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竞赛大纲和样题-初中数学

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竞赛大纲和样题-初中数学

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竞赛大纲和样题-初中数学
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竞赛大纲和样题-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部分)

第一部分解题技能竞赛大纲

第二部分解题技能竞赛试题样题

第三部分数学建模论文示范论文

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

数学学科笔试部分竞赛大纲(2008年试验稿)

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走进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发现创新型人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普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举办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以下简称“竞赛”)。竞赛由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数理化》杂志社承办。为保证竞赛活动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现将数学学科笔试部分竞赛大纲颁布如下:

1 命题指导思想和要求

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及创新能力。命题吸收各地高考和中考的成功经验,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注意数学知识中蕴涵的丰富的思维素材,强调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查数学的通法通则,注重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促进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总体难度把握上,要追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略高于高考”的原则。并提出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命题要求:

1)从宏观上看:注意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全面考查,注意对数学基本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的考查,注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的考查,注意考查通则通法。

2)从中观上看:注意各个主要知识块的重点考查,注意对主要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

3)从微观上看:注意每个题目的基础性(知识点)、技能性(能力点)、能力性(五大基本能力为主)和思想性(四种思想为主),注意考查大的知识块中的重点内容(如:代数中的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注意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交汇命题,注意每个题目的通则通法使用的同时也适度引进必要的特技,注意题目编拟中一些题目的结构特征对思路形成的影响。

2 命题范围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赛和决赛所考查的知识点范围,不超出相关年级在相应的时间段内的普遍教学进度。另外要明确初二年级以上开始,每个年级的命题范围包含下年级的所有的内容。比如:高一的命题范围包括初中所有内容和高中阶段所学的内容。

3 考试形式

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组: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4 试卷结构

全卷选择题6题,非选择题9题(填空6题、解答题3题)

A

C

D

5 难度系数

1)初赛试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6左右;

2)决赛试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5左右。

初中一年级样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若5=a ,3=b ,那么b a ?的值有( )个 【C 】 (A )4 (B )3 (C )2 (D )1

2、若

1

4

+x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x 可取值共有( ).【D 】 (A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3、如果代数式4y 2

-2y +5的值为7,则代数式2y 2

-y +1的值等于( )【A 】 (A )2 (B )3 (C )-2 (D )4

4、已知A ∠与B ∠之和的补角等于A ∠与B ∠之差的余角,则B ∠=( )【C 】

(A )750 (B )600 (C )450 (D )300

5、如右图所示,在△ABC 中,∠ACB 是钝角,让点C 在射线BD

上向右移动,则( )【D 】

(A )△ABC 将先变成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变成锐角三角形,而不

会再是钝角三角形

(B )△ABC 将变成锐角三角形,而不会再是钝角三角形

(C )△ABC 将先变成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变成锐角三角形,接着又由锐角三角形变为钝角三角形

(D )△ABC 先由钝角三角形变为直角三角形,再变为锐角三角形,接着又变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次变为钝角三角形

6、观察这一列数:34-

,57, 910-, 1713,3316

-,依此规律下一个数是( )【D 】 (A )4521 (B )4519 (C )6521 (D )6519

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已知

34,32a b ==,则b a 323+=_________ 【128】

8、甲、乙两打字员,甲每页打500字,乙每页打600字,已知甲每完成8页,乙恰能完成7页。若甲打完2页后,乙开始打字,则当甲、乙打的字数相同时,乙打了 页【35】

9、如果多项式3mx a y 与—2nx 4a —3y 是关于x 、y 的单项式,且他们的和是单项式,则a 2004

—1=______ 【0】

10、一个盖着瓶盖的瓶子里面装着一些水(如下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标明的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是_________cm 3。【60】

11、张、王、李三人预测甲、乙、丙、丁四个队参加足球比赛的结果:王说:"丁队得冠军,乙队得亚军"; 李说:"甲队得亚军,丙队得第四";张说:"丙队得第三,丁队得亚军"。 赛后得知,三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则得冠军的是___________。【丁】 12、如果a 、b 、c 是非零有理数,那么c

c b

b a

a +

+

的所有可能值是

【3、1、-1、-3】

三、 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3、计算()()()12

131220082007

30165200120011??

? ??

-?-?---??

?

?

??【2007】

α

β

γ

l l 12

A

B C D M

N E

P

14、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1,b a +,a 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a

b

,b 的形式,试求20012000

b a

+的值

【解:由于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表示为1,b a +,a 的形式,又可以表示为0,

a

b ,b 的形式,也就是说这两个数组的数分别对应相等。

于是可以判定b a +与a 中有一个是0,b a b 与中有一个是1,但若0=a ,会使a b

无意义,

∴0≠a ,只能0=+b a ,即b a -=,于是1-=a

b

.只能是1=b ,于是a =-1。

∴原式=2 。】

15、现在由五个福娃带我们去参观国家体育馆“鸟巢”,贵宾门票是每位30元,20人以上(含20人)的团体票8折优惠,我们一行共有18人(包括福娃),当领队欢欢准备好零钱到售票处买18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晶晶喊住了欢欢,提议买20张票,欢欢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18人,买2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1)请你算算,晶晶的提议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浪费”呢?

(2)当人数少于20人时,至少要有多少人去“鸟巢”,买20张票反而合算呢? 【略】 16、如图,已知l 1∥l 2,MN 分别和直线l 1、l 2交于点A 、B ,ME 分别和直线l 1、l 2交于点C 、D .点P 在MN 上(P 点与A 、B 、M 三点不重合).

(1)如果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α、∠β、∠γ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 【答案:①过点P 作P F ∥AC ,交ME 于点F,则∠γ= ∠α+∠β

②当点P 运动到射线AN 上时:∠α= ∠γ+∠β 当点P 运动到线段BM 上时: ∠β= ∠γ+∠α】

初中二年级样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1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B 】 (A )8 (B )10 (C )12 (D )14

2、若直线b kx y +=1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直线k bx y +=2不经过( )【B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如图是3×3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有若干种涂法.约定沿正方形ABCD 的对称轴翻折能重合的图案或绕正方形ABCD 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就视

为同一种图案,则不同的涂法有 ( )【C 】

(A)4种 (B)6种 (C)8种 (D)12种。

4、在ABC ?中,设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若3:2:1::=∠∠∠C B A ,那么

c b a ::等于 ( ) 【B 】

(A)3:2:1 (B)2:3:1 (C) 9:4:1 (D) 3:2:1

5、如右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在DC 上,且DM=2,

N 是AC 上一动点,则DN+MN 的最小为( ).

(A )8 B . C . D .10

【D 提示:D 点和B 点关于AC 对称】

6、、已知长度为l0cm 的线段AB ,以AB 为直径向上作半圆,记该半圆的周长为C 1;将AB 两

等分,分别以其一半线段为直径向上作半圆,记该两个半圆的周长之和为C 2;再将AB 三等分,分别以其三分之一线段为直径向上作半圆,记该两个半圆的周长之和为C 3;如此继续,记k 等分时各半圆周长之和为 C k ,那么随着等分数k 的增加,各半圆周长之和C k 的数值 ( )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C 不管等分数为多少,各个半圆的周长之和始终为5π】

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如图1,直线l 上放置了一个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当等边 三角形沿着直线翻转一次到达图2的位置.如果等边三角形翻转

204次,则顶点A 移动的路径总长是_____ _ (用π表示) 【544π】 8、下列4个判断:

①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个三角形的6个边、角元素中,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判断的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

9、若a 、c 、d 都是整数,b 是正整数,且a +b =c ,b +c =d ,c +d =a ,则a +b +c +d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5 ∵a +b =c ①,b +c =d ②,c +d =a ③,∴由①+②得a+c+2b=c+d=a ,即c= -2b

进而得a=-3b,d=-b,∴a+b+c+d=-5b,∵b 是正整数,∴最大值为-5】

10、现有长为150的铁丝,要截成若干个小段,要求每段的长度都是不小于1的整数,如果其中任意三小段都不能组成三角形,问当切成最多段时,共有___________种切法.

【7.提示:要尽可能多的切成段,且任意三小段都不能组成三角形,只能这样切成10段: (1)1,1,2,3,5,8,13,21,34,55+7(2)1,1,2,3,5,8,13,21,35,55+6 (3)··· ,36,55+5 (4)··· ,37,55+4(∵59-37>21) (5)··· 13,22,35,57+3 (6)···,22,36,57+2(∵59-36>22) (7)···,8,14,22,36,58】

11、一批旅客决定分乘几辆大汽车,并且要使每辆车有相同的人数。起先,每辆车乘坐22人,发现有一人坐不上车。若是开走一辆空车,那么所有的旅客刚好平均分乘余下的汽车。已知每辆车的载客量不能多于32人,则原有 辆汽车,这批旅客有 人。 【提示:设原有k 辆汽车,开走一辆空车后,留下的每辆车乘坐n 个人,显然k ≥2,n ≤32.

易知旅客人数等于122+k ,当一辆空车开走以后,所有旅客的人数可以表示为)1(-k n ,由此列出方程

)1(122-=+k n k 。

所以 1

23

22123)1(221122-+

=-+-=-+=

k k k k k n 。 因为n 为正整数数,所以1

23

-k 必为正整数,但由于23是质数,因数只有1和23两个,

且k ≥2,所以11=-k ,或231=-k 。

如果11=-k ,则2=k ,45=n ,不满足n ≤32的条件。 如果231=-k ,则24=k ,23=n ,符合题意。 所以旅客人数等于)1(-k n =23×23=529(人)】

12、∣

a c b

d

|叫做二阶行列式,它的算法是:ad bc -,将四个数2、3、4、5排成不同的二阶行列式,则不同的计算结果有__个,其中,数值最大的是___【6,14】

三、 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3、如图,横向或纵向的两个相邻格点的距离都是1.若六边形(可以是凸的或凹的)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且面积为6,画出三个形状不同的这样的六边形.

【答案:如右图,符合条件的六边形有许多.】

14、甲、乙两车分别从A 地将一批物品运往B 地,再返回A 地,图6表示两车离A 地的距离s (千米)随时间t (小时)变化的图象,已知乙车到达B 地后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请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回答:

(1)甲车出发多长时间后被乙车追上?

(2)甲车与乙车在距离A 地多远处迎面相遇? (3)甲车从A 地返回的速度多大时,才能比乙车先回到A 地?

【答案:(1)由图知,可设甲车由A 地前往B 地的函数解析

式为s kt =

将(2.4,48)代入,解得20k = 所以20s t =

由图可知,在距A 地30千米处,乙车追上甲车,所以当30s =千米时,

30

1.52020

s t ===(小时)

。即甲车出发1.5小时后被乙车追上

(2)由图知,可设乙车由A 地前往B 地函数的解析式为s pt m =+ 将(1.0,0)和(1.5,30)代入,得030 1.5p m p m =+??

=+?,解得60

60

p m =??=-?

所以6060s t =-

当乙车到达B 地时,48s =千米。代入6060s t =-,得 1.8t =小时 又设乙车由B 地返回A 地的函数的解析式为30s t n =-+ 将(1.8,48)代入,得4830 1.8n =-?+,解得102n = 所以30102s t =-+

当甲车与乙车迎面相遇时,有3010220t t -+=

解得 2.04t =小时 代入20s t =,得40.8s =千米 即甲车与乙车在距离A 地40.8千米处迎面相遇

(3)当乙车返回到A 地时,有301020t -+= 解得 3.4t =小时 甲车要比乙车先回到A 地,速度应大于

48

483.4 2.4

=-(千米/小时)】

15、当x=20时,一个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的值等于694.

若该二次三项式的各项系数及常数项

都是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求满足条件的所有二次三项式.

【答案:将x =20代入ax 2+b x +c 得400a +20b +c =694①,于是400a =694-(20b +c ), 由-10

又-10

16、现有一台天平,一个2克的砝码和一个7克的砝码,要求只使用这台天平三次,将一包重140克的食盐分成90克和50克。此外,为了便于减少误差,每次分离食盐时,规定重量是整数千克。请你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案,说明基本理由

【此题有多种答案。若考虑现有砝码与其不同放置的情况,可将指定重量分为2份,它们的重量之差(克数)仅限于:0、2、5、7与9。因此可设如下数学模型:

为整数、,奇数或或偶数或y x )

(N 975)(N 20 k y -x N,y x ??

?=???==+k 。从而可得下列5种解决方案

而若考虑将已称量的食盐当作新的砝码,则还可以得到其他的解决方案(略)。 】

B

C

初中三年级样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已知4=-b a ,042=++c ab ,则b a +=( ) 【B 】 (A )4 (B )0 (C )2 (D )-2

2、将五张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的卡片任意摆放,将有图形的一面朝下,从中任意翻开一张卡片,图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B 】

(A )

5

1

(B )

5

2 (C )

5

3 (D )

5

4

3、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右图),它的斜边AB =8cm ,里面空心

△DEF 的各边与△ABC 的对应边平行,且各对应边的距离都是1 cm ,那么△DEF 的周长是( )

(A) 5 cm (B) 6 cm (C)(36-)cm (D)(33+)cm

【B :提示:连结BE ,分别过E ,F 作A C 的平行线交BC 于点M 和N ,则EM =1,BM =3,MN =33134-=--.∴ 小三角形的周长是632=++MN MN MN cm 】 4、作抛物线A 关于x 轴对称的抛物线B ,再将抛物线B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

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C 的函数解析式是1)1(22-+=x y ,则抛物线A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D 】

(A) 2)3(22-+-=x y (B) 2)3(22++-=x y (C) 2)1(22---=x y (D) 2)1(22+--=x y

5、如图,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黑、白 两个甲壳虫同时从A 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棱 向前爬行,黑甲壳虫爬行的路线是AA 1→A 1D 1→……,白甲壳虫爬行的路线是AB →BB 1→……,并且都遵循如下规则:所爬行的第n n 与第2+条棱所在的直线必须是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其中n 是正整数).那么当黑、白两个甲壳虫各爬行完第2008条棱分别停止在所到的正方体顶点处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 C

黑甲壳虫爬行的路径为:111111111......AA A D D C C C CB BA AA A D →→→→→→→→ 白甲壳虫爬行的路径为:

111111111......AB BB B C C D D A A A AB BB →→→→→→→→

黑、白甲壳虫每爬行6条边后又重复原来的路径,因2008=334×6+4,所以当黑、白两个甲壳虫各爬行完第2008条棱分别停止时,黑甲壳虫停在点C ,白甲壳虫停在点D 1

,因此

1CD =】

6、一个商人用m 元(m 是正整数)买来了n 台(n 为质数)电视机,其中有两台以成本的一半价钱卖给某个慈善机构,其余的电视机在商店出售,每台盈利500元,结果该商人获得利润为5500元,则n 的最小值是( ) 【C 】

(A )11 (B )13 (C )17 (D )19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将其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正方形AB ′C ′D ′,点C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π

3

】 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 cm 和4 cm ,那么以两直角边为直径的两圆公共弦的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长为 cm .

【 512 解:不难证明其公共弦就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设为h ),则5h =3×4,h =512】

9、设1x 、2x 是方程02)1(22

2

=+++-k x k x 的两个实根,且8)1)(1(21=++x x .则k 的值是 . 【1】

10、从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向三边作垂线,已知这三条垂线的长分别为1,3,5.则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327】

11、将一组数据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现有一组数据共有100个数,其中有15个数在中位数和平均数之间,如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不在这100个数中,那么这组数据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占这100个数据的百分比是 【答案:35%或65% 解:如果平均数小于中位数,那么小于平均数的数据有35个;如果平均数大于中位数,那么小于平均数的数据有65个,所以这组数据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占这100个数据的百分比是35%或65%】

12、在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动点M (x ,0)到定点P (5,5)、Q (2,1)的距离分别为MP 和MQ ,那么当MP +MQ 取最小值时,点M 的横坐标x = 【2

5

三、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P (2,3),交x 轴的正半轴与A ,交y 轴的正半轴与B ,求△AOB 面积的最小值.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则32k b =+,得

32b k =-,令0y =得b x k =-,则OA =b

k

-.

令0x =得y b =,则OA =b .

222

1()21(32)214129

2124]212.

AOB b

S b k

k k

k k k

?=

?-?-=?--+=?

-=?-+≥ 所以,三角形AOB 面积的最小值为12.】

14、小宇同学在布置班级文化园地时,想从一块长为20cm ,宽为8cm 的长方形彩色纸板

上剪下一个腰长为10cm 的等腰三角形,并使其一个顶点在长方形的一边上,另两个顶点落在对边上,请你帮他计算出所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解:分三种情况 :(1)当底边在长方形的长边上时,如图1,AB =AC =10 cm ,

BE

=

==6 cm ,BC =2BE =12 cm

(2)当腰在长方形的长边上时,

如图2(a ),BC =AB =10 cm ,CE =BC -BE =10-6=4 cm ,

AC

=

==

如图2(b ),BC =AC =10 cm ,BE =BC +CE =10+6=16 cm , AB

=

==cm

故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2 cm 或cm 或 cm

15、边长为整数的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其周长分为1∶2的两部分,那么所有这些等腰三

角形中,面积最小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

4

63 解: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为x ,底为y ,分为的两部分边长分别为n 和2n ,得

?????=+=+;22,2n y x n x x 或?????=+=+.2,

22n y x n x x 解得?????==;35,32n y n x 或????

?==.3

,34n y n x ∵ 35322n n <

?(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取?????==,

3

,34n y n x 其中n 是3的倍数. 三角形的面积2223663)6()34(321n n n n S =-??=

?.对于2

36

63n S =?, 当n ≥0时,?S 随着n 的增大而增大,故当n =3时,4

63

=

?S 取最小.

A

B

C

E 图1 A

B

E 图2(a)

图2(b)

初中数学创新小论文要求及范文

一、论文形式:科学论文

科学论文是对某一课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见的文章。

注意:它不是感想,也不是调查报告。

二、论文选题:新颖,有意义,力所能及

要求:

1.有背景.

应用问题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及其周围世界的真实问题,要有具体的对象和真实的数据。理论问题要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价值。要做必要的学术调研和研究特色。

2.有价值.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或教育价值,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掌握必须的科学概念,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

3.有基础

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有一定了解,掌握一定量的参考文献,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所研究问题的数据资料是能够获得的。

4.有特色

思路创新,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新思路;

方法创新,针对具体问题的特点,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结果创新,要有新的,更深层次的结果。

5.问题可行

适合学生自己探究并能够完成,要有学生的特色,所用知识应该不超过初中生(高中生)的能力范围。

三、(数学应用问题)数据资料:来源可靠,引用合理,目标明确

要求:

1.数据真实可靠,不是编的数学题目;

2.数据分析合理,采用分析方法得当。

四、(数学应用问题)数学模型:通过抽象和化简,使用数学语言对实际问题

的一个近似描述,以便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所研究的对象。

要求:

1.抽象化简适中,太强,太弱都不好;

2.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参数选择源于实际,变量意义明确;

3.数学推理严格,计算准确无误,得出结论;

4.将所得结论回归到实际中,进行分析和检验,最终解决问题,或者提出建设性意见;

5.问题和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展望。

五、(数学理论问题)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了解透彻

要求:

1.对问题了解足够清楚,其中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2.问题解答推理严禁,计算无误;

3.突出研究的特色和价值。

六、论文格式:符合规范,内容齐全,排版美观

1. 标题:

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逻辑组合。

要求:反映内容准确得体,外延内涵恰如其分,用语凝练醒目。

2. 摘要:

全文主要内容的简短陈述。

要求:

1)摘要必须指明研究的主要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得到的主要结论和成果;

2)摘要用语必须十分简练,内容亦须充分概括。文字不能太长,6000字以内的文章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

3)不要举例,不要讲过程,不用图表,不做自我评价。

3. 关键词:文章中心内容所涉及的重要的单词,以便于信息检索。

要求:数量不要多,以3-5各为宜,不要过于生僻。

4. 正文

1)前言:

问题的背景:问题的来源;

提出问题:需要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文献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存在的问题;

概括介绍论文的内容,问题的结论和所使用的方法。

2)主体:

(数学应用问题)数学模型的组建、分析、检验和应用等。

(数学理论问题)推理论证,得出结论等。

3)讨论

解释研究的结果,揭示研究的价值, 指出应用前景, 提出研究的不足。

要求:

1)背景介绍清楚,问题提出自然;

2)思路清晰,涉及到得数据真是可靠,推理严密,计算无误;

3)突出所研究问题的难点和意义。

5. 参考文献:

是在文章最后所列出的文献目录。他们是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是为了说明文中所引用的的论点、公式、数据的来源以表示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和提供进一步检索的线索。

要求:

1)文献目录必须规范标注;

2)文末所引的文献都应是论文中使用过的文献,并且必须在正文中标明。

示范小论文:

演出收入计税的数学模型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了Y=aX+b这一最基本的函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简化了比较复杂的演出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关键词]演出收入个人所得税数学模型

问题的提出

我的表姐是一个演员,每次演出的收入较高,但是她总觉得缴纳个

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太复杂,到底要缴多少税,心里没底。为了帮表姐

一、由演出者缴税的数学模型

(一)、税法规定的数学模型

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演出收入要在减去一定费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以后,再按规定税率来计算应纳税额。

假设:应纳税额为Y元,总收入为M元,应纳税所得额为X元,税率为Z。则Y=XZ。这个关系式中,有两点需要说明:

1.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X,是在获得的总收入M的基础上扣除一定费用后的余额。税法规定,费用的扣除标准如下:

(1)当M≤4000时,费用扣除额为800元,即X=M-800.

(2)当M>4000时,费用扣除额为收入的20%,即X=M-20%M=0.8M

2.这里的税率Z规定如下表(见表1)

表1 演出收入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该税率表在税法里有一个术语,叫三级超额累进税率。即:它将收入分为三段,每段的税率分别不同,收入越高,税率越高。如果用数学的术语来表达的话,它是一个分段函数:

1、如果X≤20000

则Y=20%X

2、如果50000≥X>20000

则Y=20000×20%+(X一20000)×30%

3、如果X>50000

则Y=20000×20%十(50000—20000)×30%+(X一50000)×40%

上述表达式告诉我们,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先根据M计算出X,再根据X找出相应的Z,最后将X进行分段,再计算出应纳税额Y。

数学模型的应用:

问题1:甲演员到杭州演出一场,收入3000元,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1、∵M=3000元<4000

∵X=M-800=3000—800=2200元

2、∵X<20000

∴Y=20%X= 2200×20%=440元

问题2:乙演员到杭州演出一场,收入100000元,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1、∵M=100000元>40000

∴X=0.8M=0.8×100000=80000元

2、∵X>20000

∴Y=20000×20%+(50000-20000)×3O%+(X一50000)×40%

=20000×20%+(50000-20000)×30%+(80000—50000) ×40%

=25000元

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在超额累进税率F,分段计税确实比较复杂。我们能不能找出简单一点的计算方法呢?

(二)化简数学模型

我们将上面的分段函数进行化简: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及强化练习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计算就是一种能力,亦就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就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魅力又在于“活”,数学处处都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不就是枯燥的代名词,充满了观察、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以及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等。 中考数学满分120分,与计算相关的题目约占100分,准确、快速地得出计 算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理科成绩,帮助学生直达名校! 学生常见的计算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分析计算错误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往往归因于“粗心马虎”,告诉 自己“下次注意”就可以,可事实却总就是事与愿违。在计算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呢? 1. 瞧到题目,不仔细审题,就慌忙答题,要求解周长,仅求出边长,做到一半发现遗漏隐 含条件或有其她简单方法,思路大乱。 2. 在大脑停止思考时,容易疏忽大意,抄错数。 3. 没有严格依据法则与运算律来运算。准确记忆法则与运算律就是前提,关键就是无论何 时何地都能正确地运用。比如两式相减求绝对值,如果前面有负号,容易错;乘法满足分配律,不少学生也误认为除法也满足分配律等。 4. 没有按照计算流程来走,认为一步一步写计算很麻烦,计算时跳步太大。 5. 越就是成功在望,越容易大意,不少同学在倒数计算第二步时放松警惕,结果导致结果错误。 6. 缺乏检查意识,不知道怎么检查。误以为检查就就是把题目再做一遍,对异常结果不敏感,不知道 积累自己的易错点,不善于结合题目背景进行检查,比如价格不可能就是负数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目录 <1>()11002510133 ÷-+÷? <2>3021220093026π-????-++-? ? ???? ?<3> cos 45cos 60sin 45cos30?-??-? <4>2cos30sin120tan 45sin 135cos120tan 60?-?-??+?+?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

练习题(一) 1.计算: ( ) 1 02 1211381 21-?? ? ??+-+ ++ 2. 16的平方根是 3.分式1 12+-x x 的值为零,则=x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cm 和9cm ,则周长是 5.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6.函数11 2 ++= x x y 的定义域是 ,若1 1 3)(-+=x x x f 则=)4(f 7.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5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8.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9米,则坡度=i 9.把抛物线32 -=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10.设m 、n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根,那么=+n m 1 1 11.方程3815162 2 =?? ? ??++??? ? ?+ x x x x 设y x x =+1 原方程可变形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12.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5, C 弦AB=8,则弓形的高CD 是 A D B 13.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 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分式方程 011 12=-+-x x x 的根是 15.分解因式=+--2 221a ax x 16.数据5,-3,0,4,2的中位数是 方差是 17.不等式组 52+x ≤()23+x 的解集是 21-x <3 x 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AB=BC 请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9.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过点()1,1-与()4,2,则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1.上海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2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0 45=∠B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后得△AB ′E , 那么△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23.已知222 =-x x 代简求值 24.解方程:3 10 66=+++x x x x ()()()()()133312 --+-++-x x x x x

历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以下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 1.在高速公路上,从3千米处开始,每隔4千米经过一个限速标志牌;并且从10千米处开始,每隔9千米经过一个速度监控仪. 刚好在19千米处第一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那么第二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的千米数是( ) (A)36(B)37(C)55 (D)90 2.已知,,且,则a的值等于( ) (A)-5(B)5(C)-9(D)9 3.Rt△ABC的三个顶点A,B,C均在抛物线上,并且斜边AB平行于x轴. 若斜边上的高为h,则( ) (A)h<1 (B)h=1 (C)1<h<2 (D)h>2 4.一个正方形纸片,用剪刀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拿出其中一部分,再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又从得到的三部分中拿出其中之一,还是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如此下去,最后得到了34个六十二边形和一些多边形,则至少要剪的刀数是( )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5.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点P在劣弧AB上,连结DP,交AC于点Q,若QP=QO,则 的值为( ) (A)(B) (C)(D)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6.已知a,b,c为整数,且a+b=2006,c-a=2005. 若a<b,则a+b+c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7.如图,面积为的正方形DEFG内接于面积为1的正三角形ABC,其中a,b,c是整数,且b不能被任何质数的平方整除,则的值等于________.

-初中数学竞赛考题分类汇编(一)数与式

初中数学竞赛考题分类汇编(一)数与式 例题1.化简3-232++=_____ 例题2、设a,b 是不相等的任意正数,又21b x a +=, 21a y b +=,则有x,y 这两个数一定( ) A.都不大于2 B .都小于2 C.至少有一个大于2 D.至少有一个小于2 例题3、设的平均数为M ,的平均数为N ,N ,的平均数为P ,若,则M 与P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P ;(B )M >P ;(C )M <P ;(D )不确定。 例题4、a 、b 、c 为正整数,且4 32c b a =+,求c 的最小值。 例题5、已知333124++=a ,那么 32133a a a ++=_______ 例题6、已知a ,b ,c 为整数,且a +b=2006,c -a =2005.若a

例题7、设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关系式 14 162222++=+a a c b ① 5 42--=a a bc ②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14162222++=+a a c b ,5 42--=a a bc ,所以 222221448454214162) ()()(+=++=--+++=+a a a a a a a c b , 所以 ) (12+±=+a c b . 又542--=a a bc ,所以b ,c 为一元二次方程 0 541222=--++±a a x a x )( ⑤ 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故0 5441422>---+=?)()(a a a ,所以a >-1. 当a >-1时, 14162222++=+a a c b =0 712>++))((a a . 另外,当b a =时,由⑤式有 0 541222=--++±a a a a a )(, 即 05242=--a a 或 056=--a ,解得,4 211±=a 或65-=a . 当c a =时,同理可得65-=a 或4 211±=a .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a >-1且65- ≠a ,4211±≠a . 例题8、已知abc ≠0,且a+b+c =0, 则代数式222 a b c bc ca ab ++的值是( ) (A) 3 (B) 2 (C) 1 (D) 0

计算能力在初中数学中重要吗

计算能力在初中数学中重要吗 从孩子本身的心理因素讲:计算问题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初一成绩比较集中,计算马虎丢分很容易拉开档次,特别是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计算占有60%的分数,计算不过关会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信心,形成厌学的恶性循环。 学生遇到的计算问题 一、计算思路误区 很多孩子遇到计算题,遇到多符号的混合运算,往往如同站在了多叉路口,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搞清楚了运算顺序,却忽略了乘法分配律或其他运算律,从头死算到结尾。 我每轮给初一的孩子上课时,遇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先讲明白计算的三大原则,“从高到低,从左到右,括号从内到外”;再给孩子一个口诀,叫“五凑一拆”,具体讲“五凑”指的是“凑整、凑零、凑分母、凑倒数、凑符号”,“一拆”指的是“拆带分数”。把握这几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再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时,孩子不再是盲目的计算训练,而是再训练方法。这个很重要!因为孩子是有目的,而不是在盲无目的的刷题的感觉。 二、计算技巧的缺失 计算题目有一些常用的高端方法,能够简化计算的过程,并

且提高计算的精准度。例如计算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上,死记结果公式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提醒变换,不再单纯是等比数列,孩子可能就会丢分。但孩子如果理解深层次推导方法是错位相减,并加以灵活运算,或许思路就通了。对于中考要冲刺满分的学员,这一部分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三、解题步骤不规范 以孩子初一面临最常见的考试题型:解方程为例进行分析,解方程分五步: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一。每一步都有15%-25%的失误可能性。 为何会频繁出现问题 一、从客观因素分析,中学负号的加入,深化了加减混合运算,高等计算符号比如绝对值和乘方等符号的加入,要求孩子对计算逻辑有更深的理解和运用。计算的严谨性和技巧性也是孩子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从主观上分析,孩子从小学带上来的坏习惯也很多:只注意结果不写过程,所谓的虎头蛇尾; 字迹潦草,-1看起来像7,做完作业一问,自己都支支吾吾看不清楚写的什么,等号不对应写,写着往右歪,空白都没了,就想着跳步赶紧给出答案;辅助线不用铅笔,签字笔画错了用涂改带一抹,结果图看不清了要求换试卷,怎么可能呢?自己的图都看不到了还如何做题呢! 不复习,不预习,概念理解不牢,边做题看看书,甚至不理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 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练习册七年级(上)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 1.2 有理数的运算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1.4 单元测试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整式的加减 2.2 单元测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3.3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 3.4 单元测试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平面图形 4.3 单元测试 期末模拟试卷(一) 期末模拟试卷(二) 期末模拟试卷(三)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一、全章知识结构 2

3 二、回顾正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正数的表示方法:a>0, 2、负数的表示方法:a<0 三、有理数的分类 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 3、在数轴上分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可用数轴揭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和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4)在数轴上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x -y|=|y -x| 四、有理数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非负数 1、相反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历年初中数学竞赛真题库(含答案)

199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决赛试题 第一试 一、选择题 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都给出了(A )、(B )(C )、(D )四个答案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结论的代表字母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 1. 设等式y a a x a y a a x a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同的实数,则2 22 23y xy x y xy x +--+的值是 (A )3 ; (B )31; (C )2; (D )3 5 . 答( ) 2. 如图,AB ‖EF ‖CD ,已知AB =20,CD =80,BC =100,那么EF 的值是 (A ) 10; (B )12; (C ) 16; (D )18. 答( ) 3. 方程012=--x x 的解是 (A ) 251±; (B )25 1±-; (C ) 251±或251±-; (D )2 5 1±-±. 答( ) 4. 已知:)19911991(2 11 1 n n x --=(n 是自然数).那么n x x )1(2+-,的值是 (A)11991-; (B)11991--; (C)1991)1(n -; (D)11991)1(--n . 答( ) 5. 若M n 1210099321=?????Λ,其中M为自然数,n 为使得等式成立的最大的自然数,则M (A)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3整除; (B)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2整除; (C)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3整除; (D)不能被3整除,也不能被2整除.

答( ) 6. 若a ,c ,d 是整数,b 是正整数,且满足c b a =+,d c b =+,a d c =+,那么 d c b a +++的最大值是 (A)1-;(B)5-;(C)0;(D)1. 答( ) 7. 如图,正方形OPQR 内接于ΔABC .已知ΔAOR 、ΔBOP 和ΔCRQ 的面积分别是11=S , 32=S 和13=S ,那么,正方形OPQR 的边长是 (A)2;(B)3;(C)2 ;(D)3. 答( ) 8. 在锐角ΔABC 中, 1= AC ,c AB =,ο60=∠A ,ΔABC 的外接圆半径R ≤1,则 (A)21< c < 2 ; (B)0< c ≤2 1 ; 答( ) (C )c > 2; (D )c = 2. 答( ) 二、填空题 1.E是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 边的中点,AE 交对角线BD 于G ,如果ΔBEG 的面积是1,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没有实数解.甲由于看错了二次项系数,误求得两根为2和4;乙由于看错了某一项系数的符号,误求得两根为-1和4,那么,=+a c b 32 . 3.设m ,n ,p ,q 为非负数,且对一切x >0,q p n m x x x x )1(1)1(+=-+恒成立,则 =++q p n m 22)2( . 4.四边形ABCD 中,∠ ABC ο135=,∠BCD ο120=,AB 6=,BC 35-=, CD = 6,则AD = . 第二试 1 1=S 3S =1 32=S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方法与测试试题大全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方法与试题大全

————————————————————————————————作者:————————————————————————————————日期: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数学竞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要求。除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外,本大纲补充列出以下内容。这些课外讲授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1、实数 十进制整数及表示方法。整除性,被2、3、4、5、8、9、11等数整除的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 有理数的表示法,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部分分式。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3、恒等式与恒等变形 恒等式,恒等变形。 整式、分式、根式的恒等变形。 恒等式的证明。 4、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

(完整版)初中数学计算能力提升训练测试题

1.化简:b b a a 3)43(4---. 2.求比多项式22325b ab a a +--少ab a -25的多项式. 3.先化简、再求值 )432()12(3)34(222a a a a a a --+-+-- (其中2-=a ) 4、先化简、再求值 )]23()5[(42222y xy x y xy x xy -+--+- (其中2 1 ,41-=-=y x ) 5、计算a a a ?+2 433)(2)(3 6、(1)计算1092)2 1(?-= (2)计算5 32)(x x ÷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3 232a a a =+ (B)a a 2121= - (C)6 23)(a a a -=?- (D)a a 221=-

计算: (1))3()3 2 ()23(32232b a ab c b a -?-?-; (2))3)(532(22a a a -+-; (3))8(25.12 3 x x -? ; (4))532()3(2 +-?-x x x ; (5)())2(32y x y x +-; (6)利用乘法公式计算:()()n m n m 234234+--+ (7) ()()x y y x 5225--- (8)已知6,5-==+ab b a ,试求2 2b ab a +-的值 (9)计算:2011200920102 ?- (10)已知多项式3223-++x ax x 能被122 +x 整除,商式为3-x ,试求a 的值

1、 b a c b a 23223 2÷- 2、 )2(23 )2(433y x y x +÷+ 3、22222335121 )43322 1(y x y x y x y x ÷+- 4、当5=x 时,试求整式() ()1315232 2 +--+-x x x x 的值 5、已知4=+y x ,1=xy ,试求代数式)1)(1(2 2++y x 的值 6、计算:)()532(222223m m n n m n m a a b a a -÷-+-++ 7、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ab a 322+,其宽为a ,试求其周长 8、试确定20112010 75?的个位数字

历年初中数学竞赛真题库(含答案)

199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决赛试题 第一试 一、选择题 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都给出了(A )、(B )(C )、(D )四个答案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结论的代表字母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 . 设等式y a a x a y a a x a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两两不 同的实数,则22223y xy x y xy x +--+的值是 (A )3 ; (B )31; (C )2; (D )35 . 答( ) . 如图,AB ‖EF ‖CD ,已知AB =20,CD =80,BC =100,那么EF 的值是 (A ) 10; (B )12; (C ) 16; (D )18. 答( ) . 方程0 12=--x x 的解是 (A )251±; (B )25 1±-; (C )251±或251±-; (D )251±-± . 答( ) . 已知:)19911991(21 1 1n n x --=(n 是自然数).那么 n x x )1(2+-,的值是 (A)11991-; (B)1 1991--; (C)1991)1(n -; (D)1 1991)1(--n . 答( ) . 若M n 1210099321=????? ,其中M为自然数,n 为使得等式成立的最大的自然数,则M (A)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3整除; (B)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2整除; (C)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3整除; (D)不能被3整除,也不能被2整除. 答( ) . 若a ,c ,d 是整数,b 是正整数,且满足c b a =+,d c b =+,a d c =+,那么 d c b a +++的最大值是 (A)1-;(B)5-;(C)0;(D)1. 答( ) . 如图,正方形OPQR 内接于ΔABC .已知ΔAOR 、ΔBOP 和ΔCRQ 的面积分别是11=S ,32=S 和 1 3=S ,那么,正方形OPQR 的边长是 (A)2;(B)3;(C)2 ;(D)3. 答( ) 1 1=S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汇编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汇编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C (第2 题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九年级预赛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在下列各小题中,均给出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均为零分. 1. 从长度是2cm ,2cm ,4cm ,4cm 的四条线段中任意选三条线段,这三条线段能够 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 ) A .4 1 B .31 C .2 1 D .1 2.如图,M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AN 平分∠BAC ,AN ⊥BN 于N ,且AB =10,BC =15,MN =3,则△ABC 的周长为( ) A .38 B .39 C .40 D . 41 3.已知1≠xy ,且有09201152=++x x ,05201192=++y y ,则y x 的值等于( ) A .9 5 B .59 C .52011- D .9 2011 -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是4,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如图所示),已知两个月牙形(带 斜线的阴影图形)的面积之和是10,那么以下四个整数中,最接 近图中两个弓形(带点的阴影图形)面积之和的是( ) A .6 B . 7 C .8 D .9 5.设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二次函数2 2 (2b a cx x b a y ----=在1=x 时取最小值 b 5 8-,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6 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如图,堆栈(1)中的2 据b ,a ,取出数据的顺序是a ,b ;堆栈(2)的3数据e ,d ,c ,取出数据的顺序是c ,d ,e ,现在要从这两个堆栈中取出5 个数据(每次取出1个数据),则不同顺序的取法的种数有( ) (1) (第6题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及强化练习知识分享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计算是一种能力,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魅力又在于“活”,数学处处都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不是枯燥的代名词,充满了观察、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以及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等。 中考数学满分120分,与计算相关的题目约占100分,准确、快速地得出计 算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理科成绩,帮助学生直达名校! 学生常见的计算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分析计算错误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往往归因于“粗心马虎”,告诉 自己“下次注意”就可以,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在计算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呢? 1. 看到题目,不仔细审题,就慌忙答题,要求解周长,仅求出边长,做到一半发现遗漏隐 含条件或有其他简单方法,思路大乱。 2. 在大脑停止思考时,容易疏忽大意,抄错数。 3. 没有严格依据法则和运算律来运算。准确记忆法则和运算律是前提,关键是无论何时 何地都能正确地运用。比如两式相减求绝对值,如果前面有负号,容易错;乘法满足分配律,不少学生也误认为除法也满足分配律等。 4. 没有按照计算流程来走,认为一步一步写计算很麻烦,计算时跳步太大。 5. 越是成功在望,越容易大意,不少同学在倒数计算第二步时放松警惕,结果导致结果错误。 6. 缺乏检查意识,不知道怎么检查。误以为检查就是把题目再做一遍,对异常结果不敏感,不知道 积累自己的易错点,不善于结合题目背景进行检查,比如价格不可能是负数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目录 <1>()11002510133 ÷-+÷? <2>30 21220093026π-????-++-? ? ?????<3>cos 45cos 60sin 45cos30?-??-?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1

初三数学中考训练题(五) 1.计算: ()102121138121-??? ??+-+++ 2. 16的平方根是 3.分式112+-x x 的值为零,则=x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cm 和9cm ,则周长是 5.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6.函数112++=x x y 的定义域是 ,若1 13)(-+=x x x f 则=)4(f 7.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5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8.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9米,则坡度=i 9.把抛物线32 -=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10.设m 、n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根,那么=+n m 11 11.方程38151622=??? ??++??? ?? +x x x x 设y x x =+1原方程可变形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12.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5, C 弦AB=8,则弓形的高CD 是 A D B 13.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 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分式方程01112=-+-x x x 的根是 15.分解因式=+--2221a ax x 16.数据5,-3,0,4,2的中位数是 方差是 17.不等式组 52+x ≤()23+x 的解集是 21-x <3x 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AB=BC 请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9.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过点()1,1-与()4,2,则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1.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2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045=∠B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 后得△AB ′E ,那么△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23.已知222=-x x 代简求值()()()()()133312 --+-++-x x x x x

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精选(含解答)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 4、某商店经销一批衬衣,进价为每件m元,零售价比进价高a%,后因市场的变化,该店把零售价调整为原来零售价的b%出售,那么调价后每件衬衣的零售价是() A. m(1+a%)(1-b%)元 B. m?a%(1-b%)元 C. m(1+a%)b%元 D. m(1+a%b%)元 解:选C。设全天下雨a天,上午晴下午雨b天,上午雨下午晴c天,全天晴d天。由题可得关系式a=0①,b+d=6②,c+d=5③,a+b+c=7④,②+③-④得2d-a=4,即d=2,故b=4,c=3,于是x=a+b+c+d=9。 解:出发1小时后,①、②、③号艇与④号艇的距离分别为 各艇追上④号艇的时间为 对>>>有,即①号艇追上④号艇用的时间最小,①号是冠军。 解:设开始抽水时满池水的量为,泉水每小时涌出的水量为,水泵每小时抽水量为,2小时抽干满池水需n台水泵,则 由①②得,代入③得: ∴,故n的最小整数值为23。 答:要在2小时内抽干满池水,至少需要水泵23台 解:设第一层有客房间,则第二层有间,由题可得 由①得:,即 由②得:,即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整数的值为。

答:一层有客房10间。 解:设劳动竞赛前每人一天做个零件 由题意 解得 ∵是整数∴=16 (16+37)÷16≈3.3 故改进技术后的生产效率是劳动竞赛前的3.3倍。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2) (方程应用) 一、选择题: 答:D。 解:设甲的速度为千米/时,乙的速度为千米/时,根据题意知,从出发地点到A的路程为千米,到B的路程为千米,从而有方程: ,化简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应选D。 答:C。 解:第k档次产品比最低档次产品提高了(k-1)个档次,所以每天利润为 所以,生产第9档次产品获利润最大,每天获利864元。 答:C。 解:若这商品原来进价为每件a元,提价后的利润率为, 则解这个方程组,得,即提价后的利润率为16%。 答:B。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大全

B C M (第2题图)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九年级预赛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在下列各小题中,均给出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均为零分. 1. 从长度是2cm ,2cm ,4cm ,4cm 的四条线段中任意选三条线段,这三条线段能够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 ) A .4 1 B .31 C .2 1 D .1 2.如图,M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AN 平分∠BAC ,AN ⊥BN 于N ,且AB =10,BC =15,MN =3,则△ABC 的周长为( ) A .38 B .39 C .40 D. 41 3.已知1≠xy ,且有09201152=++x x ,05201192=++y y ,则y x 的值等于( ) A .9 5 B .59 C .52011- D .9 2011 -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是4,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如图所示),已知两个月牙形(带斜 线的阴影图形)的面积之和是10,那么以下四个整数中,最接近图中两个弓形 (带点的阴影图形)面积之和的是( ) A .6 B. 7 C .8 D .9 5.设a ,b , c 是△ABC 的三边长,二次函数2 2 (2b a cx x b a y ----=在1=x 时取最小值 b 5 8 -,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6 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如图,堆栈(1)中的2 据b ,a ,取出数据的顺序是a ,b ;堆栈(2)的3 数据e ,d ,c ,取出数据的顺序是c ,d ,e ,现在要从这两个堆栈中取出5 个数据(每次取出1个数据),则不同顺序的取法的种数有( ) A .5种 B .6种 C .10种 D .12种 (1) (第6题图)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题及答案1.doc

2019-2020 年中考数学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精心选一选 1.图( 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 是( B ) ... 图( 1) A B C D 2.一对酷爱运动的夫妇,让他们刚满周岁的孩子拼排 3 块分别写有“ 20”、“ 08”、“北 京”的字块.假如小孩将字块横着正排,则该小孩能够排成“ 2008 北京”或“北京 2008” 的概率是( C ) A. 1 B. 1 C. 1 D. 1 6 4 3 2 3 .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两组数据:甲、乙两颗行星的直径分别为 6.1 104 千米和 6.10 104 千米,这两组数据之间( A ) y A.有差别 B.无差别 l ′ 4 C.差别是 0.001 104 千米 l 3 D.差别是 100 千米 2 1 4.如图,把直线 l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 O 线 l ′ l ′ 2 1 x ,则 的表达式为( D ) 1 2 A. y x 1 3 2 4 B. y 1 x 1 2 1 1 C. y 1 D. y 1 x x 2 2 5.汽车以 72 千米 /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寂静的山谷, 驾驶员揿一下喇叭, 4 秒后听 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 /秒.设听到回响时, 汽车离山谷 x 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 A. C. 2x 4 20 4 340 2x 4 72 4 340 B. D. 2x 4 72 4 340 2x 4 20 4 340 6.某公园计划砌一个形状如图( 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 2)的形状,且 外圆的直径不变,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 C ) A.图( 1)需要的材料多 B.图( 2)需要的材料多 C.图( 1)、图( 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

初二数学三角形基础训练备课讲稿

§3.1.1《认识三角形》 1.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 2.了解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如何分类; 3.三角形按角可分为:,,; 4.直角三角形ABC用符号可表示为:。 (1)如图1三角形可表示为; (2)请在图中用小写字母标出各边;图1 (3)图2中有个三角形,并用符号表示。 5.如图所示,撕下的∠1拼到如图位置后的图形中, 那两条直线平行,为什么? 你能根据图形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理由吗? 3(1)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三角形可分为;(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可表示为 其中直角是,锐角是,两锐角 具有怎样的关系? 4.观察下面的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A B C D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A =70°,∠C =30 °, ∠B = ; 2.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为70°,另一个锐角 度. 3.在△ABC 中,∠A=80°,∠B=∠C ,则∠C= 4.如果△ABC 中,∠A ∶∠B ∶∠C=2∶3∶5,此三角形按角分类应为 . 5. .有三个三角形,它们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如下:①30°和50°;②70°和20°;③82°和23°,其中属于锐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 6.如图7所示,图中有n 个三角形,分别指出来,并选出三个指出它们的边和角. A B C D E 6.【拓展延伸】 1.在△ABC 中,∠C =90°,∠A =40°,则∠B =________. 2.在△ABC 中,若∠C =21∠B =3 1 ∠A ,则△ABC 是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3.如图2所示,∠ACB =90°,CD ⊥AB ,则图中属于直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个. 4.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至少有一个直角 B 至少有一个钝角 C 至多有两个锐角 D 至少有两个锐角 5.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必大于 A 120° B 100° C 90° D 60° 6.给定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 ∶∠B ∶∠C=1:2:3 B.∠A+∠B=∠C C.∠A= 21∠B=3 1 ∠C D.∠A=2∠B=3∠C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79416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甲).如果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 22 ||()|| a a b c a b c ++-++可以化简为(). (A)2c a-(B)22 a b -(C)a-(D)a 1(乙).如果22 a=- 1 1 1 2 3a + + + 的值为(). (A)2 -(B)2(C)2 (D) 22 2(甲).如果正比例函数y = ax(a ≠ 0)与反比例函数 y = x b(b ≠0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2),那么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A)(2,3)(B)(3,-2)(C)(-2,3) (D)(3,2) 2(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满足不等式x2+y2≤2x +2y的整数点坐标(x,y)的个数为(). (A)10 (B)9 (C)7 (D)5 3(甲).如果a b,为给定的实数,且1a b <<,那么

1121 a a b a b ++++,, ,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与中位数之差的 绝对值是( ). (A )1 (B ) 214a - (C )12 (D )1 4 3(乙).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 △ABC 是等边三角形.30ADC ∠=?,AD = 3,BD = 5, 则CD 的长为( ). (A )23 (B )4 (C )52 (D )4.5 4(甲).小倩和小玲每人都有若干面值为整数元的人民币.小倩对小玲说:“你若给我2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n 倍”;小玲对小倩说:“你若给我n 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2倍”,其中n 为正整数,则n 的可能值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乙).如果关于x 的方程 2 0x px q p q --=(,是正整数)的正根小于3, 那么这样的方程的 个数是( ). (A ) 5 (B ) 6 (C ) 7 (D ) 8 5(甲).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掷两次骰子,设其朝上的面上的两个数字之和除以4的余数分别是0,1,2,3的概率为0123p p p p ,,,,则 0123p p p p ,,,中最大的是( ). (A )0p (B )1p (C )2p (D )3p 5(乙).黑板上写有1 11123100 , , ,, 共100个数字.每次操作先从黑板上的数中选取2个数 a b ,,然后删去a b ,,并在黑板上写上数a b ab ++,则经过99次操作后,黑板上剩下的数 是( ). (A )2012 (B )101 (C )100 (D )99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6(甲).按如图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 从“输入一个值x ”到“结果是否>487?”为一次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及强化练习-初中教育精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计算是一种能力,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魅力又在于“活”,数学处处都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不是枯燥的代名词,充满了观察、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以及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等。 中考数学满分120分,与计算相关的题目约占100分,准确、快速地得出计 算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理科成绩,帮助学生直达名校! 学生常见的计算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分析计算错误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往往归因于“粗心马虎”,告诉 自己“下次注意”就可以,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在计算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呢? 1. 看到题目,不仔细审题,就慌忙答题,要求解周长,仅求出边长,做到一半发现遗漏隐 含条件或有其他简单方法,思路大乱。 2. 在大脑停止思考时,容易疏忽大意,抄错数。 3. 没有严格依据法则和运算律来运算。准确记忆法则和运算律是前提,关键是无论何时 何地都能正确地运用。比如两式相减求绝对值,如果前面有负号,容易错;乘法满足分配律,不少学生也误认为除法也满足分配律等。 4. 没有按照计算流程来走,认为一步一步写计算很麻烦,计算时跳步太大。 5. 越是成功在望,越容易大意,不少同学在倒数计算第二步时放松警惕,结果导致结果错误。 6. 缺乏检查意识,不知道怎么检查。误以为检查就是把题目再做一遍,对异常结果不敏感,不知道 积累自己的易错点,不善于结合题目背景进行检查,比如价格不可能是负数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目录 <1>()11002510133 ÷-+÷? <2>30 212200926π-????-++-? ? ?????<3>cos 45cos 60sin 45cos30?-??-?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及基础训练完整版

第一章有理数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表达式:a+b=b+a。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11、倒数 1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等于1。 1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3、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a n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