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洋参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规范

西洋参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规范

西洋参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规范
西洋参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规范

西洋参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规范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阴性草本植物。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森林区,该地区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形成了西洋参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同时西洋参又具有较强的抗寒性,-12℃以上一般不会出现冻害。土壤5cm地温5—7℃5—7℃开始生长,12℃开始出土,20—21℃时开花,10℃时枯萎。15—18℃最有利于生长。种子裂口前胚发育的最佳温度为15℃,而10℃以及高于25℃均抑制胚的发育,种子裂口后高于20℃不利于胚的发育,胚发育完全的种子需要在0—5℃的环境下60天,才能打破休眠。

土壤湿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西洋参的生长发育,田间持水量60%最有利于西洋参的生长发育。

西洋参为长日照阴生植物,不能耐受强光、直射光,而喜欢散射光和漫射光,所以生产上要采用遮阴的办法满足西洋参的需光要求,一般透光率为20%为宜。

药材性状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5—12cm,直径0.5—2cm。表面浅黄色,上部或全体可见横向环纹,尤以上部甚密,并有皮孔状疤痕及类白色支根痕。体重,质坚,不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处棕黄色,木质部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甘。

农田土栽培西洋参的意义根据国家“天保工程”政策的推出及

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林参争地矛盾日趋突出,由于种植西洋参是以林地为依托,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以及水土保持起到了一些阻碍作用,破坏了生态资源。而现在林地批地越来越少,西洋参留存面积已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老参地再利用在技术上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农田土的开发利用,对农田土进行科学土壤改良,进行种植西洋参即发展了参业,又保护了森林资源是解决参业发展的最佳途径,而且使资源永续利用

农田土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技术

1、选地:目前,我国引种栽培西洋参的省市有: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一般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无霜期在120天以上,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2℃,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25℃的地方均可作西洋参气候适宜区。具体的选地方法如下:(1)、风向与坡向的选择:平原地区春季和冬季多有大风,而夏季中午至午后3点阳光很强,因此所选地块应避免迎风,避免强光直射。各地应因地制宜选地,在靖宇春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同时,南坡和西坡易受强光直射危害。

(2)前茬作物的选择:前茬作物以豆类作物、禾本科作物为好,不宜用烟草、茄科、十字花科的白菜、萝卜等作物作前茬。

(3)其它选地的注意事项:应选择土壤较肥沃的农田地,并对土地的有关酸碱度和肥力情况、地下水位、前期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作一

下调查分析。因为西洋参不能连茬种植,一块地只能用4年以下。为保证年年都可有收获,每年都要重新选一块地,以形成一片连续完整的种植场。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要求所选土地是具有继续扩建的可能性。此外,所选择的土地其交通运输要方便,水源、电力要充足,防火、防盗条件也要完备。

2、整地:利用农田栽培西洋参是我国参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改革,解决了参业和林业争地的矛盾,并有利于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因此,发展农田栽培西洋参是参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但是,农田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都较低,仅有0.9—3.0%,明显低于林地腐质土,土壤理化性状也较差。所以用农田地栽参需要进行施肥改土。改土的方式包括,施用大量有机肥,如堆肥、厩肥、草炭、豆饼肥等,以及种植早熟品种的豆科作物或种植压绿肥植物如苏子。然后在伏前将地上部分割到进行多次耕翻后,使土壤熟化,以达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施肥改土的方法比较常见,一般可每平方米施入25千克细炉灰,腐熟的鹿粪及猪粪每平方米10—15千克,过磷酸钙及硫酸钾每平方米100—150克。其它如豆饼可每平方米施入0.2—0.3千克,骨粉0.5千克,具体施肥量的多少、施肥的种类依土壤肥力状况和条件而定。整地的其它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1)翻地时间:由于农田土比较贫脊,应在开始种植西洋参的前一年开始整地。一般在这间隔的一年时间里不种植任何作物,而是结合施肥,从5月开始每半月耕翻一次。为消灭地下害虫,在6——7

住院总医师年终总结

住院总医师年终总结 住院总医师年终总结 本人赵军,于xx年6月至今期间担任我院手外科总住院医师。为期一年的总住院医师培训即将结束,在我科曾昕明主任的领导和帮助下,我能按照医院的总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总住院医师职责。圆满完成总住院医师培训任务,个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首先,在临床医疗方面。我能够认真钻研本专业知识和手术技能。积极学习手外科的学科发展前沿知识。阅读各类期刊,用理论联系并指导实践。在处理我科大量的手外伤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团结科室医护人员,同心协力,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使之在我科广泛的应用。协助曾昕明主任开展了足母甲皮瓣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前创面,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大面积缺损。指尖再植的开展。各个平面的断指再植。并且在断指再植手术中臂从神经阻滞麻醉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协助科主任和上级医生做好病人的治疗及手术等各项工作,参加我科的各种手术,并独立完成了多台复杂高难度手术,得到病人及科室同事的肯定。我按时参加院内会诊,包括急诊和平诊,协助其他科室教好的完成了对本专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年来,我科的大多数会诊都是由我完成的。同时,协助主任及上级医生出诊,包括急诊,积累了临床经验,为今后个人能力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面掌握全科的病人治疗情况,尤其是新入院的病人。组织和参加科室疑难危

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参与科间会诊,急会诊工作。全面做好各主治医师本职工作。 其次协助曾昕明主任做好科内的医`教`研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对住院`进修医生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督促住院`进修医生及时的完成病历及病程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并且作必要的修改,完善。每天带领下级医师作好下午晚间的查房和巡视工作。有疑难的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和曾昕明主任。安排科内授课不少于3次月,并且有记录备案。对24小时负责制医师履行职责的情况做到督促检查。我在任住院总医师期间,由于科室的医生不够,要参加科室值班,所以我大多数时间是既做住院总医师,又做值班医生的。我分管病床二十多张,要了解全科病人的情况,协助科主任和上级医生做好病人的治疗及手术等各项工作,参加我科的各种手术,独立完成了多台复杂手术,得到病人及科室同事的肯定。协助曾昕明主任做好科内疑难病历讨论,以及各种医疗质量指标的统计报告工作。并且有完整的书写各项科室文档和管理。协助曾昕明主任做好科内节假日的排班和手术安排工作。 在担任我院手外科总住院医师期间严格遵守24小时负责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并且按时出专科门诊。对待病人如亲人,耐心细致的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方案。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不收受患者的财物,多次获科内和医院点名表扬。并获患者及工厂赠送锦旗数面。并因,为德国籍贯患者优质医疗服务事迹,在《香港商报》《东莞日报》等媒体报道,扩大我院知名度,为我院赢得了荣誉。

西洋参种植条件

西洋参种植条件 西洋参种植条件我国西洋参的适宜栽培区,大体在北纬32°~45°间,属温带半湿润型气候,与美国、加拿大产区处于相同的气候带,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南部、辽宁中部和南部、河北省、山西省及河南北部、陕西中部、甘肃南部以及山东等。 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如江西庐山、福建大田、德化县戴云山(海拔2880m)以及浙江嵊县、天台、安徽的金寨等,利用高山小气候,也有少量种植。 各地土壤质地、肥力、水分、气候、海拔高度等条件不同,都会影响西洋参质量。 种植西洋参要有较高的技术和充足的时间和资金。 西洋参为阴生植物,喜斜射光、散射光和漫射光,怕强光直射。 因此,种植方法有两种,一是采取林下半野生种植,二是大田种植在生长期间需要搭设阴棚,避免强光和风、雹的侵袭。 西洋参的种子同人参种子一样要经过低温处理才有良好的发芽率。 据了解野生西洋参极少发现患病的植株,而人工栽培发病较严重。 西洋参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由于有害生物(病、虫、鼠等)的侵袭,造成植株过早死亡,影响西洋参根产量、质量,降低商品价值。 西洋参要生长4—5年才有足够的重量和药效含量。 此外,种植西洋参的土地只能用1次,不能重插。 西洋参种植方法一、选地与整地技术(一)选地:目前,我国引

种栽培西洋参的省市有: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 一般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无霜期在120天以上,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2℃,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25℃的地方均可作西洋参气候适宜区。 具体的选地方法如下:1、风向与坡向的选择:平原地区春季和冬季多有大风,而夏季中午至午后3点阳光很强,因此所选地块应避免迎风,避免强光直射。 各地应因地制宜选地,如长春地区春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同时,南坡和西坡易受强光直射危害。 2、前茬作物的选择:前茬作物以豆类作物、禾本科作物为好,不宜用烟草、茄科、十字花科的白菜、萝卜等作物作前茬。 3、其它选地的注意事项:应选择土壤较肥沃的农田地,最好在栽种前请教有关专家,并对土地的有关酸碱度和肥力情况、地下水位、前期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作一下调查分析。 因为西洋参不能连茬种植,一块地只能用4年以下。 为保证年年都可有收获,每年都要重新选一块地,以形成一片连续完整的种植场。 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要求所选土地是具有继续扩建的可能性。 此外,所选择的土地其交通运输要方便,水源、电力要充足,防火、防盗条件也要完备。

如何贮藏养护中药饮片

一、如何贮藏养护中药饮片 由于中药饮片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怕冻,有的易吸湿,应根据各种饮片特性妥善养护。如养护不当将会发生虫蛀、发霉、变色、泛油、腐烂等变质现象。为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必须熟悉各种饮片的性能,摸清饮片贮藏养护规律,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石灰干燥法、酒精防虫法、化学药品灭虫法(硫磺熏蒸法)、气调法、对抗贮藏法和冷藏法等。中药饮片库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温度不超过20℃,相对温度45%~75%,饮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饮片除外)。 现分述如下: 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小于30℃,如大于30℃则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温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3.对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发粘,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贮藏缸、罐中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制饮片,如芜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折出,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二、谈中药霉变的防患与处理 1霉变的原因 1.1温度 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中药质量发生变化。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

西洋参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规范

西洋参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规范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阴性草本植物。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森林区,该地区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形成了西洋参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同时西洋参又具有较强的抗寒性,-12℃以上一般不会出现冻害。土壤5cm地温5—7℃5—7℃开始生长,12℃开始出土,20—21℃时开花,10℃时枯萎。15—18℃最有利于生长。种子裂口前胚发育的最佳温度为15℃,而10℃以及高于25℃均抑制胚的发育,种子裂口后高于20℃不利于胚的发育,胚发育完全的种子需要在0—5℃的环境下60天,才能打破休眠。 土壤湿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西洋参的生长发育,田间持水量60%最有利于西洋参的生长发育。 西洋参为长日照阴生植物,不能耐受强光、直射光,而喜欢散射光和漫射光,所以生产上要采用遮阴的办法满足西洋参的需光要求,一般透光率为20%为宜。 药材性状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5—12cm,直径0.5—2cm。表面浅黄色,上部或全体可见横向环纹,尤以上部甚密,并有皮孔状疤痕及类白色支根痕。体重,质坚,不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处棕黄色,木质部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甘。 农田土栽培西洋参的意义根据国家“天保工程”政策的推出及

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林参争地矛盾日趋突出,由于种植西洋参是以林地为依托,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以及水土保持起到了一些阻碍作用,破坏了生态资源。而现在林地批地越来越少,西洋参留存面积已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老参地再利用在技术上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农田土的开发利用,对农田土进行科学土壤改良,进行种植西洋参即发展了参业,又保护了森林资源是解决参业发展的最佳途径,而且使资源永续利用 农田土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技术 1、选地:目前,我国引种栽培西洋参的省市有: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一般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无霜期在120天以上,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2℃,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25℃的地方均可作西洋参气候适宜区。具体的选地方法如下:(1)、风向与坡向的选择:平原地区春季和冬季多有大风,而夏季中午至午后3点阳光很强,因此所选地块应避免迎风,避免强光直射。各地应因地制宜选地,在靖宇春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同时,南坡和西坡易受强光直射危害。 (2)前茬作物的选择:前茬作物以豆类作物、禾本科作物为好,不宜用烟草、茄科、十字花科的白菜、萝卜等作物作前茬。 (3)其它选地的注意事项:应选择土壤较肥沃的农田地,并对土地的有关酸碱度和肥力情况、地下水位、前期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作一

《西洋参栽培技术》doc

西洋参栽培技术 一、概述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又名花旗参、美国人参,属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名贵药用植物,原产北美洲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的威斯康辛州等地。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滋补强身、养阴补气、生津止渴、补肺降火等功效。具近代研究可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缺氧、抗高温、抗寒作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明显降低血脂。 西洋参原为野生,人工栽培有100多年历史,因其保健治疗作用的显著,人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我国药用西洋参有200多年历史,但长期依赖于进口。1948年江西庐山植物园曾引种试验,但未能形成产业。正式有计划的栽培始于1975年10月,1978年在我市南郑县试种,1981年留坝县开始引种,1983年在留坝县内试行推广。经过1986—1989年的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攻关,适合秦巴山区的生产技术体系形成。留坝县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三大西洋参产区及良种繁育基地之一。 二、原产地生态条件 (一)地理分布与气候特点 西洋参原产北美,野生种自然分布于东洋区,北纬30°~48°,东经67°~95°的加拿大和美国低山栎树下。

西洋参原产地气候年温差较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降雨一般在1000mm左右,且四季分布均匀。平均气温11~14℃,无霜期160~200天。原产地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相对湿度偏高。 (二)植被类型 野生西洋参生长在阔叶杂木林、树龄百年以上的天然次生林,树体高大,林内的荫蔽度约为70~80%,虽然盛夏炎热但林内凉爽宜人。树种多为柞树、椴树、山胡桃、枫树、槭树、白蜡树、山毛榉、白杨等,伴生的藤本和草本植物有贯众、半夏、天南星、升麻、商陆、玉竹、忍冬等。 (三)土壤 野生参多生长在阔叶林下山坡地,常靠近水沟、溪流。土壤为森林灰棕壤,富含腐殖质,微酸性,PH值5.5~6.5,疏松、湿润、透气、排水良好,土壤比较肥沃。 三、栽培方法 (一)选地 参场、参地的选择应考虑与西洋参原产地生态环境相似,符合国家GAP要求相应的空气、土壤、灌溉水等质量标准。从我市留坝、宁强、南郑等县多年的实践证明,秦巴山区的参地应选择在海拔900~1700米,周围是阔叶林或杂灌林木,坡度小于25度,东北向早晚阳坡的林缘生地、二荒地、或农田,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土壤疏松利水,呈微酸性,周围有水源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过于粘重的黄泥、灰泡

浅谈《中药商品学》特色教学

浅谈《中药商品学》特色教学 《中药商品学》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一门医药专业课程之一,其以中药中药来源、产地、外观性状、品质质量、规格等级及市场行情与使用价值等为主要对象,对目前常用的一些中药进行阐述,兼备中医药的专业性与商品学的独特性。其目的是从商品学的角度来研究中药,以保证中药的质量,并提供实用的鉴别技术要领。在我校的市场营销、中药学、传统中医等专业均开设有该门课程。本文就《中药商品学》的一些特色教学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1 中药商品学的特殊性 中药由于与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药商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授予学生中药商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与职业操守。同时,中药商品学是中药类学科和商业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兼具了这两类学科的教学特点。教材内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其作为一门专业课,是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中药商品知识的高级营销管理人才的关键。 2 教学内容层次分明 《中药商品学》分上篇(总论)、中篇(药材及饮片商品)、下篇(中成药商品)3篇和附录,共14章[1]。由于教材本身有一定局限性及授课学时的限制,本课程讲授过程中并不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讲解,而是以教材为主导,将各药材按照产地讲授,并添加一些广西特产的大宗药材如罗汉果、桂圆、莪术等药材,及各药材市场的需求和动态报价情况等。药材及饮片商品部分重新编排大致如下:关药(高丽参、鹿茸、西洋参、蛤蟆油、人参等)、北药(金银花、枸杞子、板蓝根、阿胶、党参、桔梗、黄芪、黄芩、大黄、甘草、当归、全蝎等)、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怀地黄等)、浙药(麦冬、浙贝母、白芍、白芷、温郁金、白术、延胡索、浙玄参等)、川药(川贝母、乌头、附子、黄连、川芎、黄柏、丹参、川牛膝等)、广药(珍珠、八角茴香、莪术、罗汉果、蛤蚧、龙眼肉、肉桂、巴戟天、南板蓝根、钩藤、金钱白花蛇、沉香等)、云药(三七、茯苓、石斛等)、贵药(厚朴、天麻、杜仲等)、西药(牛黄、甘草、大黄、黄芪、赤芍、当归等)、藏药(西红花、冬虫夏草等)等等。 3 教学材料特点鲜明 在《中药商品学》学习过程中所将的各种药材的特点非常鲜明,具有特色,如,党参有”狮子盘头”(指党参的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松贝有”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片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观音坐莲”(指松贝中心有一灰褐色鳞茎盘,贝体平放,形如观音打座。)的特征,而炉贝则有”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常具棕色斑点。)、”马牙嘴”(指炉贝大小鳞茎相等,底较尖,圆锥站立多开口。)的特征;云南产的茯苓具有”蟾蜍皮”

西洋参种植的技术

西洋参种植的技术 (一)生长特性:年平均温度13℃左右、无霜期150~200天、、 雨量充沛的环境。喜荫湿忌强光和高温,生长期最适温度18~24℃,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对土壤要求较严,适生于土质疏松、土层 较厚富含腐殖质的森林沙质壤上,PH5.5~6.5,忌连作。 二)栽培技术: 如果条件允许,堆土可经一冬、一夏,冻晒腐熟。忌现整现用。播地翻耕深度20厘米左右,不宜太深,使土壤风化腐熟,使枯枝落 叶充分腐熟。休闲1年后,再翻耕1次,按每平方米土壤拌以50% 多菌灵0.08千克、腐熟厩肥2~3千克、骨粉1千克或过磷酸钙2 千克,施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浅耕1次,整平耙细,作业道宽 80~100厘米,以利排水、空气流通和接受散射光。地整个后做畦,宽120~150厘米,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畦高25厘米,床南北走向,土壤消毒。用80%代森锌每平方米0.o1~0.02克,或50%乙基 托布津每平方米0.01~0.03千克,或用40%霉疫净每平方米0.01~0.03千克,消毒效果均较好。 2.繁殖方法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 1)种子处理:西洋参果实虽然红了,但种胚未成熟,发育很小,需经过胚熟和生理后熟阶段才能发芽。一般种子需经18个月的胚熟 和生理后熟。若自然室温在12~18℃就能满足种胚发育过程中所需 要的温度,可采用层积沙埋法。一层湿沙土含水量10%~15%一层种子,土:沙:种子=1:2:1。具体做法是秋天红果采收后,先用水 洗去果肉,之后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放在一定的容器内,如花盆 或特制的搪瓷桶进行层积沙埋。放于常温下,每一个月筛选一次种子,选留好种子,风凉晒至冷,之后仍进行层积处理,直至室外温 度达5℃。选留的好种子连同容器,放在室外50厘米深的地下坑内,上盖一层草,草上覆土,经自然低温冷冻贮藏。早春取出放在树下 或播种。

西洋参的详细栽培技术

西洋参的详细栽培技术 (一)选地: 因其喜欢半阴半阳的凉爽湿润气候和通透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西洋参种植地宜选在造林绿化好的偏西南东北向通风道上且排水良好的沟夼岭地或河川两岸的肥沃地,而不宜选在山前开阔少林易燥地带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冬季寒风道上。 我市的土壤PH值,除沿海滩区为碱性外,大部分为微酸性,PH值在5—6之间,符合西洋参的生长要求。尽管我市很难找到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式的深厚肥沃土壤,但实践证明,只要科学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在含磷、钾相对丰富的砂壤土和粉砂壤土上都可行。 (二)整地: 为减轻线虫等病虫危害,西洋参前茬以禾本科为好。如小麦、玉米收后撂茬,半月耕翻一次晒垄,促进前茬残留物腐解和加速土壤熟化,同时亩施入6000kg腐熟的猪粪及牛马粪(鸡粪、人粪尿偏碱性不行)等粉碎精细优质有机肥和腐熟饼肥50kg及优质三元复合肥100kg均匀抄刨拌到20—30厘米耕层中。深秋整平作高畦,每2米筑一个,畦高25厘米,畦顶1.4米,边坡比为1∶1,沟底宽为10厘米。畦面力求平细,并于上面铺细碎含磷风化石3厘米(栽苗的4厘米),播种后再盖1—2厘米。这中间要每平方米

用20克的50%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其中15克在耕翻整畦时抄刨拌入土中,余下5克播种时拌入畦上铺、覆的含磷风化石中。 (三)播种和移栽: 种子直播,亩用种子3.5kg,行、株距10×10厘米,长4年就可收刨,这样省工且参很长而产量高,但浪费覆盖物,喷药也多而费,更重要的是不能适应市场对参根粗短的需求,参根价格低。所以生产上还是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育苗时将3.5kg种以5×6厘米株、行距育在2分地上,长2年后再刨出来以20×10厘米行、株距移栽1亩左右,再长两年收刨。西洋参不能重茬,育苗地不能再用来栽西洋参。 1、播种 (1)种子处理:于8月份参果发红时收入鲜果,立即把果肉搓掉洗净稍晾即可用1000倍50%多菌灵浸种10—20分钟,捞出晾干后,再用50ppm的优质赤霉素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1次接着拌沙(种∶沙=1∶3),拌沙后盛于盆箱等放于阴凉处直至11月份,温度要控制在25℃以下,湿度以含水10%—12%为宜,太湿易烂种,以润乎乎一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准。当年种子出苗旺,隔年种子出苗长势弱。

浅谈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浅谈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作者:游琳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01期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个层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关注中国。近年来,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和交流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之后,汉语也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英语;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个层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关注中国。最近出现的含有中文渊源的单词是chengguan(城管),谷歌搜索中有接近100万次的引用,远远超出机构对新词要求出现的最少引用次数。该机构数据显示,每年新增英文单词1万个左右。目前全球大约18.3亿人在使用英语,包括母语、第二语言使用者以及用于商业或技术用语。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英国广播公司(BBC)还专门为Tuhao(土豪)一词做了一档节目,给英国人介绍“土豪,让我们做朋友吧”(“Tuhao,let’s be friends!”)。 汉语对英语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末。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记载,silk是经丝绸之路通过拉丁语和希腊语于公元888年进入英语的,而频繁借词汉语始于近代。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汉语对英语词汇方面的影响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言。目前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非印欧语系“拿来”的,这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这些外来语很多就来自汉语,如,“孔夫子(Confucious)”、“中国功夫(kungfu)”、“麻将(mahjong)”、“豆腐(tofu)”、“丝绸(silk)”、“茶(tea)”、“风水(Fenggshui)”、“纸老虎(paper tiger)”、 Dingho顶好,Ginseng人参,主要指北美一带出产的“花旗参”,又称“西洋参”,koolie苦力,Kowtow极其卑顺的态度,来自中文的“磕头”,Lao-tzu老子,Mah-jong麻将,Sampan指单帆或需用桨划的小船,来自“舢板”,Tai—chi(chuan)太极或太极拳,Tao道,道教,TaoTeChing《道德经》,Yinyang阴阳等等。 二、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Chinglish),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人使用的不地道的英语,不符合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说话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它的典

西洋参种植技术111

西洋参种植技术 来源:五加科人参属 别名:西洋人参、洋参、西参、花旗参、广东人参 入药部位:根状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根肉质,纺锤形,有时呈分歧状。根茎短。茎圆柱形,长约25厘米,有纵条纹,或略具棱。掌状5出复叶,通常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长5~7厘米;小叶片膜质,广卵形至倒卵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突尖,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楔形,最下两小叶最小;小叶柄长约1.5厘米,最下二小叶柄较短或近于无柄。总花梗由茎端叶柄中央抽出,较叶柄稍长或近于等长;伞形花序,花多数,花梗细短,基部有卵形小苞片1枚;萼绿色,钟状,先端5齿裂,裂片钝头,萼筒基部有三角形小苞片1枚;花瓣5,绿白色,矩圆形;雄蕊5,花丝基部稍宽,花药卵形至矩圆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呈叉状,下部合生;花盘肉质环状。浆果扁圆形,成对状,熟时鲜红色,果柄伸长。花期7月。果熟期9月。 药材性状: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芦头(根茎),环节明显,芦碗(茎痕)

圆形或半圆形具艼(不定根)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采收和加工:西洋参一般四年收获,为了多繁殖种子,有时五年收获,收获时间在十月下旬,茎叶变黄开始时收获,采挖时力求保持根形很完整把泥土去掉,放在室内进行分级。 需加工的鲜参要用水冲刷去泥,洗净的参放在通风处、加热干燥,室内在35-40度,三周完成,绝不能用烘炉高温干燥,干燥过快会在参根干燥之前表层形成干硬的外壳,容易出现很多皱折或破皮,横断面的中心往往颜色发暗,降低品质,但

中医治疗消渴的药对探究_马健雄

132 第14卷 第12期 2012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4 No. 12 Dec .,2012 “消渴”是以多食、多饮、多尿并伴形体消瘦 和尿中带有甜味为主症的疾病。《素问?奇病论》中提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后世医家在对消渴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不断深入,阐明病机,辨证施治,制定出了许多针对不同证型消渴的方药配伍。因此,本文从方剂中的药对入手,试探究不同证型消渴的治病思路,兹介绍如下。 根据消渴的临床表现以及“三多症状”的程度不同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消。其中,上消主要包括肺热津伤证,中消主要包括胃热炽盛证,下消主要包括肾阴亏虚证。在病机上,其本在气虚、阴虚,其标在燥热、瘀血、痰浊、肝郁、湿热、痰湿等。因此,治疗的原则应为标本兼治。 1 上 消 上消通常以肺燥为主,多饮症较为突出,此型患者临床表现多为颧红、口舌干燥或糜烂,烦渴多饮,小便多或正常,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伴有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等症状。《景岳全书》云:“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其病在肺,而心脾阳明之火亦能熏炙而然,故又谓膈消也。” 此证多由肺热津伤,燥热内生所引起,加之心火灼刑肺金,令肺中津液更少,不能下滋于肾,只得索取外水,故口渴较甚;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伤则失其宣降,治节失职,虽有外水而不化为津,反因肾关不固,以致尿量频多。治疗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原则,可选用以下药对。 1.1 麦冬与西洋参 麦冬甘寒质润入营分,既养肺胃之阴生津润 燥,又清心除烦功不可没,对此三经无论阴虚有热还是温病伤阴皆是常用要药,因此有“麦冬可补水源而清燥金”之说。《药性论》中亦言:“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西洋参甘寒,入气分,既能益肺气,清肺火,又能养阴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消渴之证,尤其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温补者,用之最宜。二药相配,一润一补,益气养阴之功益彰,麦冬大补肺胃津液,从内而解其渴甚,同时以滋心阴,制心火,解火刑之苦;西洋参气津双补,恢复肺之通调功能,肺津降而滋其肾,又使脾气旺而肺气自生,而口渴自止,兼有培土生金之妙。 1.2 黄芩与天门冬 黄芩为苦寒清肃之药,能除中上二焦之热邪,犹以清泄肺火为见长,《滇南本草》记载:“黄 中医治疗消渴的药对探究 马健雄,袁立霞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摘 要:消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众多医家的研究和重视,从对该证的所提出的各种分 型论说以及对不同证型所采用的方剂数量、种类就可见一斑。文章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从治疗消渴不同证型的药对入手,对其进行浅析,从而初步探究中医对消渴的治疗思路,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关键词:消渴;药对;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2) 12- 0132- 02 收稿日期:2012-06-13 作者简介:马健雄(1990-),男,山西大同人,200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方剂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通讯作者:袁立霞(1977-),女,黑龙江黑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方剂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E-mail :cnylxtcm@https://www.doczj.com/doc/37616489.html,。 Analysis on Drug Pair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A Jian-xiong,YUAN Li-xia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Guangdong,China) Abstract :Diabetes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which has attracted many p h y s i c i a n s a t t e n t i o n s ,w h i c h c a n b e s e e n f r o m a v a r i e t y o f d i s c o u r s e o f t h e s y n d r o m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t h e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By analyzing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drug pairs of d i f f e r e n t s y n d r o m e s ,i t i n i t i a l l y e x p l o r e d t h e i d e a s o f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e s ,i n o r d e 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 Key words :diabetes ;drug pair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

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 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一直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中药仍然如同璀灿的明珠大放异彩。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越发感受到了中药学专业各门学科的博大精深,领悟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现在,我就将浅谈一下自己在学习各门学科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几百味中药各有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等,要掌握这么多内容,确实很不容易,此外,中药数目众多,内容繁杂,术语难记,又容易遗忘,更容易混淆,以至于张冠李戴,初学者常感到困惑和烦恼。其实,掌握一种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中药学入门的一把钥匙。经过学习参考和不断琢磨,自己也摸索出一些学习方法。 首先,以功效为核心,结合药性,全面理解。每一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主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并不要逐个完全依靠死记硬背。其中,功效是核心,掌握了功效,结合性味、归经来理解其功效,以功效来推导记忆其相应的主治证,以药性、功效来体会其使用注意及用法用量,充分分析,全面理解,就能对每一味药物了如指掌。

例如,清热泻火药的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又根据各药物的归经不同,我们可以推知其所清火热之邪的存在部位。石膏归肺、胃经,则清泻肺胃实热;知母能入肾经,故能泻相火;栀子归心、肺和三焦经,故能清泻三焦火邪,并可泻心火以除烦;夏枯草归肝、胆经而能泻肝胆实火等。补虚药中,麦冬归脾、胃、肾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滋肾阴,降虚火;石斛归胃、肾经,故能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滋肾阴,降虚火。这些诗根据性味归经来理解功效,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功效推导相应的主治证。以大家最熟悉的麻黄为例,其功效是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那么其相对应的主治证我们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来,依次为外感风寒表证,咳嗽气喘和风水水肿。其他的药物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巧妙记忆。如此,只需记住功效这一核心内容,我们就将其它内容全部记住了,既容易理解和掌握,又不容易忘记,还避免了枯燥无味,机械背诵之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反复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每学完一个章节,我们都要反复思考,有必要对其中功效、应用相似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利于知识积累,并使之条理更为清晰。如补虚药这一章的内容很多,它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节,我们就可以先对每一节进行总结,再综合这一章进行归纳小结。如补气药中补肾气的有人参、西洋参、山,补脾气的有白术、白扁豆、大枣、蜂蜜;补阳药中脾肾双补的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等;再深入到整章内容,阴阳双补的药物有鹿茸、紫河车、巴戟天、蛤蚧、肉苁蓉、锁阳、菟丝子、沙苑子等。

西洋参产业概况.

西洋参产业发展概况 一、现今国内西洋参市场基本状况 山东与吉林长白山林区、北京怀柔区是全国三大西洋参主产区。但近年来,怀柔地区受京郊土地资源短缺的限制, 种植面积严重缩减,产量基本忽略不计;长白山地区虽然目前是全国西洋参的主要产区,但由于传统的毁林种参方式, 近几年受林地保护政策的影响,种植面积日渐萎缩,产量逐年减少。而我们文登的西洋参种植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群众积极性逐渐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已辐射到荣成、乳山、海阳等周边县市区,规模优势日益突出,发展西洋参产业潜力巨大。 二、山东西洋参产业发展状况 (一历史沿革 山东西洋参起源于文登,文登早在 1981年就作为山东省西洋参引进试种单位之一,首先于 1984年取得了森林土试种的突破,于 1989年用低含磷风化土改良大田土栽培成功。经过了 30多年的不断试验与探索,取得了西洋参在农田高产栽培研究的成功,形成了种籽采集、物理储存、化学消毒、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成参采收等一整套完善的西洋参种植管理技术,为西洋参的大面积栽培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可信的技术保证。 (二产业优势 一是具有自然优势。西洋参对种植条件要求较高,生长气温最宜在 -12℃至25℃之间, 年降水量要求 700毫米以上, 无霜期不少于 130天。文登地处山东半岛,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适宜,并且生长期比东北地区长近两个月,对皂甙等有效成分的积累非常有利。 二是具有技术优势。在长期种植实践中, 形成了种子处理、种植管理、植物保护、良种繁育等一套比较成熟的栽培种植技术,编写的《西洋参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被省质监局发布为山东省推荐性地方标准。近几年, 通过基地示范、技术指

草稿浅谈西洋参的现代应用误区

浅谈西洋参的现代应用误区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因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故名西洋参。 西洋参始载于我国清代中医药学家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中,称西洋参“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获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西洋参“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由此可见西洋参本是滋阴降火的珍贵药品。 目前国内西洋参的培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但经一些广告的渲染,西洋参成了强身壮体的神药,如云服后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补气强身等,甚至还说西洋参能促使贸易成功,真是匪夷所思。西洋参不仅功效大变,其包装也五光十色。从洋参丸、洋参糖、胶囊、膏滋、口服液、袋泡茶、颗粒冲剂、饮片......几乎囊括了所有剂型,已成为十分畅销的营养品。然而,西洋参毕竟还是西洋参,它究竟使多少人得益呢? 在齐鲁医院老年病门诊见习时,见到好几位因听信广告的错误宣传,受到误导,误服西洋参耽误甚至加重病情的患者。印象特别深的有这么几位,一位心肌炎患者,平时大便溏薄,常感精力不支,思想不集中。电视广告说西洋参能提神醒脑,增加活力,他连续服了几个月,症状不见好转,还常腹痛幽幽。明明是阳虚,服养阴药无异是“雪上加霜”。 一位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已正常。但自觉神萎乏力,脸部潮红,心烦意乱,自以为阴虚火旺,连购西洋参服用,越吃越烦躁,越吃越疲乏,就诊时舌腻口苦,乃气郁化火。患者不懂得“火郁者发之,木郁者达之”的治则,反以滋阴之药,到帐了“郁火内陷”。 还有一位老太太患有冠心病,胸闷胸痛,形寒体倦,明明是阳虚阴凝,她却以西洋参作为强身之本,致使病久不愈,来医院就诊时脉搏仅每分钟40余次,大夫当急以大量温阳之品,患者状况才慢慢好转。 因服西洋参带来不良反应者不知凡几。须知,西洋参是一味药品,而不是保健品,是药品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服用前一定要先了解西洋参的真正功效,避免误服导致的不良后果。有人说中药王道,吃不坏人,上述事实,可见其妄。

中药材种植技术

种子种苗的消毒处理技术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必须挑选当年新产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吸水,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耕作整地技术 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公斤,拌细砂或细土375公斤~ 450公斤,将药土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种子种苗的采种繁育技术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紫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而且发芽率达95%以上。中药材大约有35%采用无性繁殖,如采用鳞茎繁殖的有贝母、百合;球茎繁殖的有藏红花;根状茎繁殖有款冬、薄荷;块茎、块根繁殖有半夏、地黄;分根繁殖有芍药、玄参等。它们的栽种期,一般在休眠期或幼芽开始生长前。此外,还可以采用枝条作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在休眠期栽种容易操作,且栽后遇到适宜温湿度就能及时生根发芽,出苗茁壮。而生根发芽以后再栽,容易碰伤根和芽,操作不便,出苗弱,加上晚栽,生长期短,产量也不高。一般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种性,如银杏用种子繁殖约20年才能结果,如用良种嫁接后,5年左右即可结果,山茱萸种子繁殖需10年左右结果,采用嫁接,一般3~5年可开花结果,同时果大产量高。建议初学种药者尽量采用种苗种植,以免因种子不发芽造成经济损失。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 1、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中国与加拿大西洋参栽培方法的比较资料

中国与加拿大西洋参栽培方法的比较 杜英烈李凤华张福营 1、加拿大西部西洋参栽培概述 加拿大西部西洋参栽培地域,指加拿大的西海岸温哥华、蒙特利尔至魁北克省的种植西洋参场,大约200多个种植场,种植面积约占加拿大西洋参种植总面积的60%。温哥华市为华人居住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一区域为加美边境以北200-300公里,大江沿岸,山坡岗地,有丰富的水源。地势较平坦,坡度不大,20°以内,很多场地不超过10°。 这一区域土壤红、黄粘土质,机翻地平整耙细、耙平,掺有特地破碎的碎石块,2-3cm大小。一块参地可达10至数拾公顷。参棚为黑色聚丙稀双透棚(又透光又透雨),离地面2米高,水平扯挂,通长、宽连接,可达100-200米以上。参棚内,人、机械可以直立,直接操作。每10米间隔一趟喷 水管路,每10米一个喷头,大约每一喷水喷头幅射30平方米左右。水中有肥、农药,包括调整土壤的pH值,一次由 喷水中解决、调整。4年生的西洋参植株可达60-70cm高, 保苗率平均85-90%。 参棚的连接,均采用标准件组合。立柱为方钢不锈钢立柱,机械打桩柱,拉线、拉杆(螺旋杆)拉环和聚丙稀黑色网

眼膜大约2×4米,横、竖可以接挂,十分便利,拉力极强,耐晒、耐腐性能5-6年没问题。喷灌的水源是从大江中提到山上蓄水池中,再调配适宜、自然压下进人参地。 7月21日的播种现场会,也是别开生面。一律机械化,7,8个人,7,8台机械,效率确实很高。牵引动力均是24型4轮小拖拉机。播种全部机械播种,从平整的土地上开始:1、拖拉机带动小型做参床设备开沟,2米挂串,①4米床面,两床间距0.6米;②平整参床设备,将床表面整平压实; ③播种机开过,自动开沟点播,6 × 6 cm等距;④麦秸草垛一捆,边粉碎边撒在播种后的参床面上,大约1 cm厚; ⑤洒水机紧随其后,均匀地给参床洒水、保墒;⑥机械夯打立桩柱,人工紧线,挂网等。现场播种50分,播种5趟参床,2米×5米=10米,长度30米,床面1.4米有效操作面,即210平方米。在短短50分内播种、履草屑、洒水、做棚均得以完成,效率确实高。加拿大西洋参起收亦是大型起收参机,铲下参床全部进人机械,筛分西洋参,土壤漏下等。这就是加拿大西部地区九十年代西洋参新式栽培方式。 西洋参的栽培与加工 美国人参,当地称为花旗参,分“野生参”和“种参”。前者为野生,后者为人工栽培。人工栽培的方法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