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评价

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 介绍

自 6月1日起施行。

一、概述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即“四节”)与环境保护,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中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中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编制原则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

2、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

3、体现过程控制。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5、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三、标准简介

《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

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为全部满足《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对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能够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对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对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热岛强度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能够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

年后进行。

◎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是;应全部满足本标准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见表 3.2.4-1、表3.2.4-2。

表3.2.4-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表3.2.4-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字体:大中小】2010-09-01 11:12:43 来源:中国天气网 目前全球对建筑“绿色”与否的评估标准主要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LEEDTM),英国的建筑科研组织(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BRE)“环境评价法”(BREEAM),日本的CASBEE体系等。其中以LEEDTM标准体系为最完善,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 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具有影响力。 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级体系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实践,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建立了一套自愿性的国家标准LEED (Leadership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领导型的能源与环境设计),该体系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可持续性 建筑,进行绿色建筑的评级。简而言之,LEED是设计、建造和世界上最好最环保建筑的一套先进体系,整个项目包 括培训、专业人员认可、提供资源支持和进行建筑性能的第三方认证等多方面的内容。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为了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2006年6月1日,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一次为“绿色建筑”贴上了标签。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以《标准》为基础,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通过这六类指标将建筑划分为一星至三星3个等级。 为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通知,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明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有效期为3年。 通知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和 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委托具备条件的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开展所辖地区一星级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 标识工作。 通知指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 标识有效期为2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对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 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3年。 从LEED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任何一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特别是一些推荐性的评估体系,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果这些基本的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 那么这套体系最终不可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 第一个问题就是开发商如何受益? 也就是如何让得到绿色认证的建筑得到更高的估值,这会给开发商带来最直接的利益。当然这是针对那些不仅仅是想"打绿色牌",炒作绿色的发展商,而是一些脚踏实地的,具有前瞻性的开发商。因为我们目前所讲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建造完之后的给一个认证,而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这就需要从各 方面加强重视,保障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最大化的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通过 将绿色节能理念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就能保障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这 也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引言 绿色节能理念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把建筑领域对环境 的损害降到最低,并且综合运用资源与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得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绿色节能理念原本是在经济领域得到应用,之后慢慢 在建筑领域也得到普及。对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实际运用,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资源对整体环境的压力,并且使得建筑领域的浪费现象得到很好的 控制,进而促进绿色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与运用。 1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及节能设计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对 于环境保护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当前这种情况,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做好节 能设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定的环境恶 化情况。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在2014年之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放缓,同时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所以,在对经济开发过程中,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当前该工作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建 筑业的发展中,要求积极应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措施才能构建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这样可以逐渐降低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才能对资源 进行优化,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和谐地进行,尽早实现 环境保护的功能。因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基础研究比较晚,因此 就会存在着建筑质量比较差,区域差异明显、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绿色环保理念 较为缺乏等等问题。进而就会导致我国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 较为困难。而在绿色建筑初始发展时期,以政府的政策作为基本核心制度因素以 及技术产业化作为支撑因素,这些是对绿色建筑发展造成影响的制约因素,在大 众消费者需求、开发商认识以及绿色建筑初的投资等等则构成了第二层次制约因 素群,在完成了初始阶段以后,这些都是绿色建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以及遵循的原则 2.1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但是从当前的发展现 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没有科学使用高能效设备 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盲目的使用高能效设备,没有结 合实际的需求,造成投入的设备和建筑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造成了设备的应用紧缺问题。有的高效能设备的闲置问题比较突出,而 应用的设备和实际的能耗偏差比较大,没有达到设计的要点。 (2)绿色节能的拼接设计问题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设计方式,但是设计人员对 绿色节能设计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就比较容易出现技术硬性拼接的现状,设计技术的科学性不强。具体设计过程中

绿色工业建筑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工业建筑标识申报 自评估报告 申报项目名称:单击此处输入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单击此处输入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单击此处输入名称 自评星级:请选择星级 自评依据:《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二〇一九年六月制

填写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标识的工业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评价指标体系所有参评项的总分为100分。存在不参评项,应按照比例将剩余参评项总分调整至满分再计算实际得分。 3.“自评得分”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按“分值范围”填写得分值;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0”;因项目情况可不参评的项填写“○”。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项不参评,应在该项“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4.“自评得分”的分值应与“分值范围”一致,不满足分值范围下限的则为“0”分,且累计得分不可超过上限;因项目情况可不参评的项已注明,其余项如不满足“评价内容”要求则为“0”分。 5.“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并与申报书、申报声明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7.不得自行删除本报告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 一自评总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效果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自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3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场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5节能与能源利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8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9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运行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11技术进步与创新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工业建筑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6年最新标准规范清单

2016年最新标准规范清单

不锈钢建筑型材JG/T73-1999 滑模液压提升机JG/T93-1999 混凝土输送管型式与尺寸JG/T95-1999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 GBJ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2006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50117-2014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50121-2005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50122-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 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125-2010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J126-2008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1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土的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T50146-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4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5-201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木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砂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

《砂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砂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组 2019年10月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砂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2018-1957T-JC)作为行业标准立项,由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编制工作由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和北京建筑大学等单位负责。 1.2 工作过程 工信部于2016年9月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包括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以及绿色供应链的创建与评价工作。为了统一绿色工厂的评价技术要求,文件附件给出了《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作为标准出台前各行业评价工作开展的相关依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的《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已经于2018年5月正式发布。 2018年11月,工信部下达《砂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准立项文件。 2019年初,在绿色工厂整体标准体系架构下,标准起草单位提出《砂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标准计划。 2019年3月,编制初稿。 2019年5月-8月,标准起草单位征集、整理、汇总行业相关绿色工厂指标,对于关键定量指标开展验证。 2019年10月14日,召开标准编制启动会议,并组织专家对标准初稿进行研讨,半月内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9年10月下旬,发布“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9年11月底,召开编制工作全体会议,讨论反馈意见,形成送审稿。 2019年12月,审查、报批。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作者:王诗源班级:0801402 学号:11 邮箱:429280182@https://www.doczj.com/doc/3a13159541.html, 摘要: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建筑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最低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文章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原则,并就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能源;绿色建筑;生态节能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

《智慧零碳工业园区设计和评价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智慧零碳工业园区设计和评价技术指南》团体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二〇年三月

一、标准工作简况 为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中国政府开展了大量积极的,富有雄心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激励政策和标准规范等,引导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规范工程实施效果。 建筑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建筑建造过程和运行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产业升级转型,工业园区是支持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集聚效应的核心单元,未来工业园区将有大规模的发展。实现工业园区能源系统的智慧化,以及园区整体的零碳运行,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1.标准的作用 (1)为工业园区智慧与零碳设计提供支持 建筑的节能与绿色、能源系统的智慧化具有较为充实的技术基础,但是提炼到工业园区层面,以及将智慧与节能低碳整体起来,尚还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支持。工业园区建设者和运营整缺乏对智慧与零碳的整体思路。本标准为其提供整体框架和技术设计指标,梳理核心要点,为实现智慧零碳园区提供必要的设计支持。 (2)为工业园区智慧与零碳评价提供支持 工业园区的智慧与零碳需体现在具体的技术指标上,本标准从低碳经济与低碳管理、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以及智慧化系统等三个方面,系统的评价工业园区实现的智慧能源与零碳的效果,补充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3)为行业的零碳与智慧化发展指引方向 本标准提出以智慧信息化系统为支撑的指标体系,有助于筛选和发展有实际智慧与零碳效果的技术,通过实际数据对项目和技术的应用效果做出评价,避免以“高技术”为导向,忽视工程本身是多项技术的结合体、是技术与运营管理的综合结果,实际数据还能够起到规范运营管理,实现长效的智慧与零碳机制。 2.任务来源 2017年,擎洲光电与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并引入英国零碳建筑师事务所团队,计划在东莞落地首个“智慧零碳工场”项目。 2018年9月,擎洲光电与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订了技术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年2月

前言 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已于2013年8月8日发布,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工业领域第一本综合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指导绝大多数行业工业建筑评价复杂性。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工业建筑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目,是为绿色工业建筑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具体指导,为绿色工业建筑标识评价提供更加明确技术原则和评判依据,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和相关评审工作发展。 本细则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学会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员:徐伟、张家平、李丛笑、李国顺、袁闪闪、王明磊 孙宁、郭丹丹、许远超、尹运基、宋甲英、曹国光 曹国庆、李亨、吴剑林、俞水凤、张颖、孟冲 邓高峰、牛秋蔓 本细则主要审查人员:王有为、虞永宾、袁镔、张小慧、吕伟娅、巫曼曼 赵霄龙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3.1 一般规定 (3) 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5) 4 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7) 4.1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7) 4.2 节地 (13) 4.3 物流与交通运输 (17) 4.4 场地资源保护与再生 (23) 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4) 5.1 能源利用指标 (34) 5.2 节能 (37) 5.3 能量回收 (53) 5.4 可再生能源利用 (55)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8) 6.1 水资源利用指标 (58) 6.2 节水 (64) 6.3 水资源利用 (73)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3) 7.1 节材 (83) 7.2 材料资源利用 (88) 8 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 (100) 8.1 环境影响 (100) 8.2 水、气、固体污染物控制 (101) 8.3 室外噪声与振动控制 (110) 8.4 其他污染控制 (112) 9 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 (116) 9.1 室内环境 (116)

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一、何谓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进行广泛的实施。(三)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综合性系统节能的目的绿色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利用空气处理、尽可能地多采用自然光、优化完善自然通风设计等诸多综合系统,整体性多方位地进行优化与系统整合。将多方面的使用功能有机地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科学系统地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整体性综合控制当中暖通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建筑当中暖通系统占其总能耗百分比高达50%以上。对建筑物的暖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有机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首当其冲就是要从优化暖通系统的设计入手,其节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暖通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从当前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效果来看,节能效率最高的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控制技术的绿色建筑系统,一般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 (四)充分利用洁净丰富的太阳能天然能源就目前而言,太阳能为目前已开发的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极为洁净和廉价等诸多显著优点。目前,在住宅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能资源相对还是十分丰富的,浙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10~2100小时。这为我国开发利用洁净的太阳能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制约着太阳能利用的最大因素在于其能量转换率过低,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兼论政策、制度、项目)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 (兼论政策、制度、项目) 叶凌工学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设标协绿色生态委 DGNB注册高级咨询师 主要内容Contents 1. 标准背景 2. 标准体系 3. 标准应用 4. 标准展望 2017/12/42

一、标准背景 绿色建 筑标准 政策导向的落实科研成果 的转化 技术实践 的总结 2017/12/43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8) (见后) 1980s 1990s 2000s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6]4号)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 《城市建设节约能源管理管理实施细则》 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国发[1992]66号)(1992 & 2005) 《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建办科[1995]80号) (1995, 2002 &2012) 《节约能源法》(1997 & 2007) 《中国21世纪议程》(国发[1994]37号)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143号部令) (2000 & 2005) 2010s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号)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国发[2007]17号) 建筑节能→ 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 1.1 标准落实政策导向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3〕2号)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 1.1 标准落实政策导向 ?终极目标 ?尊重环境 ?因地制宜 ?功能要求?有居-宜居-乐居?理论核心?缺一不可?时间前提全寿命期四节 一环保 与自然和谐共生 健康适用高效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引用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总述》坚持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1.1 标准落实政策导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 介绍 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一、概述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的定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即“四节” )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方米,预计到 400 多亿平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在我国发展绿色建 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编制原则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2、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 3、体现过程控制。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论文全文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爱清韩涛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王冰 摘要:介绍了申报二星级绿色建筑需要完成的节能项目,列出了主要的节能设计指标,可以对其它绿色建筑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环保、无害、低碳、可持续发展。 1 项目设计背景 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目的。经项目申请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对“生态谷”12号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的12号楼将成为东营市第一栋“绿色建筑”,山东省第二栋二星级“绿色建筑”。 该建筑的建成与使用将对东营市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极大地提高东营市建筑节能设计和节能技术应用水平,为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生态谷”项目是以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包括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企业研发总部、院所合作基地、企业孵化社区等内容的高新科技园区。“生态谷”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容积率1.03左右,建筑密度21.6%,绿地率36.7%,基建投资5.4亿元。园区规划合理,建筑造型优美。场地建设与选址完全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要求。室外绿化物种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总体规划秉持“自然、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为本建筑申报绿色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划平面图与鸟瞰图如下: 王爱清 1963.4,本科,高工 邮编:257091 东营市府前街98#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Wangaiqing618@https://www.doczj.com/doc/3a13159541.html, 联系电话:0546-8332370-630

绿色建筑与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

绿色建筑与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 一、建筑节能背景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是对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湿度、非透光/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能、采暖空调水系统性能、空调风系统性能、采暖空调能耗及年冷源系统能效系数、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等性能检测。此标准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 JG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是对室内平均温度、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外围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外窗窗口气密性能、耗电输热比、外窗外遮阳设施、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补水率、室外管网热损失率、锅炉运行效率、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等进行节能检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2005版发布的节能水平为基准,结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分布情况,明确了本次修订后我国公共建筑整体节能量的提升水平。这种基于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也符合目前国际习惯做法。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针对居住建筑节能目标和室内设计参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建筑热工设计、采暖/空调与通风的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等实现节能。 二、建筑节能现状 1、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上升至35%。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重的占比,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2、97%以上高耗能建筑,加剧能源危机。截至2013年底,中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500亿平方米以上,其中城镇既有建筑面积从2001年的110亿平方米增加至2013年的270亿平方米。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每年建成的建筑面积已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且97%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3、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亟待改善。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

方案设计 ——节能与绿建专篇范本

第十章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部适用 2014年9月版 适用应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重庆地区 10.1设计依据(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增减相关设计依据) 10.1.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 10.1.2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10.1.3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 10.1.4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1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09 10.1.6 其它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及标准 10.2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XXXXX,属夏热冬冷地区。项目居住建筑部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公共建筑部中,xxxx号楼为三层商业用房,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相关规定。(界定适用标准) 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总建筑面积39856.56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面积29868.54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9988.02平方米。(描述项目情况) 10.3建筑专业 10.3.1总平面布局(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总平面布置主要采用东南向的错列式布局方式,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有效利用太阳日照,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10.3.2围护结构主要保温材料及热工性能(下表为案例示意,其他材料选择见附表1) 主要保温材料及其主要热工参数表 10.3.3节能安全防护 10.3.3.1主要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一、编制背景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及《建设部关于建设领域资源节约今明两年重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建科[2005]98号)中均提出了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并提出了编制《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标准的具体要求。 二、编制原则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2、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 3、体现过程控制。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5、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三、编制情况 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2005]63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借鉴国外同类标准,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开展了《标准》试评工作,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简介 《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 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在广大学者和政府的多方努力下应运而生.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维基百科将绿色建筑表述为:通过在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仔细与全面的考虑,以提高建筑在土地、能源、水、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建筑对人们健康以及周边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实践活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认为绿色建筑追求的是如何实现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到运行和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对环境造成危害总量最少,同时居住者和使用者有舒适的居住质量.评价体系分5个方面:合理的建筑选址(sustainablesites)、节水(waterefficiency)、能源和大气环境(energyandatmosphere)、材料和资源(materialandresource)及室内环境质量(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该标准 成为绿色建筑实践与设计的有力推动者. 读解绿色建筑,其涵义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最小且高效率地使用能源,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里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可持续建筑物. 2绿色建筑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遵循以下原则: 1)和谐原则:建筑作为人类基本的生活、生产场所,由于其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和影响,其自身系统和谐、与环境关系和谐便成为绿色建筑特别强调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