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终稿)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终稿)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终稿)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终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专业:会计学

姓名:彭俊珺

日期:2011、11、14

摘要

全球财务造假问题普遍存在,政府和专业人士采用了很多的手段,但一直未能解决财务造假问题。相比国外的财务造假状况,我国财务造假问题更为严重。这些财务造假事件中国的对资本市场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对社会资源配置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因此,识别财务造假的手段并有效的防止财务舞弊已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财务造假的概念;第二部对财务造假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财务造假的手段;最后,讨论了防范财务造假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会计核算;防范措施

目录

引论 (5)

一、财务造假的概念 (5)

(一)财务造假的概念 (5)

(二)财务造假的特征 (5)

二、财务造假的形成原因分析 (6)

(一)财务造假的内部原因 (6)

(二)财务造假的外部原因 (7)

三、财务造假的手段 (8)

(一)多记或少记收入 (8)

(二)调节费用 (8)

(三)利用关联方操纵利润 (9)

(四)利用法律或会计准则不完善 (9)

(五)其他手段 (9)

四、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11)

(一)营造会计诚信环境 (11)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1)

(三)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 (12)

(四)加强法制建设 (12)

(五)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12)

(六)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 (13)

结语 (13)

主要参考文献 (14)

引论

经济的良好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使经济健康发展此人们想了许多方法来对它进行有效地管理。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由此可见,只要会计能如实地发挥其职能,那就能为使用者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然而,财务造假却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一、财务造假的概念

(一)财务造假的概念

财务造假,是指在有关会计行为人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造假行为包含造假的主体、造假的动机、造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影响等要素。

财务造假是行为人为了实现不良动机或企图而实施的故意行为,表现为主观故意,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在财务和会计核算上利用管理上的漏洞而策划和实施违法违纪活动,并采取销毁证据、转移财物、混淆视听、虚假陈述等手法。而会计错误(也称差错)并非行为人预谋或故意所为,而是由于会计自身因素的限制(如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或由于行为人不精通会计业务技术和财务政策,不精心操作以及组织管理不善所致,且在其发生后行为人也不实施任何举措加以掩盖。可见,财务造假在性质上属于故意行为,而会计错误系过失行为。

(二)财务造假的特征

1.财务造假的隐蔽性强

尽管公司财务造假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

2.财务造假的对象是会计数据

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信息载体之中。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3.财务造假不会改变真实盈利情况

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

二、财务造假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财务造假的内部原因

1.所有者与管理者信息不对称

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系内部控制中的外部委托代理关系。在公司内部,大都实行集中领导下的多层次分权管理或分权经营,于是存在事前及事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者与受托者或代理者之间有着重量不等的博弈法码,尤其是受托者或代理者具有信息上的相对优势,并有可能发生财务造假,而委托者对受托者或和代理者的财务欺诈在事前有可能难以防止或预防,在事后也有可能难以完全明了或察觉。

2.会计信息编制者和信息之间存在直接利益关系

会计信息编制者和信息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是财务造假产生的内在动因。这里所讲的“利益”,既包括企业单位利益,也包括企业负责人、财务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在与财务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最主要是企业利益,企业单位通过财务造假、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相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税等经济利益

3.财务工作涉及的主观判断为造假提供了便利

会计核算方法、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务价值的评估等,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做出判断,此时,就容易在财务会计信息上作假、形成财务造假。

4.内部控制不完善

正常情况下,企业单位内部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应对企业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但许多含有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财务报告中并不复杂的手法没有被独立董事、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识破,做出应有的反映,原因不言自明,首先,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不独立,他们与企业单位的管理层决策层一样,很可能从其担任的职务中获得非金钱收益,这是很难察觉的;其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独立性最弱,所以很多企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同级的财务会计部门来说形同虚设。

(二)财务造假的外部原因

1.法律环境的缺陷是财务造假行为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要想通过法律手段治理财务造假行为,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财务造假行为的非法性,财务造假行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

财务会计法规中关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判定和判定标准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便于执法部门对财务造假行为的认定和管理,这就要求制定财务会计法规不仅要有原则要求,还要制定体现各种原则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为财务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对财务会计法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处罚的执行情况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2.中介机构未能有效披露财务会计报表中的造假行为

中介机构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也包括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证券商。会计师事务所是替委托人鉴证企业经营管理层业绩的代理人,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但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的审计监督过程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现行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迁就被审计企业,有的对企业的财务欺诈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与被审计企业共谋造假。

4.政府行政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产生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

我国目前的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但实际上限于人力物力不可能对所有的财务欺诈行为进行监督。监督部门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也不应该细管到不会有任何违规发生的程度。

三、财务造假的手段

(一)多记或少记收入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准则基本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对各种类别交易事项的确认规定了很严格的标准,但这些标准虽然看上去很明确,但是基于判断的成分依然很大。基于估计和判断的领域总是容易被作为操纵的空间,因此收入确认的弹性很大,这一也是经常被用来作为利润规划手段的原因。一些公司使用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的做法确认收入,给外部信息使用者造成很大误导。

1.虚构收入

常用的做法包括白条出库,作销售入帐;对开发票确认收入;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

通常包括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3.推迟确认收入

推迟确认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二)调节费用

1.转移费用

比如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不入帐,或由母公司承担。另外其他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帐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

2. 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尤其递延费用非常之多。例如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在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运营时仍按未完工投入使用状态进行会计核算,或费用不及时报帐列支而虚挂往来等。

3.将费用资本化来调节利润

费用必须与发生的收入配比,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必须抵减收入。如果把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资本化,会由于资本化费用转化为资本而在以后的多个会计期间摊销而夸大当期利润。

4.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

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状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玩会计数字游戏,主要游戏规则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推迟或提前损失,典型表现为某个年度出现巨额亏损。

(三)利用关联方操纵利润

关联交易并非为法律所禁止,也不是所有的关联交易都违背市场规则,但却曾经被上市公司广泛用来进行利润造假。

在利润操纵、资本运营领域,子公司、空壳公司等虚拟公司有非常神奇的作用。美国安然公司堪称典范,子公司数目达3000家以上,银广夏在北京的两家商贸公司和一家研究所、东方电子的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一条龙作假的黎明股份等,在运作过程中都晃动着虚拟公司的影子。

(四)利用法律或会计准则不完善

1.会计估计方法的不恰当利用

会计估计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会计报表项目不可能精确地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如果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更正。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很多,例如:坏账比例、存货毁损、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资产减值等。由于会计估计的特点是依靠估计和判断,使用会计估计规划利润的概率很大,比如利用会计估计的巨额准备计提、各种秘密准备等,如果使用灵活,可以成为利润调节和规划的强有力的武器。

2.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

利用会计原则规划利润都是在实务中扭曲业务的实质情况,却以会计原则为盾牌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无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各种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规定多么详细,都不可能包罗实务中的所有情况,特别是科技发展如此快、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这样就给那些想操纵会计行为、制作失真会计信息的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当局留下了可乘之机。只要存在估计和判断的领域,就可能被利用来制作失真会计信息。

(五)其他手段

1.制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例如资产处置损益、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摊入等。非经常性损益虽然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特殊性质,为公司管理盈利提供了机会,特别应关注的是,有些非经常性损益本身就是虚列的。

2.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操作手法有:多计存货价值: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益。或虚列存货,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多计应收帐款:由于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帐款虚列;或应收帐款少提备抵坏帐,导致应收帐款净变现价值虚增;多计固定资产:例如少提折旧、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利息资本化不当、固定资产虚增等;漏列负债:例如漏列对外

欠款或短估应付费用。

3.潜亏挂帐

许多企业出于夸大资产总值、彰现自身实力的需要,虚增了一块资产,可能挂在应收款项上,也可能虚增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些投资项目根本就是虚的或为不良资产,但也挂在账上。

4.资产重组创造利润

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便是资产重组。然而,近年来的资产重组老是使人联想到做假帐。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便在于资产重组。通过不等价的资产置换,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目前仍然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法之一,虽然因“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差价不能计入利润”新规定而受限制,但上市公司仍可以通过非关联交易的资产重组方式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

5.不按规定披露重大信息

企业的一些重大事项,如委托理财、重大诉讼、关联交易、抵押、担保、兼并收购、大股东高额占用资金等,必须全面及时地按照要求披露,否则将出现误导投资者的会计信息。

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常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信息披露不真实;

(2)信息披露不充分;(3)信息披露不及时;(4)信息披露不公平;(5)信息披露不对称;(6)信息披露与国际会计惯例不协调。例如,“ST春都”存在严重的隐瞒实情与虚假披露,“南华西”推迟重大事项的披露,“三九医药”避重就轻披露等现象,都严重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判断,误导他们的决策,导致重大损失。

6.私设小金库

小金库问题在企业中非常普遍,即使上市公司也不能避免。企业常通过下列手段将资金转移到小金库账上。(1)获得的现金折扣不入账。(2)投资收益等不固定的收入部分或全部不入账。(3)虚假研究开发费用、虚假广告费、虚假会议费等各种虚假费用抵账。(4)直接收集各种费用性质的发票抽取单位资金。小金库的存在,虽然很少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纵容了管理层道德的缺失。

四、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一)营造会计诚信环境

1.实施诚信工程,营造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会计

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客观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为了减少、避免财务造假现象的泛滥,我们应提高会计诚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净化社会环境。

2.加强社会诚信教育

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循的基本游戏规则,因此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的危害性,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受鄙视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等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只有让诚信深入人心,才能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消除财务造假的主观意识,从根本上抑制财务造假现象。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从源头上消除产生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的存在与发生,说明组织管理上有漏洞,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从总体上看,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组织为完成其任务和目标而使用的控制系统的综合整体,意指管理当局为了增强完成所制定的任务和目标的可能性而采取的行动,包括其恰当地进行防止性的、检查性的或指导性的计划、组织和领导工作。组织管理当局应当贯彻实施其内部控制,承担防止发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造假行为的责任。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它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

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应以控制目标为导向,以业务流程控制为基础,以控制程序和确定关键控制点为手段来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实务设计。主要包括筹资业务控制、对外投资业务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货币资金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担保控制等内容。

(三)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

1.改善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首先,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向社会公众公开更多的己有的相关会计知识,特别是世界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熟经验,以便社会公众结合其所处环境,理解会计准则及其相应的利益关系。其次,应建立更加公开化、制度化的征求意见制度,即使是会计准则正式颁布之后,这种制度仍然是必要的,因为知识不是

一个静态的概念,会计准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订则是必然的。

2.完善会计规则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先后制订和修订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这些法规和制度的执行,基本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抑制了会计蓄意造假的现象,但会计规则自身的漏洞给财务造假者提供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因此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四)加强法制建设

1.加强法律法规对财务造假行为的威慑作用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是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的主要措施,在财务会计法规制定过程中,一是要充分考虑与财务会计信息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人员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行为加以限制;二是在确认财务造假行为的主要责任者时,应将考虑的重点集中在财务造假行为的利益获得者身上,从根源上防止有关人员通过财务欺诈行为谋取利益。

2.加大处罚力度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财务造假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企业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财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无疑是遏制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

3.完善会计法规的内容

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必然,我国必须加快深化会计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条件。

(五)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1.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只有提高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其业务水平、职业判断能力相应提高,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首先,应严格执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只有按照一定条件通过一定程序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把好会计人员的“进门关”。其次,逐步完善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约束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各单位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和督促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

知识。

2.提高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中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

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对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中专业人员(如银行信贷管理人员、担保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的要求,也要把好“进门”关,对在职专业人员推行强化财务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对容易出现财务造假单位会计信息的警惕度。同时,对于不能识别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的重大虚报、瞒报因而造成损失,甚至于与企业内勾外联进行骗贷、骗保等非法活动的专业人员,应加大力度严厉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从而大幅度降低财务造假行为得逞的几率,彻底铲除滋生财务造假行为的温床。

(六)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

1.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

政府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政府监管应重在监控和预防,利用行政手段和强制力,发挥政府监管的优势,规范行业运行秩序。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切实加强自律管理体制的建设,通过丰富和完善自律性服务、监督、管理、协调职能,推动行业更加走向成熟。以会员为中心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做好为会员提供技术支持、法律援助、教育培训和改善职业环境等各项服务工作,强化对会员的诚信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质量的自律监管约束。

2.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它包括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实质上的独立,又称为精神状态或自信心,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能使自己的结论依附或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审核和审阅等鉴证业务,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勤勉尽责。

结束语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法可谓花样繁多,财务造假行为的蔓延与发展是与其手法的更新和变化相互依赖的。造假手段是财务造假各要素中变化最快、最为活跃的因素,对造假手段的总结提炼具有特别重要的实战意义,“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造假手段虽然繁多,但最终都要通过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来实现,调节利润等数字。因此,强化会计监管,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管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财务造假现象的有力打击,也是防止和发现财务造假的有力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金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控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0)

[2] 王晓明.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动机及治理.现代管理科学,2006(4)

[3] 罗茂林.浅论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6)

[4] 裴苏.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对策.常州工学院院报,2005(3)

[5] 胡育.浅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商场现代化,2006(13)

[6] 马永义.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一些思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5)

[7] 黄永宁.采取综合措施防范治理会计信息造假.财会文苑,2004(10)

[8] 程炼,郭戎,徐凯.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与识别.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9] 张长海,陈险峰,吴顺祥.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美中经济评论,2005(1)

[10] 吴革.财务报告陷阱.北京出版社,2004(10)

[11] 刘静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揭秘与鉴别.财会月刊,2005(25)

[12] 吴娓.财务造假、盈余管理与管理层期权激励.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3)

[13] 邓倩.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问题的探讨.科技创业月刊,2006(2)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涉及会计科目深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 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涉及会计科目深度分析!(含案例解析)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涉及会计科目深度分析!(含案例解析)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 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1

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财务作假手段汇总

财务作假手段汇总 1、虚构收入 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这些手法非常明显是违法的,但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是合法,但实质是非法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此外,一些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1亿,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虚挂,这样虚增了5000万元的收入,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 2、提前确认收入 这种情况如: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以工程收入为例,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 3、推迟确认收入 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4、转移费用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帐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帐户中,以调节利润。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 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 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 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 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 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 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 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 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 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 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 然又声称上一年度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 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 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对于服务 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 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 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14、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

财务造假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财务造假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上至上市公司下至微小型企业,虚增收入、费用资本化、调整往来款项、随便调整折旧和关联交易等财务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财务造假不仅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更是破坏了我国资源合理分配的问题。财务造假归其原因是利益的驱动。因此为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严厉打击财务造假。 1、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长田镇油茶工业园,公司前身为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于2008年变更为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油茶产业化的企业。主要经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精制山茶油,茶皂素自然情节产品是公司的主导产品。产品获得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有机产品认证。2012年4月24日,公司上市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正式发布招股说明书,登录创业板。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在证监会网站上刊登了招股说明书,拟发行1268万新股。2012年6月,国内著名媒体收到关于新大地的举报信,举报其涉嫌造假上市,经调查发现了该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其披露的招股书相悖的事实,其关联交易过于频繁、虚增收入调节利润、财报失真等现象触目惊心,堪称创业板造假上市第一股。 2、对新大地的分析 、新大地主要会计数据 、新大地的盈利能力 新大地茶油茶粕毛利率表 同时期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表 由表可以看出新大地从2009年-2011年的茶油毛利率均高于30%,2011年甚至高达%,高于同时期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从事食用油加工的上市公司毛利率在6%左右,中等规模以上的茶油加工企业毛利率在23%左右)。2011年新大地茶油销售数量为吨,平均/吨的单价为元即元/500ml,然而当地市场的茶油价格为32元/500ml-40元/500ml,明显可以看出售价低于原材料价格,对此新大地方面却没给出任何解释。 、材料成本 根据新大地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山茶油2011年的销售

上市公司十大财务造假手段全解析【最新版】

上市公司十大财务造假手段全解析 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财务造假问题都层出不穷。仅仅2002年一年,美国经历了25起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事件,此后美国加强了对财务造假的审查和处罚力度,2004年以后美国财务造假基本绝迹。近几年来,中国国内财务造假的情况也是愈演愈烈,2008-2018年期间共有198家A股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发生过违规行为,违规案件合计243起。是什么原因致使美国财务造假基本绝迹,而国内财务造假层出不穷的呢? 在美国财务造假的公司,要面临着至少500万美金的罚款与10-25年的有期徒刑,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得到巨额的赔偿金,帮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也面临着巨大的赔偿风险。在国内,财务造假的顶格处罚也就仅仅的60万元人民币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与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收获的几千万甚至几亿元的利润相比,60万的处罚不具有任何震慑力。 财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基本思路都是围绕虚增资产、虚减负债和虚增收入展开的。本文总结了四大类十小类上市公司常用的财务造假的方法,具体包括:

虚增收入; 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 少记/转移费用; 提前或推后确认费用; 增加非经常性损益; 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 通过资产重组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 藉助关联交易操控利润; 虚增资产; 隐瞒负债。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这十种造假的手段。

一、通过收入和费用调节利润表 1、虚增收入 虚增收入就是收入「无中生有」,大多是通过虚构业务、伪造合同实现的。比如,金亚科技(300028)从上市前到上市后一直都在造假,手段非常「全面」。上市之前,金亚科技通过虚构客户、业务等方式虚增利润达到发行条件,2008年、2009年上半年虚增利润金额分别占当期公开披露利润的86%、109%。上市之后公司出现大幅亏损,为了扭亏,董事长亲自指挥公司财务人员,虚构财务报表。雅百特(002323)通过伪造境外项目虚增收入,它伪造了巴基斯坦的政要信函,虚构公司拿到了海外项目,增利润2.6亿元,占其当年净利润的73%,甚至惊动了外交部。此外,雅百特还通过伪造虚假的建筑材料出口合同,利用子公司将货物在境内外倒手虚增利润。在香港上市的周黑鸭被研究机构Emerson Analytics怀疑虚增收入,周黑鸭的问题顾客被称为「幽灵」,「幽灵」顾客在短短十几秒之内下单、挂单,并在店里逗留数小时甚至一整夜来挑选满减的促销产品,这种异常的行为使研究员怀疑周黑鸭销量的真实性,Emerson Analytics这家机构认为周黑鸭通过虚假下单虚增了32.8%的营业收入。 我们可以通过行业对比、与前年度业绩对比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虚增收入的嫌疑。比如一个行业整体处于衰退期,但企业的收入疯狂

企业财务造假问题分析以万福生科为例

企业财务造假问题分析—以万福生科为例 摘要 财务造假问题在历年以来层出不穷,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让我国经济发展得以快速向前。财务造假问题不仅造成了对国家经济的破坏,对市场秩序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公众利益的损失。由于企业财务的造假,会导致市场的恐慌,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今,经济在飞速发展,会计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还在不断地完善着会计制度,但一些个人及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发生财务造假行为,财务造假是一种蓄意的做法,为得到一些利益而采用欺骗的手段,对于企业来说,财务就好比是一个企业的“粮库”,一旦出现了财务问题,就会使企业发展缓慢,所以说财务诚信问题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由于某些企业不遵守诚信,导致财务造假现象日益严峻。造假现象对大众和市场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使经济市场不能持续良性发展。“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损失较大,投资者因此也受到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为世人上了强烈的一课,起到以点概面的作用,让人们对财务造假危害有所了解的时候,也开始关注财务造假的表现手法,挖掘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并探索治理企业财务造假的途径。 本文将以万福生科为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财务造假手段和动机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杜绝财务造假的建议及防范措施,财务造假行为给社会及会计行业造成了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对于此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并加以防范。 关键词:万福生科;财务造假;问题分析

Analysis on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falsification in Enterprises-taking WanfuShengk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fraud has emerg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China's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able to move forward quickly.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fraud not only damages the national economy, encroaches on the market order, but also damages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s the financial fraud of enterprises will lead to the panic of the market, thereby affe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nowadays, the economy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accounting environment is also changing, and we are still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accounting system. But some individuals and companies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take advantage of financial fraud, which is a deliberate practice. To enterprises, finance is like a "grain depot" in order to obtain some benefits. Once financial problems aris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ill be slow. Therefore, the issue of financial integr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social economy is related to the work and life of each of us. Due to the lack of integrity in some enterprises, the phenomenon of financial frau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Counterfeiting has brought serious harm to the public and the market, and disturbed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financial fraud loss of "Wanfu Shengke" is huge, which has brought huge losses to investor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brought about huge losses to investors. He learned a strong lesson for the world, played a general role in a point, let people see clearly the harm of financial fraud, but also began to explore the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excavating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in enterprises. And explor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fraud ways.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

浅谈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摘要 现代社会大环境下,随着世界经济的井喷式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同样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大小型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立并壮大起来,同时国有企业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在国防建设、科技发展、农技民生等关键行业和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优势。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及企业相关监管部门和法规的滞后,在利欲熏心的作用下,企业的贪腐现象越来越严重。企业的财务报表造假工作成为了即得利者及即得利团体最好的掩护方式,因此财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点关注。企业虚假财务报表在效益管理的制度下进行财务造假,为企业或个人谋福利。企业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使国家和投资者无法取得真实的公司财务信息,使公司出现会计诚信问题,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损失,为了预防和治理财务造假,采取怎样的相应措施预防财务造假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关键词: 财务造假;中介机构;内控。 目录 摘要 (1) 绪论 (4) 一、财务造假概述 (4) 二、财务造假手段 (4) 三、财务造假的案例 (4) 四、如何防范财务造假 (4) 1、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从严执法,提高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 (5) 2.加强中介机构监管 (5) 3.加强企业内控制度 (5) 4.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 5.增加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 6.建立社会检举制度.......................................................................................................................................... 五、结语 (4) 参考文献 (4) 绪论 目前,已经处于全面信息化的财务信息管控时期,企业对费用的管控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财务基础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将对企业高层的决策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不断加强企事业单位建设过程中的内部的财务防控一直是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现在已全面淘汰手工帐,电子帐也仅仅是辅助,识别虚假财务报表的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因此国家审计人员和中介机构必须尽快提高自身技能,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一、财务造假概述 财务造假是指有关会计从业人员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需求,或者要达到某种目的,运用相关经济法规和制度以及尚未发现的漏洞,或者利用法律、法规中的漏洞及不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故意使用和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资料进行随意的更改及变动,利用一些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掩饰,不能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的情况,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广义的讲,只要你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做账,都叫作假。 企业领导人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个人利益或者股东利益,保住昔日的殊荣,又或者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要求财务人员账上添彩,虚报产值和收入、利润,做几套不同的财务账目,用来应对不同机关的检查或上交国家有关部门;或者企业领导层为了小团体的私利默许或者有意识地引导财务人员对公司财务进行造假行为,伪造虚假购销合同、伪造免税文件、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极力的做到平帐,以期获得最大的利益;以及会计本人,为了个人的利益通过编造虚假经济业务,或者贿赂合作伙伴取得原始凭证,或者自制劳务费、招待费凭证等以虚开实,或者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收入挪作它用而滞后将收入计入公司账目,又或者因为个人的疏忽而造成账目信息的不准确或者相关证据的不完整,等等以上行为属于财务造假。财务造假将是企业的财务信息严重失真,影响公司高层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误导投资人和债权人,破坏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影响国家机关对于企业法人社会影响力的判断和对企业收入的把控,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滋生大量的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社会蛀虫,为他们的违法行为提供保护伞。 二、财务造假手段 在当前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之下进行财务工作的造假,其造假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收入的违规记录上,还包含了虚报资产、虚报支出等等情况,或者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以及评估数据等文件来隐瞒资产,造成实际与账面不符。我国企事业单位的造假常用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手段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公司财务造假的漏洞分析与方法

公司财务造假的漏洞分析与方法 一,财务造假 (一)操纵收入 1、虚构收入:虚假交易、虚增成交金额、将非营利交易确认收入、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2、借助一次性行为夸大收入 ( 1 )将出售业务部门或资产所得转化为营业收入 第一步:将出售业务部门或资产低价出售 第二步:由买家将成交价与公允价格之间的差额,购买上市公司产品或服务,或者买家低价向上司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 目的:增加营业收入或降低营业成本 ( 2 )将收购支出转化为营业收入 第一步:上市公司高价收购其他公司的业务部门或资产 第二步:卖家将超过公允价格的部分,用来采购上市公司产品或服务,或者卖家低价向上司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 目的:增加营业收入或降低营业成本

3)将亏损打包进一个子公司或部门,然后出售 第一步:将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亏损集中在一个子公司或部门 第二步:高价出售该子公司或部门 第三步:上市公司通过借款、担保、项目合作、并购费用等补偿买家付出的高价 4)进行互换贸易,夸大收入 高价出售商品或服务的同时,高价收购对方的商品或服务 3、提前确认收入 1)确认尚未开始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收入 a、以优惠价格要求客户一次性购买多年服务,将总额确认为当年的营业收入中; b 、年底前签合同收款,在合同约定义务尚未履行前将合同款项确认为当年收入; c、房地产公司以工程完工验收、收到房款确认收入。 2)买家没有明确承担付款义务时确认收入 a、向客户发错的货; b 、向没有要求的客户发货; c、答应客户可以无条件退货情况下,在退货期限内确认收入; d 、向根本没有付款能力的客户大幅延长信用期的情况下发货。 二)操纵费用 1、将本期费用推至未来 1)延长折旧摊销年限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概述 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造假不会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的手法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国家市场经济的有序、稳定的运行。剖析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1]究其财务造假的内因: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财务人员受到内部压力是客观原因,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是自然原因:而财务造假的外因是会计准则、制度及证券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审计监督难以做到公正性,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应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两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治理财务造假行为,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财务造假的含义 财务造假是指财务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帐务中弄虚作假,伪造、变换会计事项,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将财务造假定义为,针对上市公司而言,财务造假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轻率地行为,无论是虚假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2]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财务造假的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财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然而近些年来,财务造假现象日益增多,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财务就会把它和作假账联系在一起。 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目的:1、为了粉饰企业的业绩考核;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3、为了发行股票早日上市;4、为了逃税偷税或操纵股价;5、为了某种政治企图;6、为了推卸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及案例

财务报表造假形式及案例 会计造假分为三步:第一步会计凭证造假,第二步会计账簿造假,第三步是财务报表造假。 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段主要有: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虚报亏损、根据行业平均比率指标直接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等手段。以下以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为依据,结合相关造假步骤和手法进行分析。 一、表表不符 根据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单位对外提供的一些报表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应等于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应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金额保持一致。而在审计人员的审计中发现,单位表表不符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就如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对一企业年度报表审计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该企业近年来未进行任何长、短期的投资,资产负债表中长、短期投资均为零,但在损益表中“投资收益”项目中却记了100万元,经检查企业投资收益账户,发现企业投资收益来源于一笔装修业务,企业为了逃避建安业营业税,而将装修收入列入

投资收益,造成表表不符。 二、虚报盈亏 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不法目的,随意调整报表金额,人为地加大资产调整利润;或为了逃税,避免检查而加大成本费用,减小利润。报表本意是要向一些使用人提供最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个真实的参考,但虚假的会计报表传递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与欺骗了报表使用者,使他们作出错误的决策。 如一辉实业,1993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但至1997年,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陡然增至1个亿,后经查,这次“飞跃”纯属协力、兴蒙、国正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取高额审计费而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所为,短短几年,该企业就凭着假报表和假报告套取银行贷款达4000多万元,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有些单位把会计报表变成随意拉缩的弹簧,拉缩出许多为已所用的会计报表,有的单位对财政的报表是穷账,以骗取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对银行的报表是富账,以显示其良好的资产状况,骗取银行贷款;对税务的报表是亏账,以偷逃各种税款;对主管部门的报表是盈账,以显示其经营业绩,骗取奖励与荣誉等,这样随意调节会计报表,最后所导致的结果是国家受损失,少数人中饱私囊。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学校代码14199学号01110108 分类号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教学部商学教学部 专业名称会计学 年级2011级 学生姓名付瑞红 指导教师刘吉雅 2015 年04月30日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竞争也一天胜过一天,企业获取利润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会计法规制度的完善是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怎样通过有效管理会计人员的行为,来减少财务造假的发生,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有许多要注意的事情,其中,对财务造假手段的控制尤为重要,它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素。财务造假的有效防范是当前经济市场化现状下不能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深远。 就目前的经济现状而言,国内外财务造假事件频繁发生,造假不只是国内问题,也成为了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同时,严重损害了国民的经济利益。如何很好的解决财务失真现象已然成了经济界的焦点问题。对财务中存在的造假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普及对财务造假现象与本质的正确认识,而且可以为有效治理财务造假现象提供参考对策和依据。本文首先对造假的概念、特征及原因做了简单阐述;其次分析了财务造假的危害及手段;最后给出了几点防止财务失真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手段,防范措施

Analyses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financial fraud Author’s last name: Fu RuiHong Teachers name: Liu Jiya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accele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competition faced by the business operators are a day than a day, the enterprise profit space also more and more small. The perfection of accounting law system is the main factor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how to through effective management accounting personnel's behavio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financial fraud, the present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enterprise in daily business activities, there are many thing to pay attention to, among them, the control of the financial fraud mean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t is the basic elements of enterprise stable development. Effective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fraud under the marketization of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is not lack of important content,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financial fraud occurred frequently, fraud not only the domestic problems, has become a global hot issue. At the same time, serious damage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 How a good financial distor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economic problems. Of financial fraud problems in study, not only can spread of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countermeasure and basis. This paper on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s of the fraud did briefly; Secondly analyzes the harm of financial fraud and means; Finally some measures to prevent financial distortion. Key words: financial fraud, mean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治理 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1.引言在当今社会财务造假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目前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财务进行造假,财务造假对社会在成了严重的危害。首先,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危害,使投资者的维权之路走的很艰难而又艰辛;财务造假还会造成诚信的缺失及其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如果上市公司在监督下都在造假,更不用说非上市公司了,投资者都对它们失去了信任,因而真正想对企业的上市公司将难以融资,对社会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 2.1 利益驱动是财务报告造假产生的根源尽管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 但财务报告造假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原因, 一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由于受利益驱动而采用一系列会计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造假, 如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经济事项, 虚增经营业绩等屡见不鲜, 随心所欲地任意调节会计事项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目的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在证券市场这个重要舞台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就想方设法地提高公司业绩。二是上市公司内部业绩评价制度作为内部管理重要环节, 是评价各个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标准。没有业绩评价标准, 就没有争优创先, 奖勤罚懒, 激励和约束机制就得不到实现,而这种业绩评价制度的缺陷正好为财务报告造假提供了土壤, 会计数据通常是上市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奖金、工资和职务提升的依据。如果本年度不能实现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奖金就会减少, 工作岗位也可能丢掉, 所以, 这种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告造假提供了动机。科龙电器的高管舞弊具有手段隐秘、危害巨犬、监守自盗、难以发现的特点。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频发的造假事件更暴露出令人不安的现象是高管舞弊向第三方公信机构蔓延,个别银行、券商参与到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中,使得造假案件越来越复杂。该类案件令人防不胜防,不仅受蒙蔽的审计师无从发现,普通民众更无从分辩真伪,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遭受严重打击。 2.2 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财务信息供需主体没有形成公司治理因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