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日期: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内容提要

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深入地有目的的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学生每个时期的心理需求,及时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引导,真正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训练和培养。

一、更新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热爱集体,培养学生责任感

三、助人为乐,培养学生健康情感

四、开展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培养竞争与承受挫折能力

六、培养合作精神

何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年龄特征、身体状况、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们心理的主流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富于创新精神。同时,由于这一代人成长道路比较平坦,生活条件优越,再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家长百般呵护,很少甚至从未经受过大的挫折,往往表现出固执任性、自制力差、娇气、孤僻、自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水平低,稍不如意就容易出现心理偏差,甚至酿成悲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心理上的独立意识、自尊意识逐步增强,对与异性交往、物质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强烈,但由于自身能力、地位等因素,这些需要又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因而心理上存在许多矛盾。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提到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深入地有目的的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

展。在这一工作中,广大的班主任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天天与学生接触,有着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学生每个时期的心理需求,及时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引导,真正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训练和培养。

一、更新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现代德育理论和心育理论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建立起一套心理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扎扎实实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和谐、协调、全面地发展,完成“个体的人”到“社会的人”的根本转变。它要求我们牢固确立以下几种意识:1.目标意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教育分类中对情感领域的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分层目标教育,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情感得以逐步丰富和健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必须持之以恒的过程。2.适应意识。这是心理教育的主体工作。它要求培养中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对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和学习等作出积极主动地适应。3.矫治意识。这是心理教育的基础工作。它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中学生业已存在的不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给予必要的疏导和矫治,教会学生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指导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须尽快求助心理咨询人员或心理辅导老师。4.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这

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教育者,必须把心育放到为国育才、培养竞争型人才的高度去身体力行。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耐挫意识,使他们永远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旅途中的风风雨雨和新世纪的挑战。这样,就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潜能,确立自信,从而奋发向上,不懈追求,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乃至和谐协调发展的理想境界。

二、热爱集体,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集体中,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共同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心理依托;成员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每一个人为班集体的挫折感到真诚的难过与忧虑,集体为每一个人的成绩感到由衷的欢喜与自豪。一个班级只有当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了这样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时,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班集体”。老师应该善于把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对集体的责任感,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认识“我既然热爱我的集体,我就应该让她越来越好。”学生的这种责任感的形成源于共同的班集体奋斗目标,因为班级中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同学们就有了行动的准绳。只有让学生感到“这是我们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教师强加给我们的命令”,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去为班集体做好每一件事。例如,每周大扫除和每日三扫工作,都是由学生干部带领同学们自觉完成,同学们认识到,卫生工作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做。班主任老师还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干部独立处理班级事务,组织各种活动,设法让学生在创

造性的工作中看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和作用,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为集体奉献的幸福,这样会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更加深厚的感情。多年来,当一些学生犯错误影响集体荣誉时,他们会感到内疚,并承担自己的责任,立即改正。有了集体责任感,犯错误的同学也越来越少了。

三、助人为乐,培养学生健康情感

助人为乐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品德,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种品德,通过这种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孩子如果从小不懂得关心他人,不肯帮助别人,就会形成孤僻、固执、自私自利的性格。在将来的社会中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不会有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不能享受到为他人奉献的幸福,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有利于他的一生。“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我常教育学生要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不管是学校中的还是社会上的,只要发现有困难而自己又有能力帮助时,都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为特困学生捐款捐物活动中,同学们懂得了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也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

四、开展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来自我完善各种心理素质。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如开展“帮困扶贫”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举行歌咏比赛、书画展览,显示学生的才能和爱好;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发

展学生的爱好和个性特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感受和体验努力和成功、失败与挫折,籍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和信心,这些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完善心理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觉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培养竞争与承受挫折能力

竞争,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优胜劣汰是自然

规律,没有竞争就不能生存发展。现代社会要求人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作为班主任,应当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使学生形成争优好强的心理,并且让他们懂得才能高的人,才会在竞争中取胜。同时也要让学生们懂得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要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作为班主任,我从道理上提高学生们的认识,给他们讲中外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失败取得成功的事例,并且帮助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失败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个人的需要,追求的目标,应以客观现实的可能性和自身条件的可能性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过高过急,让学生面对现实,找出自己的差距,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及找出怎样改正错误,提高成绩的方法。让学生树立“失败是成功之母”“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做到成败安然,将胜利、失败都作为零的起点。

六、培养合作精神

21世纪不仅是竞争的时代,也是交流合作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除了个人的天分和努力外,还要有善于

与人合作的精神。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先决条件”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交往热情,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团结协作,懂得用爱心和同情心,去理解和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一臂之力。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与人合作的榜样,而且利用各项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独生子女的弱点。鼓励他们友好交往,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意识与习惯。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与人合作的基本技能,奠定合作的智能基础。

总之,生活在现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还很多,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得到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 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 办学思路的历程中,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年级班主任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一一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 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德育组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需要加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 青少年是发展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期。要想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了解他,才能帮助他。 学生成长的很快,转眼就长高,长大了,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或教育方法不对,师生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还会白白浪费许多精力与时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陪伴,需要指导,需要有人倾听学生的心声。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兴冲冲想跟教师谈一些事情,但教师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叫学生等会儿再说,或者学生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没想到教师一听就发火、责骂,根本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每当学生跟做教师的你说话时,你尽可能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全神贯注地听学生说话,让学生觉得教师很在意听他说话,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 如教师经常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教师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走进学生的世界,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学生,尝试着不去随意批评学生,只要教师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接纳学生,学生就会很乐意和教师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并非梦想,学生也能顺利迈进向成功之路。 二、留心学生的心理求助信号 尽管为人教师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受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少部分青少年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了解有关儿童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会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儿童心理求助信号。这些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活着没有意思,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方面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份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但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家长和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自己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而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 三、给学生更多的爱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等。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同时,“爱”的营养缺乏,他就不能或很难学会积极的社会交往。因此,教师要从小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要倾听学生说话,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感到很孤独。仔细倾听学生的诉说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便加深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信赖和安全感,注意学生讲话的内容,并表达教师的理解和同情,不要对学生的感情或意见武断地表示否定的态度。同时,要公正的评价学生,有一些教师喜欢这样说: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各种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的延伸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小学生的健康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新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性格孤僻,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面对家长,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或因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能与孩子很好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小孩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排斥心理。 (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另一方面学校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3)逆反心理严重。 有的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一切,自傲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意见,

对老师及家长采取敌意态度。有的孩子不能够正视别人好的成绩或优越的家庭状况,即使是好朋友,他也会想方设法攻击他们,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途径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目的? (1)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帮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影响。指引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与教材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以借助活动课、班队活动、专题讲座、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里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和研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服务。缺少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也就谈不上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方法 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鼓励法。 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 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2、反问法。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家长和孩子谈时要试探、发问、反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出难题法。 给孩子出点难题,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并要让其自己解决,只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经受失败和挫折,才能产生经验和教训。 4、讲故事法。 儿童都爱听故事,家长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适,还能鼓舞孩子上进。 5、兴趣引导法。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现其兴趣和爱好。 6、反面教育法。 家长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清是非,对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长要给予引导,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其心理预防。 7、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一旦孩子犯了错要批评的严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2、儿童心理变化的七忌 一忌无注意力。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 二忌无毅力。要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 三忌无适应力。要训练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四忌无控制力,要训练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五忌忧郁沉默。要培养儿童乐观幽默的性格,切忌郁郁寡欢。 六忌依赖。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炼。 七忌无独立生活能力。要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关健。 3、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要点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儿童。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丰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丰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陈平 中职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心理、个性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个性心理的形成,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得异常突出,外在表现为顶撞老师、破坏公物、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为此,学校加大管理力度:装摄像头、请保安、分派值日老师,可是收效甚微。中职学生这种心理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但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特别是给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造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课外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建议通过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来促进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心理因素中职阶段正是学生由少年步入青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人生的特殊阶段,中职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强烈,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他们特别渴望具备类似成年人的那种能力;为了表现出自己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常持批判态度。但另一方面他们毕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与分辨是非能力,求知欲虽旺但易转移兴趣,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 2、学校教育因素①教师原因,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空洞的说教和呆板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则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最直接的客观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的又一主要因素。一些教师不顾

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业分数,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疏远、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②学生原因,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处于迷茫之中,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途径,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或顾及所谓的“面子”跟老师对着干。 3、环境因素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重大,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离异、留守、放任自流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②学校环境,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中职学校,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不免会遇到一些不便之处,又一时又无法解决,因此会造成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③社会环境,当代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社会上五光十色的事物和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同伴及群体不良因素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他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兴趣爱好,他们之间容易相互认同,相互感染。因而青少年同伴及群体中的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有较强的交叉感染力。 二、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课外活动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的场所,是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也是学生把心理压力完全释放最佳的场所。也是我们教者可以合理把握渗透心理教育的一个极佳的课外环境。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约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再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都会是脆弱的,甚至是有严重缺陷的和偏狭的。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我们应该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目前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过分溺爱型。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独生子女,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

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生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二是功利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的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衡量学生;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外语班等学习,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很大。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三是缺爱型。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小孩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一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二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启发式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浅议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 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必须具有国际竞 争力,且极具创造力。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剂。现代教育的 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 性的作用。 近年来,在中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且几乎都与中学生心理方 面的原因有关。中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甚至出现犯罪、自杀的现象频繁发生。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本文主要探讨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转变观念看待学生。长期以来,班级工作往往以社会的道德规范 和行为要求对学生加以积极引导,使他们成为符合道德要求的公民,却忽 视了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往往混淆了思想品德和心理的界限。在班级管 理中,学生每日都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动辙扣以思想品质 的帽子,就容易出现无的放矢的现象,我们的教育不但没有产生实效,还 会引起学生抵触,产生逆反心理。在班里,当学生有问题时,我并不急于 给问题定性,也不随便对学生的品质下定论,而是进行耐心地了解,站在 学生的立场上看待事情的始末,透过表面挖掘深层的心理动机,找到症结 所在,然后施以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未来,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健康尤为关注。但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极为关注,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忽视了。这也不能怪大家,很多家长都不懂得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这么小,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其实,据心理学家们统计: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少儿时期的一些经历有关。因此,心理学家呼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小抓起。因为一个人的个性是从幼儿阶段到青少年阶段逐步发展成型的,假如我们忽视了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心理问题,任由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或是心理问题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相当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当的亲子教育方式有以下几点:一种叫做“树大自然直”的放任式,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自己长大就是了;一种叫做“有钱走遍天下”的溺爱式,父母认为自己赚钱让孩子吃好穿好就算尽了责任,只要有钱孩子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一种叫做“棍棒之下出才子”的严厉式,孩子只有严厉管教,才会有出息。在这些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容易出心里问题。 有些家长也许会说: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不懂,应该交由老师来处理。其实不然,孩子在校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和孩子在家庭社会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来比,太少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才能做好。很多问题的产生还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有句话说得好:“儿时,父亲是山;成长中,师友是山;工作中,伙伴是山。”父母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偏执、暴躁、孤僻、自卑、嫉妒、厌学、撒谎、逆反、攻击行为、社交恐惧、偷窃癖以及由早恋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既是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导力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 农村学校各种条件有限,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有专职教师负责,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心理咨询室要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工作,如入学适应性调节、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以指导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通过心理信箱(包括 E-mail)和热线电话等途径解答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接待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对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原因,再进行心理治疗。但是现有教师并非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心理咨询室还可以开展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 知识和简单操作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向家长提供有关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咨询,指导家长

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恰当的教育策略,从而做到家校结合,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疏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和心理困扰,不同成熟水平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团体训练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从事团体辅导的教师要掌握团体辅导的技巧,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来设计和安排团体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领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调适与保健的方法。 对于普遍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报告、讨论等方式进行团体辅导,而对于个别存有心理困扰或患有轻微心理疾病的学生,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通过心理疏导或专业治疗,使其心理困扰或轻微心理疾病得到排除或减轻,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增进心理健康。当前,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知发展疏导。学生的认知发展既有年龄段的共性,又有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我们要教育学生会用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自身的认知发展特点,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不断发挥自身的智能优势,也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日期: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内容提要 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深入地有目的的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学生每个时期的心理需求,及时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引导,真正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训练和培养。 一、更新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热爱集体,培养学生责任感 三、助人为乐,培养学生健康情感 四、开展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培养竞争与承受挫折能力 六、培养合作精神

何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年龄特征、身体状况、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们心理的主流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富于创新精神。同时,由于这一代人成长道路比较平坦,生活条件优越,再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家长百般呵护,很少甚至从未经受过大的挫折,往往表现出固执任性、自制力差、娇气、孤僻、自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水平低,稍不如意就容易出现心理偏差,甚至酿成悲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心理上的独立意识、自尊意识逐步增强,对与异性交往、物质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强烈,但由于自身能力、地位等因素,这些需要又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因而心理上存在许多矛盾。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提到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深入地有目的的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内容摘要:学生心理健康欠佳是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一、建立“心灵对话本”,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二、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三、用远大理想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四、重视“罗森塔尔效应”的激励作用,开展生日祝福活动,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五、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家请看下面几则材料: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学生,因为期中考试成绩未达到父母要求,心中害怕,便离家出走,在外流浪多日,险些被人拐买;某名牌大学的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因在一次晚会上唱歌跑了调,引起同学的哄笑,便觉得无地自容而自杀;美国依阿华大学一位刚获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因为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竟开枪打死6人,然后自杀。上述几个案例都来自权威报刊杂志的报道。 大家再看下面几个事例:一高中学生因没有完成作业而想跳楼自杀,幸亏老师和同学们及时阻止而未发生恶果;一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如同学而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而未酿成悲剧;一学生因迷恋武侠小说精神迷茫而离家出走,险些命丧他乡;一学生因不堪忍受学习的重负而和死去的二大爷展开对话。上述几个事例都发生在一所普通高级中学。 据调查,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62%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以上案例和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中学阶段既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道德观的重要时期,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时期是心理断乳期,也是危险期。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勇于探索,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开朗坚定的性格、稳定乐观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

主题班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主题班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一]、活动课题:优点“轰炸” [二]、活动目标:学生通过活动,寻找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解决如何与人共处,团结合作的问题。 [三]、活动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看你们这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就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童子面茶花,如果你肯笑一笑,相信这朵花会开得更灿烂、绚丽,不信,你试试看! 好美!真心希望你们天天快乐,笑口常开! 可是,在咱班有不少同学有他们内心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大多来自于同学间的相处,有的甚至提出要求调换同桌、小组、宿舍。那么同学之间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才能消除烦恼,使自己快乐起来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来解决的问题。 二、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散文,看看能否从中受点启发。 (展示课件1)学会欣赏一棵树 一棵树,若花不好看,也许叶子好看;花叶都不足观,也许枝干错落有致;花叶枝干皆不中看,也许它生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远远地看起来,流露出几分美感。只要你肯去欣赏它,总可以发现它的美。 提问:1、同学们,这段话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它? 2、从这段散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欣赏,欣赏又有何作用呢?我再请你们观赏一个精彩的故事。(展示课件2) 《山羊和骆驼的故事》(略) 师提问:看了这段故事,你有何收获,能否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生答略) 四、所以,教师希望你们首先要学会欣赏他人,那到底应该如何欣赏一个人呢?老师这儿有几种行为,请同学们谈谈你怎样欣赏他们。(展示课件3) (1)小刚趁同桌不注意,悄悄地取走了她放在书包里的十元钱后听老师分析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他又悄悄地将钱放回原处。(生答略) 师点评:欣赏也是有原则的,小刚偷拿加别人的钱,这种行为极不道德,我们不能欣赏;小刚通过自我教育,知错改错,这一点值得我们欣赏。 (2)考试卷发下来了,欣欣得了“优”,他十分开心,而丽丽呢,只得了个“良”,她十分难过,伤心地哭了。(师问:你欣赏谁?欣赏他哪一点?) 哭过这后,丽丽擦去脸上的泪水,面对自己做错的题,她重新思索,实在弄不明白的,她又去请教欣欣,欣欣呢,也没嘲笑丽丽,而是耐心地为她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丽丽真正明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陈刚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陈刚 由省文明办和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这份由省文明办和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调查报告显示:接受抽样调查的教师,51.5 %的人认为学校教育“导向偏离,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内容脱离学生道德实际”;58.8 %的人认为,需要“进一步贴近学生各年龄段道德发展实际的”德育。 报告同时显示: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学校相当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和缺乏规范性的问题;38.3 %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溺爱型或专制型,47.3 %的家长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甚少,母子、父子或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而在生理知识方面,儿童偏食、龋齿现象普遍,初、高报告引起省委高层的极大关注。 "三理"教育是指分年龄段对未成年人及大学生进行伦理、心理、生理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结合地理学科和政治学科的特点,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从认识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民族和可爱的家乡入手;渐次进行关心热爱班级、年级、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的教育;关心热爱家乡与参与家乡建设的教育;热爱祖国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

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与国情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初步的国家观——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及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2、集体主义教育。尊敬师长、友爱邻里、与同学团结友爱的教育;心中有集体、有他人,尊重、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黑户集体荣誉的教育;尊重集体意志、服从集体决定的意识教育;正确处理师生、同学、家庭成员和其他人员关系的教育;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养成热爱集体,服务公众的行为习惯。 3、社会主义教育。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教育;党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初步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初步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4、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的基本知识教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的教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的教育;共青团的性质、宗旨、任务与青年进步成长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教育;“一颗红心,多种准备”教育;就业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教育。使学生

最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长感悟3篇

成长感悟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师要为人师表等方面着手。 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完整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黟县实验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法与思考黟县实验小学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办学思路的历程中,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德领组、医务室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主体的作用,不时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相关培训和交流,同时还将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纳入到校本培训的范畴之中。我校从2016年开始先后邀请了徽州师范的金水老师来校做专题讲座,邀请“知心姐姐”报告团和南京大学心理研究课题组成员来校为教师和家长做报告;我校舒立新老师参加省陶研会归来为全体教师作了《全面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7-02-22T15:12:20.19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2月下作者:王瑛[导读] 当今时代,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社会的关注。 摘要:当今时代,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社会的关注。许多惨痛的教训在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最终将导致教育失败。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和升学,而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各个方面健康发展的人才。作为教师,我们要时时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耐心细致地加以疏导和指引。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原因;阳光工程 近几年来,中学生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警惕。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时却身不由己,感到愧对“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们过于强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却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试看现在的教育界,又有多少人在感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呢?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就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大家探讨一下,以求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一、理论探究 1.有关心理健康理论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K. Menni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的同时具备。心理健康者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合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令人愉快的气质。”笔者认为,就中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中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心理发育正常、心理潜能得到发挥、与周围的人相处和谐。 2.有关情感教育理论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情操。它可以激发生命的潜力,又是精神上最大的鼓励和享受。作为教师,有了对事业的热爱,就有了对学生的热爱,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爱学生,就会千方百计地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3.有关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所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注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注定了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生心理问题 自工作以来,笔者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胆怯。这种心理往往发生在新学期的初始阶段,尤其在初一新生中显得更为突出一些。跨入初中的大门,对刚刚小学毕业的同学而言,是一个新的角色转换。进入新的环境和接触新的教师和同学,他们害怕不能适应初中的生活,也担心初中的教师会不会比较严厉、新的同学是否会喜欢和他交朋友。 2.自卑。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常常发现有这样的学生——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成绩不够好、胆子不够大、身材不够好;爱美的女生总怕被人耻笑太胖。缺乏自信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3.焦虑及害怕被误解。 三、“心灵阳光”工程 笔者把试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探索美其名曰“心灵阳光工程”,正是希望我们教师不要忘记了自己是“灵魂的工程师”。 1.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就明文规定:“中小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目前,在一些正规化学校里,心理辅导课已经在蓬勃发展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这样的课程开设难度的确相当大,尤其对于师资较弱的农村学校而言。 2.心理辅导讲座。笔者认为讲座的形式在一般学校都可以采用,非常灵活。一些受条件限制无法开设专门心理辅导课程的学校都可以尝试。学校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心理教师就某一突出心理问题来校作专题讲授,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和专家面对面沟通。 3.个别谈心交流。我们许多班主任都非常重视和学生的谈心工作,但大多数更侧重于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无可厚非,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但笔者认为许多问题的产生和心理教育休戚相关。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工作就能够事半功倍。 4.书面交流。书面的交流也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书信,可以是班级故事。我们学校有一些班主任采用“每日一评”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班级情况,每天抽时间批阅和点评。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提供笔者与心理有问题学生书面交流的例子。 开学后不久,笔者发现班上的16号男生总是闷闷不乐,也不大和周围的同学讲话。笔者和他交谈时,他又好像被吓坏了似的,只是摇头,不说话,低着头。笔者就在本上和他交谈。开始时,他不回应。笔者就坚持每天写几句话来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等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向笔者道出了他的烦恼。原来他在九年级时,偶然一次上课时看课外书被同桌的女生揭发,告诉了教师。那位教师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还罚他在办公室站了很久。他说站在那里心理倍受折磨。那种感觉是他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一种煎熬,使他刻骨铭心,一辈子都忘不了。上高中了,他的那个同学又和他分到了同一个班级,每天看到那个女生,就使他想起了那次被罚的经历。这样,他每天都体验着那种煎熬和折磨,心里很痛苦。他想忘掉过去,可就是忘不了,又不敢和家长说,因为父母平时对他很严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