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宝山区2020届九年级一模物理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20届九年级一模物理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20届九年级一模物理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20届九年级一模物理及参考答案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

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帕斯卡C.阿基米德D.托里拆利

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质量B.重力C.密度D.体积

3.下列现象或做法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医用针头针尖很细B.高架公路的桥板通常是空心的

C.图钉的钉帽面积较大D.大型载重卡车按有较多车轮

4.容器中的0 ℃冰块(如图1所示)遇热全部化成0 ℃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容器内物体的质量

B.容器内物体的体积

C.容器底部所受压力

D.容器底部所受压强

5.同一物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上(ρ甲< ρ乙),若受到的浮力分别

为F甲、F乙,则()

A.F甲一定小于F乙B.F甲一定等于F乙

C.F甲一定大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6.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等的两根导体,若将它们串联在同一通电的电路中,则

下列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及加在甲、乙两端电压U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若S甲>S乙,则U甲=U乙B.若S甲

C.若S甲>S乙,则U甲>U乙D.若S甲U乙

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A.p1+p2B.p12+p22

C.D.

8.在图3所示的两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图3(a)中电键S1,将该图中滑

动变阻器R3的滑片P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发现电流表A l的最大示数是最小示数的3倍;再将图

3(b)中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移到最左端、将图3 (b)中滑动变阻器R3滑片P移到最右端后,闭合电键和S2,发现电流表A l、A2的示数相同。下列关于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怂的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R1∶R2∶R3 = 1∶2∶3 B.R1∶R2∶R3=3∶2∶1

C.R1∶R2∶R3 = 1∶2∶2D.R1∶R2∶R3=2∶2∶1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1 页共 7 页

二、填空题(共25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伏,上海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伏,家用电器与控制它

工作状态的电键之间是(3)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10.世界最大铼矿近年在陕西省被发现,它加快了我国航空技术飞速发展。铼的密度为21.04克/厘米3,合(4)千克/米3,读作(5);体积相同的金属铼与水,

它们的质量之比m铼:m水为(6)。

1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实现

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的钛合金材料,可以

(7)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较

大的底盘(如图4所示),可以(8)受力面积;从而(9)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均选填 “增大"或“减小")

1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10)来改变电阻。某一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的字样,其中“50Ω"表示(11),"1.5A”表示(12)。

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伏时,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通过该导体当它两端的电压升至4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3)安,通过的电流为(14)安;它的电阻为(15)欧。

1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过闸方式

三峡船闸为五级船闸。大型船舶利用船闸上行通过三峡大坝时,先将五闸室水位降到与下游水位一致,打开下闸门,船舶进入闸室;关闭下闸门,输水系统充水抬高闸室水位,船舶随闸室水位上升而上升,当水位与四闸室水位齐平时,打开五闸首人字闸门,船舶就好像爬过一级阶梯,轻松驶入上一级闸室。如此上升,直至驶出一闸室,进入高峡平湖。如船舶是从上游往下游走,过程正好相反。

(1)船闸是根据什么原理使船舶平稳通过三峡大坝?(16);

(2)船舶随闸室水位均速上升而上升时,所受浮力是否变化?(17);

(3)同一船舶在下游等待进入五闸室时与它进入高峡平湖时相比,船底所受水的压骚是否等大?为什么?(18)。

15.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S,

两只灯泡都不发光,若故障只有一个且只发生在两只灯泡上,则:

(1)“两只灯泡都不发光",可以判断的故障是(19)

(选填“短路”或“断路”)。

(2)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障

(20)。

16.某小组同学在生活中体会到,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施加的向上的浮力。为进一步研究浮力大小的相关知识,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请按要求仔细观察图6,正确描述出观察到的现象或提出合理的猜想。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

(1)他们先用手将皮球逐渐压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如图6(a)(b)所示),发现:容器中的

水位也随之逐渐(21),同时皮球对手向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据此提出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容器中的水位高低有关,水位越高,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2)他们接着用手将皮球逐渐压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如图6 (c)、(d)、(e)所示),发现:容器中的水位(22),水却从容器中逐渐溢出,同时皮球对手向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据此又提出新的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容器中溢出的水多少有关,溢出的水越多,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3)为了寻找出更为合理的猜想,他们最后用手将皮球逐渐压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如图(f)、(g)所示),发现:容器中水面会随着小球逐渐压入而先上升直后溢出,同时皮球对手向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综合上述三次实验现象,最后提出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23)存在等量关系。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7.在图7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18.在图8电路中缺少两根导线,请按要求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①闭合电键S后,小灯泡L发光;②向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但灯L 亮度不变。

四、计算和简答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铝块排开水的体积为5 × 10-4米3,求:铝块受到浮力的大小F浮。

20.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1为20欧。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为0.5安。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21.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为30欧,电阻R2为10欧。闭合开关S时,图中电流表示数如图11所示。求:

(1)电源电压U0;

(2)电阻两端的电压U l;

(3)若用电阻R0替换R1、R2中的一个,替换后使电路

中AB两点间的电压与BC两点间的电压之比U AB’:U B C'为1:

2,写出替换的是图10中哪个电阻,并求出R0阻值。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3 页共 5 页

22.如图12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体积为3 × 10-3米3 的水。(1)求水的质量m水。

(2)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3)现有质量为3千克的柱状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三分之二。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

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方法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帕)

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2940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1225

的重力△G水;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图 13所示器材名称是(1),图中A端是它的(2)极。图 14所示的实

验器材名称是(3),当使用图中所示的两个接线柱是,它所能测量的最大值是

(4)。

24.在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中,浮力大小用(5)测量的,选用多种不同液体进

行实验,是为了(6);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原理是(7),被测物

体的质量是用(8)测取的。

25.小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①小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

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

示数如图15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压表

的示数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则小李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问

题是(9)。

②经过思考,小李同学重新实验,并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

指针所指的刻度与图15所示一致。

在小李同学前两次的实验中,(10)表的示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③本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11)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欧。

④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3伏时,电流表示数为0.28安;再次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56安。

由此可以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平均值为(13)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第4页共6页

26.为探究导体并联时的电阻规律,某同学将阻值不等的R1、R2、R3、R4、R5按照不同方式先后接入图16电路中MN两点之间(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每次实验闭合开关时,正确读取记录的电流表示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1

2345678

MN之间接入的元件R1R2R3R4R5R2R3并联R1R5并联R2R5并联电流表示数(安)0.50.40.30.20.10.70.50.4

)在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时,通过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14)。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的实验条件和现象,可以表明两个电阻并联可以用另一个电阻等效替代。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与8等的实验条件和现象,可以进一步发现:并联电路中,(16)。

(4)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推理得出R1、R2、R3间的等量关系为(17)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5 页共 5 页

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题

2019 宝山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 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帕斯卡。 C 阿基米德。 D 托里拆利。 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 质量。 B 重力。 C 密度。 D 体积。 3.下列现象或做法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医用针头针尖很细。 B 高架公路的桥板通常是空心的。 C 图钉的钉帽面积较大。 D 大型载重卡车按有较多车轮。 4.容器中的0℃冰块(如图1所示)遇热全部化成0℃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容器内物体的质量。 B 容器内物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部所受压力。 D 容器底部所受压强。 5.同一物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上(ρ甲<ρ乙),若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则 A F 甲一定小于F 乙。 B F 甲一定等于F 乙。 C F 甲一定大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6.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等的两根导体,若将它们串联在同一通电的电路中,则下列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 及加在甲、乙两端电压U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若S 甲>S 乙,则U 甲=U 乙 B .若S 甲S 乙,则U 甲>U 乙 D .若S 甲U 乙 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A .p 1+p 2 B. p 12+p 22 C. 2132 31p p p + D. 223 231p p p + 8.在图3所示的两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图3(a )中开关S 1,将该图中滑动变阻器R 3的划片P 从最左端 移到最右端,发现电流表A 1的最大示图3 图2

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 (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帕斯卡 C .阿基米德 D .托里拆利 2.下列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吸尘器 B .密度计 C .锅炉液位计 D .医用注射器 3.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焦耳的名字作单位的是 A .电功率 B .电功 C .电压 D .电流 4.下列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小的是 A .空调 B .微波炉 C .热水器 D .节能灯 5.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6.关于导体的电阻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 B .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无关 C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D .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越小,它的电阻越大 7.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发现电路中有两个电表的示数突然变大。若故障只出现在R 1或R 2上,其它元件均完好。则 A .一定是R 1断路 B .可能是R 1短路 C .一定是R 2短路 D .可能是R 2断路 8.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 图1 A .图钉尖很尖 B .书包带较宽 C .铁轨铺枕木 D .滑雪板滑雪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2020届宝山区物理一模试卷(1)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帕斯卡。 C 阿基米德。 D 托里拆利。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A 质量。B 重力。C 密度。 D 体积。 3.下列现象或做法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医用针头针尖很细。 B 高架公路的桥板通常是空心的。 C 图钉的钉帽面积较大。 D 大型载重卡车按有较多车轮。 4.容器中的0℃冰块(如图1所示)遇热全部化成0℃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容器内物体的质量。 B 容器内物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部所受压力。 D 容器底部所受压强。5.同一物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上(ρ甲<ρ乙),若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 则 A F 甲一定小于F 乙。 B F 甲一定等于F 乙。 C F 甲一定大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6.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等的两根导体,若将它们串联在同一通电的电路中,则下列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 及加在甲、乙两端电压U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若S 甲>S 乙,则U 甲=U 乙 B .若S 甲S 乙,则U 甲>U 乙 D .若S 甲U 乙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分别为p 1和p 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A .p 1+p 2 B.p 12+p 22 C. 21 3 2 3 1p p p + D. 2 2 3 2 3 1p p p +8.在图3所示的两电路中,电源 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图3(a ) 图2 苏洵 院

2016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徐汇)含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物理试卷 2016.1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所有题目请回答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一张平放在桌面上的试卷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 A .1000帕 B .100帕 C .10帕 D .1帕 2.物理学中常用科学家名字作为物理量单位,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焦耳名字做单位的是 A .电荷量 B .电流 C .电功 D .电功率 3.物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密度计 B .听诊器 C .潜水艇 D .船闸 4.我们生活在大气中,许多用具与大气有关。以下器具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注射器 B .吸尘器 C .订书机 D .茶壶 5.重3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2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 A .一定为1牛 B .一定为2牛 C .可能为3牛 D .可能为5牛 6.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则 A .两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相同 B .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 .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 D .脚印浅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小 7.菜刀的刀刃很薄,刀柄宽厚。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刀刃很薄可增大压力 B .刀柄宽厚可减小压力 C .刀刃很薄可增大压强 D .刀柄宽厚可增大压强 8.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电键S 从闭合到断开,则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a c b 甲 乙 图1 图2 图3 甲 乙 R 2 S A V R 1

上海市2017徐汇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docx

2016 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物理试卷2017.1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所有题目请回答到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分) 1. 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帕斯卡 C.托里拆利 D.伽利略 2.冰融化成水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比热 3.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喷水枪 B.船闸 C.抽水机 D.密度计 4. 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敲碎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图 1 中的() 5. 将同一密度计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 2 甲、乙所示,则() A.甲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 B.乙液体的密度大 C.乙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 D.甲液体的密度大 6. 甲、乙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通过甲所做的功比 乙的大,则() A.甲通过的电流比乙的大 B.甲两端的电压比乙的高 C.甲的电阻比乙的大 D.乙消耗的电能比甲的多 7. 如图3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 牛的实心物块 A 浸在水中,物块 A 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 A 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 A 受到的浮力等于10 牛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 牛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 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 牛

图 3图4图5图6 8. 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 4 所示,引爆装置的两个电键处于 闭合状态,为使引爆装置不能引爆,拆弹专家应该() A、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1 短路 B、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2 短路 C、断开电键 S1 D、断开电键 S2 9.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 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 两个电表指针均不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 或电阻 R 上,则() A、灯 L 断路 B、灯 L 短路 C、电阻 R 断路 D、电阻 R 短路 10.如图6 所示,足够大的圆柱形容器A 和体积为2V 的实心金属块B 放在水平地面上。若 :①先将 B 放入 A 容器底部 (未紧密接触 ),再向 A 中倒入体积为 V 的水,此时水对容器 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②先向 A 中倒入体积为 v 的水,再将 B 放入 A 容器底部 (未紧密接触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则() A、一定等于 B、一定大于 C、可能小于 D、可能等于 二、填空题(共26 分) 11. 教室里的投影仪和日光灯是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日光灯工作时消耗的是能 ;额定功率为 0.5 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6 小时,耗电度。将教室里一部分用电器关掉,干路上通过的电流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酒精的密度为0.8X 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为0.8x 103千克,其单位读作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 千克的水,它一定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 (选填“能”或“不能” )。同一个杯子分别盛满酒精和水时,对杯子底部的压强较大(选填“酒精”或“水” )。

(完整版)粤沪版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液体温度 D.称量12.53g固体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word版)2019-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物理一模

宝山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帕斯卡。 C 阿基米德。 D 托里拆利。 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 质量。 B 重力。 C 密度。 D 体积。 3.下列现象或做法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医用针头针尖很细。 B 高架公路的桥板通常是空心的。 C 图钉的钉帽面积较大。 D 大型载重卡车按有较多车轮。 4.容器中的0℃冰块(如图1所示)遇热全部化成0℃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容器内物体的质量。 B 容器内物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部所受压力。 D 容器底部所受压强。 5.同一物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上(ρ甲<ρ乙),若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则 A F 甲一定小于F 乙。 B F 甲一定等于F 乙。 C F 甲一定大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6.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等的两根导体,若将它们串联在同一通电的电路中,则下列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 及加在甲、乙两端电压U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若S 甲>S 乙,则U 甲=U 乙 B .若S 甲S 乙,则U 甲>U 乙 D .若S 甲U 乙 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A .p 1+p 2 B. p 12 +p 22 C. 2 1 3 2 31p p p + D. 2 2 3 2 3 1p p p + 图2

2017上海物理一模各区县压强计算汇编(含答案)

2017年压强计算题汇编 1.(2017奉贤21)如图13所示,一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求: (1)当容器内盛有1×10-3米3的酒精时,酒精的质量m 酒;(已知ρ酒=0.8×103千克/米3) (2)当容器内盛有0.1米深的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3)当容器中盛有质量、体积分别为m 、2V 的液体时,把一质量、体积分别为2m 、V 的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此液体中,设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液,试计算Δp 容:Δp 液的值。 2.(2017嘉定22)如图14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底面积为9S ,乙的底面积为10S ,分别盛有1.8×10-3米3体积的水和0.25米高的酒精。(ρ 酒 =0.8×103千克/米3)求: (1)水的质量m 水。 (2)若甲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求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甲。

图14 (3)若水和酒精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了使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和酒精的压力相 等,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A ”、“B ”或“C ”)。并计算出抽出(或加入)的ΔV 或Δh 。 (1)m 水=ρ水V =1×103千 克/米3×1.8×10-3米3 = 1.8千克 3分 (2)F 甲=G 水+G 甲=(m 水 +m 甲)g =(1.8千克+0.2千克)×9.8牛/千克 =19.6牛 1分 p 甲=F 甲/S 甲 =19.6 牛/(1×10-2米2)=1.96×103帕 2分 (3)B ; 1分 p 水=p 酒 ρ水gh 水=ρ酒gh 酒 1×103千克/米3 h 水=0.8×103千克/米3 ×0.25米 h 水=0.2米 1分F 水’ =F 酒’ ρ水gh 水’ S 水=ρ酒gh 酒’ S 酒 ρ水g (h 水+△h )9S =ρ酒g (h 酒+△h )10S 1分 1×103千克/米3(0.2米+△h )×9=0.8×103千克/米3 (0.25米+△h )×10 △h =0.2米 1分 3.(2017黄浦21)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中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及水对甲底部的压力。 ②若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S ,其内装有深为H 、密度为的液体;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S 高h 。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班级姓名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水的熔点是0℃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 度为沸点。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计算公式: A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吸收的热量: B物体的温度由C t?1降低到C t?2时放出的热量: 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J/(Kg。℃)

上海市2017宝山区高三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宝山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质量监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班级、学校和准考证号。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4.第18、19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每小题题3分,第9-12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平面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 (A)重力势能(B)机能能(C)动能(D)弹性势能 2.简谐振动中反映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 (A)周期(B)频率(C)振幅(D)位移 3.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则() (A)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B)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C)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D)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4.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下降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 (B)上升时加速度小于下降时加速度 (C)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D)无论在上升过程、下落过程,还是在最高点,加速度都是g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与体积都有关系 (B)体积相同的同种气体,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C)运动物体的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物体的内能也增大 (D)不同物体,若它们的温度和体积都相等,则它们的内能也相等 6.如图所示,细绳PQ吊着球靠在光滑墙上,球静止时受重力G、受墙支持力N、受绳拉力Array T。下列正确说法是() (A)因为球静止,所以三力交于O (B)G、N交于O,T可以不过O

上海市杨浦区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标准答案

杨浦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初三物理练习卷 (完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4.1 考生注意: 1.答题时,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第四大题计算题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 A 1.5伏 B 24伏 C 110伏 D 220伏 2. 一部手机的质量大约是 A 30克 B 150克 C 450克 D 750克 3. 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 书包带做得宽些 B 斧头磨得锋利些 C 火车铁轨下垫枕木 D 重型卡车装有多个车轮 4. 下列物理量中,影响电流强度大小的因素是 A 通电时间 B 电荷量 C 电阻 D 质量 5. 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6.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 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7. 如图3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键S 闭合时,灯L 1与L 2并联,电流表测灯L 1的电流 B 电键S 闭合时,灯L 1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 C 电键S 闭合时,灯L 1不发光,电流表测灯L 2的电流 D 电键S 闭合时,灯L 1不发光,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A 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 B 小试管上升 C 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 D 杯口的纸片不下落 L 1 L 2 图3 图1 甲 乙 图2

上海市宝山区2020届九年级一模物理及参考答案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 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帕斯卡C.阿基米德D.托里拆利 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质量B.重力C.密度D.体积 3.下列现象或做法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医用针头针尖很细B.高架公路的桥板通常是空心的 C.图钉的钉帽面积较大D.大型载重卡车按有较多车轮 4.容器中的0 ℃冰块(如图1所示)遇热全部化成0 ℃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容器内物体的质量 B.容器内物体的体积 C.容器底部所受压力 D.容器底部所受压强 5.同一物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上(ρ甲< ρ乙),若受到的浮力分别 为F甲、F乙,则() A.F甲一定小于F乙B.F甲一定等于F乙 C.F甲一定大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6.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等的两根导体,若将它们串联在同一通电的电路中,则 下列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及加在甲、乙两端电压U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若S甲>S乙,则U甲=U乙B.若S甲S乙,则U甲>U乙D.若S甲U乙 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A.p1+p2B.p12+p22 C.D. 8.在图3所示的两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图3(a)中电键S1,将该图中滑 动变阻器R3的滑片P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发现电流表A l的最大示数是最小示数的3倍;再将图 3(b)中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移到最左端、将图3 (b)中滑动变阻器R3滑片P移到最右端后,闭合电键和S2,发现电流表A l、A2的示数相同。下列关于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怂的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R1∶R2∶R3 = 1∶2∶3 B.R1∶R2∶R3=3∶2∶1 C.R1∶R2∶R3 = 1∶2∶2D.R1∶R2∶R3=2∶2∶1 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1 页共 7 页

上海市静安区2019年初三物理一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学习质量调研 (本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调研试卷含五个大题。 2.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其他纸张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所选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A.伏B.24伏C.36伏D.110伏 2. 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丹麦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B.牛顿C.奥斯特D.帕斯卡 3. 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吸尘器B.船闸C.体温计D.脱排油烟机 4. 实验室常用滑动变阻器的“变阻”是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A.长度B.材料C.温度D.横截面积 5.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A.拦河大坝的形状为上部窄下部宽B.图钉的钉帽比顶尖宽大 C.同地同季时晴天的气压总比阴雨天低D.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接近 6. 下列关于条形磁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条形磁铁不能吸引钴和镍B.条形磁铁中间的磁性最强— 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性强弱分布均匀D.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感线最密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变大的是 B.电流表A1的示数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D.电流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

8.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液体,且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 ,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压力F 的关系是 A .p 甲=p 乙;F 甲> F 乙 B .p 甲=p 乙;F 甲< F 乙 C .p 甲>p 乙;F 甲> F 乙 D .p 甲

最新上海市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梳理

概念默写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1、水的密度是千克/米3,它表示。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3、密度结论: (1)同种物质,和成正比。 (2)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是。 (3)同种物质,和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不同种物质,和的比值。 4、“测量物体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都要用到测量工具:________ 和,在实验器材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两个实验都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 5、压力作用效果: (1)通过观察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同时,。 6、50帕表示: 7、1张纸的压强是帕,一本物理书60页,压强是帕。 一个成年人站立的压强大约是帕。 8、增大压强的两个方法:,。 减小压强的两个方法:,。 9、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工具是,通过观察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10、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11、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1)计算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利用公式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然后由公式_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

(2)计算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利用公式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然后由公式_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 12、常见的连通器有、、。 13、历史上非常有名的_____________实验首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是__________。 测量:_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厘米汞柱产生压强,其值约为___________Pa。 1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______________,海拔约高,大气压强越 15、利用大气压作用的器具有:、和。 16、浮力的方向,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阿基米德原理不只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17、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 18、浮力: (1)同种液体,,浮力越大。 (2)相同,浸在不同液体中,液体,浮力越大 (3)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浮力,与它所在的深度。 19、当物体漂浮时,= 。 20、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 21、浮力 (1)称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______(可\不可)用于浮体。 (2)浮体法:____________________,仅适用于_______或悬浮的物体。 (3)阿基米德原理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都通用。 (4)产生原因法: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任何浸入液体的物体。 22,、 质量的符号是__ __,单位是_ ___ ; 体积的符号是,单位是; 密度的符号,单位是; 压力的符号是,单位是; 压强的符号是,单位是_ ___; 浮力的符号是,单位是;

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6年宝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满分90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电荷量单位的是 A 安培 B 库仑 C 伏特 D 欧姆 2.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是 A 一张交通卡 B 一位初中生 C 一升水 D 一只鸡蛋 3.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 电压 B 电流 C 密度 D 温度 4.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A 船闸 B 针筒 C 锅炉液位计 D 茶壶 5.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B 密度和体积成反比。 C 某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D 不同物质,质量和密度成反比。 6.在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阻R 的阻值均相等,闭合电键S 后,电压表示数最小的是 7.闭合图2所示电路中电键S ,向右移动滑片P ,保持不变的是 A 电流表A 的示数。 B 电压表V 1的示数。 C 电压表V 2示数和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 D 电压表V 1示数和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 8.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和压力F A 、F 的关系是 A p A <p B , F A =F B 。 B p A <p B , F A >F B 。 C p A B A B D p A >p B , F A <F B 。 二、填空题(共26分) 9.物体间挤压产生的形变效果是由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____决定的。物体某个面上 受到的压力跟该受力面积的比值就等于物体受到的_____;1帕等于____牛/米2。 10.上海市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伏;厨房里的电水壶和节能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的(选填“并联”或“串联”),正常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1.护士在使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先将活塞推到针筒底部,这是为了____________,然后将针尖浸入药液中,利用________吸取药液;现今医院对患者进行静脉抽血时,将贮血管做成真空(低压)的,它是利用________让血液自动进入管内。 ⑼ ⑺ ⑻ ⑹ ⑴ ⑵ ⑶ ⑷ ⑸ A B C D 图1 V R R S R R V R R S V R R S V S 图3 甲 乙 图2 R P S V 2 A V 1 R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九 年 级 物 理

九 年 级 物 理 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如图1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 .“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 .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图1 2.图2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3.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沙地比水田的温度升高得快,主要是由于: A.沙地吸收的热量多 B.水田不容易吸收热量 C.水的比热大,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比沙地少,故水田温度升高得慢 D.沙地和水田的质量不一样 4.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5. 在去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它连接正确无误.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 .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B .电压表将被烧坏 C .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D .电流表将被烧坏 6.将规格都是“220V 100W ”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三个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B .电流通过三个电器做功一样多 C .三个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 .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7.清华大学的虞昊教授致力于第三代照明技术—LED 灯的普及工作。LED 灯的能耗小,造价低廉,使用寿 图2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