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一)

1、外感头痛

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主穴:百会列缺太阳风池

配穴:

风寒:风门合谷

风热:大椎曲池

风湿:阴陵泉头维

阳明经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阳白

太阳经痛:天柱后顶后溪申脉

少阳经痛:率谷外关太阳悬颅侠溪

厥阴经痛:四神聪太冲内关百会

2、内伤头痛

(1)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阳亢: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阴陵泉丰隆中脘

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2)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三阴交气海脾俞

肾虚:肾俞太溪悬钟

其他耳针枕额脑神门

外感用皮肤针太阳印堂

(一侧头痛反复发作)

太阳率谷悬颅头维风池外关太冲足临泣

3叉神经痛

选经;足太阳。手足阳明

主穴;下关合谷风池内庭太冲

眼疼;攒竹丝竹空阳白外关

上颌;颧髎迎香四白

下颌;承浆颊车翳风

风寒;列缺风池

风热;曲池尺泽

气血瘀太冲三阴交

肝胃火盛行间

阳陵泉

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阿是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

配穴风寒:风池风府

气血瘀滞:内关合谷

肩痛:肩髃外关

背痛:秉风天宗

病在督脉太阳经加大椎天柱肩外俞病在少阳经风池外关

耳针;颈

颈椎神门

选经;手足三阳经

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阿是穴

外邪内侵:风府列缺合谷

气滞血瘀:阴郄膈腧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气海

上肢疼:曲池合谷

上肢或手指麻木:少海手三里

恶心呕吐:中脘内关

头晕头痛

:百会风池

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

条口透承山

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少阳经证:外关

手太阴经证;尺泽

外邪:合谷风池

气滞血瘀:内关膈俞

气血两虚:足三里气海

主穴阿是穴

手阳明肘上方(肱骨外)曲池手三里

手太阳内下方(肱骨内)阳谷小海

手少阳外部(鹰嘴处)

外关天井

选经:阿是穴足太阳

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

配穴:寒湿:腰阳关

瘀血:膈俞次髎

督脉病:后溪

足太阳经:申脉

肾虚肾输命门

腰骶部次髎腰腧

腰眼腰眼

腰椎腰夹脊

耳针;腰骶椎

肾神门

治法足太阳足少阳

主穴;足少阳腰夹脊环跳阳灵泉悬钟丘墟足太阳腰夹脊委中承山昆仑秩边

寒湿命门腰阳关

淤血阿是穴血海

气血不足足三里三阴交

选经:局部穴为主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肩部肩髃肩髎肩贞濡腧

肘部曲池天井尺泽少海小海

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脊背大椎大抒身柱腰阳关夹脊

髀部环跳居髎秩边髀关

股部伏兔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

膝部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配穴:行痹:膈俞血海

痛痹:肾俞关元

着痹:阴陵泉足三里

热痹:大椎曲池

二、内科病

1、中经络

选经: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

阴风内动太溪风池

口角歪斜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

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

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2、中脏腑

选经:手厥阴经,督脉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1)头针法选顶颞前斜线、顶旁l线及顶旁2线,

(2)电针法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通电20分钟。

1、实证

选经: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督脉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行间侠溪太溪

痰湿中阻:丰隆中脘阴陵泉

淤血祖窍膈腧阿是穴

2、虚证

选经:足少阳经,背俞穴,督脉

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虚:气海脾俞

肾精亏虚:太溪悬钟

耳针法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

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

加脾、胃;肾精亏虚者,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头针法选顶中线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选经督脉足少阳足厥阴

主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配穴肝火亢盛行间

阴虚阳亢肾俞肝俞

痰湿丰隆中脘

气虚血瘀足三里膈腧

阴阳两虚关元肾俞

心悸内关神门

失眠神门心腧

头痛印堂太阳

选经:手足阳明

主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

配穴:风寒:风池

风热:曲池

恢复期:足三里

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

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颏唇沟歪承浆

乳头疼翳风

舌麻味觉减退廉泉

目合困难鱼腰申脉(昆仑)

抬眉困难攒竹

流泪太冲

电针法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

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

皮肤针法用梅花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

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

主穴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

下肢:髀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肺热伤津者,加尺泽鱼际

湿热浸淫者,加阴陵泉、中级

脾胃虚弱者,加脾腧胃腧

肝肾亏虚者,加肝俞、肾俞

脉络淤阻膈腧血海

皮肤针法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

(1)发作期

治法醒脑开窍息风豁痰。

以足厥阴、督脉及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百会后溪涌泉合谷太冲丰隆(2)间歇期

治法化痰通络熄风舒筋。

取督脉、任脉和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筋缩鸠尾间使阳陵泉丰隆太冲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门、内庭

风痰闭阻者,加合谷、中脘、风池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三阴交

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百会

夜发照海白发申脉

选经:手足厥阴督脉

主穴:印堂神门膻中丰隆太冲

配穴:肝郁行间肝俞

痰郁中脘阴陵泉

心脾两虚心腧脾腧

哭笑无常间使百会

纳呆足三里中脘

选经手厥阴手少阴督脉

主穴水沟大陵劳宫中冲丰隆

配穴痰火内庭曲池

火盛行间三阴交

气血淤滞膻中血海

选经手足少阳督脉

主穴1四神聪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丰隆

2 百会本神风池合谷三阴交太冲

风阳内动大椎风府

髓海不足肾俞太溪

气血亏气海公孙

痰热动风中脘阴陵泉

抖甚后溪三间大椎

僵直大包期门大椎

汗多肺腧脾腧气海

口干舌麻廉泉承浆

选经: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督脉

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配穴:肝火扰心:行间侠溪

痰热内扰:丰隆内庭

心脾两虚:心俞脾俞

心胆气虚:胆腧心俞

心肾不交:心俞肾俞

脾胃不和:公孙足三里

耳针法选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耳背心

治法调神理气,疏肝解郁。

以督脉、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

主穴水沟内关神门太冲百会

肝气郁结者,加膻中、期门;

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

痰气郁结者,加丰隆、廉泉;

心神惑乱者,加通里、心俞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

肝肾亏虚者,加肝俞、肾俞。

咽部异物明显者天突照海

癔症失明四白光明

癔症失听听宫耳门

癔症失语廉泉通里

癔症偏瘫上肢曲池合谷

下肢阳陵泉隐白

癔症意识障碍中冲涌泉

耳针法选神门、心、交感、肝、脾

选经督脉足少阳足少阴

主穴印堂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足三里太溪悬钟

肝肾不足肝肾肾俞

痰浊丰隆中脘

淤血内关膈腧

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心腧膻中

配穴心胆虚怯者,加胆俞;丘墟

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

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

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

心脉瘀阻者,加膈俞;

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

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

浮肿者,加水分、阴陵泉。

耳针法选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

(1)外感咳嗽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主穴列缺合谷肺俞天突中府

配穴风寒者,加风门;风池

风热者,加大椎;曲池

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内伤咳嗽

治法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太渊三阴交肺俞天突

配穴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

肝火灼肺者,加行间;鱼际

肺阴亏虚者,加膏肓;太溪

咯血者,加孔最

选经:手太阴,手阳明,督脉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风门肺俞

风热:曲池尺泽

头痛印堂头维

鼻塞迎香

体虚足三里

咽喉痛少商

全身酸楚身柱

夹湿阴陵泉

夹署委中

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

拔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

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

1、实证

选经:手太阴背俞穴

主穴: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

配穴风寒外袭者,加风门;风湿

风热者,加大椎、曲池;

痰阻肺热者,加丰隆;曲池

喘甚者,加天突。

2、虚证:

选经:手太阴经,足少阴经,背俞穴

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配穴肺气不足者,加气海;脾腧

肾气不足者,加阴谷、关元。

喘甚者,加天突

耳针法选平喘、下屏尖、肺、神门、皮质下

穴位贴敷法选肺俞、膏肓、膻中、定喘

穴位割治法选膻中穴

选经:足阳明经,手厥阴经,募穴

主穴:足三里内关中脘

配穴:寒证:胃俞神阙

饮停:下脘梁门

肝气犯胃:太冲期门

气滞血瘀:膈俞膻中

脾胃虚寒:气海神阙脾俞

胃阴不足:三阴交内庭胃腧

耳针法用胃、肝、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

选经:手厥阴经,足阳明经,募穴

主穴:内关足三里中脘胃腧

配穴寒邪客胃者,加上脘、公孙

胃俞;热邪内蕴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痰饮内阻者,加膻中、丰隆;公孙

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

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

腹胀者,加气海;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

泛酸干呕者,加公孙。建里

食滞梁门天枢

耳针法用胃、贲门、食道、交感、神门、脾、肝腹痛

选经足阳明足厥阴任脉

主穴下完关元天枢足三里太冲

寒邪神阙公孙

湿热阴陵泉内庭

气滞血瘀膻中血海

脾阳不振脾腧肾俞

选经足少阳足厥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肝郁内关太冲

气滞血瘀膈腧太冲

肝胆湿热行间侠溪

肝阴不足肝俞三阴交

选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主穴:急性: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寒湿者,加神阙,可配用灸法;

湿热者,加内庭曲池;

食滞者,加中脘梁门

慢性:(任脉)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

肝郁者,加太冲;肝俞

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耳针法选大肠、胃、脾、肝、肾、交感

治法清热化湿,通肠导滞。

以手足阳明及任脉经穴为主。

主穴天枢上巨虚关元合谷

配穴湿热痢者,加曲池、内庭;

寒湿痢者,加中脘、气海;

疫毒痢者,加大椎、中冲、十宣;

噤口痢者,加内关、中脘;

休息痢者,加脾俞、肾俞;

久痢脱肛者,加百会、长强。

1)耳针法选大肠、直肠下段、胃、脾、肾、腹

选经:足阳明经,手少阳经

主穴:天枢支沟上巨虚归来大肠俞

配穴:热秘:合谷内庭

气秘:太冲中脘

气虚秘:脾俞气海

血虚:足三里三阴交

阳虚:神阙关元

耳针法选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

治法补益肾气。以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肾俞

配穴肾阳不足者,加命门;腰阳关

肾阴亏虚者,加太溪、复溜;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惊恐伤肾者,加志室、胆俞;

湿热下注者,加中级、阴陵泉;

失眠或多梦者,加内关、神门、心俞;

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

腰膝酸软者,加志室、阳陵泉。

耳针肾、肝、心、脾、外生殖器、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以足太阳、足太阴经穴

主穴秩边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配穴湿热内蕴者,加委阳;曲池

肺热壅肺者,加尺泽;肺腧

肝郁气滞者,加太冲、肝俞

瘀血阻滞者,加曲骨、血海。

2)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以足太阳经、任脉

主穴秩边关元脾俞膀胱俞肾俞

配穴中气不足者,加气海、足三里;

肾气亏虚者,加太溪、阴谷;

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

耳针;;肾膀胱肺肝脾三焦交感神门皮质下、腰骶椎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以相应背俞穴、足少阴、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

配穴上消者,加太渊、少府;

中消者,加内庭、地机;

下消者,加复溜、太冲;

烦渴、口干舌燥者,加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多食善饥者,加合谷、上巨虚、丰隆、中脘;

便秘者,加天枢、腹结足三里;

多尿、盗汗者,加复溜、关元;

阴阳两虚者,加关元、命门;

合并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维、

头晕者,加上星;百会

上肢疼痛或麻木者,加肩髃、曲池、合谷;

下肢疼痛或麻木者,加风市、阳陵泉、解溪

皮肤瘙痒者,加风池、曲池、血海、

三、妇儿科病

(1)月经先期

治法清热调经。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配太冲或行间、期门;

虚热证者配太溪;

气虚证者配足三里、脾俞

月经量多者配隐白;

心烦者配神门。

腰骶疼痛肾俞次髎

(2)月经后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取任脉、足太阴

主穴气海三阴交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天枢地机

虚寒证者,配命门、关元归来

(3)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法疏肝益肾,养血调经。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1)耳针法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脾、肾

治法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主穴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配穴脾肾阳虚者,加足三里命门

肝阳上亢者,加百会、风池、太冲;

心肾不交,加心腧神门内关

耳针选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皮质下、交感、神门

血枯经闭

治法;养血调经任脉足阳明

主穴;关元归来足三里

配穴;肝肾不足肝俞肾俞太冲太溪气血亏虚气海脾腧胃腧

潮热盗汗太溪

心悸内关膻中

纳呆中脘

血滞经闭

治法;活血调经任脉足阳明

主穴;中极合谷三阴交

气滞血瘀太冲血海

痰湿丰隆阴陵泉

寒邪腰阳关命门

胸胁胀满膻中

内关

实证

治法任脉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隐白

血热血海

湿热阴陵泉

气郁太冲

血瘀地机

虚证

治法;任脉足太阴

主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脾虚百会脾腧

肾阳虚腰阳关命门

肾阴虚然谷

太溪

至阴

气血虚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气机郁滞肝俞行间足三里

七阴挺

治法督脉任脉足少阳

主穴百会气海维道子宫

配穴脾虚陷足三里气海

肾虚关元肾俞

湿热下注阴陵泉蠡沟

膀胱膨出曲骨横骨

直肠出会阳

承山

治法固摄止脉,清热利湿补肾健脾。

以足少阳经、任脉及足太阴经

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三阴交

配穴湿热下注者,加行间、次髎;阴陵泉脾气虚者,加脾腧、足三里

肾虚者,加关元、肾俞、

阴痒者,加蠡沟、太冲;

带下色红者,加血海三阴交

腰部酸痛者,加腰眼、小肠俞;

纳少便溏者,加中脘、天枢。

耳针法选内生殖器、内分泌、膀胱、三焦、脾、肾、肝

三棱针法选十七椎、八髎、血海、委阳、太冲

1、实证

选经:足太阴经,任脉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湿:归来地机

气滞:太冲阳陵泉

腹胀:天枢足三里

胁痛:阳陵泉支沟

胸闷膻中内关

2、虚证

选经:足太阴,足阳明经

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虚:脾俞胃俞

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

头晕耳鸣:悬钟百会

耳针法选子宫、皮质下、内分泌、交感、内生殖器、神门、肝、肾

选经:足阳明经,任脉

主穴:乳根膻中少泽

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脾俞、

肝气郁滞者,加太冲、内关;

食少便溏者,加中脘、足三里

失血过多者,加肝俞、膈俞

胸胁胀满者,加期门

胃脘胀满者,加中脘、内关

耳针法选胸、内分泌、交感、肝、脾

实证

治法足阳明足太阴

主穴肝俞归来子宫丰隆三阴交

肝郁曲泉太冲痰淤阴陵泉膈腧

胸胁胀痛内关膻中穴

经行涩滞血海合谷

白带多次髎水分

纳差中脘足三里

虚证

任脉足阳明

主穴关元气海归来子宫肾俞三阴交肾虚太溪命门

腰膝酸软腰眼阴谷

头晕耳鸣百会然谷

(四)小儿遗尿

选经:任脉,足太阴经,背俞穴

主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配穴:脾肺气虚:气海肺俞足三里脾腧肾气不足肾俞命门太溪

心肾不交通里太冲

肝经郁热蠡沟太冲

小便频数列缺合谷

夜梦多:百会神门

耳针法选肾、膀胱、尿道、皮质下二小儿惊风

1急惊风

督脉足厥阴

水沟印堂合谷太冲

外感惊风风池外关曲池

痰热惊风大椎丰隆十宣

惊恐惊风神门四神聪

口禁颊车

痰多丰隆

热盛大椎十宣

2慢惊风

督脉任脉足阳明

印堂筋缩气海肾俞足三里太冲

脾肾阳虚神阙脾腧肾俞

肝肾阴虚肾俞肝腧太溪

小儿积滞

阳明经

下脘腹结天枢足三里

乳食内积中脘胃腧

脾胃虚弱脾腧胃腧

腹胀气海太冲

呕吐内关

烦躁不安神门三阴交

小儿脑瘫

足少阳足阳明

百会四神聪合谷足三里悬钟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

心脾两虚心腧脾腧

痰瘀阻络脾腧血海丰隆

言语障碍通里廉泉金精玉液

颈软天柱

上肢瘫肩髃曲池

下肢瘫环跳阳陵泉

腰部瘫软腰阳关

五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百会印堂风池太冲太溪神门

阴虚阳亢三阴交侠溪太冲

心脾两虚心腧脾腧足三里

痰热内扰大陵丰隆

烦躁不安照海神庭

食欲不振中脘足三里

记忆力差悬钟

盗汗阴郄复溜

四、皮外骨伤、五官科病

(一)瘾疹

选经:手阳明经,足太阴经

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委中

配穴:风邪:外关风池

胃肠积热:内庭天枢

血虚风燥:足三里三阴交

呼吸困难:天突

恶心呕吐:内关

耳针法选神门、肾上腺、内分泌、肺、耳尖、耳背静脉

(二)蛇串疮

选经:局部穴,夹脊穴

配穴:肝郁火盛:行间侠溪

脾胃湿热:阴陵泉内庭

瘀血阻络血海三阴交

三神经性皮炎

手足阳明

合谷曲池血海风市

风热太渊风池

肝郁化火肝俞太冲

血虚风燥脾腧足三里三阴交

手太阴足少阳百会风池太渊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

气滞血瘀太冲血海

血虚风燥足三里血海

三、痄腮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取手少阳、手足阳明经

主穴翳风颊车外关合谷角孙

配穴高热者,加大椎、商阳;

睾丸肿痛者,加太冲、蠡沟;

神昏抽搐者,加人中、十宣、十二井穴。

温毒在表风池少商

温毒内陷劳宫曲泉大敦

热毒蕴结商阳曲池大椎

五乳痈

治法足阳明足厥阴

少泽肩井乳根膻中太冲

胃热蕴滞曲池足三里内庭

肝气郁结期门行间

四、肠痈

治法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阑尾天枢上巨虚阿是穴

配穴发热者,加曲池大椎;

呕吐者,加上完内关;

便秘者,加腹结。

腹胀大肠俞次髎

电针法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

耳针法选取阑尾、神门

痔疮

足太阳督脉

次髎长强承山二白

湿热下注中级阴陵泉

脾虚陷下脾腧百会

便秘支沟大肠俞

(三)扭伤局部腧穴为主

配穴:腰:肾俞腰痛穴委中

踝:申脉解溪丘墟

膝:膝眼膝阳关梁丘

肩:肩髃肩髎肩贞

肘:曲池小海天井

腕:阳溪阳池阳谷

髋:环跳秩连承扶

选经:手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

主穴: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太阳

配穴:外感风热:少商上星

肝胆火盛:行间侠溪

1、实证

选经:足少阳经,手少阴经

主穴:听会翳风侠溪中渚

配穴:肝胆风火:太冲丘墟

外感:外关合谷

2、虚证:

选经:足少阴经,手太阳经

主穴:听宫太溪照海耳门

配穴肾精亏虚者,加肾俞、太溪;

脾胃虚弱者,加足三里气海

三、鼻渊

治法清热宣肺,通利鼻窍。

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

配穴肺经风热者,加少商;尺泽

湿热阻窍者,加曲池、阴陵泉。

足三阳

太阳攒竹风池历兑

外感风热合谷丝竹空

热毒盛大椎曲池

脾胃湿热内庭阴陵泉

近视

睛明承泣四白太阳风池光明

肝肾亏虚肝俞肾俞

心脾两虚心腧脾腧

足三里

选经:手足阳明经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配穴:风火:外关风池

胃火:内庭二间

肾虚:太溪行间

耳针法

选上颌、下颌、神门、上屏尖、牙痛点

1、实热证

选经:手太阴经,手足阳明经

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风池外关

肺胃实热:厉兑鱼际

便秘天枢支沟2、虚热

选经:足少阴经

主穴:太溪照海鱼际

配穴:入夜发热:三阴交复溜

声音嘶哑复溜扶突

耳针法选咽喉、心、下屏尖、扁桃体、轮1~6 一、晕厥

治法苏厥醒神。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中冲涌泉百会

配穴虚证者,加关元、足三里

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耳针法选神门、肾上腺、心、皮质下

刺络法选十二井穴、十宣、大椎

(一)心绞痛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

取手厥阴、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阴郄膻中郄门心腧厥阴腧

气滞血瘀血海太冲

寒邪凝滞神阙关元

痰湿痹阻中脘丰隆

阳气虚衰心腧至阳

耳针法选心、小肠、交感、神门、内分泌(二)胆绞痛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1)基本治疗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取足少阳经穴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

肝胆气滞太冲侠溪

肝胆湿热三阴交阴陵泉

蛔虫妄动百虫窝迎香透四白

高热寒战,加曲池、大椎

黄疸至阳阴陵泉

耳针法选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三)肾绞痛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止痛。取相应背俞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肾俞京门中级膀胱腧三阴交

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

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

下焦湿热委阳阴陵泉

肾气不足命门关元

恶心呕吐内关足三里

小便淋漓不畅水分水道

尿中砂石次髎水道

耳针法选肾、输尿管、交感、皮质下、三焦

2虚脱

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任脉督脉手厥阴

素髎水沟神阙关元内关

亡阳气海足三里

亡阴太溪涌泉

神志昏迷中冲涌泉

汗多合谷复溜

汗出肢冷大椎命门三阴交

3高热

清热泻火督脉手阳明

大椎曲池合谷十宣十二井

热在肺卫鱼际外关

气分热盛内庭

热入营血曲泽委中

抽搐太冲阳陵泉

神昏水沟内关

祛湿化痰通经活络手足阳明经足太阴

中脘天枢大横水分曲池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胃肠热上巨虚内庭

脾胃虚弱脾腧足三里

肾阳亏虚肾俞关元

少气懒言太白气海

心悸神门内关

胸闷膻中内关

便秘支沟

嗜睡照海申脉

戒烟

百会尺泽丰隆神门甜美穴

胸闷气促痰多膻中内关

咽部不适列缺照海

心神不宁内关

精神萎靡脾腧足三里

肌肉抖动阳陵泉太冲

戒酒

百会神门脾腧胃腧足三里

恶心呕吐中脘内关

烦躁不安太冲内关

头混腰膝酸软肝俞肾俞

腹痛腹泻天枢上巨虚戒毒

水沟百会神门内关合谷劳宫

肝风扰动太冲侠溪

脾肾两虚脾腧肾俞

心肾不交心腧肾俞

毒瘾初期太冲

腹痛腹泻天枢上巨虚

烦躁惊厥中冲涌泉

肌肉抽搐阳陵泉

百会心腧脾腧肝俞肾俞关元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肝气郁结膻中太冲

脾气虚弱中脘太白

心肾不交内关太溪

失眠心悸内关申脉照海

注意力不集中四神聪悬钟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是对穴位的统 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 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 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中医千万不能丢失辨证论治法宝"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认识。中国医学是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证"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以咸视之为"证治学",即"辨证论治"。证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斯为例证之二。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中医临床所本的是"证治学",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证治学"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饮食内伤"证。(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例如: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后证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鸣;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胸满呕逆等症。(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例如: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现绛色。在气分则证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正确的。2.辨同异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同中辨异"。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同异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I、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5.《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着 二、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三、疾病辨证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和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和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的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 回阳生肌散;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 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

针灸医籍选 考试重点

1.简述“粗守形,上守神”和“粗守关,上手 机”的内涵。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粗守形:粗守,技术低劣的医生。形,指针刺一些表面的内容,如腧穴,刺法等。 上守神:上,上工,技术高明的医生。神,精神气血的内在变化,即正气。 粗守关,上守机:关,四肢关节的腧穴。机,经气至的动静时机。粗守关,即守四肢之关节也。上守机,察气至之动静也。 2.简述针灸医生临床操作的基本要求。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 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 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 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 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本段提示了针刺的正确方法,必须持针 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斜。同时, 强调医者在施行针刺时,精神要高度集 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血脉虚实,两目、 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如此,才能治 之有效而不发生危险。 3.简述五脏受邪发病的内容。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4.简述病之六变的内容。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5.试论述针灸治神。 针刺治神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生治神。医生必须精神专一,“神无营于众物”,医者首先必须常持谨慎之心,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在众多复杂的证候中,抓住主要脉证,审证虚实,施以针刺治疗。诊断后,医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治疗前,“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治疗中要密切注意针刺后气至的时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第二部分为患者治神。针刺过程中,患者必须认真配合医者,放轻松,精神高度专一集中,做到人与针和,针与病人和。 第三部分为安静优雅的环境。 6.叙述热病及偏枯,痱等病的症状的异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2018 年备战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学习笔记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1、外感六淫致病特点: (1) 风邪致病,其肿宣浮,痛无定处 (2) 寒邪致病,不红不热,痛有定处 第一单元: 中 (3) 暑邪致病=湿+热+耗气+伤津 医 外 科 疾 病 (4) 湿邪致病=“流水” (5) 燥邪致病:干 的 病 因 病 机 (6) 火邪致病:热 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故外科疾病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常见。 (助理不考) 2、外来伤害致病: 凡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 3、感受特殊之毒致病:特殊之毒除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及未能找到明确致病原因的病邪 4、常见病因: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但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单元: 中 医外科疾病 辨证 (助理不 考)
2、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 多风温、风热 3、 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整理人:duanyuen 第 1 页 共 16 页

2018 年备战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学习笔记 4、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寒湿、湿热多见 5、局部辨肿:(记忆秒杀词) ① 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见于阳证疮疡。 ② 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见于冻疮、脱疽等。 ③ 风肿 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④ 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见于股肿、湿疮。 ⑤ 痰肿 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见于瘰疬、脂瘤等。 ⑥ 气肿 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见于气瘿、乳癖等。 ⑦ 瘀血肿 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见于皮下血肿等。 ⑧ 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见于外痈、肛痈等。 ⑨ 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⑩ 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6、局部辨痛:(记忆秒杀词) ① 热痛 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② 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 ③ 风痛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等。 ④ 气痛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⑤ 湿痛 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见于臁疮、股肿等。 ⑥ 痰痛 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见于脂瘤、肉瘤。 ⑦ 化脓痛 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见于疮疡成脓期。 ⑧ 瘀血痛 初起隐痛,胀痛,皮色不变或皮色暗褐,或见皮色青紫瘀斑。见于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7、局部辨痒:(记忆秒杀词)最常见病因: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 ① 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见于牛皮癣、白疙、瘾疹等。 ② 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见于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如脓疱疮。 ③ 热胜 皮肤瘾疹,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见于接触性皮炎。 ④ 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见于手足癣、疥疮等。 ⑤ 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见于牛皮癣、慢性湿疮。 ⑥ 肿疡作痒 见于毒势炽盛,病变发展,或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消散之际。 ⑦ 溃疡作痒:一是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二是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三是毒邪渐化,气血渐 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之象。
整理人:duanyuen 第 2 页 共 16 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解析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足阳明胃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承泣 四白 地仓 颊车(与下关、合谷配合治疗牙痛 下关(注意闭口取穴 头维(阳明、少阳、阳维交会,治疗少阳、阳明头痛 梁门 天枢(与中脘配合,调畅胃肠气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所主: 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 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 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 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 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最新)

I 、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一一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 《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5. 《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二、基本术语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 多提示可能发生走 黄。 三、疾病辨证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和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 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 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和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 的部位,谓之掺药,古 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 ;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回阳生肌散; 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 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 6. 箍围药 疡:又称外疡, 疮疡: 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肿疡: 溃疡: 广义: 狭义: 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 疖 V 3cm 横向痈3~ 9cm 疖:表皮 纵向 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 >9cm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 B 超。

中医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1.最早的外科医生叫医句,形成外科的年代是汉代,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贡献 很大 2.华佗是我国历史最着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堪称外科鼻祖。 3.晋?龚庆宣撰写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该书最早 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指出破脓时,切口在下方。 4.巢元方所着《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着,对传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5?唐?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6?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补充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 7.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正宗派一“列证最详、论治最精”,重视脾胃 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全生集—阴阳辩证 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 -心得派-“疡科实从内出论”引入三焦学说 8中医外科学的范围:①疮疡②乳房疾病③瘿④瘤、岩⑤皮肤及性传播疾病⑥肛门直肠疾病⑦泌尿男性疾病⑧周围血管疾病⑨其他外科疾病 9.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破溃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雍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内痈和外痈两大类。外痈指 彳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 / 善、肺善、肾善。 ?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顺证:“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 \ 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 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出现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 善证与恶证多指全身的表现;顺证与逆证多指局部表现。 10. ■疖v 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疔: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11?外科疾病的发生,大致有①外感六淫②情志内伤③饮食不节④外来伤害⑤老伤虚损⑥感受特殊之毒⑦痰凝瘀血 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①邪正盛衰②气血凝滞③经络阻塞④脏腑失和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针灸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

v .. . .. 一.课程学习梳理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合谷(原穴)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迎香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地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得基本概念 中医学就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得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得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学科,也就是阐述与介绍中医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得体系得形成与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二、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得整体性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1、病、症、证得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得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得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与体征得总称,就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得个别、孤立得现象可以就是病人异常得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就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得异常征象(就是病与证得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得有内在联系得、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得症状与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就是认识疾病得思维过程。辩证就是对证候得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得;辨病就是对疾病得辨析,以确定疾病得诊断为目得。辨明疾病得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得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得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得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得体质不同,故反映得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得病机,大致相同得证,故可用大致相同得治法与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得哲学基础与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神得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就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得无形而运动不息得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宇宙得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得精粹部分,就是构成人体得本源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得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得极细微物质,就是宇宙万物得共同构成本源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最新)

I、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得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得医书。 4、《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得理论基础。 5.《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得外科专著 二、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就是指一切外科疾病得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 广义:上就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得总称; 狭义:就是指发于体表得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得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得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得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得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得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得痈:相当于中医得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得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得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得痈。 无头疽:就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得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得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得疔得基底根部得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三、疾病辨证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就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得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与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与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 掺药:将各种不同得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得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得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与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回阳生肌散;阳证:月 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 ⑨洗剂:三黄洗剂 6.箍围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