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1)导学案

最新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1)导学案

最新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1)导学案
最新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1)导学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植树问题(两端不栽)、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实际上是设置等分点的计算问题,可以是知道总长和几个点求分成几段,还可以是知道几段和每份的长度求总长。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过程,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索、交流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1)植树问题(3课时)

(2)练习课(1课时)

(3)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本单元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先猜测——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植树问题(1)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单元自测题 一、填一填。(每空3分,共15分) 1.一根小头长15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需锯( )下. 2.刘老师走楼梯从一楼到二楼用了8秒。照这样的速度走到七楼,共用( )秒。3.大钟6时敲响6下,10秒钟敲完.11时敲响11下,需要( )秒钟。 4.一个正方形的每条边放有4枚棋子(每个角各有1枚),四条边上共有( )枚。 5.有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20米、150米、80米,每10米种一棵树,那么三 条边上共种树( )棵。. 二、公正小法官。(12分) 1.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就是间距。 ( ) 2.木匠锯一根长6米的木头,一共锯了3下,他一共锯出了4段木头。 ( ) 3.在方阵图上的植树问题,最外层的棵数=(每条边上的棵数-1)×4 ( ) 4.每5厘米放一颗扣子,到20厘米正好放4颗. ( ) 三、对号入座。(16分) l.在一段公路的两边按树距8米栽树1402棵。如果两端都栽,这条公路长( )米。A. 5600 B. 5616 C.5608 2.-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 ( )盆花。 A. 8 B.9 C.10 D.11 3.小红家在12楼,她从1楼走到5楼,用了20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小红走到臼己家所在楼层还要( ). A 280秒 B 350秒 C.240秒4.将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2分钟.锯完一共用( ) 分钟。 A.10 B。8 C.12 D.5 四、解决问题。(54分)1.同学们在一条长100米的跑道一侧插彩旗,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要插).一共要插多少面旗? 2.园林工人沿一段长210米的公路一侧植树,一共种了36棵(两端要种).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每隔3米放一个花盆,四个顶点都要放,每边放了8盆,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4.体育课上,四(1)班36个同学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 距离都是2米,这个圆圈的周长是多少米? 5.小东叔叔的办公室在写字楼的第12层,他走到4层用了60秒。照这样计算,他如果步行还要走多少秒才能走到12层? 6.有一块边长是20米的正方形菜地,为了防止牲畜进去吃菜,要沿四周做一道 篱笆栅栏,需从头尾等距离插40根竿,每两根竿之间相距多少米?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植树问题的规律。 2、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两端都种”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内容: 一、知识网络 1、不封闭路线植树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在植树的两端都植树: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1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1)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1) (2)如果植树路线的一端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 (3)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1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1)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1) 2、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

二、课堂达标 1.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那么共需______棵树苗;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______棵树苗; (3)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______棵树苗; 2.先选择所属类型,再列式解答。 (1)小学生广播操队列中,其中一列纵队26米,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2米。这列纵队一共有几个学生?属于() ①两端种②一端种③两端不种 (2)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一共需要几盆花?属于() ①两端种②一端种③两端不种 3.两根栏杆之间,每隔5米放一个广告牌,一共放了19个。这两根栏杆之间相距多少米? 三、知识拓展 小明要到高层建筑第12层,他走到第4层用了60秒,照这样计算,他还需要走多少秒才能到达第12层楼。

《植树问题1》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导学案 五年级班姓名: 学习目标1、能说出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 2、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检测 反馈 自学对学群学展学疑学评学测学 任务一1.完成任务单一。 2.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 长100米的小路一边 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 (两端都要栽)。一共 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并试 着解答。 4.思考:通过解答和画线 段图,发现了什么规律? 1. 交互批改任务单一。每 一题20分,你的成绩= 你的得分+对方被你所 扣的分数。 2、相互说出条件和问题。 3、相互讲解所画线段图和 解题方法。 4.相互说说有什么规律?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组内列出算式:100÷ 5=20,所以需要准备20 棵树苗。 3.学生组内画线段图,用 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解 答。应该是21棵。 4.学生组内交流,发现了 什么规律? 5.组内把发现的规律记录 在本子上。 1.选出小组代表将本组解题算式写在 黑板上并向同学们讲解。 2.小组代表把所画线段图展示在黑板 上,说明理由。 3、讲解发现的规律,并用公式的形式 展示在黑板上。 就得 数是 20棵 还是 21 棵,提 出疑 惑,迎 接其 他组 的提 问或 考答。 就各 自的 答案 说明 理由。 学生 就有 疑惑 的地 方提 出问 其他组给 你组刚才 的表现打 分: 1.书写工 整正确2 分; 2.站姿大 方2分; 3.面朝大 家2分; 4.语言流 连2分; 5.表达正 确2分。 (0.5分 为单位) 当场 检测 学生 全长、 间隔 长和 间隔 数之 间的 关系。 得出 结论: (两 端都 栽)棵 数=间 隔数 +1 只栽 一端: 棵数 和间 隔数 之间 任务二1.出示例2:大象馆和猴 山相距60米。绿化队 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 旁栽树(两端不载), 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 离是3米。一共要栽 多少棵树?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试着画线段图并 解答。 3.思考:通过解答和画 线段图,发现了什 么? 1.双方核对任务二,并检 查结果是否正确。 2.相互讲解做题思路。 3.相互说说所发现的规 律。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 (明白:两端不载) 2.组内画线段图进行解 答。(两旁栽树) 3.组内列出算式:60÷ 3=20(个) 20-1=19(棵) 19×2=38(棵) 4.根据线段图和列出的算 式交流,有树苗规律? 棵数=间隔数-1 1.选派小组代表,将算式写在黑板上。 2.另派代表讲解解题的思路并说明理 由。 3. 讲解发现的规律,并用公式的形式 展示在黑板上。 4.总结:只栽一端和种头不种尾或种尾 不种头这几种情况。棵数=间隔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106页例1、及做一做1、2;练习二十四第109面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摸一摸、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亲身体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4张纸条。5-12棵小树。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肢体体验: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张开、用左手摸摸右手,数一数,五个手指有几个空格?(4个空格),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也就是说,大小拇指在一只手的两端: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弯弯你的大拇指看: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间隔);把大、小拇指一齐弯弯看:3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2个间隔),那么,将5个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楼梯、锯木头、敲钟…都有间隔。)

2.引入课题:师:树可以美化环境,清新空气,我们要多植树。在一条直线上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相等的段数叫做间隔数,每个间隔的长度叫间距,也叫株距。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数学里统称植树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在一条不封闭的直路上的“植树问题”。(揭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1.找出两端都种树的规律 课件播放植树问题情景1,师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请同学们默读题目,谁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的条件、问题、关键词和单位?要求一共需多少棵树苗?先要知道两端都栽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100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 假设路长只有10米、15米、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两端就是路的两头),要栽几棵呢?(同桌合作拿出三条纸条当小路,从短到长摆好,再用小树摆一摆,假设路10米,每隔5米种一棵,这条小路平均分成了几个间隔?两端都栽,摆几棵小树呢?…)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端都栽树,栽树的棵数与平均分成的间隔数谁多谁少呢?(棵数都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棵数少1)师问为什么两端都种树,棵树只比间隔数多1呢?(因为从一端看过去,棵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一端只多了一棵树。)已知间隔数怎样求棵数呢?出示并板书: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考考你:如果这条路是25米、每隔5米栽一棵,各要平均分成几个间隔?两端都栽,栽几棵树呢?30米呢? 师:现在我们用研究出的两端都栽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的规律来解决例1中的问题,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100÷ 5 = 20 (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公开课导学案_0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106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会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探究规律。 1、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左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左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 2、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

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小的设计师:为了美化校园,我校在全长1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用线段图设计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 2、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汇报交流。让学生说明理由。 (二)、课件演示植树方案(线段图),加深认识。 1、老师也设计了几种植树方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边出示课件边叙述,线段上有几个点,就代表栽了几棵树:在10米长的小路一端栽上一棵,接着再栽一棵,再栽一棵,再栽一棵,小路的另一端也栽一棵,一共栽了3棵树有2个间隔。 2、接着课件演示总长15米、16米、20米的植树方案,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我们能不能请出我们的宝贝小手来帮助我们记住刚才的植树规律。(让学生说在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的植树规律棵数 = 间隔数 + 1) 4.运用规律,验证例1。 教师:回到例1,在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到底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哪些同学刚才猜对了? 教师(点几个猜错的同学):现在你知道自己猜错的原因是什么了吗?给大家说说看,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植树问题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本单元主要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教科书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单元安排了三道例题,其中教科书P106的例1和P107的例2是探究线段上的植树问题,教科书P108例3是探究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并且重点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科书P108例3中通过问题“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找出这种植树问题的规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数学活动。 1.经历建模的过程,感悟思想方法。“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到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蕴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教科书P106例1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归纳、推理的过程,渗透简单的化归、数形结合、对应、推理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突出画图的策略。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单元通过画示意图或线段图来解决植树问题,可以更直观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建立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将两端都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弄混。事实上,学生不用记每种模型的结论,遇到问题,只要画个线段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体会到画图策略的价值。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

植树问题棵数 一、理解概念:总长、间隔、间隔数、间距、棵树间距 总长:一条路的总长度或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 间隔:相邻两棵树(或其他事物)之间的一段 间隔数:就是段数,间隔的数量总长 间距:相邻两棵树(或其他事物)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个间隔的距离 二、知识点 1、计算公式:(在路的一侧、一边或一旁的条件下利用这些公式) 总长=间距×间隔数 间距=总长÷间隔数 间隔数=总长÷间距 2、四种情况 ①两端都栽(示意图:)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②一端栽一端不栽(示意图:) 棵数=间隔数 ③两端都不栽(示意图:)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④封闭路线(图形)(示意图:)类似于一端栽一端不栽 棵数=间隔数 3、植树问题的其他情况 ①锯木头 次数=段数-1 段数=次数+1 所需时间=锯一次时间×次数 ②敲钟 间隔数=敲的下数-1 敲一下时间=所花时间÷间隔数所花时间=敲一下时间×间隔数③楼层(台阶) 层数=楼数-1 总台阶数=层数×每层台阶数 三、解答方法 1、读题细心,要标记重要词语,如“一旁”“两旁”“一侧”“两侧”等来判断是否求路的一边还是两边。分清是哪一种植树情况,从“两端都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四周”“从起点到终点”“从头到尾”等词语来判断。 2、分析清楚题目已知的条件,题目已知的数,是“总长、间隔、间隔数、间距、棵树”里的哪些量,要求的是哪个量,从要求的那个量的计算公式直接入手,找出或通过计算求出计算公式需要的条件,再利用公式直接计算。 3、例题分析。 例题:城中小学在一条大路两边从头到尾栽树56棵,每隔6米栽一棵。这条大路长多少米?分析:题目关键词语“两边”“从头到尾”(我加黑体并用不同字体表示)说明这是两旁都栽的情况,而且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56棵,是“棵数”(两旁栽的总数),每隔6米,这是“间距”,“这条路长多少米”,很明显是求“总长”。 要求“总长”,我们知道要用“总长=间距×间隔数”这个公式,这里间距题目已知,间隔数没告诉我们,那么就要先求间隔数,因为这道题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利用“间隔数=棵数-1”来求,由知识点我们知道,这些量都是在一旁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公式,那么先求一边的棵数,用56÷2=28(棵),那么间隔数就是28-1=27(个),接着直接可求总长:6×27=162(米)。一步一步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合题目正确利用计算公式。

植树问题(一)导学案

植树问题(两端要栽)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植树问题的规律。 2、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两端都种”情况下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一、自主学习 1.了解“间隔”的含义。 (1)感知“间隔” 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两个指头之间的距离就是“间隔” (2)一只手有( )指头 ( )间隔 (3)怎样表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2、认真观察下图,把规律填在表里。 把公路看做一条线段,画图看一看。线段图如下:【— 表示间隔】 2棵树:— 3棵树:—— 4棵树:——— 5棵树:———— 6棵树: — — — — — 你发现了什么?两端都种时,种的棵树比间隔个数 。 二、合作探究 1、读一读课本117页的例1,你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材117页左上图一个同学通过计算说: 一共需要( 20)棵树苗?你认为是否准确,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验证一下:(温馨提示:假如路长是2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要栽几棵呢?(画线段后解决) 3、 在这条20米长的路上,每隔 5米栽一棵树,相当于把路平均分成了( )段,一段 看成一个间隔,那么4段就是( )个间隔,每一个间隔点处种一棵树,那要种 ( )棵树,种的棵树比间隔数( )。 4、请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117页的例1,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种的方法 间隔数 棵树 两端都种

五年级数学上册7数学广角__植树问题第1课时植树问题1导学案人教版.doc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植树问题(两端不栽)、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实际上是设置等分点的计算问题,可以是知道总长和几个点求分成几段,还可以是知道几段和每份的长度求总长。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过程,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索、交流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1)植树问题(3课时) (2)练习课(1课时) (3)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本单元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先猜测——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1课时植树问题(1)

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植树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题直观易懂。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体会到了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构建了两端都栽的一种模型。及时的巩固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单元测试卷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小明家在8楼,他从1楼走到5楼用了200s,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小明走到自己家所在楼层8楼需要()。A.280s B.350s C.240s 2 . 学校环形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在内侧每隔10米插1面彩旗,一共可以插()面彩旗 A.39B.40C.41 3 .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有20个头,有56只腿,那么鸡有()只。 A.12B.8C.14 4 . 一个灯塔上的信号灯,闪3下用了12秒,30秒最多闪()下。 A.6B.7C.5D.7.5 5 . 7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全长8 km,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 km.一共有几个车站?正确的算式是()A.7÷1+1B.7÷1-1 C.8÷1+1D.8÷1-1 6 . 在一段公路的两边按树间距8米栽树1402棵,如果两端都载,这条公路长()米. A.5600B.5616C.5608 二、填空题 7 . 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4级楼梯,小华要到五楼去,共要走(________)级楼梯。 8 . 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路长÷间距=段数.两端都植:棵数=()+1两端都不植:棵数=()—1,只植一端:棵数=() 9 . 在一条长40米的道路两边每隔2米放一盆花(两头都放),一共需放_____盆花.

10 .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6米架设一根电线杆,不算路的两端共用54根电线杆,这条公路长(_______)米。 11 . 同学们排队做操时,通常竖排叫“列”,横排叫. 12 . 把一根钢筋锯成两段需3分钟,把它锯成3段需(_____)分钟。 13 . 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50m,每隔10m栽一棵柳树,一共要栽(_____)棵柳树。 三、判断题 14 . 一根木头长12m,要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锯下一段需要6分钟,锯完一共要花24分钟。(________) 15 . 把一根12米长的木料每3米锯成一段,需要锯4次.(____) 16 . 在一条20米长的绳子上挂气球,每隔5米挂一个,两端都不挂,一共可以挂4个气球。(____) 17 . 用81盆花摆一个方阵,最外层一共有32盆花.(____) 18 . 一条走廊长12米,在走廊的一侧每隔3米放一盆菊花,两端都不放,需要放4盆。(___) 四、解答题 19 . 王奶奶上一层楼要3分钟,她家住在6楼,从一楼走到家要几分钟? 20 . 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乘轮船4小时可以到达.轮船平均每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1 . 在一个运动场的周围安装路灯,周长是300米,每两个路灯间隔12米,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22 . 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每隔5米栽种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株? 23 . 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25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1棵树,问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 24 . 五年级共选49名同学参加校运动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入场,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 25 . 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 26 .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五年级植树问题练习题

?植树问题1(两端都栽) 1、同学们在全长24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有一条长125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5米栽一棵杨树,园林部门需要运来多少棵杨树? 3、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4、社区要在300米的道路两侧安装路灯,每隔10米安装一盏(两端都安),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5、学校要在60米跑道两侧插上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两端都插),一共需要准备多少面红旗? 6、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着41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 7、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200米,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之间相距多少米? 8、一条路的一侧有一端原来种着一株海棠树,现每隔12米栽一棵海棠树,共用树苗25棵,这条路长多少米? 植树问题2(一端栽一端不栽) 1、沿着100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端栽一端不栽),应该栽多少棵?

2、一条路长1000米,在路的一旁安装路灯,每隔20米安装一盏(一端安另一端不安),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盏路灯? 3、沿着60米的小路两边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一端栽一端不栽),应该栽多少棵? 4、环卫工人要在3千米的公路两旁安放垃圾桶(一端安一端不安),每150米安放一个,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桶? 5、在一条赛道的一旁插上小红旗,每隔4米插一面,一端插一端不插,一共插了25面。这条赛道多么长? 6、一条小路全长450米,要在这条路的一旁安装路灯(一端安一端不安),一共安了9盏,每隔多少米安一盏? 植树问题3(两端都不栽) 1、一条路长1000米,在这条路的一旁安路灯,村头村尾都不装,每隔20米安装一盏,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2、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00米,每隔20米有一盏路灯(两端都不安),这条小路需要多少盏路灯? 3、植树节到了,少先队员要在相距72米的两个楼房之间种8棵杨树,如果两头都不种,平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4、用一根长18米的绳子剪跳绳,每3米剪一根,一共要剪几次? 5、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下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测试(答案解析)(2)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测试(答案解析) (2) 一、选择题 1.一段公路长2400米,在公路的两旁每隔40米放置一个垃圾桶,两端都放,共需要垃圾桶()个. A. 60 B. 120 C. 61 D. 122 2.把一根长1米的木棒用锯截成一样长的短棒,共锯了7次,每根木棒的长度是()。 A. 米 B. 米 C. 米 D. 无法确定 3.两山之间架一条高压线,共设2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之间相隔50米,两山之间至少有()米。 A. 1000 B. 1050 C. 950 4.一条50米长的直路,每隔2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棵。 A. 24 B. 25 C. 26 D. 27 5.把10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长2.5米的小段(绳子不折叠)。一共要剪()次。 A. 4 B. 5 C. 3 6.同学们做操,18人一行,每相邻两人之间间隔2米,每行从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之间的距离是()米。 A. 38 B. 36 C. 34 7.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一共需要几盆花?属于() A. 两端种 B. 一端种 C. 两端不种 8.有10头大象排成一队,每两头大象之间站一头小象,共站有小象( )头。 A. 10 B. 9 C. 11 D. 8 9.从学校门口到街中心的公路长600 m,现在有61面彩旗,如果要在公路的一边插上彩旗,每隔10 m插一面,恰好插完的插法是( ) A. 两端都不插 B. 只插一端 C. 两端都插 D. 无法确定10.把10根彩带接成一根,需要打( )个结。 A. 10 B. 11 C. 8 D. 9 11.学校有一条长60m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5m栽一棵.如果两端都不栽,共需要()棵树. A. 13 B. 11 C. 12 12.在一条全长1.8千米的街道两侧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30米安一盏,一共要安装()盏. A. 60 B. 61 C. 122 D. 120 二、填空题 13.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中间安装路灯,每隔10米安装一盏,一共安装了46盏。从第一盏到最后一盏的距离有________米。

2014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详解

一、 只载一端(封闭线路植树问题) 如图: 间隔数=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二、 两端都载: 如图: 间隔数+1=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1=棵数 全长÷(棵树-1)=间隔长 三、 两端都不载 如图: 间隔数-1=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1=棵数 全长÷(棵树+1)=间隔长

一、填空题 1.红领巾公园一条长200米的甬道两端各有一株桃树,现在两棵桃树之间等距离栽种了39株月季花,每两株月季花相隔米. 2.学校召开运动会前,在100米直跑道外侧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在跑道的一端原有一面彩旗还需备面彩旗? 3.在一条长50米的跑道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面彩旗。 4.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200米,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米. 5.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5米坚一根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这条绿荫大道全长米. 6.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着41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米. 二、解答题 7.一圆形鱼池全长200米,现在水池周围种上杨树25棵,隔几米种一棵才能都种上? 8.明明要爷爷出一道趣味题,爷爷给他念了一个顺口溜:湖边春色分外娇,一株杏树一株桃,平湖周围三千米,六米一株都栽到,漫步湖畔美景色,可知桃杏各多少? 9.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每隔5米栽种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株? 10.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共栽了40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练习题

一、直线型植树问题 (一)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I求全长 1、在一条小路的一侧,每隔10米种一棵柳树,从头到尾共种20棵,则小路全长多少米? 2、在一条小路的一侧,从头到尾共安装10根电线杆,每隔10米安装一根,则小路全长多少米? 3、10路共公汽车从起点到终点共有13的车站,每两个车站相距2千米,则10路汽车全程多少千米? 4、时钟报时,5时敲5下,每两下之间间隔2秒,则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6、小明家住在6层,他每上一层需要10秒种,则他从一楼到家需要多少秒? 7、小明家住在6层,每个楼梯上有16级台阶,则他从一楼到家需要走多少个台阶? II求棵数 1、在一条小路的一侧,每隔10米种一棵柳树,如果小路全长100米,则可种柳树多少棵? 2、在一条小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安装一根电线杆,如果小路全长100米,则可以安装电线杆多少根? 3、10路共公汽车从起点到终点全长24千米,每两个车站相距2千米,则10路汽车全程共有多少个车站? 4、一根木料锯成若干段需要40分钟,每锯一下需要4分钟,则可以把它锯成多少段? 5、小明从一楼到家需要60秒,他每上一层需要10秒种,则他家住在多少层,? 6、小明从一楼到家需要走80个台阶,每个楼梯上有16级台阶,则家住在几层?III求间距 1、在一条小路的一侧从头到尾共种11棵树,小路全长100米,则每两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小路的一侧,从头到尾共安装10根电线根,如果小路全长90米,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多少米? 3、10路共公汽车从起点到终点全长24千米,10路车从头到尾共有13个车站,那么每两个车站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练习题 一、先选择所属类型,再列式解答。 1、小学生广播操队列中,其中一列纵队26米,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2米。这列纵队一共有几个学生? 属于()①两端种②一端种③两端不种 2、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一共需要几盆花? 属于()①两端种②一端种③两端不种 3、一根木头,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属于()①两端种②一端种③两端不种 二、求棵数: 1、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杨树,需多少棵杨树苗? 2、在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多少根?

3、在一条长50米的跑道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多少面彩旗? 4、公园大门前的公路长 80 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白杨树,每两棵树相距 8 米(两端也要种)。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5、有一条公路长 1000 米,在公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垂柳,可种植垂柳多少棵? 6、两座楼房之间相距 56 米,每隔 4 米栽雪松一棵, 一行能栽多少棵? 三、求间距: 1、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着41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坚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这条绿荫大道全长1700米。每两根电线杆相隔多少米? 3、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200米,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多少米?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套教材关于“数学广角”单元的安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者介绍一些比较典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数学广角.................................................................4课时 植树问题(一)。(教材第106页)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植树问题学生导学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同学们,大家看今天上课和以往相同吗?(不同) 有什么不同啊?(人多、来了好多老师) 哦,那么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高兴、激动、紧张) 没错,我想在这样的场合,大家紧张是在所难免的,是不是?(是) 老师知道消除紧张有一种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做游戏,想不想做?(想) 那好,我们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字猜词》,游戏规则是我将请上来两位同学上来,悄悄地给他们看一个词,这两位同学呢可以根据这个词的意思来演或者来说,但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个词中的任何一个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和他们互动来猜,看看咱们四年级的同学配合的默契程度怎么样?你们说好不好,(好) 好,谁愿意上来,xx和xx请上来,其他同学做好准备,你们谁来做主持,(xx)好,这儿的工具你们都可以用,(xx:这个词是四个字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字都是数字,下面我来演示一下) 猜出来了吗?你来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一刀两断) 对不对,同意的举手,谜底揭晓,谢谢两位,大家都猜对了,就是“一到两断”,(把此帖到黑板上) 你们真聪明,配合的非常默契,现在准备好了吗?能上课了吗?那好现在正式上课,上课,(起立问好) 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就从“一刀两断”开始,数学上我们借用这个词替换一个字“一刀两段”,大家一起读一下。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用画草图的方法把一刀两断画出来(贴“画”) 谁愿意上来画一画,好,xx,如果这是一根绳子的话,请一刀两段,谢谢你,请看,这个图很简单,却让我们一目了然,请观察,刚才我们剪了几次?(1次,贴上次数)成了几段?(2段,贴段数),像这样剪两次,几段?三次呢?还需要我继续画吗?(不需要),哦,大家已经掌握规律了,是不是? 先别告诉我让我考考你好不好?这次我得出大一点的数,像这样剪了60次,有多少段?(61段) 倒过来这位同学,你想剪多少断呢?数字大一些,(98段),剪了多少次?一起说吧(97次) 好快啊,看来同学们真的找到这个规律了(贴找),谁来说说看,再剪绳子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剪1次,成2段,剪2次,成3段,往后都这样,段数比次数多1,次数比段数少1)大家看,同一个规律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他观察了这些数据,说往后都这样,那么往后都这样是什么意思啊?大声说,(推理、推算)可以推了吗?利用规律我们就来推算,看来一个简单的草图可以使我们“以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植树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2、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上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三、学导过程 (一)提出问题——两端都栽、两端不栽。

1.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柒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树? 2.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引导:请同学们先在纸上用线段图画一画你的种法.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3.(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 两端都栽: 两端不栽: (二)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提问:刚才同学们用线段图表示了两种植树情况,现在同学们能否用算式来表示这两种植树情况呢? 1.两端都栽:(教学例1) 假设小路长20米,那么可以栽几棵? 用画线段图表示: 则20÷5=4,要栽5棵。 由此可知:lOO÷5=20(个),那么这里的20就是棵数了吗?应该是什么?学生回答:不是,是间隔数,应该是20+1=21(棵)。 教师板书:关系:间隔数+1=棵数 追问:为什么这里的20是间隔数,而不是棵数? 学生回答,分析原因:100÷5=20只是求100米里面有多少个5米,所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把一段木头锯成3段要12分钟,锯成5段要()分钟。 A. 24 B. 30 C. 40 D. 50 2.一辆电车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行36千米,如果每隔3千米停靠站一次,那么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停靠()次(起点不算). A. 12 B. 13 C. 14 D. 15 3.小红从一楼走到二楼要1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她从一楼到五楼要()分钟. A. 2 B. 3 C. 4 4.小学生广播操队列中,其中一列纵队26米,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2米。这列纵队一共有几个学生?属于() A. 两端种 B. 一端种 C. 两端不种 5.一个六边形操场,每边插10面红旗,至少一共要插()面红旗. A. 60 B. 54 C. 48 6.一条路沿一边种了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这条路最短是()米。 A. 45 B. 50 C. 55 D. 40 7.在长90米的跑道一侧插10面彩旗(两端都插),每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 )米。 A. 9 B. 10 C. 16 D. 8 8.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一共需要几盆花?属于() A. 两端种 B. 一端种 C. 两端不种 9.在一块长方形草地的周围植树,共植树30棵,则间隔有( )个。 A. 31 B. 30 C. 29 D. 32 10.18颗黑珠子穿成一圈,如果在相邻两颗黑珠子中间穿上一颗白珠子,可以穿上( )颗白珠子。 A. 18 B. 17 C. 16 D. 19 11.在相距180米的两根电线杆之间植树,每隔20米植一棵,共植了( )棵。 A. 10 B. 9 C. 8 D. 7 12.时钟4时敲4下,6秒钟敲完。10时敲10下,()秒钟敲完。 A. 15 B. 18 C. 20 二、填空题(共8题;共27分) 13.一根木料,锯1次,能锯成________段;如果锯成3段,需要锯________次. 14.小龙潭公园有一个池塘,周长600米。如果沿着池塘周围每隔15米栽一棵树,在相邻两棵树之间安装一把椅子,一共要栽________棵树,安装________把椅子。 15.一位魔术师把一根1米长的带子,按20厘米折一折的方法全部折好,折成一捆,再在它的中间剪开,猜猜,这时带子是________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