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陵怀古

金陵怀古

金陵怀古
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导入】

著名学者余世存:“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林语堂却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

当历史遇见诗歌,便成就了一类诗词,名为“怀古诗”,比如之前学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怀古诗,《桂枝香金陵怀古》,作者王安石。【作者及背景】

①万言书(他目睹社会时弊,上万言书,渴望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

②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统治)

③两度罢相、失败(造派系反对罢相、变法失败)

④金陵(晚年退居金陵,被封为荆国公)

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他是一个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实,他还是一个思想家,其哲学命题“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周汝昌先生在《千秋一寸心》这样评价其代表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远,便引起了满怀愁绪,奔赴笔下.而王半山的这一阕《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带上目标,我们来欣赏这篇翘楚之作……

【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词,整体感知诗意与诗情。

2、赏读景语,品析景物描写的艺术。

3、悟读情语,感受王安石的家国情怀。

【学习过程】

一、诵读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下阕:由所见引发的感慨。

2、学生试读,并概括内容。

3、猜谜:如果全词内容与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

4、齐读全词。【明确】“叹”

二、赏读惜景,悟读品情

因何而“叹”?“叹”些什么?

(一)因何而“叹”?

千古凭高,对此(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漫嗟荣辱。——赞叹,眼前之景合作探究:词上阕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表现哪里?就其中某一句简要分析。

(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比喻。色彩对比。远景、静景。化用诗句。

(2)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①近景、动景。

②“帆樯”广景,“酒旗”细景,点面结合。纵望,斜阳映照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见西风紧处,酒肆青旗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

③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如有生命。(3)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①远近结合。“彩舟云淡”,写日落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洲渚。

②色彩对比。“彩舟”、“星河”,顿增明丽之色。

最后,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

这就是王安石笔下的金陵之景,请你概括:

我读出了一幅的金陵晚秋图。

(4)指定学生读出上阙的赞叹之情。

(二)“叹”些什么?

1、直接找到叹的句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悲叹,一叹六朝覆灭之事!

2、合作探究:对千古来文人骚客登金陵山川的作为,词人持怎样的态度?应该怎样做?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明确】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兴亡,未跳出荣辱的小圈子,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总结历史的教训。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怒叹,二叹北宋荒淫,哀之不鉴!

金陵之景是一份赞叹,六朝旧事是一种悲叹,那么结尾则是一腔怒气,怒叹“北宋荒淫,哀之不鉴”。

3、再读回味:我读出了的王安石。

4、指定学生读出下阕的悲叹与怒叹之情。(指导)

5、齐读全词,读出“赞——悲——怒”的情感变化。

三、对比阅读——千古文人写金陵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古今词话》

读下面几首词,讨论:请从写景手法和主旨上谈谈《桂枝香》绝在何处?

(一)西河·金陵怀古(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二)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三)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四、课堂小结

1、怀古词特点总结:

(1)用意上:怀古伤今。(2)内容上:写入国事身世。

(3)结构上:先景,后议论抒情。(4)手法上:用典、化用诗句。

(5)风格上:雄浑、豪放、悲壮。

2009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卷+答案

2009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历年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诗言志,歌永言”之语出自() A.《毛诗大序》 B.《尚书·尧典》 C.《吕氏春秋·古乐》 D.《吴越春秋》 答案:B 2.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答案:D 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 A.《尚书》 B.《逸周书》 C.《春秋》 D.《左氏春秋》 答案:C 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 A.《老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C 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是() A.《庄子》 B.《墨子》 C.《论语》 D.《荀子》 答案:B

6.下列作品不是《九歌》中的是() A.《思美人》 B.《云中君》 C.《湘君》 D.《大司命》 答案:A 7.最早录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著作是() A.《后汉书》 B.《乐府诗集》 C.《文选》 D.《汉书》 答案:D 8.下列作品属汉乐府民歌的是() A.《涉江采芙蓉》 B.《上山采蘼芜》 C.《陇头流水歌》 D.《子夜四时歌》 答案:B 9.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 A.《枯木期填海》 B.《驱车上东门》 C.《北方有佳人》 D.《艳歌何尝行》 答案:B 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 A.枚乘《七发》 B.王褒《洞箫赋》 C.司马相如《子虚赋》 D.贾谊《吊屈原赋》 答案:A 11.《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 A.精细刻画 B.照录史实 C.简括生动 D.点睛传神 答案:A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此词可能是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时所作。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金陵为六朝古都所在。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此词上阕描绘金陵壮丽景色,下阕转入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竟逐的腐朽生活,对六朝兴亡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登高望

远、睹物抒怀,是中国古代文人惯用且喜用的方式。南朝的刘勰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文心雕龙诠赋》)。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登临指登山临水,送目是远望的意思,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澄江似练,脱化于谢朓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征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如此雄壮宽广的气度,如此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

刘禹锡《金陵怀古》 赏析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诗可能写于次年初春。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究竟在哪儿呢?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面对着滔滔江流,诗人想起了东晋军阀苏峻曾一度袭破金陵,企图凭借险阻,建立霸业。不久陶侃、温峤起兵在此伐叛,舟师四万次于蔡洲。一时舳舻相望,旌旗蔽空,激战累日,终于击败苏峻,使晋室转危为安。他还想起幕府山正是由于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而得名。但曾几何时,东晋仍然被刘宋所代替,衡阳王刘义季出任南兖州刺史,此山从此又成为刘宋新贵们祖饯之处。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变异呢?没有,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下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在这一联里,诗人思接千里,自铸伟词,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后来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二:“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无双。”即由此化出。足见议论之高,识见之卓。 尾联“《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国亡,历史的教训有没有被后世记取呢?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诗含蓄地把鉴戒亡国之意寄寓于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便是脱胎于此。 《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刘禹锡这首诗就是这样,首联从题前摇曳而来,尾联从题后迤逦而去。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而不是为了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这种手法,用在咏史诗、怀古诗中是颇为高明的。

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古诗词阅读《桂枝香·金陵怀古》 优秀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就“阅读与鉴赏”提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二、教学设想 作为传诵千古的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准确地把握诗歌之美、诗人之情,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决定摒弃教师设计问题,主导学生思维走向及课堂走向的传统教学方式,淡化了对诗歌诗句的逐步串讲,采用深入诵读,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感悟能力。 最后,这首词能够在众多怀古词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在立意和识见上,高瞻远瞩,寄意深远。所以,我想通过这首词的学习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大视野、大境界。为此,我设计了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比较阅读,体会对自我价值的关照和对国家命运的不同思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②通过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深入把握诗境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 教学难点: 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六、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它就是金陵(现在的南京)。岁月沧桑,它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人,才气纵横,诗、词、文俱佳,身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传千古;他也是政治家,怀揣强国之梦,书写了北宋历史上变法图强的亮丽风景。他就是王安石。仕途沉浮,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变迁。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当金陵遇到王安石,当王安石遇到金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数字古诗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10、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3、两个黄鹂鸣翠柳, 数字开头的古诗句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作者吴承恩) 一山一水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掉一江秋。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六经如日月,万世固常悬。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百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语文唐诗鉴赏《许浑诗鉴赏》

许浑诗鉴赏 生平简介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后迁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武则天时宰相许圉师后裔。大和六年(832)举进士。曾就任涂、太平二县县令。大中三年(849),迁监察御史,因病去官,东归京口。后起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官终睦、郢二州刺史。一生酷爱林泉,淡于名利。其诗长于律体和绝句,格调豪爽清丽,句法圆稳工整。其登高怀古、羁旅游宦之作尤为时人称道。 曾自编诗歌“新旧五百篇”,名之《丁卯集》,原集已佚,今存《丁卯集》二卷,《续集》二卷,《续补》一卷,《集外遗诗》一卷。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诗鉴赏 这首诗是许浑登临怀古的代表作,通过对在咸阳西楼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 首句“一上高城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的满怀愁肠忧情。“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这样的发端,意远而势雄,尤显情韵之不俗。 以下五句全写勾起愁肠的晚眺之景——激发诗人“万里愁”的触媒。 “蒹葭杨柳似汀洲”,是写诗人晚眺的第一景。诗人凭栏眺望,一片蒹葭杨柳杂乱丛生,像是凄凉的沙洲。“汀洲”多为江南水滨之景,联系诗人出生的润州泽国水乡,可触摸到诗人的思乡之恸。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句,从空间领域描绘写晚眺之所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凄风苦雨,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二句,则是从空间领域的下端状摹景物。山雨将

2009——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_及答案汇编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_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诗言志,歌永言”之语出自( B ) A.《毛诗大序》 B.《尚书·尧典》 C.《吕氏春秋·古乐》 D.《吴 越春秋》 2.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D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 C ) A.《尚书》 B.《逸周书》 C.《春秋》 D.《左氏春秋》 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 C ) A.《老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是( B ) A.《庄子》 B.《墨子》 C.《论语》 D.《荀子》 6.下列作品不是.. 《九歌》中的是( A ) A.《思美人》 B.《云中君》 C.《湘君》 D.《大司命》 7.最早录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著作是( D ) A.《后汉书》 B.《乐府诗集》 C.《文选》 D.《汉书》 8.下列作品属汉乐府民歌的是( B )

A.《涉江采芙蓉》 B.《上山采蘼芜》 C.《陇头流水歌》 D.《子 夜四时歌》 9.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B ) A.《枯木期填海》 B.《驱车上东门》 C.《北方有佳人》 D.《艳 歌何尝行》 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 A ) A.枚乘《七发》 B.王褒《洞箫赋》 C.司马相如《子虚赋》 D. 贾谊《吊屈原赋》 11.《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 A ) A.精细刻画 B.照录史实 C.简括生动 D.点睛传神 12.《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B) A.“恣行暴虐” B.“仁义不施” C.“举措太众” D.“刑罚太极” 13.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 (C) A.《管子叙录》 B.《列子叙录》 C.《战国策叙录》 D.《说苑叙 录》 14.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B) A.屈原 B.扬雄 C.董仲舒 D.蔡邕 15.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C) A.曹冲 B.曹植 C.曹操 D.曹丕 16.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五言( B ) A.《咏史》诗 B.《咏怀》诗 C.游仙诗 D.宫体诗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诗词赏析教学文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诗词赏析

精品资料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诗词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ZUI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苏教版必修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刘艺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3.背诵整首词 二.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幻灯片(自制) 2.录音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而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我为大家朗诵一遍。(放音乐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幻灯片) 师问:“这首词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答:“雄壮、豪放、有气势!” 师说:“的确,这是苏轼官贬黄州时,面对滔滔江水,联系自己的仕途遭遇,所产生的人生

体验。也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气势雄壮的怀古之作,它是与苏轼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安石的内心世界。(板书标题) 2.互动交流(上片) 师说:“请大家翻到文学作品选读的68页。” 师说:“我们先一起把整首词读一遍,注意语速不要太快!” 师讲:“通过预习提示的介绍,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词的上片。 师问:“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 生答:“写景。” 师问:“写作者在哪看到的景色?” 生答:“是作者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景色。” 师问:“那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词中有告诉吗?” 生答:“晚秋(深秋)、天气萧索。” 师问:“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板书) 生答:“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板书) 师说:“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我们一块将上片的美景再重温一遍。不要看书,请试着根据黑板上的图示背诵。” 师问:“在如此的美景中,你们有其他的感觉吗?” 生答:“似乎有冷清的感觉” 师讲:“没错,在这一幅秀丽的图画中,隐隐有着冷落、萧条的感觉。‘晚秋、残阳、西风’自古中国文人都有悲秋的习惯。如“秋风萧瑟天气凉”、“倚窗愁对秋空”、“萧索清秋珠泪坠”等诗句都是悲秋之作。在这首词中‘晚秋、残阳、西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而我们的作者王安石真的是断肠之人吗?让我们接着看词的下片。

诗词中的数字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4、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9、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9、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诗词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诗词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ZUI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古诗中的数学

古诗中的数学

数学,与古诗词 摘要:1.我和数学的交流史; 2.数学与古诗词的意境美联系。中国的古诗词流传下来的,数不胜数。而其中的名诗名句, 大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语文中研究很多。而这次,我们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找找这文学瑰宝中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古代诗词数学美数学四要素 首先,我还是想谈谈我跟数学这个科目之间故事。 在我小学的时候,盛行奥数华赛,于是,赶上流行,我也去报了奥数班。然后本来就很稀少的周末时光就又减少了很多,就泡在那个奥数的培训班。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最后时刻我还是得奖了,好歹还是为升学做了点贡献。 上初中咯,就是天天的耍,数学老师又是个女的,所以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对于一个快更年期的数学老师的莫名其妙的生气,我们都是很淡定的把数学学的很淡定。后头中考咯,发现不得行咯,还是要好好的学哈数学,跑去到一个年轻的男老师那里补课。我估计异性相吸这个也算是个理由,所以初三下半期对于初中的那几个重要题型掌握的还不错,所以中考数学还是将就的满足。 高中,嘿,运气好,遇到整个学校最有趣的数学老师。所以,这个数学就学的一点都不被动。平时对数学的积极性很高。反正高中数学就是各种题各种公式,所以经常会花相对更多的时间来做数学题,而

简单的元素,已经被诗人化为美妙、精巧,给人们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记得当时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画出这个意境。很奇特,就这么短短的十个字,却真的让我们好像亲眼看见了无垠沙漠上的一幅景象。数学与古诗词的碰撞,火花如此惊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首公认的长江漂流的名篇。诗仙李白后两句在描写江岸两边的景色,但是山的数量再怎么多,也不会有万座啊?当时我以为仅是修辞手法,后来,发现,之所以是“万重”,那是因为,轻舟随水流行进的速度很快,所以诗人在船上,就看到的是不停经过的山脉,这一个万重,仅是两字,却展示了一幅轻快飘逸的画卷。相似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夸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圣杜甫的这首诗同样脍炙人口。我们知道,构成空间图形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点、线、面、体”。这首诗中,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站在数学角度来看,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 ;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此处表现的时空之幽远, 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与平面的无限延伸有异曲同工之

许浑的登高诗《咸阳城东楼》

许浑的登高诗《咸阳城东楼》《咸阳城东楼》 唐代?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赏析】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两句动静结合,勾勒了一幅十分凄凉的日暮风雨图。诗人登上高高的城楼,此时天色已晚,红日西斜,快要落到慈福寺的楼阁下面,乌云渐渐地从远处的磻溪上升起来。过不多久,高楼上风声大作,冷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凄的狂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来临了。这两句是诗人远眺的晚景,不仅是对风雨来临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破落局势的形象反映,

照应了起首句的“万里愁”。它把云起日沉、雨来风满的动态景象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同时,云、日、风、水几种意象相互交错出现,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层层递进,含蕴十分深刻。这一联常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扩展阅读:许浑的诗作特色 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名篇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歌台》,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而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学术界说许浑是《清明》一诗的作者,多有争论,有待考证。 其诗现存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 设计 1.导入 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 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 金陵古城,咱们现在叫南京,这个号称“六朝古 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它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更替。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 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1700多年啊,使得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上拥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我们的前辈们他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 怀这古迹的不朽篇章。特别是在晚唐,六朝繁华褪尽,王气 无存,冷寂而萧条,留给唐代诗人们是太多的思考与感叹, 你看那刘禹锡写道: “山为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切都是眼前之景,一切又都带着历史 的回音,昔日的繁华,今天的冷清。历史的变迁、王朝的兴废,无限的感慨都包含在其中了。 今天我们来看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

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而 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我为大家朗 诵一遍。(放音乐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幻灯片)师问:“这首词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答:“雄壮、豪放、有气势!” 师说:“的确,这是苏轼官贬黄州时,面对滔滔江水, 联系自己的仕途遭遇,所产生的人生体验。也是苏轼豪放词 的代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气势雄壮的怀古之作,它是与苏轼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作品,在这 首词中作者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 一同走进王安石的内心世界。(板书标题) 2.互动交流(上片) 师说:“请大家翻到文学作品选读的68页。” 师说:“我们先一起把整首词读一遍,注意语速不要太快!” 师讲:“通过预习提示的介绍,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王安 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 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 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词的上片。 师问:“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 生答:“写景。”

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导入】 著名学者余世存:“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林语堂却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 当历史遇见诗歌,便成就了一类诗词,名为“怀古诗”,比如之前学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怀古诗,《桂枝香金陵怀古》,作者王安石。【作者及背景】 ①万言书(他目睹社会时弊,上万言书,渴望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 ②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统治) ③两度罢相、失败(造派系反对罢相、变法失败) ④金陵(晚年退居金陵,被封为荆国公) 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他是一个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实,他还是一个思想家,其哲学命题“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周汝昌先生在《千秋一寸心》这样评价其代表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远,便引起了满怀愁绪,奔赴笔下.而王半山的这一阕《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带上目标,我们来欣赏这篇翘楚之作…… 【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词,整体感知诗意与诗情。 2、赏读景语,品析景物描写的艺术。 3、悟读情语,感受王安石的家国情怀。 【学习过程】 一、诵读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下阕:由所见引发的感慨。 2、学生试读,并概括内容。 3、猜谜:如果全词内容与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 4、齐读全词。【明确】“叹” 二、赏读惜景,悟读品情 因何而“叹”?“叹”些什么? (一)因何而“叹”? 千古凭高,对此(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漫嗟荣辱。——赞叹,眼前之景合作探究:词上阕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表现哪里?就其中某一句简要分析。 (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比喻。色彩对比。远景、静景。化用诗句。 (2)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①近景、动景。 ②“帆樯”广景,“酒旗”细景,点面结合。纵望,斜阳映照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见西风紧处,酒肆青旗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 ③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如有生命。(3)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①远近结合。“彩舟云淡”,写日落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洲渚。 ②色彩对比。“彩舟”、“星河”,顿增明丽之色。 最后,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 这就是王安石笔下的金陵之景,请你概括: 我读出了一幅的金陵晚秋图。 (4)指定学生读出上阙的赞叹之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套和第二套试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套和第二套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诗言志,歌永言”之语出自( ) A.《毛诗大序》 B.《尚书·尧典》 C.《吕氏春秋·古乐》 D.《吴越春秋》 2.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 ) A.《尚书》 B.《逸周书》 C.《春秋》 D.《左氏春秋》 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 ) A.《老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是( ) A.《庄子》 B.《墨子》 C.《论语》 D.《荀子》 6.下列作品不是《九歌》中的是( ) A.《思美人》 B.《云中君》 C.《湘君》 D.《大司命》 7.最早录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著作是( ) A.《后汉书》 B.《乐府诗集》 C.《文选》 D.《汉书》 8.下列作品属汉乐府民歌的是( ) A.《涉江采芙蓉》 B.《上山采蘼芜》 C.《陇头流水歌》 D.《子夜四时歌》 9.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 ) A.《枯木期填海》 B.《驱车上东门》 C.《北方有佳人》 D.《艳歌何尝行》 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 ) A.枚乘《七发》 B.王褒《洞箫赋》 C.司马相如《子虚赋》 D.贾谊《吊屈原赋》 11.《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 ) A.精细刻画 B.照录史实 C.简括生动 D.点睛传神 12.《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 ) A.“恣行暴虐” B.“仁义不施” C.“举措太众” D.“刑罚太极” 13.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 ) A.《管子叙录》 B.《列子叙录》 C.《战国策叙录》 D.《说苑叙录》 14.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 )

桂枝香·金陵怀古诗词阅读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诗词阅读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4.王安石,号。(1分) 15.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16.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 半山 15. D,非“直抒胸臆” 16.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1分)这三句借古讽今,(1分)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1分)用此三句作结尾,寓意深刻,催人警醒。(1分)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唐诗宋词名句精选

唐诗宋词名句精选 篇一:唐诗宋词经典名句大全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大全 一、诗中“江”的描写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

二、诗中“云”的描写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宗元《江雪》)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诗中“离别”的描写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鉴赏 宋廷南迁,围绕定都问题,有过一段时期的争论。 建炎三年(1129)二月,帝在镇江。当时金军正拟渡江南下,帝召从臣问计,王渊以杭州有重江之险,主张逃往杭州。高宗畏敌如虎,此话正中下怀。张邵上疏曰:今纵未能遽争中原,宜进都金陵,因江、淮、蜀、汉、闽、广之资,以图恢复。帝不听,去了杭州。绍兴六年(1136)七月,张浚上奏曰:东南形胜莫重于建康(即金陵),实为中兴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怀愤惕,不敢暇逸。而临安(即杭州)僻在一隅,内则易生玩肆,外则不足以号召远近,系中原之心。请临建康,抚三军,以图恢复。这一回因形势好转,即于次年移跸金陵。但八年回杭州。张守谏曰: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气象雄伟,且据都会以经理中原,依险阻以捍御强敌。陛下席未及暖,今又巡幸,百司六军有勤动之苦,民力邦用有烦费之忧。愿少安于此,以系中原民心。然而高宗正一心与金人议和不以收复北方失地为大业,执意定都杭州。同年,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自此南宋都定临安。(见《纪事本末》卷六十三《南迁定都》)康与之此词,正即作于这一历史时期。名曰怀古,实是伤今,是针对当时南宋小朝廷奉行逃跑和妥协政策而发的扼腕之叹。 上阕思接千载,写历史长河中的金陵。金陵群屏障,大江横陈,

是东南形胜之地,自三国吴孙权建都于此,历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为帝王之宅,豪华竞逐,盛极一时。起二句,即概述那一段灿烂辉煌的往事,以先声夺人。龙蟠虎踞四字用典,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睹金陵(时称秣陵)山阜,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见,见《太平御览。州郡部。叙京都》引晋张勃《吴录》。南京山川雄伟人事繁华,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然而,宇宙无穷,山川长在;盈虚有数,人事不居。三百馀年在永恒的历史面前只是弹指一瞬。随着政权更迭,国都无移,金陵的繁华已成古迹。缥凤二句,情绪陡落千丈,与后蜀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之所谓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之所谓六朝旧事随流水同一感慨。由字面可看出,明显是化用《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缥凤,淡清色的凤鸟。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盝冈。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有三鸟翔集于此,状如孔雀,五色文彩,鸣声谐和,众鸟群至,遂筑此台以纪其瑞。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升州江宁县》。由于李白诗为人们所熟知,而读者不难联想而及同诗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名句,局部返观为整体,十个字带出了一连串意境,当年豪华之盛,今日萧瑟之衰,种种画面遂一而过。且龙蟠虎踞云云以山起,台空江流云云以水结针缕亦极周到。 题面金陵怀古之意,上阕四句已足。然词人之用心原不在发思古之幽情,为怀古而怀古,怀古的目的是为了伤今,故下阕即转入此旨。下临二句,视通万里,置金陵于有利战略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