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反映从四方面加强基层普法宣传的重要性

基层反映从四方面加强基层普法宣传的重要性

基层反映从四方面加强基层普法宣传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就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

自“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开展了近三十年的普法宣传,基层群众的法律知识由模糊到知晓,法制观念由淡漠到增强的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遇到纠纷和矛盾都知道拿起法律武器,更多选择法律途径依法解决,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各类社会事务的意识也明显增强。但也有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无法从媒体、书本上了解法律,他们不知何为法、有何法,也不知如何守法,更不知如何用法。作为弱势的民众,他们打心底不相信公权力和法律,以致“宁可信访也不信法”。这些问题的产生,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基层普法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努力才能改善的地方。

一、当前基层乡镇普法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普法教育重视力度不够,过于形式化。例如,多数乡镇、村委虽有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但普法工作多数只停留在计

划、安排部署、印发文件上,缺少实际的督促检查、兑现考核,而是赠送法规、以会代训、集中宣传成了普法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有部分基层乡村干部和农民对法律一知半解,基层法制宣传教育难以收到实际效果。

2、普法队伍力量薄弱。目前基层乡镇的普法工作主要依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配合,基层司法所只有1-2名工作人员,既要承担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又要进行普法依法治理指导,难以应付。而村干部的法律宣传也不够,主要原因在于都不是“专职”普法干部,加之学法不够,不少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处理村级社会事务时,涉及到的法律宣讲不到位,导致民事纠纷扩大和无序上访事件问题时有发生。而这些纠纷可能在第一次调处时,只要调解人员把法律知识讲解稍微全面一点就是可以避免的。

3、法律素质偏低问题。目前仍有一少部分村民没有走出文盲加法盲的行列,特别是在他们遇到维权和用法的事务时,缺少用法来解决问题的概念或不知怎样用法来解决。法律素质低下,是直接造成法制观念淡薄,各种矛盾纠纷和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给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的重要因素。

此外,农村普法经费不足也是一大短板。农村普法经费一般没有专项列支,完全不能保障普法工作的正常需要。加之普法对象一般为基层农民,对法律知识的接受能力差,更由于多数青壮年白天外出务工,只剩下老弱病残妇留在家中,学法氛围不浓,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自我依法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群众普法学习会难以召开。

二、深化农村法制宣传的思考与建议

1、从平息农村矛盾,缓解干群关系,确保农村稳定出发,切实把基层干部学法作为农村普法的重点。全会提出了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等许多重要措施。一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基层党政干部要站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摆上日程。要转变观念,适应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乡务村务和政务财务。二是要精心组织学习。开展基层干部学法活动,必须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形成由普法主管部门统一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协调组织,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部署农村普法和基层干部的学习工作,积极联合开展学习创建活动。

2、在普法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在普法方式上注重实效性。四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普法要切实加强调研,着重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再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加大对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对“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劳动报酬、劳动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消费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哪里有农民朋友利益哪里就有法制宣传,哪里有农民学法用法需求哪里就有法律宣传服务,切实增强普法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3、采用农民乐于接受的普法形式,充分调动农民学法积极性。

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明确要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一是寓教于乐,建立法制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巡回演出,用身边的鲜活案例,让农民群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二是开展农村"普法月"和"百日普法"活动。对新颁布的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统一部署,开展"法律下乡普及月"活动。集中送法,集中普法,集中用法,达到强化教育目的。三是建立一支法制宣传骨干队伍。有计划地选择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民(如大学生村官、回村创业的文化青年、离退休的法律从业人员等)作为法制宣传员,定期参加上级组织的法制培训,并在本村内组织学习。同时继续加强“一村一法律顾问”活动,经常性开展送法下乡及各项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专业的法律服务。另外,应当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橱窗及各村远程教育网络站点,结合上级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宣传内容和宣传品开展宣传教育。

4、确保普法经费充足。进一步加大农村普法的经费投入,真正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有专款,专款能专用,切实保证农村普法的必要支出,同时适当解决普法人员的岗位经费补贴,提高其参与普法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