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科学基础易错题

下科学基础易错题

下科学基础易错题
下科学基础易错题

五下科学题库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等有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和()来改变物体的沉浮。当物体越()越()的就越容易浮,当物体越()越()就越容易沉。

2、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主要与()和()有关。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物体的()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时,(),如果重量相同时,()。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一块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虽然重量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发生了变化。

6、我的造船计划:①②③

7、把小船和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船和塑料块都有一个()的力,这个力叫(),与他自身的受到的()方向()。

8、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在液体中测得的重力是5N,它受到的浮力是()。

9、一个能浮的物体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10、马铃薯放入水中是(),在水中加入()或加入(),能让马铃薯()起来。

10、比较液体的轻重的仪器叫()。

11、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沉浮子”是通过改变()来控制沉浮的。

12、阿基米德定律是:

13、一卷牙膏皮放入水中会(),把它撑成筒状会(),说明牙膏皮撑成筒状后体积(),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二、选择题

1、用同样多的橡皮泥做船,甲做的橡皮泥能承受22个垫圈,乙做的能多承受2个,排水量大小比较()。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2、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大的是()。

A、大塑料块

B、小塑料块

C、一样大

3、大小不同,轻重相同的塑料块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水的浮力()。

A、大塑料块

B、小塑料块

C、一样大

4、当塑料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是()。

A、等于它的重力

B、大于它的重力

C、小于它的重力

5、沉在水中的不同大小的三块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大石头块最大

B、小石头块最大

C、一样大

6、同体积的清水、马铃薯、盐水、油,最轻的是()。

A、清水

B、油

C、马铃薯

D、盐水

7、小华在游泳池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滴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A、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8、将一乒乓球浸没在水中,然后松手,则从松手到最后漂浮在水中的过程中,乒乓球受到的浮力()。

A、浮力逐渐变小,直到小于重力

B、浮力逐渐变大,直到等于重力

C、浮力逐渐变小,直到等于重力

D、浮力逐渐变大,直到小于重力

9、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体会()。

A、上浮一些

B、下沉一些

C、不变

10、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主要与()有关。

A、物体的重量和排开的水量

B、物体的体积和排开的水量

C、物体的重量和物体的体积

11、两只手分别拿一个体积20立方厘米的木块和一个体积50立方厘米石块,把它们都浸入水中,同时松开手,木块上浮,石块下沉,这时受到的浮力()

A、石块大

B、木块大

C、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

1、重的物体在水中会沉入水底,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

2、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无关。()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重量有密切的关系。()

4、空塑料瓶能浮在水上是因为轻。()

5、大小不同的物体浸入水中,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6、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7、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8、同一支蜡烛放在清水中和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9、相同体积的金和银放入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10、用铁做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沉。()

11、只要物体是空心的,就能浮在水面上。()

12、大小相同的两个物体,重的一定沉。()

13、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一样的。()

14、同一块石头在水中搬运比在陆地上搬运要省力。()

15、一个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在油中可能会沉。()

16、马铃薯能浮在液体中,可以肯定这杯液体是盐水。()

17、水中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会浮起来。()

18、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1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20、铜和银可以浮在水银上,金在水银中却是沉。()

四、画图题

1、预测图中铁块、木块将会如何运动并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

铁块木块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当我们感觉到冷时,我们经常用()、()、()等方法使自己热起来。

2、衣服()产生热量,但能()。

3、水受热后,()会增大,()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水的这种变化叫()。温度计就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5、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过一会会(),装热水袋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过一会会(),这说明热水比同体积冷水()。

6、热总是从物体温度()的部位传向温度()的部位。热传导现象一般发生在()中。

7、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否则到了冬天,由于电线(),电线就会容易被拉断。

8、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如()、();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如()、()。

9、我们要保温,要尽可能地减少热的传递,选用的保温材料必须是()。

10、常见的物体都是由()组成的,它总在那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它的运动有关;当物体吸收升温后,它()了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物体就();当物体受冷后,它的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物体就()。

10、能通过铜环的铜球,加热后,()再穿过铜环,这是因为,铜球加热后,()变大了。大多数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这两种金属却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1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

12、热传递主要通过()、()和()三种方式来实现,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13、夏天,使用地膜能有效减少热的(),以保持地温使秧苗的存活率高。

14、我们可以使用()、()、()等方法使物体保温。

15、大小、形状等都相同的铜、铁、铝三种金属,传热性能由强到弱依次是()。

16、冬天铺设钢轨时,应注意()。

二、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2、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体积更大。

A、冷水

B、热水

C、一样大

3、把一小塑料袋热水放入冷水中,这个小袋热水会()

A、浮在水面上

B、沉在水底

C、停在水中的任何地方

4、下列现象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A、夏天,打开雪碧瓶的瓶盖,瓶口有气体冒出

B、热气球升空

C、空气被压缩

5、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读数()

A、比实际长度小

B、比实际长度大

C、与实际长度一样

6、大小、颜色、形状、厚薄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中倒入相同温度的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得最快的是()

A、塑料杯

B、铁杯

C、陶瓷杯

7、最适宜用来制作锅铲柄的是(),适合用来制作锅的是()

A、铜

B、铁

C、塑料

8、点燃一张纸扔进瓶子里,燃后马上用橡皮膜蒙住瓶口,并扎紧,过一会儿,橡皮膜会()

A、凹进去

B、凸出来

C、不变

9、把纸紧紧的包在铁管上,用点燃的火柴烧纸,纸却烧不着,这是因为()

A、纸是热的不良导体

B、水把热传走了

C、纸把热传走了

10、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间的()

8、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读数()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9、冬天穿上羽绒服会感觉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

A、产生热量

B、容易传热

C、不容易传热

10、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A、内胆是用玻璃这种不良导体做的

B、内胆是双层的

C、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

11、吃火锅如果把金属勺子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柄就无法用手直接拿,是因为热()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三、判断题

1、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一定好。()

2、水在任何时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钢条加热时,会变长,变细。()

4、气球鼓起来的原因一定是空气受热膨胀。()

5、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

6、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产生的热量多。()

7、人们用铁做锅,而不用铜做锅,是因为铁的导热本领比铜强。()

8、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生热传递。()

9、氢气球在空气中能上升,说明“氢气”比“空气”轻。()

四、我来解释

1、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制品和木质制品,感觉金属的比木质的凉,这是解释一下原因。

2商店内卖雪糕处,停电时,工作人员就会用厚厚的棉被盖在冰柜上,以减缓棒冰融化的速度。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3、家人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

4、为什么水饺煮熟一段时间后会浮起来

5、夏天自行车为什么不能充气太足

6、钢笔帽拧不开,可以

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1分钟我能做()、()和()等事情。

2、人类最早的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白天()小时,晚上()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时辰。

3、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水钟是利用滴水的()的原理来计时的。容器内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这是()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这是()水钟。

5、滴漏实验中水滴下来的速度和多少与()、()都有关。

6、一个简单的摆由()和()组成。

7、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摆绳的()来决定的,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这就是单摆的()。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有关,与()和()无关。

8、()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后来,人类研制出了更精确的计时器,我知道的就有()、()等。

二、选择题

1、古代的“子时”相当于现在的()

A、晚上

B、24点-凌晨2点

C、23-凌晨1点

2、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

A日晷B蜡烛C滴漏

3、受水型水钟中水的流入或流出的速度是()

A、相同

B、不同

C、不能确定

4、一个摆每分钟摆70次,要调为每分钟摆60次,应()

A、增加摆绳长度B减少摆绳长度C减少摆锤重量

5、两个摆的摆绳长度一样,则他们摆动时的快慢()

A、相同

B、不同

C、不能确定

6、下列中,摆动最慢的是摆长为()厘米的摆。

A、15

B、30

C、45

7、要调整摆速,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调整摆幅大小

B、调整摆锤重量

C、调整摆长长度

8、现在滴漏中装100毫升的水,记录滴完的时间,再在同一个杯中装300毫升,记录其滴下100毫升水的时间,请问,所需要的时间较多的是()

A、相同

B、第一次

C、第二次

9、伽利略最早发现了()

A、水滴的等时性

B、单摆的等时性

C、光影的等时性

10、1656年,科学家()制作出了一座带摆的时钟。

A、阿基米德

B、伽利略

C、惠更斯

三、判断题

1、每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都是不同的。()

2、摆绳一样的两个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也是一样的。()

3、现在精度最高的是原子钟。()

4、手表走得偏快,说明时间流逝的速度也在加快。()

5、不同摆钟的摆绳长度是不同的。()

6、受水型水钟比泄水型水钟好。()

7、摆绳越长,摆摆动的越慢。()

8、同一个钟摆,冬天和夏天摆动快慢是相等的。()

9、中国最早使用的是受水型水钟。()

10、早在11世纪,我国宋朝的机械师苏颂发明了“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

1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四、实验题

一、填空题

1、由于地球是()自转,所以太阳从()升起,()落下。地球每()小时自转一周,使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交替一次。

2、地球绕()自转,地球绕()公转。地球公转方向是(),地球公转现象是产生()和()的主要原因。

3、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波兰的天文学家()在()一书中推翻了“地心说”,建立了“日心说”。

4、法国的物理学家()用利用摆的()证明地球是在()。

5、北极星的位置并不是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的天空中。

6、地球的()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同的,越()边越先迎来黎明。

7、人们以地球()为标准,将地球分为()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从它向东180度为(),向西180度为()。经线每()度为一个时区,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小时。我国横跨()个时区,目前采用的是()时间。

8、天空中星星围绕()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是()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

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的。

9、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保持一定的(),而且()。

10、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从而证明地球是在围绕太阳转动的。

二、选择题

1、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2、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3、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

推移逐渐()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4、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5、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6、最早提出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哥白尼

C、托勒密

7、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A、牛顿

B、开普勒

C、哥白尼

8、被罗马教皇烧死的科学家是()

A、布鲁诺

B、伽利略

C、哥白尼

9、当太阳高度变化时,若太阳光是斜射的,地面上被照的()

A、面积小,温度高

B、面积大,温度低

C、面积大,温度高

10、哪个城市最早迎来黎明。()

A、中国北京(东八区)

B、日本东京(东九区)

C、英国伦敦(0时区)

三、判断题

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

2、人们发现,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是围绕北极星东升西落。()

3、春分或秋分这一天,白天和晚上一样,都是12小时。()

4、在南极圈或北极圈以外的地区,也可能看到极昼或极夜现象。()

5、地球上越在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6、北半球的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北极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7、冬季,北极地区有一段时间整天见不到太阳。()

8、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9、地球自转是形成一年四季的主要原因。()

10、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12个时区。()

四、实践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基础测试卷易错题难题含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素质测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5分) 1、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 A 、味精 B 、泥沙 C 、纯净的冰块 D 、植物油 2、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切削前后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 密度 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在达到 1000C 时,一定会沸腾 B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小 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D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 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 A 、(甲)和(乙)图 B 、(甲)和(丙)图 C 、(乙)和(丙)图 D 、任意两图均可 5、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则( ) A 、大鱼说法正确 B 、小鱼说法正确 C 、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 D 、无法判断 6、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 A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图7 C 、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7、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如果把物体A 向右移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 对桌面的( ) A 、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 、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8、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B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 C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9、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溶质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剂的质量 10、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 D 、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 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 ) A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C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我…浮力大!我…大!

数学八年级下册经典易错题集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下易错题集(一)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代数式中,分式的个数是() 2.已知对任意实数x,式子都有意义,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3.(龙岩模拟)当式子的值为零时,x等于() 4.若分式的值为正,则x的取值范围是() >﹣﹣且5.分式中的x,y同时扩大3倍,则分式的值() 是原来的6.下面各分式:,其中最简分式有()个. . 分钟分钟C 分钟 D. 分钟 8.计算的结果为() C D. 9.计算的结果是() D.10.(鸡西)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 11.(扬州)若方程=1有增根,则它的增根是()

.C D. 13.(金华)小明在一直道上骑自行车,经过起步、加速、匀速、减速之后停车.设小明骑车的时间为t(秒),骑.C D. ﹣0.5x﹣1中,一次函数有() 14.下列函数:①y=﹣8x、②、③y=8、④y=﹣8x2+6、⑤y= ) 16.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x+2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 18.(清远)计算:(π﹣3)0+2﹣1=_________. 1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写出底边长y与一腰长x的函数关系式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0.(贵州模拟)在函数y=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1.已知函数y=(k﹣1)x+k2﹣1,当k_________时,它是一次函数,当k=_______时,它是正比例函数.22.(包头)若一次函数y=ax+1﹣a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它的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a﹣1|+= _________. 23.(襄阳)若一次函数y=2(1﹣k)x+k﹣1的图象不过第一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4.将直线y=2x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1个长度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_. 25.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3关于原点对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通分:,.

八年级下科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易错题整理

“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易错题整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2.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 A . B . C . D . 3.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若 以●表示氩原子,则氩气是以下列( )形式存在。 4.请你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 A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 .海水晒干得到食盐 C .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5.用 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 子结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丁互为同位素 B .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 .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 .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6 . 核内有 n 个质子,核外有( n - 3 )个电 子的微粒是 甲 乙 丙 ( ) A .原子 B .分子 C .阳离子 D .阴离子 7.贝克勒尔首先发现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放射出一些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 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则此原子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8.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12,已知 B 2-和 A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B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8 B .9 C .10 D .11 9.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每百吨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 . 原子核内含有 4 个质子 B . 原子核内含有 3 个中子 D . 和 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10.以下概念错误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 B .同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不是化合物分子 C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不同的分子混合物的物质中可以只有一种元素 11.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9 B .氟元素为金属元素 C .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g D .氟原子内所有粒子的总和约为 28 12.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 )、钴(Co )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 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LiCoO B .LiCoO 2 C .LiCoO 3 D .LiCoO 4 13.元素 X 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1 个电子,元素 Y 的原子外层上有 6 个电子,则 X 、Y 两元素可形成的

八年级上科学好题、易错题精选

八年级上科学好题、易错题精选推荐(二) 1.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右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等体积的水的质量( c ) A、先变小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先变大后变小 D、一直变大 2.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降温到0℃,水结成冰 B、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D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C )A、铁的质量比大头大 B、铁的重力为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5.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B ) A、50m3 B、50dm3 C、50cm3 D、50mm3 6.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 D )

A、1 g B、1 g C、3.5×10-1g D、3.5×10-2g 7.一只最多能装下500克水的瓶子,也能装下500克的( D )物质柴油酒精汽油浓硫酸密度(千克/米3)0.85×1030.80×1030.71×103 1.84×103 A、柴油 B、酒精 C、汽油 D、浓硫酸 8.天平两端各放一块铝块和铁块,天平平衡,则铝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是 1:1 ,密度之比是 27:79 ,体积之比是 79:27 。 9.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 A )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10.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A ) 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1.医院里有一人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里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B ) 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 1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 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水平地面 13.书包带宽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总质量为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A )书包带有两条 A、减小压强;2×103Pa B、增大压强;2×102Pa C、减小压强;2×104Pa D、减小压力;2.45Pa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八下易错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易错题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2㎝,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D ) A .7㎝ B .9㎝ C .12㎝或者9㎝ D .12㎝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等腰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因此只能是:5cm ,5cm,2cm.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则它的底角是(D ) A .40° B .50° C .60° D .40°或70°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①当40°是顶角时,底角就是70°;②40°就是一个底角. 3.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6cm 、8cm 、10cm ,则最长边上的高是(D ) A.2.4cm B.3cm C.4cm D. 4.8cm 提示:设最长边上的高为h,由题意可得△ABC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面积相等求,即 h .10.2 1 8.6.21 解得h=4.8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0 ,腰长为6,则其底边上的高是3或33. 解:①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1,∵∠ABD=30° ∴AD= 21AB=2 1 36=3, ∵AB=AC , ∴∠ABC=∠ACB= 21∠BAD=2 1 (90°-30°)=30°, ∴∠ABD=∠ABC , ∴底边上的高AE=AD=3; ②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2,∵∠ABD=30° ∴∠A=90°-30°=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为 2 3 36=33 综上所述,底边上的高是3或33 5.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B )的交点. A.三个内角平分线 B.三边垂直平分线 C.三条中线 D.三条高 考查的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归纳为:点到点距离相等,为垂直平分线上的点】还有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

浙教版八下科学生物易错题(有答案)

浙教版八下科学生物易错题(有答案)

1、下列几组植物中,与大豆根系相同的一组是() A.大麦、洋葱、甘蔗 B.玉米、红萝卜、韭菜 C.苹果、大白菜、樟树 D.狗尾草、水稻、高粱 2、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时,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的因是 () A.水体中的氮、磷营养元素过多 B.藻类植物大量死亡 C..水体中的溶解氧急剧减少 D.水体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3、下列使用盐水情况和盐水所起的主要作用不能对应的是 () A、在制泡菜时,用盐水浸泡蔬菜,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感冒时用盐水漱口,消毒杀菌 C、人在高温作业后,要喝些淡盐水,维持体内水、盐代谢平衡 D、用0.9g%生理盐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4、拆列工厂排出的废水最有可能造成土壤生物性污染的是() A.屠宰场 B.化工厂 C.电镀厂 D.造纸厂 5、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依次是() A.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B.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髓 C.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髓、 D.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6、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 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A.木质部 B.内树皮的韧皮部 C.形成层 D.外树皮的韧皮部 7、物体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作用;③光合作用;④ 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8、王芳在采集的野外生长的植物的茎的横切面上,发现有5个年 轮,而中间的年轮特狭小。访问当地人得知,该地年降水量丰富,气温比较高,导致植物年轮特窄最可能的原因是()A.干旱 B.气温 C.蝗灾 D.缺植物生长的无机盐 9、对于绿色植物而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就会随之增强,但在

下科学基础+易错题

五下科学题库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等有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和()来改变物体的沉浮。当物体越()越()的就越容易浮,当物体越()越()就越容易沉。 2、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主要与()和()有关。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物体的()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时,(),如果重量相同时,()。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一块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虽然重量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发生了变化。 6、我的造船计划:①②③ 7、把小船和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船和塑料块都有一个()的力,这个力叫(),与他自身的受到的()方向()。 8、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在液体中测得的重力是5N,它受到的浮力是()。 9、一个能浮的物体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10、马铃薯放入水中是(),在水中加入()或加入(),能让马铃薯()起来。 10、比较液体的轻重的仪器叫()。 11、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沉浮子”是通过改变()来控制沉浮的。 12、阿基米德定律是: 13、一卷牙膏皮放入水中会(),把它撑成筒状会(),说明牙膏皮撑成筒状后体积(),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二、选择题 1、用同样多的橡皮泥做船,甲做的橡皮泥能承受22个垫圈,乙做的能多承受2个,排水量大小比较()?。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2、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大的是()。 A、大塑料块 B、小塑料块 C、一样大 3、大小不同,轻重相同的塑料块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水的浮力()。 A、大塑料块 B、小塑料块 C、一样大 4、当塑料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是()。 A、等于它的重力 B、大于它的重力 C、小于它的重力 5、沉在水中的不同大小的三块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大石头块最大 B、小石头块最大 C、一样大 6、同体积的清水、马铃薯、盐水、油,最轻的是()。 A、清水 B、油 C、马铃薯 D、盐水 7、小华在游泳池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滴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A、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易错题

初二英语易错题 1._______ (take) an online tour, you need a computer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2. _______ (take) exercise every day keeps us strong and healthy. 3._______ (take) care of yourself when traveling abroad. 4.You’d better _________ (not take) photos here. 5..He ran as fast as he could ______ (catch) the bus. 6.He spent as much money as he could ______ (help) us. 7.Plan to visit some _______ (island) countries this summer holiday. 8. --Must I finish the job today? --No, you ________ 或_______ . 9. --May I use your computer? --No, you ________ 或_______ . 10.Can I ______ (借) your book? 11. Can you ______ (借) your bike to me? 12. How long can I ______ (借) the book? 13. My pen is broken. I want to buy _____ ( 一支). 14. The beaches in Qingdao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_____ (that) in Shanghai. 15. The beaches in Qingdao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the _____ (one) in Shanghai. 16. The weather in Changzhou is much warmer than ______ (that) in Beijing. 17.--Look! I _______ (buy) a new camera.

科学错题集(八年级上易错题)

错题集2016、10、22 1、如图就是电解水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甲试管内产生得气体就是______. (2)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得体积比约为______. (3)写出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______. (4)检验乙气体得方法就是______. 2、现有一瓶密封得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上部液体比较咸 B.中部液体比较咸 C.久置时间长了,底部液化比较咸 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一样咸。 3、下表就是硫酸溶液与氨水得密度与其溶质得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得密度/g/mL 1、 02 1、 08 1、 11 1、 17 1、 20 氨水得密度/g/mL 0、 98 0、 95 0、 94 0、 91 0、 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得密度逐渐___(填增大、减不或不变);氨水得密度逐渐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取100克12%得氨水溶液配制成3%得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3)配制100克12%得硫酸溶液,需要24%得硫酸溶液多少克?即需取多少毫升24%得硫酸溶液? 4、原水(未经处理得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与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得净化步骤如下: ①可以除去泥沙得步骤为______ ②能消毒杀菌得步骤就是______ ③A步中加明矾得作用就是______ ④该水厂得到得净水就是纯净物还就是混合物?______,其原因就是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易错题专训含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经典易错题专训 -含答案-浙教版 运动和力 1.[2011·鞍山中考]“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图3-1-4 (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对面的客车为参照物。 (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参照物与判断的对象之间发生位置改变,说明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两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C)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解析】小红与小红所骑的自行车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则小红是静止的 3.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3-1-5中旗与烟 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图3-1-5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解析】因为b车的旗与烟运动的方向相反,若以房子作为参照物,则b车的运动方向与烟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而a车可能与烟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八下易错题(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八下易错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易错题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5 ㎝、2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D )
A.7 ㎝
B.9 ㎝
C.12 ㎝或者 9 ㎝
D.12 ㎝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等腰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腰三
角形两腰相等,
因此只能是:5cm,5cm,2cm.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 40°,则它的底角是(D)
A.40° B.50°
C.60°
D.40°或 70°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①当 40°是顶角时,底角就是 70°;
②40°就是一个底角.
3.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 6cm、8cm、10cm,则最长边上的高是(D)
A.2.4cm
B.3cm
C.4cm
D. 4.8cm
提示:设最长边上的高为
1 .6.8 1 .10.h
2
2
h,由题意可得△ ABC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面积相等求,即
解得 h=4.8
3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30 ,腰长为 6,则其底边上的高是3 或
3.
0
解:①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 1,∵∠ABD=30°
11 ∴AD= 2 AB= 2 ×6=3,
∵AB=AC,
1
1
∴∠ABC=∠ACB= 2 ∠BAD= 2 (90°-30°)=30°,
∴∠ABD=∠ABC,
∴底边上的高 AE=AD=3;
②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 2,∵∠ABD=30°
∴∠A=90°-30°=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为
3 ×6=3 2
3
综上所述,底边上的高是
3
3 或
3
5.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B)的交点. A.三个内角平分线 B.三边垂直平分线 C.三条中线 D.三条高 考查的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归纳为:点 到点距离相等,为垂直平分线上的点】还有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

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一至三节易错题

第三章第一至三节易错题 14.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 图。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使氢气在集气瓶中燃烧。 (1)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_ __。 (2)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远小于瓶中空气体积的1/5,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3)有同学提出,若用CO取代H2,进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你是否认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15 (1)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____。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碳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__ __。 (4)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第三个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更接近。推测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19.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 __(选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 _ 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 _(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 _。 10.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a是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将两药品分别同时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图像如下,正确的是()

八上科学浮力易错题——实验探究

浮力易错题——实验探究 一、实验探究题(共18题;共82分)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_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牛,金属块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2.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3.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 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0 2 4 6 8 10 12 F(N)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成正比; (2)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所处的深度 ________关;(选填“有”或“无”)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4.小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错题集-地球与宇宙(带答案)

浙教版科学错题集8——地球与宇宙(1-4节) 七()班姓名学号家长签名 【A组基础巩固题】 1.[2012·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的下列现象是(D) A.酸雨B.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短波通讯中断 2.早晨我们迎着太阳走,我们四周方位应是(B) A.前南后北左东右西B.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C.前西后东左南右北D.前东后西左南右北 【解析】早晨迎着太阳走,就是面朝东,背朝西,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南西北。 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B)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4.下面各种现象中,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B) A.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暖冬”现象B.两极地区出现磁暴和极光现象 C.山区的手机信号不好,出现通话中断现象D.某山区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现象4.[2013·无锡]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对地球上的影响是 ( D ) A.可见光明显减少 B.造成天气异常变化C.干扰无线长波通讯 D.紫外线大大增多【解析】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 表示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大增多。太阳活动除了黑子外,还有耀 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黑子数量增多。耀斑爆发时,释放出更巨 大的能量。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B、C 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D。 5.2009年为太阳黑子极少的一年(谷年),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将出现于( B ) A.2019年B.2020年 C.2021年D.2022年 【解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6.请您判断下列哪些生活片段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真正记录, A.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B.跳过4米高的横杆() C.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D.听大风呼啸() E.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F.拍一张照片() G.袋鼠式走路() H.放风筝() I.扔石头() J.游泳() K.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 ) L.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 ) M.流星现象( ) N.植树造林( ) O.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P.陨石坑( ) Q.开露天音乐会( ) 7.[2012·咸宁]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是 ( A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八下易错题50道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受到重力的作用 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f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a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 10.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11.饮料厂生产的饮料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送带传送。如图所示,一瓶饮料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饮料瓶受力的示意图。(图中的A点表示重心) 1.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 2.有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小球, 一个为铜球,一个为铁球,一个为铝球,则 _________一定为空心球.______可能为空心球. 3.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

2018年八下科学易错题

取稀硫酸质量(g) 60.0 90.0 120.0 150.0 180.0 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 产生气体质量(g) 0 0.1 0.3 m 0.6 题。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 资料显示 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 。他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 (1)m的数值为_________。 (2)第 1 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料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 (3)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变质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至0.1%)量。 (4)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珍珠是绍兴地区的特产之一。珍珠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某探究小组为 此展开了研究。查阅资料发现,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珍珠 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从市场上购买了100 克珍珠并将其磨成粉,分成五 等份后,分别放入 5 只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盐(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处,并写出改正方法。 酸,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珍珠粉中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2)装置 B 的作用是。 烧杯编号 1 2 3 4 5 (3)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 5.6g ,塑料试样充分 加入样品的质量/ 克20 20 20 20 20 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 ,则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10 20 30 40 50 个数比为( 假设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 。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 1.76 3.52 X 7.04 7.92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E,将使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的质量测算 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 2.铁的锈蚀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的质量/ 克 (1)表中X 的值为。 (2)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第 5 号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如下,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相对原子质量Fe-56 H-1 S-32 O-16 ) 4、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次数 1 2 3 4 5 且耐高温).取10g 该石灰石样品,再把100g 盐酸平均分 4 次加入样品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科学错题集(八年级上易错题)

错题集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检验乙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2、现有一瓶密封的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部液体比较咸 B.中部液体比较咸 C.久置时间长了,底部液化比较咸 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一样咸。 3、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121624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0.980.950.940.910.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___(填增大、减不或不变);氨水的密度逐渐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取100克12%的氨水溶液配制成3%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3)配制100克12%的硫酸溶液,需要24%的硫酸溶液多少克?即需取多少毫升24%的硫酸溶液? 4、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①可以除去泥沙的步骤为______ ②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______ ③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④该水厂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5、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6、气温反映了当地空气的____________程度,我国常用的气温量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 7、气象观测中,一般要使用_____温度计、______温度计、______温度计等3种温度计测量气温,主要是由于______.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______里

八年级下册易错题易错题以及答案

易错题专练 一、单项选择 ( D )1.–What are you up to? – There ________ a lot of work _______ today. A. is; doing B. are; doing C. are; to do D. is; to do ( D )2. All of us found _______ difficult to work out the maths problem.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it ( C )3. Do you know _________ A.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 B. Why didn’t the go there? C. what the teacher said? D. who is she? ( B )4. If it _______ rain tomorrow, he will go for a picnic. A. won’t B. doesn’t C. isn’t D. will ( B )5. He is from China, and now he is an NBA star. Can you guess ______? A. who is he B. who he is C. what is he D. what he is ( C )6. There are many shops on ________ side of the street. A. both B. every C. each D. each of ( D )7. The teacher often warns the children _______ football in the street. A. to play B. not play C. don't’ play D. not to play ( A )8.—Please ______ at six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mum. ---OK. A. wake me up B. wake up me C. look me down D. look down me ( D )9.She read a book last week, _______? A. did she B. doesn’t she C. does she D. didn’t she ( B )10. Li Lei can hardly see it clearly, _________? A. can’t he B. can he C. could he D. couldn’t he ( D )11. –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just now? ---He asked me _______ this morning. A. where did Tom go B. when has Tom finished his work C. why was Tom late for school D. how Tom did the work ( A )12. – Is your mother badly ill? –No, ______. She’s just caught a cold. A. nothing serious B. serious nothing C. anything serious D. serious anything ( B )13. –If you have _________ off,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hey live in another city. A. seven day B. seven days C. seven days’ D. seven – day ( B )14.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to visit Beijing on a rainy day? -- _________ I prefer a fine day. A. I like that B. I don’t think so. C. Why not? D. I agree with you ( B )15. There aren’t any vegetables in the fridge, are there? ---____ . Let’s buy some. A. Yes, there are. B. No, there aren’t C. Yes, there is D. No, there isn’t ( A)16. She will have a holiday as soon as she _______ the work next week. A. finishes B. doesn’t finish C. will finish D. won’t finish ( D)17. –How do you know that she likes singing? --- I often hear her ___ in the morning. A. to sing B. sang C. sings D. sing ( A )18. I suggested that Li Ming _______ to the meeting instead. A. go B. going C. went D. goes 1 /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