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四 第2课时 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四 第2课时 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四 第2课时 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四 第2课时 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第2课时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1.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若电场为匀强电场,则W=Fl cos α=Eql cos α;若是非匀强电场,则一般利用W=qU来求.

2.磁场力又可分为洛伦兹力和安培力.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对运动的电荷都不做功;安培力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3.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对移动电荷做功.即W=UIt=Uq.

4.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棒中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对导体棒做负功,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即W AB=-ΔE p.

1.功能关系在电学中应用的题目,一般过程复杂且涉及多种性质不同的力,因此,通过审题,抓住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关键,然后根据不同的运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特点来选择相应规律求解.

2.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处理电学中能量问题时仍然是首选的方法.

考向1 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一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连接一带正电的光滑滑块P,滑块所处空间存在着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弹簧是原长状态,物体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给滑块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滑块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若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滑块电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B .滑块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功12mv 2

C .滑块动能的变化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

D .当滑块的加速度最大时,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最大

审题突破 弹簧原长状态时,物体恰好处于平衡状态,说明电场力和重力什么关系?滑块向下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力做功?何时加速度最大?

解析 由题意qE =mg sin θ,在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等,则滑块电势能增加量等于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A 正确.克服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即等于动能的减少量,故B 正确.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动能定理知,电场力、重力、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滑块动能的变化量,故C 错误.当滑块运动到最低点时,加速度最大,电场力做的负功最多,即电势能增加最多,此时系统机械能最小,故D 错误. 答案 AB

以题说法 在解决电学中功能关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功;(2)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3)力学中的几个功能关系在电学中仍然成立.

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 秒末加上竖直向上、

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 秒小球又回到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 ) A .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1.5mg 2t 2

B .整个过程中机械能的增量为2mg 2t 2

C .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减少了mg 2t 2

D .从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23mg 2t 2

答案 BD

解析 由12gt 2=-(vt -12at 2),又v =gt ,解得a =3g .由a =qE -mg

m ,联立解得qE =4mg ,则小

球电势能减少为Δε=qE ·12gt 2=2mg 2t 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机械能的增量为2mg 2t 2

,故A 错

误,B 正确.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减少了ΔE k =12m (gt )2

,故C 错误.设

从A 点到最低点的高度为h ,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qE (h -12gt 2)=0,解得h =23gt 2

,故从A 点

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ΔE p =mgh =2mg 2t

2

3

,故D 正确.

考向2 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例2 如图2所示是研究带电体的质量与电量关系的光滑绝缘细管,长为L 且竖直放置,点电荷M 固定在管底部,电荷量为+Q .现从管口A 处静止释放一带电体

N ,当其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时,N 下落至距M 为h 的B 处速度恰好为0.已知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带电体下落过程中不影响原电场. (1)若把A 换成电量为+q 、质量为3m 的带电体N 1,仍从A 处静止释放.求N 1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处与M 的距离及到达B 处的速度大小;

(2)若M 略向上移动,试判断带电体N 能否到达B 处,并说明理由;

(3)若M 保持原位置不变,设法改变带电体N 的质量与电量,要求带电体下落的最低点在B 处,列出N 应满足的条件.

图2

审题突破 N 1运动过程中何时速度最大?质量为m 和3m 的带电体从A 到B 相同的物理量是什么?M 略向上移动又是哪个物理量发生变化?

解析 (1)带电体N 1运动到重力等于电场力时,速度最大,设距底部距离为r ,则有3mg =kQq

r 2

, 解得r =

kQq 3mg

. 设带电体N 1运动到B 处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有 3mg (l -h )+qU AB =12×3mv 2

B ,

依题意有mg (l -h )+qU AB =0, 联立两式可得:v B =2

g l -h

3

.

(2)N 不能到达B 处.因为mg (l -h )+qU AB ′<0. (3)设带电体N 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 由动能定理得:m ′g (l -h )+q ′U AB =0 所以

q ′m ′=q m

答案 (1)

kQq 3mg

2 g l -h

3

(2)N 不能到达B 处,因为mg (1-h )+qU AB ′<0 (3)带

电体下落的最低点在B 处,N 应满足的条件为

q ′m ′=q m

以题说法 1.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的特点类似,都与路径无关.

2.对于电场力做功或涉及电势差的计算,选用动能定理往往最简便快捷,但运用动能定理时要特别注意运动过程的选取.

如图3所示,在一倾角为37°的绝缘斜面下端O ,固定有垂直于斜面的绝缘挡

板.斜面ON 段粗糙,长度s =0.02 m ,NM 段光滑,长度L =0.5 m .在斜面的所在区域有竖直

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2×105 N/C.有一小滑块质量为2×10-3 kg ,带正电,电量为1×10-7

C ,小滑块与ON 段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5.将小滑块从M 点由静止释放,在运动过程中没有电量损失,与挡板相碰后原速返回.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

.求:

图3

(1)小滑块第一次过N 点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最后停在距离挡板多远的位置; (3)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 答案 (1)2 3 m/s (2)0.01 m (3)6.77 m 解析 (1)小滑块第一次过N 点的速度为v , 则由动能定理有12mv 2

=mgL sin 37°+qEL sin 37°

代入数据得:v =2 3 m/s.

(2)滑块在ON 段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F f =μ(mg cos 37°+qE cos 37°)=2.4×10-2 N

滑块所受重力、电场力沿斜面的分力

F 1=mg sin 37°+qE sin 37°=2.4×10-2 N

因此滑块沿ON 下滑时做匀速运动,上滑时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时可停下. 设小滑块与挡板碰撞n 次后停在距挡板距离为x 处, 则由动能定理得:

(mg +qE )(L +s -x )sin 37°-μ(mg +qE )[(2n -1)s +x ]cos 37°=0 由0≤x ≤0.02 m,得:12.5≤n ≤13.5 取n =13得:x =0.01 m

(3)设滑块每一次与挡板碰撞沿斜面上升的距离减少Δx ,由能量守恒得: (mg +qE )Δx sin 37°=2μ(mg +qE )s cos 37° 代入数据得:Δx =0.04 m

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距离

s 1=L +s -Δx =0.48 m

滑块第p 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距离

s p =s 1-(p -1)Δx

滑块移动的总路程s 总=L +s +x +2[ps 1-p p -

Δx 2

]

由于s p ≥s =0.02 m ,得p ≤12.5, 取p =12代入上式得:s 总=6.77 m.

考向3 功能观点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

例3 如图4甲所示,MN 、PQ 是相距d =1 m 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某一夹角,导轨电阻不计;长也为1 m 的金属棒ab 垂直于MN 、PQ 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ab 的质量m =0.1 kg 、电阻R =1 Ω;MN 、PQ 的上端连接右侧电路,电路中R 2为一电阻箱;已知灯泡电阻R L =3 Ω,定值电阻R 1=7 Ω,调节电阻箱使R 2=6 Ω,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现断开开关S ,在t =0时刻由静止释放ab ,在t =0.5 s 时刻闭合S ,同时加上分布于整个导轨所在区域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图乙所示为ab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图4

(1)求斜面倾角α及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2)ab 由静止下滑x =50 m(此前已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求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 (3)若只改变电阻箱R 2的值.当R 2为何值时,ab 匀速下滑中R 2消耗的功率最大?消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审题突破 由乙图可知闭合S 前、后ab 分别做什么运动?可以提取哪些信息?ab 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电流是否恒定,如何求电热?

解析 (1)S 断开时,a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图乙得a =Δv Δt =6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α=ma , 所以有sin α=3

5

,即α=37°,

t =0.5 s 时,S 闭合且加了磁场,分析可知,此后ab 将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速度

达到最大(v m =6 m/s)后接着做匀速运动. 匀速运动时,由平衡条件知mg sin α=F 安, 又F 安=BId I =

Bdv m

R 总

R 总=R +R 1+R L R 2

R L +R 2

=10 Ω

联立以上四式有mg sin α=B 2d 2v m

R 总

代入数据解得B =

mg sin αR 总

d 2v m

=1 T

(2)由能量转化关系有mg sin αx =12mv 2

m +Q

代入数据解得Q =mg sin αx -12mv 2

m =28.2 J

(3)改变电阻箱R 2的值后,ab 匀速下滑时有

mg sin α=BdI

所以I =

mg sin α

Bd

=0.6 A 通过R 2的电流为I 2=

R L

R L +R 2

I R 2的功率为P =I 2

2R 2

联立以上三式可得P =I

2

R 2

L R 2R L +R 2

2

=I

2

R

2L R L

R 2

+R 22

R L

R 2

=R 2时,即R 2=R L =3 Ω,功率最大, 所以P m =0.27 W.

答案 (1)37° 1 T (2)28.2 J (3)3 Ω 0.27 W

以题说法 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棒中的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是变力,所以安培力做的功只能由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来求解.

如图5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平行金属导轨AB 、CD ,两端接有阻值相同

的两个定值电阻.质量为m 的导体棒垂直放在导轨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导体棒,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静止在OO ′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给导体棒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它能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为d ,且能再次经过OO ′位置.已知导体棒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 f ,导体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左侧电阻产生的热量为Q ,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则( )

图5

A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12

mv 2

0-Q -F f d

B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12

mv 2

0-2Q -F f d

C .导体棒再次回到OO ′位置时的动能等于12mv 2

0-4Q -2F f d

D .导体棒再次回到OO ′位置时的动能大于12mv 2

0-4Q -2F f d

答案 BD

解析 当导体棒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12

mv 20=E p +2Q +F f d 所以E p =12mv 2

0-2Q -F f d ①

故A 错误,B 正确;

由于产生了电能和热能,导体棒的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导致棒在同一个位置时,向右的速度大于向左的速度,所以导体棒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小于导体棒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即2Q ′<2Q ,当导体棒向左运动的过程中,E p =12mv 2

+2Q ′+F f d ②

联立①②得:12mv 2=12mv 20-2Q -F f d -2Q ′-F f d >12

mv 2

0-4Q -2F f d ,故C 错误,D 正确.

7.应用动力学和功能观点处理电学综合问题

例4 (16分)如图6所示,水平绝缘粗糙的轨道AB 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绝缘光滑轨道BC 平滑连接,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 =0.4 m ,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线与轨道所在的平面平行,电场强度E =1.0×104

N/C.现有一电荷量q =+1.0×10-4

C ,质量m =0.1 kg 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轨道上的P 点由静止释放,带电体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 ,然后落至水平轨道上的

D 点.取g =10 m/s 2

.试求:

图6

(1)带电体运动到圆形轨道B 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D 点到B 点的距离x DB ;

(3)带电体在从P 开始运动到落至D 点的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思维导图

解析 (1)设带电体通过C 点时的速度为v 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C R

(2分)

设带电体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B ,设轨道对带电体的支持力大小为F B ,从B 到C 根据动能定理:

-mg ·2R =12mv 2C -12

mv 2

B

(2分) 带电体在B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B -mg =m v

2B R

(2分)

联立解得:F B =6.0 N(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带电体对轨道的压力

F B ′=6.0 N(1分)

(2)设带电体从最高点C 落至水平轨道上的D 点经历的时间为t ,根据运动的分解有2R =12gt 2

(1

分)

x DB =v C t =12·Eq

m t 2(2分)

联立解得x DB =0.8 m(1分)

(3)由P 到B 带电体做加速运动,故最大速度一定出现在从B 经C 到D 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其合力与重力方向成45°夹角斜向右下方,故最大速度必出现在B 点右侧对应圆心角为45°处.(1分) 设小球的最大动能为E km ,根据动能定理有:

qER sin 45°-mgR (1-cos 45°)=E km -1

2

mv 2

B (2分)

解得:E km =22+3

5 J≈1.17 J(1分)

答案 (1)6.0 N (2)0.8 m (3)1.17 J

(限时:15分钟,满分:17分)

(2014·四川·10)在如图7所示的竖直平面内,水平轨道CD 和倾斜轨道GH 与半径r =9

44 m 的

光滑圆弧轨道分别相切于D 点和G 点,GH 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过G 点、垂直于纸面的竖直平面左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 =1.25 T ;过D 点、垂直于纸面的竖直平面右侧有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E =1×104

N/C.小物体P 1质量

m =2×10-3 kg 、电荷量q =+8×10-6 C ,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F =9.98×10-3 N 的作用,沿CD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D 点后撤去推力.当P 1到达倾斜轨道底端G 点时,不带电的小

物体P 2在GH 顶端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 =0.1 s 与P 1相遇.P 1和P 2与轨道CD 、GH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取g =10 m/s 2

,sin 37°=0.6,cos 37°=0.8,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

图7

(1)小物体P 1在水平轨道CD 上运动速度v 的大小; (2)倾斜轨道GH 的长度s . 答案 (1)4 m/s (2)0.56 m

解析 (1)设小物体P 1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v ,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为F 1,受到的摩擦力为f ,则

F 1=qvB ① f =μ(mg -F 1)②

由题意,水平方向合力为零

F -f =0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v =4 m/s④

(2)设P 1在G 点的速度大小为v G ,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

qEr sin θ-mgr (1-cos θ)=1

2mv 2G -12

mv 2⑤

P 1在GH 上运动,受到重力、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设加速度为a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qE cos θ-mg sin θ-μ(mg cos θ+qE sin θ)=ma 1⑥

P 1与P 2在GH 上相遇时,设P 1在GH 上运动的距离为s 1,则s 1=v G t +12

a 1t 2⑦

设P 2质量为m 2,在GH 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 2,则

m 2g sin θ-μm 2g cos θ=m 2a 2⑧

P 1与P 2在GH 上相遇时,设P 2在GH 上运动的距离为s 2,则 s 2=12

a 2t 2⑨

又s =s 1+s 2⑩

联立⑤~⑩式,代入数据得

s =0.56 m

(限时:45分钟)

题组1 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1.(2014·天津·4)如图1所示,平行金属板A 、B 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

图1

A .若微粒带正电荷,则A 板一定带正电荷

B .微粒从M 点运动到N 点电势能一定增加

C .微粒从M 点运动到N 点动能一定增加

D .微粒从M 点运动到N 点机械能一定增加 答案 C

解析 A .分析微粒的运动轨迹可知,微粒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由于微粒的重力不可忽略,故微粒所受的电场力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故A 错误.

B .微粒从M 点运动到N 点,电场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故微粒的电势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B 错误.

C .微粒从M 点运动到N 点过程中,合力做正功,故微粒的动能一定增加,C 正确.

D .微粒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除重力之外的电场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故机械能不一定增加,D 错误.

2.(2014·湖北七市模拟)如图2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直立于地面上,上面放一个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现将小球向下压到某位置后由静止释放,若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对小球做功分别为W 1和W 2,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则上述过程中( )

图2

A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W 2

B .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12

mv 2

+W 1-W 2

C .弹簧弹性势能、小球的电势能和小球的重力势能三者之和可能一直在减小

D .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W 2 答案 CD

解析 A 项,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知电势能减小W 2,故A 错误.B 项,根据动能定理,W 1+W 2+W 弹=12mv 2,解得弹力做功W 弹=12mv 2

-W 1-W 2,知弹性势

能的最大值为12mv 2

-W 1-W 2,故B 错误.C 项,根据能量守恒得,弹性势能、小球的电势能、

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由于小球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加,所以弹簧弹性势能、小球的电势能和小球的重力势能三者之和可能一直在减小,故C 正确.D 项,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增量,由于电场力做功为W 2,则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W 2,故D 正确.

3.如图3所示,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与水平方向成15°角,AB 直线垂直匀强电场E ,现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在A 点以初速度大小v 0方向水平向右抛出,经时间t 小球下落到

C 点(图中未画出)时速度大小仍为v 0,则小球由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图3

A .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零

B .小球的机械能减小量为12mg 2t 2

C .小球的电势能减小

D .C 一定位于AB 直线的右侧 答案 ABC

解析 小球受到自身重力mg 和电场力qE 作用,合力F 如图所示斜

向左下方,小球从A 点到C 点速度大小没有变化,说明合外力没有做功,即初、末位置都在与合力垂直的同一条线上,据此判断如图,电场力做负功,选项A 错.电势能增大,选项C 错.由于AC 与合力

F 垂直,所以C 点一定位于AB 直线的右侧,选项D 对.小球机械能减小量等于克服电场力做

的功,根据动能定理,克服电场力做功等于重力做功,但竖直方向不但受到自身重力还有电场力竖直向下的分力,竖直方向加速度大于g ,所以竖直方向位移大于12gt 2

,重力做功即克服

电场力做功大于W =mg ×12gt 2=12

mg 2t 2

,选项B 错.

4.如图4所示,在绝缘的斜面上方存在着沿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斜面上的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已知在下滑的过程中,金属块动能增加了12 J ,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 J ,重力做功24 J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4

A .金属块带负电

B .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 J

C .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 J

D .金属块的电势能减少4 J 答案 C

解析 设重力做功为W G ,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电场力做功W ,由动能定理W G +W -W f =ΔE k ,解得电场力做功W =-4 J ,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由于斜面上的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故金属块带正电,A 、B 选项错误;除重力外的其他外力做功W -W f =-12 J ,故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 J ,C 选项正确;电场力做负功,金属块的电势能增加,D 选项错误. 题组2 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5.如图5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AB 与半径为R 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 相切于B 点,水平轨道AB 部分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 ,半圆形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B 为最低点,D 为最高点.一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从距B 点x 的位置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AB 向右运

动,并能恰好通过最高点D ,则下列物理量的变化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图5

A .其他条件不变,R 越大,x 越大

B .其他条件不变,m 越大,x 越大

C .其他条件不变,E 越大,x 越大

D .其他条件不变,R 越大,小球经过B 点瞬间对轨道的压力越大 答案 AB

解析 小球在BCD 部分做圆周运动,在D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 v

2D R

,小球由B 到D 的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2mv 2B =mg ×2R +12mv 2

D

,联立解得:v B =5gR ,R 越大,小球经过B 点时的速度越大,则x 越大,选项A 正确;小球由A 到B ,由动能定理得:qEx =12mv 2

B ,

将v B =5gR 代入得:qEx =5

2

mgR ,知m 越大,x 越大,B 正确;E 越大,x 越小,C 错误;在B 点有:F N -

mg =m v

2B R

,将v B =5gR 代入得:F N =6mg ,选项D 错误.

6.如图6所示,倾斜角度为θ的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物体(可看成质点)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小物体以初速度v 0从斜面上的A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又下滑回到A 点.小物体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OA =OB =l .求:

图6

(1)小物体沿斜面上滑经过AB 中点时的加速度; (2)小物体返回到斜面上的A 点时的速度. 答案 (1)g (sin θ+μcos θ)+μkQq

ml 2sin 2θ

(2)4gl sin 2θ-v 2

0 解析 (1)F N =mg cos θ+

kQq l sin θ

2

mg sin θ+μF N =ma

得:a =

mg sin θ+μ

mg cos θ+

kQq l sin θ

2

m

=g (sin θ+μcos θ)+

μkQq

ml 2sin 2θ

.

(2)从A 到B ,由动能定理得: 0-12mv 20=-mgl sin 2θ+W f 从B 到A ,由动能定理得: 12

mv 2

=mgl sin 2θ+W f 得:v =4gl sin 2θ-v 2

7.(2014·新课标Ⅰ·25)如图7所示,O 、A 、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 =60°,OB =3

2OA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

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 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 (q >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OAB 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

A 点,到达A 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

恰好通过B 点,且到达B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图7

(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1)73 (2)3mg

6q

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

解析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 0,初动能为E k0,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时间为t ,令OA =d ,则

OB =32

d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d sin 60°=v 0t ① d cos 60°=12

gt 2②

又有E k0=12

mv 2

0③

由①②③式得E k0=3

8mgd ④

设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为E k A ,则

E k A =E k0+12

mgd ⑤

由④⑤式得

E k A E k0=73

(2)加电场后,小球从O 点到A 点和B 点,高度分别降低了d 2和3d

2

,设电势能分别减小ΔE p A 和

ΔE p B ,由能量守恒及④式得 ΔE p A =3E k0-E k0-12mgd =2

3E k0⑦

ΔE p B =6E k0-E k0-3

2

mgd =E k0⑧

在匀强电场中,沿任一直线,电势的降落是均匀的.设直线OB 上的M 点与A 点等电势,M 与

O 点的距离为x ,如图,则有

x

32

d =ΔE p A ΔE p B ⑨ 解得x =d ,MA 为等势线,电场强度方向必与其垂线OC 方向平行.设电场强度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可得α=30°⑩ 即电场强度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 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有qEd cos 30°=ΔE p A ? 由④⑦?式得E =

3mg 6q

题组3 功能观点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

8.在如图8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的匀强磁场,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 ,一个质量为m 、电阻为R 、边长也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 边刚越过

GH 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 边下滑到JP 与MN 的中间位置时,

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 进入GH 到MN 与JP 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动能变化量为ΔE k ,重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 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8

A.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

B.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有(W1-ΔE k)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从ab进入GH到MN到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为ΔE k=W1-W2答案CD

解析由平衡条件,第一次匀速运动时,mg sin θ=B2L2v1

R

,第二次匀速运动时,mg sin θ=

4B2L2v2

R

,则v2

9.如图9所示,电阻不计的刚性U型金属导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导轨上连有电阻R.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杆ab可在导轨上滑动,滑动时保持与导轨垂直.金属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轨右边的左方为一个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导轨的右边恰在匀强磁场右边边界处.现有一位于导轨平面内且与导轨平行的向右方向的拉力作用于金属杆ab上,使之从静止开始在导轨上向右做加速运动.已知拉力的功率恒为P,经过时间t,金属杆在导轨上相对导轨向右滑动的位移为x,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拉力做的功为Pt+μmgx

B.电阻R中所产生的电能为Pt-μmgx

C.金属杆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Pt

D.金属杆和导轨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μmgx

答案 D

解析因为拉力的功率恒为P,则拉力做功的大小W=Pt,故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知,拉力做功一部分转化为金属杆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电阻R上产生的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摩

擦产生的内能,即Pt =12mv 2+Q +W 电,可知W 电=Pt -Q -12mv 2=Pt -μmgx -12mv 2

,故B 错误.拉

力做功的大小与金属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不等,则克服安培力做功不等于Pt ,故C 错误.因为金属杆和导轨间的相对路程为x ,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为μmgx ,故D 正确.

题组4 应用动力学和功能观点处理电学综合问题

10.如图10所示,在A 点固定一正电荷,电量为Q ,在离A 高度为H 的C 处由静止释放某带同种电荷的液珠,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大小恰好为重力加速度g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两电荷均可看成点电荷,不计空气阻力.求:

图10

(1)液珠的比荷;

(2)液珠速度最大时离A 点的距离h ;

(3)若已知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可表示成φ=kQ

r

,其中r 为该点到Q 的距离(选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求液珠能到达的最高点B 离A 点的高度r B . 答案 (1)2gH

2

kQ

(2)2H (3)2H

解析 (1)液珠开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 ,可知液珠在C 处释放时加速度方向向上,设液珠的电量为q ,质量为m ,有k Qq H

2-mg =mg

解得比荷为q m =2gH 2

kQ

(2)当液珠速度最大时,库仑力与重力相等,有

k Qq

h

2=mg , 结合(1),解得h =2H . (3)设CB 间的电势差为U CB ,有

U CB =φC -φB =kQ H -kQ

r B

根据动能定理有qU CB -mg (r B -H )=0 解得r B =2H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二、重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北京新东方一对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不要盲区的去大

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 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所以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会的题目都拿到分数,不错过。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 2019年北京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是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确定物理情景、运动条件、运动特征。 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

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特别是选修3—3,没有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应该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希望认真钻研教材。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需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 实验部分一直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的理论部分一般在第一轮中进行,我们把“走进实验室”放在第二轮。历年来尽管在实验部分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中高分、低分悬殊较大,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思想重视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实验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特别是《课程标准》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即使是考查教材上的原实验,也是改容换面而推出的。原理是为目的服务的,每个实验所选择的器材源于实验原理,电学中的控制电路与测量电路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地方。复习中还要注意器材选择的基本原则,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二轮实验复习的一个目的。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选做题中考实验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要忽视这方面内容。 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

2018高考物理步步高第五章第1讲

2018高考物理步步高第五章第1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高考命题解读 内容 要求 说明 1.考查方式 能量观点是高中物理解决问题的三大方法之一,既在选择题中出现,也在综合性的计算题中应用,常将功、功率、动能、势能等基础知识融入其他问题考查,也常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作为解题工具在综合题中应用. 2.命题趋势 通过比较,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在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常将功和能的知识和方法融入其他问题考查,情景设置为多过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9.功和功率 Ⅱ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 10.动能 动能定理 Ⅱ 11.重力势能 Ⅱ 12.弹性势能 Ⅰ 1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14.能量守恒 Ⅰ 实验四: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五: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 第1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一、功 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计算公式 (1)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一致时:W =Fl .

(2)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W =Fl cos_α. 5.功的正负 (1)当0≤α<π 2 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π 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当α=π 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 6.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 做功情形 图例 备注 都做正功 (1)一对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与参考系无关 (2)一对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W =Fl cos α.l 是相对位移,α是F 与l 间的方向夹角 (3)一对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可正、可负,也可为零 都做负功 一正一负 一为零 一为正 一为负 ]7.一对平衡力的功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若物体静止,则两个力都不做功;若物体运动,则这一对力所做的功一定是数值相等,一正一负或均为零. 二、功率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 (1)P =W t ,P 为时间t 内物体做功的快慢. (2)P =F v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③当力F 和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v 分解. 深度思考 由公式P =F v 得到F 与v 成反比正确吗?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攻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攻略 物理在绝大多数的省份既是会考科目又是高考科目,在高中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攻略,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知识板块:以小综合为主,不求大而全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侧重全面弄懂基本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个体类物理问题。综合应用程度不太高。实际上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是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因势利导把知识进行适当综合。但要循序渐进,以小综合为主,不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 所谓小综合,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审视出一个问题涉及那两个知识点,可能用到那几个物理公式的。譬如: 1.力和物体的运动综合问题(力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 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气体性质问题;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类平抛、圆周运动); 7.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8.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形导轨、形导轨、O形导轨;导轨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倾斜放置等各种情景),②闭合线圈穿过有界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边界单个磁场,有分界衔接磁场)、(线圈有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方向穿过等各种情景); 9.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探究性实验; 10.物理信息给予题(新概念、新规律、数据、表格、图像等) 11.联系实际新情景题(文字描述新情景、图字展现新情景、建物理模型,重物理过程分析); 12.常用的几种物理思维方法; 13.物理学习中常用的物理方法。 二、方法板块:以基本方法为主,不哗众取宠 分析研究和解答物理问题,离不开物理思想,这种思想直觉反应是思维方法。平时学习中大家已经接触和应用过多种方法,但仍是比较零乱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地加于归纳总结,能知道一些方法的适用情况,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其中要以基本方法为主。即必须掌握,熟练应用且平时用得最多的几种方法。 如受力分析法:从中判断研究对象受几个力,是恒力还是变力;过程分析法:能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分析成若干简单的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应考策略 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 1. 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 摩擦力 (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

(1)大小:F洛=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当B∥v时F洛=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总不做功.6.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 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2.常用的方法 (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假设法. (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图解 法等. 3.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平衡条件,只是要注意准确分析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伦兹力. 4.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F洛⊥v. 题型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 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 N,整个系统平衡,g=10 m/s2,则以下正确的是() 图1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高中化学步步高二轮复习全套课件专题二

[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4.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了解溶液的含义。 6.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7.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8.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突破陷阱 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突破陷阱

高2021届高2018级版步步高3-5高中物理第四章 4-5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 不确定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的内容, 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的关系.2.知道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了解电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3.初步了解不确定关系的内容, 感受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定义:任何运动着的物体, 小到电子、质子, 大到行星、太阳, 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 这种波叫物质波, 又叫德布罗意波. (2)德布罗意波的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λ=h p , ν=E h . (3)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大, 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 2.电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 (1)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则在一定条件下, 也应该发生干涉或衍射现象. (2)实验验证:1926年戴维孙观察到了电子衍射图样, 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3)汤姆孙做电子束穿过多晶薄膜的衍射实验, 也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二、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1.定义:用点的多少表示的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 2.电子的分布: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概率大的地方点多, 电子出现概率小的地方点少.电

子云反映了原子核外的电子位置的不确定性, 说明电子对应的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三、不确定关系 1.定义:在经典物理学中, 一个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是可以同时测定的, 在微观物理学中, 要同时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太可能的, 这种关系叫不确定关系. 2.表达式:Δx·Δp x≥h 4π.其中以Δ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 以Δp x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 h是普朗克常量.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高考物理模型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 高考物理模型 方法概述 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 (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题. (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 (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 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 热点、重点、难点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 θ. 图9-1甲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高三物理高考精品专题讲座: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第七章电场一、考纲要求 内容要 求 说明 1.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2.静电现象的解释 3.点电荷 4.库仑定律 5.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6.电场线 7.电势能、电势 8.电势差 9.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1.示波管 12.常用的电容器 13.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Ⅰ 静电场是十分重要的一章,本章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 核心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是 非常重要的.近几年高考中对库仑定律、电荷守 恒、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电容等 知识的考查,通常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对基 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对 概念的理解要求较高.本章考查频率较高且难度 较大的是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带电粒子在 电场中的运动这两个内容.尤其在与力学知识的 结合中巧妙的把电场概念、牛顿定律、功能关系 等相联系命题,对学生能力有较好的测试作用,纵观近5年广东高考题,基本上每年都有大题考 查或选择题考查,相信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仍是 重点,命题趋于综合能力考查,且结合力学的平 衡问题、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以及交 变电流等构成综合题,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 中不容忽视. 知识网络

第1讲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考情直播 2.考点整合 考点一 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是指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2.各种起电方法都是把正负电荷 ,而不是创造电荷,中和是等量异种电 电荷守恒定律(三种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库仑定律 定律内容及公式 2 r Qq k F = 应用 点电荷与元电荷 库仑定律 描述电场力的 性质的物理量 描述电场能的 性质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电场力 F=qE (任何电场)、2r Qq k F =(真空中点电荷) 大小 方向 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定义式 E =F/q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 E=kQ/r 2 匀强电场的场强 E=U/d 电场 电势差 q W U AB AB = 电势 B A AB U ??-= 令0=B ? 则AB A U =? 等势面 电势能 电场力的功 qU W = 电荷的储存 电容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及特点) 示波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加速 偏转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专题一直线运动 『经典特训题组』 1.如图所示,一汽车在某一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B、C两点,已知AB=3.2 m,BC=1.6 m,汽车从A到B及从B到C所用时间均为t=1.0 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 m/s2 B.汽车恰好停在C点 C.汽车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2.4 m/s D.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 m/s 答案C 解析根据Δs=at2,得a=BC-AB t2=-1.6 m/s 2,A错误;由于汽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所以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 B=AC 2t=2.4 m/s,C正确;根据v C=v B+ at得,汽车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 C=0.8 m/s,B错误;同理得v A=v B-at=4 m/s,D错误。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 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的大 C.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答案A

解析在t1时刻之前,a车在b车的前方,在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正确;根据x-t图线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错误;由x-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D错误。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运动时间相同,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正确,C错误;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1+v2 2来表示,由图象可知乙的位移小于初速度为v2、 末速度为v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1+v2 2,B错误;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甲、乙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错误。 4.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图象(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处运动至x=x0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步步高】2019版高考化学(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

[高考关键词] 1.标准与分类、俗名与物质类别。2.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化学用语——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方程式。4.古文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1.有下列10种物质:①明矾②消石灰③小苏打 ④SiO2⑤氯水⑥蛋白质溶液⑦生石灰 ⑧Na2O2⑨漂白粉⑩淀粉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其中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④⑦⑧⑦③①②③⑦⑧ (2)⑤⑥⑨⑩⑤⑥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①煤的干馏②蒸馏③重油裂化④煤的气化 ⑤焰色反应⑥钝化⑦电镀⑧胶体聚沉⑨氧气转化为臭氧⑩137I转变为131I 答案①③④⑥⑦⑨

3.按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 (1)乙烯的结构式: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 (2)Na2O2、H2O2、HClO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MgCl2、NaOH、NaH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CH2===CH2 (2) (3)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总能量和总质量保持不变( ) (2)电解质溶液导电时,必然伴随着化学变化( ) (3)H2SO4、SO2、CH3COOH、NH3·H2O均为共价化合物( ) (4)因为Fe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 (5)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6)Al2O3可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SiO2可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因而二者均属于两性氧化物( ) (7)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答案(1)×(2)√(3)√(4)×(5)×(6)×(7)√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实验基础知识 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构造:如图1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图1 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mm+15.0×0.01mm=2.150mm. 图2 二、游标卡尺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

图3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 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 三、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V的电压表和0~3A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0.1V和0.1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0~15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 (3)对于0~0.6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静电场专家专题讲座 新人教版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家专题讲座:第六章 静电场 用等效法解决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1)等效思维方法就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常见的等效法有“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重力场组成的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问题是一类重要而典型的题型。对于这类问题,若采用常规方法求解,过程复杂,运算量大。若采用“等效法”求解,则过程比较简捷。 (2)解题思路: ①求出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将这个合力视为一个“等效重力”。 ②将a = F 合 m 视为“等效重力加速度”。 ③将物体在重力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规律迁移到等效重力场中分析求解。 [典例] 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1所示,现给小球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初速度,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试问: 图1 (1)小球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在哪一位置速度最小?速度最小值多大? (2)小球在B 点的初速度多大? [解析] 如题图所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电场力均为恒力,二力的合力为F =mg cos θ。重力场与电场的叠加场为等效重力场,F 为等效重力,小球在叠加场中的等效重力加速度为g ′= g cos θ ,其方向斜向右下,与竖直方向成θ角。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等效重力做功,动能与等效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其总和不变。与重力势能类比知,等效重力势能为E p =mg ′h ,其中h 为小球距等效重力势能零势能点的高度。 (1)设小球静止的位置B 为零势能点,由于动能与等效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则小球位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

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别安排不同的专题重点强化,这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希望在这些地方有所突破。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章末检测卷(三)

章末检测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则X和Y分别可能是() A.钠和氯化铝溶液 B.铝和烧碱溶液 C.过氧化钠和氯化亚铁 D.锌和稀硫酸 答案 A 解析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过量的AlCl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A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无沉淀生成,B错误;2Na2O2+2H2O===4NaOH+O2↑,NaOH与过量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C错误;Zn+H2SO4===ZnSO4+H2↑,无沉淀生成,D 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 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 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答案 C 解析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 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Na2O2、Fe(OH)3、Fe(SCN)3、CuSO4·5H2O的颜色分别是淡黄色、红褐色、红色、蓝色。

2018年高考物理《步步高》(全国通用

2018年高考物理《步步高》(全国通用?含答案 及详细解析)专题复习题 (2套“微专题”题+1套章末综合练习题,共3套题) 第十一章交变电流 1.考点及要求:(1)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Ⅰ);(2)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Ⅰ).2.方法与技巧:(1)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方向改变一次;从中性面开始转动时,i-t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2)交变电流的求解一般选择一个周期,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求解. 1.(交变电流的产生)如图1甲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如图乙所示,设沿abcda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 图1 A.乙图中Oa时间段对应甲图中①至②图的过程 B.乙图中c时刻对应甲图中的③图 C.若乙图中d等于0.02 s,则1 s内电流的方向改变了50次 D.若乙图中d等于0.02 s,则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和图象)(多选)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

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2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t=0.01 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 B.该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1 2 V C.该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22sin(100πt) V D.电动势瞬时值为22 V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45° 图3 3.(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3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 Ω,仅外接一只电阻为105 Ω的灯泡,则() A.线圈从垂直于中性面的位置开始转动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C.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 V 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产生的焦耳热为20 J 图4 4.(交变电流的“四值”)如图4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可变电容器C、理想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ω=100π rad/s.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0.2 m、ad=0.4 m,电阻不计.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 侧,磁感应强度大小B=2 16πT.电容器放电时间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峰值为50 V B.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5 2 V

高考物理二轮专项

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功和机械能压轴题训练 1.(10分)如图21所示,两根金属平行导轨MN和PQ放在水平面上,左端向上弯曲且光滑,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水平段导轨所处空间有两个有界匀强磁场,相距一段距离不重叠,磁场Ⅰ左边界在水平段导轨的最左端,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方向竖直向下。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的金属棒a和b垂直导轨放置在其上,金属棒b置于磁场Ⅱ的右边界CD处。现将金属棒a从弯曲导轨上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使其沿导轨运动。设两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1)若水平段导轨粗糙,两金属棒与水平段导轨间的最大摩擦力均为mg,将金属棒a从距水平面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求: 金属棒a刚进入磁场Ⅰ时,通过金属棒b的电流大小; 若金属棒a在磁场Ⅰ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能在导轨上保持静止,通过计算分析金属棒a释放时的高度h应满足的条件; (2)若水平段导轨是光滑的,将金属棒a仍从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使其进入磁场Ⅰ。设两磁场区域足够大,求金属棒a在磁场Ⅰ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中可能产生焦耳热的最大值。 2.(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悬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现将此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1)判断小球的带电性质; (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若将小球向左拉起至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细绳刚好紧,将小球由静止释放,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3.(10分)如图甲,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 = 30°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 0.5T。质量为m的金属杆a 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 b,测得最大速度为v 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 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L = 2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 (1)当R = 0时,求杆a b匀速下滑过程中产生感生电动势E的大小及杆中的电流方向;(2)求金属杆的质量m和阻值r;

高三物理高考专题讲座: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直线运动 一、考纲要求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为Ⅰ级要求 2.位移和路程为Ⅱ级要求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运动图象为Ⅱ级要求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Ⅱ级要求 5.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公式为Ⅱ级要求 二、知识网络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一、考情直播 1.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参考系、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知道不引入参考系就无法确定质点的位置和运动.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在研究物理问题过程中构 建物理模型,再现物理情景. 2.对参考系、质点只作Ⅰ级要求,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则作Ⅱ级要求 2.考点整合 考点1 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置、位移和路程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设为不动的物体.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同一物体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的运动描述结果不同.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即位移大小和方向由始、末位置决定,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 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例1】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 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解析: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它是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物理量,它是矢量;路程是从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路径轨迹长度.路程是标量.A 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物理量,不存在直线或曲线问题,B 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即使大小相等也不能说二者相同,C 错,D 正确. 答案:AD . 特别提醒: 位移和路程容易混淆,常见错误认识是认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2

(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 为 。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 (2) (3) (4)CH 3CH 2OH ――→O 2/Cu △CH 3CHO ――→NaCN NH 4Cl ―――→ H + /H 2O ―――→ 一定条件 B 组 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 为 。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 (2) (3) (4)CH 3CH 2OH ――→O 2/Cu △CH 3CHO ――→NaCN NH 4Cl ―――→ H + /H 2O ―――→ 一定条件 B 组 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 为 。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 (2) (3) (4)CH 3CH 2OH ――→O 2/Cu △CH 3CHO ――→NaCN NH 4Cl ―――→ H + /H 2O ―――→ 一定条件 B 组 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