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岩石力学练习题详解

高等岩石力学练习题详解

高等岩石力学练习题详解
高等岩石力学练习题详解

岩体力学习题

1、何谓岩体力学? 谈谈你对岩体力学的认识和看法。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2)认识和看法:对于岩体力学的认识看法,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对象内容所囊括的重要意义。

岩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岩体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岩体工程事故分不开的。岩块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地下洞室受天然水平应力作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下半叶。20世纪初出现了岩块三轴试验,1920年,瑞士联合铁路公司采用水压洞室法,在阿尔卑斯山区的阿姆斯特格隧道中,进行原位岩体力学试验,首次证明岩体具有弹性变形性质。1950~1960年,岩体力学扩大了应用范围,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扩展到岩质边坡和地基岩体稳定性研究等。1957年,法国的J.塔洛布尔著《岩石力学》,从岩体概念出发,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岩体力学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及其在水电工程上的应用。至50年代末期,岩体力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60年代以来,岩体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不连续面力学效应和岩体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果和发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先后被引入,岩体中天然应力量测的加强与其分布规律不断被揭示。

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弹塑性力学,同时也包含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是研究对象细化到了岩土体这一材料上,故而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大量岩体工程的开展必须要保证其既安全稳定又经济合理,所以要通过准确地预测工程岩体的变形与稳定性、正确的工程设计和良好的施工质量等来保证。其中,准确地预测岩体在各种应力场作用下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而从岩体力学观点出发,选择相对优良的工程场址,防止重大事故,为合理的工程设计提供岩体力学依据,是工程岩体力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岩体力学的发展是和人类工程实践分不开的。起初,由于岩体工程数量少,规模也小,人们多凭经验来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岩体力学问题。因此,岩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要比土力学晚得多。随着生产力水平及工程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大量的岩体力学问题。诸如高坝坝基岩体及拱坝拱座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大型露天采坑边坡、库岸边坡及船闸、溢洪道等边坡的稳定性;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及地表塌陷;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核电站等地基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以及岩体性质的改善与加固技术等等。对这些问题能否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将会对工程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2、何谓岩块、岩体? 试比较岩块与岩体,岩体与土有何异同点?

1)岩块: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2)岩体: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是岩体力学研究的对象。

3)岩块与岩体:岩块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岩体包含岩块;

岩体与土: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等,因而也不具有岩体的结构面。

3、何谓岩体分类? RMR 分类和Q 分类各自用哪些指标表示? 怎样求得?

1)岩体分类:在工程地质分组的基础上,通过对岩体的的一些简单和容易实测的指标,将工程地质条件与岩体参数联系起来,并借鉴已建的工程设计、施工和处理等方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对岩体进行归类的一种方法。

2)RMR 分类指标:岩块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及地下水

Q (巴顿岩体质量)分类指标:Q 值

SRF

J J J J RQD Q a r n ω??= 式中:RQD 为岩石质量指标;

J n ——节理组数;

J r ——节理粗糙系数;

J a ——节理蚀变系数;

J w ——节理水折减系数;

SRF ——应力折减系数。

J W /SRF ——表示水与其它应力存在对岩体质量的影响

RQD/ J n ——为岩体的完整性;

J r /J a ——表示结构面(节理)的形态、充填物特征及其次生变化程度;

3)RMR 分类求法:①根据各类指标的数值,按表中A 的标准评分,求和得总分RMR 值;

②按表的规定对总分作适当的修正;

③用修正后的总分对照表中C 求得岩体的类别及相应的无支护地下洞

室的自稳时间和岩体强度指标(c ,φ)值。

Q 分类求法:确定各参数的数值,求得Q 值,以Q 值为依据将岩体分为9类。

4、试述围压对岩块变形、破坏及强度的影响

试验研究表明:有围压作用时,岩石的变形性质与单轴压缩时不尽相同。具体影响为:首先,破坏前岩块的应变随围压增大而增加;其次,随围压增大岩块的塑性也不断增大,且由脆性逐渐转化为延性。围压对岩块变形模量的影响常因岩性不同而异,通常对坚硬少裂隙岩石的影响较小,而对软弱多裂隙岩石的影响较大。总的来说,随围压增大,岩块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岩块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围压的控制,随围压的增大,岩块从脆性劈裂破坏逐渐向塑性流动过渡,破坏前得应变也逐渐增大。

围压对岩块强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种岩石的三轴压缩强度(σ1m )均随围压(σ3)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围压还影响岩块的残余强度。当围压为零或很低时,应力达到峰值后曲线迅速下降至接近于零,岩块残余强度很低,而随围压增大,其残余强度也逐渐增大,直到产生应变硬化。

5、结构面的法向刚度与剪切刚度的定义如何?各自如何确定?

1)结构面的法向刚度是反映结构面法向变形性质的重要参数。其定义为在法向应力作用下,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所需要的应力,数值上等于n V σ-?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斜率,即:n j

Kn V ?σ=?? 。结构面法向刚度的确定可直接用试验求得结构面得n V σ-?曲线后,在曲线上求。具体试验分为室内压缩试验和现场压缩试验。

2)结构面得剪切刚度Ks 是反映结构面剪切变形性质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等于峰值前

u τ-?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即:Ks u

?τ=??。结构面得剪切刚度可以通过室内和现场剪切试验确定。通过室内或现场剪切试验求得u τ-?曲线,然后在曲线上求得结构面得剪切刚度。此外,巴顿和乔贝根据打量的试验资料总结分析,并考虑到尺寸效应,提出了剪切刚

度Ks 的经验估算公式如下:100tan(lg )n r n

JCS Ks JRC L =σ+φσ 式中:L 为被剪切结构面得长度;r φ为结构面得残余摩擦角。

6、原位岩体的力学试验与岩块力学试验在本质上有何区别?岩体的变形性质与岩块相比有什么区别?

1)原位岩体试验对岩体的扰动小,尽可能的保持了岩体的天然结构和环境状态,且考虑了岩体的结构及结构面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而岩块试验中的试件往往经过加工,受扰动程度大,从而破坏了岩块原来的天然结构和所处的环境状态。因此原位岩体试验成果较室内试验更符合实际。

2)岩体的变形性质与岩块有显著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岩体比岩块易于变形,其强度也显著低于岩块的强度。岩体的变形性质一方面取决于它的受力条件,另一方面还受到岩体的地质特征及赋存环境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岩块的性质;结构面得发育特征及其性质和岩体的地质环境条件,尤其是天然应力及地下水条件,因此岩块的变形性质仅是影响岩体变形性质的一个因素。结构面的影响是岩体的变形性质不同与岩块的本质原因。

7、试述岩体结构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意义。

1)岩体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

①岩体是经过变形、遭到破坏、由一定的岩石成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岩体力学室研究环境应力改变时岩体产生再变形和再破坏规律、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②岩体在结构面控制下形成有自己独特的多种类型的不连续结构。岩体结构控制着岩体变形、破坏及其力学性质。

③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力学基础理论,岩体结构力学效应是岩体力学的力学基础,岩体结构分析方法和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是岩体结构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岩体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岩体赋存环境条件可以改变岩体结构力学效应和岩石力学性能。

⑤在岩体结构、岩石成分以及环境应力条件控制下,岩体具有多种力学介质和力学模型,岩体力学是由多种介质力学构成的力学体系。

2)实际意义:运用岩体结构控制论中关于岩体变形机制、破坏机制以及岩体力学性质的理论可以指导岩体力学实验、岩体力学分析、岩体改造,指导工程设计。

8、试述岩体中水平天然应力的基本特点。

1)岩体中水平天然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出现拉应力者甚少,且多具局部性质。

2)大部分岩体中的水平应力大于铅直应力,特别是在前寒武纪结晶岩体中,以及山麓附近和河谷谷底的岩体中,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3)岩体的两个水平应力hmax σ和hmin σ通常都不相等。一般来说hmin σ/hmax σ比值随地区不同而变化于0.2~0.8之间。

4)在单薄的山体、谷坡附近以及未受构造变动的岩体中,天然水平应力均小于铅直应力。在很单薄的山体中,甚至可出现水平应力为零的极端情况。

9、试述粗糙起伏无充填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特征。有一节理面的起伏角i=20°,基本摩擦角φb=35°,两壁岩石的内摩擦角φ=40°,C=10Mpa, 作出节理面的剪切强度曲线。

1)这类结构面得基本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粗糙起伏度,这是影响结构面抗剪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剪切强度特征为:

①当法向应力较小是,在剪切过程中,上盘岩体主要是沿结构面产生滑动破坏,这时由于剪胀效应(或称爬坡效应),增加了结构面得摩擦强度。

②随着法向应力增大,剪胀越来越困难。当法向应力达到一定值后,其破坏将由沿结构面滑动转化为剪断凸起而破坏,引起所谓的啃断效应,从而也增大了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2)节理面的剪切强度曲线如图所示。

当法向应力较小时,)tan(

i b +=?στ;

当法向应力较大时,C +=?στtan 。

10、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哪个大,为什么?

岩石的抗拉强度远低于它的抗压强度。原因在于岩石中包含有大量的微裂隙和孔隙,直接削弱了岩块的抗拉强度。相对而言,空隙对岩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就小得多,因此,岩块的抗拉强度一般远小于其抗压强度。

11、某岩块的剪切强度参数为:C=50Mpa ,Φ=60°,设岩石强度服从莫尔直线型强度理论。如用该岩石试件做三轴试验,当围压σ3和轴压σ1分别加到50Mpa 和700Mpa 后,保持轴压不变,逐渐卸除围压σ3,问围压卸到多少时,岩石试件破坏?

根据公式:

21m 3=(45C (45tg tg οοσσ+φ/2)+2+φ/2)

将C=50Mpa, Φ=600, σ1=700Mpa 代入上式,求得此时围压σ3=23.464Mpa 。

因此,当围压由50Mpa 卸至23.5Mpa 时,岩石试件破坏。

12、假定岩石中一点的应力为:σ1=61.2Mpa ,σ3= -11.4Mpa ,室内实验测得的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t= -8.7Mpa,剪切强度参数C=30Mpa,tgΦ=1.54, 试用格里菲斯判据和库仑—纳维尔判据分别判断该岩块是否破坏,并讨论结果。

1)判断岩块是否破坏

①库仑—纳维尔判据:

1σ= 式中f=tgΦ, 将σ3= -11.4Mpa ,C=30Mpa,tgΦ=1.54代入上式中,可得σ1m =72.68Mpa 。而此时岩石中的应力状态为σ1=61.2Mpa ,由于σ1m =72.68Mpa>σ1=61.2Mpa ,因此岩石试件不会破坏。

②格里菲斯判据:其主应力表达式为:

当13+30σσ≥时, 2

1313

-)8+t (σσ=σσσ ; 当13+30σσ<时,3t σ=-σ;

将σ1=61.2Mpa ,σ3= -11.4Mpa 代入13+3σσ 中,可得

13+3σσ=61.2Mpa+3*(-11.4Mpa )=27Mpa>0,

所以用第一个式子判定,将σ1=61.2Mpa ,σ3= -11.4Mpa 代入2

1313-)+(σσσσ中,求得 21313

-)+(σσσσ=105.84Mpa , 而σt = -8.7Mpa ,所以8t σ=-69.6Mpa ,可知2

1313

-)+(σσσσ>8t σ,因此岩石在该点破坏。 2)结果探讨:

由于库仑—纳维尔判据适用于坚硬、较坚硬的脆性岩石产生剪切破坏的情况,而不适用于拉破坏,而格里菲斯判据则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其中存在的微裂纹或孔洞在局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扩展,联合的结果,适用于脆性岩石的拉破坏情况,因此,该岩石试件用格里菲斯判据更为准确,即岩石在该点应力状态下会破坏。

13、某裂隙化安山岩,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已知岩体属质量中等一类,RMR 值为44,Q 值为1,岩块单轴抗压强度σc=75Mpa ,薄膜充填节理强度为φj=15°、Cj=0,假定岩体强度服从Hoek--Brown 经验准则,求:

绘出岩块、岩体及节理三者的强度曲线(法向应力范围为0—10Mpa );

绘出该岩体Cm 和φm 随法向应力变化的曲线(法向应力范围为0—2.5Mpa ); 1)强度曲线

①岩块

21m 3=(45C (45tg tg οοσσ+φ/2)+2+φ/2),

式中?=15°,C=0。

②岩体

2331c c s m σσσσσ++=

式中σc =75Mpa,由安山岩岩性及RMR=44、Q=1查表得m=0.311,s=0.00009。

③节理

j j C +=φστtan

式中?j =15°,C j =0。

岩块、岩体及节理三者的强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岩体C m 和φm 随法向应力变化的曲线

岩体C m 和φm 可由下式推出:

B C

C T A )(

-=σσστ ①C m 随法向应力变化的曲线 1)()(----=B c

B c c m T AB T A

C σσσσσ 式中A 、B 、T 为与岩性及结构面情况有关的常数,根据岩体性质查表确定,即A=0.295,

B=0.691,T=-0.0003。

②φm 随法向应力变化的曲线

??

???

?-=-1)(B c m T AB arctg σσ? 式中A 、B 、T 同C m 中的注释。

14、某铁路隧道通过一灰岩山,试从岩体力学角度分析该隧道存在哪些岩体力学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包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存在的问题: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围岩压力计算、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围岩抗力及极限承载力。 2)基本思路:

首先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岩块、岩体的地质与结构特征,了解岩体的成因、空间分布、结构面发育情况、地下水运移规律,特别是灰岩中容易出现的溶洞等。然后进行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进行岩块力学试验、原位试验、天然地应力测量、岩体监测等,为后续计算提供必要参数。再进行数学力学计算,建立岩体力学模型、预测岩体隧道开挖后的变形与稳定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如围岩压力、围岩抗力系数、极限承载力等。

《岩石力学》考博真题-秋及答案

重庆大学二零零七年博士生(秋季)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248 (共 1 页)

重庆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则将破裂表述为侵入破裂,当检查图(a)情况中的破裂面时,它们中的一些部分有剪切破裂的状态。而其他一些部分显然是拉伸破裂。岩石破裂中,注意力还将集中于重要的扩容现象,它发生于岩石试件的单轴和三轴受压期间.通常,在三轴试验中,围压是由流体通过一个刚度可忽略不计的不渗透膜来施加的,在这样的试验中,试件的径间膨胀和扩容显然不会由于围压的增加而被局部或均匀地阻挡;如果试件被更多的岩石包围,象实际情形中听发生的那样,那就将是这种情况,不管围岩是否破坏,预料它所提供的阻力会有增加最小主应力值的效应,因此趋于阻止破坏和集中破裂于有限的体积内。 三.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回答要点: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很多,如水、温度、风化程度、加荷速度、围压的大小、各向异性等等,对岩石的力学性质都有影响。现分述如下: 1、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连接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孔隙压力作用、溶蚀及 潜蚀作用; 2、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3、 加荷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加荷速度的降低,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 降低; 4、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5、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产生新的裂隙、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四. 试述岩石的水理性 答:岩石遇水作用后,会引起某些物理、化学和力学等性质的改变,水对岩石的这种作用特性称为岩石的水理性。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吸水性、抗冻性和软化系数三方面,现分述如下: 所谓吸水性是指岩石吸收水分的性能,可以采用吸水率、饱水率和饱水系数来表示,即: 吸 水 率: %10011?= d W W V 饱 水 率: %10022?= d W W V 饱水系数: 2 1V V K s = 其中,W 1为岩石在标准大气压下吸入水的重量,W 2为岩石150个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W d 为岩石的干重量。 所谓抗冻性就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它是评价岩石抗风化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采用

(完整版)过程控制复习简答题

1、过程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几类?其中闭环系统中按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几种? 答:过程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和开环自动控制系统。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 (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 系统2、试述热电阻测温原理,常用热电阻的种类有 哪些?r0各为多少? 答: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 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只要设法测出电 阻值的变化,就可达到温度测量的目的。工业上常用 的热电阻有:铂电阻,铜电阻。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铂 电阻有两种:一种是10;另外一种是100。工业上使 用的铜电阻也有两种:一种是50;另一种是100。 3、试述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规律及其特点。 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 比例控制规律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它的输入信号 (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成比例。它的特点是控制及 时,克服干扰能力强,但在系统负荷变化后,控制结 果有余差。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不仅与输入信 号成比例,而且与输入信号对时间的积分成比例。它 的特点是能够消除余差,但是积分控制作用比较缓慢、 控制不及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是在比例积分的基础上再加上 微分作用,微分作用是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变化速 度成比例,它对克服对象的容量滞后有显著的效果。 4、何为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常用 的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哪些? 答: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 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阀前后的压差会随阀的开 度的变化而变化,此时的流量特性称为工作流量特性。 常用的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对数)流量特性、快开特性。 5、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什么?工程上常用的控制 器参数整定有哪几种方法?答: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 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方案,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 值,以便使系统能获得好的控制质量。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法主要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和经验凑试法等。 6、什么是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调节器的输出信号随着它的输入偏差信号变化的规律叫控制规律。 基本控制规律有:①双位控制:输出不是最大,就是 最小,只有两个位置。②比例控制:控制作用及时,有余差。 ③积分控制:具有消除余差的作用④微分控制:具有 超前调节的作用。 1、某测量范围是0---500℃的温度计出厂前校验结果 如下表: 被0 123 标0 123求:该表的基本误差并确定它的精度等级。 解:基本误差:δ= 500 300 306 - - *100﹪=1.2﹪<1.5﹪ 所以它的精度等级为1.5级. 2、某一标尺为0~10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校验得到 如下数据: 标准表0 200 400 600 800 1000 被校表0 201 402 604 806 1001 求:1)该表最大绝对误差;2)该表精度; 3)如果工艺允许最大测量误差为土5℃,该表 是否能用? 解:1)6℃2)δ=6/1000=0.6%,1.0级3) 不能用 3、甲的正常流量为240kg/h,仪表量程为0-360kg/h; 乙的正常流量为120NM3/h,仪表量程为0-240NM3/h。 采用控制乙的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计算引入开方运 算与不引入开方运算所分别设置的比值系数。 答:F1为甲流量,F2为乙流量 1.引入开方器时: 2.不引入开方器时: 4、用带隔离罐的差压变送器测某储罐的液位,差压 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如图所示。请导出变送器所测差压 Δp与液位H之关系。变送器零点需不需要迁移?若要 迁移,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 P+=Hρ 1g+ h1ρ2g+P0 P-= h2ρ2g+P0 ΔP= P+- P-= Hρ 1g-( h2- h1)ρ2g H=0时,ΔP<0,需迁移负迁移 5、用差压变送器测某储罐的液位,差压变送器的安 装位置如图所示。请导出变送器所测差压与液位之关 系。讨论变送器零点在什么条件下不需要迁移?在什 么条件下需要正迁移?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负迁移? P+=Hρ 1g+ h1ρ1g+P0 P-= h2ρ2g+P0 ΔP= P+- P-= Hρ 1g+ h1ρ1g- h2ρ2g - 1 -

(完整版)高等岩石力学试题答案(2012)汇总

1..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 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 a.Coulomb-Navier准则 Coulomb-Navier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即:? τtan σ =C +

式中?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破坏准则 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σ τf = 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 Mohr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过程控制题库全

填空 1 前馈控制一般有四种结构形式,分别为:(),(),(),()。 2 工业上PID控制器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 (1)Smith预估补偿控制对给定值的跟随效果比对干扰量的抑制效果要好() (2) 在PID控制中,若系统震荡剧烈,则应加大积分信号() (3)在PID控制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则应加大比例信号() (4)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控制作用的强弱() (5)增量型PID算式仅仅是计算方法上的改进,并没有改变位置型PID算式的本质() )(6)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可以看成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7)在模糊控制中,隶属度函数值一般不会大于1 (??在解耦控制中,若矩阵的元素越接近1,表示相关通道受 耦合的影响越小()(8) )((9)在选择性控制中,总有一个控制器(调节器)处于开环状态 )((10) 分程控制本质上是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 )((10) 均匀控制结构上与单回路控制系统完全相同 K?s?e?(s)G) )自衡的非振荡过程传递函数一般可写为:11 ( ()?1s(Ts?) )不论前馈还是反馈控制系统(12扰动滞后都不会影响控制系统的品质( f) (13)任何串级控制系统副对象的动态滞后总是比整个对象的动态滞后大( ) 14()前馈控制系统属于开环控制系统( ?) 为负值,表示严重关联(15)在解耦控制中,相对增益( ) 的控制方式中没有计算机控制( (16)实验室控制AE2000A) 中,JX-300的所有卡件均为热插拔卡件( (17)在实验室DCS) 18)鲁棒控制是基于含有不确定性的非精确数学模型来设计系统控制器。( () 19)鲁棒控制中,小增益定理给出了多变量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20)微分作用在高频下有大的振幅比,所以存在高频噪声的地方可以采用微分( (21) 均匀控制的控制器参数整定目标和方法与单回路控制系统完全相同()(22) 在PID )控制中,若系统的超调量过大,则可以通过减小比例系数的大小修正()(23)在PID控制中,通过加入积分控制实现系统的无静差控制(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控制作用的强弱((24))在控制系统中,扰动通道滞后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扰动作用的强弱()(25)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回路可以看成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26 )(Smith)(27 预估补偿控制效果的好坏依赖于系统的数学模型的精度() Smith)内模控制本质上时一种特殊的(28)预估补偿控制(

高等岩石力学试题答案1

1. 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 a. Coulomb-Navier 准则 Coulomb-Navier 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即: ?στtan +=C 式中?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 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 破坏准则 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 ()στf = 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 Mohr 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 3211t b b σσσασ=+--α ασσσ++≤1312 ()t b b σασσσ=-++31211 αασσσ++≥1312 式中α和b 为两个材料常数,是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在主应力空间里,上式代表一个以静水应力轴为中心轴具有不等边十二边形截面的锥体表面。 (2). 屈服强度准则 a. Tresca 屈服准则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一) 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5分) 2、什么是机理分析法建模? 该方法有何特点? (5分) 3、何谓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对数流量特性有何特点?(5分) 4、何谓单回路系统?说明组成单回路系统各部分的作用。(10分) 5、选择调节器控制规律的依据是什么? 若已知过程的数学模型,怎样来选择PID控制规 律? (10分) 6、什么叫比值控制系统? 常用比值控制方案有哪些? 并比较其优缺点。(10分) 7、试推导单容过程数学模型(输入量为q1,被控量为h1)。(15分) 8、某生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热物料温度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故设计下图所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试画出其框图,并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和调节器的正、反作用。(20分) 加热炉 9、对于下图所示的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20分)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一)答案 1、答案 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的。 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 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行工作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工作,扰动是控制的依据。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控制的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针对主要扰动及时迅速地克服其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对于其余次要扰动,则利用反馈控制予以克服,使控制系统在稳态时能准确地使被控量控制在给定值上。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 程序控制系统:它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的。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系统被控量按工艺要求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3) 随动控制系统:它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克服一切扰动,使被控量快速跟随给定值而变化。 2、答案 机理建模: 是根据过程的内部机理(运动规律),运用一些已知的定律、原理,如生物学定律、化学动力学原理、物料平衡方程、能量平衡方程、传热传质原理等,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特点: 机理分析法建模的最大特点是当生产设备还处于设计阶段就能建立其数学模型。由于该模型的参数直接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参数有关,因此对新设备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不允许进行试验的场合,该方法是唯一可取的。机理分析法建模主要是基于分析过程的结构及其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要求建模者应有相应学科的知识。通常此法只能用于简单过程的建模。对于较复杂的实际生产过程来说,机理建模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实际过程的机理并非完全了解,同时过程的某些因素如受热面的积垢、催化剂的老化等可能在不断变化,难以精确描述。另外,一般来说机理建模得到的模型还需通过试验验证。 3、答案 流通能力C表示执行器的容量,其定义为:调节阀全开,阀前后压差为0.1MPa,流体密度为1g/cm3时,每小时流过阀门的流体流量(体积(m3)或质量(kg))。 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岩石力学》考博真题-2006年春及答案

06年真题 一、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20分) 二、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20分) 三、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20分) 四、什么是岩石的水理性?如何描述岩石的水理性?(20分) 五、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意义是什么?(20分)

一. 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 该准则是1773年由库仑引入的,他认为趋于使一平面产生破坏的剪应力受到材料的内聚力和乘以常数的平面的法应力的抵抗,即 |τ| = S 0 + μσ 其中,σ和τ是该破坏平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S 0可以看作是材料的固有剪切强度的常数,μ是材料的内摩擦系数的常数。根据该理论可以推论出,当岩石发生破坏时所产生的破裂面将有两个可能的共轭破裂 面,且均通过中间主应力的方向,并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成夹角(φπ2 141-),这里的内摩擦角μφ1tan -=。 莫尔假定是莫尔于1900年提出的一种剪切破坏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受压后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岩石中出现的最大有效剪应力所引起,并提出当剪切破坏在一平面上发生时,该破坏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和剪应力τ由材料的函数特征关系式联系: |τ| = f (σ) 按莫尔假定可以看出:①岩石的破坏强度是随其受力条件而变化的,周向应力越高破坏强度越大;②岩石在三向受压时的破坏强度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与中间主应力无关;③三向等压条件下,莫尔应力圆是法向应力σ轴上的一个点圆,不可能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因而岩石也不可能破坏;④岩石的破裂面并不与岩石中的最大剪应力面相重合,而是取决于其极限莫尔应力圆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处切点的位置,这也说明岩石的破裂不仅与破裂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也与破裂面上出现的法向正应力和表征岩性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 总之,莫尔假定考虑了岩石的受力状态、周向应力约束的影响和岩石的本身性能,能较全面的反映岩石的破坏强度特征,但该假定忽视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的影响,而事实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其破坏强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 二. 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 在关于岩石破裂的所有讨论中,破裂面的性质和描述是最重要的,出现的破裂类型可用下图中岩石在各种围压下的行为来说明。 在无围压受压条件下,观测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见图(a)],这个普通现象的解释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加中等数量的围压后,图(a)中的不规则性态便由与方向倾斜小于45度 角的单一破裂面所代替[图(b)],这是压应力条件下的典型破裂,并将其表述为剪切破坏,它的特征是沿破裂面的剪切位移,对岩石破裂进行分类的Griggs 和Handin(1960)称它为断层;因为它符合地质上的断层作用,后来有许多作者追随着他们;然而,更可取的似乎是限制术语断层于地质学范围,保留术语剪切破裂于试验范围更好;如果继续增加围压,使得材料成为完全延性的,则出现剪切破裂的网格[图(c)],并伴有个别晶体的塑性。 破裂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是拉伸破裂,它典型地出现于单轴拉伸中,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分离,而在表面间没有错动[图(d)]。 在较为复杂的应力条件下出现的破裂,可以认为上述类型之一或其它。如果平板在线载荷之间受压[图(e)],则在载荷之间出现一个拉伸破裂,如果这些载荷是由环绕材料的外套挤入材料的裂缝中引起的,则将破裂表述为侵入破裂,当检查图(a)情况中的破裂面时,它们中的一些部分有剪切破裂的状态。而其他一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

1.闭环控制系统分为几种类型?每种代表什么含义? 答:(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程序控制系统,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 (3)随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2.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作出简单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和被控过程等环节组成。 3.什么是气开式调节阀?什么是气关式调节阀?其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气开式: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时,阀开始打开,也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打开,无信号压力时阀关。 气关式则反之,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 原则:主要是考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安全生产的需要。a、考虑事故状态时人身、工艺设备安全。b、考虑事故状态下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产品质量。c、考虑介质的性质。 4.根据流量特性曲线,分别写出其对应的流量特性。 答: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 直线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时常数。 对数特性是指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节阀的放大系数是变化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抛物线特性是指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此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化很小,故称快开特性。 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球阀的流量特性在中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

过程控制复习要点和习题问题详解(3,4)

第三章调节器 1.掌握P、PI、PD,PID调节的特点,各调节规律定义公式,其阶跃响应。积分时间的大小相应的积分作用怎样?微分时间的大小其作用怎样?比例度如何求取? 2.无扰动切换是指什么? 3.了解微分先行的PID算法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对什么有微分作用? 4.了解比例先行的PID算法有什么特点? 5.掌握PID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 6.掌握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断。 执行器 7.掌握解执行器的作用、类型、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8.了解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各有什么特点? 9.掌握什么是气开阀,什么是气关阀。按什么原则、如何来选择气开或气关方式? 10.掌握调节阀流量特性的定义;理想流量特性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11.工作流量特性的定义,串联管道中调节阀流量特性的变化 12.S值是指什么?S值的大小对流量特性的影响? 13.掌握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的三原则? 14.了解电-气转换器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阀门定位器? 15.掌握构成一个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组成结构。 16.了解防爆栅有哪几种类型? 17.了解危险场所分为哪几类?危险程度最高的是哪一类?第一类危险场所又分为哪几级? 第四章控制对象的特性测试 1.掌握利用机理法建立单容/双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2.掌握什么是具有自衡能力的对象?具有滞后的一阶二阶特性的表示式;什么 是无自衡能力的对象?具有滞后的一阶二阶特性的表示式。 3.掌握什么是飞升曲线?单容对象或多容对象的飞升曲线可用哪些参数来表 征? 4.掌握如何测定飞升曲线和方波响应曲线?测得方波响应曲线后如何获得飞升 曲线(获取飞升曲线的原理和方法)。 5.掌握由飞升曲线来确定一阶对象,了解确定二阶对象的传递函数的方法。 6.掌握测定对象动特性的方法分类

过程控制试题库

过程控制期末试题库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3小题,10个填空,每空1分) 1.一般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被控对象)、(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 3.在PID调节器中,调节器的Kc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Ti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Td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 4.常见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下列几种典型形式:(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定值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 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 2)随动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变化量);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及时跟踪设定值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6.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特性,容许(副)回路内各环节的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品质。 7.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5小题,每题2分) 1.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 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 B.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τ0. 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 2.定值调节是一种能对(A )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 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 B.被调量的变化 C.干扰量的变化 D. 设定值的变化 3.定值调节系统是(X)环调节,前馈系统是(X)环调节( B )。

【过控期末复习题】过程控制工程经典简答题集锦

1、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答:(1)在单回路控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串级控制;(2)具有能够检测的副回路,且主要干扰应该包括在副回路中; (3)副对象的滞后不能太大,以保持副回路的快速响应性能; (4)将对象中具有显著非线性或时变特性的部分归于副对象中。 2、什么是选择性控制系统?选择性控制的基本用途是什么? 答:凡是在控制回路中引入选择器的系统都可称为选择性控制系统。 选择性控制的基本用途是: 1)用于控制系统的软保护; 2)用于被控变量测量值的选择; 用于“变结构控制”。 3、积分饱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常用的防积分饱和方法有哪些? 答:积分饱和是指对于有积分功能的控制器,若偏差长时间存在,控制器的输出将不断增大。如果这时阀门已经达到饱和(已全开或全关),而无法继续进行调节,那么偏差将无法消除,而控制器仍试图校正该偏差,若时间足够长,控制器的输出将达到某个限值并停留在该限值,形成积分饱和。 防积分饱和的主要方法: 1)限幅法 2)外反馈法 3)积分切除法 4、前馈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答: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有: (1)前馈控制对于干扰的克服要比反馈控制及时; (2)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系统; (3)前馈控制采用的是由对象特性确定的“专用”控制器。 5、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环节组成?各环节起什么作用? 答: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环节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如下: 1)被控对象:指被控制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2)测量变送器:用于测量被控变量,并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 3)执行器:接受来自控制器的命令信号,自动改变控制阀的开度; 4)控制器(也称调节器):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信号,并按一定的规律给出控制信号。 6、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高等岩石力学答案

3、简述锚杆支护作用原理及不同种类锚杆的适用条件。 答:岩层和土体的锚因是一种把锚杆埋入地层进行预加应力的技术。锚杆插入预先钻凿的孔眼并固定于其底端,固定后,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锚杆外露于地面的一端用锚头固定,一种情况是锚头直接附着在结构上,以满足结构的稳定。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梁板、格构或其他部件将锚头施加的应力传递于更为宽广的岩土体表面。岩土锚固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锚杆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地层开挖面自身的稳定。岩土锚固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作用于结构物上以承受外荷的抗力,其方问朝着锚杆与岩土体相接触的点。 (2)使被锚固地层产生压应力,或对被通过的地层起加筋作用(非顶应力锚杆)。

(3)加固并增加地层强度,也相应地改善了地层的其他力学性能。 (4)当锚杆通过被锚固结构时.能使结构本身产生预应力。 (5)通过锚杆,使结构与岩石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结构,使岩石能更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 锚杆的这些功能是互相补允的。对某一特定的工程而台,也并非每一个功能都发挥作用。 若采用非预应力锚杆,则在岩土体中主要起简单的加筋作用,而且只有当岩土体表层松动变位时,才会发挥其作用。这种锚固方式的效果远不及预应力锚杆。效果最好与应用最广的锚固技术是通过锚固力能使结构与岩层连锁在一起的方法。根据静力分析,可以容易地选择锚固力的大小、方向及其荷载中心。由这些力组成的整个力系作用在结构上,从而能最经济有效地保持结构的稳定。采用这种应用方式的锚固使结构能抵抗转动倾倒、沿底脚的切向位移、沿下卧层临界面上的剪切破坏及由上举力所产生的竖向位移。 岩土的锚杆类型: (1)预应力与非预应力锚杆 对无初始变形的锚杆,要使其发挥全部承载能力则要求锚杆头有较大的位移。为了减少这种位移直至到达结构物所能容许的程度,一般是通过将早期张拉的锚杆固定在结构物、地面厚板或其他构件上,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同时也在结构物和地层中产生应力,这就是预应力锚杆。 预应力锚杆除能控制结构物的位移外,还有其它有点: 1安装后能及时提供支护抗力,使岩体处于三轴应力状态。 2控制地层与结构物变形的能力强。 3按一定密度布臵锚杆,施加预应力后能在地层内形成压缩区,有利于地层稳定。 4预加应力后,能明显提高潜在滑移面或岩石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5张拉工序能检验锚杆的承载力,质量易保证。 6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2)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 显而易见,锚杆受荷后,杆体总是处于受拉状态的。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的主要区别是在锚杆受荷后其固定段内的灌浆体分别处于受拉或受压状态。拉力型锚杆的荷载是依赖其固定段杆体与灌浆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剪应力(粕结应力)由顶端(固定段与自由段交界处)向底端传递的。锚杆工作时,固定段的灌浆体易出现张拉裂缝.防腐件能差。

过程控制工程基础习题及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德阳教学点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仪表的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通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仪表精度等级的尺度。 3、过程控制系统动态质量指标主要有衰减比n 、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t s;静态质量指标有稳态误差e ss。 4、真值是指被测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 节阀禾口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 双闭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Smith预估补偿原理是预先估计出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然后将预估器并联在被控过程上,使其对过程中的纯滞后进行补偿。 10、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 o的增加,控制作用增强,克服干扰的能力最大, 系统的余差减小,最大偏差减小。 11、从理论上讲,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不影响系统的控制质量。 12、建立过程对象模型的方法有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 计___ 。 13、控制系统对检测变送环节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和H

14、控制阀的选择包括结构材质的选择、口径的选择、流量特性的选择和正反作用的选择。 15、防积分饱和的措施有对控制器的输出限幅、限制控制器积分部分的输出和积分切除法。 16、如果对象扰动通道增益K f增加,扰动作用增强,系统的余差增大, 最大偏差增大。 17、在离心泵的控制方案中,机械效率最差的是通过旁路控制。 名词解释题 1、衰减比答:衰减比n定义为: B B2 衰减比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为保证系统足够 的稳定程度,一般取衰减比为4:1?10:1。 2、自衡过程 答:当扰动发生后,无须外加任何控制作用,过程能够自发地趋于新 的平衡状态的性质称为自衡性。称该类被控过程为自衡过程。 3、分布式控制系统 答: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又称为集散控制系统,一种操作显示集 中、控制功能分散、采用分级分层体系结构、局部网络通信的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 DCS 的设计思想是“控制分散、管理集中”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

一:填空题 28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 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 8.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 15. 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二:名词解释 20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积分饱和: 在积分控制范围内,积分控制输出与偏差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当控制输出达到一定限制后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降,这就是积分饱和现象。 3.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4.比例控制系统: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称为比例控制系统。 5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 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7.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8.阀位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控制系统。 9.集散控制系统:是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10.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 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2.正反方向判断气开气关,如何选择? P84 答:所谓起开式,是指当气体的压力信号增大时,阀门开大;气关式则相反,压力增大时,阀门关小。气动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工艺生产的安全来考虑的。详见例题3-5 气开气关调节阀的选择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和工艺要求考虑的,当信号压力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如阀门处于开的位置时危害性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 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 P133

岩石力学模拟题汇总

《岩石力学》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冲击地压(岩爆):是坚硬围岩中积累了很大的弹性变形能,并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释放出的压力。 2.边坡安全系数:沿着最危险破坏面作用的最大抗滑力(或力矩)与下滑力(或力矩)的比值。即:F = 抗滑力/下滑力 3.“让压”支护:就是允许井巷在一定范围内变形,使围岩内部储存的弹性能释放,从而减少支架的支护抗力。 4.蠕变:岩石在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5.全应力应变曲线: 反映岩石在受压后的应力应变关系,包括岩石破坏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6.应力集中系数:K = 开挖巷道后围岩的应力/开挖巷道前围岩的应力= 次生应力/原岩应 7.松弛:是指介质的变形(应变)保持不变,内部应力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现象。 8.准岩体抗压强度:用室内岩石的抗压强度与岩体的龟裂系数之积为岩体的准岩体抗压强度。 9.边坡稳定性系数:稳定系数F (安全系数)的定义为沿着最危险破坏面作用的最大抗滑力(或力矩)与下滑力(或力矩)的比值。即:F = 抗滑力/下滑力 10.岩石质量指标(RQD ):RQD= %1001010 钻孔长度 )岩芯累积长度以上(含cm cm 11.全应力-应变曲线:全应力应变曲线:能显示岩石在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性,特别是破坏后的强度与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12.岩石的完整性系数:反映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的指标,用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与岩石块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的平方表示。 二.问答题 1. 岩石的流变模型的基本元件有哪几种?分别写出其本构关系。 答:流变模型有三个基本元件: 弹性元件、塑性元件和粘性元件 (1) 弹性元件:是一种理想的弹性体,其应力应变关系为:

过程控制试题库

过程控制试题库. 《过程控制》试题库 第1-2章试题 单选题 1.生产过程中引起被控量偏离其给定值的各种

因素称为()。答案 B A.被控量 B.扰动 C.控制量 D.给定值 当被控量受到扰动偏离给定值后,使被控量恢 2. 复为给定值所需改变的物理量称为 ()。答案 C A.被控量 B.扰动 C.控制量 D.给定值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给定值进行分类,可以分

成:3. ()、程序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B .闭环控制系统A .定值控制系统B C.开环控制系统D.简单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 统按照给定值进行分类,可以分成:4. 定值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B A.闭环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B C.开环控制系统D.简单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给定值进行分类,可以分 5.成:定值 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和()。B .闭环控制系统A. B.随动控制系统 C.开环控制系统 D.简单控制系统 6.给定值在系统工作过程中保持不变,从而使被控量保持恒定,这样的系统称为 ()。D

A .开环控制系统 B .程序控制系统 C .随动控制系统 定值控制系统 .D 控制系统的给定值是时间的确定函数,这样的7.系统称为( )。 B A .开环控制系统 B .程序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 C 定值控制系统 D . 控制系统的给定值按事先不确定的随机因素8.改变,这样的系统称为( )。C .开环控制系统A .程序控制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C 定值控制系统 .D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成:9.( )、开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B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C D.随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成:10.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A A.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B. C.复合控制系统 D.随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成:11.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C A.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B .复合控制系统C .随动控制系统D()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衰减比 答:衰减比n 定义为: 衰减比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为保证系统足够的稳定程度,一般取衰减比为4:1~10:1。 B1,B2为前两个峰顶与稳定值的差值。其中4 :1 常作为评价过程动态性能指标的一个理想指标。 2、自衡过程 答:当扰动发生后,无须外加任何控制作用,过程能够自发地趋于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质称为自衡性。称该类被控过程为自衡过程。 3、分布式控制系统 答: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又称为集散控制系统,一种操作显示集中、控制功能分散、采用分级分层体系结构、局部网络通信的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 DCS 的设计思想是“控制分散、管理集中” 4、串级控制系统 将两个控制器串联在一起工作、各自完成不同任务的系统结构,就称为串级控制结构。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再用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主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的流体数量称为瞬时流量,而把某一段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的流体总量称为累计流量。 简答题: 1.简述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答:(1)副回路的选择必须包括主要扰动,而且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扰动;(2)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应匹配;(3)应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4)要注意生产上的经济性。 2.电气阀门定位器有哪些作用 答:①改善阀的静态特性 ②改善阀的动态特性 ③改变阀的流量特性 ④用于分程控制 ⑤用于阀门的反向动作 3. 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简单控制系统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和变送器,一个调节阀和一个调节器组成。检测元件和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变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到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将检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并把偏差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运算,运算结果输出到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回路中的最终元件,直接用于改变操纵量,以克服干扰,达到控制的目的。 4.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采用前馈-反馈复合系统将能较大地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 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根据干扰工作;及时;精度不高,实施困难;只对某个干扰 有克服作用.反馈的特点作用依据是偏差;不及时:精度高,实施方便,对所有干扰都有克服作用.由于两种控制方式优缺点互补, 所以前馈-反馈复合系统将能较大地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 5、PID 调节器的参数对控制性能各有什么影响? 答:(1)比例增益 反映比例作用的强弱, 越大,比例作用越强,反之亦然。比例控制克服干扰能力较强、控制及时、过渡时间短,但在过渡过程终了时存在余差; 21B B n

过程控制复习题

过程控制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过程控制系统由测量元件与变送器、控制器(调节器)、执行器(调节阀)和被控对象(过程)等环节组成。 2.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3.按给定信号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等。 4.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可从稳定性、快速性、准确度三个方面来说明。评价控制性能好坏的质量指标,通常采用的两种质量指标:系统过渡过程的性能指标(时域控制性能指标)和偏差积分性能指标(积分性能指标),积分指标是采用偏差与时间的某种积分关系作为衡量系统质量的准则。 5.过渡过程的性能指标是用阶跃信号作用下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表示,它包括余差(静态偏差)、衰减比n、最大偏差A与超调量、回复时间(过渡时间)t、峰值时间tp和振荡周期 T等。对于随动控制系统,常用超调量这个指标来衡量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 6.衰减比n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n<l表示系统是不稳定的,振幅愈来愈大;n=1表示为等幅振荡;n=4表示系统为4:1的衰减振荡。 7.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方法有:解析法(机理演绎法、机理分析法)、实验辩识法(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法)和混合法 8. 按结构形式不同,自动化仪表可分为基地式仪表、单元组合式仪表、组件组装式仪表,其中单元组合式仪表是将整套仪表划分成能独立实现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各单元之间采用统一信号进行联系。其中QDZ-Ⅲ型仪表采用的标准信号是20~100kPa。 9.按能源形式不同,自动化仪表可分:液动仪表、气动仪表、电动仪表及混合仪表,其中气动仪表的特点是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具有本质安全防爆性能、不受电磁干扰、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10. 检测仪表是指检测元件(敏感元件或传感器)、变送器及显示装置的统称。 11.DDZ-Ⅲ型仪表采用的标准信号是1-5V或4-20mA,QDZ-Ⅲ型仪表采用的标准信号是 20~100kPa。 12. Cu50热电阻是指在0℃时铜电阻有阻值为50欧 13.热电偶测温的关键是要使冷端温度恒定。IEC对已经被国际公认的7种热电偶制定了国际标准,称为标准热电偶,其中最常用的有 S 、 B 、 K 三种。 14. DDZ-Ⅲ型差压变送器是以力矩平衡原理工作的,其的作用是将被测压力、流量等过程参数变换成4~20mADC输出信号,以便实现集中检测或自动控制。 15.热电阻Pt100是指在0℃时铂电阻为100欧 16. 变送器的发展趋势: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17.调节器的作用是将测量信号与给定值比较产生偏差信号,然后按一定的运算规律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18. 执行器的作用是接受调节器的控制信号,改变操纵变量(控制变量),使生产过程按预定要求正常进行。执行器一般安装在生产现场直接与介质接触 19.执行器的执行机构是指根据调节器控制信号产生推力或位移的装置;执行器的调节机构是根据执行机构输出信号去改变能量或物料输送量的装置,通常指调节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