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精)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精)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精)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精)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

课程名称: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摘要】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在旅游业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新型旅游者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本文尝试性地对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类型作了划分,并归纳其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权威部门的调查统计报告为案例,分析了当前旅游者的网上消费行为,以期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鏊.

【关键词】互联网络旅游者消费行为

l.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成为快速增长的中国网民群体的一道风景

1.1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民规模的扩展

在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范围内,目前全球接人互联网的用户人数超过10亿.而随着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中国也日益普及.且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最权威的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oiNIc 200r7年7月18日最新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l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比20015年末新增了25(0万Iqle.与2006年同期相比.网民数一年内增加了3900万人,从罔1可以看到,2002年6月到2004年12月.中国互联I司用户数经历了大规模的高速增长,增长率最高的2002年12 月,达到75.4%,之后速度放慢

下来,但增长率依然都维持在25%以上;而接下来的1年半里(2004年12月一2006年6月,增长回归理性.逐渐稳定下来,增长率维持在18%左右;从2006年底开始,又开始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06年12月增长速度再次超过20%,达到23.4%,而200r7年6月,增幅则达到了31.7%.标志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阶段.

此外.根据著名的艾瑞(iResearch咨询公司的研究预测,预计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过2.5亿人,达到2.62亿人.届时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将占到世界份额的25%.根据iReseareh的预测(图尹,2003—2010年间, 在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保持稳步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但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将逐步放慢;中国互联网用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比重以2—3%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据此推测,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和增长率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将在2010年前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艾瑞市场咨询分析还认为, 互联网用户规模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网络经济蕴涵着巨大的推动力.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进入快速,持续,平稳的发展阶段,反之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相应的各种网络服务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1.2网民中的旅游者

中国每年数以千万的网民数量的增长,对中国和世界互联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日益成为国人更丰富的消息来源和更便捷的沟通手段.而这些网民当中, 绝大多数都有过旅游的经历.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网民学会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作为新的载体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旅游消费.这就是互联网络背景下催生的新型旅游者.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DcQ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

(1中国互联网旅行预订服务商营业收人规模发展迅速.2006年的中国互联网旅行预订服务商营收规模已经达到13.6亿元,而预计接下来的两年里.营收规模均将以超过40%的速度迅速增长,2007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9.2亿元,而2008年将增至27.5亿元。

(2中国互联网旅行预订服务用户规模快速发展. 2006年中国互联网旅行预订服务用户规模已达到6200万人.据DCcI的预测,2007年中国互联网旅行预订服务用户规模预计会增长18%,达到7316万人,而2008年将增至9218万人,增幅达到26%

由此可得.2006年运用互联网进行旅行预订的人数已占到网民总数的45%回,接近半数的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旅行预订.这表明"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作为购买旅游产品的新载体和新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此外.根据全球著名的传媒机构尼尔森公司针对中国3000名网络用户所做的在线调查表明,有近3/4的在线消费者在过去12个月(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的时间里曾在国内进行过一次或者以上的休闲游(至少离家一个晚上.他们当中超过半数(53%的人旅行了2 一3次.有16%的人至少旅行了4次.

互联网络大大拓宽了现有旅游者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沟通手段.而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凭借其与旅游业之间的众多天然适应性得到了迅猛发展.给旅游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途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型旅游者逐渐演变成为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新型旅游者.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转的强劲发展态势,这种新型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会继续壮大,他们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2.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类型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络背景"

这里的"互联网络背景"专指利用国际Intemet(国际互联网及基于Intemet网络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技术,而不包括诸如EDI、Intranet(企业内部网等其它类型的网络技术. 2.1.2"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

在经济学人的眼里,旅游者就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它始终遵循着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在社会学者眼里,旅游者就是社会背景中的"社会人",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进行活动;行为学研究者则认为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就是一个"刺激

一反应"的机械人;心理学家则觉得旅游者应该是享受旅游体验的情感人……可以说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旅游者的认识都有自己的道理. 本文把旅游者理解为一个"系统人",也就是说把旅游者放在大系统的背景中去看待.这个大系统可以理解为旅游者自身的心理循环系统和由互联网络及现实世界共同编织而成的外部社会,及自然

环境系统共同形成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旅游者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的内心世界总是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碰撞.并在内外环境能量的碰撞和交换中协调着自我,又通过各种行为影响着外部社会,平衡着心理.也就是说,一方面,互联网络影响并

改变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他们的种种变化也影响和决定着互联网络的未来.这就是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

2.2.2网络主导型旅游者

该类型旅游者不仅利用互联网查询旅游信息,而且还在网络上安排旅游计划,进行旅游预订,完成旅游付款等系列内容.利用电子商务方式来购买部分或全套旅游产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成为他们完成一次旅游消费的最好载体和工具.网络主导型旅游者是互联网络技术发展下的新兴产物,他们代表了旅游业新的发展动向, 而且也将成为未来旅游者的主流.国外的旅游电子商务研究中,通常把这类用户称为预订者(Booh璐(杨路明.巫宁.2007,他们是真正使用电子商务手段在网上预订旅游产品的人.

2.2.3网络辅助型旅游者

该类型旅游者把互联网作为旅游前,中,后阶段的辅助手段,~般情况下只利用互

联网获取旅游信息,有的也利用BBS论坛,留言簿等进行网上沟通.在信息查询和网

上咨询结束后,依然通过传统的线下交易方式购买旅游产品.这类旅游消费者兼具传统旅游者与网络旅游者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在借助网络作为工具方面与网络主导型

旅游者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在观念上又具有同部分传统旅游者相似的保守特性,他们是传统旅游者向网络旅游者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类型的旅游者. 国外的旅游电子商务研究中.通常把这类用户称为浏览者(Lookers(杨路明,巫宁,2007.显然,浏览

者意味着互联网络越来越被看成一种重要的旅游信息传播媒介和一种重要的旅游宣传媒体.

2.2类型划分

根据旅游者对互联网络及电子商务的使用状况,把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划分为三种类型:

2.2.1传统型旅游者

该类型旅游者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网络对于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虽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还会依照传统的消费方式去购买旅游产品和获取旅游信息.限制因素主要包括:

(1主观上不愿意: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守旧,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认为网络

不可靠.这以中老年旅游者和乡村旅游者居多.

(2客观上不允许:一类是受自身受教育程度制约的旅游者,难以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还有一类则是由于所生活的地区.网络尚未普及到位. 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型旅游者将不再是未来的主流.

3.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特征

3.1个性化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个性化."个性"是一个心理学用语.它是~个人在思想, 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人们个性化的释放提供了一个巨大而自由的空间.在互联网络的背景下.人的个性心理得到了充分展现.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不仅共享信息资源.更可以像演员一样扮演起各种虚拟人物的角色.甚至一个人可以有多重身份.即所谓的角色丛,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化地定制所属身份,且一般都无需承担责任风险.个性化在此得以淋漓尽致的释放和发挥,"芙蓉姐姐"的走红就是现代人个性化彰显到极致的一个特例.

个性化的旅游者在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兴趣,选择和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组合等方面有不同于其他人的需求.由于有先进的网络技术作后盾,每一个旅游者都可以通过在信息量巨大的数据库中进行查询,从而轻松地获取使他们对来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服务做出最佳"价值"决策的所有信息,使其具有了立即了解对他们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的事件的能力. 进而自己组合不同的线路,机票,酒店等元素(当然也可以参考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有价值的建议,然后将自身独特的旅游需求传达给旅游网络服务商或旅游产品经营者,最终形成一个完全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3.2主动性

互联网络以其独特的互动方式改变了旅游者和旅游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即旅游消费由厂商推动(push 转向消费者拉动(pull.在传统的消费方式下,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旅游产品供应商占有的信息远远大于旅游消费者,产品的既定性(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只能是供应商,消费者不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只能在既定的产品中选择,个体的局限性(旅游者因其个体性而不具备与旅游产品供应商整体上的抗衡力等因素使得旅游者成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消费者始终被厂商的观念所引导,无法加入到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上来.但是当网络出现以后.一来信息不对称性得到了改善,旅游者占有了大量的旅游信息.自然增加了主动选择的机会; 二来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使得旅游需求的处理能力大大增强.网络型旅游者和网络辅助型旅游者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个性化,主动地通过网络查询信息,输送请求,选择旅游产品.然后再把定制好的成形的产品"拉" 到手上..此时,消费者实际上参与了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因而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另外,网络上大量的

和旅游相关的社区,论坛把单个的旅游者集中到了一起, 其中不乏一些旅游经验老到者,这就从总体上强化了旅游者的主体地位,使其在与旅游供应商之问的互动中更加主动.更加具有优势. 与众不同,他们希望在他们的自由时间里面可以自己说了算.包括出行方式的选择,交通工具的选择,住宿设施的选择,旅游线路的选择等等,旅游经营者只需要给他们做好后勤服务即可,未来国际旅游市场"散客化" 的发展趋势正是旅游者独立性,个性彰显的结果.此外. 现代旅游者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喜欢冒险.

现在个性化的专项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就是迎合了旅游者的这一特点. 3.3 独立性随着个性化时代的来临,现代旅游需求明显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旅游者愈发凸显独立性.旅游在本质上讲求的是旅游者追求一种愉悦,求知的心理历程和一种体验愉悦,快乐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和经历完全是个人主观上的感受.比如, 有的游客必须要住五甲级酒店才会觉得舒适,而有的游客住在农家客栈里就会感到很愉悦.E 时代,互联网络给旅游者提供了彰显个性的绝佳平台: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 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自由舒畅的沟通交流渠道等等. 使得被压抑和潜藏的个性都给激发了出来.一部电脑, 一根网线,在任何时间段,只要手指轻触键盘,鼠标一点,就可以轻松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和产品. 个性的激发, 加上互联网的推动,旅游者愈发喜欢 3.4 随意性旅游研究机构的调研表明.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的随意性特征不断增强.Auliana Poon 在她的《旅游: 技术与竞争战略>一书中概括了新型旅游者的一系列特点.认为:新型旅游者趋向于进行"更具弹性的旅游". 现代社会的旅游者" 通常拥有更频繁的短期休假",并且 "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旅游活动常常 "为冲动所驱动.行为随机,行为难以预测.度假没有计划性,预定行为常常发生更动".(杨路明,巫宁.200r7 例如:从前,出国旅游总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向旅行社预订,现在.逢公休假日或旅游黄金周就可以到外国走一趟.至于国内目前实行每周 5 天工作制,许多人往往积累 3—5 天时间就报名参加双飞团到国内任何一个城市旅游.事前并无周密计划.临时报名即可办妥一切手续.网络的特点正迎合了旅游者的这种变化:丰富的信息源,随时随地的信息查询和产品定购满足了弹性化的旅游行为;网络的动态性,随机性更是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新型旅游者需求易于变化,随意性强的特点.这些都从根本上说明了网络对新型旅游需求的适应性. 4.网络主导型旅游者和网络辅助型旅游者的网上消费行为分析网络主导型旅游者和网络辅助型旅游者的网上消费行为分析网络主导型旅游者(预订者和网络辅助型旅游者 (浏览者之间的比例往往是旅游电子商务实施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旅游企业要据此选择自己的电子商务战略——仅仅在网上发布信息,把网络当作宣传的渠道. 还是建立复杂的电子商务预订系统,开展网上营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Mc发布的《第 2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7 年 7 月中,对互联网应用较为典型的网上求职,网上理财和网上旅行预

订等三个领域进行了专项调查.其中,"网上旅行预订" 的专项抽样统计调查.一共包括"网上旅行预订的使用程度","网民选择网上旅行预订的原因","网民在网上预订的旅行产品","网民对网上旅行预订不满意的地方" 等四个方面. 4.1 网上旅行预订的使用程度网上旅行预订的使用程度根据调查结果统计表(表 1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绝大多数网民都会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旅行提供相关服务(包括网上预订和信息查询.两种方式都使用的比例达到 97.7%,只有 2.3%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使用网络进行与旅行预订相关的事务;第二,使用网络的旅游者中,网络主导型旅游者(预订者和网络辅助型旅游者(浏览者的人数比例大体相当,分别占到 49.5%和 48.1%;第三.在网络主导型旅游者(预订者中,完全利用电子商务方式来购买旅游产品的比例还是相当有限的.只占 7.4%;绝大多数还是采用网上预订和网下预订相结合的方式(占42.1%, 但二者谁的利用率更高.在此难以确定.从这个角度分析,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尚未真正成熟,没有被许多旅游者高效率地利用起来. 这表明:首先,反映了现代人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造成的,互联网络快速,便捷的特性正好满足了他们既想旅行又不想为旅行预订多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心理;其次.现代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严格受时间,地点制约的产品购买方式.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购买到需要的旅游产品. 而互联网和旅游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消费途径而言, 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方便性优势,选择范围优势,支付手段优势,价格优势等等,其发展趋势是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 4.3 网民在网上旅行预订的旅行产品网上旅行预订的使用程度调查项目比例可以看到,"机票"是预订比例最高的. 占到 65.2%;其次为"酒店".占 57.5%;"旅游线路"的预订比例为 30%;"景区门票" 和"餐饮"的预订比例我的出行全部通过网上预订我既在网上预订.也在网下预订不在网上预订,只在网上查询信息不在网上预订.也不在网上查询信息则相对较少,分别只有 20.8%和 19.9%;对交通工具的租赁预订比例最低,仅为 19.9%. 这表明:首先,由于航空公司和酒店是旅游业中应用电子商务最早的行业和部门, 各方面的技术手段,服务体系也相对最为完善和成熟,因此.被网民的接受程度也就最高;其次,对单项旅游产品的预订比例明显高于整套旅游产品,说明现代旅游者的"自助化"倾向明显,这符合世界旅游市场 "散客化"的发展趋势. 4.2 网民选择网上旅行预订的原因数据显示:选择网上预订最普遍认可的三大原因分别是"节省时间","可以

随时订购"和"方便异地订购".分别占到被调查者总人数的 73%,57.9% 和 53.4%.此外,"支付方便","选择余地大","价格便宜"也成为相当比例网民选择网上旅行预订的理由.

4.3 网民在网上旅行预订不满意的地方从数据来看.网民对网上旅行预订不满意的地方比较多.11 项备选内容都有一定的选择比例.其中对"注册个人信息填写太多"的不满意程度最高,比例占到 43%;其次为"预订产品的更换/退订比较困难", 占到37.1%;认为"查询信息繁琐" 和"反馈信息慢" 的比例分别为 27.4%和 26.6%.不满意程度位列第三, 第四;其它还有诸如.订单填写内容多","查询速度慢","可以支付的银行卡种类太少","提交订单系统反应慢",.预订结果与实际不符"等等.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网民对网上旅游产品在购买程序,支付手段,交易过程,产品的种类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信任感.这种不信任主要来自于网民对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以及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网上信息准确性和网站信誉的不确定心理. 这反应出旅游电子商务无论是硬件和软件的使用上依然很不成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的提高.制约了网络主导型旅游者规模的发展速度.此外,旅游网络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也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5.总结总结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日益迅猛地扩展着, 并且不可逆转地影响和改变着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新型旅游者就是互联网络技术在旅游业广泛运用和发展下的产物.互联网络不仅大大拓宽了旅游者的信息来源渠道和沟通手段,而且在互联网络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给旅游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途径和手段, 旅游者与网络及电子商务的"亲密接触"日趋变成家常便饭之事,驱使着越来越多的传统旅游者逐渐演变成为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新型旅游者.无论是网络主导型旅游者,还是网络辅助型旅游者,都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和迅捷.对它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和电子商务悄然影响和改变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当然,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在我国旅游业的运用时间还不长,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如银行结算不够通畅,市场运作规范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作保障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者对网络的信任和接纳度,进而影响了新型旅游者队伍的壮大速度.相信随着网民结构的大众化和网络生存的普及化, 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妥善地解决.网络和电子商务

对网民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拒绝到接受,从怀疑到信任,从否定到肯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观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新型旅游者的队伍也将不断壮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正如巫宁,杨路明所言:旅游者对互联网信息渠道的依赖.对电子商务购买方式的逐步接受.这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来自需求方面的基础和动因."(杨路明.巫宁.2007 注释: 注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第 2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2007.7:9.

llnp://www.i,,marchsr∞p.咖.en/Report/C,'apII. asp· 26.2% 25.1% 24.1% 21.8% 20.6% 15.4% 6.6% http://field.doci.咖.en/H/07/01—31/183433546. shtral.

http://field.dcei.tom.en/影 07/01—31/183433546. shtral. 2006 年同民总人数参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200r7 年 7 月 18 日最新发布的<第 2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统计数据,为 1.37 亿人 o 由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更为精准的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消费行为统计的资料,根据广义上旅游者的概念,本文均把进行"旅行预订"的网民界定为旅游者. http-//tnat.worldbyd 日 https://www.doczj.com/doc/3c12953036.html,/fenxview 一9538.htm.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2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7.7:58—59. 参考文献 1.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社会学研究.1996,(6:93—102 2.石奎.网络时代旅游消赍者行为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4,23(9:45—46 3. 扬路明 , 黄刚 , 巫宁 . 旅游消费与电子商务的相互作用 [J]. 思想战线,2004,30(3:117—121 4.邓道林.旅游者消费行为引导策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5 5.杨路明,罩宁.现代旅游电子商务教程(第 2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邱洁威,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讲师.旅游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旅游世界遗产.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摘要:本文从对传统消费者行为分析入手,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以及与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消费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探索适应网络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变化。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出发,结合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因素,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行为,主要包括四类重要消费者行为:网络渠道选择行为、网络消费者信息搜索行为、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网络消费者在线评论行为。在如今社会网络消费已日益普及的时代,传统消费依然无可替代,对传统消费者行为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网络消费者行为、购买决策、影响因素 正文:传统消费要经过渠道终端,渠道多级。消费者在终端实物观看,冲动购买。网络消费者行为指人们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而选择、购买、使用及处置产品或服务时介入的过程和活动。消费者行为包括与购买决策相关的心理活动和实体活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经历的步骤,这些步骤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产品和服务需求到评估一项购买的总体过程。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传统购物模式有

很大差别.①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多, 没有商店营业面积限制.它可以包含国内外的各种产品,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地域的优势.在传统商店中,无论其店铺空间有多大,它所能容纳的商品都是有限的;而对于网络来说,它是商品的展示平台, 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只要有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可以把世界的各类知名品牌全部放在上面展示出来.②网络购物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作为网络商店,它可以24小时对客户开放,只要用户在需要的时间登录网站,就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消费者大多都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③购物成本低.对于网络商品购买者,他们挑选,对比各家的商品,只要登录不同的网站,或是选择不同的频道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可以直接由商家负责送达,免去了传统购物中舟车劳顿的辛苦,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降低.而对于传统购物来讲,这一点是无法达到的.④网络商店库存小,资金积压少.网络商店中很多商品一般是在客户下订单后再进行商品调配,不需要很多库存,从而减少资金的积压. 因为网络购物中,商家可以通过消费者下订单与配送商品的时间差,进行商品的调配,而传统商店就需要在顾客选购商品的同时提供商品.⑤商品容易查找.网络商店中基本都具有店内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通过搜索,购买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购买者寻找商品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具有很多优势.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_林增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0卷第4期 Vol.10-No.4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a 林增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 [关键词]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摘 要]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消费行为的简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80(1999)04-0021-04 An Analysis on Tourists'C onsumption Behaviour Mode L IN Zeng-x ue (Guilin I nsititute of T ourism,Guilin541004,China) Key words:t ourist;consumpt ion behaviour;mo de;psycho lo gical facto r;env ir onmental factor Abstract:O n the basis of study method o f co nsumer s'behaviour mo de,the paper analyses t ourists'consump- t ion psycholog y and env io rnment in the st atic and dynamic state as well as in the aspect o f eco no my and no n- eco nomy fact or s.M eanw hile a simple mo de o f tour ists'co nsumptio n behav io ur is pro po sed.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是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发生,并随着消费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同其他消费行为一样,旅游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对消费行为的实际观察表明,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习惯性、不可逆性、模仿性和复杂性等一些特性。国内有的学者(刘纯,1986)认为,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质是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动过程,并根据消费心理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涉及了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信息加工、环境影响、比较、选择、购买过程及其产品评价等,它不仅包括了消费者心理学的所有方面,还为调查研究的一些特定变量提供了一个总的结构关系。 国外研究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专家学者很多。不过在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模式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更好的问题上,他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正统的、主流的经济学家主张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并对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如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但是,许多专门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却反对这种做法,认为传统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模式只涉及到消费者购买“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为什么”他们采取那种方式购买的问题。因此这些学者(F.M.尼科西亚,1960;J.F.恩格尔,D.T.科莱特,D.B.布莱克韦尔, 1973;C.G.瓦特尔)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引入了大量的变数,建构了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从多方面解释了消费者的行为,认为其消费行为完全符合所购买商品或产品的效用最大化原则。通过对变数因素分析、归类,发现影响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大类。 我们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将要对适合于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过程做一个描述。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因素分析结果,在考察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的静态分析 使用静态分析方法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描述时,可以不考虑时间序列,而只就影响消费行为的方式、方 a[收稿日期]1999-10-18 [作者简介]林增学,男,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副主任,讲师。

第四章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教案

课题: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课时:6课时 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13秋商务、14春商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中国网民特征及上网条件 2、认识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 3、掌握消费品市场的购买模式分析办法,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做简单的分析。 4、知道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5、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学习热情。通过问题讨论、自我阅读、师生一起共同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构成 2、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网络营销工具、网络消费者 二、导入新课 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是制定网络营销战略计划的前提、基础。分析网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动机,才能为有效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企业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正确的网络营销策略。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互联网络环境分析 1、互联网在中国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2、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受到资金持续追捧。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披露的投资事件达30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数为17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约为3.78亿美金,平均单笔投资金额约为2225万美金。 3、云计算近两年在国内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降低了创业初期成本投入。 云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的话题之一,其便利和优势不必多说。创业公司人才、资金短缺,都将会成为创业路途中主要的问题。云服务的面世和普及恰恰可以帮助创业公司克服这些问题。创业公司可以在付出较少成本后,就可以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云服务。

旅游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分析

旅游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分析 在旅游世界的情境中,人们脱离了日常生活世界中各种规则的限制,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旅游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分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 旅游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现象,根据常识,我们也可以对旅游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旅游者总是离开日常生活的地方到异地去,过一段时间还会回到生活地。这表明旅游有两个基本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这两个特征表明旅游是与日常生活相异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有可能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不同。为了把旅游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区分开来,凸显旅游的特征,有学者(谢彦君,谢中田)提出了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概念。“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现象学的世界观。谢彦君教授对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做了小小的、仅仅表现在外延上的修正,他所指的生活世界,是专指相对于旅游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由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一些偶然事件所构成。本文中生活世界即指潜在旅游者未出游时日常所居的世界。它包含了构成潜在旅游者日常生活的所有事件的总和,但唯独不包含(或充其量仅仅局部地包含或重叠于)旅游世界的事件。而旅游世界将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崭新世界。首先,在空间上,旅

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其次,在时间上,旅游者在异地所度过的时间,相对于生活世界所拥有的完整的时间而言,都将是一种逸出,并且是短暂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旅游的两个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与生活世界比较旅游世界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在消费者行为学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情境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在旅游世界这个特殊的情境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二、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攀高 在旅游世界的情境中,人们脱离了日常生活世界中各种规则的限制,谢彦君教授认为此时人们就会出现个人对自身责任约束松弛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具有明显的挥霍倾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消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上的消费,也可以说旅游者消费包括购买旅游产品(可以供人审美、寻求愉悦)、旅游媒介产品(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非日常性的特殊用品)的消费,还包括满足旅游过程中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消费品。旅游者虽然对整个旅游过程的整体消费会有个大体的预算,但是面对旅游世界中复杂的消费对象,再加上,在这个新奇的旅游世界看到的多是陌生的、新颖的东西

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行为特 征分析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逐渐普及,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以互联网为营销平台,传递营销信息使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发生巨大的变化,网络营销应运而生,这一新的营销方式无论从理论基础、手段、特点,还是营销理念、内涵方面都对传统的营销方式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强调企业与消费者双方在互动沟通中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是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网络营销是围绕着消费者开展一切活动的,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已经来临。这一现状促使企业必须去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与心理,研究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以需定产,这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售,改善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在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网络经济时代,对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是从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现实探讨了当今的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显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网络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 网络消费者;消费行为;营销策略;网络营销

Abstract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grew in popularity, people's consumption idea,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consumer's position is undergoing significant changes. On Internet marketing platform, transfer the marketing information makes the traditional market marketing mix strategy change greatly, network marketing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new marketing mode whether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or marketing idea, connot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way has made an impact and influence, emphasize both sid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communication in realizing their own interests in satisfy consumers' requirements, and are the basis of personalized needs enterprise to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profit, so the network marketing is around consumers conduct all activity, the demand of consumer is enterprise developing marketing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urthermore,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supply and demand of society has happened in reverse, consumer dominant buyer's market has come. This status promote the enterprise must go to study consumer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variou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nsumer behavior, to DingChan, such ability to promote the sale of our products,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So, in consumer dominant network economy er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etwork consumer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network condit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ality in China are discussed today's network marketing existence significant problem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o adapt to networ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Keywords: Network consumers;Consumer behavior;Marketing strategies;Network marketing

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市场,是由一群上网的人群所组成,也可以看成是不同分块的市场的集合。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如何利用互联网产生经济效应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对互联网条件下消费者行为改变的研究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传统条件下消费者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消费行为模式与消费特征,因此在了解网络消费者行为之前有必要对传统消费者行为进行阐述和分析,传统消费者和网络消费者同为商品的购买者,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如今社会网络消费已日益普及的时代,传统消费依然无可替代,对传统消费者行为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消费者行为网络消费市场网络消费者行为网络营销策略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一)消费者变被动为主动 由于现在的网络非常便利,所以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以前会利用各种手段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对比,并积极地去查看已经使用过该产品的消费者的评价。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下的购买决策会更加谨慎,因此消费者会主动地获取商家、产品的一些信息。同时网络消费者会积极主动的去联系卖家,然后进行购买。 (二)网络营销中消费者与商家的互动性增强 在传统的消费方式下信息的沟通模式是一对多,也就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这种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沟通要复杂的多,沟通模式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互动的。消费者也从传统情况下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发布者,因此,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已经从单方面的传递转变为双方交流。 (三)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较差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切实地体验产品和商家的服务。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

某产品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1、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7个问题(6W1H): 什么人构成购买市场?(Who)购买者(Occupants) 消费者需要购买什么?(What)购买对象(Objects) 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Why)购买目的(Objectives) 是谁在进行购买行为?(Who)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 在什么地方购买?(Where)购买地点(Outlets) 在什么时间购买?(When)购买时间(Occasions) 用什么方式购买?(How)购买方式(Operations) 上述7个问题都包含以英文字母O开头的关键词,西方市场营销学家将这些决策归纳为研究消费者市场的“7O”研究法。 营销人员在制定消费者市场的营销组合之前,必须先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例如,某照相机厂生产和销售照相机,营销人员必须仔细分析以下问题: 照相机的市场由那些人构成? 目前消费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照相机? 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这种照相机? 那些人会参与这种照相机的购买? 消费者在哪些地方购买这种照相机? 消费者在什么时候购买这种照相机? 消费者怎样购买这种照相机? 2、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3、参与购买决策的人 4、购买决策类型 5、购买决策过程

非处方药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随着新的医疗保险办法的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出台,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公布,病人自主治疗意愿的增加,大量零售药店出现了,消费者从公开渠道及充足货源里购买非处方药物的机会大大增加,药品零售额快速增长,非处方药市场充满机遇。 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进入零售市场,希望通过广告和促销,建立自己的非处方药品牌,获得经济效益。在这一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公司直接向消费者进行营销的能力,即制定有效的非处方药市场营销策略并付诸实施的能力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研究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之上。消费者市场需要研究:谁是购买者;购买对象;购买目的;购买行为;购买时间和购买地点。购买者行为需要研究:购买者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是怎样做出决策的?典型的购买过程 一、非处方药消费者市场 (OTC是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医药行业术语中特指非处方药)OTC消费者市场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1、非处方药的购买者是谁?(什么样的人构成某产品的购买市场?) OTC药品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OTC药品的购买者是:成年人;有一定的疾病判断能力,能较为准确的判断病的类别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药品使用经验;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来源,可以自主支配药品费用;文化程度高的人和医疗保健意识更强的人;工作节奏快的人 2、该市场顾客购买什么样的OTC药品?(目前消费者市场需要什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范文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王先生:35岁,某船运公司部门经理,月薪4000元,从小在北方长大。 王太太:32岁,某中学历史老师,月薪1800元,在长大。 儿子:8岁,上小学二年级 爷爷:60岁,爱好书画,参加过中越战争 一个周末的夜晚,王先生一家在客厅里看电视,王先生拿着遥控板毫无目的地翻动着,寻找着好看的电视节目,儿子安安静静坐在他旁边,屏幕翻到旅游卫视,电视画面为迪斯尼乐园儿童游乐的场景。顿时,儿子大叫了起来:“我要去那儿玩,妈妈,我要去那儿玩。”妈妈平静地回答他说:“儿子,我跟你说,那是在日本,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去玩啦?”儿子来劲了,大声叫道:“不行,不行,我要去日本,我要去那儿玩。” “行,放假了爸爸带你去玩。”爸爸敷衍道。 10点钟过后,孩子睡着了。先前儿子大闹的场面还在妻子脑海中浮现。 妻子对丈夫说:“你不是每年有一次带薪假期吗?” “咋啦?”丈夫不解的反问道。 “咱们家房子也买了,儿子现在还小,爸爸有退休工资,日子还算稳定。你看人家老家,每年都出去玩一次,咱们还是在结婚前出去过好几次,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该出去看看,同时让咱儿子也长长见识。”妻子问答道。 “恩。”丈夫作出了回应,但没有说什么。 “暑假快到了,你看能不能把你的带薪假期移到暑假,咱们暑假也出去玩一次。”妻子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好吧,不过到哪里去玩呢?”丈夫表示赞同。 “这样吧,你查看一些资料,看哪里比较好玩。”妻子对丈夫回答道。 接下来,王先生在平时上班的同时,特别留意了一些旅游消息,偶儿也在上网查一些资料。 王先生开始查了一些国著名旅游线路的资料,如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丝绸之路等,这些旅游线路对他有相当强的吸引力。他在电视里看过九寨沟的一些画面,那里的水美得可以让人忘记一切;他想去,的水、的桥以及纳西族人安逸祥和的生活方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他还想到丝绸之路去看看,去追寻骞的足迹,去领略中华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他想去的地方的太多了,王先生一时拿不定主意。他想到了妻子,妻子是中学历史老师,喜欢看人文景点,特别是一些历史遗迹。他想,能不能找到一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重的旅游线路。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摘要] 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方法, 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 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旅游消费行为的简单模式。 [关键词] 旅游者; 消费行为; 模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是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发生, 并随着消费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同其他消费行为一样, 旅游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对消费行为的实际观察表明, 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习惯性、不可逆性、模仿性和复杂性等一些特性。国内有的学者( 刘纯, 1986)认为, 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质是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动过程, 并根据消费心理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涉及了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各个方面, 如信息加工、环境影响、比较、选择、购买过程及其产品评价等, 它不仅包括了消费者心理学的所有方面, 还为调查研究的一些特定变量提供了一个总的结构关系。 国外研究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专家学者很多。不过在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模式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更好的问题上, 他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正统的、主流的经济学家主张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 并对模式进行定量分析, 如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但是, 许多专门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却反对这种做法,

认为传统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模式只涉及到消费者购买“什么”的问题, 而没有回答“为什么”他们采取那种方式购买的问题。因此这些学者(F . M. 尼科西亚, 1960;J. F . 恩格尔, D. T . 科莱特, D. B. 布莱克韦尔, 1973; C. G. 瓦特尔) 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 引入了大量的变数, 建构了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从多方面解释了消费者的行为, 认为其消费行为完全符合所购买商品或产品的效用最大化原则。通过对变数因素分析、归类, 发现影响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 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 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大类。 我们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将要对适合于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过程做一个描述。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因素分析结果, 在考察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 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 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的静态分析 使用静态分析方法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描述时, 可以不考虑时间序列, 而只就影响消费行为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例如, 旅游者为什么购买旅游产品(why) ? 购买什么样的旅游产品(what) ? 怎样购买(how) ? 在哪购买(whe e) ? 何时购买(when) ? 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就属于静态分析的方法, 它考察的是影响消费行为方式的各种原因及消费行为本身的状态, 而不考虑消费行为的过程及其变化。 (一) 经济因素

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研究

目录 一.绪论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二.网上消费者分析 1.网络消费者及其需求 ⑴网络消费者的特点 (2) ⑵网络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3) 2.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⑴诱发需求 (3) ⑵收集信息 (3) ⑶评价比较 (3) ⑷购买决策 (3) ⑸购后评价 (3) 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1.信息因素 (4) 2.人口因素 (4) 3.文化因素 (5) 4环境因素 (5) 5.社会因素 (5) 四.企业的营销策略 1. 树立网络营销观念,加强网络营销模式的推广 (6) 2. 采用新的、先进的营销理念 (6) 3.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7) 五.结论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研究及营销策略 一. 绪论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并因之产生了新鲜的事物,网络营销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消费和购物模式,给企业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网络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传统的消费行为相比,呈现出新的特征。例如,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主动消费;对购买的方便性的要求增强;更加注重价值和信息等。与此同时,企业则有必要认真审视在此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特征的新的变化,在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时分析产生这些新特征的产生的原因,并据此采取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 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简要的分析了在新的网络时代,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在这些特征条件下,企业应如何针对新的形势采取的网络营销模式。 二. 网上消费者分析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人们的需求一般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延伸发展的,而在网络消费中,人们的需求是由高层次向低层次扩展的。所以网络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需求既有相类似之处,也有区别。 1.网络消费者及其需求 网络媒体的的普及产生出新一代消费者,他们被称为网络时代的消费者。这些互联网的E人类,年轻、富有、文化较高,男性居多。 ⑴网络消费者的特点 全球通信设施赋予每位消费者接近世界各地任何一种产品的服务信息的能力,他们注重自我,头脑冷静,擅长理性分析,喜好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好胜心强,但缺乏耐心。网络消费者还具有如下特点: ?需求个性化 ?缺乏对产品的品牌忠诚度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江西南昌 摘要:大学生旅游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大学生在求知心理、好奇心理、解脱心理等动机影响下,加入到 旅游大军之中,但因其消费水平的偏低,必然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行为;旅游动机;旅游 旅游这一新的消费热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 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然而, 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 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们必须对 大学生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其特点,从而 进行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观因素,是需要的表现形 式,旅游动机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因。大学生旅 游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求知心理。在一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 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商学院在校本科生的调 查问卷中,-%.#/的被调查者回答外出旅游是为了开阔 视野[&]。可见,一批知识型学生旅游者为了探寻艺术的 真谛、物种的奥秘以及人类的生存,不惜风餐露宿,日夜 兼程,大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气概。

!、好奇心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不“无奈”。 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压抑,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全部就是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课余生活被挤压得毫无色彩可言,尤其是对那 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生活无异于心灵禁锢。进入大学后,“出去开开眼界”自然成了合理要求。 ’、解脱心理。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繁忙的学习 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高度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精神长期得不到松懈,这将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负作用。为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紧张心态,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不失为“缓解心灵压力”的良药。 %、顺从心理。有些大学生自己本来并没有旅游的念 头,但因朋友怂恿或老乡、同学相邀,也就跟着出门“转一转”。 #、时髦心理。生活是一台戏,人们不满足仅仅作为 观众,而希望登上舞台展示一番自己的风采。旅游正是 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之外表现自己,提供了一座“大舞 台”。[!]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的束缚而充分地主宰自我,同时更可领略到一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繁”的超 凡脱俗的境界。旅游产品可谓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产品之一,旅游行为也是最时髦的行为之一。为了赶时髦,好向别人夸耀,自然要出去“走一走”。

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分析(一)

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分析(一) 摘要]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通过玩家的活动,网络游戏中与游戏外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反映了很多经济规律。本文笔者就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游戏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及需求状态,初步研究分析了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关键词]网络游戏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 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游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而对于我们个人消费者而言,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休闲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工作节奏较快的城市,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游戏来交友和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本文中,笔者就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游戏中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初步分析。 一、欲望和效用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归宿是效用,对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也不例外。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是一种心理现象。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欲望是有层次的,当人们较低层次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新的欲望,因此人们的欲望是多种多样而且是无限的。笔者认为,在对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时,应该包含两个体系:一是从游戏外部来看,消费者对网络游戏的需要的欲望;二是从游戏内部来看,消费者对网络游戏内虚拟物品及虚拟现象的需要的欲望。 效用是指网络游戏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它是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并且经济学中所提到的效用除了具有主观的特点之外,在伦理上还是中性的,即衡量是否有效用只需要看它是否满足人的欲望,而并不需要评论这个欲望是好是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个中性的环境中,通过效用分析来研究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 同样的,对应欲望的体系划分,我们将欲望实现的满足感——效用也分成两个层次:一是从游戏外部来看,获得游戏时间的效用;二是从游戏内部来看,获得虚拟物品或产生虚拟现象的效用。这两个层次的效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无论怎么划分,效用最终都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那个参与游戏并操作游戏中角色的消费者,并且第一层次的效用是第二层次效用实现的基础,第二层次的效用实现又会刺激第一层次的欲望实现要求。没有人会不花费一点游戏时间就获得自己心仪的虚拟物品——就算是别人帮你代打,你总要登陆游戏吧;也没有人在获得了心仪的虚拟物品后就立刻放弃游戏放弃自己的展示机会。两个层次效用的区别在于,第一个层次的效用是获得了一种娱乐方式的满足感,它的可替代性很强,但就这个层次来看,完全可以用体育运动、卡拉OK等其他娱乐方式来代替网络游戏时间;而第二个层次的效用是获得一种指定“物品”的满足感,它居于游戏内部,可替代性很弱,你很难在游戏中找到和你心仪的虚拟物品一模一样的替代品。为了便于分析说明,下文中我们把第一个层次的效用简称为网络游戏的效用,而把第二个层次的效用简称为虚拟物品及虚拟现象的效用,这样也就有了对应的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观察消费者行为并进行推论来证实。那么,对于网络游戏的消费又是否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呢? 1.网络游戏的边际效用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消费者从它那里获得的效用首先从外部来看就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满足感。而能够提供休闲娱乐满足的方式方法很多,所以网络游戏应该存在很多的可替代品。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参与网络游戏的玩家绝大多数并非所谓的职业玩家,他们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没有工作的收入,又何谈休闲娱乐呢?所以从这些角度来分析,网络游戏的边际效用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容摘要:网络经济是当前经济领城中的热点问题,网络营销是市场营梢中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网络环境之下,市场营销的对象也由市场或是细分市场逐步转变为个体消费者。了解网络消费者的特征、心理需求、购物动机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本文从网络营销的背景出发,借助于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果,得出网络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归纳了我国网络消费者群体特征,并归纳总结出九点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 一、问题提出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市场营销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网络营销阶段。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而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虚拟市场中竞争游戏规则和竞争手段都有别于传统市场,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一些资源在网络市场营销中可能会失去优势。因此企业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搬入网络营销,而必须重新审视网络虚拟市场,树立新观念,开创新思维,研究新方法。 从营销的角度讲,网络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一对一的互动沟通,了解消费者的要求、愿望及改进意见,将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改进为小群体甚至个体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满足,契合了现代营销观念的宗旨。因此,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网络营销作为具有极大经济潜力和实用价值的全新的领域,形成了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网络营销迎合了市场营销思想的变革,通过简化营销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突出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为营销思想的革命提供了一个先进高效的工具。 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则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

关于三亚亲海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调查报告

三亚亲海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 ----调查报告 班级:高尔夫0901班 日期:2012年6月3日 目录 概要-----------------------------------------------3 调查问卷-------------------------------------------4 调查结果及分析-------------------------------------8 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分析----------------------------8 存在问题---------------------------------------21对策及建议-------------------------------------2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23 中国消费者购买模式图------------------------------25 “购买行为研究模型6+1”--------------------------25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 26 SWOT分析----------------------------------------27 PEST+G因素分析----------------------------------28

波特五力竞争分析--------------------------------30 概要 三亚亲海旅游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但是入岛交通不太便利,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对于内地的旅游客源还应加大宣传的力度。海上的娱乐项目比较单调,没有什么创新,旅游项目设施的技术含量不高,管理不是很完善,专项的资金不足,这些都阻碍了“亲海旅游”项目的发展。而且受纵多因素的制约,需要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诱导,也要开发更多的有特色的项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来海南旅游的人逐年增加,三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逐年的提高。我们小组做了关于亲海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游客们“亲海之旅”中的购买行为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 我们小组这次做的调查问卷(打印为正反面一页): 三亚市亲海旅游项目消费者购买行为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我们是三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为了改善三亚市亲海旅游项目的服务质量,带给您更好地旅游体验,我们特此开展此次调研活动。希望您抽出几分钟时间,配合我们完成此次问卷调查。本问卷纯粹为学术研究而设计,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对于问卷中涉及的一切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谢谢您的配合!本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旅游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王先生:35岁,重庆某船运公司部门经理,月薪4000元,从小在北方长大。 王太太:32岁,某中学历史老师,月薪1800元,在重庆长大。 儿子:8岁,上小学二年级 爷爷:60岁,爱好书画,参加过中越战争 一个周末的夜晚,王先生一家在客厅里看电视,王先生拿着遥控板毫无目的地翻动着,寻找着好看的电视节目,儿子安安静静坐在他旁边,屏幕翻到旅游卫视,电视画面为迪斯尼乐园儿童游乐的场景。顿时,儿子大叫了起来:“我要去那儿玩,妈妈,我要去那儿玩。”妈妈平静地回答他说:“儿子,我跟你说,那是在日本,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去玩啦?”儿子来劲了,大声叫道:“不行,不行,我要去日本,我要去那儿玩。”??? “行,放假了爸爸带你去玩。”爸爸敷衍道。 10点钟过后,孩子睡着了。先前儿子大闹的场面还在妻子脑海中浮现。 妻子对丈夫说:“你不是每年有一次带薪假期吗?” “咋啦?”丈夫不解的反问道。 “咱们家房子也买了,儿子现在还小,爸爸有退休工资,日子还算稳定。你看人家老李家,每年都出去玩一次,咱们还是在结婚前出去过好几次,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该出去看看,同时让咱儿子也长长见识。”妻子问答道。 “恩。”丈夫作出了回应,但没有说什么。 “暑假快到了,你看能不能把你的带薪假期移到暑假内,咱们暑假也出去玩一次。”妻子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好吧,不过到哪里去玩呢?”丈夫表示赞同。 “这样吧,你查看一些资料,看哪里比较好玩。”妻子对丈夫回答道。 接下来,王先生在平时上班的同时,特别留意了一些旅游消息,偶儿也在上网查一些资料。 王先生开始查了一些国内着名旅游线路的资料,如九寨沟—黄龙、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丝绸之路等,这些旅游线路对他有相当强的吸引力。他在电视里看过九寨沟的一些画面,那里的水美得可以让人忘记一切;他想去丽江,丽江的水、丽江的桥以及纳西族人安逸祥和的生活方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他还想到丝绸之路去看看,去追寻张骞的足迹,去领略中华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他想去的地方的太多了,王先生一时拿不定主意。他想到了妻子,妻子是中学历史老师,喜欢看人文景点,特别是一些历史遗迹。他想,能不能找到一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重的旅游线路。 一天,王先生下班回家,看见爷爷和儿子坐在一起,爷爷正给儿子讲越南的一些情况。爷爷参加过中越战争,对越南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王先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他想,他们一家人从来没有到国外去旅游过,为什么不到国外去旅游呢?自己刚升迁不久,原计划打算庆祝一下,但苦于工作忙的缘故,一直抽不出时间,现在自己的工作已经进入了正轨,假期咱们一家人就到国外去旅游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