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 阶段验收评估(三)牛顿运动定律.doc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 阶段验收评估(三)牛顿运动定律.doc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 阶段验收评估(三)牛顿运动定律.doc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 阶段验收评估(三)牛顿运动定律.doc

阶段验收评估(三) 牛顿运动定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4·贵阳模拟)如图1所示,用网球拍打击飞过来的网球,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

图1

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2.(2013·唐山一中模拟)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2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现将滑块轻放在皮带上,弹簧恰好处于自然长度且轴线水平。若在弹簧从自然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的过程中,滑块始终未与皮带达到共速,则在此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是()

图2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3.(2013·重庆高考)图3甲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甲乙

图3

A .①、②和③

B .③、②和①

C .②、③和①

D .③、①和②

4.如图4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 0

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用竖直向下的力将原长为l 0的弹簧压缩后突然撤去外力,则m 即将脱离m 0时的弹簧长度为( )

图4

A .l 0

B .l 0- m 0+m g

k

C .l 0-mg

k

D .l 0-m 0g

k

5.(2014·长春调研)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 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 ,稳定后A 、B 相对静止地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 1;若撤去拉力F ,换成大小仍为F 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 ,稳定后A 、B 相对静止地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A .弹簧的原长为l 1+l 22

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

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

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

l 1-l 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6.(2014·南宁模拟)如图6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小球a 、b ,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3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 .两球质量一定相等

B.两球质量可能不相等

C.剪断左侧细线瞬间,a球加速度为g

D.剪断左侧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为0

7.如图7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1 kg,初速度v0=10 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下从O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F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10 m/s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7

A.2~3 s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B.在t=1 s时刻,恒力F反向

C.恒力F大小为10 N

D.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8.质量为M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8所示,则()

图8

A.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 mg 2+m2F2

M+m 2

B.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F

m+M

C.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

D.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9.(8分)(2014·广东省四校联考)如图9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图9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________流(选填“交、直”)________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m2g/2

(3)图10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图10

(4)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11中的图线()

图11

10.(14分)(2014·浙江三县联考)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12所示。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4 m/s的速度沿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t图线如图13所示。g取10 m/s2。求:

图12图13

(1)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11.(14分)(2013·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0.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制动力为车重的0.5倍,求:

(1)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12.(16分)(2014·江苏南京四校月考)如图14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 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 m/s2,则:

图14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答案

1.选B网球拍对网球的力与球对网球拍的力为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只有选项B正确。

2.选D因滑块始终未与皮带达到共速,故滑块始终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由μmg-kx=ma可知,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而滑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速度为零,故只有D项正确。

3.选B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及图像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的图像分析能力。根据斜面模型,小球在光滑的斜面上时,对斜面的压力为F N=mg cos θ,压力F N与其最大值的比值为cos θ,此比值与θ的图线对应图像中的③;下滑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a=g sin θ,加速度与其最大值的比值为sin θ,此比值与θ的图线对应图像中的②;重力加速度是恒定值,与其最大值的比值为1,此比值与θ的图线对应图像中的①。所以B项正确;A、C、D项

错误。

4.选A 当m 即将脱离m 0时,m 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此时托盘的加速度也为g ,方向竖直向下,分析托盘受力可知,弹簧弹力此时一定为零,故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A 正确。

5.选D 由题意可得两种情况下物块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为a =F

3m ,方向水平向右,所

以C 错误。设弹簧的原长为l 0,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有k (l 1-l 0)=ma ,k (l 0-l 2)=2ma ,解得l 0=2l 1+l 23,k =F

l 1-l 2,A 错误,D 正确。kΔl 1=ma ,k Δl 2=2ma ,则Δl 1<Δl 2,所以B 错

误。

6.选AD 设左、右两细线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 a 、F b ,由平衡条件可得,F a cos α=F b cos α,F a sin α=m a g ,F b sin α=m b g ,可解得:F a =F b ,m a =m b ,A 正确,B 错误;剪断左侧细线瞬间,F a 立即消失,弹簧弹力及F b 瞬间不发生改变,故此时b 球加速度为零,a 球的加速度a a =F a m a =g

sin α

,C 错误,D 正确。

7.选BD 由运动学公式v 2-v 02=2ax 可知,v 2-x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为2a ,所以在前5 m 内,物块以10 m/s 2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减速时间为1 s 。5~13 m 的运动过程中,物块以4 m/s 2的加速度做加速运动,加速时间为2 s ,即物块在1~3 s 内做加速运动,A 错误,B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减速的过程中,F +μmg =ma 1,加速过程中F -μmg =ma 2,代入数据可解得F =7 N ,μ=0.3,所以C 错误,D 正确。

8.选AC 利用整体法可求得系统的加速度为a =F

M +m ,对小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

得:小球受到圆槽的支持力为 mg 2

+m 2F 2

M +m 2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 、C 选项

正确。

9.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220 V 交变电流。

(2)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稍微倾斜,以平衡摩擦力,选项A 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B 正确。实验中m 2不必远小于m 1,选项C 错误。由于P 向下加速运动,测力计的读数始终小于m 2g /2,选项D 错误。

(3)由Δx =aT 2解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0.50 m/s 2。

(4)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 图像,应该是当F 从某一值开始增大,加速度a 才开始增大,所以可能是图线C 。

答案:(1)交 220 V (2)B (3)0.50 (4)C

10.解析:(1)由题图可知,木块经0.5 s 滑至最高点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 1=Δv Δt

=4

0.5

m/s 2=8 m/s 2。

(2)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 上滑过程中:mg sin θ+μmg cos θ=ma 1 代入数据得μ=

35

。 (3)下滑的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x =v 022a 1=42

2×8 m =1 m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

下滑过程中: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大小v =2a 2x 联立解得v =2 m/s 。 答案:(1)8 m/s 2 (2)

3

5

(3)2 m/s 11.解析:(1)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为 a 1=f 1m 1=0.4m 1g m 1=4 m/s 2

甲车停下来所需时间 t 1=v 0a 1=10

4

s =2.5 s

甲滑行距离s =v 022a 1=102

2×4 m =12.5 m

由于12.5 m<15 m ,所以甲车能避免闯红灯

(2)设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距离s 0,在乙车刹车t 2时刻两车速度相等,则有: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f 2

m 2

=5 m/s 2

v 1=v 2=v 0-a 1(t 2+t 0)=v 0-a 2t 2 解得:t 2=2.0 s ,

s 乙=v 0t 0+v 0t 2-1

2a 2t 22=15 m

s 甲=v 0(t 0+t 2)-1

2a 1(t 0+t 2)2=12.5 m

s 0=s 乙-s 甲=(15-12.5)m =2.5 m 。 答案:(1)能避免闯红灯 (2)2.5 m 12.解析:(1)小物块的加速度 a m =μg =2 m/s 2

小车的加速度a M =F -μmg

M =0.5 m/s 2

(2)由a m t =v 0+a M t ,得t =2 s ,

v 同=2×2 m/s =4 m/s

(3)在开始2 s 内,小物块通过的位移x 1=1

2

a m t 2=4 m

在接下来的1 s 内小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F

M +m =0.8

m/s 2

小物块的位移x 2=v 同t ′+1

2at ′2=4.4 m

通过的总位移x =x 1+x 2=8.4 m 。 答案:(1)2 m/s 2 0.5 m/s 2 (2)2 s (3)8.4 m

阶段验收评估(三) 传感器

阶段验收评估(三)传感器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1所示,由电源、小灯泡、电阻丝、开关组成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正常发光。若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时,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图1 A.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C.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D.电源的电压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解析:选C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阻增大,根据I=U R知,通过小 灯泡的电流减小,功率减小,所以变暗,C正确。 2. 图2 如图2所示是会议室和宾馆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的火灾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图:罩内装有发光二极管LED、光电三极管和不透明的挡板。平时光电三极管接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发生火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罩内的烟雾遮挡了光线,使光电三极管电阻更大,检测电路检测出变化发出警报 B.发生火灾时,光电三极管温度升高,电阻变小,检测电路检测出变化发出警报 C.发生火灾时,进入罩内的烟雾对光有散射作用,部分光线照到光电三极管上,电阻变小,发出警报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C平时光电三极管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高阻值状态。发生火灾时,由于烟雾对光的散射作用,部分光线照射到光电三极管上,光电三极管导通,就会发出警报,C 正确。 3.如图3所示为一测定液面高低的传感器示意图,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把传感器接到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如果发现指针正向右偏转,则导电液体的深度h变化为() 图3 A.h正在增大B.h正在减小 C.h不变D.无法确定 解析:选B由电源极性及电流方向可知,ABC构成的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正在减小, 由Q=CU可知C减小,根据C=εr S 4πkd可知正对面积减小,即h在减小。 4.如图4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图4 A.I变大,U变大B.I变小,U变小 C.I变小,U变大D.I变大,U变小 解析:选B当R2处出现火情时,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的电阻将减小,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外电路电压将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所以R1上的电压增大,报警器两端电压将减小,显示器的电流减小,故正确选项为B。 5.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以下哪方面是现有的机器人不能很好地完成的() A.汽车工业中自动焊接领域 B.深水探险

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

阶段验收评估(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国家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体现了国家在环境管理中 ( ) A.是执行主体 B.是被管理对象 C.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 D.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 解析:选C 在环境管理上,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世界环境日当天环保部门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选D 环保部门往往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宣传保护环境。 2016年3月19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再次来临,它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全球上万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据此回答3~4题。 3.该活动的主旨是(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4.为了使环境保护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解析:3.C 4.B 第3题,这次活动通过熄灯宣传的是环保意识。第4题,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让人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让环境保护等生活方式从理念到行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5.有关环境管理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即个人、团体和政府 B.企业具有双重身份 C.个人的约束方向包括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地高消费等 D.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颁布的环保法律差别不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基础夯实 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答案:D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 2.(珠海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在足球比赛中,前锋队员一记势大力沉的射门,足球应声入网。在射门瞬间,比较力的大小,正确的说法是() A.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 B.脚对球的力等于球对脚的力

C.脚对球的力小于球对脚的力 D.脚对球的力等于足球受到的重力 答案:B 解析:脚对球的力与球对脚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临沂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答案:C 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地面给人的弹力和重力,因为弹力大于重力所以人跳起。 4.(深圳市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甲乙两人拔河时,甲对绳子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磁场阶段验收评估三磁场含解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跟踪练习

阶段验收评估(三)磁场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根无限长的通电直导线旁放一通电矩形线框,电流方向如图所 示,直导线和线框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力作用下将 会( ) A.静止不动B.向右平移 C.向左平移D.向下平移 解析:选B 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上向下,根据安培定则,导线右侧区域磁感应强度向外,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线框左边受向右的安培力,右边受到向左的安培力,上边受到向下的安培力,下边受到向上的安培力,离通电导线越远的位置,磁感应强度越小,故根据安培力公式F=BIL,左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右边,上边受到的安培力等于下边受到的安培力,故线框将向右运动。故B正确。 2.如图所示,a、b、c、d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 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 洛伦兹力的方向是( ) A.向上B.向下 C.向左D.向右 解析:选B 根据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特点和安培定则可知,b、d两导线在O点产生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c两导线在O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均向左,故O点的合磁场方向向左,又带正电的粒子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出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下,选项B正确。 3.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平行且固定放置的直导线M和N,通有同向 等值电流;沿纸面与直导线M、N等距放置另一根可自由移动的通电导线ab, 则通电导线ab在安培力作用下运动的情况是( ) A.沿纸面逆时针转动 B.沿纸面顺时针转动 C.a端转向纸外,b端转向纸里 D.a端转向纸里,b端转向纸外 解析:选D 根据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规律和矢量合成法则,可以判断两电流M、N

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阶段验收评估人教版3

第八章气体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增大 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C.当分子间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 D.当分子间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 解析:选B 分子热运动变剧烈,表明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知气体的分子的密集程度怎么变化,故压强的变化趋势不明确,A错,B对。分子的平均距离变大,表明气体的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但因不知此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怎么变化,故气体的压强不知怎么变化,C、D错。 2.如图1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V形管,B支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A支管与B 支管之间的夹角为θ,A支管中有一段长为h的水银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 B.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 cos θ C.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h cos θ D.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强大h cos θ高汞柱 解析:选B 以A管中的水银为研究对象,则有pS+h cos θ·S=p0S,B管内压强p=p0-h cos θ,显然p

图2 A .汽缸内空气的压强等于p 0+Mg /S B .汽缸内空气的压强等于p 0-mg /S C .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 +m )g D .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 解析:选A 对缸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 pS =p 0S +Mg 所以p =p 0+Mg S ,A 对B 错; 内外空气对缸套和活塞的作用力为 pS -p 0S =Mg ,所以C 、D 均错。 4.容积V =20 L 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p =30 atm ,打开钢瓶阀门,让氧气分装到容积为V ′=5 L 的小瓶中去,小瓶子已抽成真空。分装完成后,每个小钢瓶的压强p ′=2 atm 。在分装过程中无漏气现象,且温度保持不变,那么最多可能装的瓶数是( ) A .4 瓶 B .50 瓶 C .56 瓶 D .60 瓶 解析:选C 设最多可装的瓶数为n ,由等温分态公式得pV =p ′V +np ′V ′,解得n =p -p ′V p ′V ′=30-2×202×5 =56 瓶。故C 正确。 5.如图3所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水银槽里,管内封有长度分别为L 1和L 2的两段气体。当将管慢慢地向上提起时,管内气柱的长度( )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五)环境管理中图选修6

阶段验收评估(五)环境管理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世界环境日当天环保部门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选D 环保部门往往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宣传保护环境。 2016年3月19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再次来临,它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全球上万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据此回答2~3题。 2.该活动的主旨是(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3.为了使环境保护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解析:2.C 3.B 第2题,这次活动通过熄灯宣传的是环保意识。第3题,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让人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让环境保护等生活方式从理念到行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据此完成4~5题。 4.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现代生活所使用的化工产品,如泡沫绝缘塑料制成的办公桌、化纤地毯及书报、油漆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某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CO2 B.N2 C.甲醛 D.甲烷 5.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 A.会刺激皮肤 B.会腐蚀下水道 C.会引起白色污染 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4.C 5.D 第4题,在选项中只有甲醛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可以导致多种疾病,而空气中CO2、N2对人体没有危害,室内空气中一般不含有甲烷气体。第5题,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属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大量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专题三牛顿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 (2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 2/严格相等。 m Fr GM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合 (2)公式:F ma = 合 理解要点: 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①因果性:F 合 3. (1 4.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一般两种方法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解决连接体问题。 5.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压力。(测力计或台秤示数)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N=G,视重等于重力,不超重,也不失重,a=0 当N>G,超重,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当N<G,失重,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注:①无论物体处于何状态,重力永远存在且不变,变化的是视重。 ②超、失重状态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与速度方向无关。(超重可能:a↑,v↑,向 例 度为 f1- h1= 在t1到t=t2=5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 v1=a1t1,③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2=v2(t2-t1)。④

在t2到t=t3=6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2=ma2,⑤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3=2 h=h h= 例B。它 A m A 令x2 定律可知 kx2=m B gsinθ② F-m A gsinθ-kx2=m A a ③ 由②③式可得a=④ 由题意d=x1+x2⑤

阶段验收评估(十二) 中国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十二)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3·绍兴一中月考)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回答1~2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 C.8°D.10° 2.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A.①B.② C.③D.④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有关a、b两地的资源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热量和光照资源丰富 B.b地光照和水资源丰富 C.a地热量和风能资源丰富

D.b地地热和风能资源丰富 4.关于a、b两地共同能源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不可再生B.发电量常年稳定 C.密度大,聚能容易D.清洁,不排放温室气体 (2013·绍兴一中月考)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5~6题。 5.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地区①~⑤五大商品粮基地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耕地广阔D.市场广阔 6.图中a~e五大钢铁工业基地中,区位特点不同于其它且布局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a-市场指向B.b-原料指向 C.c-燃料指向D.d-技术指向 (2013·绍兴一中月考)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湖泊L为我国六大湖泊之一,M1和M2同属于我国著名山脉P。读图回答7~8题。 7.湖泊L是() A.鄱阳湖B.洞庭湖 C.太湖D.青海湖 8.谷地R为该地理区域的重要农业区。谷地R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水源缺乏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 (2013·江西百所重点高中诊断)读“1961~2012年北疆地区冬季平均最大积雪深度等值线图(单位:cm)”,完成9~10题。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 3人教版必修一

牛顿第三定律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五节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区分平衡力跟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和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设问,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由学生动手实验。

2.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3.应用讨论、练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三、情感目标 1.进一步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难点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分析推理法。 教学器材 投影仪、投影片、弹簧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物理小车两辆、光滑长木板、条形磁铁一个、铁块一块。 教学环境 传统授课班,多媒体教室。 教学实录 (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3、区分一对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什么是力?力学中常用的力有哪些? 学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学中常用的力有: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等。 教师:一个物体可以发生力的作用吗? 学生:不能,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两个物体,前一个是施力物体,后一个是受力物体。 教师: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这句话对吗? 学生:对,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教师:那么,什么是“相互”作用呢? 学生:“相互”就是说:甲对乙有作用,同时乙对甲也有作用。 教师:那么物体间的这对相互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一问题。———牛顿第三定律 二、新课教学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生活动与体验] ①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 教师:用力推桌子时,你有何感觉? 学生:桌子也在推我,我用的力越大,身体向后仰得越厉害。 ②让学生用笔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

阶段验收评估(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3·温州十校联考)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是图中哪个箭头起到的关键作用() A.③B.④ C.⑦D.⑩ 2.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A.水文B.地貌 C.植被D.气候 (2013·临沂考试)读“我国某地区(40°N~45°N)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 4.乙地可能有丰富的() ①风能②太阳能③水能④地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3·武汉调研)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 6.近二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13·江西师大附中检测)下图示意某山地峰顶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完成7~8题。 7.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8.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A.降水丰富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2013·太原诊断)读“我国自然区划图”,完成9~10题。

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阶段验收评估二气体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阶段验收评估(二)气体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7·上海高考)如图,竖直放置的U形管内装有水银,左端开口,右端封闭一定量的气体,底部有一阀门。开始时阀门关闭,左管的水银面较高。现打开阀门,流出一些水银后关闭阀门。当重新平衡时( ) A.左管的水银面与右管等高 B.左管的水银面比右管的高 C.左管的水银面比右管的低 D.水银面高度关系无法判断 解析:选D 初态时右侧封闭气体的压强p>p0,打开阀门,流出一些水银后关闭阀门,当重新平衡时,因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由pV=C知压强p减小,因气体末态压强p有可能大于p0、等于p0或小于p0,故左右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关系无法判断,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V形管,B支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A支管与B支管之间的夹角为θ,A支管中有一段长为h的水银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 B.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 cos θ C.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h cos θ D.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强大h cos θ高汞柱 解析:选B 以A管中的水银为研究对象,则有pS+h cos θ·S=p0S, B管内压强p=p0-h cos θ,显然ph1,F2=F1B.h2F1 D.h2>h1,F2>F1 解析:选D 因为实验中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因此,大气压=玻璃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封闭气体的压强,在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吸走槽中的部分水银,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同时水银柱的高度h也会适当增加,拉力F的大小会

阶段验收评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阶段验收评估(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本古代算数书列了一道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书中记载正确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2.(2013·模拟)中安在线最近报道,潜山斥资600万建“皖公巨像(下图)”将皖公作为的“开山鼻祖”。据《府志》记载:“大夫皖伯,之贤者也,是以得封于皖。”对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省始于朝皖国 B.潜山是古代徽文化的中心地带 C.在宗法制下皖公属小宗 D.境在朝曾出现过皖国 3.下列两幅图片所示事件反映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 A.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是相对的 C.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D.采取“禅让”的权力传承式 4.(2012·高三诊断)《千秋兴亡——朝》一书中提到:“始皇试图将嬴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 000多年的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

A.世袭制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D.皇帝制 5.(2013·模拟)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予庆封(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 6.(2012·月考)《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 000多年的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7.(2012·模拟)“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 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 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诸侯有国以处其子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8.(2012·聊城一模)史学家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 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9.(2012·模拟)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 2/严格相等。 m Fr GM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合

(2)公式:F ma = 合 理解要点: 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 ①因果性:F 合 失; 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②方向性:a与F 合 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 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 合 力。 3.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F F =-'。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 4. 牛顿定律在连接体中的应用 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整体法) 如果需要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物体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一般两种方法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解决连接体问题。 5. 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压力。(测力计或台秤示数)

秋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4.5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分三个层次,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接着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重点应是最后两方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事例,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同作用效 果;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三定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三)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并且对于相互作用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六.课前准备:预习学案相关内容 七.课时设计: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用手敲击黑板的同时,手有痛的感觉,这说明手对黑板作用时,黑板对手也有作用.又如,用手拉弹簧的同时,也感觉到弹簧对手也有拉力作用,下面作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车运动情况. [实验1]将两小车用一根短细绳连接.同时在其中间夹一个压缩了的弹簧,让它们都静止在桌面上如图3-10所示,现烧断连接两小车的细绳,两小车同时向两边运动.且距离几乎相等. 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都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甲对乙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三)合作探究 2.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下面实验 [实验2]将弹簧秤A和B按图3-11方式连接,用手拉弹簧秤A,请同学观察A、B 弹簧秤读数(结论:大小相等)加大力拉A,再请同学观察A、B弹簧秤的读数(结论:相等)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分析弹簧秤B受A的拉力方向向右、而弹簧秤A受B的拉力方向向左,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方向相反,再看A所受力与B所受力在一条直线上. 综上分析,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牛顿第三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

阶段验收评估(五)公民的政治生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8月14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经过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连续数日艰苦奋战,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犯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被公安民警成功击毙。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②国家具有专政的职能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④经济犯罪活动将不再扰乱经济秩序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2.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表明我国尊重和保护公民的() ①知情权②参与权③表达权④监督权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2012年10月12日,温州市发改委透露,经市政府同意,11月2日将召开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按照初步拟定的调整方案,市区居民生活用水到户价格(含污水处理费每吨0.5元)由现行的每吨2.4元调整到2.9元,增收的水费将专项用于珊溪水源地治理和保护。这体现了() A.市发改委和市民共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C.政府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D.公民参与民主监督 4.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亿,微博用户超过2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悄然到来。有人说,“我的微博我做主,我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种观点() A.正确。政治自由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B.正确。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都受法律保护 C.错误。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D.错误。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5.某社区在进行新一届居委会选举中,想了不少办法来吸引年轻人,但效果不明显。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弹簧秤、磁铁、小车、皮球、小磁针、白纸、大头针、火柴棒等,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以前学过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设计实验。 点评:开门见山,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状态。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1、教师巡视,观察各组设计试验的情况。 2、鼓励学生大胆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并说明如何证明此结论。 3、根据需要,引导、补充学生发言。 学生活动:各小组积极动手做实验,并踊跃发言,展示成果。 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 实验一:将两个皮球对压(二者均发生形变) 实验二:用手拉弹簧(弹簧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 实验三:将左手攥拳后仅竖直向上伸出食指,用右手掌心竖直向下压迫左手食指。(左 手食指受压,右手掌心被扎疼) 点评:实验具有开放性,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相互的还是单方面的?一个力应与几 个物体相联系?

高一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必修一

高一物理必修1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含义。 3.学会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发现规律――实际应用”四步教学法。 学习方法:“观察――实验――总结――比较――应用”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方法。 教学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握力圈、碰撞球、平板小车、磁铁、弹簧秤、小磁针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牛顿第三定律就是揭示物体间发生作用时存在的一种规律。如何认识和了解这个规律?我想请大家从观察这段录象开始。 播放《推冰车》的录象,并提问学生: 师:当两人主动互推时,左边冰车的小孩有什么现象? 生:向左移动了。 师:当左边冰车的小孩主动推右边小孩的后背时,左边冰车的小孩有什么现象? 生:向左移动了。 师:我们观察到了两次推车过程中两辆冰车都发生了移动。大家还注意到不管右边冰车的小孩有没有主动推对方,对方都会发生移动,也就是说两次活动中两边小孩都发生了作用,这种作用会存在怎样的规律了?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开始下面的探索。 二.实验探索 一)定性研究: 师:下面我们先来切身感受一下物体间的作用。 实验一:用手对握力圈施加作用时,手有什么感觉? (稍后,询问学生的感觉。) 生:感到费力、手痛。 师:为什么? 生:手对握力圈作用时,也受到了反作用,并且手越用力,反作用也越大,所以手感到疼痛。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高中物理三、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2.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3.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1所示.关 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1的施力者是弹簧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 E.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 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可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7.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版选修6

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1~2题。 1.森林破坏的原因有( ) ①乱砍滥伐②抚育更新③林地开荒、开矿④酸雨⑤过度樵采和大规模放牧⑥合理采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2.“穷了山区,害了平原”这句话从反面说明森林具有的环境效益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解析:1.D 2.A 第1题,抚育更新与合理采伐是保护森林的措施。第2题,森林破坏对山区会造成生态恶化、土壤侵蚀,不利于经济发展,由于水土流失会使平原地区泥沙淤积、加剧旱涝灾害,因此,这句话突出的是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读西亚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3~5题。 3.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物理风化 D.化学溶蚀 4.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B.我国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 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 5.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D.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 解析:3.B 4.C 5.C 第3题,西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

2 为主,从图中可看出,风力侵蚀所占的比重最大。第4题,与西亚地区相似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第5题,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樵采所造成的植被破坏,为避免土地退化,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由于本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宜过度城市化,也不能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而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当前还不易做到。 读下图,完成6~7题。 6.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图片③中的环境问题可直接导致( ) A.土地退化 B.下游湖泊淤积 C.诱发沙尘暴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6.B 7.A 第6题,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图片①中草地稀疏、载畜量过多,反映的是草场退化景观;②中岩石裸露,是水土流失的结果;③为陡坡开垦梯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④为土地荒漠化。第7题,题干中的“直接”是题眼,水土流失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湖泊淤积是水土流失的间接后果;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由人类不当的活动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丧失、高强度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环境污染等原因造成的。 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