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看懂化验单word版

如何看懂化验单word版

如何看懂化验单word版
如何看懂化验单word版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 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 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 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10~13 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正常情况:男:0~21mm/h 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正常情况:男:3.9~5.0 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 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于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RBC)正常情况:男性: (4-5) *1012/L; 女性: (3.5-4.5) *1012/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g)正常情况: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正常情况:(4-10)*109/L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正常情况:(50-70)%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0-00.75)%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正常情况:(20-30)%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正常情况:(3-8)%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血沉正常情况:男性: (0-15) mm/h; 女性: (0-20) mm/h

增快: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尿液检查

尿量正常情况:1000-2000ml

多尿:经常尿量超过2500ml/日,为多尿

少尿:尿量少于500ml /日为少尿

尿液颜色正常情况: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尿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见于胆红素尿,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红蛋白尿;尿色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见于血尿.白色乳样尿液称为乳糜尿,见于血丝虫病或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乳糜尿应与尿内磷酸盐和碳酸盐的灰白色相鉴别.后者多见于儿童,寒冷的天气易发生,系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作化验检查.许多药物可引起尿液颜色发生改变.使尿液变黄的:黄连素,阿的平,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维生素B2,利福平,磺胺嘧啶,痢特灵,一粒丹,复方大黄片等.使尿液变赤黄或棕色的;呋喃妥因,扑疟喹宁,伯喹,磺胺类药物.使尿液变红的:氨基比林,酚肽,苯妥英钠,利福平,冬眠灵.使尿滚变绿色的:消炎痛,亚甲蓝,阿米替林.使尿液变暗黑色的:灭滴灵,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雷米封,山梨醇铁.使尿液变棕黑色的:非那西丁,奎宁.

尿液气味正常情况:新鲜尿液无特别气味.

刚排出的尿液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有苹果样气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有些药品和食物如蒜,葱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

尿蛋白正常情况:阴性

增高:见于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多囊肾,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尿蛋白定性与大致的蛋白质含量:

符号混浊程度估计蛋白含量

- 清淅无混浊阴性:无蛋白质

±仅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时呈白色混浊微量:约0.01g/dlc 以下

+ 白色轻度混浊而无颗粒少量:约0.01-0.05g/dl

++ 明显白色颗粒样混浊中量:约0.05-0.2g/dl

+++ 白色絮状混浊大量:约0.2-0.5g/dl

++++ 凝团块状混浊极大量:>0.5g/dl

尿糖正常情况:尿糖定性正常为阴性.

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病等

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 颜色不变阴性:尿内无糖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微量:少于0.25g/dl

+ 略有颜色改变少量:0.25-0.50g/dl

++ 绿黄色中量:约0.5-1g/dl

+++ 土黄色大量:1-2g/dl

++++ 棕红色极大量:>2g/dl

尿沉渣镜检正常情况:白细胞<5个/HP;红细胞0~1个/HP,(儿童)<3个/HP ;上皮细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见透明管型

白细胞增多: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泌尿系结核(肾结核、膀胱结核),泌尿系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结石、结核及肿瘤,肾小管肾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管型增多:红细胞管型:肾脏病变急性期。白细胞管型(脓细胞管型):化脓性感染(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上皮细胞管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子痫,重金属中毒,化学物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颗粒管型: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后期,药物中毒,类脂性肾病,急性肾衰(肾衰管型)等。

尿胆红素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尿胆素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尿酮体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糖尿病,饥饿,呕吐,脱水,发热,甲状腺机能减退

尿胆原正常情况:小于1:20

增高: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降低:胆管阻塞,急性肝炎,腹泻

尿比重1.008-1.03

增高:糖尿病,急性肾炎,腹泻,呕吐,发热。

降低:尿崩症,饮水过多,肾功能衰竭晚期,使用利尿剂。

尿酸碱度正常情况:5.0~7.0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某些代谢性碱中毒,泌尿系变形?U菌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钾性碱中毒,应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等。

大便检查

气味正常情况:除外异常情况

异常:粪若呈酸臭味,同时杂有气泡,常见于淀粉或糖类消化不良

颜色正常情况: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异常:黑色--服用炭剂、铋剂后,呈深浅不等无光泽的炭样黑色;上消化道出血,粪色黑而有光泽,呈柏油样的油黑色。陶土色--见于胆道阻塞,同时见便中有大量脂肪。曾服用钡餐者呈灰白色。绿色--因肠道蠕动过速,肠道内粪胆红素转变成胆绿素,故呈绿色,见于乳儿肠炎;粪中含有大量的未消化的蔬菜,甚至肉眼即能看出此时呈菜绿色。红色--新鲜血液混入粪便或附在粪便表面,见于下消化道出血,以及痔疮、肛裂等。白色或带斑点--氢氧化铝类;黄色->绿色--蒽醌类;绿灰色--口服抗生素类;粉红色->红色或黑色--抗凝剂类,羟保泰松,肝素,水杨酸类;绿黑色--铋制剂;黑色--低铁盐类;绿色--消炎痛;橙色->红色--苯偶氮吡啶;红色--扑蛲灵;红色->橙色--利福平。

性状正常情况:成形、柱状、软

异常:柱状硬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淘米水样便见于霍乱;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性菌痢;血样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粘液见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等。

食物残渣正常情况:正常肉眼不可见。

异常:出现时见于消化不良症或肠道大部切除病人。

细胞正常情况:偶见少数上皮细胞或白细胞。

异常:大量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少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或脓球见于细胞性痢疾;大量上皮细胞见于慢性结肠炎。

粪胆原正常情况:阳性

阴性:阻塞性黄疸呈阴性反应,部分梗阻或胆汁分泌功能障碍时为弱阳性

粪胆素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大便潜血反应(隐血试验〕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结核病,痢疾,伤寒。胃肠道出血愈多,反应愈强。按显色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四级阳性反应。

注意事项:试验前两日不要进肉类食品及维生素C,特别是不要吃猪血等动物血制品。

一、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表

尿常规十项化验分析参考值

二、血常规血常规检验单的意义

英文缩写项目名

称结

果参考

项目单位

WBC 白细

胞 2.55↓

4.0--10.0

10ˇ 9/L

NEUT% 中性粒细胞百分

比58.0 54—62 %

LYMPH% 淋巴细胞百分

比29.0 20—40 % MONO% 单核细胞百分

比11.0↑ 3—8 %

EO% 嗜酸细胞百分

比0.4↓ 0.5—5 %

BASO% 嗜碱细胞百分

比 1.6↑0—1 %

NEUT# 中性粒细胞绝对

值 1.48↓ 2.0—7.5

10ˇ9/L

LYMPH# 淋巴细胞绝对

值0.74↓0.8—4.0

10ˇ9 /L

MONO# 单核细胞绝对值 0.28

0. 18—0.80

10ˇ9/L

EO# 嗜酸细胞绝对

值0.01↓0.02—0.5

10ˇ9/L

BASO# 嗜碱细胞绝对

值 0.04 0—0.1

10ˇ9 /L

HGB 血红蛋

白 156

110—160

g/L

RBC 红细

胞 4.68

3.5—5.5

10ˇ12/L

HCT 红细胞压

积 42.5

37—49 %

MCV 平均红细胞体

积 90.8 82—92

fL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33.3↑ 27—31

pg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67↑ 320—360

g/L

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

(CV)13.1 11—16 %

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40.3 37—54

fL

PLT 血小

板 108

100—300

10ˇ9/L

PDW 血小板分布宽

度10.8 9.0—17.0

fL MPV 血小板平均体

积9.7 9.4—12.

5 fL P-LCR 大血小板比

率 23.4 13—4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