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宋代山水画

浅析宋代山水画

浅析宋代山水画
浅析宋代山水画

浅析宋代山水画

【摘要】: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宋代,无论在绘画理论或绘画形式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形成并非偶然,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和绘画理念为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院体画、文人画相互关联,共同并进,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空前繁多,质量高雅精湛.宋代山水画法度森严,百代标程,对元、明、清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空间构想的审美渊源、心灵空间的超越、视觉空间理论的形成等方面对宋代山水画空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对宋代山水画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宋代;山水画理论;空间;渊源;绘画理论;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是用水墨来表现宇宙万物,是通过水墨的形式来体现人对自然物象的情怀和感悟。在山水画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溶入了传统的文化思想,赋予了山水画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生命力,开始以独特的表现形式阐释中国艺术的人文精神。中国绘画艺术就是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历经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出了中国艺术独特的魅力。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在意识结构,是以儒学的以人为本为基本道德内涵,以追求真善美为道德使命,以道学的“天人合一”及禅学的“梵我合一”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观念,这种美学思想建构了艺术家“象物寄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思维模式,通过对自然的感悟而达到了“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方面画家们开始探讨山水画的空间布置和绘画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绘画抒发情感,把绘画作为和自然沟通的一种方式。

一、山水画空间构想的审美渊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动荡的时代,士族的兴起,对当时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士族在政治、经济方面都享受特殊的权利,他们从事艺术创作,有传世的教养,有充足的时间,又有比较适合于他们要求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无不积极参与书画活动,也就在这个时期,艺术思想也异常活跃,各种绘画著录,有条理地记录了他们的痕迹,并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中国美学出现了深刻的转型。一般认为,这一时期兴起了玄学,老庄哲学和佛教

的流行改变了文化的面貌,“越明教而任自然”成为普遍的追求。我们可以从《世说新语》中了解到当时人们追崇的人物与春秋时期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已大相径庭,当时人们关心的不再是人格的完善,而是人物风采的神韵。如“时人目王右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有人叹王公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注: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从以上人物品藻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美学风尚,是面向自然,走向自然,回归自然成为普遍追求,因此美学风格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宗白华先生曾经概括:“魏晋时期虽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期,但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而是一个最富于艺术精神的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父子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眺的诗,郦道元、杨衔之的写景文,洛阳南朝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注: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文与诗的发展为绘画格调品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绘画形式的表达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正好与东晋时期的文人所追求的品藻精神相吻合,才使山水画成为专门表达人文思想的一种方式。

南朝宋时的画家宗炳(公元372—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乐,是位隐士。《宋书》所载:王义恭荐炳于宰相,不就,问其故,答曰:“我棲丘饮壑三十年,岂可于王门折腰为吏耶?”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后因病返江陵。宗炳《画山水序》一文和他的生活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东晋社会极度动乱,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一起,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荣辱升迁变化莫测。多数知识分子也噤若寒蝉,纷纷隐遁山林,谈禅说道,赋诗作画,以求自我解脱。随着社会的发展,刘宋以后谈玄风气下降,寄情山水的风气大兴,山水诗,山水画也跟着发展起来了。如梁刘勰所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所竟也。”(《文心雕龙?明诗篇》)宗炳和众多的文人一样,终日以琴棋书画为伍,游山玩水、乐而忘归,与世无争、淡薄名利。宗炳关于山水画“卧游”、“畅神”的思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宗炳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信奉轮回报应,精神不灭。他的山水画论融入了老庄之道,和魏晋玄学,一同使人的情感从绘画的空间得到精神的解放。他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是文章的总纲。宗炳把山水、含道、圣人放在同一个位置,说明山水通过形神可以表现道,而“道”在山水画中具有“形”、“趣灵”、“媚”的感性和审美特征,它呈现出动态的、取悦身心的、灵妙动人的诗意和魅力。在山水画中感悟这样的“道”会使人“万趣融

其深思”,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快乐。山水画最高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展现审美创造的生机和自然造化之妙理,体验这种妙理是魏晋南北朝文士所向往的最高精神境界。所谓圣人,按佛教的说法是“断惑证理之人”,是通晓世界规律的智人。宗炳《明佛论》说:“众心禀圣以成识,其犹众目会日以为见”。就是说众人只有在圣人的教化下,才能认识事物,就象人们只有借助太阳光才能见到东西一样,太阳一落便成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了。故人有所感才能有所见,所谓感者,要当资圣以通,可谓感而后应者也。宗炳所讲的“道”和老子哲学中的“道”是一致的,指的是玄而又玄的宇宙精神,含道就是包容宇宙的道理,映物就是映照出万物。宗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精神外化的结果,圣人心中包容的道映照出万事万物,贤者以虚静之心回味圣人映照的物象。自然界并不是完全孤立于人的精神之外的纯客体存在,自然与人之间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物我同一,心物相映。山水以形媚道,就是山水能以美丽多姿的形貌感性地表现出道的精神,生活中的山石、小溪、树木、小草,经过艺术家感悟而赋予了新的生命,同时也使观者从中体悟到自然的精神和造物的规律,从而得到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在绘画表现形式上,宗炳提出“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不仅是在咫尺之内描绘出千里之景,也是对画面空间气势的总体构思。

比宗炳稍晚的画家王微,在绘画空间设置上同样有着自己的亲身体会,王微山水画的作用是“效异山海”,山水画的创作是“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因此山水画不能像画地图那样“非以案城域,辩方舟,标镇埠,划浸流。”在山水画刚刚兴起的时候,王微就提出不能摹仿自然,而要以“神明降之”,重视情感在山水画中的作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为了表现意境,王微还提出绘画需要“融灵”,要融进画家独特的情感,表现画家真实的感受。画家是山水的代言人,绘画要表现出“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精神境界。画家为外在对象所感动,将感动的心情溶入笔下的作品,这样才能感动观赏者。宗炳和王微为山水画空间的构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山水画的空间、构图、气势、境界等方面制定了形式法则。

二、卧游:心灵空间的超越

古人对山水画的理解,既不是纯客观的机械模仿,也非纯主观的表现论和移情论,而是在“卧游”山水的境界里,“游目骋怀”,并以“无心”、“无为”之虚静心态和“步步看,面面观”,仰俯于观察自然的方式,通过静穆关照,与万物同在,共入自由之境。这种游赏山水的审美方式及老庄相关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空间的美学基础,从而决定了中国山水画趋于“写山水之神”,得“意”中之“象”,不著一字,也尽得情趣的艺术风貌。

宗炳晚年“老病俱至,名山很难游遍,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历,皆图于壁上,卧以对之”。宗炳谈到,“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

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于是闲居理气,佛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入无人之野”。由此而陶冶性情,超脱精神,领悟大自然的奥妙,就是去游览真山真水,那能存此乐趣?神本身是无形的,但栖止于形之中,绘画正是通过同一种形表现其神,因而也就蕴含着理,能够做到这样,也可心满意足了。于是悠闲地坐到家里,养养气,喝喝酒,弹弹琴,展开画卷,悠然相对卧游宇宙之中,用不着冒严寒酷暑,就可以独步无人之境。峭拨入云的峰头,森渺无际的云林,是远古的圣贤所向往的超然境界,因为那里没有任何尘世干扰,一切都与神思融为一体,人生在世,无非希望精神自由愉快罢了;而使精神自由愉快,没有比山水更理想的了。宗炳的这些观点,一方面是他山水画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受佛学的影响。如其师慧远在《佛影铭》和《庐山记》中认为整个山水都是佛影,仙人得道成佛和庐山神灵飘渺。宗炳并在他撰写《明佛记》中提出“夫精神四达,并流无极,上际于天,下盘于地,圣人穷机,贤之研微”。宣扬精神的不生不灭,并把它和佛性学说结合起来证明神不灭论。这种哲学观点,使他在山水赏悦和山水画创作中把山水自然看作某种精神的本体显现。徐复观认为:“山川能成为贤者澄怀味象之象,是因为贤者能在山川的形质上能看出它的趣灵,看出它从有限以通向无限之性格,可以作为人所追求道的供养,亦即是可以满足精神上自由的要求,山水才能成为美的对象,才能成为绘画的对象”。[注: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因为山水之所以能吸引圣人游历,是因为它“质有而趣灵”,体现了精神本体的内在魅力。“云林森渺,圣贤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嵩山、华山的秀美,大自然的神韵,都可以在一张画中得以表现,描绘完成之后,人们眼中所看的图画,同样可供观赏到体现,作为应目会心所感悟的就是和置身于真山真水一样。

关于卧游——心灵空间的超越,可以从唐代维信禅师对山水三个时期的感悟得到启示。他说:“老僧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第一种是从“善”的角度看山。第二种是从“真”的角度看山。第三种是从“美”的角度。以此可以联想宗炳对山水的提炼是从“象”到“意”最后到“形式”的表现。山水画的生成和禅师的感悟有相似之处,在还未学习绘画时,对山的理解只是限于外表的形象。初学绘画时则见山画山,见水画水,是对物象直观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绘画理论以后,则是从山水“真”的角度来把握,面对物象,如何把真山真水搬到画面上,能够形成一种表达自我情感的形式语言,有无数的山水画家在山水之间寻找这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表达。高居翰认为:“在山水画…物化?过程中,使山水树木在素绢之上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观者心中能够引起当他有异样的情绪,图画就有了取代实景的力

量。”[注:[美]高居翰著,李渝译《中国绘画史》,台湾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29页。]画家在追求“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的思想中用笔墨感受天地之道,达到借物抒怀的精神境界。

宗炳观察自然采取的是“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以流动的目光看待自然万物,不是固定在一个不能移动的焦点,追求的是一个“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具有音乐般的山水空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景点。中国的山水画是用心灵的感悟体察空间万象,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象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用色彩、明暗塑造出可以进出的真实空间。中国画家追求的是“仰俯自得”的观察宇宙的方式,是在数笔之中就能描绘出百里之迥和万仞之高的空间气势,以及达到可以“卧游”、“畅神”的意象空间。

三、远近:视觉空间理论的形成

中国和西方在用绘画如何表达空间物体的远近关系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透视方法。西方风景画善用焦点透视,中国山水画善用散点透视。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一种视觉上最普通也最重要的感觉现象,那就是近大远小,这是人们在自然状况下最能体会和理解的视觉规则。由于绘画具有记录客观事物的视觉形象的功能,所以,处理远近问题时,都基本遵循近大远小的规则,将一维平面转化成多维空间,中西绘画区别就在于此。关于空间透视,在中国古典文献上很早就提出了。早在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中就记载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其中一小孩以早晚大中午小的视觉经验判断,太阳早晚离自己近,中午远些,这说明连小孩都能判断物体与视点的远近存在着大小差异。战国的荀况在他的《荀子?解蔽》中云:“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千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后汉的王充在《论衡?说日篇》谈到“察物近则大,远则小”的记载。古人已观察到因视觉透视所引起“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些理论对绘画空间有所影响。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曰:“山有面,则背向有影。竟素上下以映日西去,山别详其远近”。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谓:“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姚最《续画品》中评梁萧贲的山水画“在方寸之中,能辩出千寻之峻”。这个时期的画家能够运用笔墨在一纸之上创造出画面的空间深度,在咫尺之内,能使人感到有万里之遥。可见,画家对绘画空间规律的认识在逐步提高。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前期,能见之材料的可追溯到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作品中把人物、动物、房屋、树木等等,布置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荷塘渔猎》、《庭院》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戈射收获》画像砖,一砖分成两个画面,上图为“戈射”,刻画的是在野外射鸟的情景,池塘中鱼儿在荷花中穿梭,空中鸟儿在飞翔,左下图有两人弯弓射鸟,神情专注,姿态生动,下图表现的是农家收获的场景。在画面的右边有两个人手持镰刀收割谷物,中间三人在收

割谷穗。左边一人肩挑谷穗,右手提篮。画面表现出了丰收的紧张和快乐。从画面空间上看,树木花草的表现都极为单纯简洁,画面所描写物象由近大远小依次排开。虽然这个时期山水还没有成为被单独描绘的主题,但可以从画面中了解到近大远小这种方法在绘画中已开始运用。而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对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引起了画家们的普遍注意。他说:“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赌,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目。诚由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这句话的意思是,昆仑山是很大的,而人的瞳子很小,如离山很近作画,则看不到全貌,退远望去,全山便可纳入视野之中了。这篇文章是中国古代第一篇山水画论作。他在文中谈到如何取景,“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这是宗炳发明的一种远近取景法,这种方法对山水画空间经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用一张透明的生丝片放在眼前远映观者所要选取的景色,这个尝试与发现是非常卓越的。刘敦愿认为:“宗炳透视空间的提出并非偶然,推理是从秦汉画像石中运用半俯瞰式重叠法和远近法完成画面空间的排列。在秦汉画像砖、画像石的资料中可以看到,物象是按近大远小的顺序排列以次来显现空间的深度,可见秦汉时期由于画家们在处理物象的透视关系方面已有长时期艰苦的努力,才有宗炳关于透视的理论形成”。[注:刘敦愿《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透视观》一文,《艺术史论》,中国艺术研究院, 1988年第4期,第16页。]其实,秦汉绘画是近大远小的推移法拉开画面的空间,宗炳空间思想的提出也包含了另一种含义,就是为山水内质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中,山水已开始出现,虽是作为工笔人物画的点缀之景,在技法和理论上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体系,但山水画空间构图形状已比较清晰完整,同时也是五代、宋山水画的空间样式的最早范本。山水画的初期发展是在隋唐、五代,宋代达到高峰,这与传统文化的承传有一定的关系,宗炳最早把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语言,并提出山水空间布置和表现方法等一系列美学命题。宗炳把山水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得山水画在其后发展中成为中国画的主要画科。宗炳的《山水画序》在绘画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宗炳绘画空间的经营理念,山水画可能只是一个装饰之物、或衬景之物,而不会上升到主流艺术的地位。

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写到:“人有长短,今既空其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宽窄)错置高下(远近)也”。在《洛神赋图》中,人物的形象达到了很高水平,但人大于山的比例关系,与其它景物显得不够协调。南陈姚最《续画品》说,“画家萧賁,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萧賁是画史上较早能表现远近透视的画家,在画中运用小中现大,近能推远的方法,在平面上,能瞻万里之遥,能体千里之峻。从此山水画中远近的距离得到充分的表现,山水画空间感有了新的认识,在平面上能表现出立体,这是

画法一大进步。在山水画艺术形式的发展中,绘画空间在远近的处理上不断得到发展。如:“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唐]王维《山水论》)。“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五代]荆浩《山水节要》)。以上是画家对客观物象因远近透视现象,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画家通过描绘近景,远景则留给观者去想象,远景的处理使画面宽阔,意境深远。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画山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通过远近景物的衬托对比隐藏可以使拓展画面的深度。在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中,可以看到近处的山岗,树人较为清晰,远处的山岗树丛处理的较为模糊,它与“近大远小”、“位置上下”的空间表现结合,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该画与顾恺之《洛神赋》中作背景的山水相比更为成熟,人不大于山,水亦可泛舟了。宋代山水画的空间布置,远近景物的处理采用近实远虚的方法,近景是描绘象,远景是表现意。物象的生动有利于观者的兴趣,远景更有利于意的显现,这说明了在宋代绘画中,对物象大小的比例掌握比隋代又有了一个飞跃。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大师都曾从事透视学研究,著名油画家乔托运用了焦点透视,使所描绘的景物在画面空间中得到了真实的再现。而中国山水画家却没有运用这种焦点透视法,而是采用仰视俯察、神游八荒的表现形式,创造出境界空阔的山水画。而西方发现这个规律后却谨守着近大远小的规律、视点和视平线的定位,以及形体轮廓在画面上怎样集中于“消失点”即“焦点”,从而显现合乎规律的形体,建立起一门十分严谨的科学的艺术法则。

南朝时期是一个山水画不被重视的时代,宗炳以独特的关照形式赋予了山水画新的生命,强调在描绘和观赏对象时,目光不要从某一个固定角度去观看,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随着不同瞬间的形象来变换自己观看位置的角度。人们移动着视点,从最有利的绘画角度去观察不同对象,如同在山中小道“边走边看”的办法看待事物,这样就形成有别于西方的“焦点透视”的“移动视点”。宗炳的这种空间经营理念使山水画表现逐渐成熟起来。他将山川树木纳入一画之中,体现了画家开始用绘画的形式去感悟宇宙万物。这种绘画的构图理论,逐渐摆脱了单纯对物象的描绘方式,而是赋予了绘画一种生命,通过绘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宗炳认为自然的形式不但包含了外在世界的实质,也包含了趣灵,使仁智者感动的不是山水的形象而是山水的内在品质。当艺术家被物象所感动而把他的情感转变成绘画时,绘画的目的就得以实现。正如同宗炳所说,“旨微於言象之外者,可心取於书策之内”为指导原则——那么众眼就能和他共赏,众心就能和他共鸣,这是早期中国山水空间透视的基本概念。

浅析南宋山水画的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b10769051.html, 浅析南宋山水画的特征 作者:尹晓辉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2期 摘要:南宋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院体画和文人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院体山水占统治和主导地位,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是最有代表性的四位画家,其中李唐四四家之首,对南宋山水画的变革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用笔用墨方面,而马远则是在构图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探索。 关键词: 南宋;山水画;特征;南宋四家 中图分类号:J21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62-01 一、时代背景 我们在讲秦朝兵马俑的时候,一定会说到秦始皇;在讲到佛教美术时,一定会想起武则天;在讲到书法艺术时,一定会提到李世民;在讲到北宋美术时,一定会谈到宋徽宗。 公元1125年10月金人下诏攻宋,由于统治者软弱,军队节节败退,金人于1127年攻陷东京,北宋灭亡,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同年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建立南宋。南宋同样面对金人的侵扰,统治者对金求和,年年进贡,岁岁乞降。虽然在政治军事上比较的失败,但是却换来了长久的和平。加上北方的手工艺人大举南迁,极大速进了经济科技的发展,当时流传的一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足以说明农业的发达,还有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在南宋,当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宋室南迁之后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处于偏安动荡的局面之下,但是绘画艺术的繁荣情况仍不亚于北宋,高宗自己喜欢工书作画,在位36年,“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展完摩拓不少息”。开设画院,招揽画工,临安画院之盛,不减汴梁。此时的南宋统治者怀着强烈的苟且偷安情感,安逸享乐的情绪异常高涨,高宗重建画院,此时的绘画艺术进入最后的全盛阶段。 南宋的院体山水画达到极盛一时,其中的美学思想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北宋文人画思想的继承。宋朝画论家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如苏轼《题王维吴道子画》一诗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所谓“得之于象外”,就是意境的创造。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用“远”这个概念来概括山水画的意境,他说“山有三远,在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山水画家从一开始就讲究“咫尺万里”,讲究“远景”“远思”“远致”,也就是从一开始就追求“远”的意

简述宋代山水画的新倾向

简述宋代山水画的新倾向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而五代则是通往这个顶峰的桥梁。在山水画方面,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呈现出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风格的不同侧重与相异风貌。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与它的深刻性、在于画家的师法造化,熟悉山川自然的特性。杰出的画家不但师法造化,而且还强调中得心源。 宋代山水画北宋和南宋各有特点,如北宋多大水大山全景图,南宋常有山明水秀的一角之图。北宋山水画的的著明画家有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末期有米芾父子。他们的代表作有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 宋代的山水画至南宋有所变化,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这样的论述:“山水:大小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范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黄公望、王蒙)又一变也,这里分析了唐代、五代、北宋、南宋至元代山水画的五个“变”。 南宋山水画的著名画家和代表作有李唐《万壑松风图》,李唐是南宋山水画变化之开创人,李唐山水,初法李思训,后法荆浩、范宽,所画古朴苍劲、山石多作斧皴,积墨深厚,有时画树石,全用焦墨。《万壑松风图》是他七十多岁的晚年精心之作,写深山万壑,气势磅礴,既是冈峦郁盘、峭壁悬崖,又是苍松叠翠。其间有飞瀑、幽涧,山上又有白云缭绕,极尽其对江山自然的无限赞美。刘松年《春》、《四景山水之一》马远《踏歌图》,夏圭《溪山清远图》、《烟堤晚泊》、《长江万里图》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荆浩的《笔法记》是我国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宋代的山水画,发展了多种风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李成,范宽是北宋初期最著名的画家,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百代标程”的重要人物。一方面是水墨山水的大发展,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新局面,开大写意山水的先河。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郭熙、米芾父子。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造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系统化。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在山水画坛上创造出“水墨苍劲”的新风格,创造出边角取景法,使山水画产生新的意境。另方面是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更丰富了,在重彩中讲究笔墨技法,提高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现存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赵伯驹、赵伯啸兄弟,继承了青绿巧整一路风格,形成了南宋青绿山水的复兴局面。另一方面,北宋流行一类被称为小景山水的创作。

宋元时代山水画的艺术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北宋之初以巨然、李成为代表,形成南北两家流派。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画家依据自我的观察,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面貌;同时还关注季节气候与环境的描写,创作出具有荒漠和严酷季节的“寒林”的形象,烘托出一种荒寒而悲怆的诗意。从而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至后是以北方画派的范宽、郭熙为代表形成“雄健与秀美”的两种流派。北宋初期的李成、范宽与中期的郭熙深受荆浩的影响,作品仍体现着雄浑壮美的五代之风;范宽常年深入终南山、太华山,对景凝想与构思,其山水画的风格与李成的风格迥然不同,偏重壮美气势的意境表达,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壮观山石,山顶设置密林群体结构,一泻千尺的瀑布装饰点缀,使北方山川的壮美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范宽晚年笔墨更趋“枯老”“劲硬”之笔触,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狭地区“山狭浑厚、气势雄拔”的山体形象。范宽的代表作有《鼷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郭熙是北宋中期山水画成就的代表。他的《早春图》准确地描绘着季节风景之特征。以其秀劲的格调透发出李成的影迹。其绘画作品还有《鼷山秋霁图》《关山春雪图》等,郭熙以大师特有的谦虚与诚恳直言道:“今齐鲁之士,唯摹营丘;关陕之士唯摹范宽。”并反对其时的因袭之风,“不局一家,必兼收并览,于自然中饱游饫看。”充分体现了郭熙的绘画作品笔法严谨而挺健,斧劈斫法,苍劲中极富阳刚之美。同时,也体现了郭熙极严肃的创作态度。 北宋后期杰出的青年山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卷,该卷兼具精工和神韵两大特色,大青绿着色,细致富丽,呈唐人之风;江南的“米氏山水”烟雨迷蒙,富有文人意趣,自成一家。画卷表现了峰峦绵亘,幽岩深谷,江河旷远,天地苍茫,宏大雄壮的祖国山河景象。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其次,在北宋,赵伯驹、赵伯骕以青绿山水见长,画风上承唐代李思训而又有新创,在设色山水画中,北宋中期提倡“小景山水画”,以坡坂汀渚、小山丛竹、江湖水鸟为题,赋色淡雅简练,有实有虚,充满文人情趣。 南宋时期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为知名,四人并称“南宋四家”在继承北宋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在“南宋四家”中,李唐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李唐的山水画作品《万壑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早期受荆浩的影响,作品气势峻厚,峭拔雄浑的北方山水刻画得细腻真实,使用的是典型的“小斧劈皴法”,刻画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其作品逐成笔墨精练、阔略豪放、元气淋漓的风格审美特征。山巅的丛树,近处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李唐在晚年将山水画的构图和表现语言运用得简练概括,开创了勾皴同时进行的技法,为马、夏画风的兴起做了铺垫。 马远的《踏歌图》《倚松图》与夏珪的《临流抚琴图》,画中有诗,突破了前人的全景式构图,多画边角之景。“马一角,夏半边”。笔墨简约,形象清奇,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是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踏歌图》这幅画在北宋全景构图法中有所创新,精心提炼选取自然中最美的一角,达到“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造型于方硬中挺拔,皴法上除了马虫鸟远常用的“大斧劈皴”外,还使用方头尖尾“钉头鼠尾皴”。画面体现了马远利用“边角之景”独创意象所产生的魅力。在此绘画作品上所表现的“踏歌”,尤其是《踏歌图》通过四个年龄、姿态各不相同的点景人物“踏歌”的形式,将丰年带给人们的欢乐,生动地表现出来,人物附于自然山水的描绘,使整个画面统一在典雅、秀美、轻快的审美情绪意境之中。 元代山水创作分为前、后期,元代前期的山水画创作群体主要有江南地区的“遗民画家”、非汉族画家以及蒙元宫廷或贵族赞助的画家所组成。其中以遗民身份出现的代表画家有钱选的《浮玉山居图》(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的《幼舆丘壑图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风尚古俊”的《鹊华秋色图

中国山水画赏析-----元代

中国山水画赏析-----元代 元代的山水画作,出现了不同以往的一些特点:一、士人是绘画创作的主体,画上题诗、题文在元代空前高涨,有的自题,有的互题,但都和元代山水画的作者多出于士人有关。二、元画以高逸为尚,这是元代士人闲逸、苦闷、悲凉、委屈的精神状态所致,因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普遍十分低下,所以这些人渐渐放弃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而崇尚隐逸,追求清高。倪瓒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最能代表元代绘画的精神。元代初期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唐以来的山水画。元代中后期,则出现了号称“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瓒。作为移情寄兴手段的山水画,在元代画家手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画家的人格与个性,在笔墨技巧的探索上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高峰。 天池石壁图天池石壁图元黄公望绢本浅绛纵139.3 X 横5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以浅绛法为之,即勾皴之后施以浅淡赭石和花青,这种效果反映出文人画清逸之意,又切合江南山水明丽秀润的特

点。这一创造不仅为画界所推崇,而且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写山水诀》一书中,黄公望(1269-1354)从“三远”的角度讲述了视角的构建:平远、宽远、高远。这幅《天池石壁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结构,它将众多细节集于一体,自身也不再只是刻画真实的苏州天池山,而是变为一篇关于山的各种面貌和表现的图画式论文。陡峭攀升的山谷一分为二,虽然左侧的山谷很快掩映在迷雾之中,右侧的山谷中充满了精心描绘的岩石、树林、瀑布和房屋。在山顶处,一座统御群领的险峰将两条沟壑联系起来。 黄公望直到50岁才拿起画笔,然而在很多评论家眼中,这位不怎么惹人注意的公众人物,虽然后来转而成为道教全真教的一员,仍被视为元朝(1279-1368)最具代表性的画家。黄公望受到五代(906-960)和北宋大师们的启发,特别受益于董源,他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表达对某些地点和众山的钟爱,并传递出它们的本质——气。水阁清幽图水阁清幽图元黄公望纸本水墨纵104.5 X横67.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黄公望〈1269-1354),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精山水画,晚年的水墨画运以草籀笔法,苍茫简远,气势雄秀,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其传世作品还有《天池石壁图》等。

【古代素描山水画】古代山水画

【古代素描山水画】古代山水画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 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要了解它,同学们可以看课件的相应部分。看完后,请参与论坛的讨论。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 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 “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 以后同学们看画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 当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学可以进入“中国”这课的学习,先阅读一下——山水画简史,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进入讨论区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讨论一: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篇一: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 从我国绘画史上看,历唐以后,从五代至宋、元,山水画高度发展,画论也相应地开始触及山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一节中,曾有关于意.的说法,但没有涉及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日趋形成。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山水画的创作和鉴赏中,开始具体地阐发了意.这一概念,并说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可以看出郭熙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问题。元代山水画,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但在画论中都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至明代笪有光,才在其所撰的《画筌》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 一词。他不仅发展了荆浩的真景.说而提出实境.、真境.、神境.论,而且还对郭熙所触及到的意.与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发挥,已经论述到山水画境.范畴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山水画意境说,是从笪有光开始正式提出。以后明、清两代画论中,对意境范畴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阐发,构成了我国古典山水画论中的意境理论。 意境是所有艺术作品共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动与静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都要彰显意境;意境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目的,是艺术在立体方面的延伸,也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元代山水画四大家.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他们似乎更多的继承了唐宋的传统,虽说风格不同,但就意境表现的主要倾向来说,则是一致的;在融汇富有个性和情致的笔墨与物象上,更多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就是典型的代表。把时间的坐标定格在明代,文徵明、沈周仍是元四家正续,唐寅、仇英虽然取法宋画,但整体意境倾向,也趋于主观。从明末的董其昌到清代的四王.,包括极富创造性的朱耷、石涛等仍趋于这种类型。 纵观历代名作,留白成了创建意境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文人画在意境层面上的另一个升华。创造画之意境的手法有很多,运用这些手法之目的,是为了加强空间境想的感染力。留白就是造成这种感染力的手段之一,它留给观者再创造的空间。宋代的扇画中空白几乎占了画面的一半以上。如《秋林水鸟》《岩关古寺》,前者画的水畔一角,既没画水,也没有交待对崖,作者画的是山岫一隅,既没有画远山,也没画云雾,但使观画者并不感到缺少什么,反而能产生远远超出画面的联想。画是空间艺术,在动态和静态的描绘中多以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一直在生着,动着,在谐和而有规律的状态中活动着,使画面产生美学上的价值和观赏性。留白成了山水画的一种特殊语言,山水画在平远、深远、高远的空间建构中,不自觉的使留白成了创设趣味和意境的重要元素。 6.下面对文中山水画的意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意与象的关系问题,是其二者的高度统一。 b.意境一词在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的画论中首次出现。 c.意境在元代山水画中主要体现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 d.意境在明、清两代的画论中得到进一步阐发,形成理论。 7.下面对艺术作品中意境.所起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艺术类作品无一例外都需要意境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b.意境是艺术作品吸引观众的重要表现,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c.元、明、清三代的山水画家在对意境的追求方面并不完全一致。 d.《富春山居图》中彰显的主观意识就是画家在意境追求上的体现。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熙具体阐发了意.,而笪有光则进一步论述了境.,从而正式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说。b.画是空间艺术,自古至今的画家们对意境的追求成为了绘画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c.留白是山水画家增强自己画作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它给观赏者以无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 摘要:何谓中国山水画?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即是从大自然中观察、体会、得到某种印记或感悟后,再经过提炼、概括、吸取自然景观的精髓,利用传统笔墨的技巧,从而创造出某种特定意境的画面。按理说来,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理应受到至高的重视与珍视。然而,随着中国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一涌而入,各种标新立异的西方印象画派以其自由,快速,狂放的技法被中国年轻人喜闻乐道,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则渐渐被忽视。在中西文化深度交融碰撞的今天,提高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迫在眉睫。 关键词:山水画,审美观,文化 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 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下面将简要地介绍几种山水画的技法。 (一)用墨方面 1、泼墨法,顾名思义,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而要使用这类技法,毛笔要大一些。用饱含

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所画物体的轮廓。 2、积墨法,即层层加墨。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3、破墨法,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而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画虾的头和胸的时候就经常使用该种技法以表现虾的 透明感。 (二)用笔方面 1、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 2、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 3、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 4、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 5、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

论两宋山水画之特点及代表

论两宋山水画之特点及代表 两宋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高峰时期,人物、山水、花鸟画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建构了独特的绘画符号,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当我们谈论两宋绘画时,不能忽视的话题是北宋画院,以及两宋的山水画。 画院原指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绘画的官署,其职能是根据皇家需要绘制各种图画等,最早设立画院始于五代,而其盛兴就在于两宋。画院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宋绘画的繁荣。随着北宋王朝的建立,洛阳,开封等地成为了画家云集及创作最为活跃的地区。而此时的山水画也在五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继承的同时开始着力于展现关洛一带大自然胸围开阔的景象。而在于北宋前期,以李成,范宽最为基础,他们与五代时期关仝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三家山水”。 李成,由于战乱,举家迁至山东营丘。而也正是齐鲁大地的自然环境给了他新鲜而深切的感受,也正是这样的感受也使得其在技法形式上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李成擅长寒林平远之境,其画作“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颖脱,墨法精微”,自成一格。《晴峦萧寺图》《读碑窠石图》也成为李成的代表作。其《晴峦萧寺图》分为远近中三阶段构图,以主峰为中心,画面峰峦叠嶂,构成深远空间。 北宋另一山水画代表性人物,范宽。范宽此人嗜酒好道,但性情温和。由于其长期居住于终南山和太华山之中,对于山中林麓,峡谷等具有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他将领略到的山川之趣和其对山川的感情表现于画作之上,“山川传神”。范宽的画作构图严谨,完整。气

势逼人。其《溪山行旅图》堪称古代山水画的典范之作。正中的雄峻大山占据了全画的三分之二。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一泻千里的瀑布,潺潺的溪水以及山路上驴队行旅,极其生动的真实的表现出北方山川的壮美。范宽的另一代表作《临流独坐图》也是极具其跟人风格。范宽还以画雪而著称,《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都可以称为其画雪的代表之作。 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文人墨戏”之风的影响。到了徽宗时期又有一个新的山水画派异军突起,即所谓“米点山水”。所谓“米点山水”,在绘画中多借鉴董源画法,多用水墨点染,不拘形色,充分发挥墨色晕染的效果,有含蓄空朦之韵,“信笔为之,多以烟云掩映树林,意似便已。”这一画风与之前写真传神的描绘山川事物不尽相同,从而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其代表人物,米元章,米友仁。米友仁较为著名的画作有《潇湘奇观图》《云山的意图》 北宋后期,宫廷绘画再度繁荣,也使得在在唐末日渐沉寂的青绿山水重放光芒。一些山水画家致力于青绿山水,创造出适用于宫廷欣赏趣味的青绿山水画,也使得青绿山水画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王希孟,赵伯驹等。 王希孟是由皇家画院所培养出的学生,拥有较高的学识和艺术天赋。其不朽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卷》体现了北宋青绿山水画的巅峰。该画作在构图的周密,用笔的精密,,色彩的浓艳方面,较之隋唐都逊色了一大步,形成了自己与之不同的独特风格。另一代表人物,赵伯驹,是宋朝宗室,其代表作《江山秋色图》,笔法秀劲工致,用青

《水墨山水画》教案

《水墨山水画》教案 教学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作欣赏,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历史演变、表现语言、风格特征,并对一件山水画作品尝试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水墨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山水画的独特语言,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水墨山水画的表现语言、表现形式、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水墨山水画作品意境营造的欣赏。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我们到山里去旅行,常常会发觉大自然的伟大。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峡谷里奔流的小溪,这些景物给我们一种莫名的感动,使我们很想画下来。山水画的根源便来自我们内心对山水的喜爱。可是,要把高山大河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是很困难的。中国的画家们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色的呢? 思考:山水画以描绘山水自然风景为主体,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山水画中我们还会探寻到什么?中国山水画又为什么不称为风景画? 有没有同学欣赏过中国山水画?我们一起来赏析山水画,探寻山水画的独特之美。 今天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分小组进行归纳:A组隋唐(青绿山水)、B组北宋(水墨山水)、C组南宋(水墨山水)、D组元(文人画)。 二、欣赏解析 魏晋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期,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隋:《游春图》是我国已知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卷,以春游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场面却开阔。辽阔的水面为远近的山坡所环抱,画中湖水融融,青山叠翠,白云缭绕,

桃花绽开,一派春和景明,树木、亭台、船只等将游春的环境点缀得富有生活气息,可以感受到春山带给我们的大自然表情。 画中人物虽小,却描绘的很具体。或乘骑于山径,或泛舟于湖上,姿态各异。画中的山用石青、石绿染出一片明媚的春色,展子虔的这种画法发展到唐代的李思训,便形成了“青绿山水”,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独具风格的画体,有的还勾以金色,称为“金碧山水”。作品中人物与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丈山、尺树、寸马、豆人形象的描绘了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山水画——金碧山水 唐:唐朝以后,中国山水画为了强调山的高大挺拔,特意将人画得很小。这样,大自然的雄奇伟大就显现出来了。山水画有许多是画在屏风上的,山水画挂在屋内,可以使坐在屋子里的人,有坐在山水里一样的感觉。画面是直立式的,我们称为“立轴”。 《江帆楼阁图》立轴,绢本,青绿设色,101.9×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思训是皇亲,是唐代开元初年的左武卫大将军,他画的用大青绿着色,江天浩淼,风帆溯流,画出了勃勃的大唐气象。唐代的山水画多半用线条勾勒,勾出山的轮廓。 宋:范宽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雄强浑厚,苍苍茫茫。画面具有重量感,线如铁条,把山的质感表现得极为突出,树木用墨变化,皆给人苍郁朴茂的感觉。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墨笔,206.3×103.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采用对比、大小、起伏、开合等艺术手法使人产生雄伟崇高之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央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是矮小的侧峰。近景中央冒出两块巨大的岩石,背后坡岸道路上一行行旅,点出画的主题。中景两座山丘,隔溪相对,山上密布阔叶与针叶木,叶梢露出宏伟的寺庙建筑。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这座大山用细点的皴法来表现岩石的坚硬粗糙。山顶上密集着小树。大山右边有一道白色的瀑布,像一条细线,从高处垂直落下来。瀑

浅谈山水画的意境

浅谈山水画的意境 一、山水画中远的意境概述 山水画从它产生开始,就和远有着不解之缘。庄子哲学的至高境界是虚、无、清、淡、,而山水画的顶级精神境界是超逸、清淡,如此,两者就自然相互紧密在一起了。山水画与老庄哲学之间的纽带就是远,山水画是自然而然朝着远的方向发展的,这是它自身发展中的一项天然任务。远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意境元素,是山水画的要求和灵魂。正是由于山水画在远的意境层面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山水画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用远这一特质来表现与追求意境,以求达到忘我、忘物的山水意境和精神境界来追求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灵魂。 郭熙提出了山水画三远思想,阐述了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艺术意境的诞生以及对于透视和构图原理采用不同方法的视觉感受。这一思想成为了山水画的审美规则与范式。三远思想是山水画作家对河、山等自然景物实行远近游目的换景移步式的总体观察,整体把握了真实山水意境以后,精炼出来的图画绘制原则和经典意境范式。以对自然景物观察的层面上来看,三远和西方画作所看重的透视布局方式有一些类似的地方。这在我国古代山水画论述中也有提到,比如南朝宗炳就说过: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这句话点出了山水画绘制中的视觉上远小近大的规律。三远是整合了饱游饥看后的各种现象,是对真实山水艺术意境的再整合和再创造,也总结了山水画作空间意境的处理方法。 二、山水画中三远的意境内涵 (一)高远 对于山水画中的高远,最开始在东晋的顾恺之就在《画云台山记》一文中作过论述:作清气带山下,三分据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宗炳在文章《画山水序》中也有过这样的论述:竖划三寸,当千初之高。在绘制山水画的艺术意境中,高远能够将树木、房屋以及人物绘制得很小,以这样的方式来衬托出山的高大的形象。以郭熙的作品《早春图》为例,我们能够看出画的前部有重叠而上的岩石,笼罩在半山腰上的雾,从下向山顶上看,可以看到山势崎岖,山色呈现出一片清明,山的高远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比如沈周的画作《庐山高图》,山很大,人很小,让阅画者不能看出山到底多大多高,整座山的下半部分还能够虚起来,就像是只画了一座山的头部而让云朵盖住了山的脚一样。就像郭熙所说的那样: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这些绘画手法完全是为了体现山的

如何欣赏古代山水画教案

第三阶段 如何欣赏古代山水画教案 红光中学美术教师周剑梅 课型:中国山水画鉴赏课。 教学目的:在中国的山水画里,东方文化的体现优为深刻.有中华武术的阳刚之美,也有高山流水的韵律之美,更充实着华夏人的朴实无华,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大度之美. 我们的国画远源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想。 欣赏山水画,只注意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还远远不够.当然这是基础,必须从这里入手.山水画描绘的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云树石木,它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充满着节奏美,旋律美.其结构是开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这正是其博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中国山水画 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讲究气势,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大山圣水赋予人灵气,智慧和博大的胸怀。 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缺憾进行梳理和调整。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会将新旧知识串成串,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1、师提问:经过前两次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相关常识的学习,谁能说说怎样欣赏中国山水画? 学生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派一代表阐述讨论意见。 本课内容为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评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⑴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斜、“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放映录象)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放映录象)

浅析宋代山水画

浅析宋代山水画

【摘要】: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宋代,无论在绘画理论或绘画形式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形成并非偶然,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和绘画理念为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院体画、文人画相互关联,共同并进,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空前繁多,质量高雅精湛.宋代山水画法度森严,百代标程,对元、明、清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空间构想的审美渊源、心灵空间的超越、视觉空间理论的形成等方面对宋代山水画空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对宋代山水画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宋代;山水画理论;空间;渊源;绘画理论;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是用水墨来表现宇宙万物,是通过水墨的形式来体现人对自然物象的情怀和感悟。在山水画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溶入了传统的文化思想,赋予了山水画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生命力,开始以独特的表现形式阐释中国艺术的人文精神。中国绘画艺术就是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历经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出了中国艺术独特的魅力。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在意识结构,是以儒学的以人为本为基本道德内涵,以追求真善美为道德使命,以道学的“天人合一”及禅学的“梵我合一”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观念,这种美学思想建构了艺术家“象物寄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思维模式,通过对自然的感悟而达到了“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方面画家们开始探讨山水画的空间布置和绘画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绘画抒发情感,把绘画作为和自然沟通的一种方式。 一、山水画空间构想的审美渊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动荡的时代,士族的兴起,对当时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士族在政治、经济方面都享受特殊的权利,他们从事艺术创作,有传世的教养,有充足的时间,又有比较适合于他们要求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无不积极参与书画活动,也就在这个时期,艺术思想也异常活跃,各种绘画著录,有条理地记录了他们的痕迹,并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中国美学出现了深刻的转型。一般认为,这一时期兴起了玄学,老庄哲学和佛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基础训练2(含答案)

基础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àn)诱惑(yòu)内疚(jiù)庇护(pì) B.惆怅(chóu)称职(chèn)停泊(bó)灵魂(lín) C.浮光掠影(lüè)真挚(chì)虐杀(nüè)津津乐道(jīn) D.开辟(pì)嫌恶(wù)暮霭(ǎi)踉踉跄跄(qiàng) A.庇护(bì) B.灵魂(líng) C.真挚(z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身临其境狂妄自大搏斗崇高 B.胸有成竹缘物寄情气概颐和园 C.金壁辉煌朝朝暮暮意境歌颂 C 金碧辉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A.要深入全面的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B.过去见一位作者外出写生,两个礼拜就花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是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攻半的效果。 D“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力气大,收到的效果小,这里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不大,故应用“事半功倍”。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 A.满山遍野到处都是鲜艳的杜鹃花。 B 王明常常背着妈妈去医院看病。 C 是否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成绩好坏的关键。 D 广场上空奏起了胜利的凯旋乐曲。 C.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A.重复,把“到处”去掉。B.有歧义,1.背,读第一声,句子意思有两种,一是自己有病,看病时,带着妈妈。二是,妈妈有病,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背着妈妈去医院。2.读第四声时,句义是,自己看病不想让妈妈知道,是偷着去的C.搭配不当,“奏起”改为“响起”。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浅析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浅析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太祖推翻了唐末五代之战乱,而独得天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偃武修文,革新图治;到了太宗、真宗,又奖励文艺,人士蔚起,所以宋代有三百年的昌运盛世,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院体格法法度赅备,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着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 宋代院体山水画重理法、重质趣、重写实

早期山水画“水不容泛” “人大于山”,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已有所发展,画中有符合自然规律的山水营造特点,空间处理得当,峰峦参差有致,树木、山石、屋宇处理合度。五代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对自然山川真情感悟,总结了一系列规律,他在 《笔法记》中说:“凡树万本,方如其真” “搜妙创真”,他的创作观念对“北宋三家”、郭熙画派及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画派山水画影响极大。山水画中的 “皴法”的初时是为了忠实地模拟对象而发明的,北宋诸家在“搜妙创真”的影响下,不同地域的不同画家与画派创立了不同的 “皴法”:董源创立了不同于荆浩“小斧劈皴”而更适宜表现江南山质的“披麻皴”;李成既不同于荆关,也不同于董巨,根据齐鲁地域山貌的特点而创立了“卷云皴”; 范宽则以直笔短线刻画关陕高山巨石之风貌而创立了“雨点皴”;郭熙师法李成,但在创作中比李成更多真意,将其画法发扬广大,也成为北宋一大画派;二米得董巨山水启发,不同凡俗,仓>1立了“米点皴”。他们群星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山水画的意境(附答案)

14 山水画的意境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惆怅 ..(chóuchàng)真zhì(挚) 浮光掠.影(lüè) 暮ǎi(霭) 渲.染(xuàn)朝.朝暮暮(zhāo)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 ....”“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胸有成竹: 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 (2)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 ....,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 ..,意境会更鲜明。 渲染: 比喻夸大地形容。 (4)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 ..,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堂皇: 气势宏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 (1)[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进入”与“感受”调换位置。

(2)[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智慧”后加上“的境地”。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而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就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C.中国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是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为标本。 D.齐白石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才让虾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只有对客观对象有深刻的认识、感悟,画出的画才能传神。 【解析】“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有误。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作者先提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再以人们熟悉的中国诗词为例,阐明了景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获得意境 的方法是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出画画要有意境,还要注意运用好的表现方法——意匠,使论述更全面。 基础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的感情、高度的加工。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suǒ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充沛.(pèi)suǒ(索)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衷)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疏乎”,正确写法是“疏忽”。 (3)“引人入胜”中“胜”的意思是(C) A.胜利 B.比另一个优越

宋朝水墨画的特点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代院体山水画重理法、重质趣、重写实。早期山水画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宋朝的山水画,题材广泛、技法出新、流派繁多,名家辈出。到了宋朝,山水画进入真正的全盛时期,所谓唐画山水,至宋始备。 宋朝水墨画题材上不再是仅仅表现山川之峻美和寄托自己的感受,而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乃至通过山川之秀,来表现抵抗外辱、寸土必守的爱国情怀,所谓好国土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表现手法上更加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画家们通过写生,已经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山川的不同面貌和特色;技法上,五代画家荆浩所提出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山水节要》)的山水画要诀已为北宋的李成,范宽等充分掌握,沈括提出以大观小,更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山水画在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独特传统。画家们继承前代传统,在深入自然,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创造了以不同的构图和笔法去表现不同大好河山。 北宋前期山水画家以李成、范宽为代表,他们都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秦岭、华山、太行自然成为他们描绘的主要对象。主要刻划北方的雄山大川,峻岭巨壑。这与画家们生活区域和环境有关。李成的寒林平远、范宽的高山峻岭亦都各具特色。 南宋的画风与北宋有所不同,山水画家一部分仍沿袭北宋,以全景式的构图,雄浑的自然山水为表现题材。而真正能够代表南宋山水风格的是着重意境,以抒情为目的的偏角山水。其构图简洁,意境完整,主体鲜明,笔触大胆泼辣,水墨发挥的更加充分。 纵观两宋的山水画,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强调深入生活,注意写生。充斥着文化底蕴和时代感受,也贮满士大夫的人文理想和山林之趣,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第二,宋代外患频仍,国土屡遭入侵。此时的作品表现的不是江山的雄伟与壮丽,而是幽淡和冷寂,给人山川萧条之感,多少寓有风雨不堪过江南之意。造成残山剩水无态度(辛弃疾语)的当权者的谴责和埋怨,这在绘画中必然会表现出来,从而使宋代的山水画带上其它时代所没有的时代色彩。第三,讲究寓意,寄兴,赋予人文精神。文人的山水画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作为士大夫表现其林泉之思和佛道旨归的一种手段,到了宋代,这种情趣的渗透和表达更加自觉;讲求含蓄寄兴,更成为一种品评画风高下的标准,并上升为美学理论。将自己的性格特征寓于枯木、磊石之中。文同笔下的竹,米芾笔下的云山,皆可作这样的解读。 宋朝水墨画兴起原因 我国传统山水画在宋代达到高峰,是有一定因素的。北宋王朝统一后,采取轻徭薄赋的措施,为文化兴盛创造了基础,触动了宋代大山大水、法度森严的绘画风貌。政治上文治盛世,崇文抑武。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民间百姓有了机会入仕和参政,所以许多画家纷纷出山,进如朝廷,而且宋代朝历代帝王都喜欢绘画。宋朝的文治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物质文明是绘画艺术有了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裕,文人士大夫文化的相互渗透,画家们深入生活,烟云供养,或隐居山林,或旷游自然,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搜奇异峰峦,创穷极造化。山水画风向世俗生活靠拢,形成了符合于宋代民族本色的风貌,宋代院体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及人文色彩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元、明、清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