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关于加快生态林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关于加快生态林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关于加快生态林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关于加快生态林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关于加快生态林业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全面建设高效生态林业,加快现代化林业建设步伐,根据《县20xx年高效生态林业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以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巩固壮大林下经济、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五个方面为重点,全面提高林地产出率,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建设生态,加快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镇做出积极贡献。

三、目标任务

1、完成珍贵乡土树种种植1000亩,珍贵乡土树种宅旁种植8000株,木本药材种植300亩。

2、完成竹林低改抚育2000亩,中心幼林抚育间伐500亩,竹林定向培育4500亩。

3、发展种植型林下经济440亩,发展养殖型林下经济362亩。

4、新修竹林林道12公里。

5、加大竹胶板厂、木胶板厂、竹筷厂等企业的扶植、服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林业总产值36000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强化责任、加强领导。镇政府将把高效林业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各村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终考评,各村村主任为高效林业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领导。

2、科学规划,办点示范。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生态林业发展规划,并搞好办点示范。

3、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林地信托流转机制,引进并支持发展高

效生态林业的公司、大户和合作组织,争取银信部门的信贷支持。

4、科技兴林,加强服务。组织林农进行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技术培训,开展高效生态林业科学试验,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

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 生产条件方案 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2选址合理性 3恢复措施 4时间安排 5资金投入 附图: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用地林业用地生产条件恢复范围图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 1.2建设单位:四川省能投盐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3业主性质:国有企业 1.4法人代表:何勇 1.5项目负责人:吴平 1.6项目批准单位及文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川发改能源[2015]202号)

1.7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风电场项目总投资100757.35万元,采用50台单机容量2MW,总装机容量100MW,年发电量22226万千瓦时。按照《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FD002-2007),工程等级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风电场计划施工总工期为20个月。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拟接入一期建设的220KV升压站,通过一回220KV线路送至安宁220KV变电站(送出工程另行核准)。建设主要由50台风机及箱变、施工道路(路基、边坡)、风电机组安装场地、渣场、张牵场和35KV集电线路(长度42km,双回折合为单回)七部分组成。项目总用地面积28.9338hm2,其中林地面积27.3812hm2,占总面积的95.81%。 1.8项目拟使用土地概况 项目建设拟使用各类土地总面积28.9338hm2,其中:林地面积27.3812hm2,占总使用面积的94.63%,临时占用林地面积25.5213 hm2,永久占用林地面积1.8599 hm2;非林地面积为1.5526hm2,占总使用面积的5.37%。 1.8项目临时占地拟使用林地概况 项目建设临时拟使用林地25.5213hm2,乔木林地面积 17.8983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70.13%;灌木林地面积 5.8592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22.96%;宜林地面积 1.7638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6.91%。 项目建设按拟使用林地建设用途分:路基占地9.5587hm2,边坡占地5.7372hm2,安装场地占地7.7659hm2,塔基施工占地0.4904hm2,渣场占地1.8491hm2,张牵场占地0.1200 hm2。

生态林业建设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林业建设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18T15:23:47.697Z 来源:《科技中国》2016年7期作者:冯林[导读] 基于这种情况,生态林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湖北省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宣恩445500 摘要: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自然环境多变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生态林业作为新型的林业生产方式,其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生态林业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物种构成缺乏科学性、林业技术较为落后、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科学的建设生态林业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对生态林业建设及其发展趋 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对于生态林业而言,其作为林业生产和发展的一种方式,其是以生态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为依据,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生态效益,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保护自然环境[1]。基于这种情况,生态林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生态林业建设概述 (一)内容 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其追求的目标主要是保证总体关系和系统功能的和谐,实现区域内林业经济的高效和谐发展。首先应调节和规划生态林业体制。由于物力和人力的大量投入,生态林业系统内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关系,且局部关系具有合理性,但是从全局和发展层面而言则其难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必须要适度调整生态林业的管理技术、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优化森林资源的配置,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其次调控和培养生态意识。在发展生态林业时,必须要借助人们的环保意识,对相关的政策规章以及知识进行积极宣传,打破传统的林业利用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自觉建设和保护生态林业。 (二)原则 生态林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具有较广的涉及面以及较丰富的内涵,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注重效益原则。生态林业的建设应在自身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对森林、环境以及生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借助环境资源的生态位原理和特异性,有机组合多林种和多树种,构建复合型生态系统,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二是因地制宜原则。结合环境和生物相适应的规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生物种群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实现树种和林种的多样化[2]。三是优化组合原则。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类型进行种间组合,合理搭配物种,确保不同物种的相互支撑和促进,实现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对于生态林业建设而言,其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功能齐全化和整体化的建设;二是适度化和均衡化的建设;三是多样化和稳定化的建设;四是可持续性建设。 (一)功能齐全化和整体化建设 生态林业作为有机整体,其建设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显著提升,有利于形成功能完善的林业体系。一般而言,生态林业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以及人工生态系统,其在开发森林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林业系统用积极整合多种产业,在生态林业的规划中有效纳入运输业、加工业、养殖业以及种植业等。此外,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应将其降低CO2、固沙防风、保持水土等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并科学规划和建立完善的林业体系,从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承载的能力。 (二)适度化和均衡化建设 生态林业在生物圈的发展情况取决于当地森林资源及其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科学构建生态林业系统,使其具备整体的效益以及完善的功能。同时应有分阶段和区域的建设生态林业,保证生态林业系统应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均衡化和适度化。 (三)多样化和稳定化建设 由于区域的不同,其在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气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生态林业系统涵盖了林渔式、林工式、林牧式和林林式等多种发展模式。同时生态林业在层次结构和生物种类等方面具有不同性,有效保证生态林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不仅能对森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还能将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加以充分发挥。 (四)可持续性建设 对于生态林业而言,其建设的重要特征就是可持续发展,其开发、利用和建设应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应不危害子孙后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相符合,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3]。同时其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基础,保证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挖掘林业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生态林业的构成部分包括风沙带沿线、海岸线、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等森林系统以及沿河支流、农田周围、道路、村旁和库渠等防护林体系。生态林业呈网状分布,将网、带、片、点加以结合,突出重点且主次分明,能够将其自身的优势加以充分发挥,有效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求。 结束语: 随着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生态林业的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要。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优化组合以及注重效益等原则,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掌握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将其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生态林业的功能齐全化、整体化、适度化、均衡化、多样化、稳定化以及可持续性建设,有效实现生态林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某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某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县地处江西省南部山区,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南方重点林区。全县辖18个乡镇,160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356万亩(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县物产丰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山区县。**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脐橙面积达万亩,脐橙产业覆盖了80%的农户。**文化底蕴深厚,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是江西第一个“中国楹联之乡”,境内有中国最大的方形围屋东升围。 201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764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6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备资源,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全县的森林生态得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管理措施,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构建和谐新**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一是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以“限额采伐、全额管理”为重点,严把木材采伐许可的审批关,严禁超范围、超树种、超限额采伐,严禁在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珠防林、阔叶林保护区内设立伐区。加强伐区的检查监督,强化源头管理。改革集体林木采伐生产办法,取消集体林由林业公司独家经营的管理模式,坚决取缔乡、村买卖青山和个人承包生产木材的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强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监督网络,加大对违法木材运输活动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木材运输行为。三是规范木材加工管理。严把木材加工厂办证审批关,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办证程序。坚决取缔生产规模小、加工工艺简陋、资源浪费严重的加工企业。严格按照省林业厅、省经贸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开展全省木材(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对经营加工单位实行全面监督,分片管理,统一印发加工台帐,制订生产计划,核定年度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经营加工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四是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改燃节能”工作。全面关闭柴炭市场,

恢复林业生产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情况 (2) 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5) 2.1项目区基本情况 (5) 2.2项目建设临时使用林地现状 (8) 2.3项目建设使用林地损毁程度 (8) 2.4是否具备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及恢复技术保障 (9) 第三章恢复原则和恢复目标 (10) 3.1恢复原则 (10) 3.2恢复目标 (10) 第四章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方案 (11) 4.1恢复治理依据 (11) 4.2恢复治理标准 (12) 4.3恢复措施设计 (12) 4.4恢复治理工程量 (13) 4.5恢复时间 (13) 第五章投资估算 (15) 5.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5.2投资估算结果 (15) 第六章保证措施 (16) 6.1组织措施 (16) 6.2技术保障 (16) 6.3质量保障 (16) 附件:委托书 (17) 附表: (17) 1.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小班一览表 (17) 2.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小班恢复林业生产条件设计一览表 (17) 3.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小班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工程量、资金统计表 (17) 附图: (17) 1.项目区位置图 (17) 2.项目临时用地红线图 (17) 3.项目临时使用林地现状图 (17) 4.项目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施工图 (17)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贵州省白腊坎至黔西高速公路TJ-4合同段 临时用地项目(补征)拟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 1.1.2 项目性质: 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贵州金黔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王银 所属标段:贵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白腊坎至黔西高速公路总承包TJ-4合同段 项目负责人:吴云 1.1.4项目批准单位: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1.1.8项目建设内容 贵州省白腊坎至黔西高速公路TJ-4合同段,公路正线长5.3Km,路基宽30m,建筑面积15.9hm2。 1.1.9项目临时用地规模 项目拟使用土地6.702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为4.4269公顷,占

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与林业生产发展的研究

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与林业生产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7T11:50:58.22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7期作者: 1陈永霞2李健 [导读] 在不断实践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林业生产力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还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生态效益呈现出被忽略的状态,这是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生态经济生产力与林业生产发展,这对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将更为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提供给人们。 1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三间房林场2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道干林场 我国林业发展速度较为迅猛,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同时,林业经济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对生产力的有效建设。自然力在林业经济生产力发挥的过程当中起着不可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绝对不能忽视自然力的重要性。在不断探究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同时森林发展发现得以确定,将经济生产力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提升策略的科学制定。这不仅可促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可促使林业资源实现对自身价值与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 一、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概念和特点 1.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是指人们通过利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再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开发,然后转化为经济生产力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以森林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作为基础,将森林自身具有的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模式的改变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和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 2.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特点 首先,森林的自然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基础与前提。森林的自然生产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指可持续发展,其中主要涉及到生态系统自身物质以及能量资源,这些资源长期处于不断积累、循环以及转化的过程当中。如果对森林的自然生产力造成过度的干预就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发展不能实现对预期目标的获取,在开发森林自然资源的过程当中投入过多财力也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最终导致森林的自然生产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 其次,森林的自然生产力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实现对经济生产力的逐步转化,并不是一个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的内容。在不断转化森林的自然生产力的同时,可有效获取更多的经济生产力实现对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有效获取。为森林后续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持基础,这些都可较为直观的体现出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特点。 二、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构成 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涉及森林自然生产力、森林经济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等范畴。它们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总和与复加关系,而是森林生态经济循环中相互转换和相互交织的耦合关系。森林自然生产力是森林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物质和能量的积累、循环、转换的能力,包括二大类,即自养者的生产力,为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异养者的生产力,为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利用初级生产力进行同化作用的次级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作为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组成因素,具有以下特征 1.利害双关性 这种利害双关的二重性,决定人们在生产时,既要利用有利方面,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生产与发展;又要防止其有害方面,尽可能化害为利,保护生产力发展,纠正那种只注意利用有用性而忽视有害性的片面做法,如自然力在森林生长过程中起独立作用,天然更新可获得人工更新得不到的经济、生态效益,当然自然灾害可引起山体滑坡、荒芜地沙化等,使林地资源损失。 2.区域差异性 森林自然生产力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如世界不同气温带的树木净第一生产量,热带雨林比矮生疏林、灌木丛高倍。这种区域差异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热带雨林的开发,因为热带雨林的存在与毁灭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世界各国的安危,因此这一区域资源引起全球关注。 三、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组成成分 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仅是这几种生产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生产力之间的耦合过程。正是因为如此,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层次极为的明显。 首先,森林自然生产力,森林自然生产力是以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为基础的,包含着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以及物质能量积累等过程。森林自然生产力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森林自养者生产力,另一个是异养者生产力。无论是自养者生产力还是异养者生产力,都可以迅速的提高森林自然生产力水平,实现森林自然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其次,森林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融合中,形成森林经济生产力。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因此其自然因素的成分比较大,如果在森林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人为的加入社会、经济的力量,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还是会得到迅速的提升。为此,德国著名的林业学家提出了"近自然林业"的思想,尽量减少人类科学活动以及生产对于森林生态的浸入。 四、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规划 通过对一些林业生产发展文献和林业生产管理经验的总结,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以下几点规划。 第一点,完善林业部门的管理制度。为了使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完善林业部门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使林业部门的职能得以发挥,以当地林业生产的具体需求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产发展制度。 第二点,加强在林业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宏观角度和先进性上来看,林业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都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点,增加林业生产的宣传力度。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还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使群众积极地投入到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中来。因此,政府部门要起到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参与到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中来。这样才能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健康的发展。 结语: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理论的有效总结。我国林业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现阶段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针对林业进行发展与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提高对林业发展理论的重视程度,也要进行不断的实践与论证工作。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林业经济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行不断深化与研究,是促使林业经济水平生产力得到不断提升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不断的实

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林信发〔2013〕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国林业信息化水平,为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我局组织制定了《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 国家林业局 2013年8月21日 中国花木商城讯: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 国家林业局 2013年8月 目录 第一章智慧林业内涵与重要意义 (1) 一、智慧林业内涵及特征 (1) 二、智慧林业产生背景 (3) 三、智慧林业关系分析 (7) 四、智慧林业关键技术应用 (9) 五、智慧林业新观念分析 (13) 第二章智慧林业总体发展思路 (16)

一、智慧林业战略定位 (16) 二、智慧林业基本思路 (16) 三、智慧林业基本原则 (17) 四、智慧林业建设目标 (18) 五、智慧林业总体架构 (20) 第三章智慧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24) 一、加快建设智慧林业立体感知体系 (24) 二、大力提升智慧林业管理协同水平 (26) 三、有效构建智慧林业生态价值体系 (29) 四、全面完善智慧林业民生服务体系 (31) 五、大力构建智慧林业标准及综合管理体系 (33) 第四章智慧林业推进策略 (35) 一、智慧林业推进路线图 (35) 二、智慧林业保障措施 (36) 第一章智慧林业内涵与重要意义 一、智慧林业内涵及特征 (一)基本内涵。智慧林业是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 智慧林业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林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统领未来林业工作、拓展林业技术应用、提升林业管理水平、增强林业发展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具体分析如下:智慧林业与智慧地球、美丽中国紧密相连;智慧林业

2020年林业生态建设计划

2017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计划 镇人民政府20**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全镇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根据《**县20**年林业生产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部署,紧紧围绕全县林业生态建设 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突出抓好苗木花卉产业建设、经济林产业建设、村庄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和荒山绿化工程,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全面提升生态质量,为推进“三晋示范镇” 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围绕六大工程建设,完成120万株林木新植补植补造任务,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其中,经济林栽植面积250亩,生态造林350亩,新育苗木300亩,村镇绿化10个,通道绿化40公里,新建湿地公园一处,义务植树4万株。全镇林业生态建设进入全县林业建设先进乡(镇)行列。 三、重点工作 (一)苗木花卉产业建设工程继续坚持“科学规划、龙头带动、精品示范、片区带动、政策支撑、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以“春之晨”为主打品牌的苗木花卉基地。 20**年重点完成“春之晨”生态园二期工程300亩,新育苗木15万株。

(二)经济林建设工程按照项目工程化、建设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苗木优质化、管理科学化的标准要求,20**年突出抓好**、**两村共250亩经济林建设工程,其中,**村完成核桃栽植100亩,**村完成核桃栽植150亩。 (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一级路和***公路(武安段)两条生态廊道建设。端润一级路升级改造工程坚持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对沿路两侧50米以内的林带进行修枝、除草等综合治理。**公路按照全方位立体化绿化模式,打造高品位“绿色走廊”。此外,着重抓好村村通道路补植改建工程,对断档地带进行补植,对生长不良、档次较低的树种进行更换。 (四)荒山绿化建设工程继续提高端润一级路两侧可视荒山绿化档次,对20**年度荒山绿化项目进行补植完善。重点突出做好**公路两侧350亩荒山绿化工程,该工程由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五)村镇绿化建设工程按照增绿添景、高标准、立体化绿化原则,督促责任单位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以增加绿量为目标,大力开展居民、庭院、小区植树种花活动,拆墙透绿,见缝插绿。责任单位:**村、**村、**村、**村、**村、**村、**村、**村、**村、)**村由负**责承建,**村由亚美负责承建,其余各村按县政府指定单位组织实施。 (六)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按市政府**流域治理规划设计要求,**流域**段建设湿地公园一处。该工程以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根本立足点,以树理文化为内涵,是**流域治理的重要功能区块。该工程由镇政府组织驻镇企业实施。上述责任单位要及早部署,尽快行动,在20**年4月底前完成全部栽植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演变及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演变及展望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林情的林业生态建设道路,生态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认可。论文对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 变化的历史背景,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大力植 树造林阶段、加强森林保护阶段、可持续林业阶段、生态林业阶段。论文最后对我 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演变;发展展望 一、导言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肩负着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重视、支持林业生态建设,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应中国国情、林情的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从20世纪50年代的沙荒造林,7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防护林建设,80年代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到90年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草),再到现在的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中国的林业生态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 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大力植树造林阶段(1978-1983年)、加强森林保护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林业阶段(1992-1997年)、生态林业阶段(1998-2008年)。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进行回顾、梳理和展望。 二、大力植树造林阶段(1978-1983年) 由于长期以来取之于林多,用之于林少,一把锄头造林、百把斧头砍树,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这一历史背景,迫切需要中央出台相关文件,稳定与加快林业发展。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林业建设开始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在此后的几年时间内,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作出了多项重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表1)。这一阶段以植树造林为主,造管并举,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林业“三定”工作、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视森林保护等。 1

浅谈森林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b11146244.html, 浅谈森林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马清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0期 [摘要] 森林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 着巨大作用。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关键词] 森林生态环境保障措施 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得到恢复,恢复后的森林的防护功能也因其树种结构的单一性,远远不及天然林的平衡性和多功能性。因此,要加紧保护现有天然林植被,大力营造多树种、多结构、多层次的复合性水土保持林,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真正做到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 1、森林与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1)森林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森林的复杂主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拦截,可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据调查,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可吸收降水150mm/h,一棵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可吸收降水300mm/h,而裸露地仅吸收降水5mm/h。林

森林生态造林绿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森林生态造林绿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森林生态造林绿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我镇的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镇建设生态文明和《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要求,以《年度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和《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为依据,以年实现创建森林生态镇为目标,以园林式镇区建设和通道绿化为重点,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我镇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以成片造林为主,块状绿化和带状绿化相结合的原则。(二)坚持突出重点,重要区域(地段、路段)重点治理的原则。(三)坚持新造林和补植补造统筹兼顾,一般造林与精品绿化并重的原则。 (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造林,优先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兼顾常绿树种的原则。 (五)坚持部门参与,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投资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 (一)已建工程补植补造 对20xx 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山脉水源涵养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中保存率达不到80%的地块和山头进行补植补造,总面积5650 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造4150 亩。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补植补造1500 亩由相关村负责组织实施。 (二)通道绿化工程按照新的绿化标准,对全镇村级以上道路进行新造和补植完善。县乡道路单侧绿化宽度在20 米以上,村级道路单侧绿化宽度在10 米以上,所有道路的绿化,内侧应栽植 1 行以上的常绿树,由各村负责组织实施。 (三)林业生态镇、村建设工程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林业生态镇规划要求,参照林业生态村建设标准,全面开展林业生态

镇、村建设,建成园林式镇区,建成县级林业生态村2 个生态景区1 个,由镇建办、镇管办、东店村、黄固寺村、超化村负责组织实施。 (四)花园式单位建设按照创建市级林业生态镇要求,全镇建设花园式单位5 个(敬老院、国税所、地税所、卫生院、镇机关),花园式企业5 个,由镇管办、镇建办、民政所、行政科、工业办、安全办负责组织实施。 (五)矿山企业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煤矿、采石场、耐火厂、矿山企业,按照“占一补一”的标准,在企业周围实施绿化,栽植以乔木为主,常绿树木与落叶树木相结合的生态片林,由各村、工业办、安监办负责组织实施,全年完成矿山企业生态修复500 亩。(六)全民义务植树工程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到7.9 万人次,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5 万株,建立领导义务植树点 1 处,义务植树基地1 处,完善提高境内平原林网,网格控制面积不超过100 亩,沟、河、路、渠绿化率达95%以上。由各村、镇直镇办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办牵头。 (七)造林管护和资源管理 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发生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全年林地受害面积控制在0.3 %o以内,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虫情监测预报,及时报告。防治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低于6%,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病 虫害。 3、加强新栽植林木的管理,不间作小麦和高杆作物,留足营养带,及时做好抗旱浇水,修枝除草和巡护防盗等管护工作,确保造林成效。 四、时间安排 (一)日前补植补造工程全部完成,绿色通道工程规划完毕。(二)完成全年度造林任务。 (三)年雨季,完成荒山补植补造。 五、措施和要求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 令狐文艳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3 2.1生产条件的合理性3 2.2施工条件的合理性3 2.3水土保持情况3 2.4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3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5 3.1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5 3.2期满能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结论5 第四章恢复措施6 4.1恢复原则6 4.2恢复目标6 4.3恢复地点和面积6 4.4工程措施设计6 4.5恢复措施工程量测算8 4.6投资估算8 4.6恢复时间10 4.7植被恢复情况说明1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S313古丈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湘西段一期工程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古丈县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田志芳 1.1.4业主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1.1.5项目批准单位及批复文件 批准单位: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发改基础[2015]636号 1.1.6项目实施地点 项目临时使用林地范围涉及 1.1.7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为: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工程 1.1.8项目投资规模及来源 项目动态总投资22369.8万元,资金来源为国省补助和地方自筹。 1.1.9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临时使用土地总面积13.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3公顷。

1.1.10项目临时用地的由来和使用性质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 2.1生产条件的合理性 项目选址已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意见,经过比较优化、对比论证,从技术、经济和生态保护上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了项目的选址地点和用地规模。林地呈线状分布,项目区土地利用率高,林地内人为活动较为频繁,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生态区位普通。 2.2施工条件的合理性 项目位于湖南省古丈县境内,起于古丈罗依溪镇,接在建的永吉高速公路罗依溪互通连接线(K1+840处),往东经对上、桐油包、岩坪、望乡台、报垭、迫溪、渡江口、张二界,止于沙湾,全长16.052Km。 2.3水土保持情况 项目区地势较高,植被发育良好,林草覆盖率高,水土保持情况良好,水土流失程度轻微。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不属于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重点项目区。 2.4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 (1)项目区周边没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重要水源保护区等,项目建设不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造成影响。 (2)项目区及周边没有发现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无古树名木分布。 (3)项目区位于缓冲区域,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要求。 (4)项目区内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程度低,乔木树主要种有杉木、马尾松、阔叶树,灌木树种主要有盐肤木、檵木、杜鹃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铁芒箕、蕨等。野生动物主要为适应农耕地和居民点栖息的种类,主要以鸟类、鼠型啮齿类、爬行类动物为主,这些物种在项目区周边很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生态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优良生存环境背景下,向往自然优美的休闲环境,寻求人与自然共存、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旅游空间而形成的。其核心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森林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础,以保护自然森林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既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追求休闲娱乐的需求,又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已成为林区旅游开发的普遍选择。白河林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还处于初级利用状态,且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白河林业局(以下简称“白河局”)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提出的,“由于方法具有清晰、简明、具体的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学的诸多领域。”一个旅游区要确立其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必须根据行业竞争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有满足旅游者普遍性与个性化需求的独到之处。本文采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理论对白河局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全面分析,对经济、社会等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机遇、威胁深入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出调整旅游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推动白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 1.优势(Strengths)分析 (1)近原始性的林海是决定性基础要素。白河局辖区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18万公顷。近原始林多、珍贵树种多、林相结构复杂、植被群落多样、林果丰富是其森林资源的突出特点,森林覆盖率高达%。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白河地区森林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带,即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阔叶混交林带,集中分布的世界稀有树种长白赤松———美人松———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为森林景观一绝。林内动物种类丰富,主要有野猪、鹿、狍子、野鸡、獾子、飞龙、松鼠和多种鸟类,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符合客观实际。 (2)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是辅助性条件因素。白河局地处长白山玄武岩高原台地,有构造方山———大戏台山,第三纪以前的古老山体———大孤顶子山、西奶头山,喷发火山———双目峰、西大顶子山等。地形地势受东北最高峰,海拔2 691米的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控制,平缓而波状起伏,平均海拔800米。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二道松花江横贯白河局北部,头道、二道、三道、四道白河,五道

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方案

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方案 根据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为全面推进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组织好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按照省府办《印发广东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2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紧密围绕建设生态绿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提高生态安全意识的目标,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依法治林、科技兴林,稳步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建立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质量优良、功能齐全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实现全市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和谐共进。 二、创建时间我市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分三年完成,具体是**年阳春市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年阳西县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年阳东县、江城区、海陵区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从而在**年底全面实现林业生态市。按照创建时间表,各县(市、区)要以漠**流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道路主干线绿色通道、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促进宜林地的造林绿化,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 三、创建标准

(一)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山区达65以上、半山区和丘陵区达45以上、平原区达25以上(注:阳春市为山地类型县,阳西县、阳东县、江城区和海陵区为半山区丘陵县)。 (二)林木蓄积量: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连续3年年净增率达4以上。 (三)生态公益林功能等级:生态公益林中 一、二类林比例达到80以上。 (四)防护林建设:沿海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的绿化率达到90以上,沿海宜林滩涂的绿化率达80以上,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率达95以上。 (五)保护区体系:保护区体系(含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比重,山区达9以上、半山区和丘陵区达6以上、平原区达3以上。 (六)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绿化率达95以上(线路绿化率达95以上,通道两侧山地绿化率达95以上)。 (七)县城绿化: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地率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m2以上。 (八)村庄绿化:村庄林木覆盖率20以上。 (九)林地保护管理:林权证发证率达95以上,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连续三年达100。 (十)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三年控制在0.5‰以下;病虫害成灾率连续三年控制在0.5以下;连续三年无重大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林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 四、工作步骤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3篇)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3篇)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3篇) 第一篇: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摘要:如何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而林业生态环境作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是在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哲学基础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剖析现状,发现问题,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哲学问题;思考 1前言 作为现代林业发展重要的内容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可以说是备受关注。而要想真正做好上述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并从哲学的角度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行思考,立足现状,加快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2.1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林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说是林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

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的话,就会慢慢导致林业产业的发展陷入混乱的状态;另外,如果过分强调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那么势必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无法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用。 2.2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诸多因素中,人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充分发挥人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和了解生态环境建设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在获取良好经济收益的同时,带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从而实现林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难题与困境: 3.1源于意识层面的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看,正确的意识有助于客观事物的发展。换言之,先进的意识是尤为重要的,但是,从当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这就在某种上阻碍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尤其是从政府层面俩看,宣传的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林区群众的林业生态建设意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乱砍滥伐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林业具有显著的商品生产属性,有的地

植被异地恢复实施方案

××县林业局关于开展占用征收林地异地恢复 森林植被自查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征占用林地管理,规范异地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和使用,充分维护林权人和林农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林地资源,促进林业与地方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根据《州林业局关于开展占用征收林地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检查的通知》(××林发〔2012〕×号)的要求,决定对2010—2011年全县占用征收林地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开展自查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目的 1、查清2010年—2011年度全县所有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的情况; 2、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有效遏制乱占滥用林地现象,促进依法行政,从而规范林地管理,切实保护林地资源。 3、规范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以及落实异地恢复森林植被造林情况。 二、检查范围 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全县范围内所有长期占用征收林地项目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农村村民修建住宅除外。

三、检查内容 1、林地征占用情况,即建设工程项目名称、批准文号、占用征用林地面积; 2、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情况、森林植被恢复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检查方法 根据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检查技术方案》开展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实际占用征用林地面积。实地核实地点和范围,使用GPS定位仪、罗盘仪、皮尺等仪器测量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依据使用林地小班现状图对项目用地审批范围内的占地面积进行复核。 2、森林植被恢复情况调查。调查2010--2011年度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返还、使用和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根据项目占用征收林地申报材料中森林植被恢复方案,逐一检查造林地块、实地核实造林面积、树种以及成活率情况。 五、时间安排 这次自查工作从2011 年7 月初开始至7 月31日结束,按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清查、汇总上报材料三个阶段进行。 1、组建工作专班。为了使本次自查活动切实有效开展,根据局党委研究决定,成立自查活动领导小组,由×××副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