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新课标全国卷数学WORD版(理科)(含答案)

2011新课标全国卷数学WORD版(理科)(含答案)

2011新课标全国卷数学WORD版(理科)(含答案)
2011新课标全国卷数学WORD版(理科)(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212i

i

+-的共轭复数是 (A )3

5i - (B )35

i (C )i - (D )i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哦、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2y x = (B) 1y x =+ (C )21y x =-+ (D) 2x

y -=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 (B )720 (C )1440 (D )5040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

13 (B )12 (C )23 (D )34

(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 2θ=

(A )45-

(B )35- (C )35 (D )45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7)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 A,B 两点,AB 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C )2 (D )3

(8)5

12a x x x x ?

???+-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9)由曲线y ,直线2y x =-及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

103 (B )4 (C )163

(D )6 (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

12:10,3P a b πθ??+>?∈???? 22:1,3P a b πθπ??

+>?∈

???

3:10,3P a b πθ??->?∈???? 4:1,3P a b πθπ??

->?∈ ???

其中的真命题是

(A )14,P P (B )13,P P (C )23,P P (D )24,P P (11)设函数()sin()cos()(0,)2

f x x x π

ω?ω?ω?=+++><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 x f x -=,则

(A )()f x 在0,

2π??

???

单调递减 (B )()f x 在3,44

ππ??

???

单调递减 (C )()f x 在0,2π??

??

?

单调递增

(D )()f x 在3,44ππ??

??

?

单调递增 (12)函数1

1

y x =

-的图像与函数2sin (24)y x x π=-≤≤的图像所有焦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 )2 (B) 4 (C) 6 (D)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329,

69,

x y x y ≤+≤??

≤-≤?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 。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焦点12,F F 在 x 轴上,离心率为2

。过l 的直线 交于,A B 两点,且2ABF ?的周长为16,那么C 的方程为 。

(15)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 的球面上,且6,AB BC ==,则棱锥O ABCD -的体积为 。

(16)在ABC ?中,60,B AC = 2AB BC +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12326231,9.a a a a a +==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设 31323log log ......log ,n n b a a a =+++求数列1n b ??

????

的前项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 ⊥底面ABCD. (Ⅰ)证明:PA ⊥BD ;

(Ⅱ)若PD=AD ,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

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 配方和B 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试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

(Ⅰ)分别估计用A 配方,B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

(Ⅱ)已知用B 配方生成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 的关系式为

2,94

2,941024,102t y t t -

=≤

从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其利润记为X (单位:元),求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以实验结果中质量指标值落入各组的频率作为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落入相应组的概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B点在直线y = -3上,M点满足MB//OA, MA?AB = MB?BA,M 点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C的方程;

(Ⅱ)P为C上的动点,l为C在P点处得切线,求O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

已知函数ln ()1a x b

f x x x

=

++,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230x y +-=。 (Ⅰ)求a 、b 的值;

(Ⅱ)如果当0x >,且1x ≠时,ln ()1x k

f x x x

>+-,求k 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且不与ABC ?的顶点重合。已知AE 的长为n ,AD ,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2

140x x mn -+=的两个根。

(Ⅰ)证明:C ,B ,D ,E 四点共圆;

(Ⅱ)若90A ∠=?,且4,6m n ==,求C ,B ,D ,E 所在圆的半径。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

2cos 22sin x y α

α

=??

=+?(α为参数) M 是C 1上的动点,P 点满足2OP OM =

,P 点的轨迹为曲线C 2

(Ⅰ)求C 2的方程

(Ⅱ)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3

π

θ=与C 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A ,与C 2的异于极

点的交点为B ,求AB .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3f x x a x =-+,其中0a >。

(Ⅰ)当1a =时,求不等式()32f x x ≥+的解集 (Ⅱ)若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1x x ≤- ,求a 的值。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B (6)D (7)B (8)D (9)C (10)A (11)A (12)D 二、填空题

(13)-6 (14)22

1168

x y +=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

(Ⅰ)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23269a a a =得32

34

9a a =所以2

19q =。有条件可知a>0,故13

q =。 由12231a a +=得12231a a q +=,所以113

a =。故数列{a n }的通项式为a n =1

3n 。

(Ⅱ )111111log log ...log n b a a a =+++

(12...)

(1)

2

n n n =-++++=-

12112()(1)1

n b n n n n =-=--++ 12111111112...2((1)()...())22311

n n

b b b n n n +++=--+-++-=-

++ 所以数列1

{}n

b 的前n 项和为21n n -

+ (18)解:

(Ⅰ )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BD = 从而BD 2

+AD 2

= AB 2

,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B

,()

C -,()0,0,1P 。

(1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y,z ),则

00

z =-=

因此可取n=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0

m PB m BC ?=?=

可取m=(0,-1, cos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19)解

(Ⅰ)由实验结果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的平率为228

=0.3100

+,所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

由实验结果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3210

0.42100

+=,所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

(Ⅱ)用B 配方生产的100件产品中,其质量指标值落入区间[)[)[]90,94,94,102,102,110 的频率分别为0.04,,054,0.42,因此

P(X=-2)=0.04, P(X=2)=0.54, P(X=4)=0.42, 即X 的分布列为

(20)解:

(Ⅰ)设M(x,y),由已知得B(x,-3),A(0,-1).所以MA =(-x,-1-y ), MB =(0,-3-y), AB

=(x,-2).再

由愿意得知(MA +MB )? AB

=0,即(-x,-4-2y )? (x,-2)=0.

所以曲线C 的方程式为y=14

x 2

-2. 更多免费试卷下载w 绿w 色w.lsp 圃jy.c 中om 小学教育网 分站https://www.doczj.com/doc/399178052.html,

(Ⅱ)设P(x 0,y 0)为曲线C :y=

14x 2-2上一点,因为y '=12x,所以l 的斜率为12

x 0 因此直线l 的方程为0001

()2

y y x x x -=-,即200220x x y y x -+-=。 则O 点到l

的距离2

d =

又2

00124

y x =

-,所以

2

014

12,2x d +==≥

当2

0x =0时取等号,所以O 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为2.

(21)解:

(Ⅰ)22

1

(

ln )

'()(1)x x b x f x x x

α+-=

-+

由于直线230x y +-=的斜率为12-,且过点(1,1),故(1)1,

1'(1),2

f f =??

?=-??即

1,

1,22b a b =???-=-??

解得1a =,1b =。

(Ⅱ)由(Ⅰ)知

ln 1

1x x x

++,所以

22

ln 1(1)(1)

()()(2ln )11x k k x f x x x x x x

---+=+--。 考虑函数()2ln h x x =+2(1)(1)k x x --(0)x >,则22

(1)(1)2'()k x x

h x x -++=。 (i)设0k ≤,由22

(1)(1)'()k x x h x +--=知,当1x ≠时,'()0h x <。而(1)0h =,故

当(0,1)x ∈时,()0h x >,可得2

1

()01h x x >-; 当x ∈(1,+∞)时,h (x )<0,可得211

x - h (x )>0

从而当x>0,且x ≠1时,f (x )-(1ln -x x +x k )>0,即f (x )>1ln -x x +x k

.

(ii )设0

-11)时,(k-1)(x 2

+1)+2x>0,故h ’ (x )>0,而h (1)=0,故当x ∈(1,

k -11)时,h (x )>0,可得2

11x -h (x )<0,与题设矛盾。 (iii )设k ≥1.此时h ’

(x )>0,而h (1)=0,故当x ∈(1,+∞)时,h (x )>0,可得2

11x

- h (x )<0,与题设矛盾。

综合得,k 的取值范围为(-∞,0]

(22)解: (I )连接DE ,根据题意在△ADE 和△ACB 中, AD ×AB=mn=AE ×AC, 即

AB

AE

AC AD =.又∠DAE=∠CAB,从而△ADE ∽△ACB 因此∠ADE=∠ACB 所以C,B,D,E 四点共圆。

(Ⅱ)m=4, n=6时,方程x 2

-14x+mn=0的两根为x 1=2,x 2=12.

故 AD=2,AB=12.

取CE 的中点G,DB 的中点F ,分别过G,F 作AC ,AB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 点,连接DH.因为C ,B ,D ,E 四点共圆,所以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 ,半径为DH. 由于∠A=900

,故GH ∥AB, HF ∥AC. HF=AG=5,DF= 2

1

(12-2)=5. 故C,B,D,E 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2 (23)解:

(I )设P(x,y),则由条件知M(

2

,2Y

X ).由于M 点在C 1上,所以 ???

???????????+=?=sin 222,cos 22y x 即 ???????+=?=sin 44cos 4y x 从而C 的参数方程为4cos x α

=?(α为参数)

(Ⅱ)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4sin ρθ=,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为8sin ρθ=。 射线3

π

θ=与1C 的交点A 的极径为14sin 3

π

ρ=, 射线3

π

θ=

与2C 的交点B 的极径为28sin

3

π

ρ=。

所以21||||AB ρρ-==(24)解:

(Ⅰ)当1a =时,()32f x x ≥+可化为|1|2x -≥。 由此可得 3x ≥或1x ≤-。

故不等式()32f x x ≥+的解集为{|3x x ≥或1}x ≤-。 ( Ⅱ) 由()0f x ≤的 30x a x -+≤ 此不等式化为不等式组

30x a x a x ≥??

-+≤?或30x a

a x x ≤??-+≤?

即 4x a a x ≥???≤?? 或2

x a a a ≤???≤-?? 因为0a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

a

x x ≤-

由题设可得2

a

-

= 1-,故2a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决定了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作用。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2011年—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卷、2卷、3卷)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集合

2011年—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科数学分类汇编 1.集合 一、选择题 (2018·新课标Ⅰ,文1)已知集合{}02A =,,{}21012B =--,,,,,则A B =( ) A .{}02, B .{}12, C .{}0 D .{}21012--,,,, (2018·新课标Ⅱ,文2) 已知集合{}1,3,5,7A =,{}2,3,4,5B =则A B =( ) A .{}3 B .{}5 C .{}3,5 D .{}1,2,3,4,5,7 (2018·新课标Ⅲ,文1) 已知集合{}|10A x x =-≥,{}012B =,,,则A B =( ) A .{}0 B .{}1 C .{}12, D .{}012,, (2017·新课标Ⅰ,文1)已知集合{}2A x x =<,{}320B x x =->,则( ) A .3 {|}2A B x x =< B . A B =? C .3 {|}2A B x x =< D . A B =R (2017·新课标Ⅱ,文1)(2017·1)设集合{}{}123234A B ==,,, ,,, 则=A B U ( ) A. {}123,4,, B. {}123,, C. {}234,, D. {}134,, (2017·新课标Ⅲ,文1) 已知集合{}1234A =,,,,{}2468B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016·新课标Ⅰ,文1)设集合{}1,3,5,7A =,{|25}B x x =≤≤,则A B =( ) A .{}1,3 B .{}3,5 C .{}5,7 D .{}1,7 (2016·新课标Ⅱ,文1)已知集合A ={1,2,3},B ={x | x 2 < 9},则A B =( ) A .{-2,-1,0,1,2,3} B .{-2,-1,0,1,2} C .{1,2,3} D .{1,2} (2016·新课标Ⅲ,文1)设集合{0,2,4,6,8,10}A =,{4,8}B =,则A C B =( ) A .{}4,8 B .{}0,2,6 C .{}0,2,6,10 D .{}0,2,4,6,8,10 (2015·新课标Ⅰ,文1)已知集合A={x |x=3n +2, n ∈N},B={6,8,10,12,14},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5 B .4 C .3 D .2 (2015·新课标Ⅱ,文1)已知集合}21|{<<-=x x A ,}30|{<<=x x B ,则A ∪B=( ) A. )3,1(- B. )0,1(- C. )2,0( D. )3,2( (2014·新课标Ⅰ,文1)已知集合{|13}M x x =-<<,{|21}N x x =-<<,则M B =( ) A . (2,1)- B . (1,1)- C . (1,3) D . )3,2(-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附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理科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A x R x =∈≤ },{| 4}B x Z =∈≤,则A B ?= (A)(0,2) (B)[0,2] (C){0,2] (D){0,1,2} (2) 已知复数z = ,z 是z 的共轭复数,则z z ?= (A) 14 (B)1 2 (C) 1 (D)2 (3)曲线2 x y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A)21y x =+ (B)21y x =- (C) 23y x =-- (D)22y x =-- (4)如图,质点P 在半径为2 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 0P ,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 轴距离d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A B C D (5)已知命题 1p :函数22x x y -=-在R 为增函数, 2p :函数22x x y -=+在R 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1q :12p p ∨,2q :12p p ∧,3q :()12p p ?∨和4q :()12p p ∧?中,真命题是 (A )1q ,3q (B )2q ,3q (C )1q ,4 q (D )2q ,4q

(6)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 ,则X 的数学期望为 (A)100 (B )200 (C)300 (D )400 (7)如果执行右面的框图,输入5N =,则输出的数等于 (A)54 (B )45 (C)65 (D )56 (8)设偶函数()f x 满足3()8(0)f x x x =-≥, 则{|(2)0}x f x ->= (A) {|24}x x x <->或 (B) {|04}x x x <>或 (C) {|06}x x x <>或 (D) {|22}x x x <->或 (9)若4 cos 5 α=- ,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1tan 21tan 2 αα +=- (A) 12- (B) 12 (C) 2 (D) 2- (10)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2 a π (B) 273 a π (C) 2 113 a π (D) 25a π (11)已知函数|lg |,010,()16,10.2 x x f x x x <≤?? =?-+>??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f b f c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A) (1,10) (B) (5,6) (C) (10,12) (D) (20,24) (12)已知双曲线E 的中心为原点,(3,0)P 是E 的焦点,过F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 点,且AB 的中点为(12,15)N --,则E 的方程式为 (A) 22136x y -= (B) 22 145x y -= (C) 22163x y -= (D) 22 154 x y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范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主讲内容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三、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几点建议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1) ?2002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实验版 (蓝皮本) ?2005年开始修改数学课程标准 ?2007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7修改稿(已经有很好的修订过程的内容变化批注) ?2011年完善数学课程标准修改 ?2011年九月推出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十月开始课程标准培训 ?2012年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黄皮本)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2) 1.进行广泛深入的实施状况调查研究 (12个省,问卷3768份) 2. 组织全面认真的修改研讨 (12次修改研讨会 3. 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2006年6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征求意见。 2007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征求意见稿发放全国10个省教研室、10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以及40名专家征求意见。 此外,还通过不同形式,向项武义教授、张奠宙教授,以及部分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征求意见。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坚持体现国家利益,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以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基础,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各方面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力求《标准》更加完善:使《标准》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使《标准》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更适合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习评价。 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 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 四是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 正如“数与代数”一样,“图形与几何”代表了第一、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侧重点:在第一、二学段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整体认识图形及其某些特征,并通过操作等加以确认;第三学

201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理科数学分类汇编——9.解析几何

9.解析几何(含解析) 一、选择题 【2017,10】已知F 为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直线l 1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l 2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 ) A .16 B .14 C .12 D .10 【2016,10】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B A ,两点,交C 的准线于E D ,两点,已知 24=AB ,52=DE ,则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 .2 B .4 C .6 D .8 【2016,5】已知方程1322 22=--+n m y n m x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 取值范围是( ) A .)3,1(- B .)3,1(- C .)3,0( D .)3,0( 【2015,5】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则0y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2014,4】已知F 是双曲线C :22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3 C D .3m 【2014,10】已知抛物线C :2 8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交点,若4FP FQ =,则||QF =( ) A . 72 B .52 C .3 D .2 【2013,4】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的离心率为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y =14x ± B .y =13x ± C .y =12 x ± D .y =±x 【2013,10】已知椭圆E :22 22=1x y a b +(a >b >0)的右焦点为F (3,0),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 A .22=14536x y + B .22=13627x y + C .22=12718x y + D .22 =1189 x y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数学)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新课标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 |x |≤2,x ∈R},B ={x |x ≤4,x ∈Z},则A ∩B =( ) A .(0,2) B .[0,2] C .{0,2} D .{0,1,2} 2.a ,b 为平面向量,已知a =(4,3),2a +b =(3,18),则a ,b 夹角的余弦值等于( ) A.865 B .-865 C.1665 D .-1665 3.已知复数z =3+i (1-3i )2,则|z |=( ) A.14 B.12 C .1 D .2 4.曲线y =x 3-2x +1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y =x -1 B .y =-x +1 C .y =2x -2 D .y =-2x +2 5.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4,-2),则它的离心率为( ) A. 6 B.5 C.62 D.52 6.如图,质点P 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 0(2,-2),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 轴距离d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7.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a ,a ,a ,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 A .3πa 2 B .6πa 2 C .12πa 2 D .24πa 2 8.如果执行右面的框图,输入N =5,则输出的数等于( ) A.54 B.45 C.65 D.56

2011版数学新课标变化情况解读

2011版数学新课标变化情况解读 呈现九大变化: 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注重启发式 ●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原课标: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 测试题及答案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3、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4、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5、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6、“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7、《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8、《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合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 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新课标卷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212i i +-的共轭复数是 (A )3 5i - (B )35 i (C )i - (D )i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3y x = (B) 1y x =+ (C )21y x =-+ (D) 2 x y -=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 (B )720 (C )1440 (D )5040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3 (B )12 (C )23 (D ) 34 (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2θ=

(A )45- (B )35- (C )3 5 (D )45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7)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2 (D )3 (8)5 12a x x x x ???? +-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40 (B )-20 (C )20 (D )40 (9)由曲线y x =2y x =-及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103 (B )4 (C )16 3 (D )6 (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 12:10,3 P a b π θ??+>?∈???? 22:1,3P a b πθπ?? +>?∈ ??? 3:10,3P a b πθ??->?∈???? 4:1,3P a b πθπ?? ->?∈ ??? 其中的真命题是

2010新课标全国卷数学理+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数学(理科)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n x x x ,,21的标准差 锥体体积公式 s = 13V Sh = 其中x 为样本平均数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V Sh = 24S R π= 34 3 V R π=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其中R 为球的半径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2,x ∈R},B ={x |x ≤4,x ∈Z},则A ∩B =( ) A .(0,2) B .[0,2] C .{0,2} D .{0,1,2} 2.已知复数z = 3+i 1-3i 2 ,z 是z 的共轭复数,则z ·z =( ) A.1 4 B.12 C .1 D .2 3.曲线y = x x +2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y =2x +1 B .y =2x -1 C .y =-2x -3 D .y =-2x -2 4.如图,质点P 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 0(2,-2),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 轴的距离d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5.已知命题p 1:函数y =2x -2-x 在R 为增函数. p 2:函数y =2x +2-x 在R 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q 1:p 1∨p 2,q 2:p 1∧p 2,q 3:(綈p 1)∨p 2和q 4:p 1∧(綈p 2)中,真命题是( ) A .q 1,q 3 B .q 2,q 3 C .q 1,q 4 D .q 2,q 4 6.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 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 ,则X 的数学期望为( )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7.如果执行如图的框图,输入N =5,则输出的数等于( ) A.5 4 B.45 C.65 D.56 8.设偶函数f (x )满足f (x )=x 3 -8(x ≥0),则{x |f (x -2)>0}=( ) A .{x |x <-2或x >4} B .{x |x <0或x >4} C .{x |x <0或x >6} D .{x |x <-2或x >2} 9.若cos α=-4 5,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1+tan α 21-tan α 2=( ) A .-12 B.12 C .2 D .-2 10.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πa 2 B.73πa 2 C.113 πa 2 D .5πa 2 11.已知函数f (x )=???? ? |lg x |,010.若a ,b ,c 互不相 等,且f (a )=f (b )=f (c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0) B .(5,6) C .(10,12) D .(20,24) 12.已知双曲线E 的中心为原点,F (3,0)是E 的焦点,过F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的中点为N (-12,-15),则E 的方程为( )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及教学建议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201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理科数学分类汇编——6.数列

1 6.数列(含解析) 一、选择题 【2018,4】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243S S S =+,12a =,则=5a A .12- B .10- C .10 D .12 【2017,4】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24a a +=,648S =,则{}n a 的公差为( ) A .1 B .2 C .4 D .8 【2017,12】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 ,…,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 项是20,21,22,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N :N >100且该数列的前N 项和为2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 A .440 B .330 C .220 D .110 【2016,3】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9项的和为27,810=a ,则=100a ( ) A .100 B .99 C .98 D .97 【2013,7】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m -1=-2,S m =0,S m +1=3,则m =( ). A .3 B .4 C .5 D .6 【2013,12】设△A n B n C n 的三边长分别为a n ,b n ,c n ,△A n B n C n 的面积为S n ,n =1,2,3,….若b 1>c 1,b 1+c 1=2a 1,a n +1=a n ,b n +1=2n n c a +,c n +1=2 n n b a +,则( ). A .{S n }为递减数列 B .{S n }为递增数列 C .{S 2n -1}为递增数列,{S 2n }为递减数列 D .{S 2n -1}为递减数列,{S 2n }为递增数列 【2013,14】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2133 n n S a =+,则{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__________. 【2012,5】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472a a +=,568a a =-,则110a a +=( ) A .7 B .5 C .-5 D .-7 二、填空题 【2018,14】记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21n n S a =+,则6S =_____________. 【2016,15】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1031=+a a ,542=+a a ,则12n a a a L 的最大值为 . 【2012,16】数列{n a }满足1(1)21n n n a a n ++-=-,则{n a }的前60项和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015,17】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n a >0,2243n n n a a S +=+.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全)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 【新旧课标比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2010高考文科数学题新课标卷(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2, n x x x 的标准差 锥体体积公式 s = = 13V s h 其中x 为样本平均数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V Sh = 233 4,4 S R V R ππ==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其中R 为球的半径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4,|A x x x R B x x x Z =≤∈=∈,则A B = (A )(0,2) (B )[0,2] (C )|0,2| (D )|0,1,2| (2)a ,b 为平面向量,已知a=(4,3),2a+b=(3,18),则a ,b 夹角的余弦值等于 (A )865 (B )865- (C )1665 (D )16 65 - (3)已知复数2 3(13) i z i +=-i = (A)14 (B )1 2 (C )1 (D )2 (4)曲线2y 21x x =-+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 (A )1y x =- (B )1y x =-+ (C )22y x =- (D )22y x =-+ (5)中心在远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4,2),则它的离 心率为 (A ) (B (C (D

(6)如图,质点p 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0p ,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 轴距离d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7)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a 、a 、a,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3πa 2 (B )6πa 2 (C )12πa 2 (D ) 24πa 2(8)如果执行右面的框图,输入N=5,则输出的数等于 (A )54 (B )45 (C )65 (D )56 (9)设偶函数f(x)满足f(x)=2x -4 (x ≥0),则(){} 20x f x ->= (A ){}24x x x <->或 (B ){}04 x x x <>或 (C ){}06 x x x <>或 (D ){}22 x x x <->或 (10)若sin a = -45,a 是第一象限的角,则sin()4 a π += (A )-10 (B )10 (C ) -10 (D )10 (11)已知 ABCD 的三个顶点为A (-1,2),B (3,4),C (4,-2),点(x , y )在 ABCD 的内部,则z=2x-5y 的取值范围是 (A )(-14,16) (B )(-14,20) (C )(-12,18) (D )(-12,20)

(完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A.B.C.﹣i D.i 2.(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y=2x3B.y=|x|+1 C.y=﹣x2+4 D.y=2﹣|x| 3.(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 B.720 C.1440 D.5040 4.(5分)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A.B.C.D. 5.(5分)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A.﹣ B.﹣ C.D. 6.(5分)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

图可以为() A.B.C.D. 7.(5分)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 交于A,B两点,|AB|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A.B.C.2 D.3 8.(5分)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40 B.﹣20 C.20 D.40 9.(5分)由曲线y=,直线y=x﹣2及y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B.4 C.D.6 10.(5分)已知与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1:|+|>1?θ∈[0,);P2:|+|>1?θ∈(,π];P3:|﹣|>1?θ∈[0, );P4:|﹣|>1?θ∈(,π];其中的真命题是() A.P1,P4B.P1,P3C.P2,P3D.P2,P4 11.(5分)设函数f(x)=sin(ωx+φ)+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x)=f(x),则() A.f(x)在单调递减B.f(x)在(,)单调递减 C.f(x)在(0,)单调递增D.f(x)在(,)单调递增12.(5分)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2sinπx(﹣2≤x≤4)的图象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2 B.4 C.6 D.8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名词解释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 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课标卷)(理科)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课标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A、B、 C、﹣i D、i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x3 B、y=|x|+1 C、y=﹣x2+1 D、y=2﹣|x|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 B、720 C、1440 D、5040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B、 C、D、 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A、﹣ B、﹣ C、D、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A、B、 C、D、 7、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 A、B、 C、2 D、3 8、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40 B、﹣20 C、20 D、40 9、由曲线y=,直线y=x﹣2及y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B、4 C、D、6 10、已知与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1:|+|>1?θ∈[0,);

P2:|+|>1?θ∈(,π];P3:|﹣|>1?θ∈[0,);P4:|﹣|>1?θ∈(,π];其中的真命题是() A、P1,P4 B、P1,P3 C、P2,P3 D、P2,P4 11、设函数f(x)=sin(ωx+φ)+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x)=f(x),则() A、f(x)在单调递减 B、f(x)在(,)单调递减 C、f(x)在(0,)单调递增 D、f(x)在(,)单调递增 12、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2sinπx(﹣2≤x≤4)的图象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2 B、4 C、6 D、8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2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 F l的直线交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C的方程为_________. 15、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2,则棱锥O﹣ABCD的体积为_________. 16、在△ABC中,B=60°,AC=,则AB+2BC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0分) 17、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a32=9a2a6, (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log3a1+log3a2+…+log3a n,求数列{}的前n项和. 18、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