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层次

20.语文作为工具,其中一个显著标志是()

A熏陶渐染 B科学训练 C整体感情 D个性解读

二、填空题

21.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_________ 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22.现代教育媒体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化、信息化、______和智能化 23.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评价内容上,要有注重结论转变为注重______ 2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时______、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5.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包括智力智慧、道德智慧和______智慧 26.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识字教材是周代的________

27.产生于清朝,由萧统编选的古代诗文总集《________》被认为是我国存在最早的古代文选课本

28.构建学习理论把情境、____、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大属性 29. 用“大语文”教育观来看,整个语文系统是由学校语文教育、______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系统组成的具有广泛性的结构

30.根据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的观点,语文教学中要区别“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是特定场合下特定人对这一工具的应用

三、名词解释

31.言文教育

32.语感

四、简答题

33.简述当代语文教育三次全国性大讨论发生的时间和主题

34.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35.简述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主体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

36.简述作文批改的基本原则

1. 兼顾内容和形式,体现全面性原则

2. 尊重学生劳动,体现鼓励性原则

3. 因材施教,体现针对性原则

4. 认真负责,起师范作用

五、论述题

37.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法学概论(00040)自学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的规主要是C.习惯 2.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的享有者是A.劳动者 3.根据行政立法的容,可以把行政立法分为A.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4.我国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称为B.条例 5.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D.罚款 6.我国行政复议法的施行时间是B.1999年10月1日 7.我国票据法规定,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C.2个月 8.本票和支票的法定记载事项中相同的一项是D.确定的金额 9.下列属于票据法律关系中非基本当事人的是A.背书人 10.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抽查对象的产品是D.一般日常用品 11.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于专门用于生产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的产品的原辅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可以行使B.没收权 1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时限是自收到处罚决 定之日起C.15日

13.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列属于经营者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是A.商品存在缺陷的 1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D.6个月 1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的核准机关是B.最高人民法院 1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该在受理后A.20日审结 17.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的时间是D.1991年4月9日 18.下列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的是C.辩论原则 19.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是B.对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 20.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A.鉴定人 2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D.被告承担 22.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诉讼的起诉状,经审查,应当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的期限是B.7日 23.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C.50元至100元的罚款 24.我国加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时间是A.1997年 25.下列属于联合国的发起国的是C.中国 26.国际法院必须由多少个不同国籍的独立法官组成? B.15 个

06092工作分析自考复习资料

工作分析复习资料06092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每小题1分一、单项选择题)的工业企业中,当时被称为岗位研究,后来又被应用于政府文1、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 官管理中,被称为职位分类。.日本D.英国A.美国B.德国C年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2、1747 。的人().中国管仲D.英国亚当斯密A.美国狄德罗B.德国狄德罗 C 。、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3 50年代..1914—1945年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A.1747年B)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 上发、工作分析,作为一项管理工具,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4 展而来。D.泰勒A.狄德罗B.宾汉C.巴鲁斯 年,提出来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的是()5、1950。D.泰勒A.狄德罗B.赛迪?范C.巴鲁斯2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思想,许多中外 学者都论述如(.亚当斯密B.管仲.苏格拉底C.荀况D.柏拉图EA )。2、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有(CA.工作分析者面临的挑战B.工作面临的困难.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E.组 织经营环境的变化D.社会环境的变化1分)三、填空题(每小题、(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 资源系统的基石的是。1 6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简述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1)工作分析的战略化;2)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扩大化;3)工作分析技术的信息化;4)对客户进行工作分析;)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5 工作分析概述第二章) 1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称为(1 ).职系C.职位 D A.职务B.职组。2、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以、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称为().职位D.职系A.职务BC.职级 。最佳主体()、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也是是工作分析中的3‘天然的'.工作任职者C.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BD.专家A.工作分析小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负担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称为()。 A.职位B.职务C.职业D.职组E.岗位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的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称为(. .职组E.岗位.工作族A.职位B C.职系D 。、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称为()3 .岗位.职组E.工作族A.职群 B C.职系 D 分)三、填空题(每小题1 (职责)由一个人负担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系的任务集合的是。1、(工作分析)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繁琐和2、在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中,极具挑战的工作。它是工作分析人3、(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员进行工作分析的依据。4。、工作分析的客体就是(工作岗位)也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奠基工程。(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5、、6(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某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工作分析经过系统的工作分析也叫职务分析,是指在组织中通过采用标准的程序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岗位调查,收集有关工作职务的信息,包括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利、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全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进而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岗劳动为组织的人员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位分类图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文件,薪酬设计、关系、工作设计等一系列基础职能活动提供客观依据的系统过程。2、工作要素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工作要素是指工作生活中不能够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基础,并不直接体现于岗位说明书中。、任务3既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任务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负担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目的的要素集合。4、职业职业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相近、相当)的职位集合。5、职位分类,然后职位分类是指将所有的工作岗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从横向上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精编】.doc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 (课程代码06092)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i式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n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狄德罗 B.泰勒 C.苏格拉底 D.闽斯特伯格 2. 职位分析问卷的提出者是 A.托纳 B.麦考密克 C.平托 D.赫茨伯格 3. 工作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 A.工作要素 B.任务 C.职责细分 D.职责 4. 某组织做工作分析,想把预算降到最低,应选择 A.访谈法 B.专家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 5. 功能性职务分析法(FJA)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涉及到 A.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事的关系 B.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组织、事的关系 C. 工作执行者与组织、人、事的关系 D.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组织的关系 工作分析试题第1页(共5页) 6.和有关人员审查和确认信息属于工作分析基本流程中的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结果形成阶段 D.应用修订阶段 7.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空缺职位的招聘,则侧重点在 A.薪酬 B.任职资格 C.工作关系 D.工作权限 8.在横向上增加工作任务,改善原来狭窄的工作范围,是工作多样化的工作设计方法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轮换 C.工作专业化 D.工作丰富化 9. 职位评价是评估岗位的相对价值大小,评价结果是为了确定 a.绩效 b.薪酬 C.职责 D.任职资格

2018年10月自考《法学概论》试卷【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法学概论》试卷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法学概论 (课程代码00040)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对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辩证关系的认知,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B.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C.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确认 D.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A.罚金 B.驱逐出境 C.没收财产 D.罚款 4、下列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执法 B.行政立法 C.行政监督 D.行政复议 5、下列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是 A.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可以成为我国公务员 B.参加培训是公务员应尽的义务 C.公务员可以在机关外兼职并领取相应报酬 D.接受人民监督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 6、下列属于行政许可基本原则的是 A.效能与便民原则 B.公开、公正原则 C.法定原则 D.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7、根据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须优先支付的费用是 A.破产费用 B.职工工资 C.所欠税款 D.破产债权 8、下列保险合同有效的是 A.甲为屋前的一棵国家级保护树木投保的财产保险合同 B.乙为所保苷的货物投保的火灾保险合同 C.丙为未曾谋面的张某投保的意外死亡保险合同 D.丁为购买的彩票投保的财产保险合同 9、下列可成为公司监事会成员的是 A.股东 B.经理

最新《法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专科起点升本科) 《法学概论》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小题) 1.法律是一种()。 A、道德规范 B、社会规范 C、强制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2.法制是指()。 A、依法办事的制度 B、治理国家的方式 C、具体的法律制度 D、法律制定的程序 3.法治指的是()。 A、一种治国方式 B、有法可依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违法必究 4.我国的国体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5.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A、国家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行政相对人 D、公安局 6.法律是()的体现。 A、多数人意志 B、被奉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 C、广大劳动人民意志 D、统治阶级意志 7.下列哪一个组织不享有法律议案的提议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协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8.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9.肖像权在法律关系中的客体地位应属于()。 A、物 B、行为结果 C、智力成果 D、精神财富10.法律规范的内在逻辑机构不包括() A、假定 B、处理 C、权利义务 D、制裁 11.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不包括()。 A、有限责任公司 B、无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国有独资公司12.刑法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 A、新法与旧法相比,如果新法量刑较轻,则适用新法 B、新法原则上无溯及力,但是,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则适用新法精品文档

C、新法无溯及力,应当按照旧法量刑,但是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量刑较轻时,则适 用新法 D、将新法和旧法比较,哪个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量刑较轻的,就适用哪个法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合法性审查原则 14.根据英美法系的传统,对法的基本分类依据是()。 A、实体法与程序法 B、普通法与衡平法 C、判例法与成文法 D、公法与私法 15.在我国,下列关于婚姻的理解是错误的()。 A、婚姻必须是两性的结合 B、婚姻双方具有夫妻身份 C、婚姻必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 D、同居达到一定期限即可成立婚姻 16.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下列哪一项是属于可以计算在诉讼时间内的()。 A、鉴定期间 B、处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期间 C、中止诉讼的时间 D、审查回避的时间 17.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犯罪构成主观上必须具有的目的是()。 A、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18.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A、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B、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C、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D、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当事人在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B、合法性审理原则 C、当事人自愿调解原则 D、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20.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条约是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协议 B、国际条约一旦签订,对条约缔结国具有强制执行力 C、国际条约必须以国际法为准则 D、国际条约主要是以书面形式的协议规定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在某一问题上的权利 义务 21.国际法上的承认是一种()。 A、政治行为 B、法律行为 C、政治行为兼法律行为 D、国家行为 22.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 A、是两种不同的规范 B、是两种不同的法律 C、是两种不同的政策 D、两者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23.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该规定为()。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既有授权性规范,也有义务性规范 精品文档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试题卷 (课程代码06092) 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第1页至第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二部分第5页至第6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职位说明书中,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属于任职者的 A.任务 B.职责 C.职务 D.职责细分 2. 界定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心理特征等方面要求的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 3. 最早提出“四民分业定居论”,将职业分工划为士、农、工、商四类并按职业属性聚居的人是 A.管仲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4. 把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原理五大原则的第一原则的人是 A.丹尼斯?狄德罗 B?芒斯特伯格 C.泰勒 D.吉尔布雷斯 5. 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被公认为是“动作研究之父”的人是 A.泰勒 B.斯科特

C.巴鲁什 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6. 被认为是斯科特对工作分析的首要贡献事件是 A.面谈考核科学方法的形成 B.制订了军衔资格标准 C.入伍新兵分类 D.编写了人事配置表 工作分析试题卷第1页(共6页) 7.由心理学家弗莱内根开发的,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真实、客观与定性资料,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的方法是 A.工作要素法 B.关键事件法 C.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D.任务清单法 8.侧重于调查工时利用、确定定额时间、总结先进工作方法的工作日写实法是 A.个人工作日写实法 B.访谈法 C.工组工作日写实法 D.观察法 9.对某工人压实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1s、l_3s、1.7s、1.8s、1.6s,按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 A. 1.4s B. 1.5s C. 1.6s D. 1.7s 10.对不同组织内管理层以上的职位进行分析,最适合的方法是 A.关键事件分析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 11.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外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 A.职业数据 B.职业信息网 C.组织的上游供应商 D.职位的任职者 12.选择业绩标准的提取方法时,对职责目标十分清晰且易于衡量的职责,一般是以什么为导向 A.时间 B.结果 C.关键点 D.差错率 13.在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引导任职者的行为改进的方法是 A.人群百分位法 B?等级行为描述法 C.利克特量表法 D.比较法 14.更适用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构建的模型是 A.胜任特征模型 B. GATB模型 C. HAY的冰山模型 D. SWOT模型 15.将职位与特定的级别标准进行比较,且对职位要素进行量化评价的职位评价方法是 A.职位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 C.职位分类法 D.要素计点法 16.在海氏职位评价方法系统中,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职位责任两级因素权重分配为(70%+30%)的形态被称为 A.上山型 B.中间型 C.下山型 D.平路型

2018年04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分析 (课程代码06092)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提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的是 A.狄德罗 B.泰勒 C.苏格拉底 D.亚当斯密 2.提出“四民分业定居论”的是 A.孔丘 B.管仲 C.荀况 D.孟轲 3.以特定现象为目的,以个人或工组为对象,有观察人员实施的工作日写实是 A.特殊工作日写实 B.工组工作日写实 C.个人工作日写实 D.个人及工组工作日写实 4.收集工作分析信息时,对多个从事同样或相近的工作的员工进行访谈的方法是 A.个别员工访谈法 B.群体访谈法 C.董事人员访谈法 D.陪审团访谈法 5.功能性职务分析法(FJA)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涉及到 A.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事的关系 B.工作执行者与数据、组织、事的关系 C.工作执行者与组织、人、事的关系 D.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组织的关系 工作分析试题第1页(共5页) 6. 以一个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工时消耗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工作日写实 B.测时 C.参与法 D.瞬时观察法

7. 我国最早开始的工作分析的初始研究是1916年,当时研究的是 A.劳动经济学 B.人事心理学 C.劳动定额学 D.工业心理学 8.制定实施计划属于工作分析基本流程中的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结果形成阶段 D.应用修订阶段 9.成本最高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关键事件法 B.问卷调查法C.职位分析问卷 D.资料分析法 10.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是 A.工作分析系统化B.对客户进行工作分析 C.工作分析技术多样化 D.职位说明书标准化 11.冰山素质模型中不可见素质是 A.知识与技能 B.感知 C.动机 D.认知过程 12. 与有关人员的沟通在工作分析实施基本流程中的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结果形成阶段 D.应用修订阶段 13. 工作任职者的必备条件分析是想确定工作任职者应具备的 A.最高资格条件 B.最低任职资格 C.胜任资格条件 D. —般性任职资格 14. 职位分类法的不足是 A. 对职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难度 B. 方法不太灵活 C. 不适用于组织中职位发生变化的情况 D. 只能适用于小型组织 15. 职位描述中关于职位主要做什么的内容被称为 A.工作概要 B.工作职责

2020年自考《法学概论》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自考《法学概论》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 1 、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法律产生的过程直接受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1 )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2 )奴隶制的出现。 2 、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1 )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2 )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 )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 )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5 )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第二节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最本质的属性) 2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范:(1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 )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 )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3 、法律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第三节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1 、法律渊源:指用于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2 、法律渊源的种类:(1 )制定法(2 )判例法( 3 )习惯法( 4 )引证法( 5 )宗教法( 6 )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3 、法律的分类:(1 )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 文件。又称制定法。 不成文法:指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条文形式的习惯。又称习惯法。 (2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3 )根据法的内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程序法:为了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 (4 )根据法律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凡是在一国领域内对全体居民和所有社会组织普遍适用,且在它被废除前始终有效的法律。 特别法:凡是只在一国的特定地域内或只对特定的主体,或在特定的时期内有效的是特别法。 (5 )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 (6 )公法和私法 (7 )法系:大陆法系: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 英国法系:指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法律和仿效英国法律传统的各国法律。也称普通法系英美法系。 第四节法律的历史类型 1 、法律历史类型:凡是经济基础及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的法律,就属于同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1.某甲在某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在甲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甲即找公司经理要求赔偿。该公司的保安人员认为甲在购货中有盗窃行为,就强将甲带入办公室。 问: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何法律事实发生何法律关系? 答:本案中,甲与百货公司间在三个法律事实发生三种法律关系:一是因买卖服装发生的买卖关系; 二是甲因地面太滑而摔伤这一侵权行为而发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 三是因甲被保安人员误为盗窃并被强行带入办公室这一侵权行为引起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 2.某甲长期下落不明,经其配偶乙向法院申请,法院判决宣告甲死亡。其后,乙就与丁结婚,并将一6岁的儿子送给丙收养,双方办理了收养手续。实际上甲并未死亡。经甲请求法院撤销了对其死亡的宣告。甲回家后发现儿子被人收养,乙也改嫁他人,幸丁已死亡。因此,甲就要求与已恢复婚姻关系,并以自己未同意将儿子送丙收养主张收养无效。 问:甲可否与乙自动恢复婚姻关系?甲的儿子与丙间的收养关系是否无效?答:甲乙间的婚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因为在甲宣告死亡后乙与丁结婚,已另存在一个婚姻关系,甲乙若要同意结婚,则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丙与甲的儿子间的收养关系有效。因为在甲被宣告死亡期间甲的儿子被丙依法收养,甲虽说被撤销死亡宣告,但甲的儿子与丙间的收养关系并未解除。 3.大学生甲,在校园内用鸟枪打鸟,事先没有验枪,自认为枪膛内没有铁子弹头便随手扣动板机,结果把一个过路的同学打成重伤。 问:甲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如应负刑事责任,应负何种刑事责任? 答:甲在校园内打鸟,应当预见到鸟枪的铁子弹头射出后,可能造成致人死亡的后果。但是他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对于这一同学的重伤,甲应失过失伤害

法学概论试题一及答案

法学概论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这一规范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2、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观点的是下列哪一位学者? A、黑格尔 B、亚里士多德 C、耶林 D、乌尔比安 3、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 ) A、表现形式 B、阶级本质 C、规定内容 D、历史传统 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一机关有权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大 6、我国现行宪法制定于() A、1982年12月4日 B、1978年12月4日 C、1999年3月15日 D、1982年10月1日 7、下面说法中,哪个不属于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 A、老王下岗后想开一个小饭馆,于是向工商局提出申请,工商局经审查,发给了老王营业执照。 B、公安交通部门根据李某的申请,发给李某驾驶执照 C、进出口食品检疫机关,经鉴定后,给某公司的出口食品贴上了检疫标签 D、某大学希望上级教育部门拨款对学校进行扩建,上级教育部门对其申请予以审批 8、下列哪些行为是行政处罚行为?() A、责令限期治理 B、责令停产停业 C、责令赔偿损失 D、责令退还土地 9、李某从国外归来,因携带商品过多被罗湖海关认定为走私,李某欲提起行政复议,下列关于行政复议机关正确的是() A、李某可以向罗湖区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B、李某应向深圳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C、李某应当向深圳市海关提起行政复议 D、李某可向罗湖区人民政府或者深圳市海关提起行政复议 10、对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哪个机关管辖? A、山西省政府 B、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 C、晋城市政府 D、晋城市人大常委会 11、张某的父亲是一个字画收藏家,去世,留给张某很多字画,但张某根本不懂字画,一日张的朋友看到张家挂着的一幅画,欲购买,张说,我不懂,你看着给吧,后二人以8000元成交。后张的父亲的朋友来找张,问原来墙上的画呢?张说卖了,该人说那幅画至少值10万元。该买卖关系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平原则 12、张某婚后不久因与其他人吵架患精神病,在对张某的监护问题上发生分歧,且互相推诿,在这种情况下,应由谁担任监护人? A、妻子 B、父母 C、兄弟 D、叔叔 13、当事人约定“甲的儿子如果从外地调回”,则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是:() A、解除条件 B、延缓条件 C、延缓期限 D、解除期限 14、下列各项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的是:() A、叔叔送给今年刚满7岁的小明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 B、小张继承哥哥的一处房子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和答案自考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 (课程代码11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所从事的具体活动称为 A A.任务 B.职务 C.职权 D.职责 2、在一个组织内,岗位的功能越大,其能级就越 B A.复杂 B.高 C.简单 D.低 3、让有关人员以书面形式回答有关岗位问题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 A.问卷法 B.面谈法 C.关键事件法 D.观察法 4、最为普遍的确定关键事件的方法是 A A.工作会议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5、当我们把人视作经济人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C A.面谈法 B.问卷法 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 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 6、最容易接受工作分析活动的群体是 B A.高层经管人员 B.中层经管人员 C.工作分析人员 D.员工 7、工作分析的结果常常表现为有关工作流程与行为的 C A.工作调查 B.工作评价 C.工作描述 D.工作任务

8、岗位设置最基本的原则是 D A.系统化原则 B.最低岗位数量原则 C.因人设岗原则 D.因事设岗原则 9、工作设计的实质是 D A.工作任务变革 B.工作结构变革 C.工作职责变革 D.一场组织变革 10、胜任工作要求具备的主观条件称 C A.职责能力要求 B.知识要求 C.能力要求 D.经历要求 11、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是 C A.工作分析 B.工作描述 C.工作评价 D.工作考核 12、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对任职者技术素质方面的要求是 B A.工作责任 B.工作技能 C.劳动强度 D.工作环境 13、美国联邦政府最初使用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B A.评分法 B.分类法 C.排列法 D.因素比较法 14、岗位分类的重要前提是 A.工作分析 B.工作评价 C.工作设计 D.工作调查 15、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A.以事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物为中心 D.以岗位为中心 16、对性质相同的每一个岗位,按其工作难易繁简程度、责任大小、岗位任务大小及岗位任职者所需具备的资料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根据结果进行岗位分类的是 A.岗位纵向分类 B.岗位横向分类

自考06092工作分析_重点复习资料-赢在路上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一、填空 1.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思想。 2.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 3.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简答 1.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 (1)工作分析者(主体)有三类:外部专家、主管、工作任职者,我国企业在工作分析者的选择上往往依赖于外部专家,轻视工作任职者的参与 (2)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工作分析如何适应动态环境的问题 (3)工作面临的困难: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分析人员所用的分析工具也会有所差别(4)工作条件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 在这其中,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工作的影响: ①工作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工作 ②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个人发展及他们在工作中接受的挑战会越来越严峻 ③在工作中不同背景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重要 2.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工作的影响: (1)工作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工作 (2)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个人发展及他们在工作中接受的挑战会越来越严峻 (3)在工作中不同背景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重要 3.工作分析的五个发展趋势: (1)工作分析的战略化 (2)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扩大化:任职者是最常见的信息来源,其他还包括客户、专家、计算机仿真系统 (3)工作分析技术的信息化 (4)对客户进行工作分析 (5)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 第二章工作分析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2.工作要素: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 3.任务: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要素的集合,是职位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对工作职责的进一步分解。 4.权限:是指为了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任职者必须具备的,对某事项进行决策的范围和程度。 5.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自考法学概论历年简答题论述题

2008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37.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主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依照法律享有的权利。 38.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39.罚金是强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40.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原告诉称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由受诉人民法院通知其应诉的行政机关。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简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适用有重要作用。法的制定要依靠法律意识的指导。法的适用也要运用法律意识来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做到公开、公正、廉洁和效能。 (2)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律遵守有重要作用。 (3)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清除旧法律意识也有重要作用。 42.简述我国行政机关的特点。 1)它是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一切行为及其结果,都归属于国家。 (2)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和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 (3)它所行使的职权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权。 (4)它实行首长负责制。 43.简述经营者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1)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构成犯罪的行为。 (2)使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 44.试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保障宪法实施中的作用。 1)在保障宪法实施中,关键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负有遵守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直接责任。 (2)保障宪法实施,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这是宪法得以实施的最根本保证。 (3)党还要领导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宪法,通过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宪法家喻户晓,成为全体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4)体现了全体人民意志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的新宪法,又由全体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努力来保证其实施,就一定能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伟大的作用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成文法因其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所以又称为制定法。 37.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9.犯罪客体是指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40.行政诉讼法中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亦称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主管范围。

2018年4月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法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40)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先秦时期法家学派使用的“法治”一词的含义是 A.人治底下的法治 B.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C.民主国家中的良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遵守 D.治国者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是 A.股东大会 B.监事会 C.经理 D.董事会 3.商法的调整对象是 A.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 B.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C.行政许可行为 D.经济关系中商自然人、商业组织和商业活动 4.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制定时间是 A.1993年 B.1994年 C.1999年 D.2000年 5.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入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属于 A·商业贿赂 B.假冒或仿冒 C.虚假宣传 D.侵犯商业秘密 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的决定机关除人民检察院外还有 A.人民法院 B.拘留所 C.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 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自考本科05962招聘管理

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一章招聘管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招聘管理:就是对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展开招募、甄选、录用、评估等一系列活动,并加以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进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借以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队伍,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猎头公司:是指一些专门为企业招聘高级人才或特殊人才的机构。 二、填空 1.招聘的具体过程是由:招募、甄选、录用、评估四个阶段组成。甄选是招聘管理中技术性最强和难度最大的阶段。 2.招聘的目的(职能):1.吸引人才 2.储备人才 3.补充人才 4.调节人才。 3.格卢克把寻找工作的人分为三类:最大限度利用机会者、满足者和有效利用机会者。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审议,于2008年1月1日实施。 5.《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6.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运用组织文化来加以管理。 三、简答 1.招聘管理的作用: (1)有效的招聘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降低员工流失率 (2)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减少员工的培训费用 (3)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增强团队的工作士气 (4)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率 (5)有效的招聘管理会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2.招聘管理的构成要素: (1)招聘主体:招聘者 (2)招聘对象:符合标准的候选人 (3)招聘载体:信息的转播载体 3.招聘管理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公平竞争原则(3)公开原则(4)真实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6)人岗匹配、用人所长原则(7)效益原则(8)内外兼顾原则 4.招聘的一般流程: (1)制定招聘计划(2)报批招聘计划(3)实施招聘计划(4)甄选(5)体检和录用(6)招聘评估 5.招聘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目的): ①“吸铁石”吸引人才 ②“蓄水池”储备人才 ③“补氧器”补充人才 ④“调节器”调节人才 第二章影响企业招聘的因素 一、名词解释 1.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 总体印象。 二、填空 1.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4点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稳定功能。 2.求职动机:(1)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2)经济压力。(3)自尊需要。(4)替代性的工作 机会。(5)职业期望。 3.求职者的求职动机与经济压力之间成正比关系。 4.招聘渠道分为内部招聘渠道和外部招聘渠道。 5.企业招聘的对象可以大致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普通操作者。 6.招聘工作既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受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还有应聘者个人因素。 7.与薪酬相关的福利待遇:薪酬福利水平、工作性质、工作氛围、地理位置。 三、简答 1、影响企业招聘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有: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3)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4)技术进步 内部因素有:

自考法学概论00040试题及复习重点内容

2017年自考法学概论(00040)试题及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 1、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简答) (一)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二)法律产生的过程直接受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2.奴隶制的出现。 ※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或基本成分是:法律的要素(单选) ※简述法律概念的定义及其功能:法律概念是指同法律相关的各种事实加以抽象出其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法律用语。其功能有:认知功能、构成功能、规范功能。(简答) ※我国法律的性质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是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即:1956年(单选) ※我国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是:《法经》/《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单选) ※旧中国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单选) ※法律规范:是指每个单一的法定行为模式。(解释) 第二节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最本质的属性) 2、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范 (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3、法律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第三节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1、法律渊源:指用于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2、古今中外法律渊源的种类:(多选) (1)制定法(2)判例法(3)习惯法(4)引证法(5)宗教法(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3、法律的分类: (1)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又称制定法。 不成文法:指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条文形式的习惯。又称习惯法。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3)根据法的内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自考工作岗位分析(doc 28页)

自考工作岗位分析(doc 28页)

第一章工作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基础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即作用): 1增强人力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确保组织中的所有任务得到明确的安排; 3有助于主管和员工明确员工的职责和相关工作任务; 4有助于工作再设计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5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客观的工作标准; 6为有效、低成本的培训指导方向; 7为工作岗位招聘提供了有效的工作信息; 8明确管理者和下属的汇报关系; 9明确工作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保持内部公平性。 薪酬公平分包括 1、外部公平性;2、内部公平性;3、投入公平性 二、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员工招聘、选拔方面。 2、岗位定编方面(岗位定编:合理确定某种类型的岗位人员配备数量,定编的依据是客观的组织任务量和现职员工的平均绩效) 3、培训方面。 4、绩效考核方面。 5、任职资格方面。 6、职业生涯发展方面。 7、薪酬管理方面。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工作职责与工作活动 2、工作上下关系 3、工具、机器、仪器和工作辅助设备 4、工作如何完成 5、对工作岗位任职者的要求 6、工作关系 7、与工作相关的事物。 工作分析发展: A 起源 19C末-20C初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工作分析、工作评价方法首先应用于--工商企业。20C 30年代,工作分析与评

其他沟通,向组织内传递有关信息,倡导工作分析过程⑶为执行工作分析的多方面工作授权,在组织内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以协调工作分析过程⑷为实施计划建立时间框架,为工作分析过程确定明确的时间要求⑸密切关注工作分析的全过程,并解决在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冲突⑹为工作分析过程提供持续的支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⑺作为工作分析结果验收者,任命他人或亲自审核和认可工作程序,使分析的结果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 2、中层管理人员的角色:⑴在需要的情况下,协助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实施工作分析计划⑵在必要的情况下参加工作分析,为工作分析提供相关信息⑶与涉及工作分析的员工沟通,增强员工对工作分析过程的认可度⑷审核和认可工作分析过程中有关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内容、活动以及工作流程的初期结果。 3、工作分析人员的角色:⑴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开发信息收集方法,以最有效方法获得所需信息⑵在调查阶段中收集数据、信息,分析所获结果⑶遇到问题时,能从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的角度提供解决问题方案⑷准备或参加工作说明书等工作分析结果文件的编制⑸在团队中,工作分析人员应该能做到相互沟通、交流,以监督或协调工作委员会的工作⑹在需要时应能参与工会谈判,向工会解释员工对工作分析过程和结果中产生的有关问题。 4、组织中员工的角色:⑴参加数据收集⑵参与工作说明书草案的制定⑶工作委员会中,需要有员工参与,以获得全员对工作分析公平性认同,同时需要普通员工参加审核委员会对工作分析结果进行验收。 5、工会的角色:⑴在工作分析过程中,需要获得工会的积极支持,保证资料收集顺利进行⑵需要工会代表参与工作分析过程,以保证工作分析过程的客观性。在可能情况下,需工会代表或工会授权代表参与工作说明书的编制⑶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