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目录

计划

主题:成品出厂指标及检验计划

1、范围

本规程规范了本厂产品的计划、试验方法、规则,适用于其出厂检验。

2、引用标准

2.1 GB/T14456.1-2008《绿茶》

2.2 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

2.3 GB/T8311-2002《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2.4 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2.5 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主题: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确保检验的准确有效,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检验室的岗位责任制、仪器、试剂管理。

3、内容:

1、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本室按照厂的有关标准(原材料、辅料标签、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标准)对全厂的原辅料及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分析。

(2)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熟悉有关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认真地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负责,做到及时准确。(3)原始记录要逐项编号,并保持清晰、整齐、真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必须按操作规程逐项填写,不得工作后补写,检验结果经专人复核后才能出化验报告单。

(4)检验人员应经常深入车间,到车间班组取样,加强与车间联系,做到急生产所急。

(5)爱护各种仪器设备、节约用电、用水。

(6)加强质量检验学习,不断提高质检水平,提高质检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7)在抽样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共同研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2、仪器管理

(1)一般仪器分类管理,并定期进行清理。

(2)精密仪器及贵重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按各仪器使用维护程序妥加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查、校准。

(3)精密仪器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干燥、并保持肃静,一切非检验用具不得带入内,保持仪器清洁干燥。

(4)使用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必须先学会使用操作,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完后进行登记。

(5)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反映,以便及时排除送检修。

(6)各种仪器严禁任意拆卸,各种仪器的附件不得互相挪用如有特殊情况须征得有关人员同意后方能使用。

3、试药、试剂的管理

(1)所有试药、试剂建立帐目

(2)药品取用后应立即塞好,易受潮易挥发或不常用的药品应用腊封口,取出多量的一律不能倒回原瓶,以保持药品的纯度。

(3)使用药品试剂时,开关应注意,不要使尘埃或杂质带入瓶内,不要张冠李戴。

(4)标准溶液由专人标定,标定结果应留四位数字,其误差在0.2%以内(相对误差),否则应重新标定,一般标准溶液每3个月复标一次。(5)标定溶液必须严格按药典操作,并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每瓶标准注液应写明溶液名称、浓度、标定日期、标定者。

(6)非本室人员取用试药,须经有关负责人同意方可取出。

主题:工艺流程图及质控点

“★”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主题:工序操作规程

目的和适用范围:

各工序的生产均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其中筛分、风选和干燥提香工序是影响产品质量关键工序,为规范人员操作,特编此作业指导书。生产人员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组织生产。

一、原料验收工序

选择的茶叶,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须通过QS认证。

二、干燥提香工序

“干燥提香”是茶叶精制的最后一道工序,采用烘干机及其他一些烘焙设备,其作用是控制产品的水分,提高产品的香气。在每次对茶叶进行干燥提香时,必须先使烘干机内的温度加热至125℃方可进茶。而且在整个干燥提香的过程中,烘干机内的温度必须控制在120~130℃之间,确保茶叶的水分含量在≤5.0%。

三、拼配匀堆和包装工序

1、包装间工人必须经过洗手、更衣、消毒才能进行包装工作;进出包装间要及时关门,不能打开不关。

2、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3、包装袋事先放入包装袋柜中,开启紫外灯进行消毒。

4、打开薄膜封口机的电源,并将温度调节在100℃位置(一旦调节好,不要轻易调节)预热半小时左右,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方可进行封口。

5、从包装袋柜中取出包装袋,进行包装。

6、带上手套,将拼配匀堆好的茶叶摆放在工作台后,放入包装袋中,放在电子秤上进行计量,应严格控制好包装含量,如150g/包的分装茶叶净含量偏差允许短缺量控制在±4.5g范围。

7、茶叶量装够后,用封口机进行封口,同时注意检查,袋内的产品的感官,确保其中无可见性杂质。并检查封口质量,需封口严密,生产日期标注清晰。

8、一旦发现有可见性杂质,需停机检查可见性杂质的来源,确保查清原因并消除隐患后方可再开机运行。

9、包装好后的茶叶成品放在周转箱中,再传入成品仓中保存。成品仓库必须干净、干燥,无受潮现象,注意区别不合格的产品。

10、协助化验员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00g进行检验。

11、包装注意事项:

a)为减少细菌污染,包装间采用紫外线杀菌,每天包装前进行一次紫外线杀菌,时间不少于45分钟;每天工作完成后进行清洁及紫外线杀菌,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b)必须使用合格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12、工作完毕,清洁工作台,不能残留有茶叶。并将地面清洁清扫干净。

13、定期校正电子秤;等封口机冷却后方可清洁,确保压条下无塑料粘结,以免影响封口的质量。

14、人离开车间时打开紫外灯进行空气45消毒分钟到1小时。注意人在车间时不得开启紫外灯,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四、成品仓的日常卫生

成品仓需每天进行清洁,确保茶叶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并且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主题:清洁卫生作业指导书

目的和适用范围

生产工人及生产区的卫生均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为规范卫生操作,特编此作业书。生产人员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

1、人员进入生产区

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由更衣室进入,维修通道仅供维修或紧急情况下使用。

2、更衣程序

人员进入更衣室,首先坐在鞋柜上,更换工作鞋、更换工作服,用洗手液清洗手,并用水冲洗干净,将手放到干手机下吹干,用酒精喷壶往手上均匀喷洒75%的医用酒精进行手的消毒,进入工作区

3、工作鞋与便鞋需分区存放;工作服与便服需分区存放。

4、工作期间需上卫生间,需换下工作服进行,注意:便后必须洗手,然后按2更衣程序进入工作区。

5、做到随手关门,在茶叶经物流窗进入生产车间后应随即关上物流窗,避免污染发生。

6、更衣室清洁、消毒

工作服、工作鞋必须保持清洁,定期清洗。班后应打扫更衣室,人离开更衣室时,开启紫外灯消毒45分钟到1小时。注意:紫外灯不能在有人时开启中,避免造成皮肤及粘膜受伤。

7、设备的清洁、消毒与保养

下班前均需清洁干净,由质量负责人进行检查。

8、工作区清洁、消毒

掉在地上的茶叶只能作为废品,收集在垃圾袋中,工作区包括内包装材料仓,每天上班前开启紫外灯消毒45分钟到1小时;每天工作完毕,都要做到清理机器面上残留的茶叶等,人离开工作区时,开启紫外灯消毒不少于半小时。注意:紫外灯不能在有人时开启中,避免造成皮肤及粘膜受伤。

9、质量负责人每周对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及场所卫生进行检查,并记录

主题:产品标签、包装、运输、合格证

1、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规定。外包标志应符合有关规定,应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标称净含量、生产日期等,表面光洁,贴标整齐,文字清晰、密封性能良好、无渗漏等。

2、包装

成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无害,包装容器,应采用无毒耐油的材料制成。包装物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使用的包装物有出厂检验合格证。茶叶产品必须包装后方可出厂销售。产品的包装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

3、运输

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潮、防压、防晒等工作;不得与其它有毒物品混装混运,运输过程应保持清洁卫生。

4、合格证

每批产品经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

目录

主题:原料及包装质量要求及检验计划

主题:成品出厂指标及检验计划 1、范围 本规程规范了本厂产品的计划、试验方法、规则,适用于其出厂检验。 2、引用标准 2.1 GB/T14456.1-2008《绿茶》 2.2 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 2.3 GB/T8311-2002《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2.4 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主题: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确保检验的准确有效,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检验室的岗位责任制、仪器、试剂管理。 3、内容: 1、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本室按照厂的有关标准(原材料、辅料标签、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标准)对全厂的原辅料及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分析。 (2)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熟悉有关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认真地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负责,做到及时准确。 (3)原始记录要逐项编号,并保持清晰、整齐、真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必须按操作规程逐项填写,不得工作后补写,检验结果经专人复核后才能出化验报告单。 (4)检验人员应经常深入车间,到车间班组取样,加强与车间联系,做到急生产所急。 (5)爱护各种仪器设备、节约用电、用水。 (6)加强质量检验学习,不断提高质检水平,提高质检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7)在抽样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共同研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2、仪器管理 (1)一般仪器分类管理,并定期进行清理。 (2)精密仪器及贵重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按各仪器使用维护程序妥加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查、校准。 (3)精密仪器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干燥、并保持肃静,一切非检验用具不得带入内,保持仪器清洁干燥。

茶叶加工工艺

茶叶加工工艺 安溪铁观音加工工艺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为夏茶产量占15—20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为暑茶产量占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l0月上旬为秋茶产量占25—30。有个别地方由于气温较高还可生产一季冬茶冬茶颜色较青绿滋味也较青产量不多。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捎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以午青品质为最优。铁观音茶的采制技术特别不是采摘非常幼嫩的芽叶而是采摘成熟新梢的2—3叶俗称“开面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成驻芽时采摘。采来的鲜叶力求新鲜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做青直到自然花香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炒青、揉捻和包揉用棉布包茶滚揉使茶叶卷缩成颗粒后进行文火焙干。制成毛茶后再经筛分、风选、拣剔、匀堆、包装制成商品茶。凉青、晒青、凉青鲜叶按标准采收进厂经过凉青后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叶子宜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顶叶下垂失重6—9左右为适度。然后移入室内凉青后进行做青。做青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合称做青。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是决定毛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摇青使叶子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再经过摊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伴随着叶子水分逐渐丧失叶中多酚类在酶的作用下缓慢地氧化并引起了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乌龙茶的特有品质。铁观音鲜叶肥厚要重摇并延长做青时间摇青共3—5次每次摇青的转数由少到多。摇青后摊置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第二、三次摇青必须摇到青味浓强鲜叶硬挺俗称

茶叶工艺流程图及关键工序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绿茶、红茶) 编制:李*批准:李** 2012年08月01日

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1 绿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 关键工序控图中带 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新鲜茶叶验收 干燥(80~100℃)60分钟 包装

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2 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 关键工序控图中带 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新鲜茶叶验收 干燥(80~100℃)60分钟 包装 发酵

生产工艺岗位操作法 一、茶青质量标准和验收规则 (关键质量控制点) 1 茶青验收标准 茶青指用于加工茶叶的鲜叶,俗称茶青。主要指嫩度、匀度、净度和新鲜度四个方面评判。 1.1 嫩度:嫩度是衡量鲜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制度级别的重要指标。 1.2 匀度:匀度是指同一批采摘下的茶青均匀一致程度。 1.3 净度:净度是指鲜叶中夹杂杂物的含量。包括茶类和非茶类。凡含有非茶类夹杂物的均判定为不合格原料。 1.4 新鲜度:新鲜度是指茶青离开茶树母休后,其理化性状变化的程度。但凡有变色、发烧的的状况,均判定为不合格原料。 2 验收和分级标准 2.1 进厂的茶青由专门质检员进行验收,根据其品种、老嫩度、匀净度、新鲜度等外观进行定级,然后嗅其气味是否正常,正常的茶青气味新鲜、无异味。然后称重、登记、归堆、分别摊放。对混入非茶类杂物或因发烧红变等状况的均不合格品处理,拒绝接收,更不能有残留农药异味。如混杂有茶果、老叶等杂物,就地剔除。 2.2 等级标准: 1级:鲜叶长度在1.5厘米,叶质柔软,叶面呈半展开状,匀齐,色绿、新鲜、净度好。 2级:鲜叶长度在2-2.5厘米之间,叶质尚柔软、叶面呈半展开状,匀齐、色绿、新鲜、净度好。 3级:叶质尚柔软、叶面呈展开状,尚匀,色绿稍深、新鲜、净度尚好。 4级:叶质稍硬,驻芽稍多,尚匀,色深绿,新鲜,净度稍好,含有老叶。 5级:叶质较硬,驻芽多,单片叶多,欠匀齐,色深绿稍暗,新鲜,有老叶。

茶的制作过程

茶的制作过程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加工→包装→(成品) 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1、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茶性比较细致叶茶类:以叶做原料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失水:叶子晒干晒死,造成味薄、积水:没有搅拌、造成苦涩、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静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浪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3、发酵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发酵使茶发生变化: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揉捻的功用:第 一、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第二、成形。第三、塑造不同的特性。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干燥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初制茶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精制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9、加工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

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

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 种子 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成本低,后代适应性强。但是,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种子后代具有复杂的遗传性,容易产生变异,不易保持 良种的优良性状。 茶籽采收 茶籽的采收茶果采收应按成熟标志及时采收。茶果成熟的标志是:果壳呈绿色,微现裂缝;种壳硬脆,呈棕褐色;剥开种南宁,籽业饱满。呈乳白色。一般茶区以霜降前后采收茶果较为适宜。采收茶果,要及时、分批进行,做到行熟先收,尽熟迟收,以保证茶籽质量。 虫蛀的茶果,不要采收。不同品种的茶果,要分别采收。采回的茶果,应摊放在干燥和荫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日光曝晒和雨淋。摊放 厚度不宜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一、两次。三、五天后,茶果开始 裂开,可轻轻揉压,使果壳与种子脱离,然后用筛子蜊筛出茶籽。 脱壳的茶籽,再适当摊晾,使茶籽含水量降至30%左右。脱壳摊晾 的茶籽,去掉夹杂物及虫蛀、劣变者,然后过筛(筛孔直径12毫米) 分级,就可以播种。 播种 播种时期最好冬播。冬播比春播发芽率高,出土早,可节省茶籽贮藏的费用和人工。 浸种催芽,先将茶籽用25-30℃温水浸4-5天(每天换水两次, 浮在水面的茶籽捞出淘汰),然后摊于高在室内的砂畦上(铺砂厚5- 6厘米),厚7-10厘米,上面盖一层5-6厘米厚的细砂,砂上再盖 以稻草。室温保持在25℃左右,每天洒水一次。催芽室空气要适当 流通。当50%的茶籽露出胚根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可采取穴播和单粒条播,单粒条播行距20厘米,料 距3-4厘米。穴播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播茶籽4-5粒。播种后随即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冬播覆土稍厚,春播覆土宜浅。 扦插 发根的生理基础茶树营养器官,具有生理上的自然再生作用。即一部分器官丧失或残缺,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生长妯丧失或残缺的 部分,而使其本身恢复原来完整的状态。茶树扦插,是利用茶树营 养器官自然再生作用和极性现象,剪取茶树半木质化枝条上的茎叶段,将下端插入苗床,经过培育,则能生根抽枝,形成独立的新茶苗。 插穗插入苗床,插穗上下切口处附近的细胞,很快产生薄膜,封闭上下切口。在薄膜之下形成愈伤木栓,覆被切口。愈伤木栓具有 防止水分散失和微生物侵入等保护作用。这时下端切口在知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则由形成层和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分裂 而产生愈伤组织。同时,从中心柱内鞘,或从髓射线和形成层交叉 点发出新根。这就是扦插发根的过程。 插穗中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的含量,与根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通常认为,碳水化合物与阑尾炎素化合物的比率(C/N),是生根 据的重要因素。碳氮比率大,则有利于发根长苗。实验证明,枝叶 变成红棕色,达到半木质化、叶片成熟定型时,碳氮经大,扦插成 活率高,发根好,苗木健壮。 扦插发根的生理进程,与插穗所处的湿度、温度、空气、光照和土壤理化状况有密切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有联系。在扦插 育过程中,应妥善协调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插穗发根的 生理特性。

茶叶制作流程

茶叶制作流程 绿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采摘、萎凋、揉捻、发醇、干燥 黑茶:采摘、杀青、揉捻、发醇、干燥 白茶:采摘、萎凋、干燥 黄茶:采摘、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乌龙茶:采摘、晒青(或加温萎凋)、凉青、摇青(做青)、晾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烘干; 1采摘 在晴天的正午----下午3时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而且茶叶的鲜嫩度要适中。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一季其实没几天的。如果下雨, 就全泡汤了。 如果要制作高档的铁观音,有严格的采摘标准。一般选三叶一芽,鲜嫩度适中。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 来才会形成高档气质。 2、晒青 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 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促 进鲜叶内含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为摇青作准备。 3、静置 青叶经过晒青后,将青叶归筛,放入做青室静置,青叶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青间静置时,叶梗、叶脉 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

4、摇青 当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就是用电动机让摇青机转动。鲜叶在摇青筒中进行碰撞、散落、磨擦运动,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青草味挥发。 作用:使叶缘细胞组织受摇青机的磨擦作用以及叶与叶之间的碰撞作用而被破坏,使茶多酚等化合物与酶接触,促进物质的转化;同时,水分也缓慢地蒸发而减少。 摇青与静置是反复多次交替进行的。其是形成茶叶品质最关键的环节。 摇青与静置合称做青,做青适度的标准就是所说的“绿叶红镶边" 5、杀青也称炒青 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上图是用滚筒杀青机在杀青。 6.整形包揉 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如上图,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 7、揉捻 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形。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 将茶揉捻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至于炉中焙烤。

茶叶的生产制作工艺过程文件.

XXX公司XXX/-ZYZD -02-2011 版本号:A/0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持有部门: 持有人: 茶类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1-8-5发布 2011-8-15实施 XXX公司发布

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分装工艺流程图 注:标注“★”是本公司生产的关键工序,虚线后为生产设备及关键控制点控制数据。

一、绿茶分装作业指导书 1、拆包 1.1工作人员首先把原料绿茶从物流口搬入原料预处理间。将原料绿茶拆包放入原料容器中。 1.2进行原料茶预处理。 1.3工作人员在工作平台上首先对原料茶进行拣梗、挑杂操作。(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进行此操作) 1.4并手感检验绿茶水分指标。 1.4.1绿茶手感——折断松脆,为水分合格 绿茶手感——折弯不易断,为水分偏高 1.5如水分偏高需用烘干箱进行烘干。 1.6烘干温度80±10℃、烘干时间<10分钟。 2、内包装 2.1对预处理完的原料绿茶用容器经物流口进入内包装车间 2.2称重工作人员对已经灌入原料得小包装进行称重。 2.3把小包装用电子秤进行称重。达到本批规定包装计量要求。 2.4未达到规定计量要求货超过计量要求的包装,称重工作人员进行少量添加或减少,再用电子秤进行称重,直至达到规定本批包装计量要求。2.4计量准确完毕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封口。 3、封口 3.1上班前调试封口机,达到封口要求后,进行生产。 3.2封口工作人员,对计量准确的小包装,把小包装袋袋口折平、折齐以待封口。 3.3捏住小包装封口处两侧,平整摊再封口机—封口带入口处。小包装封口处随封口机封口带经过封口处封口。 3.4封口前几包,检查封口质量。如有缺陷须再调节封口机参数。 3.5封口完毕,经过物流口将内包装完毕的绿茶转入外包区,进行外包。 4、外包 4.1外包工作人员取出外包装纸箱,并折合称型,待用。 4.2外包工作人员也必须清楚本批产品种类、规格、净重对比纸箱种、容量、净重。以防净重差错及错放产品。 4.3从接料盆中取出小包装产品进行外包。 4.4小包装产品整齐放入纸箱内,达到纸箱重要要求。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目录 题 : 原 料 及 包 装 质 量 要 求 及 检 验 计划

主题:成品出厂指标及检验计划 1、范围 本规程规范了本厂产品的计划、试验方法、规则,适用于其出厂检验。 2、引用标准 2.1 GB/T14456.1-2008《绿茶》 2.2 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 2.3 GB/T8311-2002《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2.4 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2.5 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主题: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确保检验的准确有效,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检验室的岗位责任制、仪器、试剂管理。 3、内容: 1、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本室按照厂的有关标准(原材料、辅料标签、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标准)对全厂的原辅料及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分析。 (2)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熟悉有关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认真地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负责,做到及时准确。(3)原始记录要逐项编号,并保持清晰、整齐、真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必须按操作规程逐项填写,不得工作后补写,检验结果经专人复核后才能出化验报告单。 (4)检验人员应经常深入车间,到车间班组取样,加强与车间联系,做到急生产所急。 (5)爱护各种仪器设备、节约用电、用水。 (6)加强质量检验学习,不断提高质检水平,提高质检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7)在抽样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共同研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2、仪器管理 (1)一般仪器分类管理,并定期进行清理。

茶叶加工工艺

汉中仙毫 (一)原料鲜叶要求 1、要求不带茶蒂、不含鳞片、鱼叶及老叶,芽叶新鲜,无劣变或异味,不受污染,无其它非茶类杂物。 2、鲜叶运抵加工厂后,应摊放于清洁卫生、设备完好的贮青间,禁止鲜叶直接摊放在地面。鲜叶要分级摊放,堆放厚度不超过3厘米,摊放时间不超过10小时。 3、鲜叶的运输、验收、贮存操作应避免机械损伤、混杂和污染。 (二)加工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为:摊青→杀青→理条→做形→提毫→烘干→精选。 2、摊青: (1)环境:阴凉通风、不受阳光直射、干净卫生的室内。(2)用具:竹质匾盘或晾席上。 (3)厚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厚。(4)翻动:每1—2小时1次。 (5)时限:一般6—10小时内应付制。(6)程度:叶色变暗、叶质萎软、青气消失、失重8—10%。 3、杀青 (1)机械:常用30型、40型、50型滚筒杀青机(2)锅温:以50型杀青机为例,一般220—240℃。 (3)投叶量:以50型杀青机为例,一般800—1000克/次。 (4)程度:青臭气散尽、茶香显露、叶色变暗,含水60%左右为适度。 4、理条 (1)机械:常用五槽和七槽多功能理条做型机。(2)锅温:通常90—80℃。 (3)投叶量:一般每槽100—200克。(4)程度:初步成型,含水率40%左右为适度。 5、做形 (1)机械:同理条用机械。(2)锅温:通常80—70℃。 (3)投叶量:一般每槽150—250克。(4)程度:基本定型,含水率20—30%为适度。 6、提毫 (1)设备:目前常用炒茶锅手工提毫。(2)锅温:通常60—70℃。 (3)投叶量:一般150—250克/次。(4)程度:白毫初露,外形固定为适度。 7、烘干 (1)机械:名茶热风烘干机。(2)温度:初烘100—90℃,复烘80—70℃。 (3)程度:足干时,手捻成末,含水率6%以内。 8、精选 (1)拣剔:按产品实物标准样拣剔。(2)复火:对水分超标产品,进行复火,使含水率在6%以内。 碧螺春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茶叶生产工艺文件

目录 主题:原料及包装质量要求及检验计划

主题:成品出厂指标及检验计划 1、范围 本规程规范了本厂产品的计划、试验方法、规则,适用于其出厂检验。 2、引用标准 2.1 GB/T14456.1-2008《绿茶》 2.2 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 2.3 GB/T8311-2002《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2.4 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主题: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确保检验的准确有效,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检验室的岗位责任制、仪器、试剂管理。 3、内容: 1、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本室按照厂的有关标准(原材料、辅料标签、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标准)对全厂的原辅料及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分析。 (2)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熟悉有关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认真地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负责,做到及时准确。 (3)原始记录要逐项编号,并保持清晰、整齐、真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必须按操作规程逐项填写,不得工作后补写,检验结果经专人复核后才能出化验报告单。 (4)检验人员应经常深入车间,到车间班组取样,加强与车间联系,做到急生产所急。 (5)爱护各种仪器设备、节约用电、用水。 (6)加强质量检验学习,不断提高质检水平,提高质检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7)在抽样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共同研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2、仪器管理

(1)一般仪器分类管理,并定期进行清理。 (2)精密仪器及贵重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按各仪器使用维护程序妥加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查、校准。 (3)精密仪器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干燥、并保持肃静,一切非检验用具不得带入内,保持仪器清洁干燥。 (4)使用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必须先学会使用操作,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完后进行登记。 (5)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反映,以便及时排除送检修。 (6)各种仪器严禁任意拆卸,各种仪器的附件不得互相挪用如有特殊情况须征得有关人员同意后方能使用。 3、试药、试剂的管理 (1)所有试药、试剂建立帐目 (2)药品取用后应立即塞好,易受潮易挥发或不常用的药品应用腊封口,取出多量的一律不能倒回原瓶,以保持药品的纯度。 (3)使用药品试剂时,开关应注意,不要使尘埃或杂质带入瓶内,不要张冠李戴。 (4)标准溶液由专人标定,标定结果应留四位数字,其误差在0.2%以内(相对误差),否则应重新标定,一般标准溶液每3个月复标一次。 (5)标定溶液必须严格按药典操作,并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每瓶标准注液应写明溶液名称、浓度、标定日期、标定者。 (6)非本室人员取用试药,须经有关负责人同意方可取出。

茶叶加工工艺

部分茶叶加工工艺 一、功夫红茶加工工艺 功夫红茶主要加工流程:采摘—委调—委调—揉捻—干燥四道工序。 1、鲜艳采摘:功夫红茶鲜艳采摘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要求鲜叶细嫩、匀净、新鲜。鲜叶进厂后严格进行分级,分别加工。采摘时应掌握手提采摘法,严禁抓采。 2、委调: ①委调的目:散失适当的水分,减少细胞张力,使茶叶柔软,韧性增加,为揉捻做形和提高叶细胞损伤程度创造必要条件。 ②委调方法:委调方法有室内自然委调、委调槽委调、委调机委调及各种形式的加温委调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委调槽委调和室内自然委调。委调槽委调摊叶厚度在20cm左右,摊放时叶子要抖撒,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度一致,是通风均匀,定时翻叶,委调程度掌握“嫩叶重委调,老叶轻委调”的原则。一般掌握“宁轻勿重”严防委调过度。功夫红茶委调叶以60%--64%为适度标准。 3、揉捻:揉捻是功夫红茶塑造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功夫红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内质滋味浓厚甜醇,这些都取决于揉捻叶的卷紧程度和细胞的损失率。 ①揉捻目的:揉捻使叶片卷成紧直条索,体形缩小,外形美观:揉后茶计溢聚叶表,干燥后乌润有光泽,冲泡时易溶于水,增加茶汤浓度。 ②揉捻原理:揉捻使叶片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条索,同时使叶细胞

损伤,茶计溢出,为红茶发酵创造必要条件。 ③揉捻技术:由于揉捻机的型号和性能不同,叶子老嫩不同,投叶量多少不一。总体而言,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大型的揉捻机一般揉90min,中小型揉捻机揉60--70min。揉捻遵照轻、重、轻的加压原则,以组织损伤率在80%以上,叶片90%成条,条索紧卷,茶计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用手紧握,茶计溢而不成滴流为度。 4、发酵: ①发酵目的:发酵的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形式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 ②发酵室要求:发酵室要保持高湿状态,以相对湿度达95%以上较好,有时必须采取喷雾或洒水等增湿措施,同时要求保持有新鲜空气流通。 ③发酵程度:叶温达高峰并开始稳定时,即发酵适度。发酵不足,带青气,叶色青绿或青黄;发酵过度,香气低闷,叶色红暗。发酵控制原则“宁轻勿重”。 注意:在发酵过程中注意控制好叶温,叶温过高,氧化过于剧烈,毛茶香低,味淡,色暗。因此高温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发酵叶叶层薄摊,降低温度等。反之,温度过低,氧化反应缓慢发酵难以进行,必须加厚叶层。最适发酵温度为30℃。 5、干燥|: ①干燥目的:干燥目的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化性质,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蒸发水分,紧缩条索,使毛茶充分干燥,利于保持

茶叶制作流程简介

茶叶制作流程简介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加工→包装→(成品)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1、采青 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失水:叶子晒干晒死造成味薄 积水:没有搅拌造成苦涩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 浪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

擦,促进氧化。 3、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成形。

茶叶制作流程简介

茶叶制作流程简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茶叶制作流程简介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加工→包装→(成品)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1、采青 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失水:叶子晒干晒死造成味薄 积水:没有搅拌造成苦涩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

浪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3、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六大茶类及加工工艺分析

六大茶类及加工工艺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树品种和茶类居世界第一。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 1.绿茶: 绿茶主要有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四种。 炒青绿茶有长炒青(如眉茶等)、扁炒青(如龙井茶等)、圆炒青(如珠茶等)。 烘青绿茶有卷形茶(如碧螺春茶等)、条形茶(如毛峰茶等)、片形茶(如六安瓜片茶)。我县主要生产烘青绿茶,用来制作花茶。 晒青绿茶有陕青、滇青等。 蒸青绿茶有玉露、煎茶等。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为:杀青、揉念、干燥三步骤。 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汽杀青两种,以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干燥依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 2、红茶: 红茶主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种。 工夫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工夫、粤红工夫,我省有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红碎茶有第一套红碎茶(云南大叶种地区)、第二套红碎茶(广

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大叶种地区)、第三套红碎茶(四川、湖北等中小叶种地区)、第四套红碎茶(湖南、浙江、江苏、福建等小叶种地区)。 小种红茶主要以正山小种为主。(福建闽北地区) 红碎茶:茶鲜叶经萎调,揉捻后,用机器切碎呈颗粒型碎片,然后经发酵、烘干而制成。 红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萎调、揉捻、发酵、干燥。 红茶的加工工艺: 一、萎调 ●目的:散失适当水分、叶质柔软、韧性增强、便于揉捻;叶细胞汁浓缩、膜透性增强、酶活性提高、大分子化合物分解,青草气消褪、芳香物质变化。 ●方法及其优缺点:日光萎凋、室内自然萎凋、热风萎凋。 萎凋的外部条件:温度、湿度、通风与摊叶厚度。 1、日光萎凋:视日光温湿度的高低,可以采用遮阳网:0.5-2小时,移入室内自然萎凋,忌用全程日光萎凋。 2、室内自然萎凋:在专门的萎凋室内、用木头柱子与萎凋匾分隔成苦干间,萎凋匾长2-.5米,宽0.8-.0米,每层间距15-20厘米,一般8-12层,底层离地20厘米,顶层距天花板50厘米,中间设置铁钩(用8号铁线做成)摊叶一层掛一层,逐层萎凋作业。萎凋室应四面通风,设百叶窗,避免阳光直射。也可用凉青筛、凉青架进行萎凋作业

六大茶类的特点及加工工艺

绿茶: 基本特征:绿茶为不发酵茶,特点是“绿叶清汤”,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按杀青的受热方式划分),按形状分有条形、圆形、扁形、片形、针形、卷曲形等等,香气的类型则有豆香型、板栗香型、还有花香型和鲜爽的毫香型,滋味鲜爽回甘、浓醇,具有收敛性。 2)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3)典型代表: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等。 黄茶: 基本特征:黄茶也是轻发酵茶,与绿茶相比,黄茶在干燥前或后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因此黄茶香气变纯,滋味变醇。黄茶的基本特点为“黄汤黄叶”,汤色黄亮,滋味醇厚回甘。又分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2)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3)典型代表: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白茶: 基本特征: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白茶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者铁

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著,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2)加工工艺:白茶的工艺较为简单,为室内自然晾干或者烘干。鲜叶——萎凋——烘焙(阴干)——挑剔——复火 3)典型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主要产地是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青茶: 基本特征:青茶又叫乌龙茶,是半发酵的一类茶叶。总体上,按工艺划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也即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之分,但具体的花色品类之间仍然有较大的差异。青茶基本上又可分为四大派别:闽北武夷岩茶、闽南铁观音、广东单丛和台湾乌龙。传统工艺讲究金黄靓汤,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发酵程度,总体风格香醇浓滑且耐冲泡;而新工艺讲究清新自然,形色翠绿,高香悠长,鲜爽甘厚,如铁观音。闽北的武夷岩茶和其它各类青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岩茶后期的碳焙程度较重,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明亮,有较重的火香或者焦炭味,口味较重,但花香浓郁,回甘持久,如大红袍,在火味中透着纯天然的花香,也是十分难得。青茶的香型较多,一般为花香、果香。铁观音的特点兰花香馥郁,滋味

茶叶制作过程介绍详解

茶叶制作过程介绍 1.选菁 影响冻顶茶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於茶菁原料品质及制造技术,缺一不可,故选菁时必需 注意以下四点: 一、选择优良品种:目前本省适合制造冻顶茶之优良品种有青心乌龙、台茶12号、台茶 13号,其中台茶12号,即一般所称的「金萱」、台茶13号又称「翠玉」。 二、良好的栽培管理:欲得优良茶菁,必须茶园管理合理,耕种与施肥必须适当。因为茶园管理良好,茶菁发育才会整齐平均,若茶芽生长老嫩不一(俗称公孙菜),则在制造过程 中,萎凋程度不易控制,成茶品质难达理想。 三、把握茶菁采摘时机与方法:制造冻顶茶所用的茶菁、以顶芽开面后(对口叶)二、三日, 其下二、三叶叶片尚未硬化时采摘最为理想。茶菁采摘时以长至五叶,留下二叶,采一心 二、三叶最为理想,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采摘尤佳(俗称午时菜),不过在同株茶树中,萌芽时间难望一致,在春茶时期,雨水甚多,天候不稳,大体上来说顶芽开面达半数以上时,即需俟机米摘,以防茶菁过於粗老,影响品质。一般来说,制造冻顶茶之茶菁要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呈淡绿为佳,采摘时机控制更是不得马虎,采得茶菁过老(晚采俗称饱菜),成品茶形过大、滋味淡薄,采得茶菁过早(早彩俗称幼菜),则色泽深绿近黑,茶汤缺少香气,品质难得上乘。 四、采得茶菁要妥善处理:茶菁一离开茶树,立即发生变化,其变化进行的快慢与好坏是随著天候的不同,以及采后处理方法的适当与否而决定,因冻顶茶制造过程中,茶菁需经日光萎凋及室内萎凋处理,使之部分发酵生成冻顶茶特有的香味,因此茶菁处理是否得当, 显然是制茶成败关键所在。 茶叶制作工艺 一、杀青 杀青是指通过高温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使其内含的各种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的影响下,通过热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绿茶、黑茶、黄茶特有的品质。茶叶中酶的活性开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度达到40-45OC时,酶的活性最激烈。继续升温,酶的活性开始钝化。当叶温达到70oC时酶的活性则被钝化,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锅温、投叶量机种、时间及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如果杀青时叶子受热不足,叶温上升缓慢,不能在短时间内使酶蛋白变性凝固,则相反将激化酶的活性,使无色的茶多酶促氧化,这是形成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

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

茶叶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茶叶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茶叶初制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作用 《茶叶加工技术》是茶学专业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主干课程,是发展茶叶生产的一门应用科学。该课程主要讲授鲜叶性状的内在根据和制茶技术的外在条件与产品质量的转化规律,讲授茶叶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及相关技术等。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学员掌握从事茶叶生产与加工、茶叶营销及茶文化传播等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必须具备或掌握制茶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制茶品质,降低茶叶加工成本;使学生在茶叶加工实践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主要茶类制造,能独立指导和组织茶叶加工生产,能总结和推广先进制茶技术,指导茶叶的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为实现茶业高产、优质、高效服务;了解国内外制茶科学技术动向。因此,本课程承担着培养茶学专业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提高茶叶生产技术的双重任务。二、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员具备茶学专业实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所必需的茶叶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发现、分析和解决茶叶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技能目标要求: 1、熟练掌握绿茶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能按工艺技术和品质要求,组织和独立进行扁型、卷曲型、毛峰型和针型等特种绿茶和大宗绿茶的加工生产;能发现、分析及解决绿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一般技术问题;能运用所掌握的技能,总结和推广先进制茶技术;能开展工艺试验和开发新产品。 2、掌握红茶、青茶、黄茶、黑茶和白茶类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能进行红茶、黄茶和青茶加工生产。 3、掌握绿茶类精制加工工序与作业技术,掌握成品茶的拼配技术,能按原料和工艺技术要求,组织和独立进行绿茶类精制生产。 4、熟练掌握茉莉花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能组织和独立进行茉莉花茶加工生产;了解其它花茶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5、了解茶饮料和速溶茶生产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