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鉴定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鉴定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鉴定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鉴定

08动检1班:魏静翟阿官李盼盼

尚延丽田方方崔亚婷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主要生化特性与培养特性

2、掌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器材及试剂

温箱、显微镜、载玻片、营养琼脂、接种环、灭菌平皿、麦康凯培养基、无菌试管、伊红美兰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革兰氏染色剂、棉签、火柴等

三、实验内容

1、直接镜检法:

1)操作步骤:

a)用棉签沾取适量样液直接涂在载玻片上

b)用革兰氏染色剂染色

c)显微镜下观察

2)预期实验结果:

a)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中等大小,两端略圆的短粗杆菌,成单个存在,也有成双排列;周身鞭毛,能运动,有时两端着色较浓,要注意与巴氏杆菌区分开来。

b)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也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大小通常为0.7~1.5um*2.0~5.0um,菌端钝圆,散在,偶有短丝状,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

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有周身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菌株有菌毛。

2、分离培养法:

将样液分别划线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上,温箱培养24h后观察生长情况,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来鉴别大肠杆菌和

沙门氏菌。

1)麦康凯培养基(预期实验结果):

a)大肠杆菌: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落中心呈深桃红色,圆形,扁平,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b)沙门氏菌:无色至浅橙色,透明或半透明,菌落中心有时为暗色。

2)伊红美兰培养基(预期实验结果):

a)大肠杆菌:紫黑色菌落,有的有金属光泽

b)沙门氏菌:形态特征与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相似

2、三糖铁培养基穿刺试验

1)操作方法:

将待检样液穿刺接种于三糖铁培养基中,培养18~24h后,取出观察2)预期实验结果:

a)大肠杆菌:穿刺后不变黑,表面呈黄色

b)沙门氏菌:穿刺底部有气体,穿刺后变黑,中间为黄色表面为红色

3、乳糖发酵试验

1)操作方法:

将待检样液接种于乳糖发酵管内放于温箱内培养18h后,观察结果

2) 预期实验结果:

a)大肠杆菌:产酸产气

b)沙门氏菌:不产酸产气

大肠杆菌生理生化鉴定

1、氧化酶巴氏杆菌 1、原理: 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 2、试剂 盐酸二甲基对苯撑二胺(或四甲基对苯撑二胺)1%水溶液于茶色瓶中在冰箱中贮存。 3、方法 在干净培养皿里放一张滤纸,滴上二甲基对苯撑二胺的1%水溶液,仅使滤纸湿润即可,不可过湿,用金丝接种环(不可用镍铬丝)取18~24 h的菌苔,涂沫在湿润的滤纸上,在10 s内涂抹的菌苔现红色者为阳性,(四甲基对苯撑二胺为蓝色)10~60 s现红色者为延迟反应,60 s以上现红色者不计,按阴性处理。 4、注意事项: a.盐酸二甲基对苯撑二胺溶液容易氧化,溶液应装在棕色瓶中,并在冰箱内保存,如溶液变为红褐色,即不宜使用。 b.铁、镍铬丝等金属可催化二甲基对苯撑二胺呈红色反应,若用它来挑取菌苔,会出现假阳性,故必须用白金丝或玻璃棒(或牙签)来挑取菌苔。 c.在滤纸上滴加试剂,以刚刚打湿滤纸为宜,如滤纸过湿,会防碍空气与菌苔接触,从而延长了反应时间,造成假阴性。 2、苯丙氨酸脱氨酶变形杆菌 1、原理: 某些细菌(如变形杆菌)具有苯丙氨酸脱氨酶,能将苯丙氨酸氧化脱氨,形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遇到三氯化铁呈蓝绿色。本试验用于肠肝菌科和某些芽孢杆菌属的鉴定。 2、培养基 酵母膏3g NaCl 5g Na2HPO4 1g DL-苯丙氨酸2g (或L-苯丙氨酸) 1g 蒸馏水1000 ml pH为7.0,分装试管,121℃蒸气灭菌10min,摆成长斜面。

3、试剂 10%(W/V)的FeCl3溶液 4、方法 适当浓度接种,37℃培养4h或8~24h测定。将试剂4~5滴滴到生长菌的斜面上,当斜面上和冷凝水中产生绿色时为阳性反应,即表明己形成了苯丙酮酸,不变则为阴性。 3、H2S(TSI) 变形杆菌鸡白痢沙门氏 1、原理: 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2、培养基: 牛肉膏7.5g 蛋白胨10g NaCl 5g 明胶100~120g(或琼脂15g) 10%FeCl2 (培养基灭菌后无菌加入) 5 ml 蒸馏水1000 ml pH 7.0,112℃灭菌20min 在明胶培养基尚未凝固时,加入新制备的过滤灭菌的FeCl2,用无菌试管分装,培养基高度约为4~5 cm,立即置冷水冷却凝固。 3、方法 用穿刺法接种,30℃培养,1、3、7天,观察,变黑者为阳性,不变为阴性。 4、注意事项 ①此方法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鉴定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用硫酸亚铁代替氯化亚铁 ③可同时测定明胶液化,20℃培养 4、DNA酶金黄色葡萄球菌 1、培养基 酪朊水解物15g 大豆蛋白胨5g NaCl 5g DNA 2g 甲苯胺蓝0.1g 琼脂15g 蒸馏水1000 ml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方法概要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1 ℃、48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一)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二)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一)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二)吸管:有 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三)试管:大小约150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四)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9 mm 之玻璃管。(五)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七)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八)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2℃者。(九)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

时,须能精秤至0、001 g。()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1℃者。 (一)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 或1、 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二)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三)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四)p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一)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二)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胰化蛋白胨(Tryptose) 20、0g乳糖(Lactose) 5、0g氯化钠(NaCl) 5、0g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g硫酸月桂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 0、1g试剂水 1L 配成2倍浓度(取 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09级生科3班李雪彤(200900140061) 同组者:刘雯雯、娄峰、潘红芳、朴薇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极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细菌鉴定中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它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原理如下: 1.淀粉水解试验:在淀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四种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两天以后,再往培养基中加碘液染色,若该细菌能分泌胞外淀粉酶,则能利用其周围的淀粉,淡然在染色后,其菌落周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 2.糖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有些细菌能利用糖发酵产酸和产气,有些则不能。酸在加入溴甲酚指示剂后会使溶液呈黄色,且德汉氏小管中会收集到一部分气体。若细菌不能使糖产酸产气,则最后溶液为指示剂的紫色,且德汉氏小管中无气体。 3.IMVC实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1)吲哚试验:在蛋白胨培养基中,若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则可将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分解为丙酮酸和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玫瑰色的玫瑰吲哚。本次不做该试验。 (2)甲基红试验(MR):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者进而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和乳酸等多种有机酸,是培养液PH值降至4.2以下,加入甲基红后溶液呈红色。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 2.培养基 固体油脂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5支,附德汉式小管),乳糖发酵培养基(5支,附德汉式小管),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3.溶液和试剂 革兰氏染色用卢戈氏碘液,甲基红指示剂,乙醚和吲哚试剂,无菌水。 4.仪器和其他用品 平板,试管,接种环,试管架,电子天平,称量纸,玻璃棒,三角瓶,烧杯,药匙,标签纸,酒精灯,滴管。 四、实验步骤

5.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多管发酵法)

水中大肠杆菌群书的监测(发酵法)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和学习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意义。 2.学习和掌握水中大肠杆菌的监测方法。 二、试验原理: 水的微生物学的检验,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检验,在保证饮水安全和控制传染病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国家饮用水的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群书每升中不超过3个,细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常用多管发酵发和滤膜法。多管发酵发可运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作繁琐,需要时间长。滤膜法仅用于自来水和深井水。操作简洁快速,但不适用于杂质较多,易于阻塞滤孔的水样。 三、试验材料: 1.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 2.器材:灭菌三角瓶、无菌平皿、无菌吸管、无菌试管等。 四、试验内容 第一天: 1.水样的采集

自来水洗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在开放水龙头取水流5mh,以灭菌山角瓶接水取样以备分析。 2.用发酵法检查大肠杆菌 (1)生活饮用水的检验 ①初步发酵试验:在2个各装有50mh的3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以无菌操作各自加水样10mh。摇匀后,37℃培养24h 第二天: ②平板分离:经24h培养后。特产酸产气及只产酸的发酵管,分别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EMD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大肠杆菌群在EMD平板上,菌落呈紫黑色,具有或略带或不带有金属光泽,或者呈淡紫红色,仅中心颜色较深,挑取符合上述特征的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第三天: ③复发酵试验:将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的剩余部分接于单倍乳糖发酵管中,为防止遗漏,每管可接种来自同一初发酵管的平板上同一类型菌群1~3个,37℃培养24h,如果产酸又产气者,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第四天: ④报告: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复发酵管的阳性管,查附录1或2,报告每升水样品中大肠菌群数(MPN)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方案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实验 实验基本步骤:样品→肝、脾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实验鉴定→普通肉汤培养基增殖培养→药敏实验。 1 病料采集 1.1 准备材料:试管、载玻片、手术刀、手术剪、结扎绳、记号笔、冰块、泡沫箱、口罩、手套(该灭菌的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冰箱。 1.2 取材部位:血液、肝脏、脾脏、肠内容物,若有鸡胚感染则去鸡胚及卵黄物。 1.3 操作方法:将病死鸡浸泡在消毒剂溶液中,打开腹腔,无菌采集肝脏、脾脏放于事先准备好的灭菌试管内,将带有肠内容物的肠管两端结扎放于灭菌是试管内。将有明显病变的脏器入肝、脾进行触片,做好标记。都贴上标签,标示采集样品,来源地,采集时间,采集人。将装有病料的试管放在放有冰袋的泡沫箱中,及时返回实验室,置于4℃冰箱待检。 2 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1 准备材料:光学显微镜、革兰氏染色液、载玻片、手术刀、接种环、平皿、恒温箱、高压锅、摇床、酒精灯、葡萄糖、甘露醇、乳糖、蔗糖等微量生化发酵管,蛋白胨水(蛋白胨(或胰蛋白胨)2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pH7.4),葡萄糖蛋白胨水溶液(每100 mL蛋白胨水中加入葡萄糖1g)、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VP指示剂、超净台。 培养基: A. 普通琼脂培养基(牛肉粉 3g、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琼脂 20g、蒸馏水1000ml,ph7.3±0.1), B.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蛋白胨20g、牛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5g,乳糖10g、结晶紫0.001g、中性红0.025g,ph7.2±0.2。), C. 营养肉汤培养基(牛肉粉 3g、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蒸馏水1000ml,ph7.2±0.2)。 2.2 样品触片镜检 涂片镜检:取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2.2.1在玻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作用1min,水洗。 2.2.2 加革兰氏碘液于玻片上媒染,作用1min,水洗。

微生物鉴定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2月4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鉴定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 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反应的原理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1、生物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胞外酶只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的物质为较小的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脂肪酶水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等。这些过程均可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淀粉遇碘液会产生蓝色,但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在产生蓝色,表明细菌产生淀粉酶。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可改变培养基的pH,使pH降低,加入培养基的中性红指示剂会使培养基从淡红色变成深红色,说明胞外存在着脂肪酶。 2、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糖、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的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紫),倒置的德汉氏小管和不同的糖类。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3、IMViC反应是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伏-普试验和柠檬酸试验4个试验的首字母缩写。这四个实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1)吲哚试验:某些细菌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形成吲哚(靛基质),吲哚能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 (2)甲基红试验: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分解成为甲酸、乙酸、琥珀酸等,使培养基pH下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可呈红色。如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醇、醛、酮、气体和水),培养基pH在5.4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橘黄色。本试验常与V-P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呈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 (3)伏-普(二乙酰)试验:某些细菌能发生如下转换:葡萄糖→丙酮酸(脱羧)→乙酰甲基甲醇→2,3—丁烯二醇,在有碱存在时氧化成二乙酰,后者和胨中的胍基化合物起作用产生粉

沙门氏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的检验 2.2 恒温培养箱:36 ℃±1 ℃,42 ℃±1 ℃。 2.3 均质器。 2.4 振荡器。 2.5天平:感量0.1 g。 2.6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 mL,25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2.9 无菌试管:3 mm×50 mm、10 mm×75 mm。 2.10 无菌毛细管。 2.11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缓冲蛋白胨水(BPW):见附录A 中A.1。 3.2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见附录A 中A.2。 3.3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见附录A 中A.3。 3.4 亚硫酸铋(BS)琼脂:见附录A 中A.4。 3.5 HE 琼脂:见附录A 中A.5。 3.6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见附录A 中A.6。 3.8 三糖铁(TSI)琼脂:见附录A 中A.7。 3.9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见附录A 中A.8。 3.10 尿素琼脂(pH 7.2):见附录A 中A.9。 3.11 氰化钾(KCN)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0。 3.12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1。 3.13 糖发酵管:见附录A 中A.12。 3.14 邻硝基酚β-D 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3。 3.15 半固体琼脂:见附录A 中A.14。 3.16 丙二酸钠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5。 1 前增菌 称取25 g(mL)样品放入盛有225 mL BPW 的无菌均质杯中,以8 000 r/min~10 000 r/min 均质 1 min~ 2 min,或置于盛有225 mL BPW 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 2 增菌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 mL,转种于10 mL TTB 内,于42 ℃±1 ℃培养18 h~24h。同时,另取1 mL,转种于10 mL SC 内,于36 ℃±1 ℃培养18 h~24 h。 3 分离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 环,划线接种于一个BS 琼脂平板和一个XLD 琼脂平板(或HE 琼脂平板或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于36 ℃±1 ℃分别培养18 h~24 h (XLD 琼脂平板、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 实验原理: 1、大肠杆菌的性质: 大肠杆菌是G--无芽孢直杆菌,在大多数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是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红色短杆菌。三糖铁琼脂上的反应为斜面和底部都变黄,产气,不产生硫化氢。生化特性为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不发酵蔗糖。MR试验,吲哚试验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不产生H2S,不能利用枸椽酸盐。半固体中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 2、沙门氏杆菌的性质: 沙门氏杆菌是G-直杆菌。在麦康凯平板上为细小半透明、圆形、无色小菌落,三糖铁斜面下层变黄色,上层仍为红色,穿刺处为变黑产生H2S。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枸椽酸盐,不发酵乳糖不利用蔗糖肌醇,MR阳性,VP阴性,不产吲哚,不分解尿素。 实验材料: 含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猪肝脏、培养基(琼脂平板培养基、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麦康凯琼脂、生化培养基、SC)、器械(剪刀、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试管、玻片、培养皿)、药品(消毒酒精、结晶紫、碘液、酸酒精、品红、松柏油) 实验内容及操作程序: 一、培养基制备: 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平板、SC增菌培养基、生化培养基,制备方法见附1.二、标本制备: (1)取新鲜猪肝脏一小块,火焰表面消毒。 (2)用浸过消毒液的剪刀剪开一个小口于消过毒的猪肝脏。 (3)用接种环在剪开的肝脏小口沾取肝脏液,分别画线于麦康凯培养基和接种于SC中,37°C恒温培养24小时。 三、细菌分离培养: (1)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麦康凯平板。挑选麦康凯平板上的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染色镜检,看是否为红色短杆菌,若是,即疑似为大肠杆菌,则取其接种于另一麦康凯平板,37°C 恒温培养24小时。 (2)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SC增菌培养基,染色镜检,看是否有疑似沙门氏菌,有则取其中细菌画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上,37°C恒温培养24小时。 四、细菌的鉴定纯化: (1)检查疑似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否长满了粉红色菌落,染色镜检。并取其分别接种于生化培养基上(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肌醇、枸椽酸盐、尿素、MR、VP、H2S),并做穿刺实验于三糖铁上。37°C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若实验结果满足预期效果,则可判定为大肠杆菌,则将其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传代培养。 (2)检查疑似沙门氏菌的平板上是否长满细菌,染色镜检,看是否满足于沙门氏菌的染色特性。并取其接种于生化培养基上,并作穿刺实验于三糖铁上,37°C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若结果满足于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则可判定为沙门氏菌,则将其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传代培养。

生理生化鉴定

2.2.4.3 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2.2.4. 3.1 生长温度测定 将待测菌株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置于10 ℃、15 ℃、40 ℃、45 ℃、50 ℃、55 ℃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每隔12 h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确定菌株生长的最低及最高温度。 2.2.4. 3.2 需氧性测定和运动性测定 将待测菌株活化24 h后,穿刺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30±1℃培养,3 d后观察生长状况。 2.2.4. 3.3 pH 5.7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观察 取营养肉汤中培养的菌株接种在液体基础培养基(葡萄糖0.5 g、MgSO4·7H2O 0.02 g、NaC1 0.02 g、K2HPO4 0.02 g、CaSO4 0.01 g、酵母浸膏1.0 g、蒸馏水100 g)试管中,30±1 ℃培养1~7 d,观察菌株生长状况。 2.2.4. 3.4 耐盐性试验 采用PB培养基,分别加入2%、5%、7%、l0%的NaC1。取幼龄菌种接种培养,30±1 ℃培养7 d,在第3 d、第7 d各观察一次,设未接菌的空白对照。 2.2.4. 3.5 接触酶试验 将待测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上30±1 ℃培养24 h,滴入3%的H2O2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2.2.4. 3.6 脲酶试验 将待测菌株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上,在第3 d和第7 d进行脲酶试验的测定。方法参照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91]。 2.2.4. 3.7 淀粉水解 将培养基(肉汁胨中加0.2%的可溶性淀粉)倒成平板,倒置过夜后,接种新鲜菌种,30±1℃培养,待形成明显菌落后滴加卢哥氏碘液,观察菌落四周颜色变化。 2.2.4. 3.8 明胶液化 培养基:蛋白胨0.5 g、明胶10 g、蒸馏水100 mL、pH 7.2~7.4。 取斜面培养18~24 h菌体穿刺接种,并设未接种的空白对照,置于20±1 ℃培养箱中培养,第2、7、10、14和30 d观察明胶液化情况。 2.2.4. 3.9 糖、醇类发酵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张花 学号: 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 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 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

实验原理: 1、大肠杆菌的性质: 大肠杆菌是G无芽抱直杆菌,在大多数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是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红色短杆菌。三糖铁琼脂上的反应为斜面和底部都变黄,产气,不产生硫化氢。生化特性为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不发酵蔗糖。MR试验,口引噪试验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不产生H 2S,不能利用xx酸盐。 半固体中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 2、沙门氏杆菌的性质: -沙门氏杆菌是G直杆菌。在麦康凯平板上为细小半透明、圆形、无色小菌落,三糖铁斜面下层变黄色,上层仍为红色,穿刺处为变黑产生H 2S。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枸椽酸盐,不发酵乳糖不利用蔗糖肌 醇,MR阳性,VP阴性,不产呵噪,不分解尿素。 实验材料: 含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猪肝脏、培养基(琼脂平板培养基、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麦康凯琼脂、生化培养基、SQ、器械(剪刀、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试管、玻片、培养皿)、药品(消毒酒精、结晶紫、碘液、酸酒精、品红、松柏油) 实验内容及操作程序: 一、培养基制备: 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平板、SC增菌培养基、生化培养基,制备方法

见附 1. 二、标本制备: (1) 取新鲜猪肝脏一小块,火焰表面消毒。 (2) 用浸过消毒液的剪刀剪开一个小口于消过毒的猪肝脏。 (3) 用接种环在剪开的肝脏小口沾取肝脏液,分别画线于麦康凯培养基和接种于SC中,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三、细菌分离培养: (1) 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麦康凯平板。挑选麦康凯平板上的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染色镜检,看是否为红色短杆菌,若是,即疑似为大肠杆菌,则取其接种于另一麦康凯平板,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2) 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SC增菌培养基,染色镜检,看是否有疑似沙门 氏菌,有则取其中细菌画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上,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四、细菌的鉴定纯化: (1) 检查疑似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否长满了粉红色菌落,染色镜检。并取其分别接种于生化培养基上(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肌醇、枸椽酸盐、尿素、MR、VP、H 2S),并做穿刺实验于三糖铁上。37 C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若实验结果满足预期效果,则可判定为大肠杆菌,则将其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传代培养。 (2) 检查疑似沙门氏菌的平板上是否长满细菌,染色镜检,看是否满足于沙门氏菌的染色特性。并取其接种于生化培养基上,并作穿刺实验于三糖铁 上,37 C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若结果满足于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则可判定为沙门氏菌,则将其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传代培养。

大肠杆菌测试片半成品质量标准

大肠杆菌测试片半成品质量标准 一、用途 大肠杆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食物或水中大肠杆菌的检出即意味着直接或间接被粪便污染。大肠杆菌测试片采用将选择性培养基及显色剂加载在纸片上做成的一次性快速检测产品,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省去了乳糖发酵、氧化酶试验、三糖铁琼脂(TSI)、靛基质试验、尿素酶试验等鉴定过程,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本产品适用于食品、饮用水及原料中大肠杆菌的计数,也可用于食品设备加工设备表面的卫生检查。 执行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计数PetrifilmTM测试片法(GB/T 4789.38 二、基本要求 设施与生产质量管理按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实施。 三、相关参数要求 [准确度] 大肠杆菌测试片对样本检测的准确度为:80%~100% [假阳性率] 本测试片通过对判定为大肠杆菌阳性的菌落进行大肠杆菌和非大肠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假阳性率应小于20%。 [误差率] 随机抽取20片测试片进行同一样本平行检测,进行P值检验,比较P值与α值的大小, 从而判断本测试片检测样本的均一性。 [稳定性及老化] 取半成品30片分别进行4℃和37℃保存12天的数据比对,12天两组保存数据菌落数符合率大于90% (一)样品: 序号食品大类食品品种典型代表样品 1 饮料桶(瓶)装饮用水娃哈哈 碳酸饮料可口可乐 2 乳制品乳粉伊利女士营养奶粉 液体乳旺仔牛奶、三花酸奶、伊利纯牛奶 3 肉制品生肉鸡肉、猪肉、里脊、鸭肉(选其一) 熟肉熟肉干制品、熏烧烤肉制品(选熟肉即 可) 4 速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饺子、汤圆 5 蔬菜制品蔬菜生菜 蔬菜干制品挑选一种有代表性的 注:每大类不少于2中样本,样本可随季节和客户需求进行更换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的一个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发现的约有100个。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猪、牛、羊、家禽、鸟类、鼠类等多种动物的肠道和内脏中。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本属细菌绝大多数成员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败血症与胃肠炎,甚至流产,并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 根据沙门氏菌的致病范围,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专门对人致病。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丙型)。第二类群: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群,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等。第三类群: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感染人,如马流产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一、沙门氏菌属的生物学特征: 1.形态染色特性:G-无芽孢杆菌。大小通常为 0.7~1.5μm × 2.0~5.0μm,菌端钝圆,散在,偶有短丝状,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有周身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菌株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 §普通琼脂:圆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或不太整齐的中等大小(2 ~ 4mm)菌落。鸡白痢、鸡伤寒、猪副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只能长成细小菌落。§麦康凯琼脂和伊红美兰琼脂(EMB):菌落无色半透明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河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学院牧医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2011届动物医学专升本3班学生姓名王张凡 指导教师许兰菊(教授) 撰写日期:2011年5月10 日

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王张凡 (2011届动物医学专升本3班) 摘要:为了对巩义某鸡场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鸡群进行确诊,并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细菌学检验方法对采集的典型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该鸡群中分离到的病原菌为鸡大肠杆菌。动物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鸡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致病作用,雏鸡发病率为100%(5/5),死亡率达60%(3/5)。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血清型为O1。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和庆大霉素均敏感,对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为中度敏感;但对罗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本研究结果对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of Chicken Escherichia Coli wang zhangfan (Class 3 of Veterinary Medicine, Graduated in 2011)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a definite diagnosis for the suspend Chicken Escherichia Coli about chicken house from Gongyi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 bacteria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ypical samples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was also adopted. By bacterial separate cultures,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biochemical tests, animal experiment and serological tests, the pathogen of this chickens is pathogenic E.coli bacteria. The result of animal experiment showed: this Escherichia coli had obviously pathogenic; the morbidity of chicklings was 100%(5/5) and the mortality was 60%(3/5).Serological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d: the serotype of this strain was O1. The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illuminat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train to ceftriaxone、cefazolin and other 8 kinds of drug were sensitive;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to amoxicillin and azithromycin are intermediate;but the strain were drug resistant to roxithromycin and acheomyci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and qualification for exact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o Escherichia coli. Key word:Chicken,Escherichia Coli,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genicity E.coli,APEC)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雏鸡和产蛋鸡更易发病,其常与其他疾病混合

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16111202班史政伟112012268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2)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 3)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黄色—pH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试验(M.R试验) 甲基红试验,pH4.4红色~pH6.2黄色,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4.2以下。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3.Voges-Proskauer试验(伏-普试验,V.P. 试验) 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4.靛基质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 5.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6.明胶液化实验 明胶在25度以下可维持凝胶状态,以固体状态存在,而在25度以上时明胶就会液化。有些微生物可产生一种成为明胶酶的胞外酶,水解这种蛋白质,而使明胶液化,甚至在4 度仍能保持液化状态。 7.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 pH6.0(黄)~7.6(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8.淀粉水解实验 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以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仪器:32度恒温培养箱、4度冰箱; 微生物材料: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待鉴定的未知菌的平板单菌落;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附件 水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 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 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沙门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P URPOSE 规范888物料、产品的沙门氏菌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范围SCOPE 适用于888物料、产品的沙门氏菌检验工作。 3责任RESPONSIBILITY 微生物检验员严格执行本规程,品质部负责人监督执行。 4程序PROCEDURE 定义和原理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和内脏,以及被粪便污染的水和土壤中,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因。本方法利用沙门氏菌呈辛酸酯酶阳性,而氧化酶和脂肪酶均呈阴性的特性,对物料、产品进行沙门氏菌检验。 材料和设备 紫外灯:波长366nm,功率不小于6W。 放大镜:3至4倍。 毛细滴管。 LX-B35L压力蒸汽灭菌锅。 无菌的培养皿。 无菌的接种环。 培养基和试剂 SCDLP液体培养基: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或使用商品培养基干粉配制。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按—2010附录配制或使用商品试剂。 SS琼脂培养基(含1%蔗糖):牛肉浸膏(或牛肉粉),蛋白胨,乳糖,蔗糖,胆盐,柠檬酸钠,硫代硫酸钠,柠檬酸铁,煌绿,中性红,琼脂,蒸馏水1000mL。 HE琼脂培养基:按—2010附录或使用商品培养基干粉配制。 玉米油维多利亚蓝琼脂培养基:灭菌后的基础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边摇边加入玉米油乳化液。倾注平皿,制成平板。基础培养基及玉米油乳化液配方如下: a)基础培养基:蛋白胨5g,酵母浸粉3g,氯化钠5g,琼脂13g,水900mL,。将 各成分加入水中,加热溶解。调节,116℃15min高压灭菌。 b)玉米油乳化液:玉米油100mL,%维多利亚蓝水溶液100mL,%琼脂溶液80mL, 吐温801mL。玉米油加维多利亚蓝水溶液混合,边振动边在沸水中加热溶化。然后, 放入分液漏斗中,弃去蓝色水部分,再将着色的脂肪用水洗1-2次。将着色脂肪20mL 加入810mL琼脂溶液中,再加1mL吐温80,116℃15min高压灭菌。冷却后用超声 波乳化。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附件 水中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 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 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十二) 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 (十三) 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 (十四) p 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 (一) 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 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 (二) 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 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 胰化蛋白胨(Tryptose)20.0g 乳糖(Lactose) 5.0g 氯化钠(NaCl) 5.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 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g 硫酸月桂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0.1g 试剂水1L 配成2倍浓度(取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冷却后备用,灭菌后培养基之pH值应在 6.8 ± 0.2。 灭菌后培养基若未当日使用,应保存在4 ± 2℃,保存期限为14天。可根据检验需求量,依配方配 制培养基。 2、煌绿乳糖胆汁培养基(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 broth,简称BGLB) 1公升的BGLB 培养基中含有下列成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