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粪便抗原检测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试验的系统评价_张天哲

粪便抗原检测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试验的系统评价_张天哲

粪便抗原检测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试验的系统评价_张天哲
粪便抗原检测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试验的系统评价_张天哲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马斯特里赫特IV-佛罗伦萨共识报告(Maastricht-4)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IV/ 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 马斯特里赫特IV/佛罗伦萨共识报告 Malfertheiner P, et al. Gut 2012; 61: 646-66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刘文忠教授译) WORKSHOP 1 工作小组1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诊断、治疗指证和反指证) Statement 1: A test-and-treat strategy is appropriate for uninvestigated dyspepsia in populations where the H. pylori prevalence is high (>20%). This approach is subject to local cost-benefit considerations and is not applicable to patients with alarm symptoms, or older patients (age to be determined locally according to cancer risk) [Evidence level:1a, Grade of recommendation: A] 检测和治疗策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20%人群中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者是合适的。这一方法应考虑当地的费用-效益比,不适用于有报警症状患者或老年患者(年龄应根据当地癌症风险确定)[证据水平:1a, 推荐级别: A] Statement 2: The main non-invasive tests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test-and-treat strategy are the UBT and monoclonal stool antigen tests. Certain validated serological tests can also be used.[2a,B] 用于检测和治疗策略的主要非侵入性试验是尿素呼气试验(UBT)和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也可用某些已经过验证的血清学试验。[2a,B] Statement 3: H. pylori eradication produces long-term relief of dyspepsia in one of 12 patients with H.pylori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 this is better than any other treatment.[1a,A]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1/12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长期的症状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1a,A] Statement 4: H. pylori can increase or decrease acid secretion depending on the

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根除适应症

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根除适应症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 告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一、背景(一)根除Hp的益处 1.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80%以上Hp阳性的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黏膜下层者疗效降低。根除Hp 已成力Hp阳性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3.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可等同于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或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这是因为Hp感染者几乎均有慢性胃炎。NUD和FD在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

(症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巾常将NUD作为广义FD,未严格区分。一些国际性共识多将NUD作为Hp根除指证。根除Hp可使1/12 ~ 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此外,根除Hp还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忉除或手术胃次 全切除:早期胃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5年乃至10年生存率均很高,因此仍存在再次发生胃癌的风险,根除Hp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不仅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内镜下切除者根除Hp预防胃癌也是有益的。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p感染者长期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生改变,从胃窦为主胃炎发展为胃体为主胃炎。这是因为服用PPI后胃内pH上升,有利于Hp从胃窦向胃体位移,胃体炎症和萎缩进一步降低胃酸分泌。胃体萎缩为主的低胃酸或无酸型胃炎发生胃癌的 危险性显著升高。Hp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研究显示,PPI可加速或增加胃癌发生率。7.胃癌家族史:除少数(约1% -3%)遗传性弥漫性胃癌

565例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调查

565例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调查 发表时间:2015-11-13T15:55:39.6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马昆杜婧桃陈刚陈燕燕包贺菊 [导读] 民航医院 100123 随着20世纪80年代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其感染与消化性疾病的关系被研究证明越来越密切[5]。 马昆杜婧桃陈刚陈燕燕包贺菊 民航医院 100123 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源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细菌,更是导致慢性胃炎的直接病因,临床上证实其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1-3]。 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时期感染HP已成为关键的年龄阶段。本研究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合儿童的消化道状况,调查2012—2014年来院就医的1~14岁儿童的HP感染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因消化道症状于我院门诊就医的1~14岁儿童565例,其中男童257例,女童308例,平均年龄7.69岁。按年龄分为3组,1~3岁组38例,4~6岁组206例,7~14岁组32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在1个月内使用过铋剂、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等药物[4]。 1.2研究方法 1.2.1试剂及器材测试用13C-尿素散剂呼气试验药盒为协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幽门螺杆菌检测仪为WLD600C 13C呼气分析仪。1.2.2操作方法患者禁食4小时,憋气2秒钟后往气袋中吹气,之后用50ml饮用水在一次性杯中冲调检测用的13C-尿素散剂(75mg),让患者服下。等待25分钟后,再次憋气两秒,另取气袋吹气。将两个气袋插入对应的检测槽中检测。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组资料间采用X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性别分布研究结果显示,565例儿童中,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162例,占28.67%,其中男性患儿阳性率为36.19%,高于女性患儿22.40%,男女组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1。 表1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性别分布 3 讨论 3.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况 随着20世纪80年代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其感染与消化性疾病的关系被研究证明越来越密切[5]。更有报道表明,幽门螺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6]。流行病统计学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40%~60%之间,属于高感染国家,目前还处于上升趋势,而儿童期处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阶段,儿童感染不仅引发各类消化道疾病,还可能延缓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儿童健康。2007—2009年北京地区13 795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0~9岁儿童感染率为13.4%~22.16%,10~17岁儿童感染率为24.15%~35.48%,平均感染率为20.34%。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于儿童高感染水平型,即儿童期存在感染率急剧增长现象,高感染率年龄段较早,至20岁时感染率已达50%以上。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及早诊治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10]。 本研究中,三年间到医院就医的1~14岁儿童的感染率已达到28.67%,且男童的感染率(36.19%)高于女童(22.40%),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关因素中,应该关注到男女儿童生活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对宣教知识的接受度、预防与保健工作重点等因素上的差异。针对男童的高感染现象,应该更加注重其家长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规范生活、饮食、卫生习惯,以达到降低感染可能性的目的。 3.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 在本文研究的565例儿童中,各年龄组总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是:1~3岁为36.84%、4~6岁为21.84%、7~14岁为32.09%。可以看出各年龄段的感染率均在20%以上,并且两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迈向幼儿园、学校,周围环境由相对单一向混合环境变化,各类感染因素复杂程度增加,随之被感染的风险加大。 研究同时显示,除4~6岁年龄组外,男女儿童的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试分析其原因,在1~3岁期间儿童多数时间以家庭为主要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医生指出:这3种情况必须根治

幽门螺杆菌“生活”在胃部和十二指肠的各个区域内,不仅会引起胃黏膜发炎,还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而长期的胃溃疡正是导致胃癌的因素之一。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认定为可致癌物质,很多人就误以为得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得癌,下面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要不要治疗以及幽门螺杆菌和胃癌之间的关系。 有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患者需要治疗,无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患者不需要治疗 多数人出生起5到8个月后,都有可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实在是简单,那就是吃,无论是不干净的餐具、生鱼片、口对口喂饭、共用水杯或是接吻,都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有以下症状: 1、胃痛。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损伤并出现炎症,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会出现胃痛慢性胃炎症状。 2、反酸、恶心。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酸分泌,导致胃酸过多,症状表现为反酸和恶心。 3、口臭。幽门螺杆菌会在牙菌斑中生存繁殖,严重者会出现口臭的症状。 如果的确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出现以上三个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通过抗生素疗法使溃疡愈合并根除幽门螺杆菌,以防胃病发展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地步,胃癌就是由溃疡和胃炎慢慢发展而成的。 无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患者则不需要治疗,因为前面也说到了,我国70%以上的居民都被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其中可能就包括你的亲人和朋友,而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一起吃饭互相传染,即使你通过吃药把幽门螺杆菌杀光了,那你能保证自己不再和亲人朋友吃饭了吗?只要一起吃饭,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我认为,没有任何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更何况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患者终生都没有任何症状,只要幽门螺杆菌没有影响到你的个人健康和肠胃状态就不需要治疗,毕竟使用抗生素杀死幽门螺杆菌实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没必要。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我国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前,就Hp感染的检测、根除治疗适应证及根除治疗方案3大主题撰写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会议中,分别进行主题报告,提m有争议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参会专家发言讨论、专家点评及主持人总结。会议后,听取了未参会专家的意见,对一些问题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以下共识报告。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 一、背景 (一)根除Hp的益处 1.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80%以上Hp阳性的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

黏膜下层者疗效降低。根除Hp已成力Hp阳性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3.Hp阳性慢性胃炎伴:可等同于Hp阳性的非溃疡性(non-ulcer dyspepsia,NUD)或功能性(functional dyspepsia,FD),这是因为Hp感染者几乎均有慢性胃炎。NUD和FD在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症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巾常将NUD作为广义FD,未严格区分。一些国际性共识多将NUD作为Hp根除指证。根除Hp可使1/12 ~ 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此外,根除Hp还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忉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早期胃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5年乃至10年生存率均很高,因此仍存在再次发生胃癌的风险,根除Hp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不仅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内镜下切除者根除Hp预防胃癌也是有益的。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p感染者长期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生改变,从胃窦为主胃炎发展为胃体为主胃炎。这是因为服用PPI后胃内pH上升,有利于Hp从胃窦向胃体位移,胃体炎症和萎缩进一步降低胃酸分泌。胃体萎缩为主的低胃酸或无酸型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Hp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研究显示,PPI可加速或增加胃癌发生率。 7.胃癌家族史:除少数(约1% -3%)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外,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

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与治疗

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与治疗 徐勇军药师 Hp感染的危害 1、目前我国Hp感染率仍高达约50%。Hp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所有Hp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chronic active gastritis),即Hp胃炎。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之间的因果关系符合Koch原则。Hp感染可以在人-人之间传播。因此Hp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或并发症,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2、目前认为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Hp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前实施Hp根除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3、阿司匹林、NSAID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溃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服用NSAID增加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风险;服用NSAID前根除Hp可降低溃疡发生风险。 4、长期服用PPI者胃酸分泌减少,Hp定植从胃窦向胃体位移,发生胃体胃炎,增加胃体黏膜发生萎缩风险。胃体黏膜萎缩可显著增加胃癌发生风险。根除Hp可降低或消除长期服用PPI者胃体胃炎发生风险。 5、除上述胃肠外疾病外,Hp感染还被报道可能与其他若干疾病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呈正相关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肥胖、结肠肿瘤和慢性荨麻疹等。 Hp感染的诊断 1、临床应用的非侵入性Hp检测试验中。尿素呼气试验是最受推荐的方法,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可作为备选,血清学试验限于一些特定情况(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 淋巴瘤和严重胃黏膜萎缩)。 2、若患者无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禁忌。胃镜检查如需活检,推荐快速尿素酶试验作为Hp检测方法。最好从胃窦和胃体各取1块活检。不推荐快速尿素酶试验作为根除治疗后的评估试验。

2019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2019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一、定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 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p从口腔进 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gastric type epithelium), 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Hp感染几 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 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世界范围内Hp感染率超过50%[1]。《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以下简称京都共识)报告指出,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几乎所有的Hp感染患者 均有慢性活动性胃炎[2]。Hp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 溃疡,5%~10%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癌和胃黏膜 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3]。 二、病理生理过程 Hp感染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如不治疗,往往造成终生感染,即 长期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可导致部分患者产生消 化不良症状;以胃窦胃炎为主者部分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在Hp 毒力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 膜萎缩/肠化生,此基础上,少部分患者发生胃溃疡,极少部分

(<1%)患者发生胃癌[4]。此外,感染者中极少部分患者还会发生胃MALT淋巴瘤。 Hp胃炎的胃内分布部位(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Hp感染后胃酸分泌的变化,胃酸分泌的高低则影响了Hp胃炎的结局。例如,胃窦感染为主者多数胃酸分泌增加,这些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风险增加(十二指肠溃疡表型胃炎),而胃癌发生风险则降低。而胃体感染为主者多数胃酸分泌降低,这些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胃癌表型胃炎),而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则降低。多数轻度全胃炎患者胃酸分泌无明显改变(单纯慢性胃炎表型)。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1.临床表现: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可导致不同结局,从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约10%)、消化性溃疡(约10%~15%)直至胃恶性肿瘤(约1%)[3,5],并产生相应临床表现。 Hp感染也与一些胃肠外的疾病发生有关,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3,6,7]。 2.诊断方法[3,6,7]:(1)侵入性方法:包括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Hp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镜检查如需活检,若患者无活检禁忌,临床上推荐RUT检测Hp,

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法 有调查结果证实,在全球,近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此病的传染能力极强,可以通过手、不干净的餐具、不干净的食物、粪便等传播。幽门螺杆菌症状的治疗一般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还有因地区、人群的差异等来制订的,总的来说,目前不提倡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等,有些人认识幽门螺杆菌症状的治疗是很容易的问题,实际上治疗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何况目前缺乏合适的幽门螺杆菌的动物模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鉴于Hp感染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明了,因此给预防Hp感染带来了困难。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Hp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疫苗防治Hp感染将变为现实,也可能是今后Hp相关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随着人们对Hp感染相关疾病认识的统一,根除(eradication)Hp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根除是指治疗结束1个月后胃内检测不到Hp。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很多抗生素对Hp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在体内低pH环境中,大多数抗生素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黏液层在细菌局部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因此临床上Hp感染往往不易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根除Hp。因而发展了将抗生素、铋剂及抗分泌药物联合应用的多种治疗方案。目前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方案,以低剂量、短疗程为佳。 1.根除Hp治疗指征Hp阳性的下列疾病均根除Hp治疗。 (1)消化性溃疡,不论溃疡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是否并发出血。 (2)胃MALT淋巴瘤。

(3)胃炎伴糜烂、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严重异常。 (4)早期胃癌切除术后。 2.根除Hp治疗方案目前根除Hp的治疗方案有二大类,即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和以胶体铋(CBS)为基础加二种抗菌药物的三联疗法。PPI标准剂量为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20mg或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达克普隆)30mg;铋剂标准剂量为枸橼酸铋钾(胃疡灵)240mg(胶囊2粒)。常用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呋喃唑酮及四环素。全国Hp专家推荐下列几种治疗方案,供临床选用 (1)以PPI为基础三联七天疗法: ①OMC250: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②OAC500: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③OAM: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2)以CBS为基础三联十四天或七天疗法: ①BMA:胶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50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②BMT:胶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四环素50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③BFC250:体铋240mg+呋喃唑酮1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④BMC250: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7天。上述三联疗法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Hp根除率可达到80%~90%。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研究成果最终于20多年后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慢性传染病会使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受到感染,且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于2012年,在江西井冈山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发表了《第四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该报告以2007年庐山共识报告为基础,参考国际上最新的亚太地区、世界胃肠病组织、马斯特里赫特(MaatrichtⅣ)共识报告,并结合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国情修订而成。 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发生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普遍性和隐蔽性: 幽门螺杆菌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又能通过粪便及唾液排出体外,人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内窥镜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我国是一个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国家,无症状人群普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40-60%;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90%。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癌性: 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会发展成胃体-胃窦为主的胃炎或全胃炎;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和MALT淋巴瘤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增高了2-6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 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p从口腔进 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gastric type epithelium), 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Hp感染几 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 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二)流行病学 全球自然人群Hp感染率已超过50%,在发达国家感染率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80%[1]。在我国,多个中心的大规 模自然人群中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Hp感染率 为40%~90%,平均为59%[2]。不同国家、不同地区Hp再感染 率不同,有Meta分析显示,发达国家Hp再感染率每年<3%,而 发展中国家hp再感染率普遍>3%,差异颇大[3]。 人类是目前Hp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现有研究中从感染患者的 胃肠道分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分离出Hp,表明胃-口、口-

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可能的重要传播途径。亲密接触,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是导致Hp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2] 1.年龄: Hp感染率与年龄有关,25岁人群的Hp感染率接近50%,35岁人群感染率>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感染率达80%。儿童期是Hp感染的高危年龄段,我国Hp感染获得的年龄较小,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生活区域: 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的不同,Hp在不同的生活区域呈现不同的感染率。按地区划分,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华西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其中以西藏地区感染率最高,达90%[2]。 3.生活习惯及条件: Hp感染率与不同的生活习惯及条件相关。多项研究报告显示经常食用腌制蔬菜、饮用不洁水源、习惯植物油烹饪、吸烟等与Hp感

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芯片

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芯片 概述 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芯片是与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设备(生物芯片诊断系统)匹配使用的部件,采用基因工程表达、天然提纯和人工合成待测微生物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将抗原或者抗体以微矩阵形势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待检样本中的特异性抗体与之发生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并在NC膜上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再用金标记或酶标记的二抗与该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直接显色或者催化相关底物显色,最终产生生物芯片阅读仪可捕捉和分析的信号。 优势 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芯片产生的信号通过图像采集、光电模数转换和量化后形成数字化的图像文件,实现对生物信号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生物芯片诊断系统可以同时读取6张芯片数据,可一直连续不断读取芯片,自动一键式采样分析和出具检测报告,大大缩短检测时间。 芯片适用范围 1、普通人群筛检 2、HP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特别适合青少年HP感染状况的调查 3、急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辅助诊断。 4、HP清除效果观察。 芯片操作要点 1、芯片检测的样本为人体的血清或血浆标本。血清标本按常规方法由静脉采集,采血后,室温静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于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吸取血清待用。 2、7天内检测的血清样本可放置4℃冰箱保存。标本放置在-20℃冰箱可保存3个月。 3、标本应避免溶血或反复冻融。 4、浑浊或有沉淀的标本应8000转/分钟离心后取上清检测。需要保存的血清在采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5、一次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芯片操作过程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完成。 芯片报告的阅读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 一、背景 ㈠根除Hp的益处 1. 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3. 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可等同于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实践中常将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作为广义功能性消化不良。根除Hp可使1/12~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此外,根除Hp还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4.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Hp感染者中最终有<1%的人发生肠型胃癌,萎缩和肠化生是从非萎缩性胃炎向胃癌演变过程中重要的病变阶段。反复糜烂后可发生萎缩、肠化生。尽管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萎缩、肠化生发生前,但在这一阶段根除Hp仍可消除炎症反应,使萎缩发展减慢或停止,并有可能使部分萎缩得到逆转。 5.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早期胃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5 年乃至10 年生存率均很高,因此仍存在再次发生胃癌的风险,根除Hp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不仅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内镜下切除者根除Hp预防胃癌也是有益的。 6.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 7. 胃癌家族史:根除Hp可以消除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从而提高预防效果。 8. 训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长期服用NSAIDs和(或)低剂量阿司匹林前根除Hp可降低服用这此药物者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然而,仅根除Hp不能降低已在接受长期NSAIDs 治疗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此类患者除根除Hp外,还需要持续PPI 维持。 9. 其他:Hp感染与成人和儿童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相关,根除Hp 可增加血红蛋自水平;根除Hp可使50%以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患者血小板计数上升。根除Hp对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有效。根除Hp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身高生长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身高生长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是世界范围广泛存在且最常见的细菌感染,儿童身高体重测试仪是儿童上消化道炎症、消化性溃疡及再发性腹痛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文献报道,Hp 可引起儿童蛋白丢失性肠病、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等[1]。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多于10岁前获得,这一慢性感染长期滞留体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2-13]。为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等4个单位于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对Hp感染无症状儿童体格生长进行为期3年的监测,探讨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的危险因素及Hp感染与儿童体格生长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县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较一致的社区内,征得老师与家长同意,按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454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任何疾病,无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症状;体格生长评价无生长迟缓。其中,男241例,女213例;开始研究时年龄范围2岁10个月至7岁10个月。 1. 2 研究方法 1. 2. 1 Hp感染诊断研究对象分别在研究开始和随访结束后,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2mL,进行Hp抗体测定。血清Hp抗体阳性的小儿再留取新鲜粪便标本,进行Hp抗原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粪便Hp抗原,试剂盒。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和全国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血清Hp抗体和粪便Hp抗原均阳性诊断为Hp感染,研究开始和结束时两次血清Hp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作为未感染Hp的诊断标准。 1. 2. 2 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评价在研究开始、随访1年半和随访3年结束时分别进行1次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评价。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始终由专业培训人员负责,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在WHO推荐的标准情况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体重精确到克,身高精确到厘米。以WHO推荐的身高和体重标准(NCHS/WHO)作为参考标准。按照年龄身高(H/A)在NCHS/WHO参考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作为轻中度生长迟缓的标准;计算每个儿童年龄身高的Z评分值(HAZ)。Z评分=(体格测量值-同年龄同性别评价标准中位数值) /参考标准的标准差。为直观起见,将Z评分换算成标准分形式表达:HAZ值标准分 =10+Z×2。 1. 2. 3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经济收入、人均居住面积、独生子女否、儿童每月生活支出等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身高、体重,父母饮食生活习惯、卫生知识、育儿知识及儿童饮食生活习惯等内容。为保证原始资料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调查前对

孩子有这几个症状,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快来看看你家孩子中招没

小儿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发现症状及时的排除,但不能用抗生素,可以有其他的办法。 小朋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们原则上是不建议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建议的方法就是要积极的补充对抗型的益生菌,目前消化科建议儿童和老人对于抑制幽门螺杆菌服用的益生菌是卫乐舒益生菌。 用过抗生素,需补益菌素。无论是口服抗生素还是注射抗生素在杀灭或抑制体内致病菌的同时,也必然会杀灭对该药敏感的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打乱肠道内微生物的正常平衡,造成肠道菌群紊乱,降低人体对维生素A、B族,锌及镁的吸收。 儿科医生提醒:在此有必要提醒年轻妈妈,用过抗生素后应及时使用足量的益生菌来补充损失的有益菌,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两小时后食用益生菌和益生元,或停用抗生素后及时食用益生元。 抗生素是通过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来缓解症状。急忙吃抗生素,很可能不但无法治愈疾病,还会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因为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滥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将会压制和杀灭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反而不利于对疾病的抵抗。 由于小儿身体的特殊性,所以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类,医师是主张服用专利唾液乳杆菌卫乐舒益生菌,增殖大量有益对抗菌,温和肠道,竞争排除幽门螺杆菌,排除幽门螺杆菌同时修复抗生素带来的机体伤害,提高胃肠道粘膜防御功能,增强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增强免疫力。还可释放抗活性的细菌素。 那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怎么注意,让大人的幽门螺杆菌不传染给家庭里面的小朋友呢,毕竟预防大于治疗,在预防的阶段我们就应该做出正确的步骤,来降低被感染的几率,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确定大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全家还是建议进行预防的补充对抗益生菌卫乐舒,平时感染者是可以带孩子,但值得要注意一些问题。特别是幽门螺杆菌经过口口传播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我们大人要改掉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如不要替孩子尝饭共用同一双筷子,绝对不要咀嚼饭后再口对口喂孩子,我的建议是给孩子单独盛饭单独碗筷,并定期消毒。但建议准备消毒柜,保持餐具干燥。 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己的家人传染的,源头就是来至成年人,最常见的有:吃饭不用公筷夹菜;口对口喂食、亲吻、唾液排出体外,污染水源、食物,接触有Hp污染的水和食物,这些都是儿童典型的传播途径。 查出来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也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可能处在与人体共生的状态,也可能发挥部分好的作用。甚至有研究报道称,彻底清除了HP之后,反而出现严重腹泻、胃部不适的症状。 上面也提到,不是所有携带HP的人都有症状,甚至如果不体检,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携带有HP。所以如果无任何不适症状,又没有家族性的消化性溃疡史、胃炎以及胃癌家族史的话,根除不了也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大家被HP引发胃癌吓怕了,如果有诊断明确的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增生息肉,或者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等,再或者就是经常性的胃痛、反酸烧心、胃胀等问题,还是建议积极治疗一下。

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90例临床分析

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90例临床分析 自从1984年warren和marshall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后,20多年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是胃癌重要的诱发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最新的研究表明hp的致病性与菌型差异、敏感的年龄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1]。作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90例hp感染者血清中多种hp抗体,并依此对hp进行免疫分型,探讨不同血清分型hp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本科门诊及住院病人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21~58岁,平均37.7岁。均经胃镜检查诊断确诊为hp阳性;其中内镜下胃十二指肠无病变者为对照组,共15例,其余75例为病例组,并依据病理诊断分为慢性胃炎(cg) 31例,胃溃疡(gu) 12例,十二指肠溃疡(du) 23例,胃癌(gca) 9例。 1.2 方法幽门螺杆菌免疫印迹检测试剂盒选用深圳××有限公司。抽取待检者静脉血1.5~2 ml,分离血清,按说明书操作。将提取的hp全菌体抗原(含有caga、vaca和尿素酶a、b亚单位等)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分子量大小不同依次分开,电转印至印迹膜上,与待检者血清反应,如果被检血清中含有hp抗体,会与印迹膜上相应hp抗原结合,加入酶联第二抗体和显色剂,hp抗原位置即出现显色带,与hp抗体标准区带比较,即可判断出何种hp感染。 1.3 hp感染判断标准hp i型:免疫印迹技术显示caga和/或vaca抗体阳性;hp ii型:免疫印迹技术显示仅尿素酶抗体阳性,caga和vaca抗体阴性;hp阴性:caga、vaca和尿素酶抗体均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90例确诊的hp感染者中,免疫印迹检测hp抗体阳性88例,阳性符合率97.78%。病例组中hp i型阳性率在慢性胃炎(cg),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胃癌(gca)中分型结果见表1。 表1 90例hp感染者免疫印迹分型结果(n,%)略 3 讨论 近年来对hp生物学特性、分型和致病作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hp致病因素中,空泡形成毒素(vac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起重要作用。国外研究将hp分为两型[2],i型hp菌株能产生空泡毒素(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可破坏细胞顶端连接复合体的结构及功能。caga不仅能够破坏顶端连接,而且干扰上皮细胞分化,降解基膜,使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及细胞黏附性,伸出迁移伪足,具有侵袭性[3];因此i型hp能导致广泛的组织炎症,促使溃疡病的发生发展。ⅱ型hp为不产生细胞毒素菌株,即caga和vaca阴性株,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一)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之一,许多研究表明,Hp感染后能导致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此外,人类胃粘膜上的Hp持续存在也增加了胃癌和胃淋巴瘤发生的风险。最近从成人中获得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的一生中感染Hp的最主要年龄阶段是在儿童期,尤其在生后最初几年内,可见儿童是受Hp 侵袭的最危险人群〔1-3〕。但Hp能否在胃粘膜定植又是由儿童期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所以研究儿童人群中Hp感染状况与Hp感染相关因素及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发生关系已成为儿科胃肠医师现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就Hp在小儿中的流行以及与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一)Hp感染流行率:来自成人的文献资料显示,Hp在人群中的流行取决于患者所居住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个人的经济状况和年龄等因素。在一项不考虑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对17个不同种族3000多名无胃肠道症状的个体所进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p感染率在55~65岁是62%,在25~34岁是35%〔4〕,即Hp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据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儿童与青少年中一般很少有Hp定植,5岁以下更是少见,50岁以后,50%以上的患者有感染的依据。Prieto等人〔4〕报告91例Hp患者,其中9例是5岁以下患儿,在法国3.5%的患者在10岁以内感染,与此相反的是在发展中国家Hp 感染率较高,10岁的儿童即有一半感染Hp,在阿尔及利亚、冈比亚等

国约有45%~90%的儿童是在10岁内感染了Hp。Hardikar等〔5〕调查澳大利亚本国及从国外移民的147例无症状儿童中的Hp,发现Hp总的感染率很低,仅为14.3%,但是从发展中国家移民来的儿童Hp感染率(25.8%)明显高于西欧移民及澳大利亚白种人(5.9%)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Hp感染率之间呈反比关系〔6〕。有学者研究了儿童家庭的经济收入与Hp感染的关系,也发现家庭的经济收入与Hp感染的流行率之间存在负相关;从人种分析,黑色人种感染Hp比白色人种更多见。来自澳大利亚西部和加拿大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较成年期容易获得Hp感染,此外发现出生较早的较出生迟的个体具有更容易获得Hp感染的危险〔3〕。有学者调查了南非Bloemfontein 地区儿童,结果发现在儿童中Hp感染率不仅很高,而且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3月~2岁为13.5%,2~5岁为48.5%,5~10岁为67.3%,10~15岁为〔7〕。总之Hp在儿童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有着非常高的感染率。 (二)Hp感染的可能途径:Hp感染的环境宿主至今未阐明。但近来有关的观察发现家猫可能是Hp的自然宿主〔8〕,但用动物传播给人的模式的金标准分析,从猫广泛传给人类是不可能的,所以还需进一步研究观察。因为Hp能在各种水生态系统中生存,有作者提出污染的水可能是Hp传播的另一种模式。更多的依据证明Hp是从人到人的传播。多伦多的一项研究发现74%的父母和82%的儿女同胞有Hp-IgG血清抗体阳性,并经培养证实有Hp感染〔9〕。同样的研究在对照组仅存在于

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欧美指南解读 ESPGHAN

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欧美指南解读ESPGHAN/NASPGHAN,2017年 2017年6月,欧洲及北美儿童胃肠肝病与营养学会联合颁布了关于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指南,这项指南针对的是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本文就该共识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及解读。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在儿童期获得,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病因,但与成人不同,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者很少会发生这些严重的并发症。此外,在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还有可能有利于感染者生命后期免疫系统的发育。 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引起胃黏膜炎性反应,但绝大多数儿童感染者没有症状。目前没有研究证据支持一些儿童的功能性疾病(如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因此,在决定对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之前,应明确该决定是否对儿童具有明确的获益。 由于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风险-获益比具有年龄相关性,且一些抗生素不宜或禁用与儿童、青少年,因此,与成人不同,对于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征应当比成人严格。 1对于胃肠道症状临床调查的首要目标是明确症状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仅限于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溃疡病患儿的消化道症状,但对于非溃疡性胃肠道症状,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病因,如针对这些症状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能并不能改善患儿的消化道症状。对于怀疑器质性疾病导致腹痛的患儿,建议进行内镜检查明确诊断,而不是进行无创的幽门螺杆菌检测。 2a在内镜检查时,建议仅在确定患儿需要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时,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细菌培养检测。 2b如果只是在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决定是否进行根除治疗之前,应当与家长/患儿充分沟通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及获益情况。 2c不建议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策略用于儿童。 由于目前证据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仅对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具有缓解作用,除非临床怀疑或内镜确诊消化性溃疡,否则不建议采用有创性的方法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当胃镜检查发现结节性胃炎而不伴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时,只有在确定准备给患儿进行根除治疗时,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及细菌培养检测,以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可能是在患儿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尤其在幽门螺杆菌高感染地区。对于不伴有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其在儿童期很少会导致患儿出现症状或者进展到严重的并发症,其原因可能与儿童感染幽门螺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