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陆哲学讲义

欧陆哲学讲义

欧陆哲学讲义
欧陆哲学讲义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

第一讲、现代欧洲大陆哲学概貌

一、哲学的分化与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界定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大体上学到黑格尔哲学了。从今天起,我们开始要学习的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部分,现代欧洲大陆哲学,而另一部分是现代英美哲学。通常认为,西方哲学经历了从古代的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再到现代语言哲学的演进,但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英美分析哲学一开始就以语言分析为主,只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了心智哲学的转向,但对于现代欧洲大陆哲学而言,就情形就要复杂得多:语言问题当然比较重要,但不联系到身体(身心关系)问题和他人(我与他的关系)问题,就很难把握现代欧洲大陆哲学。我们后面会谈到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谈谈几个时间概念。这里涉及到“近代”、“现代”、“后现代”等概念的界定或限定。通常所说的近代西方哲学一般指的是自1笛卡尔至黑格尔的西方哲学。而把黑格尔之后的哲学都称之为现代哲学。其实,如果借鉴国外的表达,我们通常所说的近代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哲学,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9世纪法国唯灵论和实证论哲学,20世纪上半叶的英美分析哲学和大陆人文哲学都可以纳入到现代哲学的范畴。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后现代哲学的兴起,西方哲学才告别了现代性,才实现了一种新的哲学转型。

换言之,我们通常所说的从近代唯理主义到现代反理性主义或非理性主义的转变(从人本主义角度看),从近代经验论到现代经验论的发展(从科学主义角度看),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断裂,而是表现为一种内部关系或张力,但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后现代哲学则导致了真正的重大变化。

据此,我们可以把从笛卡尔时代到黑格尔时代的哲学称之为早期现代西方哲学(Early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把黑格尔之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的西方哲学称之为后期现代西方哲学(Late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而把60年代以来的西方哲学称之为后现代西方哲学(Post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这样的界定明显以定性为主,同时辅以时间规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国内教材中的“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直至目前为止的西方哲学,这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

我们还是把我们的讲授限定在国内的现代西方哲学范围内。黑格尔是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一种统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努力,然而同时伴随的是传统哲学在他那里的终结,由此开始了哲学的新的时代。一个明显的地方就是,哲学产生了分化,也可以说再度出现了分化。

主要是出现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主要的线索。

当然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宗教哲学也是两条重要的线索。由于有专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课程,由于宗教哲学相对来说不太重要,而且这两个流派往往也与人本主义及科学主义相结合,尤其是有各种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这里的现代科学哲学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与现代英美哲学和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大体上一致,但不完全重合。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现代科学哲学、现代经验主义、现代分析哲学)源自英国近代经验论传统,尤其是休谟的经验主义。是传统经验主义与现代数理逻辑、实验科学方法结合的产物。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现代人文哲学、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现代欧洲大陆哲学)是对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笛卡尔等人的唯理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的反叛,是黑格尔之后的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概指,它对科学的发展持警惕的姿态,明确反对唯科学主义,与现代文学艺术关系密切。在欧洲大陆哲学发展到解释学阶段和英美科学哲学发展到历史主义阶段,出现了两大思潮的融合。如果简单一点讲,科学哲学放弃了理想的语言分析、严格的实证要求,接受了生活世界、视域融合、修辞等观念,而人文哲学中也要求某种理性的回归,至少是理性和非理性的东西各得其所。

如何界定现代欧洲大陆哲学?这其实是来自英美学术界的一个概念。英美学者通常把“大陆哲学”的范围界定为以康德为起点,主要包括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克尔凯戈尔哲学以及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哲学思潮,它们与英美分析哲学全然不同。

20世纪分析哲学家被看作是启蒙运动的直接的合理继承人,而大陆哲学家则被认为对西方现代和启蒙哲学的主导潮流作出了批判性反映。

在这些学者眼里,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从前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由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学术的有意义的影响发展到现代欧洲哲学的中心人物笛卡尔、洛克、休谟、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和康德,而康德被视为是决定性转折点,他同时被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两个传统所接受,但已经导致了哲学的分化。黑格尔被看作是对康德及其他现代哲学家的批判者,是后康德哲学的一部分,而此后的大陆哲学家都差不多被视为“后黑格尔主义者”。

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立是如此尖锐,以至于直至二十世纪70年代,英美的一些大学并不认为在课程中不提及黑格尔、胡塞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人是一种缺陷。康德哲学似乎被看作是早期现代哲学(传统哲学的)的集大成,并因此把黑格尔哲学归入到了后期现代哲学中(牛津大学开设有“康德”、“后康德哲学:黑格尔”、“后康德哲学:叔本华”、“后康德哲学:海德格尔”、“后康德哲学:尼采”、“后康德哲学: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后康德哲学:萨特和梅洛-庞蒂”等专题课程,很显然把黑格尔与后来的大陆哲学家相提并论)。我们在这里当然不会讲黑格尔哲学,也不打算谈马克思哲学,但后来的许多流派都确实受到他们的影响。

我们大体上把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或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分成如下几个流派(人本主义的界线并不那么明确,我们只是大体上把如下几个流派看作是人本主义的):

1意志主义、2生命哲学、3新康德主义、4新黑格尔主义、5现象学、6存在主义、7解释学、8法兰克福党派、9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10后现代主义。

我们主要讲授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我们进而可以根据其倾向性和渊源关系把它区分为三大块,一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二是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三是结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当然科学哲学中也有后现代主义)。

二、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的几个问题

1、语言学转向

·通常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古代的本体论(探讨世界的本源、始基──或物质的或观念的),近代认识论(或经验论或唯理论、或两者的综合──德国古典哲学:或经验归纳逻辑或理性演绎逻辑、或先验逻辑或辩证逻辑),现代语言哲学(在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中都存在着所谓的语言学转向)。

·这种区分从总体上说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同样也是模糊的。在十九世纪哲学中只有一些迹象,并没有出现这种语言哲学的整体现象。在二十世纪逐渐形成了语言哲学的重要地位。但科学哲学和人文哲学中的这种转向并不同步。

·科学哲学在世纪初就出现了语言学转向,一些科学哲学家把哲学看作是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他们试图以哲学对语言问题的关注取代本体论问题。

在人文哲学中,最初的几个派别并不关心语言问题或者说语言问题没有上升为中心论题。只是从解释学开始,严格地说从海德格尔后期哲学开始才出现了这种情况,当此之时,他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不再从个体的生存而是从语言着手探讨存在问题。而在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中语言上升为中心论题。50年代-60年代以来。

2、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

黑格尔主义是一种绝对主义的思辨哲学。科学哲学在现代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总背景下,强调实证,反对思辨,强调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反对绝对主义。人文哲学则由于强调情感意志则否定理性的唯我独尊。它与科学哲学的意趣刚好相反,其目标不是为科学确立哲学基础,而

是充分发掘人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哲学家不是不关心科学,但其倾向不同。关于科学的思考更多地表现为对科学的限制和批判。

叔本华、尼采都明确地批判科学理性压制了人的生存,柏格森Bergson的生命哲学无疑受到生物学、生理学的某些影响,但从根本上说他的哲学与科学不相容,而与文学较为合拍。他的“时间”概念要求突破科学的空间思维模式。突出了艺术对于科学的地位。随后的存在主义更是以一种情感认识论取代了科学思维。

本来结构主义是以科学为旗号的,它以进行一些烦琐的技术性的细节分析,但其宗旨并不是为了突破科学,因为它关心的往往是一些前科学的、前逻辑的东西,认为它们与科学和科学思维同等有效,比如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对原始土著居民的思维的关心,他们的知识和科学知识是同等有效的,又如福柯Foucault对科学进行的所谓考古学探讨,实际上是要发现科学并非是出自理性选择,而是有其深层的无意识根据,科学的方方面面在不同时代也因此有其不同形态,于是存在所谓的认识论断裂。

我们知道,早在卢梭Rousseau那里就已经有了反科学的浪漫主义倾向,认为科学进步无助于社会风俗的进化,而这种倾向在当代更为明确地获得了表达。卢梭的观点毕竟是在想象力中以思乡病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现代哲学家是在科学进步、社会富裕的同时对人的命运的深层反思。不管怎么说,列维-斯特劳斯被称为当代的卢梭主义者不是偶然的,当代人本主义哲学的主流倾向就是如此。

当然我们所说的第一、二块是比较激进的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第三块(包括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主张要缓和一些,它们旨在对唯科学主义的后果进行揭示,通过跨文化的交流,提出了多元主义立场:科学只是说话方式中的一种,只是我们生活世界中一种行之有效但并非没有问题的工具之一。认为科学文明与其他文明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对理性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加以了限制。从激进到绶和表明出现了将理性和非理性主义调和起来的倾向。

这种抑制科学的倾向意味着这些哲学和艺术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

尼采(诗人、对古希腊悲剧的论述)

柏格森(直觉、意识流理论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自己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德格尔(对赫尔德林、特拉克尔等诗人的读解是其后期的主要工作,对艺术界的影响非常大,在国内目前仍然是显学,主要是文学艺术界的推崇)

萨特(戏剧、小说、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干脆就是以哲学和文学理论为主的人文思潮。这种艺术化倾向表明哲学已经抛弃传统的求真的努力,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已经终结。哲学从前被认为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唯我独尊,现在哲学基本上与文学艺术平起平坐,不再高高在上。

3、主体问题与主体终结论、他人问题

人本主义,又译人道主义。自文艺复兴以来,人道主义在西方哲学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这种人本主义在二十世纪哲学中受到了冲击。一般来说,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强调的是大写的人,是人类,是理性的人,比如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先验主体都是指人的类的属性,是相对于动物、神灵、自然而言的,表现为一种人类中心主义。黑格尔之后出现了种种所谓的新人道主义,从意志主义到解释学都是自我中心论的,以孤独个体取代了人类。

自结构主义以后,种种思潮都提出了主体离心化问题,所谓主体死了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口号之一。

他人问题源于现象学-存在主义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伦理学等角度对于他人问题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胡塞尔与他人问题的认识论视域,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与他人问题的本体论视域,列维纳斯与他人问题的伦理学视域。他人问题在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具有新的表现形式。

他人问题最终归结为“我”与“他”、“同”与“异”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对唯我论提出了疑问,对常识的观点加以了理论上的清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揭示了西方哲学从关注作为普遍意识的主体,到关注作为个体的主体,进而提出主体离心化的内在逻辑。它因此有助于我们更细、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哲学从近代哲学(自笛卡尔到黑格尔)到现代哲学(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再到后现代哲学的转变。

近代以主客对立为特征的认识论哲学尽管有个别哲学家也曾涉及他人问题,但由于强调普遍意识或理性主体而忽视了这一问题的根本意义;现代哲学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对哲学构成的危机,但往往将之融入到有关存在的学说之中,它从自我中心论、非理性个体主体的角度把他人看作是自己的异已,要么将他人纳入到自我的生存环节中,要么将之看作是一种妨碍自我的力量,他人因此没有真正的地位。由于列维纳斯从纯粹异质性出发考虑他人问题,他人才有了独立的地位,他人才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他人问题才成为一个重要论题。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这一问题转化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4、从真理到求知意志(求真意志)

哲学始终关心真理问题,或者说哲学的使命就是求真。在当代哲学中,真理问题依然重要,但真理观就多种多样了,仍然有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但更多地则是关注与真理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诸如意志、利益、兴趣之类。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种有关真理的代表性观点。

1)符合论真理观。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命题或判断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这种真理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氏认为,命题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等等的描写或陈述,真理“因此把是的情况说成是,把不是的说成不是。”近代的洛克也是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词和观念标志着事物,词和观念被结合成命题,如果它们的结合方式与外部事物的结合方式相符合,这一命题就是真的。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主张命题和事实之间具有逻辑同构性。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命题是否符合事实。

2)融贯论或一致论命题之为真,不在于它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而仅仅在于它可以被毫无矛盾地纳入某个命题系统之中,与系统中的其他命题相一致。这表明一种整体论倾向。这种理论开始于新黑格尔主义。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绝对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只是充满矛盾的现象,唯有统一的、融贯的整体才是实在的。与此这种本体论主张相应,他提出了融贯论的真理论。对实在的认识只能是整体的认识,对部分实在的认识只有局部的真理。符合论因此不成立。局部认识只有在整体认识中才有意义。这意味着在一个系统中考虑具体的命题的真与假。逻辑实证主义者纽拉特,逻辑实用主义者奎因基本上属于这种主张。

3)多余论或冗余论的真理论拉姆塞在20年代提出这种观点。在他看来,真不是一种性质,而是一种风格或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凯撒被杀是真的”与“凯撒被杀”是一回事。因此真在这里是多余的,可以删去。

4)实用论的真理论詹姆士的“有用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有用”、杜威的工具主义。

5)语义论的真理论美籍波兰逻辑学家塔尔斯基在30年代提出来的。他承认,语句的真就在于它与事实符合。但是这种表述会导致“说谎者悖论”这样的情形。因此他要求区分对象语言与元语言。

6)去蔽论:本真与非本真,海德格尔在日常的沉沦共在与本真的孤独存在进行区分。7)求真意志论或意志论的真理论:从尼采到福柯(与实用主义不同,实用主义有用就是真理,的确也考虑了意志、兴趣、利益之类,这是从维护自己利益的正面表述;而意志论则是从批驳的意义上提出的,也就是说,现代性主张客观的、公正的、无偏见的认识的可能性,而尼采和福柯则认为,实际上是打着这种旗号,争夺话语霸权,关键是谁在说话,代表谁的利益。

5、反形而上学与哲学终结论问题

这个问题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近代哲学中已经有了源头。我们可以从康德那里看出这种苗头。在西方哲学中,从总体上看,哲学与理性主义联系在一起。哲学同时肩负着理性的自我拷问的任务,要探讨理性的本性,理性的运用等问题。但在康德所处时代,哲学陷入困境之中。人们往往把理性运用到经验的范围之外去,结果引起纷争。主要是所谓独断论和怀疑论之争。一个认为人类理性无所不能,以为理性能够裁决一切,一个则对人类理性处处表示怀疑。与此同时,哲学曾经一片繁荣,为众多学科之母,而现在却沦为门前冷落的老妇,子女们不断侵占地盘。而且时代要求科学、要求知识,哲学不能不为之提供某种基础,为此之故,康德哲学在哲学斗争纷繁复杂的时代应运而生。

康德认为,为了拯救哲学,就必须提出一种新的哲学,对理性的能力进行批判。哲学内部的斗争,不是由于理性的过错,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运用理性。人的理性本来只能认识经验的事物,只能认识感性的世界。但人们不满足于理性的这种经验的使用,往往想跨越这种界

线,去认识超感性的领域。主要是指世界、心灵、上帝。理性远离了经验,结果陷入于黑暗中摸索。这就是所谓理性的超越的使用。这种超越的作用使理性陷入种种矛盾之中,人们各执己见,结果出现盲目的斗争,这就是哲学斗争和形而上学的根源。

严格地讲,哲学的终结是从黑格尔以后开始的。黑格尔哲学意味着传统哲学的完成,也因此是传统哲学的终结。

我们前面讲过,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分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人本主义哲学与文学艺术相互影响,科学哲学日益关注具体的科学问题,绝对目标、终级关怀被留给了宗教哲学进行探讨,但这一哲学毕竟影响不是那么广泛,而且也越来越关注世俗化问题,必须正视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不同文化之间的神的关系问题。

哲学已经丧失其绝对目标与普遍理想,已经走向局部关怀,如果用罗蒂的话来说,就是大写的哲学被小写的哲学取代。科学哲学中逻辑实证主义的反形而上学主张认为哲学就是逻辑分析,形而上学类同文学艺术,只有价值,没有意义;日常语言哲学则认为形而上学源自于我们不遵循语言的日常运用,静止地去考虑语言的意义,其主张要温和一些,不是拒斥,而是治疗。而人文哲学则直接承认哲学与文学艺术界线的消失(海德格尔、德里达、罗蒂)。当然,哲学没有消失,比如,海德格尔为哲学规定了诗思的任务,德里达认为哲学始终还有边缘问题要关注。

第二讲、意志主义:叔本华与尼采

一、意志主义哲学概论

V oluntarism是一个夸大人的情感意志的作用,以致使其成为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哲学,同一时期的实证主义针对的是实证自然科学与旧的思辨的形而上学之间的矛盾,唯意志主义主要针对的是理性和法则主宰下的个人生存困境。

唯意志主义产生影响最大的国家是德国,在法国,英国及北欧一些国家也流行。德国的叔本华,尼采、哈特曼,法国的居约,布特鲁在不同程度上右以说是唯意志主义者,由于这些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哲学思想总体状况不同,这些哲学家们接受的思想影响以及其他因素不同,他们的意志主义在理论形态上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1)、他们不象实证主义者那样对世界的解释局限在经验和理智所及的现象世界范围,不回避经验之外的实在世界的存在问题,但是他们反对哲学史上的看法,也即要么把实在看作是物质实体,要么看作是精神实体,而是超越两者,也即超越主客,心物对立而寻找到既非物质,又非意识的情感意志,下意识的心理本能,将之作为一切存在的基础。

2)、在认识论上,唯意志主义者否定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认识实在的世界,甚至认为人的这些与主客对立为特征的认识形式以及由这些认识形式构成的科学、概念、反而成为认识实在的世界的障碍,他们认为主要借非理性的直觉来认识,与即体验。

3)、由于把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当作认识世界的基础,他们强调了非实体性,活动性方面、强调了能动性,创造性和不爱约束的自由,反对机械论,主张活力论。

4)、在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上他们往往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他人和社会是个人发展的阻力,个人的发展就是冲破这种阻力。群众,普遍性是批判的耙子,由此他们的抛弃了启蒙时代的理性为基础的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观念,而要求建立以非理性的个人为出发点的新人道主义。

二、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WILL TO LIFE

叔本华Schopenhauer是唯意志主义的奠基人,是一个反理性主义思想家,黑格尔哲学的反叛者和敌人。叔本华一生几乎默默无闻,只是到了晚年到了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才时来运转。叔本华在哲学当中有许多地方与众不同,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乐观主义者,而他却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不象康德和黑格尔那样完全是学院派,但也不完全处于学院传统之外,他厌恶基督教,而喜欢印度的宗教,对印度教和佛教都爱好,他是一个有广泛修养的人,对艺术和伦理学同样有兴趣,他与德国其他哲学家不同,他没有国家主义精神,喜欢与国外的艺术家、哲学家交往。

叔本华出生在一个自由主义者家庭,父亲是一个伏尔泰主义者。经常带叔本华到英国和法国旅游就学,希望他能够忘掉德国文化的氛围。他父亲本希望他能够在商业学校有所成就,

但叔本华的主要兴趣在哲学上。父亲因故自杀后,母亲支持他上了文科中学并经入大学学习哲学,但他对母亲一直没有好感,对父亲一直有着亲执的回忆。母亲是一个有兴趣有文学的人,经常举办文学沙龙,自己写书,与文化交往。儿子对此颇为反感,母亲对儿子也是老挑毛病,夸夸其谈,空洞伤感,母子两个终生不和,叔本华一生仇视女人,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与此不无关系。不过在沙龙中有幸认识了大文豪歌德。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撰写与修订《作为》。写完初稿,适逢三十岁生日,出版以后在一年半时间内,总共销出不到一百部,他自己倒有先见,不过还是有些伤心,他总结说,他活首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他活在世上,所企求和能奉献的百分之九十九已经完成了,其余都是次要的。他攻击当时的哲学界,是想用沉默的方式置他这个天才窒息而死。他认为黑格尔、费希特、谢林是三个著名的诡辩家。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是歌德认真读了他的这本书,并十分欣赏。

他曾与黑格尔同时开课,后者的听众十分踊跃,而他的学生从未超过三个,由于讲座失败和一些文章公开批评他,他开始在德累斯顿过隐居生活。除早起外,在其他方面尽量模仿康德,在书斋里有一个康德的半生雕像和一尊铜佛,同时给他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作附加和补充工作。在1859年出第四版时,受到空前欢迎。三十岁倍受冷遇,七十岁众望所归,这完全是时代的功劳。他自己与感到非常满足,他利用比德拉克的一段话说: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就该满足了。

叔本华以意志为本体,尽管意志在形而上学上是最基本的东西,但在伦理学上却是罪恶的。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恰恰在伦理学方面、人生哲学方面。他承认他的哲学有三个来源,康德、柏拉图和奥义书,因此在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序言和第一段中谈到,要开弄懂他的哲学,首先应该熟悉康德,如果同时熟悉柏拉图更容易一些,要是奥义书也懂得,那就更好了。

1、唯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叔本华巨著50多万言,除序言之类和附录外,其基本结构为四编:第一编: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二: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第三:世界作为表象再论;第四:世界作为意志再论。显然,其哲学的框架围绕着表象和意志展开。

叔本华在建立自己的哲学时,象康德那样,也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世界,他对现象世界的解释是追随康德的,对自在之物的解释不同于康德,他指责康德不知不觉地使自在之物变成了自在的客体,而他认为所谈的自在之物这种客体不过是梦呓中的东西,他认为自在之物只能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生活意志,“这世界一方面自始自终是表象,另一方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世界是我的表象

这是作为意志与表象世界的一书的第一篇的第一句话。叔本华认为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实际上,叔本华的意思不外是,世界是我观念中的东西,是与我相关联的东西。他接着写道:于是,人们就会清晰精确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的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是就其与一个表象者的关系而言的,而这个表象者就是人自己。叔本华宣称如果有什么先验真理的话,世界是我的表象就是这一真理了。总之,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可能属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这是从“可知性”的一面出发点,凡是可以作为客体的东西,即便是身体,都可以作为表象看,并且也仅仅称为表象。

当然存在着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的区分。直观表象与感觉经验联系在一起,抽象表象即概念。概念构成为一个特殊类别的表象,和我们前此考察过的直观表象是在种类上完全不同的一个类别,是只在人的心智中才有的。因此,关于概念的本质,我们永远不能获得直观的,真正自明的认识,而只能有一种推理的,抽象的认识。概念只能被思维,不会被直观,理性所传达和接受都是抽象概念,都是非直观的表象。

要认识世界,首先应当有主体,什么是主体呢:“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他表示: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的,一切客体的一贯的、经常作

为前提的条件,凡是存在的东西,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是这么一个主体,不过是限于他进行认识时,而不是被当作客体认识时。

人的身体是客体,它是诸多客体中的一种,因此应当被称作为表象,并且服从客体的规律,身体也服从时空,因果律之类,但作为主体,作为认识而不被认识的东西,它就不会处于时空、因果律中。

世界是我的意志

叔本华关于表象世界的理论基本上是承康德的主观主义,但他并不仅仅是康德的继承者,他还不满足于使哲学仅仅限于描绘表象世界,既经验和科学所及的世界,而企图论述超出现象世界之外的自在之物的世界,他也不满足于把这个世界当作不可知的,而是要做出具体解释。这就是他关于意志的理论。

人的认识是这个表象世界的支柱,但他的认识是通过身体的媒介获得的。身体无异于其他表象,但是身体与其他表象世界同一,只表明于主体的一个方面,这一方面是服从根据律的,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意志,这是每一个体都直接意识到的。意志活动和身体活动不是因果关系,它们是二而一的,是同一事物,也即身体不是别的,就是客体化了的,即已成为表象了的意志。直接的意志活动就是直接的身体活动,而对身体的每一作用就是对意志的作用,这种作用,如果和意志相违,称为痛苦,如果相适,称为快感。人不可能完整地认识意志,我们只有在个别活动中认识它,身体乃是认识意志的条件,没有身体,就无法想象意志。在现象范围内起作用的主客分立、时间、空间和因果性等规律是意志客体化的条件,而不是意志本身的条件。意志是无根据的,也因此是自由的,但意志的现象是服从必然性的。世界一方面是表象,另一方面是意志,此外别无其他。据此,我们可以说,万物皆备于我。意志表现为无尽的追求,实即求生存的活动,它没有具体目标,从最高级别的意志到最低级别的意志都是如此。我们的四肢和五官都是意志的体现。动物的生存竞争,植物争阳光水分,无机物上升与下降都是生存意志的体现。总之,宇宙万物都是意志的客观化。

2、非理性主义认识论

与世界分成两个方面相对应,叔本华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所采取的理性的概念认识,一种是艺术所采取的非理性的直觉认识。前者针对的是现象界,后者针对的是意志世界。

理性认识对于现象界是有效的,但不能够认识本质,它无法认识意志和自由等问题,原因在于理性认识以根据律为原则,而意志是不服从根据律的。理性对于意志而言只有工具价值。为了认识意志,只能依靠直觉。

为了进行直觉,必须放弃通常观察事物的方式,不再考虑事物的时空和因果性,而只关注它们的是什么,同时也不再受理性的概念支配,于是直觉认识成为一种超时空、超概念而不同于通常思维的认识。

人使自己完全沉浸在直觉中,沉浸在对当下事物的静观中。于是作为主体的我完全丧失了,忘却了个性和意志,与对象合二为一,这是一种艺术创造或欣赏时所处的状态。

3、悲观主义人生观

世界的本体是意志,个人的本质同样是意志,意志决定了人在世上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欲求。当然,具体的欲求是有动机的。意志表明人的绝对自由,动机则表明人要受必然性的支配。因此产生自由与必然的冲突。意志作为欲求表明,人生是痛苦的,而意志正是痛苦的根源。整个欲求过程都是痛苦的:之所以欲求是因为缺乏,这就是一种痛苦,为实现这种欲求需要奋斗和竞争,这同样是痛苦,欲望满足带来空虚无聊,这也是痛苦,空虚无聊又产生新的欲求,不断重复,到死方休。我们总想把肥皂泡吹得大一点,全然不知终究是南柯一梦。因此应该放弃意志,以求解脱,欣赏艺术或进行艺术创造是一种暂时解脱,完全禁欲,通达佛教的涅磐境界乃是最终解脱。

三、尼采的权力意志论WILL TO POWER

NIETZSCHE是叔本华的后继者,但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他。其权力意志论在本体论和伦理学上不再是不相容的。他的主要思想表现在伦理学或者说人生哲学方面。

从小循规蹈矩,成人以后成为西方思想史上最具批判意识的人。25岁做语言学教授,34岁以后因病离开学校,从此开始其传奇般的哲学生涯。孤独的生活和潮涌的思想始终使他处于发狂状态,他最终真的成了疯子。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他非常狂妄,声称自己的默默无闻将自己的伟大与同时代人的渺小明白地显示出来了。认为出身得太早了,对未来非常自信,的确,他的影响一直持续下来。尼采热不断升温。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一个认为他提升了人的地位,一个认为他开启了主体的死亡。

在擅长思辨、酷爱构造体系的德意志民族中,尼采却别具一格,格言、诗一般的语言,文体非常优美,长于直觉和洞见。由于古典语言家的训练,他从古希腊的悲剧艺术中获得灵感。他阅读叔本华完全出于偶然,但读得如痴如狂,声称《作为》一书是专门为他写的,他借助意志主义来批判欧洲文明,同时也批判叔本华本身,以悲剧主义取代悲观主义。他是一个彻底的非理性主义者。三个主要论题:权力意志、超人哲学、一切价值的重估。

1、批判哲学传统(理性主义传统、基督教传统)

主要是批判理性主义,着眼点是虚无主义的出现。虚无主义出现在西方价值世界中,其集中体现就是“上帝死了”。上帝是西方价值的象征,受到顶礼膜拜,而现在却越来越受到蔑视。海德格尔解释尼采的这一看法时说:上帝死了,这就是说,基督教的上帝丧失了它对存在者和人的规定性的权力。

上帝代表的是超感性的东西,是规范和原则,而现在这些至上的东西没有了,人和存在者自己也就丧失了价值。信仰丧失,精神空虚。现代文明危机重重,人失去了理想,为物所役。尼采认为这种价值中的虚无主义的根源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传统是一致的,都是以一个虚构的世界来否定现实世界,源头在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那里,理念世界取代了感性世界。理念世界是真正的世界,它是万物之本,它既是现实世界的根据,又是最高的价值法则,是道德的根据。于是,理性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种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者是指这样一种人,他认为实际存在的世界不应该存在,而认为应该存在的世界还不存在。”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道德推崇美德,让人们合乎理性地生活,实际上就是要否定生命。基督教道德尤其是生命的敌人,应该坚决否定这种理性主义的虚无主义。一旦摆脱了理性主义,人们回归生活,就会肯定生命。

因此尼采主张以一种彻底的虚无主义否定理性主义的虚无主义。彻底否定传统哲学和传统道德,这是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

他认为道德是一种解释:人的行为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如果有道德的话,也只是一种解释,或者说它只是一种评价体系,取决于评价者;它归根到底是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所以有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区分;总之道德是相对的。

2、权力意志主义

和叔本华一样区分表象和意志两个世界。在摧毁了“真正的”世界之后,还会有什么东西在表象之后呢?权力意志。对生存意志的改造:特点,积极进取而不是悲观的,是向上向外和满溢的,而不是盲目的。权力就是强力,力量,而不是政治意义的。它意味着宇宙万物都具有释放能量和扩张自己的欲望、进行创造的欲望、占有和支配他物的欲望。

权力意志在其哲学中的中心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的本质是权力意志,人生也就应该由权力意志来说明,人应当爱惜生命,应当自强不息,不断创造,勇于面对痛苦和磨难。

2)社会是不平等的,不同的人的权力意志在质上和量上都有不同,人生来就不平等。

永恒轮回的观念:永恒轮回是一个保障。只有这样生命才有价值,否则奋斗没有任何意义;世界不断再生,个体不断超越自己。

3、超人与艺术人生观

尼采在自传中说;“我允诺去完成的最后一件事是改良人类。”人应当被超越,就象猿猴已经被人超越了一样。猿猴于人是一个讥笑,人于超人也是一样。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尼采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超人,而是把它对立于现代人,特别是末人。

末人是没有创造愿望和创造力的人,末人总是谨小慎微,末人是没有个性的人。超人是这些含义的反面。超人实际上就是拥有充沛的生命力因此不断自我超越的人。

因此之故,尼采尽管和叔本华一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而反对苏格拉底的乐观主义,但却认为,由于意义取决于个体的创造,所以在生命冲动中,痛苦反而成为生命的兴奋剂。尼采用古希腊的悲剧艺术来解释人生。主要有两个范畴,一是阿婆罗,一是狄奥尼索斯。前者是梦幻般的宁静,后者是生命冲动的象征。以自己的生命活力让世界充满活力,同样与世界的合一也使自己生命力满溢。

三种境界:骆驼-道德形象-我应;狮子-叛逆形象-我要;婴儿-新生形象-我是。笑。

第三讲生命哲学

一、生命哲学概述

1.生命哲学(philosophy of life)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和法国流行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它上承意志主义,下启存在主义。它强调生命而否定机械论,其主题与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有关。因此它并不是一种自然哲学,而是关于人的生命,人的生活的哲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人的心理和历史文化方面。当然,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不同的生命哲学家对生命的具体理解并不相同,大体上有三种倾向:一是把生命与人的机体联系在一起,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理解生命,这是一种生物学倾向的生命哲学;二是把生命理解为文化制度中人的生活,这是历史-文化倾向的生命哲学;三是把生命理解为生存,从而具有存在主义倾向。

2.真正说来,存在着两种主要类型。

一是涉及有机体进化的,带生物学倾向的生命哲学,其代表人物是柏格森。这一类型深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反对对生命作纯粹力学的解释,反对以量的观点,机械的观点来看待生命,试图用变化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说明。它具有明显的活力论(vatalism)的倾向,认为生命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二是强调历史-文化研究的生命哲学,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狄尔泰和齐美尔,他们认为哲学应当关注生命,但生命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表现在人类文化之中,应该通过解释历史文化而体验到人的生命,其代表人物往往是解释学家。

这两个流派都是作为理性主义、尤其是其最新形式——实证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它们以非理性的旗帜来反对德国的绝对唯心主义,叔本华和尼采以生命来对抗理智的倾向被视为其先驱。

两派的共同特点:一是强调生命的精神创造力;二是强调心理或心灵世界的独特性;三、强调人文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不同;四是强调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即主张直觉和体验。

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科玄大论战实际上是西方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的缩影。张君劢代表的是玄学派、柏格森主义,丁文江代表的科学派、马赫主义(实证主义第二代),前者提供精神生活、精神文明,后者主张科学精神和物质文明。

我们主要讲一下狄尔泰和柏格森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狄尔泰是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解释学哲学家,主要从社会历史或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待生命现象。

一、关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他是一个历史意识非常强的人,通过对历史意识的研究,他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别,因而主张人文科学的哲学基础应当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区别开来,尤其是要确立与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同的人文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倾向与德国新康德主义的某些哲学家是一致的。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要求人文科学不能用自然科学的冰冷僵硬的“规律”、“概念”、“因果性”、“决定论”之类的原

理和方法来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以往哲学的失足,就在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人文科学尚未从旧的形而上学中摆脱出来,又被套上了自然科学法则的新枷锁。人文科学要发展,就必须摆脱这两者。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而人文科学研究的人,自然没有生命,而人却是有生命的。

二、生命哲学

他的生命哲学又被称为生活哲学,这不仅因为LEBEN一词具有生命和生活双重含义,而且因为,他尽管终身从事学术研究,但却非常强调哲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其哲学具有强大的现实感。他之所以称自己为生命哲学家,原因有三:一切知识都建立在体验(经验)基础上之;所有的哲学都来源于并涉及人类生活问题;哲学必须与以经验为依据的人文科学所获得的生活知识密切相关。总之,哲学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为对象,并服务于生活。因此,他把哲学的目的规定为探索和理解人类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他的生命哲学是在人类生活范围内探索生命的意义的哲学。这种哲学是一种生命本体论。

1)世界观各种类型:

在哲学思想中,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世界观反映了生命中的精神因素。精神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它包括知、情、意三个要素,传统的世界观有不同的类型,就在于它们分别从这三个要素出发来理解精神生活这一有机整体,因此存在着三种世界观类型。一是以知识为主导原则的自然主义;一是以意志为主导原则的意志自由论,一是以情感为主导原则的唯心主义。

自然主义世界观主要包括感觉主义、唯物主义、实证主义,这种世界观以自然界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这反映的是精神生活的冷静、客观、务实的方面,这种世界观一方面以现象来说明意识,认为意识是对现象的反映,另一方面又用意识来说明现象,认为现象是意识所反映的那个对象,因此是循环论证。

意志自由主义世界观着眼于对能动的意志的体验,认为服从道德规范和义务的人只受内心法则和公意的支配,完全独立于自然界。因此存在着意志自由。这种世界的困难在于无法从逻辑上得到证明。一切神圣的观念都只是在内心中由自我构造出来的,无法科学地、可靠地获得证明。

唯心主义世界观:它把世界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知觉所看到的感性物体或自然事物,另一方面是内省时通过沉思和直觉内在地体验到的精神或思维关系。然后专注于后一方面,用后一方面来说明前一方面。这是一种以沉思冥想、审美或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世界的幻想的世界观,体现了精神领域中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这种世界观的困难在于它宣称世界是不可知的,它只不过是把精神因素中的个别方面加到无限世界上面去了。

在他看来,三种世界观都反映了生活中的某一真实的方面,但各有片面性,应该综合起来,而自己的哲学就是这种综合的努力

2)生命体验

由于强调社会、历史和文化,在他看来,生命就是人类生活世界中具体化的、客体化的精神生活。生命包括如如下主要意义:精神因素是生命的根本因素;生命的本质是精神活动(体验);三生命的精神活动通过客观化而表达出来;生命活动使人类生活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他首先要强调的是生命中的精神因素,因为在他看来,正是人类本身具有的精神、文化内容或因素,才使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基于这一点,他反复重申他所说的生命仅仅指人的生命而不是其他生命,生命就是人本身。这与柏格森的生命有所不同,后者包含了生物学因素且强调宇宙生命。

精神因素是主动的、能动的,它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能通过体验才能揭示出来。“正是借助于体验,我们从自然现象学跨入了精神实在领域”。体验在德文中为ERLEBEN,表达的是能动的生命,它指的是生命活动本身。体验其实就是生活,生活着,世界由于体验而有其意义。作为精神活动的体验,既包括理性或求知活动,又包括情感和意志活动,他尤其以诗人为例来说明生命体验。诗人的艺术创作,实际上就是从他自身的内在体验出发,去感受生活,透视生命的意义。

3)生命的意义在其表达中

生命中的精神活动总是透明的客观形式或手段显现出来,于是他用“表达”一词来进一步说明作为精神活动客观化的生命。他使用了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一词,但并不把生命看作是理智的抽象和假定,更不是精神实体,而是看作为社会、历史的实在或现实。生命只有通过精神活动客观化才具有意义,包括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家庭、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等一切人类活动及其产物都是精神客观化的体现。换言之,生命或生命的精神因素在这些形态中获得表达。表达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是精神生活的体现。

4)作为关系整体之生命本体

作为本体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特征:关系性和整体性。

关系性也就是相互联系。在他看来,我们通过体验和理解所把握的生命就是作为交织着一切人的生命。由于精神活动,人类社会的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生命就是人类社会中由各种各样的关系交织起来的一切人类生活。人文科学因此没有孤立的对象,不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做真空试验。

整体性意即有机统一。每一个生命都是有机统一体,每一个人都是身心统一体,也是更多大的有机体的一部分。

5)生命本体论

生命是最高本体,必须用生命来说明和解释世界。生命是世界的意义,世界因为生命而有意义。世界上如果没有人,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意义。生命即世界,世界即生命。世界处于生命之流中。生命展现在时间中,我们每一瞬间都体验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织。既包括对过去的回忆,又包括对站起来的期待,现在不断转化成过去,未来则不断转化成现在。由于这种生命,就克服了二元论,唯物论和唯心论。

三、解释学

狄尔泰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解释学,使解释学成为人文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由于他对解释学的独特贡献,他被称为现代解释学之父。从圣经解释和法律解释的技术过渡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二十世纪的解释学则是本体论的。

理解实际上是一种生活体验,它不仅包括求知,也包括情感和意志,“一切理解都包含某些非理解的因素”,因为生命就是非理性的。他说:我们把在外部世界的物质符号基础上认识内在的东西的活动过程称为理解。也就是说,理解是认识体现在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过程。理解是在人文科学中探索生命所表达的意义,获得生活知识的普遍活动。由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理解就不是孤立的活动,因此理解就是在体验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对生命的理解是不断循环的。(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解释学循环)。

第三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柏格森是法国二十世纪初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对现代哲学、科学、文学和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毕业于巴黎高师。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形而上学的对象

传统哲学,不管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也不管是探讨自然客体还是精神主体,都在关于宇宙和人、物质和精神、自由和必然等问题上留下了诸多纷争。这是由于我们习惯于用科学思维,以空间的观念看世界,以前哲学的根本性错误就在于把活生生的实在变成了外部空间对象,越是对它从不同角度做解释,下定义,进行分析,越是远离其真相。结果产生了一大堆哲学纠纷。尽管哲学家争论不休,却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换言之,我们用文字表达自己,并且用有关空间的字眼进行思维,要求在我们的观念之间就如同在物质对象之间一样,树立起各种同样明晰而准确的区别,这就把本来不占空间的东西,变成了占空间的东西。因此,柏格森要求重新确立哲学的研究对象。

1、时间是形而上学的对象

柏格森认为,他的哲学使命就是要解决这些哲学困难,而其生命哲学与传统哲学的重要区别,就是要把时间而不是空间角立为形而上学的对象。与此同时,不能将时间空间化。历史上的哲学都把时间当作空间处理,三维,可以测度,可以计算,而他认为时间是真正的绵延。

2、科学与形而上学

哲学追求真正的实在,这只能存在于精神与精神的关系中,因此是科学思维所不能提供的。科学处理空间对象,形而上学处理时间对象,科学把握生命的外观以及周围的物质世界,形而上学把握生命的本质及意识生活的内部世界,它们各有所长。

两种时间:一是真正的时间,绝对绵延;一种是科学的时间,即度量时间或抽象时间。绵延就是真正的时间,它是纯粹的,不杂任何空间因素,而科学时间受空间制约。

二、时间与绵延的自我

1.什么是绵延

可以设想有一种没有区别的连续出现,并可以把它当作一堆因素的互相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其中每一个因素都代表着整体,只有抽象的思想才能把每一个因素分别开来。绵延其实指的就是意识流,它陆续出现。也就是说,意识状态具有绵延不断、互相渗透的性质:A。绵延是连续的,是没有任何间断的连续。意识的每一点都既是现在,又包含着过去,又预示着未来。也可以说它无所谓过去、现在、将来,完全是浑然一体的流动。B。绵延是一种质而不是量,也即它只有强弱,而无数量或大小。C。绵延是真正的时间:正因为绵延没有量的差别,无法进行数量分析,所以它不具有广延性,所以与空间无关,因而是纯粹的时间。D。绵延的流动方向是不可预测的。

理智的科学只是习惯于用符号用广延性来表达时间,无意中引入了空间,因此科学关注空间,而不关注时间。

2.时间即延意味着“绝对的运动”

柏格森认为,实证科学对时间的表达是错误的,它对运动的表达也是错误的。传统哲学有两种倾向,一是把静止作为运动的前提,认为一定存在着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二是把运动和运动物体经过的空间等同了起来,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他自己的运动观:A。运动是绵延,是质而不是量,是无法测度的;B。实在就是可动性,无物常在,一切皆变;C。运动是一种心理上的综合,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心理的、因而不占空间的过程;D。运动是绝对的,无法找到不动的东西,除非在抽象和思想中。

3.自我与绵延

两种自我,一是与环境、与世界相关的、广延性的自我,一是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我,这是永远生成着的、活生生的自我。前者是科学的认识对象,是空间中的对象。后者是内心体验到的、处在时间中的自我,这种自我是真正的绵延。

4.自由创造

真实的时间即绵延,由于它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不会停止下来,一切都在更新,自我因此在不断创造。他说时间意味着发明,意味着形态的创造及新物的不断产生。时间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性。时间就是创造,而不是其他东西。

三、生命之流与创造进化论

柏格森一生的哲学思想,虽然其根本观点是一贯的,但是对根本观点采用的术语有变化,部分观点也有改变。上面说的“绵延的自我”是本体的观点,乃是其早期的立场,后来,他以生命之流代替它作为世界的本体。两者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但,这一概念为其哲学带来了一些新特点。

柏格森的生命泛指一切生命。生命乃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实在。生命就是创造,绵延的运动就是生命的创造变化。有时也把生命比喻为冲动,认为生命冲动是生命的本质。生命像意识活动一样,是一种绵延不断的创造。

他认为,当我们向内部静观自我,使自身化为意志、穿透自我的外壳,沉浸在使意志绵延

的冲动中的时候凡能理解和感受到生命就是持续不断的成长,永无止境的创造。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流就是一股巨大无比的力量,巨大无穷的创造性。柏氏有时把它比喻为水流,潮流,生命在本质上是急速穿过物质的水流。生命之流即绵延,是一种永不衰竭的冲动,具有无穷创造力的冲动。

他用这种生命之流来解释万物的创生和发展。生命之流本质上是无物之流,它如何产生有形之物呢?柏格森认为,世界上只存在着绵延或生命之流,其他所谓的物质之类只不过是生命之流发散出来的东西,也即生命之流是不断运动的,不可预测的,有多种方向,多种线路,就像一发炮弹,爆炸后各个碎片自有方向,而每个碎片又是一发炮弹一样。然而,这种运动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上升,一是下降。生命之流是上升的运动,它与创造相对应,而物质运动是下降的运动,与生命相反的运动。生命之流向上喷发,喷到一定高度坠下来的、失去了生命冲动的便是物质。物质因重量而下坠,呈现为与生命冲动相反的运动。下坠之物也分层次,完全失去创造冲动者为矿物,稍有冲动的残余者为植物,存留有较多生命冲动者为动物,人类的生命冲动最多。万物之差别也因此在生命冲动的多少。

柏格森主张进化论,但反对达尔文的固定方向的进化论,进化既无目的,也无方向,它是无法预见的。

四、理性认识与直觉认识

1.否定理性认识:

A理性的思维方式是静止的、机械的,不能把握运动变化。

B.理性认识只能围绕对象的外部打转,不能认识其本质是绵延。

C.理性的概念是僵死的符号,不可能把握实在的运动性,采用现存的概念无法把握变化中的世界。

D.理智具有功利性,追求实用的知识和技术,无法把握意义。

2.直觉的性质和作用

直觉有两种,一是感性直觉,一是生命直觉。他强调的是生命直觉。作为一种哲学方法,直觉就是深入到对象内部,深入到绵延中,而不借助于理性和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内心体验,达到的是与对象中的无法表达的东西的交融。

第四讲胡塞尔与现象学

一、概论

现象学是二十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最主要的思潮,从1900年奠基,一直持续地产生影响,到目前为此,很可能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潮。胡塞尔是其创始人,其他人则对他的现象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发挥。他直接受到的启发来自布伦塔诺关心心理与物理现象之区分,即心理现象具有意向性这一重要的观念。笛卡尔和康德的思想在其学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通常认为,在30年代中叶之前,现象学的中心在德国,此后转移到了法国。最重要的现象学家是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萨特、庞蒂-庞蒂、伽达默尔、利科、列维纳斯、德里达、亨利、马里翁等。

但是,我们通常把海德格尔、萨特、庞蒂-庞蒂归入存在主义,伽达默尔、利科归入解释学,德里达归入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亨利、马里翁意味着现象学的复兴。我们只讲胡塞尔的现象学,其他人则联系存在主义和解释学等讲授。

一般认为,胡塞尔的思想经历了心理主义、本质还原、先验还原、晚期生活世界理论四大阶段。严格地讲,只有心理主义阶段是一种比较独立的阶段,后三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通向先验的主观性。胡塞尔最初受到心理主义的影响,后来则批判这种思潮,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自我清算。

二、反心理主义

心理主义是19世纪盛行的一种哲学倾向。休谟把归纳问题(因果关系)问题归纳为心理问题,心理主义其实就是这种倾向的发展。心理主义把逻辑看作是一种思维艺术,把逻辑规律归结为经验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认为真理是相对于这些规律而言的,因而只存在相对真理,不存在绝对真理,像实证主义第一代人物穆勒、实验心理学创造人冯特都是其典型代表。其错误在于将自然规律与逻辑规律相混淆,而错误的根源在于把心理活动与活动的对象相等

同。

自然规律探讨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事物是处于时空中的、变化的,体现出因果关系,自然规律因此是归纳的结果,是经验概括的结果;逻辑规律探讨的是观念之间的关系,观念不处于时空之中,是无变化的,它体现的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逻辑规律意味着必然关系,代表的是先验的原理。意识只是发现它们,而不是创造它们。举一个例子,计算是一个心理活动,计算的对象如2+2=4则是计算活动的内容。计算这种心理活动处于时空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犯错误,如把它算成3,算成为5,但2+2=4是一种必然的联系,并不会因为这种计算错误而改变。

总之,胡塞尔认为,观念是摆脱了运动变化的实在,不受制于心理活动,逻辑规律也因此不是心理规律而是自在的规律,这显然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实在论。大多数现象学家赞成这一立场,认为它拯救了共相的实在论,但胡塞尔把这种由心理主义向这种实在论的转向仅仅看作是一个基本步骤,最终来说,要通达的是先验主观性。他在1913年的《观念》中放弃了这种观点,导致了他与大多数学生的绝裂。

三、现象学方法

胡塞尔的还原方法多种多样,最根本的就是所谓的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他认为现象学方法是用来为现象学问题服务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本体论问题,一是形而上学问题,而两种还原分别是出于这两类问题的需要。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在胡塞尔那里有其独特的理解。本体论指先天观念的整个系统。它包括形式的本体论和实质的本体论。形式的本体论研究形式的范畴和规律(如形式逻辑和纯数学的范畴和规律)。实质的本体论研究存在的分类(从最上层的存在区域,如自然、人、历史到最下层的事物的种属和类型)及其范畴(物性、空间性、因果性等)。在胡塞尔那里,观念,本质、本相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范畴、种属、类型、规律、结构等是本质的相关概念。因此本体论也可以说是一种研究本质、本质的规律和结构的科学。现象学的本质还原的方法就是用来发现本质、本质的规律和结构的方法。

形而上学指有关最终和最高问题的科学,其中特别涉及到意识和存在者、主体和对象的关系问题,先验还原的方法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服务的。

在晚期,胡塞尔主张一种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是一切科学得以形成的基础,生活世界的本体论是一切其他本体论(形式的本体论和实质的本体论)的基础。生活世界的问题是跟人的实践、人生的意义、目的、动机问题以及一切历史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为此,他提出了一种―目的论的历史的解释方法‖。

现象学方法主张不从任何假设出发,为此他提了现象学中止判断作为一种先行手段。从现象学的任务来看,它只包括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中止判断方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方法,它只是一个环节,离不开本质还原或现象还原先,而目的论的历史的解释方法也只是其先验唯心主义的一个环节。

1.现象学中止判断:简单地说,就是对给予的东西是否存在打上可疑的记号,加上括号,把一切间接知识放在一边。主要针对历史(既有知识)和存在(外部事物存在\自我存在、他人存在)两个方面,因此有历史的括号法和存在的括号法。

2.本质还原的方法:也叫本质直觉的方法。逻辑规律既然不是自然规律,不是心理规律,就不能由经验概括和经验归纳而来,也不能由推论而来,因为它是推论的前提,而不是结论。那么如何发现逻辑规律呢?胡氏认为只能借助于直觉。一切基本的逻辑规律是直接地被直觉到的。与通常认为直觉只针对个别事物不同,胡塞尔认为直觉可以针对逻辑规律这样的本质的东西。本质还原的方法就是要发现本质和本质的规律。这一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回到事物本身,也就是直接面对―直接给予‖或―纯粹现象‖。只接受在直觉中向我呈现出来的一切。

为了确保面向事物本身,应当首先实施中止判断,然后在对个别东西的直觉的基础上,使共相清楚明白地向我呈现出来。

本质还原需要部分地中止判断。它只涉及对象的性质,不涉及主体,以及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之所以要把对象的性质放在括号里,是因为事物向我们呈现的只是它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它的全体,不是它的存在,所谓事物的存在不过是我们加上去的一种信念,是一种预设,这会妨碍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本质在此不是指现象之后的本质。现象就是本质。本质就是事物向我们显现出来的有关它是什么的方面。不过,在一般情况下,现象学关注的是普遍的本质,即共相,或向我们呈现出来的事物的共同规定性。

由于加括号,我们面对纯粹现象,事物的本质向我们呈现出来,进一步地,我们在对个别东西的直观的基础上,使共相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意识面前。加括号是排斥性的,消极的;而本质直观是正面的。后一步骤主要是通过想象中的自由变换实现的。想象尽可能多的例子,把它们看作是变项,然后或者是从整体上看,或者说是从关系上看,寻找到变中之不变者,这就是所谓共同规定性或普遍的本质。

例如,关于物质的本质。我们可以从想象中的或现实中的一个桌子出发,可以在想象中把它变成椅子、高山、大海、星辰等等,我们也可以从其规定性方面来改变它,比如大小、颜色、形状。直到把它变成不是物质的东西为止。我们发现不具有广延性的东西,如观念不是物质的东西。我们所有这些判别物质的例子当作一个整体来看,我们发现这些变相中所共同具有的规定性是空间上的广延性,时间上的延续性乃是物质的东西的本质。

3.先验还原的方法:先验还原的方法要解决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胡塞尔看来,世界(注意不是指自在的世界,而是指意识的对象之总和,也因此涉及的是认识论而不是存在论)的本源是先验的主体,世界是由先验主体构成的。先验还原是指将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自我而存在的观点。这是一条通向先验主观性的道路。这就要求批判自然的态度。

人们通常认为,世界是各种各样被经验和未被经验到的东西的总和。它们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自在地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人是存在着的,自然是存在的,意识是大脑的机能。认识也是一种自然的事实,是有机体的一种行为。心理规律是自然规律之一,可以用经验的方法来研究。而我们从世界获得的经验可以被用来对其他的事物进行预测,从而从个别经验获得普遍经验和普遍知识。这是常人和自然科学家所持的客观的立场。

胡塞尔认为这根本就没有问一问,认识是如何可能的。他要求回到哲学的态度,这是一种批判的立场,它要问意识之外是否有物质存在,意识如何超越自身通向外在事物,认识主体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何种作用?为了防止预先假定存在着意识之外的对象,以及意识能够超出自身认识对象这种情形,需要一种全面的、彻底的中止判断。

也就是说,胡塞尔把对象的存在放在括号里,把主体可以走出自身认识对象的能力也放在了括号里,把主体在世界中存在的信念同样放在了括号里。这样就有了一种不作任何预先假定的、审慎的哲学态度。这里涉及到先验一词的含义。胡塞尔在康德意义上使用先验一词的。先验的不是超越于经验的,而是使经验得以可能的主体方面的东西,主要是先验感性形式和纯粹知性范畴。

在研究认识论时,胡塞尔主张把关于外部世界以及经验自我的存在的信念放在括号里,存而不论,避免在研究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时作出预先假定,然后以本身清楚明白的,没有疑问的东西为基础,建立起可靠的知识体系。纯粹意识本身是没有疑问、清楚明白的东西,胡塞尔不对之作中止判断,为什么呢?他认为笛卡尔的怀疑方法有助于得出这一结论。

胡塞尔认为笛卡尔从―我在怀疑‖推出―我在思想‖以及在思想的我的存在,为认识论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开端,这是天才的发现。但他不赞成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也就是说,在笛卡尔那里,我思是非物质的,但却与作为物质的身体有关联,就容易引起麻烦。同时,他更不造成笛卡尔以本体论证明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进而用上帝来担保物质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在理性范围内能够办到的事情,没有必要求助于上帝,他试图在理性范围内,完全从意识内部来为认识论提供基础。

通过笛卡尔的怀疑和彻底的中止判断,我们达到的是纯粹意识领域,只有纯粹的自我和纯粹的意识。这里纯粹意识具有所谓的意向性结构,即意识活动和意识活动对象相关联的特征。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而物质却没有这种性质。这是他从布伦塔诺那里获得的启示。在这里,意识活动是由作为单子的纯粹自我执行的,而意识活动对象是由意识活动构成的。

胡塞尔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肯定意识活动、意向性结构、作为意识活动执行者的自我的自明性,然后说明意识活动是如何构成意识活动的对象的。举例来说,如果我看到远处有一棵树,在所有的环节中,可疑的方面包括:究竟远处被我看到的是不是一棵树,因为我可能看错;作为意识之外的、独立于意识的物质对象之树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因为我看到的只是树而不是树的存在;等等。不可疑的一面包括:我的看的行为,我以为我看到了一棵树,我的看的行为针对着我以为看见的树,还有我是看的执行者。

胡塞尔把纯粹意识领域内的问题称为内性的问题,把认识的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称为超越的问题。现象学研究是在纯粹意识的领域之内进行的。他把超越的问题悬搁起来以后才着手

研究认识活动如何构成认识对象。

胡塞尔认为,存在着内在性的时间。内在性的时间是由原初地获得印象的行为、回忆和展望的行为构成的。这种原初地获得印象的行为、回忆、和展望的行为是直接显示的行为。在其作用下,原初地获得的印象被指向过去的回忆和指向将来的展望包围着,这三种行为衬托出了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意识。三者的结合构成为内在的时间意识。

客观地在时空中存在的物的概念也是由意识活动构成的。当我们观察物比如一张桌子时,我们只能观察到它的一面,如它的前面部分,我们只要想观察,还可以观察到其它的部分。如果我们围绕桌子走一圈,可以观察到它的前后左右。但无论如何,我们现实地看到的都不是其全部,所以,许多人认为,物是越越于意识对它的表现的,或者说物是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但胡塞尔并不这样看,他认为物超越于它的现实的给与,并不超越于潜在地给与。在我们意识到它的一部分时,我们潜在地意识到它的全部或一切可能性。所以物最终是各种意识活动综合的结果。各种客观的物最终是相对于我们的意识而言的。

总之,一切取决于先验的主观性。其实,胡塞尔证明的是对象的概念是如何在事物中构成的,而不是对象本身是如何构成的。对于后来的存在主义者而言,世界的意义是由我构成的,至于世界本身,则是自在的。

几个重要的概念:意向性、超越性、内在性、构造性。意向性意味着意识具有的某种指向性,即以某种东西为目标。但是,胡塞尔的认识论根本不指向自在的存在,即,它否定所谓的超越性,把一切限定在意识内部,只承认内在性。

4.生活世界和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

胡塞尔晚年关注生活世界问题。目的论的历史的解释方法被用于研究生活世界。他研究生活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开辟通向生活世界之前的、更深一层次的纯粹意识的道路。因此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也是对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的补充。

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是一种解释学,它有助于理解在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历史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和人类的根本任务。它事先认定:历史有一个总的目的,历史是统一的,哲学史是历史的精髓。我们是这种历史的目的的承担者和参与者,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去实现这一目的。究竟什么是历史的根本目的呢?这需要通过解释才能明确。这种解释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解释者、被解释的作者和被解释的作品。

首先要明确解释者的责任。由于历史的目的论的解释以解释历史的目的为任务,所以解释者承担着要为全人类负责任的使命。他认为当我们进行哲学研究时,实际上承担着人类的执政官的使命。只有那些接受过伟大的哲学传统之熏陶、坚信普遍知识的可能性、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人,才真正有资格进行这项解释工作。解释者应当批判性地回顾一切哲学传统,并随时修正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历史的真正目的。

至于被解释者和作品,按照胡塞尔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个问题可以提出:

什么是被解释的作者所面临的形势——这一形势如何促动这位作者——什么是作者的原初的动机——什么是作品在作者那里的原意——在此之后是否和如何出现了意义和转移与掩盖——什么是作品的历史意义?

比如,任何哲学家都生活于历史上形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他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某一形势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当时活跃的哲学思潮,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人们的需要和实践的兴趣等构成了这种形势。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具体表述。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近代以来的科学世界的基础。我们用原子、电子、一系列抽象的符号来代表通常的生活世界中所就的颜色、声音、味道之类,把一切都观念化了,而通过解释,可以把观念的外衣去掉,回到生活世界。当然,这并不是目的,而是要最终回到先验主观性。所以,生活世界理论不是经验论,而是通向先验论的一个环节。

第五讲、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等

一、概述

1、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是19世纪以来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与胡塞尔现象学相结合的产物。产生于20年代,流行于40-60年代。一战后形成于德国,二战后流行于法国,在世界范围都有流传。明显地表现出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悲观主义的倾向。

2、存在主义象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一样关心情感和意志等方面,但并不把它们看作是世

界的本源。它以现象学方法对人的情感、情绪和意志等等进行描述,探讨人的意识的意向性结构──超越性对立于胡塞尔的内在性,借此表明人是开放的,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本质,同时表明人不能够创造世界,但可以规定世界的意义。

3、它主张一种情感认识论。无法用理性的方法认识人的真正存在,只能通过情感体验来把握。焦虑、绝望、恶心、孤寂之类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人在这些情绪中可以自己体验到人的本真存在。

4、存在主义声称自己是一种自由哲学。它强调人的存在的超越性,不断面向未来,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谋划、选择、行动,而这些都是自由的体现。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自由,人不得不自由。存在先于本质或者说自由先于本质。认为自己是一种行动的哲学、自由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并非悲观主义。强调个人、个性,他人就是地狱。

5、开出祖克尔凯戈尔──孤独个体,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生存、大全,海氏、萨特、梅洛-庞蒂、马塞尔。存在哲学-生存哲学(存在主义):前者关心存在问题,后者关心个体生存。有神论-无神论。政治立场:受迫害-合作-抵抗。

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氏中学时代受到良好的希腊文、拉丁文和德国语言文学教育、17岁时读到布伦塔诺的《论亚氏以来存在的多重意义》的文章。立志探讨存在是什么。在弗莱堡大学读神学和哲学,读逻辑研究、荷尔德林等人的诗歌,尼采的权力意志。曾做胡氏的助手,后接替其教职,1927年发表《存在与时间》上卷,没有下卷。

1、现象学方法

传统方法是有问题的,或采用从自然、世界、或采用从观念、思维出发的方式,都将存在与存在者混为一谈。应采用现象学方法。让存在从存在者中显示出来,回到事物本身。现象学这一名称就意味着这种含义。不是关于现象的科学,而是现象与逻各斯的组合。现象是呈现的意思,指事物就其自身显示自身。逻各斯的本义是言谈,就是要把所谈的东西公布出来让人知道。总之都意指回到事物本身。不研究什么,只研究事物如何显示,实际上就是如何与此在发生关系。

这一个方法有三个方面:还原-从存在者到存在建构-此在的作用,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赋予存在物以意义解构-对于受遮蔽状态的消解。

2、存在问题或基本本体论

1)、本体论差异

传统哲学大谈存在,实际上将哲学与存在者等同。Being=beings Sein=seinde。出现了存在的遗忘的时代。不能问存在是什么,作为动名词,它指的是How而非What,它意味着活动,具体地说是指存在者的显现、向我们呈现,而存在者意指现成的东西。在他看来,存在高于存在者。

2)、存在问题的结构

传统哲学是无根的本体论,因为没有回到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包括三个因素:

问的对象-存在者

问之所问-存在者的存在

发问者及其行为-此在

存在哲学通过问(追问、考问)以便如其所是地通达存在。

问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问,一切活动都是问。我们向存在者拷问存在,就是在寻找存在。而这种问的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我们的存在就在这些问的活动中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此在-Dasein。此在的问作为一种存在方式不是推论而是显示。这种存在就是生存(existence)。

人作为存在者具有优先性:

就存在者状态而言,生存意味着可能性,而不象其他东西是现成的。它是一种存在者,但却与众不同。

就存在论而言,唯有它能追问自己的存在。

最后它也是通达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的门户。

3、人的基本存在状态(此在的基本状态):在世

人的生存不管处于何种状态,都可以用―在世‖来表达,(being-in-the-world),或译―在世界之中存在‖、―在世界之中‖。这是一个统一现象。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世界(世界的

世界性)、此在(共在与自己存在)、―在···之中‖本身、

1)“在···之中”本身(Being-in as such)

A、不是在之内,不是物与物的并存,不是空间关系。In派生自Innan,为居住之意,我生活于此,我熟悉并对之有所作为。我融身于世界之中。这是一个活动概念。

B、―烦‖(care,操心)是此在的结构整体:烦忙-物、烦神-人。

C具体展开:烦是活动的,人在活动中揭示自己的存在,揭示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一种展开状态,是一种澄明状态。人去成为他的―此‖。这是所谓的―此‖的生存论建构。通过现身、领会、言谈来建构或展开。

a.现身(Being-there as state of mind)-此情此景中的切身感受,人在情绪中体验到自己的被抛状态──我已经毫无理由地、不得不地存在。我已经存在,我不得不正视当下的处境。最基本的情绪是畏(Anxiety )和怕(Fear),两者不同。

b.领会(Being-there as understanding)-对某事有所领会,意指能够,对这件事有所作为。这里是指对自己有所能。此在的存在可能性或能在。筹划自己的可能性,与情绪联系在一起,被抛入筹划活动中。理解(understanding)与解释(interpretation)。

c.言谈(Being-there and discourse)-人把自己表现为一个说话的存在者。说话是他的存在方式。日常方式:闲谈、好奇、两可。

2)“世界的世界性”(the worldhood of the world)

世界与人的生存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指自然世界。它乃是我们的周围世界。分析在这个世界中前来照面的存在者。我们烦忙活动中来照面的首先是用具,但应考虑用具整体而不是具体用具。用具必须符合用具性-何所用。制造者、使用者、质料,结果是一个公共世界。用具的联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开放状态──结构整体。

3)“共在-自己存在-他们”

烦神-平均状态-他人-我们-他们-常人-成为自身。

4)此在的时间性与本真、非本真状态

关于时间性(temporality):只有从时间性出发才能把握在世的结构-烦。烦是活动性,它具有时间性,日常生活也是计时的。当然后者是派生的。烦实际上意味着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存在──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依付于世内存在者的存在。三者构成为一个统一结构,展开了时间的原始存在。

先行于自身的存在之先是领先的意思,与领会密切相关,意指将来。意味的是生存性。已经在世界中的存在指被抛状态,与现身联系在一起,指事实性,我的曾在,过去。

依附于世内存在者的存在,意味沉沦。与物打交道的基础是当前化,介于将来与过去。关于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

1)筹划──可选择本真或非本真

2)沉沦与异化-常人-三种表现

3)基本情绪-畏

4)向死而在(Being-towards-death)

5)良心的呼唤

三、萨特的现象的一元论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是比较典型的存在主义者,他的起点仍然是现象学,只是更多地把现象学与人的实在联系在一起,并因此进入到实际生活领域。这不像胡塞尔那样只关注纯粹现象学方法,也不像海德格尔那样只把人的存在当作起点而不是目标。萨特对海德格尔哲学做人本主义的解释,而海德格尔予以否认。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意识哲学,身体不具有重要意义,笛卡尔的身心二分依然在他那里起作用;舍勒关注情感性,海德格尔不谈意识而关注情绪性,他们两个人可以说不谈意向性,也没有明确地围绕身体展开,但他们思想中暗含了一种身体哲学指向。法国现象学进入到对身体的关注,萨特依然谈纯粹意识,不过这种纯粹意识是一种情感意识,人与此同时具有身体维度,人的实在就是两个方面的结合;梅洛-庞蒂关注的则是身体主体,身心统一或心物统一。

德国现象学因为尚未完全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因此没有给予他人以重要地位,而在法国现象学中,他人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萨特那里存在着我与他人的冲突关系,在梅洛-庞蒂那里是一种共在,而在列维纳斯那里,则形成了他的绝对他性地位。

一、现象与存在

我们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出发,其目标是所谓的现象学本体论(phemonenological ontology)。萨特想用现象的一元论(monism of the phenomenon)来取代让哲学感到困惑的二元论(dualism)。现象学一元论指的是胡塞尔以来用现象学方法超越主-客、心-物、思维-存在、存在与显现、本质与显现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基本观点或立场。

萨特认为,现象学把存在物还原成了显示存在物的诸显象的系列(reducing the existent to the series of appearences)。这首先否定了在存在物那里把内在interior与外在exterior 对立起来的二元性。不存在着所谓掩盖着客体的真正本性(true nature)的表层覆盖(superficial covering),而所谓的作为秘密的实在(secret reality)的存在物物的真正本性也是不存在的。那些显示存在物的显象既不是内在也不是外在,它们是同等的,它们指向其他显象,其中没有哪一个具有优先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显象都不会揭示什么背后的东西,它只指示自己以及整个诸显象的系列。这样一来,存在与显象之间的二元论就没有了合法性。显象指向整个的显象系列,而不指向把存在物的全部存在都吸收在自己那里的掩藏的实在。他认为现象是相对的,因为现象或显象作为显现appearing是向某人(意识)的显现。当然它不具有康德的现象的双重相对性,即它不是既相对于意识又相对于自在之物是相对的。与此同时,潜能potency和活动act的二元性也消除了。活动就是一切。在活动后面没有潜能。我们不能说某个画家有天才或是一个天才,他可以产生作品,然而他的作品却没有体现出他的天才或潜能来。他的天才既不是孤立地考虑的作品,也不是产生作品的主观能力,而是被作为这个人的显示

的全部来考虑的作品。相应地,显象与本质的二元性也消除了。显象并不掩盖本质,它揭示本质,它就是本质。现象性存在显示它自己,它显示它的本质和它的实存,它不是别的什么而就是它的诸显示的完全相联系的系列(The phenomenal being manifests itself; it manifests its essence as well as its existence, and it is nothing but the well connected series of its manifestation)。

萨特要问,把存在者还原为它的诸显示就消除二元论了吗?他表示至少还存在一种二元性,那就是有限和无限的二元性。因为存在物不可能被还原为一个有限系列的显示,原因在于每一显示都与主体的不断变化联系在一起。这里实际上涉及到胡塞尔所说本质与普遍本质的关系。显示就是本质,但现象学关注普遍本质。我们通过特殊的―红‖看到―红‖’本身。也就是说,这朵花的―红‖就是―红‖的本质,―红‖已经体现在这朵花中了,但―红‖还体现在其他地方。因此我看到的这朵花的―红‖与无限的―红‖系列联系在一起。于是向我显示的―红‖和尚未向我显示的―红‖之间的关系:向我显示的―红‖就是―红‖,就―红‖的存在,就是―红‖的本质,但还有没有向我显示的―红‖,没有向我显示的―红‖的存在。

总之,显象背后没有任何东西,它仅仅指示它自己(以及显象的整个系列)。它不会被任何它自己的存在之外的存在所支撑。如果说显象的本质是一种不与任何存在相对立的显现(appearing),那么合法的问题涉及的就是这种显现的存在(the being of this appearing)。萨特于是要对存在的现象(the phenomenon of being)和现象学的存在(the being of phenomenon )作一区分和说明。萨特已经把存在物还原为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存在物就是现象、显象,而不是别的什么。这其实也就意味着,现象、显象不是由任何与自己不同的存在物来支撑的,它有自己的存在。在我们的存在论探索中首先遇到的就是显象的存在(the being of appearance)。那么存在物的存在或显象的存在指的是什么呢?

萨特认为存在指的不是客体的的各种性质,也不是它的意义,而且不能把存在视为在场(presence),因为不在场(absence)也揭示存在。他甚至说存在物(客体)并不拥有存在,它的实存(existence)并不是对存在的分有。唯一界定客体的存在的方式是:它存在(It is)。所以客体既不揭示也不掩盖存在,我们只能说客体存在。总之,显现的存在意味着显象存在着,显象显现着(appearance is, apprearance appears)。存在其实是揭示的条件,它是为揭示的存在(being-for-revealing),而不是被揭示的存在(revealed being)。萨特由此表示,现象的存在不能被转化为存在的现象。

问题在于,我们只能通过考察存在的现象才能对存在说点什么:现象的存在与现象同外延,却不能被归结为现象性条件,现象的存在超出了人们对它的认识。总之,存在的现象与意识联系在一起,但现象的存在是不依赖于认识的无限系列,它存在,而不是因意识而存在。二、反思前的我思pre-reflective cogito

显象是相对的,因为它向人的意识显现。萨特接受胡塞尔用纯粹意识pure consciousness 的意向性活动来统一和消除二元论,但其着眼点不像胡塞尔那样是为了悬置―存在‖,相反他要求揭示存在。与此同时,他摒弃了胡塞尔当作意向性活动来源的先验自我,主张一种无我之思。萨特所说的意识不是通常所说的反思(反省)意识,而是反思前的意识pre-reflective consciousness。如果以―我思‖来表示意识,那就是反思前的我思pre-reflective cogito 。

萨特认为反思的意识和反思前的意识有重要区别。反思的意识是把意识本身当作对象的意识。在此意识活动不是直接指向对象,而是指向关于对象的意识。因此反思的意识可以说是第二位的。反思前的意识则直接指向对象而不是关于对象的意识(在此意识本身并未成为对象),因此它是原始的、第一位的。

以对桌子的意识为例。当我的意识直接指向桌子时,我的意识的存在和桌子的存在完全融合在一起,桌子和我的桌子意识是同一的。这种意识属于反思前的意识。当我的意识不是直接指向桌子,而是指向关于桌子的意识,即把意识本身当作对象,对意识加以反思,那就是反思的意识了。任何反思总是将反思的意识(主体、自我)指向被反思的意识(客体、对象),都以自我和对象的分离为条件;而在反思前的意识中,由于意识直接指向对象,与对象融合在一起,因而没有这种分离。萨特认为反思前的意识并不依赖反思活动而存在,而任何反思却以意识首先指向对象(前反思)为前提。因此他认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我思(反思)和我在(反思前的意识)的关系搞颠倒了,因为只有首先肯定我在(我的意识直接指向对象,才能有我思(把我自己当作对象)。―正是非反思的意识使反思成为可能;有一个反思前的我思作为笛卡尔我思的条件。‖

萨特关于反思前的意识的理论沿用了胡塞尔关于纯粹意识及其意向性的学说。但与胡塞尔不同的是,他否定纯粹意识的内向性。在他看来,意识的意向性也就是超越性,即超出意识自身的范围而达到某一对象。现象学本体论从反思前的意识出发,就是从指向对象的纯粹意识出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一再强调在进行哲学思维之前必须使意识净化,即排除掉通常的意识中所包含的各种具体内容,使意识还原为纯粹意识。―哲学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把事物从意识中逐出,恢复意识与世界的真实关系。‖(这里类似于中止判断)

人们从意识中清除了一切现成已有的内容,使之成了纯粹意识以后,就可以将其指向对象及作为对象的自我,重新形成关于对象和自我的意识。他因此以这种方式回到了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的一个根本观点:面向事实本身。

三、自在存在(being-in-itself être en soi)和自为存在(being-for-itself être pour soi )

萨特认为意识的意向性就是超越性,即超越意识现象自身而达到非意识的存在。非意识的存在可以呈现于意识中,成为―存在的现象‖;但它本身是不依赖于意识的,是独立自在的,这就是所谓的―自在的存在‖,即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因此从意识(或―我思‖)出发不仅末否定外部世界的独立存在,反而为其作了一种本体论的论证。―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本体论证明。‖自在的存在虽能为主观、意识所呈现,但不能为主观、意识所创造;―主观性无力构成客观的东西。说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就是指意识应该作为对不是它的那个存在的被揭示—揭示而产生,而且表现为在揭示它时已经存在着的。‖

但是,萨特又强调要把自在的存在与意识所及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区别开来,后者是―存在的现象‖(那些显现出来的现象,与意识发生关系的现象),前者是―现象的存在‖。存在的现象作为意识所呈现的存在由意识赋予意义;意识指向不同,意义也不同。一张木制桌子依据其与人的意识的联系的不同,既可以作为一张放置物品的桌子,也可作为某种障碍物乃至一堆木头。作为人的认识和科学研究对象的世界正是这样的世界。至于没有被意识所呈现、没有被意识授予意义的自在的存在(现象的存在的),本身没有意义。对自在的存在的特性,萨特概括为如下三句话:―自在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 Being-in-itself is, Being is in-itself , Being is that it is. L’être en soi est , l’être est en soi, l’être es ce qu’il est.

所谓―存在存在‖,是说自在的存在纯粹地、绝对地存在,不以人的意识是否显现它为转移。所谓―存在是自在的‖,是说其存在完全在其自身之中,不包含任何关系。既不与他物发生关系,也不与自身发生关系。因此其存在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没有必然性或可能性;它不可能被其他存在、意识、精神实体或上帝所创造,也不为它本身所创造;它既不是被动的(消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1.0分)1.0 分 A、感觉 B、记忆 C、技术 D、智慧 2笛卡尔之所以要证明上帝存在,是因为要证明()。(1.0分)1.0 分 A、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B、思想世界的实在性 C、普遍怀疑的合理性 D、普遍怀疑的确定性3霍布斯认为国家是什么?(1.0分)1.0 分 A、制定契约,权力的转让 B、最高的权力 C、共同的权力 D、以上都正确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大地浮在水上”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泰勒斯 B、韦尔南 C、沃勒斯坦 D、雅斯贝尔斯 6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的是?(1.0分)1.0 分 A、罗吉尔·培根 B、弗朗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黑格尔 7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谓的感性确定性是什么方式?(1.0分)1.0 分 A、从一般到个别 B、从一般到一般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个别到个别 8笛卡尔以几何学为基础提出了什么观点?(1.0分)1.0 分 A、唯理论 B、理性演绎法 C、感性演绎法 D、逻辑学 9《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是谁的作品?(1.0分)1.0 分 A、康德 B、卢梭 C、洛克 D、柏拉图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哪一天定为哲学日(1.0分)1.0 分 A、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B、11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C、10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D、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10希腊哲学终结的事件是?(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之死 B、东罗马帝国皇帝皈依基督教 C、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分裂。 D、最后一所希腊学校 11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很强的()色彩。(1.0分)1.0 分 A、政治 B、伦理 C、科学 D、神话 12()强调真理是结果而不是开端。(1.0分)1.0 分 A、谢林 B、莱布尼茨 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13整个人类发端以来,所有问题最终归结起来无非是(1.0分)1.0 分 A、温饱问题 B、生死问题 C、精神问题 D、种族问题 14康德把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称为()。(1.0分)1.0 分 A、先验论 B、知性纯概念 C、先验分析论 D、理性概念 15观念之间的关系有()类(1.0分)1.0 分 A、一 B、二 C、三 D、四 16以下不属于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的是?(1.0分)1.0 分 A、超验性 B、内在性 C、自由的问题 D、解放性 17以下哪项不属于哲学产生的条件(1.0分)1.0 分 A、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 B、人们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C、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 D、生产力必须得到发展 18经院哲学十分关注的问题包括下列哪个选项?(1.0分)1.0 分 A、世界的组成方式 B、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洁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洁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洁 【作者】吴晓明 【作者简介】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200433 【内容提要】欲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必先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性质;而这一性质首先通过与理性形而上学的关系呈现出来。其要义在于从理论上批判地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这一革命是由存在论基础上发动的。先前对马克思哲学的领会往往忽略或者回避了这一点,从而导致某种退化的理解。本文力图通过与当代哲学的对话,特别是通过阐释尼采、基尔凯郭尔及海德格尔对超感性世界及柏拉图主义的抨击,指证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如何先期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并洞穿了它的秘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不是对形而上学之一种的批判,而是对形而上学之一切的批判。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哲学的进展使得马克思哲学的这一划时代功绩它曾被历史地遮蔽被历史地再度揭示出来。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全部形而上学/终结 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的估价,实际上是对其哲学革命的估价。而这一估价,最关本质地牵扯到这一哲学革命与全部理性形而上学的关系。如果说,先前人们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的意识还相当表面和薄弱(基本上还只是言辞方面的),那么,为了使这种当代性得到更充分的表现和理解,就必须使上述关系在哲学上得到深入的阐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在本体论(ontology,或存在论、存有论)基础方面发动和展开的,其否定性的结果,便是从根本上终结了全部理性形而上学。为了把握这一结果(仅仅是在否定性结果的意义上),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是使马克思的批判与当代哲学之同一趋向的努力形成对照;因此,在这里我们将要提到的是这样一些理性形而上学的反叛者,即基尔凯郭尔、尼采和海德格尔。 (一) 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的理解构成真正危胁的,是把这一哲学完全局限在近代哲学的范围内,并在这一范围内构成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的种种对立。这不仅是一种虚构的神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和洞喻)、知识论、回 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主义卢克莱修:丰富伊壁鸠鲁学派物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批判宗教迷信、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 早期 + 巴内休斯:折中斯多亚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伦理学方面 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 晚期希腊斯多葛主义中期

企业经营哲学资料

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体现了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是这些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企业?”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 世界优秀企业的愿景 苹果公司——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腾讯——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索尼公司——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 迪斯尼公司——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 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简单地理解,企业使命应该包含以下的含义: (1)企业的使命实际上就是企业存在的原因或者理由,也就是说,是企业生存的目的定位。不论这种原因或者理由是“提供某种产品或者服务”,还是“满足某种需要”或者“承担某个不可或缺的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或者存在的原因连自己都不明确,或者连自己都不能有效说服,企业的经营问题就大了,这个企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2)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也就是经营观念。企业确定的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它不是企业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为文字,但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和思维。 (3)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形象定位。它反映了企业试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例如:“我们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在技术上卓有成就的企业”等。在明确的形象定位指导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始终向公众昭示这一点,而不会“朝三暮四”。 世界优秀企业的使命 迪斯尼公司——使人们过得快活 荷兰银行——透过长期的往来关系,为选定的客层提供投资理财方面的金融服务,进而使荷兰银行成为股东最乐意投资的标的及员工最佳的生涯发展场所。 微软公司——致力于提供使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方便、丰富的个人电脑软件 索尼公司——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耐克公司——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对手的感觉 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关系 (1)联系: 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都是对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设想,都是对未来的展望、憧憬。 (2)区别: ①企业愿景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

哲学视角看人生

哲学视角看人生 俞吾金浙江萧山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国外思潮研究中心(国家985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暨人文社科学部主席、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外国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在已出版的科研成果中,有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一等奖。 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就像流星从天际划过。怎样使自己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换言之,怎样使自己不虚度此生?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可悲的。我们应该学会反省自己的人生,使它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选择怎样的人生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短暂的,正因此,它才值得每个人珍惜。人生三岔路口需要行路者做出准确的选择,而准确的选择需要眼光,这种眼光则来自哲学。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学生:“你们能说出几个父系祖先的姓名?”一般大家只知道自己父亲、祖父的姓名,对曾祖父的姓名

已经茫然无知了。我把这种状态称作“有姓名的匿名状态”。意思是说,尽管先辈们都有自己的姓名,但既然已被自己的后辈所遗忘,所以他们实际上处于“无名”的状态之中。 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如下两句话: 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 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自己英名永存! 生命在时间的长河悄悄展开,也在时间的长河悄悄消逝。尤其是在网络和信息化时代,大家都在为生计而奔忙,但我以为,有必要匀出半天时间,把手机、电话、电脑都关了,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人活在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度过未来的岁月?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从那种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中超拔出来,对生命和人生采取自觉反思的态度。 生命是短暂的,也是珍贵的,正是这一点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感慨和遐想。其实,生命之所以珍贵,正因为它是短暂的。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已与死亡相伴随了。在自然界里,一块石头之所以能无限地存在下去,正因为它是没有生命的。凡有生命的存在物必定会死亡。在这个意义上,有生命的个体去追求长生不老,就好比堂吉诃德要向风车挑战一样,因为除非他是无机物,比如一块石头,否则,他就会死亡。死亡是无可避免的结果,是任何个体都必定会遭遇到的结局。 其实,只要深入地加以思考,就会发现,长生不老正是无聊、单调、荒谬的同义词。不然,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仙女宁可从天宫里逃出来,到凡间去过普通人的短促的生活?法国哲学家萨特的情妇波伏娃曾经出版过一部小说《人都是

2019西方哲学智慧答案复习课程

2019西方哲学智慧答 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哲学不能用来烤面包。”是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的?()(1.0分)1.0 分A、 O·W·霍尔姆斯 B、 J·费斯克 C、 杜威 D、 威廉·詹姆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下面哪一位是《忏悔录》的作者?()(1.0分)1.0 分 A、 霍布斯 B、 休谟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下面哪一项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1.0分)1.0 分

A、 经验先在 B、 自我在经验中被认识 C、 自我同一 D、 主客体统一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中世纪对教父哲学影响最大的哲学是下面哪一项?()(1.0分)1.0 分A、 希腊自然哲学 B、 新柏拉图主义 C、 伊壁鸠鲁派 D、 斯多葛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理智直观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这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A、 托马斯·阿奎那

B、 威廉·哈维 C、 弗兰西斯·培根 D、 笛卡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四因说是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的?()(1.0分)1.0 分 A、 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康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人的本性里就是有原罪是奥古斯丁的哪部著作中提出的?()(1.0分)1.0 分A、 《论三位一体》 B、 《上帝之城》

C、 《忏悔录》 D、 《论自由意志》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下面哪一位把人类理性区别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1.0分)1.0 分A、 洛克 B、 卢梭 C、 柏拉图 D、 康德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亚里士多德概括的十个范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分)1.0 分 A、 时间 B、 本质 C、 地点

课改实施中教育哲学之思解

课改实施中教育哲学之思解 教育哲学之思就是对教育根本问题进行终极追问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和见解。关于三维目标的追问,关于学生的追问……等等。 1、发言之思 发言的变化:举手现象(看孩子在幼儿园的发言,到小学,再到中学) ①孩子在幼儿园,像生机勃勃的森林。 小手挥舞着,小脑袋还往前凑,嘴巴还喊着“我来,老师,我来!!” ②孩子在小学,如缺少生机的森林。 ③孩子在初中,是稀树的草原。 ④孩子在高中,变成了荒漠。 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听→听正确不正确→正确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心中的标准或书本上的答案→学生回答了,教师总觉得不完满,总要补充,修改,最后完全不是学生的回答→学生就会受到打击→长期以往→举手会?——越来越少。就像一个杯子,一侧看是圆形,一侧看是长方形,角度不同,观察不同,结果就不同。

2、获得经验之思 波斯纳: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 杜威:“一个孩子仅把手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就知道手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 为什么教师的反思写了几年,却没有涌现大量名师,主要是他们的反思只是描述了现象,却没有总结,没有找到其中的联系。成功了,为什么?失败了,为什么? 经验很重要,但经验可能是错误的,表面的,肤浅、狭隘的,所以要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经验。 什么是反思: 把手放进火里,烫伤——得出结论——明亮的东西能烫伤——换个开水杯——不明亮的能烫伤——得出结论,高温可烫伤——太阳既明亮、温度又高——站到室外,不能烫伤——再得出结论……这就是反思。 3、“后进生”之思 “后进生”这个名词的解释,任你查找各类资料,得到的只是五花八门的答案,没有统一的解释。大多数人倾向于“后进生系指智力因

西方哲学史讲义

西方哲学史讲义 绪论:哲学与哲学史 一、哲学的界定——什么是哲学 对哲学的成见:哲学是科学;使人聪明给人智慧;讲道理的学问等等; 对哲学的三种界定 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即是爱智,人物合一。 苏格拉底到黑格尔时期(传统哲学):把存在当做人以外的概念来加 以追求的学问。 后黑格尔时期(现代哲学):人与世界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之学。何谓哲学?——哲学家的尴尬处境 ?哲学——Philosophy-Philosophie:爱智 “哲学”(philosoph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 ),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的意思——词源学上的哲学概念。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 ---------赫拉克里利特 ?哲学家对哲学的分歧理解: ?(1)、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科学”。 ?(2)、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所谓哲学,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 ?(3)、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就是治疗语言疾病”。 ?(4)、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意思是哲学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 ?(5)、黑格尔说:“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 ?(6)、哲学,……就是自愿地生活于冰雪和高山之间。——尼采 ?哲学家就是那样一个人,他不断地体验、看、听、怀疑、希望、梦想那超乎寻常的事物。——尼采 ?(7)、哲学活动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做超乎寻常的追问。——海德格尔 ?哲学是关于存在(Sein)的科学(Martin Heidegger);哲学是思乡之痛苦(Novalis); 哲学是语言分析(石里克)等等。 中国出版的《辞海》是这样定义哲学的:“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应包括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辞海》(哲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49页)这个定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体系,就是说,哲学是一种体系,但它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关于世界之不同领域诸如人生、自然界、社会、精神等的根本性观念所组成的体系。 ?哲学做什么 有一个笑话,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有三个人,分别是搞经济,搞政治,搞

哲学视野的以人为本

哲学视野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制定和实践其他一切政策的基点,在正确界定以人为本的概念后把以人为本和以人类为中心、以个人为本和以物质为本(忽视价值存在)等错误观点区分开来,在超越主客二体截然对立的基础上实现对以人为本的深层体悟:以人为本就是以天人合一的和谐人为本。 标签:以人为本;主客对立;天人合一 近年来,以人为本思想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之后,其理论更是成为热点,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的相关理论问题,辩明以人为本还存在的诸多认识误区,笔者认为只有超越主客二分才能深层体悟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的界定 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怎么样理解“人”,一是怎样理解“本”。对于“人”和“本”不同的理解,得到的以人为本的答案就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冲突。 (一)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 何谓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单就哲学而言,由于哲学家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人是神的创造物;人是自然的人;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因此,以人为本也就不能偏费任何一方。 (二)以人为本的本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之本只能是价值论意义上的本,而不可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人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质,世界对于人而言是先在的和自足的。 以人为本的本只能是价值之本,也就是把人的价值当成人类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用回答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是“物本论向人本的转换”[1],然笔者认为,只能从价值体认上理解这种转换,否则将会有失偏颇,还有学者提出本应该理解为“终极意义上的本”,“历史意义上的本”[2]等不尽相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不管提法如何不同,坚持价值意义的视角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就是从价值论角度坚持人的利益为根本,这种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统一,个体人和人类的人、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统一,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则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相统一的人,简言之,就将人的全部和全

西方哲学智慧作业答案解析

课程概述 1 【单选题】黑格尔是哪国人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西方哲学史涵盖的时间跨度 ?A、公元前6世纪到19世纪 ?B、公元前4世纪到18世纪 ?C、公元前5世纪到20世纪 ?D、公元前6世纪至今 我的答案:A 3 【单选题】西方哲学史中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这一时期的哲学叫做?A、近代哲学 ?B、现代哲学 ?C、中古哲学 ?D、古代哲学 我的答案:D

4 【判断题】公元2世纪到16世纪的西方哲学叫做中古哲学我的答案:√ 哲学不是什么(一) 1 【单选题】在西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以下哪个属性? ?A、普遍性 ?B、必然性 ?C、独立性 ?D、科学性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终结了古典哲学。 ?A、海德格勒 ?B、康德 ?C、黑格尔 ?D、卢梭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 ?A、一千多年 ?B、两千多年 ?C、三千多年 ?D、四千多年 我的答案:B

【判断题】在西方哲学史中,古代哲学即古希腊哲学。我的答案:√5 【判断题】哲学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 我的答案:×哲学不是什么(二) 1 【单选题】人文科学的用处在于 ?A、改善生活条件 ?B、创造价值 ?C、解决精神的问题 ?D、促进科技进步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科学知识的研究对象一般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A、实用性 ?B、盈利性 ?C、可推理性 ?D、现实性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哲学属于以下哪种人? ?A、自由人 ?B、智者与哲学家 ?C、君王 ?D、全体城邦公民 我的答案:A

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讲义

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讲义5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的本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运用哲学原理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结合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通过学习意识的作用,使学生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思想观念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把握客观规律 ·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教学重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学难点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和探究相结合

浅析力行哲学

浅析力行哲学 摘要: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本着"心理建设"的教化目的倡导力行哲学,主要是为了振奋国民党的精神进而整肃统治集团的力量,同时也为了统一全体国民的人心。蒋介石引入"致良知",使力行哲学完成了由中国传统阳明心学与现实教化目的之间的逻辑链接。相对于传统哲学而言,力行哲学更加轻视民众的理性求知活动。这也正反映了力行哲学作为蒋介石愚民哲学的实质。同时,蒋介石引入传统哲学意义上"诚"的概念,并将它尽情发挥。他将"诚"作为"行"的内在动力,在"行"的源头套上了合目的性的制约,并将"诚"贯穿于"行"的全过程。 关键词:蒋介石、力行哲学、孙中山 正文: 蒋介石的哲学思想散见于他的各种言论文告中,尤以三十年代为多,有时称“革命哲学”、“中国新民族哲学”,有时则命为“行的哲学”或“力行哲学”。因其哲学思想的重心都注重一个“行”字,故习惯称为“力行哲学力行哲学是三、四十年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官方哲学。它的提出,适应着当时社会政治思想的需要,也和蒋介石的哲学思路密切相关。力行哲学从王学及孙中山“知难行易”观念中借用了大量的现成概念和思想资源,同时,为发挥哲学现实目标又对之进行了加工、改造,并由此引发概念的混乱及哲学基本精神的冲突。力行哲学以“行”为中心,而“行”的概念本身就是复杂、含混的,“行”的落实也困难重重。当然,作为一种政治化的哲学思想,概念的统一,不是真正受到关注的问题,力行哲学的出现及其目标,和现实的政治要求息息相关。

蒋介石最初提出力行哲学,是在30年代初。当时,虽然针对各地方实力派的讨伐军事告一段落,蒋有了较为从容的整理内部、收束思想的时间,但内外仍然面临着中共武装斗争和日本侵略的严重威胁,处境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国民党的精神和统治力量却已趋于涣散,腐败、堕落现象滋生,保官保位、不思进取心理日渐强盛,对此,蒋介石深感忧心。他后来回顾力行哲学提出的时代背景时说:“我在二十年前,提出…力行?两个字的时候,是因为看到我们的干部沉滞不进,畏难却顾,所以要提倡力行哲学,大家一起来力行!”部分道出其提倡力行哲学的主观意图。之所以在统治面临危机时想到提出力行哲学,和蒋对哲学的认识大有关联。传统中国思想向以哲学为精神核心,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蒋介石也把哲学视为“心灵的源泉”、“智慧的锁钥”、“生命的指针”及“人生事业的基础”,是人生观、道德伦理准则及社会思想的总汇,延续着中华几千年的“道统”。他谈到:哲学就是“…穷理、修身、正德?之学”,“简言之就是穷理明德的学问,其效则见之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中。而研究哲学亦就是为着要做诚正修齐治平之事。”哲学是修齐治平的基础,因此,“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处在内外情势压迫之下,要想复兴起来,必须先有哲学作基础,必须他的哲学先要能够独立发扬起来;如此,即令他们军事与经济的力量稍稍贫弱一点,亦必可以逐渐强盛复兴。” “哲学之重要与其力量之伟大,我们真不能不视他为一切学问之首要。”对哲学意义作出如此高度估计,是蒋在内忧外患局面下努力建立哲学框架的重要思想背景。 顾名思义,力行哲学,中心概念是“行”,认识力行哲学,首先要了解“行”的概念。蒋介石最早重点提出“行”,是在1932年。在《自述研究革命哲学

西方哲学史讲义邓晓芒赵林可打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西方哲学史 邓晓芒赵琳 绪论 这里,我们对全书的基本线索作一个总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学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 首先我们将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这个时期的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为此人们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这是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理性思维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分离开来,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去把握客观规律。所以西方哲学在古希腊的诞生同时也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诞生。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构成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但只有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历练中掌握了适用于一切对象的逻辑理性工具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深入才不会流失于不可言说的内心体验,而能有步步为营的创获。所以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虽然是对古代哲学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本身却是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前提的,没有希腊哲学的修养,我们无法理解中世纪哲学。同时,中世纪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 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这种哲学的主题是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种探讨本身又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表达了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原则和人(包括支配自然的人)的原则,这两大原则在上帝的保证下相互过渡和统一,形成近代精神的张力。其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表现为由笛卡尔所开创的理性派哲学和由培根所开创的经验派哲学对人类认识之谜的探讨,其中双方又就认识对象的本体论问题各自分化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不同的方向。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则将这种认识论的成果向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全面放大,并冲击到上帝的统一性纽带而导向无神论。第三个层次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们开始了用主观能动的精神去建构客观世界并由此实现主客同一的伟大目标的进程,最终在黑格尔那里构成了一个认识论、本体论和逻辑学三统一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 西方哲学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现代和当代哲学,这不是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所要讨论的主题。但本书也特别设立了“向现代哲学过渡”的一章来阐明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尽管现代和当代哲学五花八门,但从纯粹哲学的角度看无非四种形态,即先验哲学、经验哲学、非理性哲学和辩证哲学。因此我们在这一章中讨论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辩证哲学、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哲学、孔德等人的经验主义的实证哲学,最后还提到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内以往的西方哲学史通常都是把马克思的哲学排除在外的,这样做的理由显然并不是一种学术性的理由(如西方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不算一个哲学家之类),而恰好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做法。马克思的哲学既然产生于西方哲学的肥沃土壤中,它当然就是一种西方哲学,回避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这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识。但时至今日,这一常识竟然尚未得到西方哲学史教科书的体现,似乎德国古典哲学没有产生出它最重要的成果就直接跳到了现代西方哲学,这是极不正常的。事实上,将马克思的哲学还原到它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客观历史位置,并不会有损于它的真理的光辉。恰好相反,由于这种承前启后的位置,马克思哲学获得了它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在希腊语中,“哲学”(φιλ?σοφια)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只有那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种狭义的哲学即对于自然万物的最普遍的原理与原因的探索,是希腊民族所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 希腊哲学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哲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在逻各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解体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 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资料小结

1、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源”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1)物质性的水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元素; (2)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他们统一于水; (3)万物来源于水最终又复归于水,万物只是水的变化形态,水自身才是永恒长存的本体。 为什么他会得出这一论断,人们的解释不一。有的说,可能他生活在海洋边,看来,这个命题是很粗糙的。然而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物质世界的本原,用流动性的东西来说明世界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摆脱了传统的神话宗教宇宙观的束缚,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是人类思想的一次伟大飞跃。 2、二分法。 第一种表述: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全程的一半,这个要求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所以,如果它起动了,它永远到不了终点,或者,它根本起动不了。第二种表述:运动是不可能的。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这个悖论可以表示为“一个人想要从A点走到B点是永远不可能的”,芝诺争辩道:“一个人从A点走到B 点,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总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到终点。 3、原子与虚空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论证: 1、从可感事物中看到,存在的东西是众多的、变动的。存在的东西又是充实的,因此,充实是可以分割的。 2、分割充实必须要以虚空作为条件,充实的事物之间要有空隙。充实与虚空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二者皆为解释世界的原则,充实是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则,虚空是解释事物众多和运动可能性的原则,二者皆为本原。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一)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一) 【内容提要】“类哲学”是一种人的思维方式,它关注人的存在及未来走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它的提出,并不是纯粹思想意识的产物,其最深厚的根基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重新规定和说明。在一定意义上,“类哲学”具有“导向”的作用,引导着人类走向美好未来。 【关键词】类哲学/物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类存在 【正文】 高清海先生提出“类哲学”,旨在摆脱哲学史上人总是被抽象化理解因而失落了人这一理论困境,思考当代人的生存问题。“类哲学”破除了传统哲学以物的方式理解人的思维方式,确立起以人的方式理解人的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存在问题作了新的思考和说明。本文试对这两方面加以论述。 一、物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思维方式 高清海先生提出“类哲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出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用人的方式理解人,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取代传统哲学的思考维度。为此,他比较了物的思维方式和人的思维方式。 物的思维方式是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它面向人的外在自然,习惯于从日常经验和实证科学的视野,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去理解把握对象,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原本只适应于理解物的存在方式,但在人们崇尚科学理性的时代,却成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唯一思维方式,形成了以物的方式说明人的问题的哲学传统。这就是哲学史上人总是被抽象化理解的主要认识论根源。 高清海先生指出,物的思维方式用观照自然的方式观照人,主要体现为三方面:其一,从人的发生学上理解人。即寻找先定的本体,并由此引出人的本性规定。这也就是传统本体论思维模式;其二,以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在人与物的区别中把人拆零,从不同于物的特性去规定人的本性;其三,在人的诸多本性规定中寻找一种起决定作用的本性,把人理解为由这一特性所支配的存在物。实际上,这三者都是认识物的“对象意识”,其固有的思维特点,使“本不能对象化的人对象化”(注:陆杰荣:《类哲学:哲学维度的思考方式》,《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使不是纯自然化的人纯自然化。因此,以物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全面地说明人的存在问题。如果人类囿于这种思维方式,可能会致使人的科学理性片面发展,因而引起诸如战争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 人的存在方式的独特性决定了,只有用人的方式观照人,才能真正理解人。高清海先生深刻地认识到,人虽来自于自然界,但同时又超越于自然界;人虽有自然生命,但同时又有超自然生命;人作为人,超越了物的“自在存在”,成为“自为存在”;人不断地将外在自然界变为人的“无机身体”,建立起与万物一体的开放性存在,使有限的生命获得了无限的意义。总之,人成为人,已是一种超越性存在,不能被简单归结为一物,用说明物的方式说明不了人的存在问题。高先生认为,人的自为生命是在实践中不断创生的,应从“实践”观点出发说明人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必需的生活资源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马克思这段话的含义,就是强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说明人的存在。 应该说,高清海先生把实践思维方式定义为人的思维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重新规定和说明。在我国传统哲学教科书中,实践仅仅被归结为与理论相对的认识论范畴,本质上还是从属于物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规定,实践只能说明理论问题,无法说明人的问题。高先生把实践定义为“人的方式”,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实践的意义。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它还是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范畴,实践的认识论意义是从属于实践的人的生活世界的规定的。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哲学真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哲学大家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思想仍然是不理解。西方那么多的哲学大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基本上不一样,想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哲学史课就把它理解通透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淡淡对中西方哲学智慧的看法。 一、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差异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追溯世界的本源,弄清楚“是什么”,并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归纳,演绎。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中国哲学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关怀和规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和谐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从老子和孔子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看出。古希腊哲学的重点是“是什么”,而中国哲学的重点是“怎样做”。西方注重的是学以致知,我们注重的是学以致用。 哲学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与宗教的共同点是为人的灵魂找一个安身之所,都是一种人生信仰。西方哲学离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相信神是唯一的,他们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的宗教,多提倡现世吃苦修行以求得来世的幸福。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不同。 二、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差异

对哲学是无用之大用之思——思想指导对具体实践的实际效用

2011年09月 学术探讨 对“哲学是无用之大用”之思 ——浅析“思想指导”对“具体实践”的实际效用 文/刘昊 摘 要:哲学是无用之大用,它虽然不能直接改造世界,但人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总是以思想为指导的。哲学虽不能像具体科学那样,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它可以告诉我们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不能没有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实践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27-02 当今时代,人人都只愿接受那些直接的和现成的答案,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总是使人感到些许不舒服。也许在这个人人都以为有所知的世界里,哲学家是唯一愿意承认自身是一无所有的人…… 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借以说明哲学的无用之大用,以及哲学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关于能否说“哲学是无用之大用” 哲学从来不会告诉你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也不像具体科学那样直接给出具体的运行规律。它不是工程工艺技术、物理化学原理、天体循环法则。美国人曾说,哲学不能烤面包。因为哲学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操作性,也没有实用功利性,更不是实现某种有限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所以哲学是无用的!对此观点,我持反对态度。 哲学虽然不能告诉你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运行规律,但它可以给你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当你懂得了哲学的思考方式,就必定能够通过该方式去分析和解决所有问题。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在说明问题的深度上具有“至深究底”的终极性、高深性;在说明问题的广度上,具有“至大无外”的完全性、广袤性。哲学表现为对人生深切的、终极的关怀,是以追求宇宙人生的最高智慧为己任的。所以,哲学总是透过千变万化的直观现象,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它总是力图占领那些绝对而又不能直接把握的“完全”领域,为人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为一切存在设立基点,所以它能为世界为人生规定某种无限的永恒的意义和价值。正因为如此,哲学力图尽可能在最彻底的问题上对其作出解答,研究问题一般表现为不受任何限制的追根究底,用来启导人们理性地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以及生与死等一系列“安身立命”的难题。这完全体现了它的终极关怀和对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追求。所以,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就不能没有哲学。哲学并不是什么无用之学,而是大用之学。它对变革和创造人的客观世界、对于改变和塑造人的主观世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伟大的力、无法抗拒的力、深远的力。 冯友兰先生曾说,哲学是无用之大用。此话有理,它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哲学的本质和功能,必须具有哲学思想的深邃眼光,从无形的空中楼阁中捕捉有形的高楼大厦,使哲学切实地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由此可见,说哲学无用是现实的用,哲学的大用是抽象的用。哲学可以说是无用之大用。 二、哲学作为人的总的指导思想对具体科学的实际效用 哲学和科学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和动力,哲学是对科学的概括和指导。从哲学和科学的起源来看,科学与哲学曾经是一个连体婴儿,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分离出来了。今天,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何运转的,哲学则将自己的任务集中在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上。哲学对具体科学所起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定的信念。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必须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他们是愿意接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接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在人们所有有意识的活动中,坚持正确的信念是必不可少的巨大精神力量,它对具体科学研究以及其他一切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最根本的科学信念来源于什么呢?是正确的世界观。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具体科学的研究者是否受哲学的支配,而在于受什么样的哲学支配。哲学思想的正确与否,会极大地影响科学的发展。以牛顿为例,当他研究自然现象时,他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所以能在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有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他又是机械唯物主义者,他只承认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而不承认物体的自我运动,当上帝的魔影在他的头脑中作祟时,他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在他后半生中,竟用了25年时间来研究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最后拜倒在上帝面前,承认“神的第一次推动”,从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由此可见,对于科学家来说,接受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从中获得科学研究的信念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第二,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前进的方向。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海森伯曾经说过:“哲学:不管自觉不自觉,总是支配着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学习具体科学要有正确的信念支持,除此之外,必须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方能获得成功,因为哲学也能为科学提供重要的帮助。提出量子学说的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也明确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哲学为什么能决定科学的发展方向并能指示科学选择发展道路呢? 2011.09 3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