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2011年5月)

一、庄浪县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共辖18个乡镇、293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1995年、1996年分别被命名为“全国文化模范县”和“全省文化先进县”。

全县有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一院(影剧院)、两场(文化广场、紫荆广场)和一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7个公益性文化场所,有标准化乡镇文化站12个,露天舞台123座,文化活动场地总面积2.5万平方米。止2010年底,共新建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93个农家书屋,全县各级图书馆(室)藏书总量50余万册。

县文化体育管理局是主管全县文化艺术、图书发行借阅、文物、文化市场、体育工作发展的隶属于县文体广电局的职能管理事业单位,局机关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下辖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秦剧团、紫荆山管理所和文化市场稽查大队7个事业单位,全系统现有干部职工78人。

二、庄浪县文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庄浪县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与关怀,在市文化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特色文化大县这一目标,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狠抓全县文化设施建设,大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县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县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与组织领导。

对照“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制定了《“十二·五”文体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了使《规划》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推动全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安排意见》,文化体育管理局又相应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民间民俗文化发展意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团队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乡镇党委和县直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了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加大了文化建设投入,充分发挥了政府财政的主动作用,不断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使文化建设投入每年有较大增长。各乡镇各单位每年都制定和落实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计划,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剧场、舞台等文化设施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牢固树立了抓发展必抓文化、抓文化是抓发展

的新观念,增强了推动文化大繁荣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文化建设的宏观调控与引导,制定出台了切合本乡镇本部门的文化发展战略,对文化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能及时深入研究,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责任到位和任务落实。发改、财政、工信、人社、国土、住建、工商、统计等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提供各项保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团体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作用,动员和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县积极营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形成了共谋文化发展、共建和谐文化的强大合力。

(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从国家、省、市、县共争取到资金451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①投资733万元,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的庄浪县文体活动中心;②投资450万元,新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总建筑面积3722.88平方米,并配发了120万元的办公设备;③投资50万元完成了紫荆山三清殿彩、绘塑及宿办室建设;④通过整合项目于2009年开建了

总投资2100万元、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的庄浪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三馆综合楼已进入内部装饰、设计陈列布展阶段;

⑤投资70万元,建成面积320平方米的云崖寺文物管理所宿办楼;⑥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93家,并争取国家配套500万元的书籍;⑦为全县60个行政村配套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全民健身器材;⑧为全县293个行政村配发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价值87万元;

⑨投资68万元建成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

在抓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文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围绕市上提出的五个“百名工程”计划,年培训各类专业人才20名,培训文化管理人才20名,培训各类文化能人20名,评选了20名农村文化带头人和20名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文体管理局对乡镇文化专干每年进行2期培训,参训率100%,合格率达到96%左右,提高了农村文化人才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文化人才职称评定工作,乡镇文化站负责人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中竞争上岗,聘任使用。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文化帮扶活动奖励机制,把下基层帮扶活动与文化专业人员的职称评定结合起来,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成绩优异者可破格晋升职称。进一步建立了与我县实际相适应的农村文化人才聘用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建基层文化设施,积极培育演出、

娱乐、音像、艺术品、美术品和网络文化等文化市场,加强文化产业活力和服务能力。确保文化人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尝到甜头,使文化人才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大力推进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和开放共享,整合基层文化资源,繁荣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围绕做大做强庄浪艺术节、云崖寺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品牌。鼓励村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民间舞台剧场、村文化广场等各类群众文化场所,积极开展歌咏、朗诵、我的书屋我的家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摄影、陈列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按照省市文化活动年和“文化热在基层”的总体要求,从建设和谐平凉、养生平凉这个根本出发,以弘扬“庄浪紫荆文化”和“庄浪梯田文化”为主题,紧紧围绕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和民间庙会、农闲时节,每年坚持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送书、送科技、送信息、送戏、送电影、送书画“六送”活动;“农历正月十二艺术节”,“元宵节焰火晚会及紫荆山游园灯谜晚会”,“五一全民篮球运动会”,全县业余秦腔清唱大奖赛,民间社火表演,广场健身活动等大型系列活动。今年县委、县政府专题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安排在今年12月底前结束,每月开展一次全民参与的主题纪念活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

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鼓舞全县党员和干部群众意气风发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四)群众文艺创作活跃,农民业余文化团队发展迅速。

在文学创作上,编辑出版了《庄浪文艺》、《紫荆花》、《刘沪将军传奇》、《庄浪史话》、《洛城新歌》、《忠烈水洛城》、《康家箱》等文艺刊物及作品集,庄浪秦剧团编排、演出了《信合情》、《器乐合奏曲》、《康家箱》等一批优秀剧目,新创作剧本《庄浪梯田》,正在组织人员编排;在县秦剧团的带动下,全县农民业余文化团队迅速发展,“云崖艺术团”、“民乐剧团”等秦腔业余剧团4家,秦腔自乐班20多个,腰鼓队2个,秧歌队4个,唱小曲夜社火表演队30个,特别是眉户戏盛行于庄浪北部、中部乡镇的村社,庄浪南湖群众把本地民歌小调与普通眉户曲牌结合起来,吸收精华,去粗取精,使曲调更加优美动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庄浪眉户戏。据统计全县有舞台100多座,每年有60个以上的村在逢年过节、庆典活动中演出眉户戏,年演出1200场次;皮影戏是一种深受庄浪人民喜爱的古老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据统计我县有皮影戏演出团体20多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韩店镇“福盛班”,他们常年活跃在华亭、张川、静宁等地区,年演出400场次以上,2006年平凉市优秀旅游城市验收中应邀展演,赢得了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柳梁乡陈山村农民女青年柳云霞

自己创作电视剧本《叶子的包办婚》,并已自己组织摄影组,发动本村农民自导拍摄10集。

(五)文物保护与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通过积极争取,云崖寺-陈家洞石窟寺被国务院批为保护单位;建立健全了全县野外文物三级保护网络;通过各种渠道征集文物150多件,目前馆藏文物7688件,馆藏文物数量居全市之首,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7件,二级文物198件,三级文物652件。博物馆文物总藏数量和一级品数量均居全市第一;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深入全县18个乡镇293个行政村,完成了600多个野外文物点的普查与保护工作,目前全县有文物遗址601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8处、县保单位43处;全面开展了第一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及保护工作。此次普查,共涉及水洛街道办3个社区和18个乡镇293个行政村1325个社,调查项目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美术、手工技艺、风俗、礼俗、岁时节令等15个门类、55个种类、570项。印刷出版的《庄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与《庄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分布图集》得到了省上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庄浪高台已进入国家保护名录,并开始享用到了保护补助资金,马尾荷包、南湖曲子戏被列为省级保护名录,并争取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市场经营规范。

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繁荣文化市场、创造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抓好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大的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境内文化市场的培育为重点,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高起点规划、发展全县文化产业。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298家,从业人数796人,产业收入436.22万元。县上确立了五个发展重点:一是文化旅游业。结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加快景区、景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人文景观旅游精品,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民俗民间文化娱乐项目,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二是文艺演出业。县文化部门和各乡镇密切配合,深入调研,整合县内秦腔自乐班、皮影戏团、眉户戏团等文化资源,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资兴办大型文艺演出业,鼓励多种形式创办演出团体,鼓励皮影、花儿等艺人注册院团,开展商业演出业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三是文化娱乐业。重点扶持文化品味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娱乐项目,提升文化娱乐品味和科技水平。四是艺术培训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社会需要、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复合型人才。五是体育休闲业。在巩固我县现有体育彩票业、体育培训业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项目众多、结构合理、发展规范的体育健身、体育竞赛、体育培训、体育用品等体育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各乡镇和文化部门以特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进一步挖掘整理,鼓励引导建设特色文化艺术基地或民间艺人开发农民画、剪纸、根雕、草编等文化产品,力争打出品牌,初步形成了民间文化产品市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了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业布局合理、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配套齐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格局。

同时文化部门还探索建立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市场。重点培育书画市场、音像制品、工艺品、艺术品、古玩、收藏等多门类交易市场,初步形成紫荆巷书画市场、中心街文化工艺品市场、电信街产业一条街、大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齐腾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永和广告装饰有限公司、阳川书画长廊等初具规模、经营规范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与市场;并定期对文化市场开展不定期的检查,以扫黄打非和取缔无证经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订购销售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做到每周一小检查、每月一大检查、一季度全县一大检查的市场稽查。每年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六次集中专项整治,对文化产业经营业主开办三期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班。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经营

业主的业务素质和法制意识,确保了我县文化市场及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庄浪县文化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庄浪县文体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县乡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各文化业务单位的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非常短缺,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严重制约着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缓慢。

我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硬件设施滞后,全县未建设的6个乡镇文化站无任何办公设施,八十年代以前的乡、村两级戏楼已破旧不堪,全县文化设施大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进行了一定改建,但与广大群众的需求相差很远。尽管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但发展速度缓慢,覆盖面小。

另一方面,国家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政策以前一直倾向于教育、卫生、科技,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资面较单一,投资金额少,投资幅度小,且要求配套资金大,而我县属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财政困难,配套资金跟不上,导致项目建设没有新突破。

(三)运作机制不合理,基层机构不健全。作为全国文化模

范县,全县18个乡镇,截止目前为止只建成12个达标的乡镇文化站,还有6个乡镇未达标;文化体制不健全,文化站专干隶属于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能管理,专干不专,致使新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面临很多问题,农村文化工作无法开展,处于停滞状态。

(四)专业文化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我县文化部门在岗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大龄人员偏多,职称、学历偏低,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青黄不接。基层文化单位编制少、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又不能得到及时补充,致使其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造成了现有人才留不住,新鲜血液进不来,在岗人员难以全身心投入文化事业发展的局面。

四、今后打算及建议

在“十二五”期间,我县文化事业发展将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培植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按照“优化网络布局,保证重点”的原则,共规划三个大项14个小项,总投资250500万元。文化阵地建设方面主要实施:庄浪县宣传文化中心、文化产业一条街、18个乡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93个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文物保护方面主要实施:云崖寺-陈家洞国保单位文物保护,紫荆山宋代城堡和吴玠墓冢保护,8处省级和43处县级文物保护工程;非遗项目方面主要实施:庄浪高抬、社火、庄浪眉户曲、庄浪花儿、马尾荷包、剪纸、草编竹编、草编泥金画等38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针对我县文化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上级领导部门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以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一是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帮助我县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集中化程度高的文化项目,彻底改变文化设施落后面貌。二是制定出台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增加基层文化站编制和人员,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文化产业贷款、税费优惠、奖励扶持等政策;三是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包括剧目的创作奖励、剧目编排经费的投入、文化活动开展经费的补贴、农村文化设施管理补贴等,解决制约文化事业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