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学校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症状有亚斯柏格症ADHD自闭症妥瑞

在学校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症状有亚斯柏格症ADHD自闭症妥瑞

在学校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症状有亚斯柏格症ADHD自闭症妥瑞
在学校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症状有亚斯柏格症ADHD自闭症妥瑞

在學校比較常見的情緒障礙症狀有:亞斯柏格症、ADHD、自閉症、妥瑞氏症等,這些疾病並不是現在才發生,而是以往大家對這些症狀並不瞭解,忽略了它的存在,誤認為是學生不聽話、搗蛋‥等總總負面行為表現,以致於產生溝通或認知上的誤解,甚而造成一些無心的過常或遺憾,這些情況可以透過我們對同學的進一步觀察、關注、瞭解,及透過對這些症狀的認識來提供更好的教學策略和輔導。

這些孩子需要大家的瞭解、關懷和協助,但他們一樣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般正常的學習、成長,以下一些相關的訊息提供參閱,希望我們的這些孩子更瞭解且提供更好的協助和服務,達到更好的教學品質。

亞斯柏格症

亞斯伯格症的定義

基本上,亞斯柏格症有很多特徵和自閉症雷同,唯一不同的是,亞斯柏格症者並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如果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現象,又符合其他類似自閉症的各種社會互動性或特殊行為模式特徵的,則可以歸類為亞斯柏格症。也有學者以比較寬鬆的方式來界定:自閉症兒童如果到了五歲有發展出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其歸類為亞斯柏格症。

而在追蹤亞斯柏格症兒童長大成人後的狀況發現,有些輕微、高功能的自閉症患者在學業、社會適應、工作能力、社交關係上和亞斯柏格症者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性,這或許可以作為亞斯柏格症其實是一種比較輕微的高功能自閉症的說法。

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標準

國際精神醫學會的鑑定標準,亞斯柏格症兒童鑑定的標準有:

1.語言發展問題

2.社會互動

3.行為問題

4.非精神症狀況的行為問題。

前三項和自閉症的鑑定標準是相同的,主要是以第四項來作為兩者判別的不同。

亞斯伯格症的特徵

至於很多人關心亞斯伯格症者是否有攻擊行為或暴力傾向?其實大整體而言,對亞斯柏格症者,在醫療方面雖可以提供基本協助,但重要的還是必須靠整個大環境的支持和協助。例如,在求學階段,學校的教師、行政人員和同學,對這些孩子的接納、包容和了解,避免用不當標籤看待他。將來在工作上雖然某些障礙可能會隨長大而減少或有其他能力可以替代,但是應變的能力還是比較弱,仍需要旁人協助指導。雇主在工作上有所變動時,宜給予適當的準備過程,避免突然的變動造成其難以適應。以下將分幾點來說明:

社會與互動的關係:

一些亞斯伯格症狀的學生似乎比較喜歡自己獨處。他們可能對個人空間有強烈的意識感,如果其他人靠太近,會表現出不舒服的感覺。這些學生中,有很多人很努力試著社會化,但當他們接近別人時,他們的社交又似乎很笨拙,眼睛可能不看正走向他們的人,或者無意給人的“錯誤訊息”。他們可能以非常正式的方式來與人互動以彌補他們的困境。在某些情境下,有極大的困難看出大家都知道的社會性線索;他們以和主任老師的嚴謹互動方式來和朋友或父母相處,且似乎也不善於處理衝突問題,並且可能無意識地表現出反社會性行為。與他人的溝通能力方面:

雖然他們的語言技巧沒有困難,但是在人際溝通上有著很大的問題。字彙和文法能力的發展良好,但對於溝通仍有困難。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請求幫助或何時該為他們自己發言,也可能用單調且平順的聲音說話,而不善於控制音調或音量。大多數的談話內容可能集中在他們喜愛的主題,而且千篇一律地一再談論相同的話題。他們也不容易了解笑話、成語和暗喻,語言往往相當正經八百或吹毛求疵。而一面臨壓力時,溝通的品質將明顯退化。除了臉部表情的缺乏、有限的手勢,和不善判讀別人的身體語言等,都是其溝通困難的原因。想像力及彈性思考的缺乏:

想像力及彈性思考的缺乏以及有限的遊戲技巧,是亞斯伯格症學生的特徵。他們傾向於機械性的操作活動,例如:收集、組合或拆除,他們也可能學會玩裝扮遊戲,但是較一般普通兒童較慢發展出來,在他們學會裝扮遊戲後,他們的玩法也常常是重覆且一成不變的。其他彈性思考的缺乏包括厭惡變化,同一性(sameness)的喜好,以及例行公事及儀式的發展。

亞斯伯格症者常會發展出強烈的、狹窄的、不平常的興趣來。與自閉症相同的是,他們同樣不易發展出同理心、調整自己去適應別人,或是從另類的觀點來看事情。當他們只需處理具體及可預測的事情時才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候。

亞斯伯格症者在前三項「社會性互動」、「溝通領域上的困難」,與「缺乏思考彈性」中,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診斷要成立時,特定的障礙型態及程度必需在前三者的每一個領域中出現(通常被稱為三重障礙)。

但儘管這樣說,必須強調的是,障礙嚴重程度是呈現多樣性的,並且其障礙的顯現方式也有其差異。另外一點也必須說明的是,每一個亞斯伯格症學生,因為各自的生活經歷都有其獨特個性(就如同我們一般人)。

其他的困難:

亞斯伯格的學生在動作技能的困難和對感官剌激也有不平常反應,這也是常見的現象。這些與上列的核心症狀,導致各種顯著的障礙,特別是其工作技能和情緒。

1.動作協調方面:很多亞斯柏格症學生都會合併有大動作或肌腱動作協

調困難的問題,在體育上的挫敗,常容易引發他們的挫折感,因而影

響人際的互動。

2.學校課業方面:亞斯伯格症學生在能力上各有差別狀況,其中也有屬

於高智能或一般智能的。一般的亞斯柏格症學生,多半是因為在學校

適應上發生問題。因為在班上,這些學生很容易被誤為過動、學習障

礙、智能不足等障礙。但是基本上,他們對抽象的、概念的學習仍有

困難,表現在人際互動上會不容易把握分寸,有時會顯得過分熱絡或

格格不入的情形。

易併發症狀:

又有些亞斯柏格症學生除了在社會適應上會比較有困難外,也容易合併焦慮、強迫症或憂慮症的症狀。此外,這些孩子因社交技巧不好、不懂得反抗、判斷力差以及自我防衛能力弱等,較一般學生容易成為同儕中被欺負或被利用的對象,因而需要他人的教導、幫助。

暴力及攻擊問題:

部分孩童會產生比較激烈的情緒或肢體狀況,多半是因為遭受誤解或被欺壓得很厲害時才會發生,也可能起因於他們執著於個性所衍生的不知分寸。他們常會要求別人配合他,而當他的要求不被接受時,便容易產生激烈的情緒反應。這類孩子因為對社會、別人感受的認知有困難,常想到就做,或對有興趣的事非常執著、投入,而在不知不覺中容易傷害別人都渾然無所覺。其實,他們並不是有意去傷害別人的。

也因為這些孩子的個別差異非常大,周圍的人一定要去除舊有特定、既定的觀感認定這些孩子一定不理人,一定有暴力傾向或一定怎樣怎樣。

教學策略與技巧

教導亞斯伯格症的學生,我們可利用以下幾點來著力:視覺線索方面、社會線索方面及人際關係方面等等。

視覺線索:

透過視覺線索來教育亞斯柏格症學生外在行為的方法,教師不妨可以嘗試看看。在社會互動上,教師可以編一個社會性故事方式來教導孩子。由於亞斯柏格症學生對於人際互動的情境不了解,但當其要進入某個社會情境時,雖然他們很感興趣,卻不會有正確的知覺和表達能力。例如:要帶孩子參加婚禮前,父母可預先編一個婚禮上應遵守的行為禮儀要孩子遵守,要注意的是,必須

以「我(亞斯伯格症者)應該要XXX」,而不要用「你應該要XXX 」,才能

使其願意遵守。而在編社會故事時,要有敘述句、指導句、觀點句和控制句四種句子;其中控制句和指導句盡量不要超過百分之十。

在人際互動方面,可以透過視覺線索,用卡片來引導,比如要告訴學生「今天要做XX事」,可以用文字和圖畫做好卡片,讓學生感覺「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決定在我身上」,以減少學生的焦慮感。這個方法可以教學生做出正確的表達。社會線索:

另外,也可以教導其閱讀社會線索,所謂社會線索,即是在情境中、在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環節,用不到的東西則沒有需要徒增其煩惱,增添焦慮。教師可將可能發生的線索,用一張張的卡片寫出來或畫圖表示,並以卡片教導。

也可以用社會性故事來教導亞斯柏格症學生,動手做一個社會性的故事,並用畫圖的方式,幫助他了解他原來的樣子,以及應該怎麼做才對。給予清楚的提示,一步一步的教導他遇到狀況時應該有的正確做法和應該要說些什麼。

人際關係:

班導師最主要是幫助亞斯柏格症者能夠「問題解決」,以及有「人際自覺」,知道別人的看法,不會誤判別人的意向行動或態度。此外,班導師也可提供模擬社會故事的情境,例如,「同學不借你原子筆,你該怎麼辦?」然後一步步的教導其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這位同學不借,還有其他同學;其他同學也不借,還可以向老師借」,主要是教導亞斯柏格症者採用變通的行為來解決問題。關於人際互動過程,可以故意設計其常會碰到的情境,例如有些亞斯柏格症者有觸覺敏感,排隊時會縮到一旁,這時班導師可以事先告訴其他同學亞斯柏格症者有這種狀況。

治療方式

亞斯柏格症在醫療上,並沒有特別的生理治療或特別的藥物治療方法。在醫療上,主要是協助教養者了解症者的特殊行為狀況,及如何依照其狀況給與適當的教養方法。如果學生合併有焦慮、適應障礙、行為障礙、強迫症等,則可施予適當的藥物治療。而在成長過程中,也常會遭遇環境適應的問題,建議每半年回診追蹤,以了解狀況。

另外,在心理的輔導方面,有些孩子如果能力還不錯,對人還有期待性的關係時,不妨和他建立起友好關係,給予支持性、指引性的心理治療,這樣對他也會有不錯的幫助。

ADHD

何謂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ADHD )?

所謂的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 ),在兒童期最常出現。而以注意力無法持續的集中、過度的活動力、及衝動性為特徵。

ADHD 又分為:

◎複合型:同時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的症狀

◎注意力缺失型 (ADD) :只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

◎過動/衝動型:只有過動和衝動的症狀

主要核心症狀

注意力缺失( Inattention )

要求 ADHD/ADD 學生集中注意力,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課程,爲了有效地適應教室環境,學生必須學會如何掌握集中注意力的技術。教室裡除了上課內容與老師的講解外, ADHD 學生很難忽略其他環境帶來的刺激,並集中注意力,即使不斷地提醒或指責,亦無法改變這樣的現象。所以在老師眼裡,往往是一個非常散漫的小孩。而在考試方面,因沒有看完問題就作答故常常會出差錯。另外,也會對一些微妙的言語性與選擇性,以及需集中精神的敘述式數學問題感到困難。例如他們可以回答「 33 + 44 = 77 」的問題;但是在回答「豬窩裡有 33 隻小豬,爸爸把他買回來的 44 隻小狗放進了豬窩,請問豬窩裡總共有多少隻動物?」這種方式的問題感到困難。因他們對這種需要持續集中注意力的問題感到困難,所以在需要長時間的反覆計算,與熟練的心算法之數學計算,會有不如一般學生的現象。所以 ADHD 學生在要求高度的注意集中與記憶力的科目上,其完成率會比一般或有學習障礙的兒童落後。

過動( Hyperactivity )

ADHD 學生會不經許可離開座位、蹦蹦跳跳、不停的擺動手和腳、或從不使手臂和腿閒著等,活動量非常大。在一個需要長時間保持靜態的情況,他們會對抑制身體動作感到困難,而且會不斷的扭動手指或腿,以及發出詭異的聲音。這種過動的情形不論是在家庭、學校、醫院都會發生,而且不論是一個人獨處、與父母親共處、遊戲中、上課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ADHD 學生的憤怒、挫折、憂傷、快樂等的情緒性反應表現,也會比一般學生頻繁及強烈。

衝動性

衝動性是指在抑制反應上有困難,所以會在尚未思考前,就做出一些行動的行為。首先, ADHD 學生在許多情況下,往往不會判斷何謂“ 適當的行為” ,這是因為 ADHD 學生的衝動性在反映於認知上而形成的現象。另外,由行動方面來看,由於 ADHD 學生的自我抑制能力不足,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說出本身不願意

說的話或行動。也就是說,雖然他了解必須遵守紀律,但是想快速行動的欲望會超出自我抑制的能力,所以才會衝動地做出意外的行為。當一般的學生做出不適當的行為時,只要被老師或家長處罰 3 - 4 次就會改過其行為;但是 ADHD 學生即使受罰後,仍持續違反紀律的例子非常多。他們這樣的行為並非因為他們在反抗或故意,而是因為他們的內在衝動。

其他問題

注意力不集中、衝動、過動等,是 ADHD 學生核心的問題。但是,除了上述的問題之外,在社會、認知、學業、情緒、身體等各種成長領域方面,也會引起各種問題。雖然不是所有的 ADHD 學生都具有這種問題,但是報告中顯示,他們的比率會比一般兒童高。若要將在 ADHD 學生身上常發現的問題分門別類,即可發現有下列幾個領域。

領域問題點

行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散漫、不停的活動、抑制衝動有困難、有破壞及搗亂傾向等。

社會性與同齡交友有困難、不服從指示、有攻擊性、說謊、逃避現實、好戰、不禮貌的言詞與舉動、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其本身行為及

性格多少帶有危險性。

認知不成熟的內在語言、注意力不集中與散漫、比平均值較低的智能、缺乏良心發現、缺乏對自己行為結果的認知。

學業無法發揮應有的智能,所以課業分數較低、會有學習障礙。

情緒憂鬱、缺乏自尊心、興奮、情緒抑制不成熟、容易挫折、情緒起伏大,難以預測。

身體發育不成熟、無法分辨大小便、呼吸器官疾病及中耳炎發生過敏的機率高、細微的身體異常、中樞神經反應遲鈍、無法忍耐疼痛、

協調方面的問題(對運用小肌肉的活動有困難,例如寫字,使用

剪刀,畫圖,演奏樂器等)。

教師的角色

由於導師與自己班上的學生相處時間較久,因此對於學生的情緒、朋友之間的互動、課業問題,及一般行為,大部分都可以很深入地了解,若導師仔細的觀察,即可發現班上會有一兩位學生的注意力非常散漫、衝動、無法順利地進行課題、容易興奮、坐立不安等。這些學生極有可能有 ADHD 。尤其,最近因雙薪家庭急速增加,許多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減少許多,因此在家庭內很難觀察到ADHD 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 ADHD 學生的早期發現與診斷,更需要依賴導師的關心。因此 ADHD 的學生比任何人更需要導師的協助。ADHD的診斷非常複

雜,所以導師能在第一線做的緊急處理,就是與家長交換孩子的資訊,並建議向專業醫師求診。

班上的 ADHD 學生管理策略:

利用選擇性關心(肯定性獎勵)與選擇性忽略的行為引導變化當兒童在課堂上不專心時先故意忽略他,但心思回來後便關心他,這是一種應對 ADHD 兒童的技巧與方法。當 ADHD 兒童進行課堂活動時,有許多老師因擔心會妨礙其他學生,會出現避開相互互動機會的傾向。但這是降低效果的消極性方法。相反的,如在這種情況併用忽略與關心, ADHD 兒童也有可能出現想得到讚美的動機,而轉為正向的行為,而不是因為想避開處罰的動機。

符合水準的課題老師們常常教導學生要如何完成課業,但卻常因訂

的水準過高,而使 ADHD 學生總是感到挫折。因此,

觀察學生平時的行為問題、了解平常發生程度的最

底限很重要。例如:學生如果在一小時內會離開座

位 10 次,則提議學生若離開次數不超過 10 次,

即可獲得獎勵(例如:當排長、可摸玩具、糖果、

或 5 分鐘的自由活動等)。但不得因老師本身的情

緒,而沒有實現或延遲獎勵及處罰,這樣只會攪亂

與學生之間的約定,失去學生對其的信任。

透過“ 認知性自我評估” 引導變化據研究,在教室內管理 ADHD 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規定學生一段坐在位子上做功課的時間,直接問兒童在指定時間內離開多少次座位,並視情況給予適當的鼓勵。這種方法可幫助兒童回想自己本身的行為,並透過自我反省,適當地調整自己。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讓學生本身克服問題行為的方法。

ADHD 學生以身體衝撞的方式行動。也就是說他們是以實行錯誤來學習事物。通常學生會為了刺激、好奇、獲得某些事物、脫離反覆或乏味的事情而行動。因此,為了導正 ADHD 學生,需要一些方法或道具來應對。下列是依 ADHD 兒學生行為特性之對應方案。

行為特性對應方案

過動?不停的扭動身體,總是坐不住,

且會擅自離開座位。喜歡像蹦蹦?安排在接近老師的第一排座位? 安排在離窗戶或離門較遠的

跳跳這種過動的運動。

?對於像寫字、畫畫這種要求細密的工作感到困難。 ? 座位安排方面,直線式排列比圓形排列妥當。

位置,減少吸引力。

? 安排在靠近模範生的位置。

? 爲與同學之間的良好交流,安排聚會型的學習機會。

? 營造安靜、有條理、低刺激的環境。

? 安排空椅子,以利在教室走動時可以隨時坐下來。

? 活用可運用細微肌肉的電腦教室。

衝動性? 無法抑制反應。

? 在遊戲或學習狀況下,無法耐心

等待自己的順序。

? 擅自插入他人的對話與遊戲。

? 沒有原因的情緒過度反應。

? 對於需要計劃 ( 例:讀書、考

試 ) 的工作較難實踐。

? 對於優秀的行為多用獎勵制

度,並紀錄其行為。

? 將可以在老室內做的行為和不

能做的行為條列並掛起來,標示

對其行為的獎勵記分符號。

注意力缺失? 無法自我過濾不需要的刺激。

? 當環境改變時會有很大的反應。

? 若無法獲得充分的刺激,則會尋

找其他刺激。

? 把東西放在不相干的地方或常

常遺失東西

? 書桌時常髒亂

? 無法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課題

? 利用移動性櫃子隨時調整活動

空間,以便能在老室裡進行各種

活動;並可使用給團體、班級單

位活動的特別老室。

? 活用投影機,加強視覺效果。

? 活用可聽音樂或上課錄音內容

的視聽老室。

? 準備學生個人信箱。

? 活用可保管筆記簿、老材及其他

用品的櫃子,最好是可依顏色做

區分的收納櫃。

? 安裝時鐘。

資料來源:http://www.adhd.club.tw/index.asp

https://www.doczj.com/doc/3910535940.html,.tw/projectadhd.aspx

https://www.doczj.com/doc/3910535940.html,.tw/

https://www.doczj.com/doc/3910535940.html,.tw/longlife/newsite/news.htm

https://www.doczj.com/doc/391053594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3910535940.html,.tw/

https://www.doczj.com/doc/3910535940.html,.tw/publish/M891113a.htm

自閉症

自閉症成因

自閉症不是由父母的養育態度所造成,他的成因目前醫學上並無定論,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至於可能造成自閉症的因素,則有下列幾項:

(一)遺傳的因素:20%的自閉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滯和類似自閉症的。此外,自閉症男童中約10%有染色體脆弱症。(二)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德國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兒的腦部發育受損傷而導致自閉症。

(三)新陳代謝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礙,會影響腦神經訊息傳遞的功能,而造成自閉症。

(四)腦傷:包括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生產過程中早產、難產、新生兒腦傷,以及嬰兒其因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閉症機會。

自閉症的特徵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下列七種以上之情形,則相當有自閉症的可能:

1. 抗拒正常反應方式

2. 對疼痛感應遲頓

3. 與其他兒童相處困難

4. 操作技巧缺乏一致性

5. 行為固定,拒絕變化

6. 以手〈姿〉勢表達需求

7. 模仿別人說話

8. 喜歡轉動東西

9. 聽而不聞,無反應

10. 目光不與人接觸

11. 對物體的喜好表現不洽當

12. 極端好動或過度安靜被動

13. 不怕危險

14. 持續怪異的遊戲方法

15. 不願踢球但會堆積木

16. 莫名其妙地笑

17. 無特別原因表現極度吵鬧

18. 不易與人親近

19. 態度冷漠

各種療育法

應用行為

應用行為分析法(ABA)~~Baer & Wolf (1968)指出七個要項: “此類研究必須是應用的,行為的,分析的;此外,也應該是技術性的.系統化的,有效的,並呈現類化行為的”。Cooper, Heron, & Heward (1987)提出六要點: 應用行為分析是採用科學方法與原理的;其研究過程是採用行為原理 ;行為改變的過程有詳細的描述並採用系統化的方式進行; 其目標行為是將重要的社會行為改善到有意義的階段; 終極目標是達到行為的改變; 以及增進對行為的了解。ABA 理論基礎為ABC (刺激行為結果)。

遊戲治療

遊戲療法(play therapy)是基於心因論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對於兒童無法完全明確的使用語言表達及理解的情況下,治療者用兒童能夠以身體機能表達心理面的遊戲取代語言作為溝通的方法。在遊戲的過程中,兒童可了解人我之分離,並學習人際社交技巧,培養社會適應力。遊戲治療的目的就是藉遊戲的特質發揮兒童本身的自我治癒力,以抒發內在的情結,使人格得以正常發展。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是自閉症教育治療中最常被採用且有效的方法。其乃是應用個體自發性的反應行為,及所謂的操作制約,來改善與去除自閉症狀與不適應行為或者形成適應行為與日常生活自理及專業技能。

感覺統合療法

感覺統合失常乃是由於腦功能障礙,無法將人類的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及肌肉關節動覺等五種基本感覺的刺激加以統合並適切反應。感覺統合療法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以上幾種感覺刺激的輸入,並適當的控制,讓孩童依內在驅策力引導自己的活動,自動形成順應性的反應,藉此促成這些感覺的組合和統一。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即一般所謂的繪畫治療。其目的是是藉著繪畫及其創造性的自由表現活動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衝突呈現出來,並且從繪畫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效果。

音樂治療

音樂療法可分為團體治療與個別治療;主要的治療工具為大鼓和銅鈸,讓自閉兒即興、自由的敲打以達到自我宣洩、解放及自我表現的目的。音樂治療可協助自閉者集中注意力、培養想像力、穩定情緒、促進社會化與語言互動、發展新的休閒技能與新的興趣。

TEACCH自閉症結構性教學

結構性教學係指物質環境的結構、作習時間的結構、個別工作結構、以及視覺結構等四種組織所構成的教學設計。

1. 物質環境結構:意旨明確區隔教室空間為四個區域(獨自學習區、轉換區、遊戲區及團體學習區)各區域各司其功能,提供教學、工作、休閒等教學活動用途。各區域佈置清楚畫界分明易辨認,有利學生確認不同活動需要在不同區域進行。

2. 作習時間結構:標準的作習時間有多種的編排方式,作習內容的呈現方式以符合自閉症者的特徵及需要為前提。作習時間依活動時間長短將一週內的活動時間以圖表呈現並將各時段之時間長短以圖片或字卡呈現的方式按照時間順序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排列,使學生極易明瞭其個人作習、活動地點及內容等,卡片大小約六至八公分見方。當作習時間一到,自閉症者即抽取該時段之卡片,瞭解主要活動內容與時間長短及地點,即可在教師的指導下獨自學習。

3. 個別工作結構:本結構依學生功能強弱將每一時段的學習內容進行工作分析,製作卡片以傳達該時段之活動順序與內容,卡片以文字為主,可兼採用圖片或數字,依順序由左而右或由上而下放置於獨立學習桌上。學生依卡片排列順序獨自學習或部分時間由教師引導學習。個別工作結構目的在有效的獨自學習之外,最重要的是讓自閉症幼童從個別結構中學到「完成」的概念。此概念是自閉症者所欠缺的,並因有此「完成」的概念,使自閉症者瞭解有多少工作需完成及如何完成。

4. 視覺結構:自閉症者缺乏傳送刺激的能力,因此對外界的口語溝通訊息格式塔式的整體思考,並加上心智理論的缺陷,使其不易認知他人的意圖、願望、信念,更由於缺乏後設表徵能力,使自閉症者無法立即反應他人的對話內容。有鑑於此缺陷,結構性教學本身即充分應用自閉症者不自覺的凝視外界轉動的事物或同時出現手足不斷拍動的自我刺激行為之特徵,重新加以結構性,透過視覺組織學習新的事物。

妥瑞氏症

什麼是妥瑞氏症?

一八八五年,法國妥瑞醫生(Gilles de la Tourette ),提出八例不同於其他運動異常的病例報告,後擴充其定義並簡化名稱為「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是一種具神經生理基礎毛病,目前有許多證據指向此症狀是源於腦基底核多巴胺(Dopamine)的高反應性。因而導致慢性且反覆不斷出現不自在的動作及聲語上的「tic」-一個接一個,由簡單動作開始而逐漸複雜。Tic 就如同其短暫的英文發音一般,最常見的為快速而短暫的眨眼睛、嘴巴、扮鬼臉、聳肩膀以及搖頭晃腦等動作而tic 的類型,以下我們將分做三種類行來討論:

動作型:

最常見的有眨眼睛、噘嘴巴、扮鬼臉、聳肩膀、搖頭晃腦等快速的引促動作,也會有鬥雞眼、眼球快速轉動、磨牙、吐口水、反胃嘔吐或其他口部動作。也會撥弄手指、將關節弄出聲響、四處碰東西或捏他人、無意義的以手指敲桌子。而寫字的「tic 」則為:反覆寫同一個字、或寫字中一再放下筆中斷再來。除此之外,亦會有模仿他人動作、傷害他人行為以及自我傷害行為的產生。

聲語型:

清喉嚨、低吟、擤鼻子、以鼻吸氣、咳嗽以及大叫較為常見。其他還有喘氣、噎氣、口吃、吹口哨、模仿動物叫聲,發出字音、字節等粗魯、不雅的字句。也會重複自己說過的話或突然改變音量或聲調等行為。

感覺或心理上:

大部分的妥瑞症患者在即將發病前都有徵兆,譬如因為眼皮酸而眨眼睛、因脖子和肩膀酸而搖頭、聳肩,通常都是「tic 的衝動;也有感覺到緊繃感、肌肉緊張、刺痛、甚至覺得別人癢而去抓別人的幻魅式「tic」。

妥瑞氏症的成因

神經醫學方面:

目前有許多證據指向妥瑞症是源自於發展中的基底核出現多巴胺的高反應性。這些神經迴路除了部分和掌管運動功能的腦皮質相接才有「tic 」的產生外,也和掌管行為或情緒的邊緣系統相接,才會出現強迫症、易分心、及過度活動的問題。神經影像學也有多項證據支持此症是基底核和額葉皮質下之間的聯繫出了問題。

遺傳方面:

據美國妥瑞症協會(The Tourette Syndrome Association)的歸納整理,此遺傳應是由帶有此基因的父母親傳給下一代,且表現的方式及程度在不同代間會有不同的差異。通常男性與女性的患者的程度不相同,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而男性罹患的機率明顯的比女性多了3-4倍。

診斷標準

根據DSM-IV1994年美國精神學會第四版的診斷和統計手冊,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一)多重運動性抽動及一種或更多聲語性抽動。

(二)這些抽動會同時出現或分別在病程中不同時段出現。抽動每日發生多次,在一年以上期間幾乎天天出現。

(三)在此期間內從無一次超過連續三個月以上的無抽動時期。此障礙造成明顯痛苦,或嚴重損害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四)通常在十八歲以前出現症狀。

(五)此抽動並非由於物質使用(如精神刺激劑)或一般性醫學狀況(如

Huntington氏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後腦炎)的直接生理效應所造成。

易併發症狀有哪些

妥瑞氏症除了除了有動作以及聲語型的症狀以外,也可能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狀況並存。其中包括強迫症、專心注意度不足、過度活潑好動、學習困難、自我傷害行為或其他非情緒性問題。以下我們將介紹其可能併發的症狀:

強迫症:

強迫症以反覆性非自願的不愉快念頭以及重複同一行為為主要的困擾,患者難以理解自己的行為是非理性的或過份的,但是他們也無法完全控制這些念頭或行為的反覆發生。以下是一些典型強迫症案例:

1.怕髒(如垃圾、污穢物、糞便等)及怕被污染。

2.過度的關心次序、排序或對稱。

3.持續性的懷疑。

4.害怕在激烈的或侵略性的刺激下所從事的行為。

5.會有嫌惡的思想,尤其是違反社會大眾期望的想法。

6.對每件事有過份要求負責的感覺。

7.過份的儲存收集金錢或其他物品。

雖然強迫症患者一般都發病於青春期(約十二歲至二十二歲之間),但也有少數會出現在孩童期,以下特色可協助判斷強迫症的徵狀:

(1)強迫思想:週期性及持續性的思緒刺激或印象所造成的顯著憂鬱及痛苦以及

對於真實生活問題的過度憂鬱的思考。

(2)強迫行為:重複性的行為,例如洗手、整理、檢查等等。內心的行為,如禱

告、計算、緘默的覆述等與強迫必須嚴格的遵守某規範時所產生

的行為。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妥瑞氏症兒童常見的專心度不足以及過動症行為,也常造成他們易衝動、好動以及粗心,因而影響他們在社交與學習上的困難。一般此行為多發生在兒童4-6 歲之間,而要確定妥瑞氏症兒童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則至少需持續六個月以上出現過動徵兆,才算符合。

侵略性:

許多妥瑞氏患者難以處理挫折以及怒氣,他因而們會攻擊他人並撞擊、咬、踢或丟東西來發洩,有些甚至會傷害自己。面對這些狀況時,我們應該教導患者這些行為是不對的,以下提供了放鬆技巧的小秘訣:

1.可經常將手放在口袋和衣袋中。

2.當怒氣來時深深的吸氣定慢慢的吐氣。

3.慢慢在心裡從一數到十,逐漸放鬆。

4.告訴自己不要激動。

5.整理好自己的思緒,再做決定。

6.分散注意力,找其他事其來做。

除了運用上述的小技巧外,也可利用運動活其他活動來減少怒氣的產生。自我傷害的行為:

少數的妥瑞氏患者會有以下的自傷行為產生:

1.咬嘴唇直至有疼痛的感覺

2.對自己或他人撞擊頭部或身體其他部位

3.以尖物來戳自己

4.喜歡將手放於燙熱的事物上若患者有上述行為時,則我們需多加注意,

以防危險的發生。

睡眠異常:

有學者注意到有許多妥瑞氏患者有各種不同程度睡的眠問題,例如難以入眠、淺眠的困擾、夢遊、夜晚驚悚(如小孩在睡夢中突然大叫、哭鬧不休卻難以喚醒,而次日卻毫無記憶)以及尿床等問題產生。

患者的治療

並非所有的妥瑞氏患者都需要治療,可根據其嚴重程度來決定採用何種治療方式。根據目前研究,許多治療對妥瑞氏症患者都有些許治療效果,但最好的方式仍建議採取藥物治療。

而藥物的種類又分為許多種,一種藥或許適合其中某些患者,但卻不適用在所有病患身上。不同的藥劑份量來給予治療,目的是要盡可能改善症狀並減少副作用的產生。除此之外,藥物治療也往往無法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往往為了調整藥劑份量或種類就得用上數個月的時間,因此容易使父母親產生放棄的念頭。

學校適應問題

對於患有妥瑞氏症的學生而言,上學其實並不如想像的美妙。由於語言及動作症狀的產生,將近百分之三十的妥瑞氏症學生有學習方面的障礙。像是閱讀、書寫以及數學方面。

事前的溝通說明:

家長可在開學時,先準備好一本冊子或清單,詳細列出照顧妥瑞氏症學生時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過去成功解決的辦法。例如,當孩子在班級中出現嚴重干擾現象時,可准許他到醫務室去休息一下,也許只要使個眼色或暗語,就能避免上課中所帶來的困擾。

同儕間適時的說明:

老師可在妥瑞氏症學生不在教室時,跟同學說明該生狀況。除了可避免其他同學的恐懼猜忌外,也可讓他們瞭解妥瑞氏症學生所需要的幫助並學習尊重與忍讓別人。

教室中的特殊安排:

在學校,妥瑞氏症學生通常都會有一些特殊需求。若可行的話,當妥瑞氏症學生考試時,對於時間的計時可以寬鬆些。此外,為避免妥瑞氏症學生不專心而安排其坐在中間的位置,反而容易增加其壓力與緊張。因此,可建議坐在前排側邊較為適當,並讓表現較好的學生坐在其四周,以增加良性的學習。

閱讀小技巧:

由於病情與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妥瑞氏症兒童較不易坐著專心上課,且由於動作上的擺動,使的閱讀的段落容易脫序。因此,老師可將厚紙板裁出一條長長的縫,剛好可容納一至二行的課文,使其容易閱讀。

作業小技巧:

老師在交代作業時,應盡量簡化之。可將一次份量多的作業分小部分完成,並要求在家庭聯絡簿上立即寫上當日作業內容,且老師需在離校前過目。同時也可以鼓勵妥瑞氏症兒童以其他方式來代替「寫」功課,例如以錄音帶、打字或電腦等多元化的評量方式來繳交。

創意看待動作問題:

妥瑞氏症的兒童有活動方面的特殊需求,這時老師可以給予兩個座位,讓他在需要時能交換坐。或者在桌上給予揉捏黏土或橡皮擦,以期能更專心學習。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休息,例如允許出去喝杯水、離開座位一下子或上個廁所等等,讓 tic的症狀得到抒解。老師可派給工作,例如幫忙收發本子、發東西等公務。除了可引發學生的自重外,也能發展與其他同學的關係。

自闭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分类与康复计划 人一生所有的行为基础,其实都是从婴儿时期开始就不知不觉地在大脑中被系统的建立起来。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自然界的最高级生物,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运动,让我们同时拥有语言、思考、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我们可以用积木比喻人类学习所有社会互动行为的历程,这些最简单的行为就是积木的底端。随着成长中的经验累积,积木越叠越高,色彩越来越丰富,就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即使没有人教,我们也能学会察言观色。在不同的场合,因交谈对象不同,话题不同,我们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表情,语气方式来理解对方,这些在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互动,从来都没有被列入成长的教育课程中,我们却都学会了。但,不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学会这些能力,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也许他们天生就无法看着你的眼睛,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背下来一些事情,原来哭和笑的表情,是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有的人,即使到了很大的年龄,还在练习怎么和人打招呼,怎么做自我介绍。他们当中有的智力比较正常(接近于正常值范围),外表看起来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却缺乏我们从没有怀疑过与生俱来的人与人互动社交的能力。这是一种对社会无能的表现,他们对于联系结交显得是那么无能为力,即使是年轻人,甚至是小孩子,他们本应该能很直观地理解其他人,解读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感受,然而这些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身上并没有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就是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他们是可以的,只是他们对整个社会有不同的感觉。他们不

能感受别人,不能解读他人的思想。不能了解他人的生活。这些事对他们来说是如此之难。 自闭症谱系障碍这种疾患,它是一组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亚斯伯格综合征和未分类广泛性发展障碍等,而这其中所显示的自闭症患者是处于最严重的一端,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性格孤僻,不与人接触,将自己封锁在某个角落里的人,就说这个人可能患有自闭症,这样的理解是非常错误的。我们不能仅凭这些就判断一个人患有自闭症,在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共同特征是普遍存在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表现。 对于现在的培智学校来说,招生情况接触到的学生大部分是自闭症患儿,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小,这对于培智学校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区分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和其他广泛性发展障碍。另外一种是区分广泛性发展障碍和其他障碍。例如包括智力低下、言语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一、对于这些病症而言,我们如何做出判断 (1)自闭症与亚斯伯格症。 从一些特定的个体被认定为看上去更具有个性特征,例如,有一个临床特征看上去在高功能自闭症中出现地更频繁,是关于社会互动方面甚至于社会隔离,或者说是与他人互动的被动表现。而在亚斯伯格症中通常有一个更明显的社会角度,患儿看上去对他人非常感兴趣,动机看上去非常地明显,但往往不受欢迎。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主持人:迟雅老师,听说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已经不强调语言了?是这样吗? 迟雅:最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病协会2013年出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为DSM-5标准。DSM-5标准,只强调了两条:一是社交,二是刻板行为。语言不再单列,而是归类到社交当中。 主持人:迟雅老师,今天我们就跟听众聊一聊自闭症的诊断问题吧。迟雅:好的。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康纳,将唐纳德诊断为自闭症。这是最早的关于自闭症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具有“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文章描述了11个病例,高智商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倾向”和“执着地坚持千篇一律”。他后来将这种情况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 主持人:这其实这就是关于自闭症的最早的症状标准吧? 迟雅:可以这样理解。美国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是1952年颁布的。这个标准就是DSM-I。不过DSM-I标准,把康纳教授发现的新病种不叫自闭症,也不叫孤独症,而叫做“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没有妄想,也没有幻觉,不打人毁物,突出的表现就是“孤独”。 1968年出台的DSM-II,仍然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它将孤独症继

续划分为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儿童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闭,不正常和孤僻的行为。标准中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孩子发展可能不平衡,不成熟,而且“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 DSM-II 这一版的标准比较反动。 主持人:迟雅老师,一般都认为一个诊断标准应该是科学的,怎么能用反动来评价它呢? 迟雅:因为它是建立在“冰箱妈妈”这种错误理论基础上的。你看它最后一句话:“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们像冷漠的冰箱,不爱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时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生育权、养育权都被剥夺了。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加利佛尼亚州有8504家庭被禁止生育,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封闭的机构里。 主持人:这个“冰箱妈妈”理论是有严重问题。 迟雅:这种“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一直到1977年,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发育差异造成的。“冰箱妈妈”理论被推翻了。1980年,DSM-III颁布,终于将孤独症正式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DSM-III-R进一步修订了DSM-III,将幼儿孤独症扩大为孤独症障碍,

孤独症儿童情绪问题处理及策略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及其处理策略 [发布日期:2008-3-6 16:04:18]浏览人数:535 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这些往往都会导致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的产生。情绪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对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而且可能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一切教育训练活动的基础。本文将从分析情绪行为的原因入手来探讨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孤独症情绪行为处理策略 情绪是指个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对于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智力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的孤独症儿童来说,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习得日常生活技能,而且可能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一切教育训练活动的基础。 一、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一,引人注意。

语言迟滞、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于是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行为,其中最严重、最明显的就是情绪行为。他们企图借助于情绪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抒解其内心压力或达到某种目的。 第二,固执行为受到限制或改变。 孤独症儿童适应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活动大多无新意。80%以上的儿童拒绝环境改变,其行为多固执、刻板。每当指导者(老师、家长)试图阻止或改变其固执、刻板行为时,立即会引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 第三,逃避要求。 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如果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整天都让他随心所欲,不加任何约束,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极少出现情绪问题。但是,任何人在任何环境中都应该有一定约束和规范。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大多是在指导者对儿童有一定教育训练要求、生活及社会行为规范时发生,而且表现极其强烈。如:乱吼乱叫、哭闹、跑跳甚至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他们企图借此逃避要求。 第四,身体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孤独症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部机能障碍(如:脑波异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龙钢医院龙岩市慈爱康复中心沈敏海、陈蕙、曹淑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为广泛发育障碍,俗称“自闭症”。系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组发育障碍疾病。其共同特点是交流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刻板行为,其中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Rett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等。我院儿童康复中心系省残联定点自闭症康复机构,已进行约200例以上的患儿训练,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将儿童孤独症谱系疾病的特点及康复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一、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 1943年Kanner首次提出“早期婴儿孤独症”诊断,报告11个病例,发现其特点为:①不能与包括父母在内的周围的人建立情感联系。②极度孤独。③语言发育迟缓,已经掌握的语言并不能起到与人沟通的作用。④经常从事一些简单形式的游戏活动。 ⑤少数患儿出现在精神发育迟滞的背景下出现岛状特异功能。⑥外貌表现聪明、机敏。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如下。 1、社会交往障碍:①缺乏交往兴趣、技巧、方法。②不能与其它儿童建立伙伴关系③不会分享快乐。④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与保护。⑤与父母在婴儿期就没有目光交流,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2、交流障碍:(1)非语言性交流:除了常拉大人的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外,不会用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意见。(2)言语交流障碍:①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重者完全不能理解,轻者能够理解部分语言,高功能者对悠然成语的理解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发病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50%终生沉默不语。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有语言的患儿常常存在即刻模仿言语,重复他人说话;自言自语,内容与周边语境无关。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儿童会背儿歌,广告词,但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①一般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玩具等物品并不感兴趣,对于纸盒、化妆品瓶、绳索、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等十分感兴趣。②行为方式刻板如反复开关门,要求物品在固定位置,坚持在固定路线行走、穿固定的衣服等。③奇特怪异行为:用手指重复敲打物品、自身旋转、用脚尖走路、手在眼前凝

自闭症干预方法8种

孩子如果出现了自闭症的话,那么家长们看在眼里都会很伤心。不管怎样不能眼睁睁看在孩子从此就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想要让孩子能够变回正常人的话,就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照顾他们。下面一起看看,自闭症干预方法8种是什么? 自闭症干预方法8种是什么 作为父母,当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后,首先必须要勇于接受现实,并且要懂得自闭症儿童跟其他孩子一样,他们的一些特征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也许他们会用一个特别的方式去看待和理解我们的世界,但这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 1、一般来讲缺乏交流和关爱往往是自闭症儿童的病源所在。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积极地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出孤独,做一个懂得孩子心理需要的父母。要积极地创造机会与孩子沟通,每天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单独跟孩子交流,可选择在饭后、睡前与孩子交谈。 2、有针对性地选择亲子游戏,以唤醒孩子对交往的渴望。比如说一些语言训练游戏、感官感知训练游戏、观察力训练游戏等等。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无疑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合理利用适合孩子的游戏就可以促进其能力的提高,训练各种水平,从而帮助孩子摆脱孤独,打开心扉! 3、目标时间的训练。围绕目标、泛化项目,所有项目为目标服务,即强化了项目,又能提高孩子的能力不足。目标任务分解练习:如果目标难度过大,将目标分解在若干小目标,从最简单的练习,激

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项目与项目之间,用鼓励、诱导的方式衔接起来,不给孩子自由发挥的时间。 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其实引起孩子出现自闭症的原因是很多,如果家里有家暴问题的话,那么也是导致孩子患上自闭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家庭氛围是很重要,好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快乐成长,相反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十分压抑,从而有自闭倾向。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韦芳燕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

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1.个人情况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母亲:朱某某,无业。文化程度:中专。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能力项目表现情况交往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玩具不感兴趣。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情绪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爱好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 郑XX小朋友存在着以上的表现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认识理解障碍。郑XX小朋友,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常人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以此束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2.交往障碍。郑XX小朋友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3.语言沟通障碍。郑XX由于言语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的策略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的策略 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与交流的缺损以及重复的、局限的行为或兴趣。ASD最早的症状出现在生命的头一两年,但是诊断的平均年龄通常为3岁。美国儿科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7)建议在18个月和24个月时对幼儿进行ASD的普遍筛查。对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助于增加儿童从早期干预中获益的机会。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试图越来越早地识别ASD,开展了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ASD 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 ASD的早期行为迹象 由于尚未发现ASD的生物学标志,因此其筛查和诊断主要以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发育史为基础。了解ASD的早期危险信号,有助于ASD的早期筛查与识别。 在社会互动与交流方面,父母提到ASD儿童在生

命的头一年中,会出现:极端的气质和行为(包括易激惹和令人担忧的被动);目光接触差;对其他人的声音(尤其是喊名字时)反应不佳;尝试进行游戏与互动的行为差;注视物体的兴趣胜过对人的兴趣;不会用手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出现较晚;反复咿呀发声少;缺少兴奋的、快乐的、互动性的情绪表达等。在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方面,这类行为最早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尚未达成共识。婴儿在正常发展中也会表现出节奏性的重复动作,如踢脚、挥手、弹跳、敲打等,在某种方式上与年龄较大的自闭症儿童相似。这种重复行为在第一年是常见的,但在一岁后会减少。父母的回顾性报告指出,刻板行为一般出现在2岁,而非生命的第一年。2岁时某些儿童身上的刻板重复性行为会达到临床界值。在2岁和3岁时,ASD症状集中在社会互动和交流方面,并且经常伴随有多方面机能的滞后,包括动作和非言语的认知发展。 综合国内外有关ASD早期行为特点的研究成果,下面对ASD的婴幼儿在社会交流与互动、语言与认知发展、动作发展以及其方面特点进行了概括,见表1。 2 ASD的早期诊断程序及方法 Bishop等人在2008年时提出对ASD的早期诊断应遵循群体筛查、重点筛查和最终诊断这样的程序,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问题分析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常常像汹涌跌宕的激流,他们的情感世界又如同没有绿洲的荒漠。面对自闭症儿童情绪、情感的奇异组合,我们怎么办?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人际关系可能会很敏感,终有一天他们会期待理解和友谊。但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和他们构建友谊的能力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这就会导致他们在高级情感沟通方面的挫折。如果能及时给予帮助,可以指导他们修正一些行为,减少一些挫折,但是,能否从根本上修补他们的情感动机缺陷,还是未知。能否在与同龄人的情感交往中做到协调互动,心领神会,还是未知。从世界上现有的文献看,孤独症患者摘取人类心灵桂冠上的“情感明珠”,是十分艰难的。 情感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特有障碍之一,我们可以依据心理科学关于情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情感发展给予教育干预。当然,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孤独症孩子都实现相同的目标,但是,无论孩子能力的高低,无论障碍的多少,都是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的。促进孤独症儿童正常的情感需要出现,并一定程度地学会情感交流,享受到情感交流的乐趣,这是可行的,也是我们情感教育的目标追求。 肉体之上的“高级建筑” 谈情感发育问题,首先应该谈情绪,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情绪是人对环境刺激产生的激越的心理状态和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是社会化、稳定化、复杂化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反应。情绪带有情景性,而情感带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心理学家们对情绪的分类具有许多争议,我们将其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比如说,愉快、高兴、愤怒、恐惧,这些都属于简单情绪。简单人和动物都会有。像骄傲、自豪、羞愧、内疚、轻蔑、尴尬、懊悔部属杂情绪,复杂情绪则是人类特有的。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发展停留在简单碱谣上,社会化程度很低,缺乏高级的复杂情绪。 一般常人的情绪障碍是指情感活动的变态与失常现象,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界足以引起情感反应的刺激麻木不仁,引起情感丧失,对亲人不关心、不体贴,久别重逢甚至生离死别也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冷漠,内心体验贫乏;另一方面是情绪暴躁,喜怒无常,缺乏同情心。孤独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许多具体怪异行为源于情感障碍。 情绪的产生是脑神经多种部位的整合活动,主要涉及下丘脑、网状系统和边缘系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管理 2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管理 大部分家长会遇到孩子情绪上的问题,大喊大叫、哭闹、扔东西、攻击他人、伤害自己,无论是情绪问题还是它所引发的行为问题会让我们无法控制,感到很头疼,有的因为情绪问题妨碍到与人交往,甚至影响到了上学。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孩子情绪障碍到底能不能改善,能改善到什么程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一、什么是情绪 1、情绪的定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绪?情绪是由体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是和愿望和需求达成有关的对情境的反应。 2、情绪的特点 情绪分为基础情绪和高级情绪。基础情绪是喜怒哀乐恶惊恐,而嫉妒、惭愧、自责、羞耻、自豪等等则属于高级情绪。情绪往往与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相互作用,受荷尔蒙、神经递质等生物化学物质的影响。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反应,自闭儿由于本身的缺陷,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情绪,而缺乏高级情绪体验。体验的感受由内在发起的,外在的表现我们可以辅助,内在的我们无能为力。有人问我,怎么才能教会孩子嫉妒,怎么让孩子有羞愧感,老实说,这个教不会,我们可以制造环境让他去体验,但什么时候发展出来,最终能不能发展出来,不是我们现在能够预测到的。 3、情绪的产生 情绪如何产生,心理学上有很专业的定义。在这里我比较简单概括一下。情绪由环境引起,决定于愿望需求是否被满足。如果环境没有变化,没有愿望需要达成,那么情绪不会产生。这一点,是我们在分析和处理孩子情绪问题上需要高度关注的。有的家长反应,孩子莫名其妙就发脾气,其实这是不会的,孩子发脾气一定有原因,是环境改变了不适应?比如家里突然来了人,突然有一个大的声音出现,他在那里玩,家人喊吃饭,或者仅仅是人家摸了他一下,他感到不舒服;还是他有了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想吃巧克力,家人说已经吃了很多不能再吃了,想要去开关水龙头被阻止了,想坐电梯没让坐,想往楼下扔东西被拦住,玩ipad2个小时了,家人不让玩了,不想吃饭,脏不垃圾不愿洗澡,被人小朋友抢走东西,想要摸热水瓶被阻止,车水马龙的时候想冲到马路中央去被拽住。这些愿望无论在我们看起来有多么不恰当,在孩子看来,这只是他们的愿望而已。只要愿望没被满足,他就会出现负面情绪,一旦被满足,那么就会立刻出现正面情绪。 4、有情绪好不好 那情绪有好坏吗?没有,情绪虽然分为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但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所有的情绪都是个体体验的外化。我们能说哭喊就不好,淡定就是好吗?当面临亲人的亡故,过于冷静的情绪恐怕会让人觉得很没有人情味。大人对孩子责罚,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恐惧而是很快乐,那这种快乐的所谓的正面情绪是我们期望的吗?所以,有情绪是对的,没有情绪是不对的,情绪没有好坏,情绪的恰当表达才是关键。 根据大家要求,今天偏重于讲学龄前儿童的情绪管理,主要从大人如何甄别情绪障碍,找到情绪来源,处理情绪障碍,帮助孩子做自我情绪调控来做这个分享。 二、引起情绪障碍的原因 说到情绪问题,好多家长有一肚子苦水要吐,2岁前的可能是:动不动就哭,一点征兆都没有,一哭哭好几个钟头,说什么都没有用。2岁以后的可能是:不能说不,一点点要求没有满足就闹,不能输,输了就赖地、哭喊,自伤,打别人,没有规矩意识,不能上幼儿园。 首先我们来区分情绪和情绪障碍。孩子听到鞭炮声,他因为害怕哭哭啼啼,这是

自闭症最新诊断标准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了国际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一的DSM最新版本:DSM-5。 新版本中,原先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改称“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被列为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这一大类别中的一种,其诊断标准较DSM之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DSM-5规定,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需满足以下A至E的五个标准,其中A和B阐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A.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2.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C.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D. 这些症状带来了在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临床上显著的障碍。 E. 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发育缺陷或整体发育迟缓(globe developmental delay)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常常并发,只有当其社会交流水平低于其整体发育水平时,才同时给出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两个诊断。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做了新的分级

浅谈自闭症儿童课堂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自闭症儿童课堂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自闭症儿童在课堂上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 自闭症的课堂情绪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首先是内因,即学生的生理原因。自闭症学生大多伴有语言障碍,他们很难表达基本的生理需要,例如:上厕所和吃饭。他们不会用语言或者手势表达其需求,上厕所往往表现出上课突然冲出教室,想吃饭了就表现为大哭、大叫。其次是外因,自闭症学生的不良情绪问题是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班级有一个学生因某种原因哭闹,其他自闭症学生就会也跟着哭闹,一个影响一个,形成了“羊群效应”,使正常的教育教学无法进行。基于上述表现,往往使教师对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有时候会“冤枉”他们,而学生为了让老师了解自己的真意,则加倍地发泄他们的情绪,使之对他们的教育无法进行,因此找出更多更有效的办法解决此类问题是目前特教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对自闭症学生不良情绪问题的应对策略 1、行为矫正必不可少 个别学生的不良情绪通过不良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行为矫正。根据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基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惩罚。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例如:宋某某,11岁,重度自闭症,上课的时候经常尖叫、躁动,各科教师曾采用很多种方法进行教育。如:从简单的大声制止到通过奖励其他学生冷落他,从拍桌子到告诉家长,始终都没有效果。有一次他过生日,我买了个毛绒玩具打算送给他,可是他看见这个玩具不但没有欢喜反而掉头就跑。后来我从他母亲那了解到,宋某某从小就怕带毛毛的东西。通过这个小细节,我掌握了宋某某的特点,于是,他每次在课堂上产生情绪问题时,我就会让他摸一下毛绒玩具,并告诉他这是在惩罚你上课哭闹、大喊大叫,如果你下次还是这样,还会受到老师这样的方法惩罚。这时宋某某的哭闹情绪有了明显的减弱,经过几次之后,他的情绪问题表现越来越弱,基本能到达可控的状态。所以,掌握每个自闭症学生的个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并将惩罚和情绪问题建立联系,使之形成条件反射,这时自闭症学生的上课哭闹、尖叫的情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2)强化。与惩罚相反,无论是正常学生还是自闭症学生都会主动的重复做一些受到奖励的事。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奖品,在其表现好的时候给予奖励。在奖励的同时,必须要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要奖励他,让他以后继续好好表现,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导语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了国际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一最新版本的DSM-5。新版本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被列为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这一大类别中的一种,其诊断标准较DSM 之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DSM-5规定,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需满足以下A至E的五个标准,其中A和B阐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 A.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2.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C.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原因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原因 孩子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发生得很广泛的疾病,也是很常见的疾病,其实这个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只是比自闭症还要严重一些,出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之后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有一些社交的能力都会出现一些障碍,让孩子陷入各种障碍之中,而孩子得了这个疾病之后感情也会非常的冷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呢? 综上所述,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广泛意义上的自闭症。所以,在下面,我们只笼统地使用“自闭症”这一概念。引起自闭症的原因是什么呢?自从1943年人们开始研究,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没有揭开谜底。最初人们以为是由于亲子之间互动障碍、父母人格特质、家庭结构等外在原因,治疗上采取精神分析法,往往没有疗效。后来,人们认识到按照后天的父母教养以及家庭因素来解释自闭症的成因过于武断。当前,已有的研究还说法不一,未有定论。基本上形成的共识是:自闭症患者表现出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主要是由脑生物学的因素导致的;造成脑生物学改变的原因,可以从医学生物学、神经心理学和生态学等几方面加以分析。中医则从辨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以此建立了中医按摩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基础。

(一)、医学生物学成因 1、遗传学因素 对有自闭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研究发现,儿童自闭症同胞患病率为2%-8%,是一般人群发病率的50-200倍。双生子研究则显示,同卵双生的同病一致率为60%,异卵双生的同病一致率为0。这些证据证明遗传因素是儿童自闭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自闭症是多基因遗传病,目前的研究,对于候选基因的数目和界定仍不清楚,对存在1位以上自闭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的全基因扫描估计,该病至少是10个以上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自闭症遗传基因的个体,称为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个体是否发病,除了决定于遗传因素外,还受着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一系列儿童自闭症致病基因降低了儿童自闭症的发病“阈值”,在环境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发病;如果缺乏环境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触发,则不出现自闭症症状(Korvatska,2002)。 关于与自闭症的遗传现象有联系的异常染色体或候选基因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未取得一致的研究成果。目前,一般认为它们可能是7号染色体、15号染色体、5-HTT基因、BDNF基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个案观察报告-10110540102-贾晨-特心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个案观察报告 摘要本文采用参与性观察对一14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连续数周、每周3小时的观察,总结了其在社会交往方面的优势领域与需要干预的领域,并结合个案目前所接受的干预计划,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教育建议。结论:优势领域:①知道性别差异。②与人聊天时会选择与对方接近性较强的话题。③具有同理心。需要干预的领域:①与人沟通时目光接触太少。②话题的转移与开启存在问题。③聊天内容过于刻板。④在公共场合,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到舒适,但也不会让人过于厌烦。干预建议:①对问题行为进行有选择的干预。②注意保持其优势领域。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社会交往能力优势领域劣势领域教育建议 1引言 2013年5月DSM-5问世,在新的版本中,自闭症的三个障碍领域被合并为两个:社会交流障碍、限制性兴趣/重复行为。沟通及社交行为上的缺陷被认为是无法分开讨论,所以合并成单一症状来进行诊断及描述,再结合环境及情境的因素进行自闭症社交沟通缺陷诊断的考虑。 此外,在新手册中, 自闭症谱系障碍将取代广泛性发展障碍, 成为这一障碍类别的总称, 原先在该类障碍下的亚类别包括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期瓦解性障碍以及待分类广泛性发展障碍都将不再单独出现[1]。 自闭症在语言方面的缺陷,在过去被认为是亚斯伯格症及自闭症的差异处,但在新的第五版本,认为语言方面的缺陷不是自闭症特有的缺陷,也不是出现在所有自闭症身上,所以充其量顶多就是影响自闭症症状的因素,而非诊断的标准之一。 本次报告主要描述了对一原先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观察及对其提出的干预建议。 2 方法 2.1 观察对象 姓名:琛琛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0年12月 所在年级:小学五年级 2.2 观察方式 笔者对个案进行参与式观察,在与个案的互动中观察其社会交往的特征,并在观察过程中对其进行生态化的干预。 2.3 观察过程 笔者(女)与另两位观察者(男)一起到个案家中将其接到华东师大校园,交通工具为轨交4号线,再将其带到操场上进行运动训练,随后再和他一起到学校食堂吃饭,最后将其送回家中。观察过程从接到个案的那一刻开始到将其送到家中结束。 从个案的家中到地铁站有一段距离,每次个案都会与他的老师(老师为2011级言听系

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综述_张明平

收稿日期:2012-10-13 作者简介:张明平(1987-),女,四川人,西南大学教育部特殊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特殊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张明平 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综述 摘 要:选取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期刊文章,分析发现,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主要 集中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概念界定,形成原因、干预方法和教育措施等方面,概括了已有研究的优 点,发现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G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13)04-0110-05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北碚400715) 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一概念是在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以及阿斯伯格症等概念提出之后才得以提出的。目前,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数量繁多,领域各异。除教育界外,还有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文章选取、分析了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发现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描述性概念界定,概念使用不一致 1943年卡纳(Kanner)根据13个儿童的行为 特点,把他们归为“情感接触性的自闭症障碍”儿童,1944年,他又将“情感接触性的自闭症障碍”定义为“自闭症幼儿”———指那些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世界的儿童。 [1] 1991年,美国教育部将自闭症界定为:“自闭 症意味着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影响。通常在三岁之前症状已经出现,广泛地影响教育成绩。自闭症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他们好进行刻板运动和反复行为,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并且拘泥于一种感觉体验的反应。”这一界定将自闭症确定为一种发展性障碍,并且注意到了自闭症的特征,及其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影响。 2001年,许天威指出“自闭症儿童是因神经 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示出的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学习上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2]该概念指出了自闭症产生的原因,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及它的影响。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3]岁前即有所表现的社交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缺陷,以及重复性的刻 ***第33卷第4期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4月Vol.33No.4 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Apr .2013 110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1.语言训练法 当患儿无意识地发声,家长就立即回应他的声音,以鼓励患儿继续发声,也可以发出某种患儿已懂的声音,引发患儿发声的兴趣;当患儿跟着发声时,家长又可以发出一个他不识的音,让他模仿,开始只要求患儿发音,随后再要求他发较准确的音,往后要求更准确地发音,渐而发出有意义的单字,双字,短句。 家长最初所教的,应该是患儿喜爱的、容易听到的声音,例如,飞机声“呜”、枪声“嘭”、猫叫声“喵”、狗叫声“汪”,或日常见到的人物,“妈”、“爸”“哥”、“弟”、“姐”、“姨”等等。每当患儿学着发出声音,就鼓励他再继续叫,同时发出的声越来越大,并且给予奖励(如他爱吃的食物等,但不要太多),或者答应在假日带他去公园、商场玩。在叫人名时,要求他望着叫,当孩子望着叫了“妈”,做妈妈的要立即抱着孩子并亲他的脸蛋,说“你真好,妈妈真开心”,让他懂得这样做是对的,有好的回报,以鼓励他以后继续叫。 患儿学讲话时往往发音不清,家长要耐心听,及时指出发音不准,要让小孩望着你的口型,耐心教他,必要时可用双手扶着小孩的头正对自己,让小孩看着你的口型。自闭症儿童大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学讲话也困难,可以用穿串珠的方法,教他穿串珠的游戏,培养他手眼协调,数手指,数积木,数目逐渐增加,既可增加数字观念,又可加强手眼协调。 在学习发声中,不断增加发声的内容,例如模仿猫狗、牛、羊、猪、鸡、鸭、雀的叫声,鼓的“咚咚”声,铃铛的“叮叮”声,汽车的“嘟嘟”声,飞机的“胡胡”声等等,把学讲话溶于生活中、游戏中。 学讲话发声、声音由细声逐渐扩大,由慢逐渐加快。在生活中,起床后叫“早晨”,要离开时叫“拜拜”,回到家时叫“爸爸”、“妈妈”,坐车时叫“车”、“××路车”、“摩托车”、“巴士”、“的士”,吃饭前叫“吃饭啦”、“妈妈吃饭”,吃饭时妈妈拿着空碗问:“宝宝你要汤吗”要小孩说要“要”或说“不要”。把汤放在孩子面前问:“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答“有”,喝完汤后指着碗问他:“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说“无”,问小孩“还要不要”,让小孩说“还要”或“不要”。穿衣服时,妈妈问:“这双鞋是谁的”要求他说“我的”。妈妈提着自己的外衣问:“这件大衣是谁的”要小孩说“是你的”、“是妈妈的”,妈妈拿着眼镜问“谁的眼镜”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一.恐惧 子平十分害怕动物,远远见到猫只或狗只便会尖叫。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自闭症学生接收和理解他们的感官世界,可以跟一般人不同。有时他们对无伤害性的事物会产生莫名的恐惧。这些恐惧可能是基于某一次不愉快的经验,而学生却固执地牢记那些事物带来的恐慌。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害怕的是事物的那一方面,例如是害怕茸茸的狗毛,抑或是牠 的吠声。如学生未能指出惊恐的来源,教师可以透过观察尝试进一步了解。教师可与家长联络,尝试找出学生恐惧的原因。 2. 订定一些合理的目标,例如在训练初期,害怕狗只的学生能够在远处见到狗只又 不会产生恐慌便已足够。 3.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消除这些恐惧,同时亦可逐渐加长学生接触那些事 物的时间。 4. 进行以上步骤时,亦可考虑作出以下各项配合: o 用柔和、平静的声线安慰学生 o 给予一些轻松愉快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听轻音乐 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少许恐惧的事物,例如狗的照片、吠声的录音带 o 按学生的能力安排简单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例如哼歌、随 音乐的节拍摇摆、一面跳一面数一至十等 o 慢慢增加接触的时间,直至恐惧消除为止 o 不要忘记每次有少许进步,便给予口头赞赏 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较多恐惧的事物,例如一只真的狗,但却在一个远离的位置。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恐惧减退为止。 二.情绪起伏 德华不明白为什么在酒楼轮候不同人数的桌子时,别人比自己快轮到,因此大发脾气。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 由于他们不善于掌握因果关系,故往往为了无法明白转变的因由而发脾气。 2. 他们未必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及诱发情绪的事件。 3. 他们未必能够像一般人实时了解其它人的感受。 4. 他们往往没有怎样处理自己情绪的概念。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把转变预先告诉自闭症学生。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07]《自闭症儿童心理与教育》作业标准答案

1、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儿童创造温馨包容的人际环境目的在于促进()。 . A. 言语能力提高 .培养广泛的兴趣 .减少刻板行为 .人际交往技能提高 2、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应答性共同注意行为() ."发生频率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障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力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无差异" ."低于心理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水平" 3、以下描述中,不确定一定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特征的是() ."社会沟通及社会互动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 ."兴趣与行为异常" ."语言缺失或发育迟滞" 4、以下学者中,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没有直接相关的人是() ."蒙台梭利" ."伊塔德" ."堪纳" ."洛瓦思" 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称呼自闭症儿童为() ."月亮之子" ."星星的孩子" ."唐氏综合症孩子" ."狼孩" 6、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最核心的症状是() ."社会沟通与互动方面的严重障碍" ."言语沟通方面的严重障碍" ."兴趣单一且奇怪" ."重复刻板行为" 7、首次提出自闭症这个概念的是() ."约翰.霍布金斯" ."堪纳" ."伊塔德" ."汉斯.阿斯伯格" 8、将洗手的正确方法和要求分解为六个小步骤,并用图片按照顺序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叫

做()。 ."学习任务的图式分解" ."奖励的图像化" ."作息安排的视觉化" ."客观环境的结构化" 9、以下关于作息安排视觉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可以增加自闭症儿童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感和对自己活动的控制感" ."能减少自闭症儿童常有的由变化产生的负面反应" ."视觉活动作息表还能够提升自闭症孩子的独立性" ."视觉活动作息表容易形成自闭症孩子的依赖性" 10、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应答性共同注意行为() ."发生频率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障儿童没有差异" ."发生频率与智力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无差异" ."低于心理水平相当的智障儿童水平" 11、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面孔识别时,未见激活的大脑区是() ."梭状回面孔区" ."杏仁核" ."颞上沟" ."下丘脑" 12、当有他人用视线、手势或语言等外界刺激唤起个体的注意,个体用“瞥”、“注视”和“追 视”等视觉行为以及用食指来指点等做出的回应性行为,称之为()。 ."选择性共同注意" ."应答性共同注意" ."集中性共同注意" ."自主性共同注意" 13、个体通过视线、手势等以期唤起他人注意的行为,称为()。 ."应答性共同注意" ."选择性共同注意" ."集中性共同注意" ."自主性共同注意" 14、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称呼自闭症儿童为() ."月亮之子" ."星星的孩子" ."唐氏综合症孩子" ."狼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