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1)期末复习资料

《刑法》(1)期末复习资料

《刑法》(1)期末复习资料
《刑法》(1)期末复习资料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应考指南(开专)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综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科学。

2.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

3.刑法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阶段性)和(法律性)。

4.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刑法)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5.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6.刑法条文中用转折词“但是”所引的内容在学理上称为(但书),它表示对前段的(补充)、对前段情况的(例外)或者是前段情况的(限制)。

7.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和(司法、学理解释)。

8.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和(论理)。

9.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

10.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

1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2.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法按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未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3.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4.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刑)和(承担责任)相适应。

15.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亦即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16.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主要原则有(属地、属人、保护)和

(普遍)原则等几种

17.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保护)和(普遍原则中合理因素)。

18.根据属地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

19.根据属地原则,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即受我国刑法管辖。

20.根据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1.(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罚。

22.根据(保护)原则,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23.根据普通管辖权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的,适应我国刑法。

24、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经过修订后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26.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27.根据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刑法施行前的这段时间内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犯罪)的,依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刑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应刑法。在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28.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和(惩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29.(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30.犯罪概念是区分(犯罪)与(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

3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3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罪客体、主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33.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4.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同类)和(直接客体)。

35.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犯罪客体可以分为(复杂)和(简单)。

36.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37.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部分、某方面)。

38.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就是犯罪的(直接客体)。

39.简单客体又称单一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40.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4 1.犯罪客观方面就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42.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很多,包括(行为、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其中(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必备条件。

4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4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45.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法律规定特定义务、职业务履义)和(先行行为义务)。

46.刑法意义上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重要根据之一。

47.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原因)与(结果)之间因果关。

48.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4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责)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50.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辩认)和(控制能力)。

51.刑事责任能力通常被划分为(完全有、完全无、相对无)和(减轻)四种程度。

52.我国刑法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负、完全不负)和(相对负)三个年龄段。

5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54.(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强奸、故伤致重、抢劫、投毒、放火、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7.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58(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9.(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0.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61.生理方面(缺陷)的人或者(盲、聋、哑)人犯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和(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63.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目的、

动机)等几种因素。

64.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65.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与(间接故意)。

66.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7.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8.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

69.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自信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70.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

而(未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态度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71.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刑法理论上称为意外事件。

72.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是指外表上似乎构成犯罪而实质上不具备(危害性)和(违法性),因而不构成犯罪的行为。

7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74.故意挑逗他人对自己加以侵袭,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对他人加以危害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防卫挑逗)。构成犯罪的,以(犯已过当)犯罪论处。

75.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存在现实不法侵害)。

76.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侵害者本人)。

77.违反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进行提前防卫或事后防卫的情形,刑法理论上称为(防卫不适时)。

78·所谓“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的情形有三种,即(侵害行为人、自动中止、被制服和(行为完毕结果已发生)。

79·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刑责)的行为。

80·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减免)处罚。

81.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特别防卫权,亦称无限防卫权。

82.紧急避险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不得以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83·作为紧急避险起因条件的危险来源于4个方面,包括(大自然、动物、人为行为)和(生理疾病)。

84·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85·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处(免除)处罚。

86·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以分为(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两种基本类型。

87、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停止形态。

88·犯罪既遂有4种不同的类型: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举动犯)。

89·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90.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91.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基(犯者意志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92.我国刑法理论一般把犯罪未遂划分为:(1)实行终了未遂与未遂实行终了未遂; (2)

(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9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4.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95.自动放井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时空性、自动、彻底)等三个特征。

96.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成立,除应当具备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等三个特征外,还必须具备(有效性)的特征。

97.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98.以共同犯罪能否依照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犯)。

99.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共同犯罪可分(事前通谋)和(未通谋共犯)。

100.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

10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102.我国现行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几类。

103.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104.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领导、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10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106.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107.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以)或者(免除)处罚。

108.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9.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共犯中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110·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1·新中国刑法学普遍公认应以(犯罪)的个数作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112.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113·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刑法理论上称为(相象意合犯)?

114.对于结果加重犯,应当按照刑法分则条款所规定的(加重法定刑)处罚。

115.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罪名的犯罪形态。

11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

117·刑事责任就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受而(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

118·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是(犯罪)的后果,又是(刑罚)的先导。

119.(刑罚)是刑事责任的的主要体现形式。

120.刑事责任具有(谴责性、法律性、惩治性、人身专属性等基本特征。

121.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是(犯罪构成),事实根据是(行为)。

122.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123.刑罚的适用对象是(犯罪人)。

124.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和(一般预防)。

125.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无期徒行、死刑)。

126.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长不得超过(3年)。

127.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128.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129.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30.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20年)。

131.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132.死刑只适用于(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

133.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

13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135.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136.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137.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判决)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缓期满)之日起计算。

138.刑法典规定的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以及驱逐出境。

139.判处罚金,应当根据(情节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140.对于被判处(无期、死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41.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14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14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应地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144.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145.驱逐出境是一种专门适用于(犯罪外国人)的特殊的附加刑。

146.非刑罚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责令具结悔过、(赔理道歉)、赔偿损失,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等

147.我国刑法中的量刑的情节包括(法定)和(酌定情节)两大类。

148.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序),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149.要做到正确裁量刑罚,必须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50.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犯罪的动机、(手段)、犯罪的时间、地点、(侵害对象、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态度、损害结果)等。

151.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152.累犯分为(一般)和(特殊累犯)两种。

153.一般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宝期限内,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154.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155.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156·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15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和(服刑法),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158·对于自首的犯罪59-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

159·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罪行),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

1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61·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基本上是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同时兼采(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16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人所犯数罪中有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并罚时采取(吸收)原则。

163.行为人所犯数罪中,分别判处两个以上(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行)的,并罚时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164、对行为人所犯数罪除判处主刑,还判处有附加刑的,采取(并科)原则。

165·一般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行)的犯罪分子。

166.特殊缓刑制度,就是指在(战时)对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行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

167.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

16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

169.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单位、组织)予以配合。

170.缓刑考验期满,如果没铂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17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72.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173.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174.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175.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76.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177.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刑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考验期为10年。

178.时效,一般分为(追诉)和行刑时效两种。

179.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180.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

181.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不再追诉。如果(20)年之后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检院)核准。

182.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案)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183.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184.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终了)之日起计算。

185.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186.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两种。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1.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D)

A.犯罪 B.一切违法行为 C.犯罪和刑事责任 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2.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C)

A.一切违纪违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一切犯罪行为 D.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

3.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B)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对前段的例外

4.下列机关中,(B、C)有权进行司法解释。

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根据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分为(C、D)

A.限制解释 B.学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6.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D)。

A.论理解释 B.文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7.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B、D)。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8.“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A)。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当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9.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D)。

A.属地原则

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

C.属地原则力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10.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11.下列人员中,(A、B、D)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某工业局局长 B.某武警总队文工团演员

C.某演出公司的演员 D.某部办公厅秘书

12.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A、B、C、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1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14.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B、D)。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的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

15.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A)。

A.危害社会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6.按照(C),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

C.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17.按照(B),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18.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简单客体 D.复杂客体

19、(C)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 B.简单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20.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A)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21.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B)。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作为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22.我国刑法规定,(C)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2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C)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A.完全 B.完全无 c.相对无 D.减轻

24.我国刑法规定(B)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D.不满18周岁

2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D)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26.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B、C)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敲诈勒索罪

2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B)刑事责任。

A.应当负 B.不负 C.可以负 D.应当减轻

28.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的犯罪中。

A.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既遂

29.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以为受到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B)。

A.防卫不适时 B.假想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30.故意用言语行动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首先进行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C)。

A.防卫过当 B.提前防卫 C.防卫挑拨 D.事后防卫

31.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C)处罚。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32.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C)处罚。

A.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B.酌情免除或减轻

C.减轻或免除 D.免除或者减轻

33.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中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 B.犯意表示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34.只要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煽动行为,无论群众是否被煽动起来,都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既遂。这种情况属于(B)。

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3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3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D.减轻或者免除

3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D)处罚。

A.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B.减轻或者免除 C.免除或者减轻 D.免除

38.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39.甲扬言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公安人员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40.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C)全部罪行处罚。

A.他参与的 B.他组织的 C.集团所犯的 D.他指挥的

41.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C)。

A.不予处罚 B.免予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42.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共同犯罪中的蔡某属于(C)。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帮助犯

43.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工厂出纳员去银行领回该厂全体人员工资时,抢劫该出纳员领回的工资。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该出纳员所领工资七万多元,四人平分。对甲的行为(C)。

A.不以犯罪论处

B.以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单独论处

C.以抢劫罪共同犯罪论处

D.以抢劫罪的犯罪中止论处

44.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条文、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

45.非法拘禁罪属于(A)。

A.持续犯 B.连续犯c·牵连犯 D、惯犯

46.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A)。

A.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时候

B.行为人作为被告人被提起诉讼的时候

c.行为人的行为被确认有罪并判处刑罚的时候

D.对行为人的有罪判决生效的时候

47.管制的最低期限是(C)。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三个月D·六个月

48.被判处(A)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49.有期徒刑的期限为(C)。

A.三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B、三个月以上二十年以下

C.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D、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50、死刑不适用于(B、D)。

A.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 B.犯罪时不满。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51.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C)。

A.没有故意犯罪 B.确有悔改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5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C)起计算。

A.判决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 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

53.判处罚金,应当根据(B、D)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性质 B.犯罪情节 c.犯罪所得 D.犯罪人经济状况

54.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死刑 B.无期徒刑 C.驱逐出境 D.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55.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B)。

A.与主刑期相等 B.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C.一年以上八年以下 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56.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D)。

A.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C.三年以上八年以下

B.一年以上十年以下 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57.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D)的刑罚。

A.最重 B.次重 C.相对较轻 D.中线以上

58.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C)的刑罚。

A.最轻 B.次轻 c.相对较轻 D.中线以下

59.虽然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时,经(D),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高级人民法院判决 B.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最高人民法院判决 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0.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D)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61.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C)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减轻 C.减轻或者免除 D.免除

62.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六年,判处罚金五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C)。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D.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63.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C)。

A.十年 B.十五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64.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A)。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65.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C)

66·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67、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

A·十五日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6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B)。

A·二个月B·一年 c.二年 D.三年

69·减刑以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C)。

A.五年 B、十年 C.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D、十五年

70·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行执行(C)以后,可以假释。

A.原判刑期二分之一 B、五年 C、十年 D、十五年

71·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B)。

A·十年B·十五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7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三、名词解释

1. 刑法学P2

2.刑法体系P21

3.立法解释P25

4.司法解释P26

5.罪责刑相适应原则P40

6.

刑法P10 7.刑法解释P25 8.学理解释P27 9.罪刑法定原则P33 10.刑法空间效力P45 11.属地原则

P45 12.保护原则P45 13.刑法溯及力P50 14.从新原则P50 15.从旧兼从轻原则P51 16.犯罪客体

P69 17.同类客体P70—71 18.犯罪对象P72 19.危害行为P78 20.不作为P80 21.犯罪主体P93 22.刑事责任年龄P99 23.单位犯罪P110 24.犯罪的故意P116 25.间接故意P119 26.过于自信的过失

P126 27.意外事件P128 28. 犯罪动机P129 29.假想防卫P141—142 30. 特别防卫权P147 31.避

险过当P150 32.犯罪既遂P161 33. 犯罪未遂P167 34.共同犯罪P176 35.从犯P180 36.教唆犯

P181 37. 想象竞合犯P188 38.继续犯P186 39.牵连犯P192 40.刑事责任P200 41.刑罚目的P210 42. 一般预防P211 43属人原则P45 44.普遍原则P45 45.从旧原则P50

46.从新兼从轻原则P51 47.犯罪构成P62 48.一般客体P70 49.直接客体P71 50.犯罪客观方面P76 51.作为P80 52.危害结果P83 53.刑事责任能力P96 54.犯罪特殊主体(身份)P106 55.犯罪主观方

面P113 直接故意P119犯罪的过失P123疏忽大意的过失P124犯罪目的P129正当防卫P139防卫过当P145 56.紧急避险P148 57.故意犯罪停止形态P157 58.犯罪预备P164 59.犯罪中止P171 60.主犯P180 61.胁从犯 62.P180 63.首要分子180 64. 结果加重犯P189 65.连续犯P190 66.吸收犯P193 67.刑罚P208 68.特殊预防P210 69.主刑P214 70.管制P215 71.拘役P216 72.有期徒刑P217 73.

无期徒刑P218 74.死刑 P218 75.附加刑P221 76.罚金 P221 77.剥夺政治权利 P224 78.驱逐

出境P227 79.刑罚裁量 P231 80.刑罚裁量情节P235 81.法定情节P236 82.酌定情节P239 83.

累犯 P244 84.自首P247 85.数罪并罚P255 86.限制加重原则P257 87.缓刑 P246 88.刑罚执行

P274 89.减刑P276 90.假释P281 91.刑罚消灭P288 92.时效P289 93.追诉时效P289 94.时效中

断P272 95.时效延长P292 96.赦免P293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P2上段

2.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P10两点

3.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P20原则、借鉴、内容等三点

4.刑法的解释有哪些种类?P25—28两点七种

5.怎样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P31—32三点

6.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35 法定、实定、明确化三点

7.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P38—39对当事人司法公正、反对特权

8.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P40—41立法两点、司法三点共五点

9.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P46—50四点

10.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P51—52 四点

11.怎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P56—58三点

12.怎样理解犯罪概念的意义?P58—60 根源和另外十点

13.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怎样?P62 概念、首先、其次、总之

14.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P63—65 三特征住,主客观要件统一体、社会危害标志、刑法规定法定性

15.犯罪构成有哪些共同要件?P66 四要件

16.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怎样分类的?其分类的意义是P69—70三点

17·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P73—74 四点

18·什么是刑法中危害社会的行为?P78—80它有哪些基本表现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犯罪的不作为?P80—81(1)负有义务、(2)可能履行、(3)危害性

19·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P83—84 结果的种类、量刑依据、狭义结果

20·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八大点)解决了因果关系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P86—90 第八点,主观故意、过失

21·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P94—95 (1)自然人本人,(2)有刑事责任能力

22·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P97—96

2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P100—101

24·怎样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P102—103 三点

25·聋哑人、盲人、生理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P104—106

26·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有什么意义?P108 定罪三点、量刑三点、共六点

27·如何理解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P113—115 三点

28·什么是犯罪的故意?P116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119-120二者有哪些区别?P121-122

29·什么是犯罪的过失?P12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各有什么特征?P124-126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P126—127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何在?P128 30·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有哪几种情况?这些情况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解决有何影响?P133—136 法律错误三点,事实错误五点,共八点

31·什么是正当防卫?P139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P140—146 五大点

32·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如何划清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P145—146

33么是紧急避险?成立紧急避险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划清紧急危险的必要限度?148—151 下段34·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异同?P151—152 异五点、同三点

35·犯罪既遂形态有什么特征?既遂犯有哪些类型?P162 四种类型

36·犯罪预备形态有什么特征?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有什么区P165—164

37·怎样理解犯罪未遂形态的特等特征?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状态有什么区别?P167—169

38.怎样理解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P171—173 时空性、自动、彻底、有效性

39.试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P176—177

40.试述犯罪集团成立的条件。P179

41.试述主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P180

42.试述从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P180

43.试述教唆犯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P180

44.如何区分一罪与数罪?P181—185

45.什么是继续犯?其特征如何?P186—188

46.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特征?P188—190

47.何谓结果加重犯?其有何特征?P189—190

48.简述连续犯的特征及其处断原则。P190—192

49.牵连犯有何特征?如何处断?P192—193

50.什么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200 四个方面特征

51.怎样理解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P202 三点

52.简述刑罚的概念和特征。P208 六个特征

53.简述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P209 五个方面

54.简述刑法目的的概念,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基本内容及两者的相互关系。P210—211

55.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其基本内容是什么?P215—227

56.试述我国刑法中限制死刑适用的规定。P218—221 条件、对象、程序、制度等限制

57.刑罚裁量的概念、内容和意义是什么?P231—232

58.简述刑罚裁量的原则。P233—235

59.如何理解刑罚裁量情节?P235—242

60.简述累犯的概念、种类及其构成条件。P244—246

61.如何理解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P247—250

62.什么是立功?其表现形式有哪些?P254—255

63.数罪并罚的概念是什么?如何适用数罪并罚?P255—265

64.试述缓刑的概念、种类及适用条件。P266—270

65.什么是减刑?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减刑后的刑期应当如何计算?P276—280

66.什么是假释?假释应当遵守哪些条件?假释的考验期限如何确定和计算?P281—285

67.在什么情况下撤销假释?对被撤销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如何处理?P285—286

68.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P289—290

69.我国刑法是怎样规定追诉期限的?P291

70.如何计算追诉时效?什么是时效的中断与延长?P292

五、案例分析

1.哈吉·奥格雷,男,33岁,某外国国籍,飞机副驾驶员。

奥格雷与机组人员一道执行该外国境内航班飞行任务。哈吉·奥格雷在飞机航行至东经118。06’00”、北纬52。40’00”上空时,启动自动驾驶仪,用事先准备好的折叠刀威逼机长,迫使机长改变航向,飞机飞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我国××省××县××乡农田里。

请分析:对奥格雷的劫机行为能否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理?为什么?

案例1答案:

对被告人奥格雷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处理。

因为,(1)被告人奥格雷劫持民用航空器,实施恐怖活动,违反了《东京公约》(全称《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海牙公约》(全称为《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蒙特利尔公约》(全称为《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规定,我国是上述三公约的参加国,应遵守公约所规定的义务,对奥格雷劫持民用航空器的行为,行使刑事管辖权。同时,我国刑法典第九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因此,我国对奥格雷劫持民用航空器的行为可以行使刑事管辖权。

(2)被告人奥格雷的犯罪行为开始于我国领域外,但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按我国《刑法》第六条第1款和第3款的规定,即: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因此,对被告人奥格雷应适用我国刑法进行处理。

2.陈×文,男,20岁,书店职工。金×七,男,20岁,书店职工。

一天傍晚,陈×文、金×七结识了本镇的未婚女青年罗×、方××后,一同打羽毛球至晚九点,临走前互相约定次日晚上一同到人民银行活动室去玩。第二天,陈、金、方、罗如约而至,方××还带一位女青年李××,因活动室不开放,一行人即到方××家中闲聊。其间,陈、金、二人分别向罗、方二人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罗、方均表同意。玩到深夜,陈、金要求在方家留宿。方、罗未拒绝,于是陈×文与罗××、李××同睡在床上,金×七与方××同睡在沙发上。陈与罗、金与方分别互相拥抱接吻,但未发生性行为。第二天凌晨5时许各自离去。相隔几天,陈×文、金×七又相约先后两次到方家,分别与罗××、方××同宿,互相拥抱接吻抚摸,也未发生性行为。

请分析:陈×文、金×七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案例2答案:

(1)被告人陈×文、金×七的行为属于违反道德的行为,其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2)因为,陈×文、金×七与罗××、方××互相拥抱接吻抚摸的行为是普通男女青年恋爱期间的正常行为,虽然是多位男女同居一室,有违社会的一般道德规范的要求,但他们的行为并未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所以,陈与金的行为并不属于犯罪行为。

3.王××,男,20岁,农民。

王××与被害人陈××(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与其弟去河边洗澡,陈××也随同前往。在洗澡时陈××要求王××带他到深水处玩玩。王××虽然觉得自己游泳技术并不熟练,但自信能满足陈××的要求,当即表示同意,并果真将陈××带游到

离河岸七米多远处,陈××游泳,王××返回岸边自行洗澡。不久,王××感到身体累,便自行上岸,但并没有去将陈××带回。陈××在深水中体力消耗较大,又无人帮助,挣扎了一会儿,溺水死亡。

请分析: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案例3答案:

(1)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的行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2)王××造成被害人陈××死亡的犯罪行为属于不作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是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义务为前提。不作为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应该阻止而没有阻止事物向危险方向发展,以致于引起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本案中,被告人王××同意带未成年人陈××到深水处游泳,由此就产生了王应当负责保护陈游泳安全的义务。这种义务要求王在整个游泳过程中,应当以积极的行为,采取足以保证陈生命安全的保护措施(即王必须在陈××的附近看护),防止可能发生的危险。但是王因感到身体累,离开陈自行上岸,以致造成陈溺水死亡的严重后果。

(3)被告人王××对因不作为造成陈××死亡的结果具有过于自信的过失,即王××自信自己的游泳技能可以保证陈××在深水处游泳而不会导致溺水身亡的危险。本案中,王××应当预见到对在深水处游泳的未成年人陈××,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可能发生陈××溺水死亡的严重后果。但王××过于自信自己并不熟练的游泳技能,带陈至深水处,后终因王感到身体累而离开陈自行上岸,以致造成陈溺水死亡的严重后果。

4.李某,男,45岁,农民。

李某见一群农民在他家自留山坡上挖树蔸作柴烧,很是生气,遂对其子说:“咱俩从山后面爬上去,往山下滚石头,砸死他几个,看他们以后谁还敢来挖。”父子俩悄悄爬到山顶,一齐沿着挖树蔸人左侧约5米远的山沟,连续不断地往下滚石头,挖树蔸人纷纷躲避。其

中一块石头在往下滚的途中撞着沟边的一块巨石而横飞向挖树蔸的农民,将其中一人击倒,滚落山脚死亡。

请分析: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1)被告人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的认识特征是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意志特征是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被告人李某明知从山顶往山下滚石头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而仍然实施,表明被告人李某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5.李××,男,25岁,拖拉机驾驶员。

李××于一天下午5点半,为了换油桶,将内盛冻油的油桶在自家院内用火烤,烤了约了5分钟,油桶爆炸起来,旁边的一个油桶也被引爆,当场将街坊陈××(5岁)炸死,将西边邻居刘(女3岁)炸成重伤,同时还造成其他人员烧伤。

请分析:李××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案例5答案:

(1)被告人李××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2)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

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被告人李××作为司机,应当预见到用火烤内盛冻油的油桶的行为,可能引起爆炸而致他人死伤的结果,但李××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伤的结果。

(注解:李××作为司机,应当具有盛油的油桶遇热可能引起爆炸的业务常识,即李某负有预见到自己给油桶加热的行为可能发生因爆炸而导致他人伤亡的危害结果的义务。对李某可定过失爆炸罪。)6.赵××,男,十九岁。

一天晚上九时许,赵××在某市某某厂门口见陈×等三人骑一辆自行车由西向东而来,误认为是同厂青年,便伸手拦截。陈×等三人误认为赵要抢帽子,便停下来寻找砖头、石块,返回质问。赵即躲进某某厂。后因马路上有人吵架,赵出来围观时,又遇见陈×等人,赵再次回厂躲避,但陈等一起追上质问,赵即向陈等讲明是认错了人,不是抢帽子。陈不谅解,手持砖块向赵面部猛打,将赵的左上颌及牙齿砸伤,赵随即拔出随身所带大号水果刀向陈猛戳一刀,将陈刺成重伤,陈跑至三十米处倒地,赵当即将其送往医院抢救。

请分析:赵××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案例6答案:

(1)赵××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2)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3)赵××是在遭受陈某行凶侵害,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被迫自卫造成陈某重伤的。赵××的行为符合我国刑法典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7.何××,男,43岁,某建筑工程队队长。

某市镇一家饭馆突然失火,火焰顿时随风烧向邻屋。当消防车赶来抢救时,火舌已伸向第三家邻居。此时,正在附近建筑工地施工的队长何××,带领十多个工人奔到现场后并未参加救火,却命令工人们迅速拆毁近邻第四家房屋何本人则于另外两个工人跑回工地,驾驶着吊车、生产车和推土机又赶到现场也投入拆房行动。他一面组织部分工人协助抢出房内物品,一面指挥工人们赶快用斧头、锯子截断房屋的横梁和柱脚,开动推土机冲撞墙壁。何本人随即开动吊车,把屋顶梁架吊离原地,再叫工人们用铲车铲出一条隔离空道。当火焰蔓延到第三家邻居房屋尾部时,才被消防队员们奋力扑灭。

请分析:何××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应负责任?为什么?

案例7答案:

(1)何××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2)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3)何××决定带领工人拆毁尚未烧及的一家邻居房屋,其目的是为了阻止火焰蔓延,使更多的房屋免遭烧毁。何的行为完全符合紧急避险行为关于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全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要求,何××造成这种损害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目的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

8.邓某与赵某宿仇颇深,邓某伺机报复赵某。一日,邓某得知赵某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准备前往赵某家杀害赵某。邓某在去赵某家的途中,突然腹部疼痛难忍,于是返回自家。

请分析:邓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为什么?

案例8答案:

(1)邓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预备的特征包括:在客观上,第一,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第二,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在主观上,第一,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第二,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3)本案中,第一,邓某调查赵某的行踪,准备好匕首,前往赵家的行为是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即杀害赵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该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第二,邓某在途中因腹部疼痛难忍而返回自己家中,这表明邓某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尚未实施杀害赵某的行为。第三,邓某未实施杀害赵某的行为是违背其意志的,是由于邓某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这个属于邓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综上所述,邓某的行为完全具备了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和主观特征。所以,邓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9.王某(男)与刘某(女)系夫妻,因关系不合闹离婚,王某不愿离婚,对刘某怀恨在心,一日将刘某骗出单位到僻静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又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致刘某严重烧伤。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为什么?

案例9答案:

(1)王某的行为是犯罪既遂。

(2)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3)王某将硫酸倒在刘某面部,导致刘某严重烧伤,这表明王某的行为具备了故意伤害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王某虽然将刘某送往医院,但并未有效地防止刘某严重烧伤的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王某的行为不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10.某人武部干部陈某与王某在值班室对着墙壁练枪法。当时。人武部部长曾对陈、王二人进行劝阻,说容易发生事故。但陈、王二人不听,继续练枪法。陈装子弹,王开枪,结果子弹穿过窗户打死了在人行道上行走的张。

请分析:本案中,陈某与王某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案例10答案:

(1)陈某与王某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第二,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是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第三,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上述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3)本案中,陈某与王某没有致张某死亡的共同故意,他们的犯罪主观方面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他们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11.甲、乙、丙、丁四人都是已成年的男子。某天,他们在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丁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人聚集一起,由丁带领到一艘装有出口衣料的货船,盗得出口衣料三捆,价值人民币三千余元;第二天甲要乙去找丙想办法销赃,乙找到丙后,丙一再表示不干,乙说:“上船容易下船难,不去小心你的狗命!”丙出于无奈,遂把赃物卖掉,所得赃款由四被告人平分。

请分析:本案中甲、乙、丙、丁所处的地位如何?从他们共同故意形成的时间上来划分,是属于哪一种形式的共同犯罪?

案例11答案:

(1)甲、乙、丙、丁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在共同故意盗窃中,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和教唆犯,丁是从犯,丙是胁从犯。该共同犯罪属于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2)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形成。

(3)本案中,甲提出盗窃财物、分派乙准备匕首和自行车、分派丁去窥视作案地形、指派乙去找丙想办法销赃,在共同盗窃犯罪中起了组织、策划、指挥作用,属于主犯;乙准备犯罪工具、参与直接实施盗窃行为、威胁丙,在共同盗窃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属于从犯和教唆犯;丁窥视作案地形属于为犯罪创造有利条件的行为,同时还参与直接实行盗窃行为,在共同盗窃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属于从犯;丙参与盗窃财物的共谋、因受威胁而实施了销赃的帮助行为,属于胁从犯。

另外,甲、乙、丙、丁在喝酒时商定到江边货船上盗窃财物,表明该共同犯罪属于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12.1997年10月15日,某校学生陈某(1981年11月生)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陈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陈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一把水果刀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倒地休克(法医鉴定为重伤)。经送医院抢救,吴某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

请分析: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案例12答案:

(1)陈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2)刑法典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陈某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年龄为十五周岁,其故意伤害行为致被害人吴某重伤,所以,陈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

13.李某为了窃取财物,盗窃了一个军人的背包,到无人处打开,发现包里有一支手枪、数十发子弹,李某便将包藏在家中,后被查获。

请分析:李某的行为属于牵连犯还是想象竞合犯?

案例13答案:

(1)李某的行为属于牵连犯。

(2)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牵连犯的构成要件,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牵连犯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第二,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第三,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第四,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

(3)本案中,李某只是出于一个盗窃财物的故意,实施了一个盗窃财物的行为,因此,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未遂)。但是,李某盗窃财物的行为,结果又触犯了私藏枪支、弹药罪,因此,其行为属于牵连犯(结果牵连)。

14.王某与李某系邻居,从小一起长大,关系较为密切。但王某脾气暴烈,两人经常争吵并动手打架,过后又和好如初。一天,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两人因为对电影中一个情节的看法不同又发生争吵,而且越吵越激烈,以致动手打了起来。在打斗过程中,王某一时冲动,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李某的腹部猛捅了一刀,说:“看你他妈的还跟我吵!”然后扬长而去。李某昏倒在地,因天黑没有人发现,失血过多死亡。

请分析:王某对李某的死亡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案例14答案:

(1)被告人王某对李某的死亡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的认识特征是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意志特征是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本案中,对用刀捅李某可能致李某死亡的结果,王某应当预见到这种可能性。但因王某与李某的关系密切,显然王某不可能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对于李某死亡的结果,王某所持的只能是放任其发生的态度。因此,王某对于其行为造成李某死亡的结果而言,其认识特征是明知可能性,其意志因素是放任结果的发生,这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构成特征。

15.马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服刑过程中主动交代还曾犯有盗窃罪。经有关机关调查,确有此事,犯罪事实当时已被公安机关发现,只是犯罪人一直未能确定,案件未破获。

请分析:马某主动交代盗窃案件的行为属于坦白还是属于自首?为什么?

案例15答案:

(1)马某主动交代盗窃案件的行为既不属于自首,也不属于坦白,而是属于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或者一

般应当从轻处罚的犯罪情节。

(2)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自己如实交代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3)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于不同罪行的,以自首论;属同种罪行的,不以自首论,但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或者一般应当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马某如实供述的盗窃罪行与判决确定的盗窃罪是同种罪行,所以,马某主动交代盗窃案件的行为不属于自首。另外,马某如实交代的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盗窃罪行,而不是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因此,马某主动交代盗窃案件的行为不属于坦白。

16.一天中午,林某与冯某、刘某、曹某等人在一胡同内的饭馆门前相遇。冯某故意寻衅,撞了林某一下,林某即问:“你干什么?”冯某说:“看你不顺眼!”双方遂发生口角,进而扭打起来。扭打过程中,冯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刮刀胡乱刺扎林某。林某的肩和背被刺中数刀,疼痛难忍,于是顺手从饭馆放在外面的瓷碗中拿起一只砸打冯某,欲求脱身。冯某头皮被砸出血,无比恼怒,便抱着林某继续猛刺并喊刘某、曹某过来帮忙。林某腿、臀、腹部又被刺中数刀。此时,刘某手持刮刀赶了过来。林某见势不妙,便更加用力地用瓷碗砸打冯

某的头部。瓷碗砸碎后,尖角扎中冯某的颈部动脉,冯某当即出血倒地。刘某、曹某等见状,顾不得打林某了,忙将冯某抬起送往医院抢救。林某趁机捂住腹部伤口逃往胡同口,没走多远,便被接到报案赶到的巡警抓住。冯某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请分析: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案例16答案:

(1)林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3)本案中,林某是在受到冯某行凶侵害,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被迫自卫造成冯某死亡的。林某的行为符合《刑法》第20条第3款关于特别防卫权的规定,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7.王某经人介绍与汤某相识结婚。婚后,两人常为家庭琐事争吵,加之家境贫困,王某对汤某渐生厌心。一日,两人又因家中所养的鸡发生瘟疫相互埋怨,继而发生争吵。汤某动手打了王某两巴掌,王某遂产生杀害汤某之心。当日午饭前,王某将灭鼠药放入汤某准备要吃的稀饭中。汤某吃过饭后即出现、呕吐,随之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王某见状十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杀夫,于是忙向邻居呼救。在邻居的帮助下,王某将汤某送到医院。经抢救,汤某脱险。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案例17答案: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2)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时空性、自动性和彻底性。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除了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征外,还要求再具备有效性的特征。

(3)本案中,王某投毒行为实行终了以后,造成其丈夫汤某中毒,由于她主动呼救,并在邻居帮助下,将汤某送医院抢救,阻止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这种死亡结果没有发生,是由于王某自动放弃所致,符合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特征,应视为犯罪中止。

18.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在缓刑考验期间没再犯新罪,但在缓刑期满以后第三年又犯了盗窃罪,依法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请分析:李某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案例18答案:(1)李某构成累犯。

(2)缓刑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而不是刑罚执行完毕。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第一,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第二,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第三,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第四,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上述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累犯。

(3)本案中,李某被判缓刑二年,在缓刑考验期间没再犯新罪,也未违反缓刑考验期间所应遵守的其他规定,故对李某应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宣布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但是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后第三年又犯盗窃罪,依法判处徒刑3年,完全不符合成立累犯所必须具备的刑罚执行完毕的时间条件。因此,李某构成累犯。

刑法框架图

刑法知识点结构图 罪刑法定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内容 平等适用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空间效力属地管辖 属人管辖 1、刑法概说刑法适用范围保护管辖 普遍管辖 刑法时间效力生效与失效时间 刑法溯及力 危害行为作为 犯罪客观方面不作为犯成立条件 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来源 不作为不作为犯“作为义务” 的判断 不作为的理论分类 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危害结果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内涵 因果关系的具体判断 2、犯罪构成 犯罪对象犯罪对象的内涵与类型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内涵 刑事责任能力基本分类 犯罪主体自然人主体生理醉酒责任界定 刑事责任年龄年龄的规定及计算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承 担刑事责任范围 未成年犯处罚原则 刑法中的身份犯 主体要件 行为要件 单位犯罪主体成立要件主观要件 法定性要件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形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处罚原则 具体形式

起因条件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时间条件 正当防卫主观条件 对象条件 3、犯罪的排除事由限度条件 特殊防卫防卫对象特殊 严重的暴力犯罪正在进行 防卫设置 起因条件 紧急避险主观条件 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避险过当的处罚原则 正当业务行为 其他犯罪排除事由被害人承诺 自救行为、义务冲突

犯罪既遂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结果说、目的说、构成要 件说,我国通说采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 结果犯 犯罪既遂的类型行为犯 危险犯 举动犯 既遂犯的处罚 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行为类型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 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犯罪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4、故意犯罪的行态犯罪未遂的类型的未遂 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对“着手”的理解 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犯罪中止消极中止的特征中止的时间性 中止的自动性 中止的彻底性 积极中止的特征(除消极中止三个特征之外,还 应具备有效性特征) 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主体条件 主观条件1 客观条件 共同犯罪的认定中的特殊问题—间接正犯2 5、共同犯罪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重点掌握必要共犯,理论上通 共同犯罪的形式常认为,必要共犯包括对向犯、聚众共犯和集团共犯) 事前有通谋的共犯与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 一般共犯与有组织的共犯 1共同犯罪主观条件是必须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故意包括:(1)各共犯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2)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因此,下列情形不能成立共犯:(1)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2)一方为故意,一方为过失的犯罪行为不成立共犯;(3)两人以上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并不重合,不成立共犯;(4)同时犯不成立共同犯罪;(5)先后故意实施相关犯罪,彼此没有主观联系的,不成立共同犯罪;(6)实行过限的不成立共犯;(7)事前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以及事前无通谋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不成立共犯。 2典型的间接正犯有:(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的身体活动;(2)利用他人不属于行为的身体活动;(3)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4)利用有故意的工具;(5)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6)强制被害人或者第三人的行为。

刑法总论重要概念及问答题

刑法总论重要概念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刑法 2.刑法的解释 3.罪刑法定原则 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5.刑法的空间效力 6.刑法的溯及力 7.从旧兼从轻原则 8.犯罪 9.犯罪构成 10.犯罪客体 11.犯罪一般客体 12.犯罪同类客体 13.犯罪直接客体 14.危害行为 15.犯罪对象 16.作为 17.不作为 18.犯罪主体 19.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20.刑事责任能力 21.刑事责任年龄 22.单位犯罪 23.犯罪的故意 24.直接故意 25. 间接故意 26.犯罪的过失 27.过于自信的过失 28.疏忽大意的过失 29.意外事件 30.正当防卫 31.假想防卫 32. 防卫过当 32.特殊防卫 34.紧急避险 35.犯罪既遂 36.犯罪预备 37. 犯罪未遂 38.犯罪中止 39.共同犯罪 40.犯罪集团 41.主犯 42.从犯 43.胁从犯 44.教唆犯 45.首要分子 46.刑事责任 47.继续犯 48.想象竞合犯 49.连续犯 50.牵连犯 51.结果加重犯 52.刑罚 53.刑罚目的 54. 刑罚体系 55.剥夺政治权利 56.刑罚裁量 57. 累犯 58.一般累犯 59.特殊累犯 60.自首 61.一般自首 62. 特别自首 63. 数罪并罚 64.缓刑 65.减刑 66.假释 67.追诉时效 68.赦免 69.特赦 二、问答题 1.简述刑法的性质 2. 简述刑法解释的种类 3.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4.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及其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5.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6.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简述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7.简述刑法溯及力的概念及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的规定。 8. 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9.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特征。 10. 简述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1.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12.简述犯罪客体的概念和分类。 13.简述危害行为的概念及特征?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什么?成立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不 作为的义务来源有哪些? 14.简述危害结果的概念及特征 15.什么是自然人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什么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有哪些特 征?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对单位犯罪如何处罚? 16. 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刑法理论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是如何划分 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同情况的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分别可归属那种程度? 17.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概论

刑法概论

第一编犯罪的一般理论 第一章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第一节犯罪认定的基础——犯罪概念 一、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 二、犯罪的特征: (一)形式特征 1、犯罪是人的行为,主体是人 2、犯罪行为是人的外在活动 3、犯罪是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的活动 (二)实质特征(基本特征) 1、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 3、应受刑罚惩罚性——后果特征 第二节犯罪认定的基本标准——犯罪构成示例: 第238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 第15条第2款: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17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放意杀

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犯罪构成的要件,是能够说明并决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事实特征 3、犯罪构成的要件由刑法加以规定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分为四个: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 二、犯罪构成的意义以及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一)意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的法律依据 (二)关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但二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 第二章犯罪构成要件

第一节犯罪主体要件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犯罪主体是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二、自然人犯罪主体要件——刑事责任能力(一)刑事责任能力含义:行为人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后果并控制自己行为而对自己行为负刑事责任的能力。 1、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资格和条件) 2、是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统一 3、是行为时具有的能力 (二)影响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及我国刑法的规定 1、刑事责任年龄: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1)定罪年龄(《刑法》第17条第1、2款) 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 B、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C、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对所有犯罪都负

(完整版)刑法学名词解释精选

刑法学名词解释精选 第一章 1 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⑴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⑵狭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2.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3. 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第二章 1.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体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2.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刑”。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刑事责任相适应,罚当其罪。 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不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也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第三章 1.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适用的时间、地方、人及其是否具有朔及力。 2.刑法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 3.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又称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一部刑法生效、失效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保护原则(保护管辖原则)~在本国领域内、外犯罪的本国人、外国人,凡侵犯本国利益的都适用本国刑法。 第四章 1.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集体所有或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民主和其他权利,以及其它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危害社会行为,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构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3.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根据刑法对该行为人否定性道德政治评价的承担标准。 4.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第五章 1.犯罪客体: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刑事责任能力~行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需的,行为人必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4.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7.意外事件~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2019新刑法之盗窃罪怎么处罚

2019新刑法之盗窃罪怎么处罚 盗窃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2018新刑法之盗窃罪怎么处罚 1、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盗窃罪量刑标准: 1000元以上不满25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2500元以上不满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2、盗窃数额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量刑标准:

10000元以上不满1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四 年;17000元以上不满2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五年;24000元以上不满31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31000元以上不满38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年至七年;38000元以上不满45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七年至八年;45000以上不满52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八年至九年;52000元以上不满6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九年至十年。 3、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的盗窃罪量刑标准: 60000元以上不满78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一 年;78000元以上不满96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二年;96000元以上不满11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三年;114000元以上不满132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132000元以上不满15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十五年;150000元以上的处无期徒刑。 二、犯盗窃罪可以免除刑事责任吗 下列情况可以免除刑事责任,即: 因生活困难所迫,盗窃少量财物或盗窃近亲属、邻居等少量财物,案发后能积极退赔全部或大部分赃物,得到被害人谅解的,基准刑为免予刑事处罚。

刑法总则结构图

刑法总则知识体系结构图(2010年)刑法概述(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解释、适用范围) 犯罪客体(法益) 犯罪客观方面 基本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构成未完成形态 修正的犯罪构成 共同犯罪 犯罪法有明文规定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违法性阻却事由 (客观)法无明文规定的:被害人的承诺等犯罪阻却事由认识错误、期待可能性、事后不可罚 (新)有责性阻却事由 (主观)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 罪数 管制 拘役 主刑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刑罚的种类罚金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刑罚累犯 自首 量刑情节立功 数罪并罚 缓刑 假释 刑罚的具体运用行刑情节 减刑 时效 其它规定

知识体系结构分图示例(犯罪主体) 不满14周岁:对一切侵犯法益的行为都不负责 1. 周岁的计算 2. 对8种犯罪负责 已满14周岁 3. 仅仅8种 不满16周岁4.是指行为,而非罪名 未成年人5.转化为8种的也要负责 犯罪主体6.盗窃、诈骗、抢夺后实施暴 力的:不转化为抢劫自16周岁以上:对一切犯罪负责(含过失) 然1.不得判处死刑(含死缓) 已满14周岁, 人不满18周岁 2.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犯犯 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不负罪主精神病人 体部分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负,但主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成年人犯罪主体盲聋哑人:负,但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体醉酒的人:负,且无从轻、减轻 定罪身份(真正身份犯) 特殊犯罪主体量刑身份(不真正身份犯) 无特殊身份者可构成共犯 各自利用职务便利:按主犯 身份定罪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 单位犯罪主体单位实施,但不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形 单位犯罪的处罚:既有单罚,也有双罚。但单罚时只罚个人

刑法简答题及其论述题

简答题: 1.什么是刑法?如何理解其本质?答: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 治秩序,以国家名义通过立法程序公布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如何处罚的法律。刑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刑法的性质包括阶级性质和法律性质两个方面。刑法的阶级性质(1)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刑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的工具。法律性质主要指刑法在法律整体中的地位及其特征。 2.刑法的解释有几种?各自的效力如何?答:关于刑法的解释,从不同方面,可以作以下分类: (一)从解释的效力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立法解释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司法解释对刑法的含义所做的解释,学理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二)从解释的方法上可分为文理解释、伦理解释。文理解释对法律条文的字义进行解释。伦理解释通常表现为扩展解释和限制解释。 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含义?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指的是我国境内的全 部区域,具体包括(1)领陆,我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2)领水即国家所有的水域,包括内水领海及其低下层。(3)领空,即领域、领水的上空。根据国际条约和贯例,以下两部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属于我国领域的范畴适用我国的刑法。其一我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其二我国驻外使领馆。 4.什么是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的?答: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起 生效前发生但生效后尚未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刑法对此的规定有:(1)从旧原则(2)从新原则(3)从轻原则(4)从旧兼从轻原则。 5.简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答: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5条规定,“刑法的轻重,上当 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犯多大的罪,出多重的刑、重罪重罚、请罪轻罚、罚当其罪,刑罚相称。 6.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的关系?答:犯罪是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由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以国 家意志的形式,国定在其刑事法律上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其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与犯罪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是犯罪构成的关系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前者是总体上划分罪与非罪的问题,后者则解决罪与非罪、类罪与类罪,次罪与比罪界限的具体标准。(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腰间的有机统一整体。(2)任何一个犯罪都可已由许多事实特征来说明,但并且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是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要的哪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3)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具备的诸要件,是由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的加以规定的。 7.我国刑法中规定得罪过有几种?答:罪过形态,即故意、过失、犯罪的动机、目的几个方面 表明的,其中罪过是任何犯罪所必要的主观要件,罪过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过失和故意。8.犯罪预备和犯意表示有什么不同?答: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犯罪的一种停顿状态,犯意 表示是指犯罪人产生犯罪意图后,用语言和文字等将自己的犯罪意图表达于外部的行为。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犯意辨识仅仅是犯罪意思的流露,没有已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实际危害,不具有犯罪构成的内容,不至于犯罪行为;而犯罪预备不仅辨识犯罪思想,而且已经实施了刑法总则重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即为犯罪制造工具或制造条件。第二犯意表示不够成犯罪,犯罪预备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犯意表示是犯罪预备的思想基础;犯罪预备则是犯意笔试主客关行为。 9.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私人或者他人的 人生、财产和其他权力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是指国家、公共利益、私人或者人的人生、财产和其他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所作用或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而保全较大的利益的行为。二者的异同是:在行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危

刑法基本概念整理

刑法基本概念整理 第一章:刑法的绪论 1.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具体些说,刑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2.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3.狭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4.刑法的渊源: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5.刑法典: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刑法的法律,是刑法的最主要存在形式。 6.单行刑法: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说明、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刑罚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7.刑法的性质:内容上——(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到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都有所涉及 (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针对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3)调整手段的严厉性: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形式上——(1)刑法是基本法(2)刑法是实体法(3)刑法是公法 8.刑法的目的:就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护法益 9.刑法的任务:就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人民,打击敌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10.刑法的机能:就是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具备的作用,它是实现刑法目的和任务的手段。(1)保护法益机能(2)保障人权机能(3)规制行为机能 11.谦抑思想:就是不应当将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作为刑法的处罚对象,作为刑法处罚对象的只能是那些不得不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12.刑法规范:是以禁止、处罚犯罪行为为内容的罪刑规范。(包括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如刑法规定有盗窃罪、遗弃罪,其中所蕴含的规范就是:不得盗窃、义务者必须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13.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我国刑法是采用编、章、节、条、款、项的结构来编排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14.刑法解释:是对刑法规定用语的意义进行说明,是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义的思维或者实践过程。 分类:(1)主体不同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刑法规定所做的解释 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审判和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的法律解释(2)方法不同 文理解释——亦称文意解释或者文法解释,是根据刑法条文的文词字句进行的字面解释。论理解释——指参酌立法背景、目的、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对刑法规定做逻辑分析,阐明刑法用语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当然解释)——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但依事物属性、处罚目的以及当然的道理,推论刑法所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但要在刑法规定适用范围之内。 (扩大解释)(限定解释)

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

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 B. 一切违法行为 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答案: A 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侵权法 答案: A 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答案: C 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 B. 实体法 C. 特别法 D. 临时法 答案: A 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A. 市公安局 B. 区治安联防队 C. 区公安分局 D. 李某 答案: C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 答案: C 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答案: A 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A. 杀人中止 B. 杀人未遂 C. 杀人预备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刑法案例分析题整理

刑法案例分析题整理 一、“一问一答”类型解题步骤 1.先读问题后案例,心中有数。 2。读题做准备:把案例中出现的三大要素“主体、行为、情节”全部用笔划下来。 3。开始做题: (1)看每一个主体、每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罪名。 (2)看每一个主体的几个犯罪行为之间是否有转化、吸收等问题。(一罪和数罪的关系) (3)再看不同主体之间是否有共犯问题,是否属于“部分犯罪共同说”。 (4)看是否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中止、未遂、既遂)。 (5)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4.检查 考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点会很兴奋,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之处,检查很重要,重新把问题和案例对照一遍,查漏补缺、修正错误. 检查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看前后问题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如果前后回答有矛盾,很可能基本判断是有错误的,需要重新思考.不能已经写到答题纸上了又想改就来不及了。 5.开始在答题纸上答题 (1)一定按照问题的序号写,如果每个问题有几个要点,那么就在这个标题下分出相应小点,序号级别一定清晰,便利老师阅读,会增加感情分.随意打乱答案顺序,每一问少给一分,就会丢掉四五分,不可冒险! (2)问什么答什么,不用过多阐述,不要旁逸斜出、画蛇添足。 (3)说明理由一定有,但是只需要直接说明,不需要深入分析。 二、笼统式案例 如果遇到笼统式案例,就按照上述第3步的顺序来分析,然后安排回答。 但是回答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先对共同犯罪部分所有问题进行回答。 第二,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或者先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 第三,最后对起次要作用的或者后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 第四,在每一主体下面,就是按照行为发生的时间顺序来作答。 总结笼统式案例,应该体现的答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答: (Ⅰ)甲乙不构成共犯,因为……(如:缺乏主观方面) (Ⅱ)构成共犯 1。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2.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2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3。总结特殊问题1:犯罪形态问题(既遂、中止、未遂),如甲构成抢劫罪中止,在外放风的乙构成抢劫罪未遂。对于中止、未遂犯罪,应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总结特殊问题2: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二)关于甲单独犯罪部分分析如下: 1.甲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2。甲实施了……行为(第2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3.看是否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中止、未遂、既遂)。 4.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

《刑法分则概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条文中只简单地写明犯罪名称,而不具体叙述犯罪行为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 2.在刑法规范中较为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 3.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多数采取( )原则。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 4.下列规定法定刑的方式,未被我国刑法采取的是(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以上都不正确 5.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 )。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方法 6.某法院在判决书中以盗窃罪判处行为人 4 年有期徒刑,根据放火罪判处行为人11 年有期徒刑,最终决定执行15 年有期徒刑。这15 年有期徒刑属于( )。 A.法定刑B.宣告刑C.执行刑D.宣告刑和执行刑 7.下列哪个条文属于空白罪状?( ) A.《刑法》第345 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 B.《刑法》第127 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 C.《刑法》第129 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D.《刑法》第335 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 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我国刑法分则中没有绝对确定法定刑的条款 B.我国刑法分则的所有条文都是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 C.《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该条文表述属于叙明罪状 D.《刑法》第348 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 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该条文没有表明犯罪的主观方面,根据罪状的基本原理,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 故意 9. 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 10.在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 1、A 2、C 3 、C 4、B 5、B 6、B 7、A 8、D 9、B 10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3 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状属于( )。 A.叙明罪状B.简单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 2. 《刑法》第121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 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这里的法定刑是( )。 A.绝对确定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法定刑 C.相对确定法定刑D.以上都不对 3.关于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则与分则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 总则与分则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总则与分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追究刑事责任

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追究刑事责任 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关于当事人免于刑事处罚和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 1、不予刑事处罚 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不负刑事责任 (1)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3)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3、免除处罚 (1)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5)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刑法第67、68条关于自首和立功中的“免除处罚”。 (7)刑法第164条、第290条、第292条的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免于刑事处罚 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由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在人民法院审理阶段,对被告人定罪但免于刑罚。“不追刑事责任”包括行为人有罪但基于法律的特殊规定而免于刑事处罚和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无罪情形。

刑法的简答题

简答题 1 简述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单位犯罪概念: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由单位直接负责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特征:(1)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是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和。 (2)单位犯罪是由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有负责人员决定,由直接负责人实施,并且与其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犯罪。 (3)单位犯罪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4)单位犯罪一般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但不是绝对的。 2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 (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或者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五年之内。 3简述不作为犯的概念和类型及其构成要件。 概念: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 类型:(1)纯正不作为犯或真正不作为犯,即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2)不纯正不作为犯或不真正不作为犯,即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 构成要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4简述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1)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4)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5简述一般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针对不法侵害本人进行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017刑法知识点总结(简洁版)

刑法考点总结(简略版) 总则部分: 一、刑法概述 1.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机能 2.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3)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刑法的适用范围 (1)空间效力: ①国内犯:属地管辖; ②国外犯: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 (2)时间效力:溯及力:禁止溯及既往(我国采纳从旧兼从轻原则) 二、犯罪论 1.刑法概说 (1)犯罪的概念 (2)犯罪的分类 2.犯罪构成 (1)违法性: ①危害行为: A.刑法禁止的行为不是犯罪故意支配下实施的任何身体动作,而是在客观上可能侵犯法律保护的利益的行为; B.作为与不作为危害行为; C.持有行为 ②行为对象:是指实行行为所作用的物、人、组织 ③危害后果: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现实侵害事实与现实危险状态 A.分为:侵害犯与危险犯 B.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a.意义:影响罪数的认定;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 判定;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b.特点:共性:客观性;顺序性;相对性;规律性;复杂性 特殊性:诈骗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等都具有特殊的因果关系发展进程 c.认定:合法则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与危险的现实化 ④特定身份:必须是在行为主体实施犯罪行为前就已经具有的特殊资格或者已经形成的特殊地位。 ⑤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等都属于违法阻却事由。 (2)责任性: ①故意/过失: A.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要求行为人认识所有的客观构成要件事实,所以任何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都是特定的。

刑法学结构图

刑法学结构图 刑法的基本概念和解释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概论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刑法的适用范围罪行相适应原则 客观要件:行为主体,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 客观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 主观要件:犯罪故意,犯罪过失,事实认识错误 犯罪构成主观阻却事由: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 总论犯罪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 “修正”的犯罪构成 共犯形态 实质的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 罪数论法定的一罪:结合犯、集合犯 处断的一罪:连续犯、吸收犯、牵连犯 刑种:主刑、附加刑 量刑情节:累犯、自首、立功 刑罚论量刑制度:从轻、减轻、从重、数罪并罚、缓刑 刑罚执行制度:减刑、假释 刑罚消灭制度:时效、赦免 各论: 一、侵犯个人法益: 第四章、人身犯罪,第五章、财产犯罪 二、侵犯社会法益: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第三章、破坏经济秩序犯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犯罪三、侵犯国家法益: (一)侵害国家职能的犯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犯罪,第九章、渎职犯罪 (二)危害国家存立的犯罪: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一章刑法概论 一、刑法的概念与渊源 1、刑法的概念: 从一般意义上讲,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犯罪+刑罚。 2、刑法的渊源: (1)刑法典。注意:刑法典包括刑法修正案。(狭义的刑法) 我国建国以来通过两部刑法典、旧刑法典(1979年制定)、新刑法典(199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2)单行刑法。是指国家在刑法典之外单独针对某一类犯罪规定的刑法规范。 至今单行刑法只有一个:199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3)附属刑法。某部法律的整体性质不是刑法,但是也附带了犯罪与刑法的规范。我国目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附属刑法。 2005年卷二1.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注:本题系2005年司法考试试题,随着立法修改,刑法的渊源已经发生了变化) A.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C.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二、刑法的性质 1、规制内容的特定性:只规范罪-刑关系。 2、法益保护的广泛性:保护法益涉及个人法益、国家法益和社会法益。 3、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刑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不同,其严厉性决定了刑法对其他法律实施的保障性。 三、刑法的目的 刑法的目的是用文字限制统治者的打击范围和打击方式。 1、保护法益: 法益:刑法上的利益。排除三种利益:(1)刑法无能保护的利益;(2)不值得保护的利益;(3)刑法放弃保护的利益 2、保障人权 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普通人权利的保障。另一方面,根据罪行法定,如果一人做了坏事,只要刑法没有将其规定为犯罪,就不得用刑罚惩罚。 四、刑法的解释: (一)解释的一般原理 1、法条用语的缺陷是必然存在的。 2、刑法解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是消极的去寻求立法者的原意。 3、对刑法的解释,是从刑法用语的含义处罚,得出符合刑法目的结论。正确的解释,必须 同时符合刑法的文言与刑法的目的。 4、在各种解释存在争议时,目的解释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解释。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名词解释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的制度。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缓刑:是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它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完整版)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刑法的任务。 答:《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 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 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2.简述论理解释的主要种类。 答:(1)扩大解释。(2)缩小解释。(3)当然解释。(4)反对解释。 (5)补正解释。(6)体系解释。(7)历史解释。(8)比较解释。 二、论述题 1.论述刑法的性质。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这种特定性,使刑法成为特殊的法律。 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则保护人身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社会秩序等许多方面的法益(法所保护的利益)。但它同时具有不完整性。首先,刑法并 不是将所有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只是将其中部分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其次,即使是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但由于刑事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立法机关也可能不将其规定为 犯罪;最后,成文刑法总是具有局限性,一些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也可能被遗漏。 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这些强制方法的严厉程度远不如刑罚,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和解。刑法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 方法。 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法益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止某种危害行为时,才由刑法禁止。 由于其他法律在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需要刑法保护,刑法的制裁方法又最为严厉,这就使得刑法实际上成为其他法律的保障。这既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所在,也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