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6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4-2016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4-2016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4-2016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4~2016年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5·四川文综,4)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第1题。

1.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2015·山东文综,7)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第2题。

2.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2014·山东文综,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题。

3.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2014·天津文综,3)读下图,回答下题。

4.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2014·山东文综,8)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5.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D [本题主要考查雾的形成条件,气温降低,水汽含量多、风速较小等有利于雾的形成。秋冬季节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气温高,不利于水汽凝结,A项错误;盆地地形地势低,不利于气流抬升,B项错误;影响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既有西南季风也有东南季风,C项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故D项正确。]

2.A [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地形、纬度高低等因素。但对7月的图们江来说,地形不变,昼夜长短也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7月,华北、东北进入了雨季,云量增多,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减少,A正确。]

3.C [M地积雪深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考虑到M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应为上海城区,城区内由于热岛效应明显,温度高,使得积雪深度小于周围,C项正确;其余各个选项农田、林地、乡村温度都不会高于周围地区,积雪深度不会低于周围。]

4.D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据此可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图示时段内台北始终为偏北风;首尔、上海始终为偏南风;北京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

5.B [高空等压面分布是乙处高,甲处低,则可推知高空气流由乙流向甲,进一步推出近地面由甲流向乙,如图所示:

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根据纬度可知近地面由甲流向乙是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风偏转成西南风,B项正确。]

历年高考试题(精选地球运动-年高考试题)

2015-2010年高考试题地球运动 (2013高考题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图5 1、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1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13高考题广东卷).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 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2013高考题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4、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5、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2013高考题四川卷)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 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 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6、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7、10、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8、(2013高考题浙江卷).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 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B.经过太阳直射点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D.为两个 日期的分界线 (2013高考题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

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 2.能够简述大气运动的意义、分类和成因; 3.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实验演示和对生活实例的分析,概括归纳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简述大气运动的意义、分类和成因。 【难点】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引导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给大家2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好!有没有同学来回答一下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小花来回答。 生:上节课主要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而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和“大气还地面”。 师:回答的很好,整体概括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地区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受热情况也是不同的,那么这种分布不均的受热状况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了解一下。 课前咱们已经准备好了热水、冰块和火柴等材料,接下来随机请几位同学按照书本的实验步骤合作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注意事项:热水和火柴具有一定的伤害性,进行实验的同学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进行,不要伤害到自己。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不要玩热水、明火等有危险性的东西。 ·

实验过程中请其他同学们认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实验结束后请同学来回答。 实验成功完成,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自己发现的现象好,小明来回答。 生:烟雾在玻璃缸内先由小洞向下,然后由装冰块的盆飘向盛热水的盆,由热水盆向上又飘向冰块盆的上方,形成闭合的一圈。 师:观察的非常认真,概括的也很准确,那么烟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运动规律呢这就是咱们本节课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展示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多媒体上已经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桌之间互相阐述学习目标,时间2分钟。时间到!相信经过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都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预习书本37-41页的内容,并拿出自己的红笔,在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时间5分钟左右,现在开始那么接下来咱们就具体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 生:起立朗读学习目标。 师:声音洪亮,朗读的非常棒!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预习书本37-41页的内容,并拿出自己的红笔,在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时间5分钟左右,现在开始。 生:自主学习。 师:同学们基本已经自学结束,老师看大家预习的都很认真,在不懂的地方都做了相应的标记,那么接下来咱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师:相信同学们在初中物理中都学习过气压的概念和热胀冷缩的原理,哪位同学愿意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 生: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而热胀冷缩原理是指物体受热会膨胀受冷会收缩。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那么空气同样会受热膨胀上升,受冷会收缩下沉,请同学们根据气压的概念和热胀冷缩的原理并根据书本30页图分析空气运动的特点,要求自主思考2分钟,同桌讨论3分钟。 % 老师看大家都讨论的差不多了,下面请同学们来分享自己讨论的结果。小丽来回答。 热力环流的形成 生:在b图中,A点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减少,气压减小,形成低压;空气在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出B、C 两处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完整版)历年高考真题-大洋洲.doc

历年高考真题 - 大洋洲 一、选择题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 5-6 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①B.②C.③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②和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图 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 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 500 mm。图 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0~ 12题。 3.造成甲 . 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4.图 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5.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 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 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 27~28题。 6.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 总体上 A. 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7.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 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图 2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2,判断 9-12 题。 8. 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9. 下列四项,属于 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 10. 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每月降水量在 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季 D .气旋活动频繁 11. 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读图 2,回答 3~5题。 12.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 . T B .Q C. R D .S 13.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 . T B .Q C. R D .S 14.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光明中学陈婧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组成。第一课时中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本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课程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由于大气的受热过程复杂,环节多,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和名词,需补充大气的基本组成及影响,强调三种辐射的性质,理顺太阳、地面、大气和宇宙四者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二、学生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教材比较强调知识的应用,这与初中地理学习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关

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多的问题,人教版的高中地理3本必修教材中,必修1是最难的,教材的重难点也教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处理好这些重难点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学生对学习这些内容有很大的兴趣,求知欲也较高。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 ②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2.过程与方法 ①列表比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通过读图、画图来分

(完整版)历年高考真题之南美洲高清版

测试题9 (2015·江苏卷)图3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015·天津卷)15.(13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结合图10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9分) 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4分)

(2014新课标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2014新课标卷II) 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 B. 远离大陆 C. 构造运动强烈 D. 地形复杂 9.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 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 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013北京卷) 读右图(图14)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查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 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 图14,回答第(2)题。 (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 一说明成因。(10分)

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53.0 无明显洪峰 2 480. 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错误!未定义书签。.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解析】汾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水分饱和后坡面容易大块滑塌(坡)成为洪水的(泥)沙源,裸露坡面等不到第6次降水。河床、沟谷很容易排除。 下图(2018年高考真题江苏卷)为2018 年5月10 日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答案: D 【解析】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 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 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题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3.(2008·广东文基)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0·泰安模拟)读图,回答4~5题。 4.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 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5.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A>B >B>D>C >D>A>B >D>B>A 7.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完成8~9题。 8.该城市可能是() A.重庆 B.广州 C.天津 D.哈尔滨 9.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云量大小 C.空气质量 D.昼夜长短 读“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甲、乙、丙 B.甲、丙、乙

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3.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4.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5.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6.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7.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解析】汾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水分饱和后坡面容易大块滑塌(坡)成为洪水的(泥)沙源,裸露坡面等不到第6次降水。河床、沟谷很容易排除。 下图(2018年高考真题江苏卷)为2018 年5 月10 日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8.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答案: D 【解析】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 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 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

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一)-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大气运动(一) (2016 ?北京海淀区模拟)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 B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 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 D ?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 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B .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D ?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 (2016 ?衡水一中一模)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甲地 B .乙地 C.丙地 D .丁地 4.丁地所在半球及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 A .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南半球;东南信风带 C.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北半球;东北信风带 公地 大敢It 大工赵聊禹地我仮射乔肝 帖」云疫时1*亠 3 M 地竦治讨收 Z

(2016 ?河南郑州质检)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 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 30C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 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 5.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A .哈尔滨 C .青岛 6 ?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 ?气温较高 B. 北京 D .重庆 ) B ?气压较低 C .降水较多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 D ?日温差大 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7~9题。 7 ?图中A 、B 、C 三点气压P 相比较 A . P A >P C >P B B . P A

P B >P A D . P A = P C = P B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基础题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8河北衡水中学二调)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2.(2018河北衡水中学二调)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 A.气温日较差小 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 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 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3.能体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图示是(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2017贵州遵义联考)此时,小船上的旗帜飘向(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5.(2017贵州遵义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为夜晚 B.①地盛行下沉气流

C.②地为阴雨天气 D.③地气温高于②地 提升题组 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周围多荒漠,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回答下面两题。 6.(2017广东揭阳一模)博斯腾湖出现最弱湖陆风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2017广东揭阳一模)影响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主导因素是( ) A.植被 B.气温 C.盐度 D.地形 读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8.(2017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125°经线以东地区的气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 C.低温中心位于西北角 D.乙处和气温最低处的温差可能为35℃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二)_大气运动_有答案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 (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 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 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 C.湖陆风 D.盛行西风 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 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 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所以本题选C。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所以本题选D。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所以本题A、B、C错误,D正确。 如图是2014年12月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图(阴影表示海洋),单位为hPa。读图,回答4~6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③地势高,空气稀薄④白天太阳辐射强⑤云层厚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③④⑥D.②⑤⑥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大气密度大,云雾天气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 答案:C 2 .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晚气温较阴天高②白天气温较阴天高③气温日变化幅度大④白天大气反射加强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要求对每一项叙述进行逐一判断。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气温高于阴天。但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少,气温较阴天低。 答案:B 3 .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解析:首先要明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是反射和吸收。四个选项中,A是反射作用,B是吸收作用,C的叙述本身是错误的,D是大气逆辐射,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 答案:D 4.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热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

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与气候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与气候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 大气运动与气候一、选择题(2010?汪清模拟)《中国海洋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2010?宁夏模拟)构建模式图(图2),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3~5题。 3.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使大气温度升高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5.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具寒流性质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动力为西风 (2010?福州模拟) 福州三中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 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不同地方初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2010?重庆模拟)图4“某地区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4中A气压系统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是 A.带状分布;热量差异、动力高压B.带状分布;水分差异、热力高压 C.块状分布;海陆热力差异、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3.(2010·广州模拟)如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我国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D.昼最短夜最长 (2011·银川模拟)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4~5题。 4.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5.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读图,回答6~7题。 6.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 A.P a>P b;T a<T b B.P a<P b;T a<T b

历年高考真题之---西亚---高清

测试题5 (2015·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2014·新课标I卷)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9-11题)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05全国卷一)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5-7题。 480 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6.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九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2002年全国文综)36.读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 丙河年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为575亿立 方米)。回答下列问题。

2014-2016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4~2016年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5·四川文综,4)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第1题。 1.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2015·山东文综,7)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第2题。 2.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2014·山东文综,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题。

3.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2014·天津文综,3)读下图,回答下题。 4.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2014·山东文综,8)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5.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D [本题主要考查雾的形成条件,气温降低,水汽含量多、风速较小等有利于雾的形成。秋冬季节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气温高,不利于水汽凝结,A项错误;盆地地形地势低,不利于气流抬升,B项错误;影响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既有西南季风也有东南季风,C项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故D项正确。] 2.A [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地形、纬度高低等因素。但对7月的图们江来说,地形不变,昼夜长短也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7月,华北、东北进入了雨季,云量增多,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减少,A正确。]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知识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特别提醒】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大气的热力作用如下: 作用对象热力作用原理 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 地面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2.大气保温作用实例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原理:温室大棚阻挡部分地面辐射逸出,将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3)深秋利用人造烟雾防霜冻——原理:烟雾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高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 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5)解读谚语 十雾九晴 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原因在 于,低温条件下,才会形成雾。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辐 射降温,气温较低,故易形成雾。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 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 露重见晴天 露的形成类似于雾,气温低才会形成露。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大气 的保温作用弱,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 霜重见晴天 即指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 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地表水汽凝结为霜 4.逆温成因及其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上课讲义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3.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4.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

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5.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6.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 7.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