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注解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我国训诂学史上给古文献作注始于汉代,这是有它的社会历史原因的。一般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语言自身的发展演变,致使文字的形义关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语法结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原本妇孺皆知的语言文字,到后来连硕师大儒也难以读懂,这就需要有专家给语言文字作解释。第二,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汉初,为了弥补长期战乱的创伤,巩固新的政权,朝廷很重视恢复和繁荣文化。学者们开始搜集“秦火”以后流散的文献古籍,加以整理解释。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经学空前繁荣昌盛。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每经都有由中央认定的博士进行讲授。

汉代通行的是隶书,人们看不懂古文(战国时六国文字)经籍,需要注解。当时从民间搜集的“书集如山”,绝大部分是人们凭记忆用隶书记录的。汉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鲁恭王扩建宫室,拆毁了一座孔子住过的旧房子,从夹壁中发现了用六国古文写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这批经书后来就叫做古文经。古文经中多古文古语,要明经义,首先要攻克古语言文字关,所以,相对于今文经学来说,古文经偏重于识字考词及名物训诂。

第三,古、今文经学之争促使了训诂学的发展。今文经(用汉代通行隶书写成的)为官方所定经学,设有五经十四博士,为御用学派。当时的士人和官吏的任用和迁升,都要学习儒经。如:桑弘羊本为一个牧猪的人,就凭钻研公羊学,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古文经是指鲁恭王在孔子故宅的夹壁中发现的用六国古文字写成的《尚书》《论语》《孝经》等数十篇古文献,当时古文经为今文经学家所怀疑,反对将它列入学馆,因此,今古文之争十分激烈,持续了近200百年。由于古文家基础坚实,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解经重视文字训诂,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终于取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

二、注解的体例

要读古注,就得先了解古注的体例,古注的体例是指古注的种类、古注的术语和古注的编排。

古注大都是随文释义的注疏,即附于文献正文之后的注释。训诂材料中以此类为多。

(一)古注的种类

1.古注的名称

古文献里常见的注解名称有“传”“说”“解”“疏”“诠”“证”“微”“诂”“注”、“笺”、“音义”、“章句”、“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2.注疏类型

(1)传注类

“传”

传,本指古代驿站的交通工具,引申为由此达彼之意,因而传递古今语言也称作“传”。孔颖达曰:“传者,传通其义也。”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等区别。依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其书杂引古书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相比附,故曰‘外传’。”与经义相比附的叫“内传”。东汉以来,有人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如《春秋·隐公元年》“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话,在《左传》中引用有关史料成了一篇完整的历史故事。属于对事件本身的阐述和推衍的一种注释。)《国语》为《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序》云:“其文不主于经,故号外传。”其它还有《齐诗外传》、《韩诗外传》。“大传”之名始于西汉张生和欧阳生的《尚书大传》,是“大义”的意思;“小传”是“不贤识小”之意,谦词,与“裨传”、“稗传”同。宋刘敞有《七经小传》,吴棫有《书裨传》,吴仪有《春秋稗传》。还有“补传”,与“补注”同。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云:大约“训诂”,儒家称“传”,如《谷梁传》;墨家称“说”,如《经说》上、下;法家称“解”,如管子《形势解》,韩非《解老》(“说”“解”阐述经义,属于论说性的一种注解)。

与上类注释不同的是《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毛传》重视通过文字训诂疏通经义,以字词为训诂的单位,有较为严格的程序化的注释用语表示被训字与被训字之间的各种音义关系。

“笺”

《说文》:“笺,表识也。”徐锴《说文系传》解释为“于书中有所表记也”,即在原有的注释旁附记自己的意见。《郑笺》在《毛传》的基础上有所阐明、补充或订正,即修正他人成说的注释体式。清胡承珙有《毛诗后笺》。

“注”

《说文》:“注,灌也。”《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注者,注义于经下,

若水之注物。”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注”。郑玄之后,“注”几乎取代了“传”成为经籍注释的通称。郑玄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传世。下面是《秦风·无衣》的毛传、郑笺:

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好呼报反攻古弄反又如字亟欺基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兴也袍襺也上与百姓

同欲则百姓乐致其死笺云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同袍乎

言不与民同欲袍抱毛反襺古显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戈长六尺六寸矛长二丈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仇匹也笺云于于也怨耦

曰仇君子不与我同欲而于王兴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

战。仇音求长直亮反又如字○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泽润泽也笺云襗亵衣近污垢。泽如字亵仙列反襗除草反说文袴污音乌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作起也笺云戟车戟常也○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

还有“补注”,是为了订补前人注解中的而作的一种古注。如宋洪兴祖所作的《楚辞补注》就是属于这一种。

2.章句类

章句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它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通常把字词的注释包含在句子的直译之中,进而达到对章旨的探讨。其优点是对文献的注释更富于整体性,有利于对全篇主题的发掘,但不如传注那样简明。东汉时章句著作较多,现存有王逸的《楚辞章句》和赵歧的《孟子章句》。《孟子章句》每篇按文意分为若干章,每章以“章指”概括全章旨意,如“寡人之于国也”的章指是:“王化使民养生送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3.义疏类(“疏”“正义”)

“疏”在《说文》里释为“通”,义疏即疏通其义的意思,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训诂体式。它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典籍中前人的传注。六朝义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仅有《论语义疏》。“义疏”又称疏、注疏、正义(“正前人之义疏”)。六朝后有唐贾公彦的《周礼注疏》、宋邢昺的《论语注疏》、《尔雅注疏》、清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等。

而官修的“疏”叫“正义”。唐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正义》,《五经正义》

作为官本发行后,形成了“五经正义出,六朝义疏亡”的局面,结束了学术上的自由争鸣。

4.集解类

集解又称集注、集释,也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由注者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释、间下己意而成。集解的特点是愽采众家之长,使读者对各家注释一目了然,其中还可能发现已佚注本的内容。现存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等,朱熹的《四书集注》与集解性质没有什么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清孙诒让《墨子间诂》虽无“集解”之名也属集解类注释,而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是集《春秋经》和《左氏传》兼而加以注解,实不属于集解类。例如何晏《论语集解·学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马(融)曰:?道谓之政教。《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然则千乘之赋,其地千成,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唯公侯之封乃能容之。虽大国之赋,亦不是过焉。?包(咸)曰:?道,治也。千乘之国者,百里之国也。古者井田,方里为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也。?

5.音义类

音义类注解以辨音释义为本,也兼及文字形体的的解说和校勘。这类注释的产生是与对汉语音义关系的认识和反切注音方法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代表性著作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由今人所见《十三经注疏》中除《孟子》以外的十二经“音义”和《老子音义》、《庄子音义》共同组成。

二、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

训诂的内容,主要的有如下两点:一、释词和解句,二、辨析古书语法、修辞等。

(一)解释词语

1.解释词义的重要性。

解释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

词,由词以通其道。”(《戴震集》卷九)戴氏最反对那种离开字、词、句的具体分析而空谈圣贤之道的浮夸的学风。他认为,不懂得每个词的含意,便不能懂得每句话的意思;不懂得每句话的意思,便不能懂得整篇文章的意思,因而也就不能真切地了解古人的思想。

2.释义的多样性。

阅读古籍时的障碍往往是词的引申义、临时义,或是古语、方言以及因字、传抄等原因带来的问题,因而词义解释的内容是多样的。例如:

①《汉书·文帝纪》:“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颜师古注:“道,读曰导。”(指明同源通用。“道”与“導”本是古今字,也即同源字。)

②《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以今语释古义)

③《诗·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弗扫。”毛传:“洒,灑也。”《说文·水部》:“洒,涤也。从水,西声。古文以为灑扫字。”段玉裁注:“凡言某字古文以为某字者,皆为古文假借字也。”“沬,洒面也”;“澡,洒手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说文》又有“灑”字,是撒水于地的意思。可见“洒”用作“灑”,是本有其字的通假。(《毛传》指明通假)

④《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毛传:“悠悠,远意。苍天,以体言之。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毛传》解释各种命名的不同缘由)

⑤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论语·为政》)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释具体义)

⑥《礼记·缁衣》:“尹吉曰”,郑玄注:“吉当为告。告,古文诰,字之误。尹告,伊尹之诰也。” (校订文字)

⑦《战国策·楚策·庄辛说楚襄王》:黄雀“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为招,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清人王念在《读书杂志.战国策第二》中指出:“類当为頸,字之误也。招,的也,言以其頸为准的也。《文选》阮籍《咏怀诗》注,引此作‘以其頸为的’,《艺文类聚》鸟部、《太平御览》羽族部并引此云:‘左挟弹,右摄丸,以加其頸。’姚曰:‘《春秋后语》云:以其頸为的。’的或为招,招、的古声相近,故字亦相通也。”按王氏在这里指出了“類”是“頸”之讹字,“招”是“的”之通假字,

于是豁然贯通。

(二)解释句意

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说明修辞。

1.分析句读

《礼记·学记》把分析句读列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古书一般不断句,分析句读是解释句意的前提。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例如:

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能教乎?(《淮南子·俶真》)高诱注释时把“儡身”二字连读,注释说:“儡身,身不见用,儡儡然也”;王念孙却把“儡”上属为句,说“‘不免于儡’,谓躬身行仁义而不免于疲。”(《集韵·脂韵》:“儡,劳心也。”困乏。)

2.疏通句意

包括串讲句意和说明句子的言外之意。串讲中往往隐含对词义的训释。常用训诂术语是“谓”“言”,“言”更多用于点明言外之意。如:

①《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郑笺:“差池其羽,谓张舒其尾翼。”

②如《汉书·韩信传》:“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旁可置万家者。”颜师古注:“言其有大志也。”

③《左传·成公三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孔颖达疏:“唯车服之器与爵号之名不可以借人也,此名号车服是君之所主也。”

④如《诗·周南·关雎》,《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解释句意是“章句”这一训诂体式的主要内容,还归纳总结主题大意,叫章指。如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3.阐明语法

①《毛传》在串通句意的时候,往往把词和词,或句与句的关系确定下来,这就暗示了语法结构。如:《诗·小雅·棠棣》:“原隰裒.(Póu聚结)矣,兄弟求矣。”《毛传》:“求矣,言求兄弟也。”

②《左转·庄公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杜注:“鼓,伐鼓也”)

③《后汉书·李膺传》:“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章怀注云:

“以朝廷为污秽也。”不说“以朝廷为污秽”,而说“污秽朝廷”,这便是意动用法。

④汉仲长统《昌言·理乱》:“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君长”本是名词,这里则用作动词。

⑤明张岱《陶庵梦忆·日月湖》:“宁波府城内,近南门有爵月湖。日湖圆,故日之;月湖长,方广,故月之。”日、月本为名词,但在“故日之”、“故月之”中,却作为动词用。

⑥《诗·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通过串讲指明反问语气。

4. 分析修辞表达方式

古汉语修辞方式较多,这里只就古注中常见的略举几种。例如:

(1)说明比喻

①《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传》:“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牂羊,母羊。坟,大。罶liǔ,笱。三星,参星,冬天天快亮时才出现,太阳出来它就消失了。)

《郑笺》:“无是道者,喻周已衰,求其复兴不可得也;不可久者,喻周将亡,如心星之光耀见于鱼笱之中,其去须臾也。”

(2)阐明互文

①《诗〃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毛传:?葛生延

..而蒙楚,蔹

生蔓

..于野。?(前句用?生?,后句用?蔓?,蔓,延也。即?生?包含?蔓?,?蔓?包含?生?。阐明互文)

(3)说明复语

“复语”是古代书面语里的一种用词通例,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平列组成复合语。由于词的多义性容易产生误解,需要指出说明。清代学者顾炎武已注意到这种语言现象有,他说:“古经亦有重言之者,《书》‘自朝至于日中仄,不遑暇食’,‘遑’即‘暇’也。《诗》‘无已太康’,‘已’即‘太’也。”(《日知录》卷二十四)意即“遑暇”“已太”都是由同义连用构成的“复语”。又例如:

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良工取之,拙者疑殆。?王念孙《读书杂志》云:?此‘殆’字非危殆之‘殆’,‘殆’亦‘疑’也。古人自有复语耳。?

②《易〃泰〃象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王引之《经义述闻》:?裁之言载也,成也。裁与成同义而曰‘裁成’,犹辅与相而曰‘辅相’。?

不知复语而分训造成误解例:

①《诗〃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郑笺:?乃告汝用可忧

..之事,

而汝反戏谑

..。?

②《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谈,不敢戏谈。?郑笺:?不敢相戏

..。?

..而言语王引之曰:“‘谈’亦‘戏’也。《玉篇》《广韵》并云:‘谈,戏调也。’”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忧’当为‘优’。《左传·襄公六年》注云:‘优,调戏也。’”

(4)阐明连类而及

“连类”即“连类而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因意义相关而连带用在一起,但只其中一个词表示意义。清代学者阎若璩说:“古人多连类而及之,因其一并及其一。”(《古文尚书疏证》卷六)例如:

①《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毛传》:“小曰羔,大曰羊……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疏:“此说大夫之裘,宜直言羔而已,兼言羊者,以羔亦是羊,故连言以协句。”

②《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伊、洛、瀍、涧,既入于河。”阎若璩《疏证》:“汉入江,江方入海。因江入海,汉亦同之。伊、瀍、涧悉入洛,洛方入河。因洛入河,并及于伊、涧,皆连类之文也。”

③《左传·昭公十三年》:“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孔颖达疏:“王肃注云:‘郑伯爵而连男言之,犹言曰公侯,足句辞也。’”(

④《楚辞·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吕向注:“闭关,喻塞贤路也。”点明比喻,且只说“闭关”,还暗示了“闭关梁”为“连类而及”修辞。(关:关口;梁:桥梁。)

⑤《礼记·坊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郑注》:“‘约’与‘先’互言耳。君子约,则小人多矣;小人先,则君子后矣。”

5.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①《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孔颖达疏:“《老子》曰:‘孤、寡、不榖,王侯之谦称也。《曲礼》云:‘诸侯与民言自称寡人,庶方小诸侯自称曰孤。其在四夷,虽大曰子,于内自称不榖……’’”

②《汉书·陈胜项籍传》:“于是楚已破秦军,羽见诸侯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张晏注:“军行以车为阵,辕相向为门,故曰辕门。”

(三)注音、校勘及其他

1.注音

传统训诂在注音时,早期使用譬况、读若、直音三种方法。例如:

(1)《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滕,读近殆,缓气言之。”(譬况法)

(2)《说文·玉部》:“璁,读若

..蔥。”

(3)《汉书·高帝纪》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

又服虔注:“郦食其,音历异基。”(直音法)

2.校勘。

校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

广义:还要包括对古书的辨伪和辑伕。

这里要介绍的是狭义的校勘,它包括校订讹字、乙正错倒、删削衍文、补缀脱文、比较异同等方面的内容。例如:

(1)《论语·微子》:“子路曰:‘不仕无义。……’”

朱熹《集注》:“福州有国初时写本,‘路’下有‘反子’二字。以此为‘子路反’而夫子‘言’之也,未知是否。”

这是用对校法来比较异同,一时还不能校正。所谓“对校”,是用同书的祖本或别本互相对勘。

(2)《荀子·成相》:“上能尊主爱下民。”

王念孙《读书杂志》:“‘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上能尊主’对文。《不苟》、《臣道》二篇并云‘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是其证。”

这是用本校法来乙正文字之错倒,,指明原句“爱下民”当改为“下爱民”。所谓“本校”,是用本书前后文字相互证明,断定其中的错误。

(3)《汉书·苏武传》:“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王念孙《读书杂志》:“此本作‘绝不与饮食’。师古所见本脱‘与’字,不可通。……旧本《北堂书钞·设官部》十五、《服饰部》三,《艺文类聚·天部下》,《太平御览·天部》十二、《人事部》百二十七、《服用部》十,引此皆作‘绝不与饮食’。是诸家所见本皆与师古异也。……今据以订正。”

这是用他校法来补缀脱文。所谓“他校”,是用他书来勘定本书。凡本书有采自前人者,可据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引用者,可据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事

实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据同时或同性质之书校之。

(4)《管子·霸言》:“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伐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伐’乃‘代’字之误。《管子》原文作‘世不谓贪’,言一世之人不以为贪也。唐人避讳,改‘世’为‘代’,后人传写又误‘代’为‘伐’。”

这是用理校法订正讹字。所谓“理校”,是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定其讹误。

以上四种校勘方法,是近代著名史学家陈垣首先总结并归纳出来的。实际中,这四种方法常常综合运用。例如:

《读书杂志·战国?第二》考订“龙、言二字合为詟”:

念孙案:“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吴曰:‘触詟,姚云一本无言字史亦作龙。按《说苑·敬慎篇》鲁哀公问孔子,夏桀之臣,有左氏触詟者,諂谀不正。人名或有同者,此当从詟以别之。’念孙案:吴说非也。此?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据姚云‘一本无言字’,则姚本有‘言’字明矣。而今刻姚本亦无‘言’字,则后人依鲍本改之也。《汉书·古今人表》正作‘左师触龙’。又《荀子·议兵篇》注曰:《战国?》有左师触龙。《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曰‘左师触龙言愿见’,皆其明证矣。又《荀子臣道篇》云:‘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史记·高祖功臣矦者表》有临辕夷矦戚触龙。《惠景间矦者表》有山都敬矦王触龙。是古人多以‘触龙’为名,未有名‘触詟’者。太后盛气而揖之,吴曰‘揖之,史云“胥之”,当是。’念孙案:吴说是也。《集解》曰:‘胥犹须也。’《御览》引此?作‘盛气而须之’。隶书‘胥’字作‘’,因伪而为咠,后人又加‘手’旁耳。下文云‘入而徐趋’,则此时触龙尚未入,太后无缘揖之也。”

A.王氏用古本和今本比较,用鲍本和姚本对勘,这是对校法;

B.据文理指出“若无言字,则文意不明”,这是理校法;

C.用《史记》《汉书》《荀子》《太平御览》等书相印证,这是他校法。3.其他(略)

指考证名物、诠释典故、发明条例(指出某书行文编排上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以

便于阅读)、说明制度等等。

例如:

(1)《诗·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毛传》:“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未备则不待礼会而行之者,所以蕃育民人也。”

《郑笺》:“女年二十而无嫁端,则有勤望之忧。不待礼会而行之者,谓明年仲春不待礼会之也。时礼虽不备,相奔不禁。”

毛、郑说明礼俗制度。

(2)《史记·信陵君列传》:“(赵王)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集解》:“骃案:《礼记》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

裴骃引《礼记》说明当时典章制度。

(3)《说文·禾部》:“颖,禾末也,从禾顷声。诗曰‘禾颖燧燧’。”段玉裁注:“《大雅·生民》文,今作‘禾役’。‘役’者,‘颖’之假借字。古支、耕二部合韵之理也。”

段玉裁说明在上古“颖”、“役”二字音同,所以可通假的道理。

三、古注的术语

训诂的术语繁多,这里只选其中重要的,分类举例说明。

(一)释义的术语:曰、为、谓之、谓、貌、犹、之言、之为言

1.曰、为、谓之:、.

这几个术语是用来释词的,并且常用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例如:

(1)“曰”字

①《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②《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③《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王逸注:?草曰零,木曰落。?

(2)“为”字

①《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②《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③《楚辞〃九章〃怀沙》:?非俊疑杰兮。?王逸注:?千人才为俊,一国高为杰也。”

(3)“谓之”(为之、之谓)

①《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②《诗经〃鲁颂〃駉》:?在垧之野。?朱熹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垧。?(实引自《尔雅〃释地》。垧,同?坰?jiōng,都邑的远郊。)

“谓之”或作“为之”,如“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尔雅》)

“谓之”还作“之谓”,如“性,人之昜(“陽”之古字)气也,善者也。”《说

文》段玉裁注:“董仲书曰:性者,生之质也。质朴之谓

..性。”《礼记·中庸》:

“天命之谓

..教。”

..道,修道之谓

..性,率性之谓

2.“谓”“言”

“谓”这个术语主要用来解词,也用来串讲大意。其特点是用具体释抽象,或用一般释特殊,也就是说解释的是词的特殊义、灵活义或具体所指的人或事;它运用的形式是,被训释词语放在术语前面,训释词语放在术语后面。

“言”是解释语句的术语,解句时,一般是解释句子的概括义或言外之意;其格式与“谓”相同。例如:

①《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②《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③《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

④《国语〃晋语下》:?利国谓之仁。?韦注:?利国,谓安社稷、利百姓也。?

⑤《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落专兮。?郑笺:?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时,草始生,霜为露也。?(串讲大意)

⑥公曰:?无庸,将自及。?(《郑伯克段于鄢》)杜预注:?言无用除之,禍将自及。?(解句)

“言”还多用来说明言外之意。例如:

①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将士,皆如挟纊。(《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言说以忘寒??说以忘寒?是高兴得忘记了寒冷之意。(说明言外之意)

②《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花。?《毛传》:?言高下大小各得其宜也。?(说明言外之意)

3.“貌”字

一般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例如:

①《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②《文选》卷一六司马长卿《长门赋》:?望中庭之蔼蔼兮。?李善注:?蔼蔼,月光微闇貌。?

③《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王逸注:?纷,盛貌。?

④《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动词后) 4.“犹”字

使用“犹”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1)“义隔而通之”,指被训释词与训释词本不同义,只是在具体语境里彼此义通。如:

①《左传〃庄二十五年》:?非日月之眚,不鼓。?杜预注:?眚犹灾也,月侵日为眚。?(《说文》:?眚,目病生翳也。?)

②《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

③《诗〃豳风》:?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郑笺》:?室犹巢也。?

(2)以今语释古语,同义相训。如:

①《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朱熹注:?微,犹衰也。?

②《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王逸注:?浩犹浩浩,荡犹荡荡。?

③《说文》?爾?下云:?丽尔,犹靡丽也。?段注:?丽尔,古语;靡丽汉人语。?

5.“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

..。主要作用是以音义相通的词作为训释词,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或假借关系。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或叠韵的关系。

《说文》:“裸.(guàn),灌.祭也。”段注:“……凡云‘之言’者,皆通其音义以为诂训,非如‘读为’之易其字,‘读如’之定其音。”段氏在《周礼汉读考》中又云:“凡云‘之言’者,皆就其双声叠韵以得其转注假借之用。”例如:’

①《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②《礼记〃曲礼下》郑注:?死.之言澌.也。?

(《说文》:“澌,水索也。”徐锴《系传》:“索,尽也。”)

③《毛诗》郑笺:?挚之言至也。?(挚、至皆至韵章母,为同音字)

(以上3例为探求名源。)

④《毛诗〃甘棠》?勿翦勿拜?郑笺:?拜之言

..拔也。?

⑤《仪礼〃士丧礼》?鬠kuò笄用桑?郑注:?桑之为言丧也。?

(鬠:束发。)(以上2例为破假借。)

2.“古声同”、“古字同”

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说明文字通假,有时也用来指明异体字。例如:

①《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郑笺:?栗,析也。言君子又久见使析薪,于事尤苦也。古者声栗、裂同也。?

②《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烝也无成。?毛传:?烝,填也。?郑笺:?古声填、尘同。?(按:《尔雅释诂》:?尘,久也。?故烝亦为久义。)

③《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集解》引郑注云:?古字材、哉同耳。?即说明?材?通?哉?。

有时“古字某某同”是指明异体字,如:

《周礼〃天官〃外府》郑注:?郑司农云:‘赍,或为资。今祀礼家定赍作资。’玄谓赍、资同耳,其字以‘齐’‘次’为声,从贝变易。古字亦多或。?(按:大郑云“或为”,小郑言“多或”,都是指出异体字。)

(二)拟音的术语:“读如”“读若”

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注音的,有时也用来破假借字。《说文》“读”篆下段氏注云:“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如:

①《仪礼》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之’之萦.。?(《士丧礼》?幎目用缁?注)(幎mì:覆盖。)

②《礼记》郑注:?衣读如殷。声之误也。齐人言殷声如衣。?(《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注。(明别字。)

(《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注:灭大殷。戎,大。)

③《毛诗》郑笺:?邪读如徐。?(《北风》?其虚其邪?笺)(明假借。)

(三)改字的术语:“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破读”。

①《仪礼·曾子问》郑注:“假读为嘏(ɡǔ,又读jiǎ。大、长,福)。”

②《诗经·卫风·氓》“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

③《尚书·尧典》郑注:“时读曰莳。”

④《礼记·曲礼》郑注:“绥读曰妥。”

⑤《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四》“偶人”条(P376页):“匈奴至为偶人象都。师古曰:‘以木为人象都之形也。偶,对也。’念孙案:《汉书》作‘寓人’。寓即

偶也。谓刻木偶类人形也。据此《汉书》本作‘寓人’。注当云:寓读曰

..偶,偶对也。”

“读为”“读曰”跟“读如”“读若”的区别在于: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不一定,可以用本字破假借字,也可以用假借字来解释本字。

(四)正误的术语:

1.“当作”、“当为”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校勘古代文献中错字误字的术语。

①《周礼〃天官〃内饔》郑注:?腥当为星,声之误也。?

②《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毛传:?缉,明;熙,广;单,厚;肆,固;靖,和。?郑笺:?广当为光,固当为故,字之误也。於,美乎!此成王之德也,既光明矣,又能厚其心矣。为之不解倦,故于其功终能和安之。?

③《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奔逝?条云:?‘奔’当为‘猋’字之误也。?

又?汉国之盛?条云:?‘盛’当为‘威’字之误也。?(P343页)

又?立莫敢发言?条:?‘立’字于义无取,当为‘竝’。并,皆也。谓丞相以下皆莫敢发言也。?(P344页)

2.“衍文”、“脱文”

(1)衍文:校勘古书时,人们把古书中因传抄印刷而误增的字叫“衍文”。

①《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 (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 ?俗

吏?条云:?‘俗’字涉上文

..。?

...’而衍

...‘今俗吏

②《读书杂志〃史记第四》?鞅欲变法?条:?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

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念孙案:‘鞅欲变法’‘鞅’字因上文而衍

.....。此言孝

公欲从鞅之言而变法,恐天下议己,非谓鞅恐天下议己也。?

(2)“脱文”:是指出古籍中脱落了文字。

《读书杂志〃汉书第一》?脱四字?条:益三河大郡大守秩。念孙案:?《汉纪》

‘秩’下有‘中二千石’四字,是也。大守秩二千石,益之则为中二千石,下文‘令三辅都尉大郡都尉秩皆二千石’与此文同一例,若无‘中二千石’四字则文义不明。?

(五)浑言、析言: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学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词同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所谓浑言,是指着眼于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如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古书的注释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十三经注疏》 2、掌握古书注释的 常见术语:曰、为、谓之 谓犹之言 之为言读曰(读为) 读若(读如) 一、古注的重要性 1、古注是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2、古注是注释古书重要依据 3、古注能教我们注古书的方法 4、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理论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期——先秦 先秦的注释是非系统性的,且多在古籍正文中。 《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2、注释的兴盛期——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两汉注释的特点:主要限于给儒家经典著作做注。 (3)两汉时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注》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春秋公羊解诂》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注释范围扩大到非儒家经典著作。唐代开始既注原文,也注前人之注。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老子注》《庄子注》《春秋外传》《国语注》《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周礼疏》、《仪礼疏》《春秋公羊传疏》《春秋谷梁传疏》《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孟子疏》《经典释文》《荀子注》管子注》《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汉书集注》《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等思想观点。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古籍整理和古注的高峰期——清朝 (1)原因: 统治者大搞文字狱,文人不敢涉及现实而把精力转向古籍。 (2)清人古注成就体现:注书范围广,注书质量高。 范围广:前人没人整理和注释的古籍,清人作了注解,前人注解过的古籍清人重新作注。质量高:注释详尽可靠,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 三、古注的内容

古书的注解

通論古書的注解 第一節古書注解的體例 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秦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爲這些古書做注解,如漢代的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他們都是著名的注解家。他們在注解古書時,都有一定的體例,了解這些體例和注解的內容,對我們閱讀古書是非常有用的。我們按照注解的體例分類如下: 一、傳注類 1、傳:本指古代驛站傳遞公文的交通工具,引申爲由此達彼之義,因而遞達古今語言也稱作“傳”。傳,即指闡明經義。 漢代最有代表性的傳是毛亨對詩經做的傳。它以字詞爲訓釋的基本單位。 2、箋:《說文·竹部》:“箋,表識書也”,意思是“在書中有所表記之也”,指在原有注釋旁附記自己的意見。一般是對前人的注有所闡明、補充,或有所訂正。 3、注:也是對經籍的解說。鄭玄曾對《周禮》、《儀禮》、《禮記》作注,鄭玄之後,“注”幾乎取代了“傳”,而成爲訓釋經籍的統稱。二、章句類 章句是離章辨句的意思。這種體式以句子爲基本訓釋單位,通常先解釋詞義,再把字詞的注釋融進句子的直譯之中,串講句意,進而達到對章旨的探討。這種體式的優點是對文獻的注釋更富於整體性,有利於對主題的理解,但不如傳注簡明。東漢時期留下的章句著作很多,

流傳至今的有王逸的《楚辭章句》和趙岐的《孟子章句》。 《楚辭章句》 是王逸根據劉向的《楚辭》十六篇,再加上他自己作的《九思》,逐篇進行訓釋而成。每篇前都有敘文,說明作者和寫作旨趣。這些序文對於理解原作非常重要。 例一《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托之以風諫。故其文義不同,章句錯雜,而廣異義焉。 王逸作章句的體例是:先解釋詞義,再串講文句大意。 例二 《孟子章句》 偏重於分析章節句讀,對詞義的解釋不多。篇首有篇題解釋,每章之末有“章旨”。 例三《孟子章句》:“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旨:言民和爲貴,貴於天地。” 三、義疏類 義疏即疏通其義,它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義疏有疏、注疏、正義等別稱。“正義”即“正前人之義疏。”內容與義疏相同。 最有代表的是唐代孔穎達的《五經正義》。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 (3)古籍: 古籍既有传统的刻本、抄本,也有具有现代出版形式的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情况比较复杂,可根据古籍形式的不同选择标注方式。 1)抄本或刻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版本/页码。其中篇名、部类名为选项。原刻本标注版本信息,页码有两面,标注时应注明,用a、b或上、下区分。 示例: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九页a。 2)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古籍为现代出版形式,引用时可参照现代著作(包括析出文献)的标注方式,其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册、页码。 作为文献题名的一部分,卷次、部类名及篇名应与原著保持一致,卷次用汉字数字标识,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的卷册系根据现代印制需要划分的,与原文献卷次不同,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置于页码之前(选项)。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应标注现代出版信息(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也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标点本”“影印本”等。页码通常为现在的印刷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示例1: 《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三·吴汝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44册,第13444页。 示例2: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东莞城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第215页。 影印本古籍通常采用缩印的方式,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标明上、中、下栏(选项)。

示例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五,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上册,第461页下栏。 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唐文》《册府元龟》《明实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陶渊明集》等。 示例2 《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册,第3080页下栏。 编年体典籍,如需要,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 示例: 《资治通鉴》卷二○○○,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乙卯,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册,第6293页。 唐宋时期的地方志多系私人著作,可标注作者;明清以后的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书名其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民国地方志,在书名前冠加“民国”二字。新影印(缩印)的地方志可采用新页码。 示例1 乾隆《嘉定县志》卷十二《风俗》,第七页a。 示例2 万历《广东通志》卷十五《郡县志二·广州府·城池》,《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42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367页。 3)古籍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卷次/出版信息与版本/页码。 示例1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3页。 示例2 何承矩:《上太宗论塘泊屯田之利》,载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卷一○五,《文渊阁四库丛书》第4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4页。

古汉语.下 通论 第四单元 古书注释标点翻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下册)通论知识要点﹙一﹚ ■第四单元:古汉语综合运用(共三节) ●笫一节古书的注释〔训诂学常识〕 一古书注释概说: 1汉代的古书注释: 西汉多为先秦儒家经典作注,东汉范围渐扩。 汉代的著名注释家有:西汉毛亨(《诗诂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孝经传》),刘向《五经通义》等;东汉郑玄(《毛诗笺》、《三礼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高诱(《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等。 2 汉后至唐代的古书注释: 魏晋南北朝:玄学发展,出现了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等,史书亦有吴·韦昭《国语注》等; 唐代:出现了“疏”(或曰“正义”)的体例,代表作有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等。儒家经典之外注疏有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集注》等。 3 宋代至清代的古书注释: 宋代:邢昺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孙奭为《孟子》作疏,朱熹作《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把汉至唐宋注疏的儒家经典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音义合刊为《十三经注疏》。 清代:清代学者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更深。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 附:唐、宋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十三经注疏》 ⒈《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⒊《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⒋《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⒌《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⒍《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⒎《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⒏《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⒐《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古书中的注解

古漢語通論(十七) 古書的注解 我國比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過注解。今天我們要想比較順利地讀懂一部古書,一般都要參看舊注。有些文字比較艱深的古書,如果不參看舊注甚至根本無法讀懂。 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如語言的發展,口授和傳抄的錯誤等),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為這些古書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鄭玄對先的經書,像《周易》《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等書,都曾作過注解。這些注解對我們了解先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沒有漢代學者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許多先古籍我們今天是很難讀懂的。到了唐代,距離漢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許多漢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的注解,作者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這種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義”。例如現在最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詩經》就是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傳、鄭箋的“傳”和“箋”,當時都各有特定的意義,“傳”指闡明經義,“箋”有補充與訂正毛傳的意思,一方面對毛傳簡略隱晦的地方加以闡明,另一方面把不同於毛傳的意見提出,使可識别。 注:《十三經注疏》大多數是漢朝人或晉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書的注疏人如下: 《周易》: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谷梁傳》:晉甯注,唐楊士勳疏; 《論語》: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經》: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为什么要读古注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 刘熙注:?折枝,若今之案摩也。? 陆筠注:?折枝为磬折腰肢。? 朱熹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 杜甫诗《戏作俳谐体遣闷》:“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梦溪笔谈》:?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余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古书的注释按时间分可以分为古注和今注两大类(大体清代以前的注释叫古注)。今注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观点比较正确。科学性较强,而且使用现代汉语,通俗易懂,但我们阅读古书仅仅借助今注是不够的,这是因为: 1、古代的传注家距古书成书时代近,如汉代注先秦之书,也就是几百年,语言变化不大,典章制度尚存,加之他们学识渊博,学风扎实,所作的注解往往比较可靠。这些古注都是今注的基础和依据。今注有的比较简单,各种注本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确切、深入的理解古书的内容,就必须阅读古注。 2、有许多古书至今没有今注。我国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有今注的只是一小部分,对多数没有今注可参考的古书在阅读时必须借助古注。 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古注。(清)阮元在《十三经注疏》前的《重刻宋版注疏总目录》中说:“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

古书注释的作用

古书注释的作用: 1.清人和清人以前的注释都属于古人注,简称古注。 2.古注是阅读古书的阶梯和桥梁。 3.古注接近实际,较为可靠。 4.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 5.古注有时比查字典更能解决问题 6.古书注释的发展概况: 7.古书注释开创于西汉。两汉注释古书,以解经为目的。 8.今文学派好阐发“微言大义”,注释往往繁琐冗杂。古文学派重文字训诂,简约质朴, 不离经空发,人称“朴学”、“汉学”。 9.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何休《春秋公 羊传注》等;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名》,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10.三国·王肃、韦昭王弼、韩康伯《易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论语集解》, 裴骃《史记集解》,皇侃《论语义疏》,裴松之《三国志注》,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张湛《列子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郭璞《尔雅注》、《方言注》 11.隋·刘炫《春秋左氏传述义》、《春秋规过》、《春秋攻昧》 12.唐·注书进一步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是继两汉以后的又一高峰期。 13.孔颖达等人《五经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 士勋《春秋谷梁传疏》,合称“九经义疏”。唐人义疏代表了唐代注释的最高成就。 14.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李贤《后汉书注》,杨倞 《荀子注》,成玄英《庄子疏》,李善《文选注》等。《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与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世称“史记三家注”。 古书注释的类型: (一)诂训类以解释词义为主 1.诂、训: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诂是以今言释古言,侧重于解释单词的意义;训是对 古代词语作形象性的描绘与说明,侧重于解释由两个相同的单音节词构成的词语(重言),并兼言其比兴意义。 2.传:传述,指传述经文的文义。一般是先释字句,后明经旨。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 后也做一般的注释名称。 3.注:注释的通称。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 4.笺:对经传简略不明的地方加以补充发挥,对不同见解的地方加以订正。

古代汉语 古书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解释下列注解体例的名称:传、正义、疏、笺、注、章句、集解。 二、解释下列注解术语的作用,并把作用类似的归在一起: 曰、谓、为、犹、貌、谓之、之貌、读为、之言、读曰、读若、之为言、读如、之犹言、犹言。 三、问答: 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 捌、古书的标点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标点古书常见的错误有哪两种情况? 3.什么是句读,句读与今天所说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二、给下列古文加标点符号,并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在句中的作用或用法: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4.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5.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6.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7.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注:①涘:岸边。渚:水中小块陆地。 8.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称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吕氏春秋) 9.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①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荀子?富国) 注:①纠譑:搜刮。 10.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

古代汉语练习——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练习 [练习一] 一、填空: 1、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_______时代。当时著名的注解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 上自己的注解,成为________或_________,例如何晏注《_____ _____》,就是此类著作。 3、注解常见的几种情况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十三经注疏》大多数是______人或_______人做的注,______人做的疏。 5.《春秋左传》是晋_______注,唐_____等正义;〈尔雅〉是晋_____注,宋______疏。二、将常用的注解术语“曰”、“谓”、“犹”、“貌”、“之言”分别填入括号。 1.《礼记·王制》:“古者公田籍而不税。”注:“籍( )借也。” 2.《诗·魏风·伐檀》:“之河之侧兮。”毛传:“侧( )崖也。” 3.《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 4、《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孔注:“政()法教。” 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注:“同门()朋,同志()友。” 三、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苇,韦鬼反。杭,户[疏]笺:“一苇”郎反。与,音余,下“远”与“同”。狭,音洽。为,于伪反○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者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诗经·卫风·河广》) 1、哪几句话是毛传? 2.哪些话是郑笺? 3.哪些话是孔疏?孔疏是解释谁的话? 4.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 四、简答题: 1.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 2.古书注解中“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有何分别? [练习二]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1.古书注解中,用作校勘的术语是____________。 ①之言,之为言;②夺;③当为;④谓之;⑤犹 2.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的是_________。 ①王念孙;②王引之;③俞樾;④阮元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有___________。 ①李善注;②五臣注;③颜师古注;④孔疑达注 4.李善为李密《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两句加了注:“毛诗曰。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李善这里是____________。

古书注解

一、说明属于哪一种体例,运用了何种注解方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有所成也。)四十而不惑,(孔曰:“不疑惑。”)五十而知天命,(孔曰:“知天命之终始。”)六十而耳顺,(郑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马曰:“矩,法也。从心所欲无非法。”)[疏]“子曰”至“逾矩”。○正义曰:此章明夫子隐圣同凡,所以劝人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者,言成童之岁,识虑方明,於是乃志於学也。“三十而立”者,有所成立也。“四十而不惑”者,志强学广,不疑惑也。“五十而知天命”者,命,天之所禀受者也。孔子四十七学《易》,至五十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也。“六十而耳顺”者,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矩,法也。言虽从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也。孔子辄言此者,欲以勉人志学,而善始令终也。 二、给下段《诗经·卫风·相鼠》的注疏加上标点符号。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 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郑笺□□、孔疏□□、注音{□})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

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 讲授内容: ⑴古代重要典籍注释情况 ⑵古注内容 ⑶古注术语 ⑷古人旧注选读 一,古代重要典籍注释情况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㈠《左传》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唐.陆德明《左传音义》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 ㈡《公羊传》 汉.何休《公羊传解诂》 唐.陆德明《公羊传音义》 徐彦《公羊传疏》 ㈢《谷梁传》 晋.范甯(níng)《谷梁传集解》 唐.杨士勋《谷梁传疏》 陆德明《谷梁传音义》 ㈣《诗经》 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 东汉.郑玄《毛诗笺》 唐.陆德明《毛诗音义》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疏》

南宋.朱熹《诗集传》 ㈤《论语》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唐.陆德明《论语音义》 宋.邢昺《论语疏》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疏》六朝.皇侃《论语义疏》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 ㈥《孟子》 汉.赵岐《孟子章句》 宋.孙奭shì《孟子疏》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释》宋.朱熹《孟子集注》 清.焦循《孟子正义》。 ㈦《庄子》

晋.郭象《庄子注》 清.郭庆藩《庄子集解》 ㈧《昭明文选》 唐.五臣注 唐.李善《文选注》 ㈨前四史 刘宋.裴骃《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以上合称“史记三家注” 唐.颜师古《汉书注》 唐.李贤《后汉书注》 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㈩《楚辞》《国语》《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 汉.王逸《楚辞章句》 三国.韦昭《国语解》 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战国策注》 (十一)《五经正义》 唐孔颖达著,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春秋左氏传述义》《周易正义》《礼记正义》 (十二)四书集注 南宋朱熹著,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古代汉语:古书的注解(郭锡良版)

(一)古书注解的重要性 1、古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2、古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3、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二)古注的源发、历代特点及名家注 1、源发:先秦:萌芽→两汉:兴盛→魏晋至隋唐:发展→宋元明:中落→清:复兴→解放后:出版→现代: 研究 2、历代特点及名家注 (1)先秦 ①特点: A注释多夹在正文中。 B尚未成为一门学科。 C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无注释专书。 ②名家注: 例: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周易·说卦》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周易·系辞》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 (2)两汉 ①特点: A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B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②名家注: 例:毛亨《毛诗故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毛诗注》、《论语注》、《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何休《春秋公羊解诂》; 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王逸《楚辞章句》。 (3)魏晋至隋唐 ①特点: A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受玄学影响。 B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正义)”。 ②名家注: 例: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韦昭《春秋外传国语注》;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陆德明《经典释文》;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颜师古《汉书集注》;李善《文选注》。 (4)宋元明 ①特点: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后人称“六经注我”。 ②名家注: 例:邢昺《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孙奭《孟子疏》;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十三经注疏》:即为《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作的十二本疏与《经典释文》的合称。 (5)清 ①特点:从材料出发,详尽可靠流于繁琐。 ②名家注: 例:阮元《校勘记》(为《十三经注疏》而作) (三)古注的体例、内容 1、体例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注解体例,常见名称有“传”、“注”、“笺”。(2)义疏体——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如孔颖达《五经正义》。 (3)章句——“离章辨句”的意思,如赵岐《孟子章句》。 (4)集解体——又称集注,集说,集释,是一种汇集众说的注解体例,如何晏《论语集解》。 2、内容——以《诗经·鄘风·相鼠》为例。 △原文: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式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注解体例的名称: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作“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正义:解释经 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作“疏”。“疏”是对注的解释。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 则包括传、笺等。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注解术语的作用一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二谓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的作用是用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影射的事物。三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 示事物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四犹,犹言“犹”的作用是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 五之言,之为言,之犹言这三个术语的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近 似的词来作训解。六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①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②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③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①释词;②通句;③疏释全章大意;④评说。

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

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 我国比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过注解。今天我们要想比较顺利地读懂一部古书,一般都要参看旧注。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看旧注甚至根本无法读懂。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於汉代。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由於种种原因(如语言的发展,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於是有一些人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郑玄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书,都曾作过注解。这些注解对我们了解先秦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没有汉代学者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许多先秦古籍我们今天是很难读懂的。 到了唐代,距离汉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许多汉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例如现在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注:《十三经注疏》大多数是汉朝人或魏晋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书的注疏人如下: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就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

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 古书的注解 1、给下段《诗经?卫风?相鼠》的注疏加上标点符号。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郑笺、孔疏、注音{})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无礼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无威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所止息也笺云止容止孝经曰容止可观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俟待也相鼠有体体支体也[疏]传体支体○正义曰上云有皮有齿已指体言之明此言体非徧体也故为支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遄速也○遄市专反 2、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标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興也北風寒涼之風雱盛貌箋云寒涼之風病害萬物興者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亂〇涼音良雨于付反又如字下同雱普康反酷苦毒反惠而好我,攜手同行惠愛行道也箋云性仁愛而又好我者與我相攜持同道而去疾時政也〇好呼報反下及注同行音衡其虛其邪既亟只且虛虛也亟急也箋云邪讀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儀虛徐者今皆以爲急刻之行矣所以當去以此也[疏]北風至只且〇正義曰言天既爲北風其寒涼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涼風盛雪病害萬物以興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百姓既見病害莫不散亂故皆云彼有性仁愛而又好我者我與此人攜手同道而去欲以共歸有德我所以去之者非直爲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雖先日其寬虛其舒徐威儀謙退者今莫不盡爲急刻之行故己所以去之既盡也只且語助也 (1)“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 (2)“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 (3)“好”是 形容词还是动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4)郑玄对“邪”是怎样解释的? (5)“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注解的起因。 先古书到了汉代,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口授、传抄的错误,一般人很难读懂。文化上的需要,产生了专门为先古书作注解的专家,来解决普通人阅读上的问题。到了唐代,清代,不但先著作,连汉代的注解都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又出现了新的注解。这些注解,为我们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要了解各个时代的注解方法、体例、术语等等,才能使它真正成为帮助我们读懂古书的工具。 二、古注的源流与发展 1、古注的源流 古注之源,可追溯到先:先著作中多有注释杂夹文中。 如: (1)《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2)《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4)《左传》:“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5)《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先尚未成为一门学科,人们只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也无注释专书。 2、古注的发展概述 (1)古注的萌芽——先 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2)古注的兴盛-------汉代。 注解的工作开始于汉代,注经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使先的儒家著作得到推广,就必须让人看懂,出现了有名的注解家:毛亨、孔安国(尚书)、马融(论语等)、玄、高诱(战国策注)、王逸(楚辞章句)等。 传:阐明经义。也就是注解原文。 笺:补充、订正传的解释。一方面对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传的意见提出来。 注:解释,注解原文词句。(、晋的注) 特点: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本期古注的重要学者 毛亨《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古文尚书注》 马融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 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休《春秋公羊解诂》 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子注》 王逸《楚辞章句》 (3)注解的发展------晋至隋唐。 距汉代已六七百年。出现了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的形式——疏(正义)。其容包括:直解正文。 疏证和发挥前人的注解。 考证名物。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1 古书的基本体例:有传﹑注﹑笺﹑诂﹑解﹑章句﹑音义﹑正义﹑补注、集注﹑集解﹑集释等。大致类型有:(1 )传注体:用以解释古书正文,( 2 )义疏体: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 3 ) 集解(集注﹑集释)体:在同一本古书下洪各家注释。 2 、《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又叫《释文》),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3 、古书注解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 )解释词义(2 )串讲文意(3 )分析句读( 4 )提示语法( 5 )说明修辞表达方式( 6 )诠释典故成语( 7 )校勘文字。 4 、古注中的“章句”体,着重于串讲和提示文意。不仅串讲文句大意,还往往把文章的段落大意归纳出来。“集注体”的古注有时也这样做。 5 、古注的常用术语: (1 )“曰﹑为﹑谓之”:用来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间的细微差别。用法是“解释语+ ‘曰﹑为﹑谓之’→被解释语”。如“豕一岁曰豵”,“豵”是被解释语。 (2 )“谓”: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偶尔有用“谓”辨析相关相类的词语的意义差别。如“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3 )“犹”:被释语在前,解释语在后。使用这个术语大致有四种性质:用同义(包括近义)词来解释。如“同犹俱也。”用远引申义来解释。如“老犹敬也,幼犹爱也”。以今语释古语。“谁为,犹为谁也。”以常用字释非常用字。如“直犹但也。” (4 )“貌,之貌”:都用来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如“莞尔,小笑貌”。 (5 )“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古注中使用这些术语,大都是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主要是指语气词)。如《诗经》:“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思,辞也。”意思指“思”是虚词。 (6 )“之言﹑之为言”:一般都是声训,即用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表达义。如《礼记》:“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之言借也。”

古书的注解练习

古书的注解练习 一、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 稻黍稷麦菽也。” 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A、曰、 B、谓 C、谓之 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 借也”。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之言 B、谓之 C、犹 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 畔。”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读为 C、曰 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 。”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之 B、貌 C、之貌 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 朋,同志 友。”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曰 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郑玄笺:“掺掺 纤纤。” 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言 C、犹 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 怀王。”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曰 B、谓 C、谓之 8.《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 饥,菜不熟 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曰 C、犹 9.《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 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读曰 B、读如 C、之言 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 崖也。” 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犹 B、之为言 C、读曰 二、标点、阅读下面古注,并回答问题。 (一)(《诗经·卫风·相鼠》)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无礼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无威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所止息也笺云止容止孝经曰容止可观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俟待也相鼠 有体体支体也[疏]传体支体○正义曰上云有皮有齿已指体言之明此言体非徧体也故为支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遄速也○遄市专反 1.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亨的传、郑玄的笺、孔颖达的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 、郑笺 、孔疏 、注音{ }) 2.这段古注包含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古书注解的方法

古书注音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多音多义词。注音的方法常用反切和直音,有时也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例如:《诗??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针虎。从死,自杀以从死。”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针,其廉反,徐又音针。从死,上才容反。” 上面的注文中陆德明给“行、针”、“从”的注音释用反切方法。“行,户郎反”说明这里的“行”读háng,不读xíng。“下皆同”是说下文中的“行”的读音与此相同。“从死,上才容反”,是说“从死”的上字“从”读才容反。“针其廉反”,说明“针”在这里读作qián。“徐又音针”,这是陆德明引用东晋徐邈的注音,说明“针“还读作zhēn。徐邈在这里注音用的是直音法。《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郑注:“读如‘直道而行’之直。”《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之’之萦。”这两得分别用“读如”、“读若”来注音。古书中在某字下注以“如字”,这是又一种注音方法,说明此字在这里应读本音,用本义。如:《礼义??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这段注音是说“恶恶”的上字要读本音è,用本义,当缺点、毛病讲;下字读wù,当讨厌、憎恨讲。古书注音,有时隐含着释义。例如:《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音义:“朝,如字。难,乃旦反。”这野对“朝”、“难”的注音,实际上已指出“朝”当“早”讲;“难”当“危难”讲,是名词,不是形容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