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s://www.doczj.com/doc/3a4881585.html,

京翰教育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3a4881585.html,/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第一卷)

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

。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A .旅游饭店

B .上海的东方明珠

C .大型商贸会

D .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 .具有经济价值

B .可以开发利用

C .产生社会效益

D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 ②秦陵兵马俑 ③故宫 ④长城 ⑤日月潭 ⑥九寨沟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 .安徽黄山

B .傣族泼水节

C .桂林山水

D .青海的青海湖 5.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 .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 .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6.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 .大足石刻——重庆

B .黄龙——安徽

C .龙门石窟——云南

D .丽江古城——山西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7~11题。 7.黄山位于:

A .长江以南

B .安徽省的中部

C .地势第二级阶梯

D .温带季风气候区 8.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 .奇松

B .怪石

C .云海

D .温泉 9.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

A .背斜

B .向斜

C .褶皱山

D .断块山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

B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

C .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D .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 1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13.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 .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 B .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 C .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D .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

14.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

A .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 .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C .要有出游的时间

D .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15.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 .教师与学生

B .旅行社的导游人员

C .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 .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6-19题。 16.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 .昆明

B .海南

C .武夷山

D .泰山和曲阜 17.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 .旅游费用

B .交通条件

C .身体状况

D .旅游观光地 18.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 .娱乐消遣

B .参观学习

C .市场购物

D .接受教育 19.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

A .旅行社

B .小明、王浩等

C .旅游景观

D .一千元的花费

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据此完成20~22题。20.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

A.遵纪守法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C.废物装进垃圾袋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21.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A.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

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

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

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

22.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

B.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23.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24.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会直接造成:

A.环境污染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25.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高二地理试卷第3页共5页

高二地理试卷 第4页 共5页 高二地理试卷 第5页 共5页

图A 图B

潮安县宝山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第二卷)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从图A 中可以看出:夏威夷群岛位于 太平 洋的北部。从南北半球来看,地处 北 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地处 西 半球,其中最大的岛屿是 夏威夷岛 。属于 美 国和 大洋 洲。

(2)夏威夷以 热带风情 和 火山 景观闻名于世,其中 恐龙湾 是旅游者最喜欢去潜水的地方。

(3)夏威夷除了有闻名世界的海域自然风光之外,还因 种族 和 人口构成 复杂多样,成为种族和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4)读图B ,二战时,日军于1942年12月8日偷袭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而美国历史却记载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4分) 美国的夏威夷和日本分别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东西两侧,日军12月8日出发偷袭 珍珠港要由西向东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须减一天,即从12月8日变为12月7日 。 27..某学生暑假旅行团8月份从上海出发,计划途经下列省市:①江苏;②北京;③陕西;④云南;⑤浙江。(共13分)

(1)分别举出上述省市中一个著名景点的名称: ① 南京中山陵 、

② 北京故宫 、③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④ 昆明滇池 、⑤ 杭州西湖 。 (2)旅行团每到达上述省市,都首先安排游览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城市,请写

出沿途字母所代表铁路线的名称:

A 线

B 线

C 线转陇海线

上海

南京 北京 西安 陇海线转D 线转E 线 F 线转湘黔线转G 线 H 线

昆明 杭州 上海

A 京沪 线、

B 京沪 线、

C 京广 线、

D 宝成 线、

E 成昆 线、

F 贵昆 线、

G 浙赣 线、

H 沪杭 线。 28(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 B 国, 达 12 %。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的 国民经济 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 A 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 外汇 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 D 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 就业 。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B 国。 29.位于粤东地区潮州、汕头、揭阳三市交界的桑浦山东山湖热水是特别高的地下水。最高温度达102℃(井深80米处测得),单孔流量达2932吨/日,中心部位水头高出地面25.23米,2005年10月桑浦山东山湖温泉度假村正式接待游客,请结合你所学的旅游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东山湖温泉度假村体现了旅游资源具有 独特 性的特性,根据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分类,温泉属于 自然 旅游资源。

(2)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请你谈谈怎样规划设计好东山湖温泉度假村。(6分)

答:①突出温泉度假疗养的特色

②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温泉度假村的建筑物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要融为一体,便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③维护生态平衡。开发时要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④最佳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温泉的利用率,除温泉疗养外,可发展温泉发电、温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3)试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6分)

答:①促进本地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兴旺,并带动电信、饮食服务业、商业、文教卫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②为本地区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

③为国家和本地区创汇、创税、回笼货币。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弥补贸易逆差,

增加税收收入,通过向旅游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旅游服务,可以回笼大量资金。

高二地理试卷第3页共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 1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 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 2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 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 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 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图版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既可以是风景的、文物的,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旅游资源的内涵: (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 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独特性 (3)变异性 (4)观赏性 4.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08年底)。 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处)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处)

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 (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3)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1)了解景观特点 旅游者应事先对所要游览的景观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人文景观设计者的美学构思,以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太湖石、日月同辉。 (2)精选观赏点位

历年旅游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高考旅游地理 (10年海南卷地理) 24.(10分)旅游地理 西岳华山以险著称,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 读图9,分析省外游客在华山平均停留时间短的原因。 (10年浙江卷自选模块) 题号:11 科目:地理 “旅游地理”模块(10分) 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 被列为世界遗产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10° 100° 110° 中 国 甲 丁 戊 丙 乙 吴哥窟 河 流 国 界 千米 250 500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3分) A .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3分) ○ 1高山湖泊; ○2火山锥 ; ○3峡谷; ○4冰川; ○5地堑

A. ○ 1○2○3 B. ○2○3○4 C. ○1○3○4 D. ○3○4○5 (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4分)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1题) 41.(10分)旅游地理 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10年山东卷文综第30题)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图13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1)现有A 、B 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6分)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分) 0 10 10 20 30 30 20 10 20 图 例 等高线/米 等深线/米 A B 图13 海 洋

2019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四旅游地理(选修3)课时规范练41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41 旅游地理(选修3) 1.(2018四川内江诊断)禾木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部的禾木河畔,是图瓦人3个集中生活地中最远、最大的村庄。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有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冰川、原始森林、草原花海、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晨雾、屋顶上淡淡炊烟等,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游客前往禾木村地区游览需要做的准备。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暗夜公园是国际暗夜协会为呼吁关注全球光污染,而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的一些暗夜条件极佳的区域。2014年7月,我国首家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为主题的暗夜公园——西藏阿里暗夜公园已试运行,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四个暗夜公园之一,为广大游客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了观测夜空的好去处。下图为阿里地区景点示意图。 分析西藏阿里发展暗夜公园旅游的条件。 3.(2018广东肇庆模拟)龙胜民族自治县地处南岭西段,为桂林市辖县。位于东经109°43'28″至东经110°21'14″,北纬25°29'21″至北纬26°12'10″之间。稻米是当地各族人民的主要食粮。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下图)是全国AAAA级景区,有“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其游览的最佳时间是每年5月至10月。2018年2月,龙脊梯田等“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分析龙胜龙脊梯田景观特点形成与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关系。 4.(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以“体验”为经济提供物的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以追求心理愉悦体验为终极目标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的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 分析体验式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以及与传统旅游相比体验式旅游的特点。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采摘游”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兴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浙江建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摘草莓、尝草莓、赏美景。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颇受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 分析建德市草莓采摘点的分布特点及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6.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下表为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概况示意。据此完成下题。 景区交通两条线路,一是人行栈道;二是公路,为大型观光车用,票价10元 景区餐饮绿茵山庄、枫叶山庄 景区其他服务设施垃圾桶随处可见;厕所沿线适当位置均有设置,无专门净化处理设施 景区软环境景区内除票务员外,其他工作人员较少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 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 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高二选修《旅游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分*30 共60分) 1、关于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者观光地旅行社 B.旅游者旅游资源导游 C.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D.旅游者观光地导游交通 2、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种类型。 B.自然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人文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D.人文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质旅游等方面。 3、关于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识、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 B.人类活动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C.人类活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只有在单纯的人文因素塑造的景区中可以体现 D.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4、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赏海岸地貌、古代文化遗迹、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是: A.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D.京沪线--京杭线 5、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A. 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阳历8月1 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下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如图中数字)示意图,完成6~8题。 6、划分四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河流和植被 7、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大兴安岭-阴山 D.祁连山-横断山脉 8、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③与④)的主 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的变化 B.热量条件的变化 C.人口密度的变化 D.地势高低变化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9~11题。 9、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13选修3旅游地理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 课时 作业-13选修3旅游地理含 答案 课时作业13旅游地理 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 1. [2018北京卷,41]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 陶。 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 “坭兴陶文化”成为广西钦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重 要品牌之一。 读图,简述钦州市“坭兴陶文化”主题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10分) 解析:可从“坭兴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地 域组合状 § 城di 古村咗态文代旅游区 钦州市旅游诜源分布及对外交通示童图

况、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突出,已建有相关文化设施;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好;临近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文化旅游需求潜力大;交通可进入性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2.[2018 ?东惠州二模,43]川南旅游区地处成渝腹心地带,区内旅游资源独特,是四川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川南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i , O MrU kb^i.Jtl ? 诙 ri *io ;T 姑细.基水予勒十*山煎 頁=='■性耳 甘牌:tiff-古带耳——--JB 交迫崔 S r* / — 根据川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评价该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条件。 (10 分) 解析:分布可以先宏观、后具体方式来描述,同时要结合分布来分析开 发条件 (资源类型与价值、地域组合状况、客源市场、交通通达度等 )。 答案:主要景区遍布川南各地,总体分布较均衡;小范围内部分景区集 中,便于 集群开发;自然与人文景区在多地均有分布,地域组合较好;主要 景区邻近城市,且地处成都、重庆之间,靠近客源地;邻近交通线,但各景 区间交通线路单一,景区间联系相对不便。 (10分) 3. [2018福建泉州3月质检]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进 行整 合,并组织民众围绕当地的旅游业创办相关产业,从而实现以本土资源 旅游为中心,全方位、系统化地开发保护。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程度 相对落后,但生态文化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独特性保护较好的地方,尝试全域 旅游与扶贫相衔接,取得精准扶贫和返贫率低的良好效果。 说明发展全域旅游在扶贫和抑制返贫中的作用。 (10分) 解析:“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利于提升地域组合状况,优化资源类 型; “创 办相关产业”可带动就业,改善基础设施; “全方位、系统化地开 发保护”,利于资源开发与民众参与;“生态文化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独特性: 说明旅游资源质量高。 答案:整合优化各种旅游资源,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改善 曲期直暗.舊制 口*UMF 占,字!T.导巧卜 ‘片口山务; 旬呵対直 ‘ P>lWiHlP61

旅游地理试题 近五年高考题 有答案

必修3《旅游地理》练习题 1.(10分)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国家农产品地理标态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6分)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4分) 2.(10分)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3.(10分)下图中篁岭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 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图6)4.(10分千米,目前千米和8843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万人次,远超设计能力。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去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分)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10(5. 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6.(10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s://www.doczj.com/doc/3a4881585.html, 京翰教育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3a4881585.html,/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第一卷) 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 。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A .旅游饭店 B .上海的东方明珠 C .大型商贸会 D .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 .具有经济价值 B .可以开发利用 C .产生社会效益 D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 ②秦陵兵马俑 ③故宫 ④长城 ⑤日月潭 ⑥九寨沟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 .安徽黄山 B .傣族泼水节 C .桂林山水 D .青海的青海湖 5.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 .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 .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6.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 .大足石刻——重庆 B .黄龙——安徽 C .龙门石窟——云南 D .丽江古城——山西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7~11题。 7.黄山位于: A .长江以南 B .安徽省的中部 C .地势第二级阶梯 D .温带季风气候区 8.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 .奇松 B .怪石 C .云海 D .温泉 9.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 A .背斜 B .向斜 C .褶皱山 D .断块山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 B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 C .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D .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 1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13.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 .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 B .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 C .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D .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 14.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 A .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 .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C .要有出游的时间 D .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15.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 .教师与学生 B .旅行社的导游人员 C .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 .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6-19题。 16.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 .昆明 B .海南 C .武夷山 D .泰山和曲阜 17.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 .旅游费用 B .交通条件 C .身体状况 D .旅游观光地 18.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 .娱乐消遣 B .参观学习 C .市场购物 D .接受教育 19.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 A .旅行社 B .小明、王浩等 C .旅游景观 D .一千元的花费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讲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本讲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旅游规划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核心)、购、娱 二、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 (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高二旅游地理试题

华北旅游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黄河穿行在本区的()四省。 A.陕西山西河南河北 B.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C.陕西山西山东河北 D.山西山东河南河北 2.五岳中有()不在华北旅游区。 A.泰山 B.衡山 C.恒山 D.华山 3.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是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是()。 A.北海公园 B.北京故宫 C.承德避暑山庄 D.圆明园 4.()是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乾清宫 5.我国现有保存最完整的古典皇家园林是()。 A.颐和园 B.承德避暑山庄 C.豫园 D.圆明园 6.慈禧太后曾经光绪帝幽禁于颐和园的()。 A.乐寿堂 B.玉澜堂 C.宜芸馆 D.仁寿殿 7.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颐和园 B.故宫 C.避暑山庄 D.北海公园8.中国九大古都中河南占()个。 A.3 B.4 C.5 D.6 9()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A.趵突泉 B.黑虎泉 C.珍珠泉 D.五龙潭 10.()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 A.趵突泉 B.大明湖 C.千佛山 D.珍珠泉 11.“一览众山小”“群峰拱岱”形容的是()。 A.黄山 B.泰山 C.华山 D.恒山 12.()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衡山 13.()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号称“天下第一庙”。 A.孔府 B.孔庙 C.孔林 D.颜庙 14.以“海市蜃楼”闻名中外的城市是()。 A.威海 B.蓬莱 C.烟台 D.日照 15.世界最大的锡青铜坐佛是()。 A.乐山大佛 B.南山大佛 C.玉佛 D.灵山大佛 16.崂山属于()市的旅游景点。

2019届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含高考地理真题考试大纲

2019年选修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 【高考真题例举】 1、(2010年新课标卷)(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10分)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2、(2011年新课标卷)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10分)旅游地理 【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3、(2012年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 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 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 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 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口供给; 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5.(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 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 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 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 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 的自然原因。 【答案】神农架地处亚热带,(2分) 山地海拔较高,(2分) 植被繁茂,(2分) 夏季凉爽,(2分) 冬季有积雪。(2分) 6.(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上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 一、现代旅游基本知识 1.旅游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食、宿、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 1.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2)旅游资源独特性: 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B.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XX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

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命题人:李玉华审题人:鲁清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现代旅游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 A.宿 B.娱C.游 D.行 2.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据此完成3~4题 3.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4.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外汇收入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为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据此回答5~6题。5.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6.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南昌 B. 南昌、贵阳 C. 贵阳、厦门 D. 厦门、珠海 7.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8.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黄龙——安徽 B.大足石刻——重庆 C.龙门石窟——云南D.丽江古城——山西 9.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 B.自然景观大多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C.旅游资源一般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备经济价值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 归纳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导言部分】 1、什么是旅游业(记忆) 旅游业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 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 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 性长夜,它不经能满足现代人 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 会、文化的发函起着促进和带 动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 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 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简言之,旅游业是旅游(地 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 式(经济)。 2、“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 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 第一节现代旅游极其发展一、旅游的发展(记忆)

二、旅游的定义与判定(记忆|应用) 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定方法与技巧: 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 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 动”; 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 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 动”; 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 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 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 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 活动”。 5、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 合起来。三、旅游的基本类型(明白,黑体的重 要)

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5、旅游产业增长持续化。 五、现代旅游的六要素 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干净。②宿:不用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④游: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⑥娱乐乃人之常情。 特别提示: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b、“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d、“宿”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六、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三方面条件 ①金钱;②闲暇时间;③旅游动机。

2019届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模拟试题精练

2019届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模拟试题精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斯加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既有天然形成的冰刻峡湾,又有壮观震撼的雪山和冰川,每年有4-5个月的极地天文景观观赏期,旅游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阿拉斯加地区旅游规模较小。 评价阿拉斯加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其旅游规模较小的自然原因。 2.浙江绍兴鉴湖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近几年,当地重点挖掘水文化,累计投入9.73亿元,沿河建设了钟堰问禅、快阁揽胜、鉴湖诗廊、画桥秋水、渔耕晚唱等景点,同时规划以陆游故里为主题,建造体现南宋乡村生活及士大夫隐居的古典诗意场所。盛夏,去绍兴鉴湖江走走,你会发现,昔日诗人笔下的绝美画境得以重现。 分析挖掘水文化内涵对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想在城市里看极光,全球纬度最高的首都——冰岛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是全球追光者的首选。每年9月至次年3月,都有众多的旅行家来到冰岛。据说,冰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理论上全境可见极光的国家。在这里,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找个远离光污染的地方,静静地等待极光出现。下图为冰岛位置图。

试分析旅行家们选择每年9月至次年3月赴冰岛追光的原因,推测旅行家们出发前可能会做哪些旅行准备。 4.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漓江下游、桂江中段,森林覆盖率达85.5%,气候宜人,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也是国定贫困县。近年来,昭平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旅游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中乡村旅游是昭平县主要打造的旅游产品(如图)。 结合昭平县的旅游资源设计特色旅游产品并说明乡村旅游为昭平县脱贫致富带来的意义。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条件下,现代人面对“现代性”诸多身心问题的危机。怀旧旅游可以从时间(过去、传统)和空间(乡村、故乡)去寻求一种确定文化的归属感,来弥补现实的缺失和断裂。二十四节气除了指导农事生产和生活外,还能满足怀旧旅游的基本要求。 九华立春祭力浙江衢州首个世界昨遗。俗话说,年大不如春大。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直被视为春季的开始。每逢立春,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都会举办祭春神庙会。作为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华立春祭已在三衢大地流传了千年时光一一祭春神、敬土地、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人们用最朴素方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结合材料分析浙江衡州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立春祭能够满足怀旧旅游的条件。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 ※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 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 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 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 低了旅游质量 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 ○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第二章旅游资源 5.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 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 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