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周易参伍筮法》,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肯定了“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是求卦的筮法。卢泰以为,公元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之以九宫配八卦、四时的占筮方法乃“参伍筮法”也。在西汉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九宫占盘了。卢泰:对“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解释:伍为数词,即五。所谓数指:12345678910 ;其中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在生数和成数中5为尊贵之数,因所有生数和成数皆由5变化而来。如,生数1=5-4;成数6=5+1等等.故,伍有数主数祖之称。伍,《说文解字》为会意词,从人,从五,五的本意是指天地相交。引申为人在旁边观察天地交合的宇宙变化。相参伍也;参做动词,有参拜伍之意。伍字本身,有一人居左参拜(观)五之象。九宫中,伍居中宫,其他四正四隅环立亦显参拜之阵象,故九宫图即参伍图也!另,参即三,伍即五。三五乃三个伍之意。(古时称十五为“叁伍,”此即参天两地倚数之和;参天,指生数中的三个奇数或说阳数135;两地,指生数中的两个偶数或阴数24;参天两地,乃12345的统称。之和为15),九宫中四奇四偶加中五各方向相邻三数之和皆“参伍”三个五(15)也,由此可知,“参伍”实是九宫图的取象和特殊数字结构之变称,另一种称呼。九宫图,即参伍图。而参伍筮法定卦使用的天(后天八卦)地(后天八卦九宫)盘,定局用的时空盘(九宫八卦二十四节令72局)乃是周密完整的体现“参伍以变,错综数”演卦方法的时空盘都是记录天文历法时空布局的九宫盘!它能准确有序地演绎出易经64卦,并经得住“左国”卦例的验证。其旋

转的天盘趣(趋)时而行与地盘相错,时空定位都是实在的而非虚拟想象象征的主观的人为规定。

实用“参伍筮法”操作步骤及举例:

分四步:

一、取时:将起卦时的公历换算成农历;如,公历1997年9月26日21时20分,换算成农历为:丁丑年、已酉月、辛末日、已亥时;(八字算命的四柱)。

二、定局:查看时空占盘和万年历以农历日,(日柱)所在二十四节气位,定出阴阳局、几局。如上,辛未日节气处于秋分(亦即九宫兑位),故应为阴局。(阴局:离宫夏至起至坎宫大雪止。阳局:坎宫冬至至巽宫芒种止。)

;几局呢?据阴阳局与节气对应关系及每局(甲子旬头)上(子午卯酉)中(寅申巳亥)下(辰戌丑未)三元规定,大暑、秋分七一四,辛末日(己巳旬头属中元)为中阴一局。

三、定卦:查阴一局六旬周流表以时辰,定旬头。如上,已亥时,属甲午旬所辖,故旬头为甲午(兑卦值旬)。以旬头所在宫定出值旬卦(兑),同时以时辰下临数(二)定出值时卦(坤)。如上,计算表如此:

甲午乙末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七六五四三二一九八七(甲午对七数,可能是午地支数有七;倒数因是阴局)可见七兑卦为值旬卦;二坤卦为值时卦。至此,己明确了时间、局数、值旬头(值旬卦)、

值时卦,再去安排入九宫。

排宫布局三种办法:↓

一、时方法(定位演卦):就是时为上卦方为下卦展八方得卦。以值时卦为上卦对准地盘八方(八个方向)为下卦,两两组成八个六爻体卦;

二、方时法(定位演卦):是以八方为上卦,值时卦为下卦。

三、时空法(时空定位演卦):是以(天盘)值旬卦落宫为基准(即以值旬卦对准值时卦宫),值旬卦为上卦,落宫为下卦,按坎艮震巽。。。顺序顺展八卦八方定位,,阳局阴局顺序不变。如此,八个方位在同一时辰便可得八个不同重卦(天盘值旬卦转到直时卦的位置,八方重卦)。供选用(占卜方位和问事方位得卦:***卦之***卦,以周易筮之)。

四、占断:参周易卦爻辞断,梅花易数断,纳甲筮法断结合八卦万物类象,阴阳五行,太极原理加联想思维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断卦原则。

国学《周易》赏析

国学《周易》赏析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今人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只在形式上,乃至觉得用文言文的就是国学,对于朴学之类几无任何概念。举例来说,治国学先从经学开始,经,古称六经或六艺,后世经历秦火,几经辗转,乃最终定为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易》以占筮之书,历秦火而独存,没有被焚禁过,六经之中其他经书及六国史书之类都在焚书坑儒中被焚。 国学所含颇为驳杂,又深奥晦涩。许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研究透彻。区区学生,自是不敢妄比先贤,然偶读《周易》亦有所悟。 《周易》是一部论变法的奇书。《周易》的变法序列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这些看似神奇的形象不是凭心灵的任意创造、而是有它物化基础及其实践这个认识环节。《周易》的形象思维之所以能构成应有的体系,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形象模仿,而是具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它表达方式的抽象性和形象本质的客观实在性。所谓客观实在性的内含是说《周易》的六十四卦画序列、属于以天象为坐标的阴阳动态变化,而不是主观的臆造或杂乱无章的拼凑。 许多人都觉得《周易》就是算命所用,是封建迷信。这主要归功于天桥下和街边的老大爷们。但其实不然。《周易》的确多用于占卜,但并不只是占卜。这里先暂且不论述其占卜是不是封建迷信,亦或是不是准确,这涉及神秘学、神学、哲学、数学和部分量子物理学,要论述清楚十分困难,在下没这个本事,也不想费这个力气,所以现在先来讨论一下《周易》所含的哲学。《周易》包含着许多在今天看来依旧值得学习的哲学理念,很值得学习。 正如同先秦的诸多著作,《周易》也拥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周易》的中心思想是“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正是《周易》通篇所述。而“易”字的本意就是“变”,而这个“变”便是天地万物之规律。物体是绝对运动,相对静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文王他老人家比那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早得多。当然,有人会用统一物质物理学和牛顿力学来做出辩驳,那些都是浮云,不要在意。《周易》以阴阳为基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为明暗。明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以天水山雷风火地泽相喻。暗八卦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卦两两相叠,演出共六十四卦,以此来推演事物发展。比如说第十一卦“泰”卦,主卦为乾,副卦为坤,主天副地,以为阴阳通顺,自然吉利亨通。而第十二卦“否”卦则是坤为主卦,乾为副卦,阴阳颠倒便是闭塞。而泰卦与否卦相连,正是泰极否至,否极泰来。暗含天地之道 正如鲁迅先生评《红楼梦》时说道:道学家看到“梦”,儒学家看到“淫”,才子佳人看到“情”,革命家看到“排满”。而《周易》也是这样。道学家看到“玄”,儒学家看到“经”,政治家看到“治”,天桥大爷看到“卜”,而我看到了“道”。

术数学入门基础

远古鸿蒙天地混沌一气,是为无极。 万事万物都从无中来,最后归于无,所以无的概念和有是相对的,易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无与有的关系。 世间万物没有可以脱离阴阳的,阴阳是一个最大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无极和太极也是一对阴阳。所以阴阳是一对,但是并不是说阴阳要混在一起,我们要学会区分阴和阳。 阳主动,主气势,主氛围,就好比四季的时令你看不到春夏秋冬但是却事实存在,阳就好比时令之气一样,看不到摸不着却可以影响万事万物,所以阳无形。阳气是积极向上的,是带领人前进的,是正大光明的。 阴主静,主内在,为实质,就好比花草树木,是五行之气的反映,也是阳气的载体,其作用就是把阳气表现成实质,所以阴是指可以摸到看到的实质的东西,所以阴有质。阴气是寒冷的,潜伏的,使人寒冷而不前,使人阴暗,是暗地里的,偷偷摸摸的。 阴阳是一个大概念,现在说下五行。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有阴阳,火木为阳,金水为阴,土为中性。因为木和火都是向上的,

金水是阴寒的,而土遇火则热,遇水则成泥,性质多变,受其他四个影响故为中性。 五行可以生克 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既是帮助,付出,受生的自然好,但是生出去的自然会有消耗,比如金生水,水是舒服了,金自己却损耗了。 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克是一种对抗,一种矛盾,相克则代表必有事情发生。克是一种相互损伤,比如水克火,水把火浇灭的同时,自己也被蒸发了一部分,而且温度也升高了。 五行中,金主义,木主仁,火主礼,水主智,土主信。 不要看不起这些,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就比如一个人的八字,如果某一个五行比较多说明他的性格会偏向于此,或者梅花中某种五行多卦主可能性格上也接近此五行。 现在再说一下天干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

周易解读三则

周易解读三则:从生日看你是富命或穷命 周易解读——从生日看你是富命或穷命 ▲农历初一日生此日生人,福禄难全,财星拱照,受人引进,事业发达,大有良机,初年平常,中年运到,利路亨通,晚景荣幸,发福之命。 农历初二日生此日生人,性格善良,与人和睦,身体健康,家族缘薄,离祖成家,青年辛苦,兄弟难靠,独立生汁,中年运天,财源广进,男主清奇,女主聪明,成立之命。 ▲农历初三日生此日生人,夫妻和睦,不能偕老,子息克乏,须修身布德,初年多乖,三十有庆,受人提拔,四十盛运,左作右中,环境良好,荣华之命。 农历初四日生此日生人,为人多学,才知出众,少年不宜,中运财好,在家多是非,出外逢贵人,夫妻和顺,家庭圆满,活泼,快乐之命。 ▲农历初五日生末运大旺,与人亲睦,贵人提拔,发达成功,父兄无靠。白手成家。 农历初六日生末运大旺,与人亲睦,贵人提拔,发达成功,父兄无靠。白手成家。 ▲农历初七日生此日生人,性格多变易动,事业浮沉末定,半生波澜风霜,卅五后来佳运,事事如意,女命福禄,守身平和,乃健全长寿之命。 农历初八日生此日生人,性格伶俐,一生安中年成功,父母无缘,离祖成家,出外逢贵,乃富贵荣华之命。 ▲农历初九日生此日生人,身体健全,性格清朗,受人敬受,须事事勉励,勤俭行善,德被乡党,中年平顺,晚景千钟,福分无量,名利长存,慈悲富贵之命。 农历十日生此日生人,为人伶俐,忠诚待人,家族缘薄,离祖成家,缘和四海,少年辛苦,中年开发,晚年大兴,事业通达,艺术成功,安乐之命。 ▲农历十一日生此日生人富有智力,意志坚固,享有决断,至中年虽有横财,不能料事,空放幸运,宜要谨慎,财源循来,福分之命。 农历十二日生此日生人,为人温柔,刻苦耐劳,善好勤俭,多积蓄物,少年不宜,中年大吉,将见名扬,福禄双至,晚年馀庆,家门隆兴,福禄之命。 ▲农历十三日生此日生人,金运可达,福禄有馀,遵守道德,受人敬爱,贵人提拔,命运通达,大有成功,获得幸福,福禄双收,女命富贵,金运之命。

我心目中的黄寿祺先生

我心目中的黄寿祺先生 ——兼谈黄先生的象数学思想 张其成 我仰慕黄寿祺先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我心目中黄先生总给我一种神奇而又神秘的感觉。当我知道黄先生既是经学大师吴承仕的高足、又是象数学大师尚秉和的弟子时,我就有了这种感觉。黄寿祺先生是如何将吴先生考订名物的严谨朴实与尚先生取象运数的敏捷灵悟巧妙地融于一身的呢?黄寿祺先生在象数易学研究方面有何高明洞见呢?作为吴承仕先生的同里后学,又是尚秉和先生象数易学的研习者,我对黄寿祺先生这一独特的师承和博深的学问自然有了一种挥之不去的好奇和探求欲。 尚秉和先生无疑是近现代象数易学第一人,其精深博大的象数学体系可以说是继汉、宋两代象数学之后的又一个新的高峰,他那神奇的象数理论和取象技术常令我击节三叹。作为尚先生的高足,黄先生一定得到过乃师的秘传。可惜晚辈无缘受黄先生耳提面命之教。有幸1996年我与黄先生的公子高宪兄相识,当时我在北京大学随从朱伯崑先生攻读博士,高宪兄则从朱先生做访问学者。从高宪兄儒雅的气质、长者的风范中可以想象得出乃父黄先生的仁德气象。一次午餐,我冒昧地问高宪兄:“令尊在象数、占测方面对您说过些什么?”高宪兄答:“没听他说过什么,他是反对算命的。只是在文革期间有一次他曾说过一句:如果真的生活不下去,就上街摆卦摊去。”我听后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可谓悲喜兼之。 日前,在重庆第五届世界易经大会上,在游完程颐点易洞之后,黄寿祺先生的得意门生张善文先生向我提起一件意外之事,他说他最近得到了一本黄先生批注尚先生《周易古筮考》的珍本,并说黄先生的批注十分详细,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我听后十分欣喜,反复催问善文先生何时整理出版?我知道《周易古筮考》是尚先生象数易学的重要著作,黄先生的批注说明他在象数易学上的确下过很深的功夫。由此更加深了我对黄先生的敬意。 我与善文先生相识多年,虽然各居南北,但作为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的学术委员,研究院每有活动,我们都是要参加的,这样见面的机会就多了。有缘的是我与善文先生还是同门,都是章门之后。善文先生是黄先生的高足,黄先生是吴承仕先生的高足,吴先生又是章太炎先生的高足。众所周知,章太炎先生在经学和小学上有两大弟子,号称“南黄北吴”,“北吴”就是吴承仕先生,“南黄”则指黄侃先生。我的硕士生导师钱超尘先生的老师是陆宗达先生,陆宗达先生的老师就是黄侃先生。细细算来,善文先生是太炎先生的三传弟子,我则是太炎先生的四传弟子,善文先生算是我的师叔了。由此一来对善文先生我就再也不敢以“兄”相称了。更有意思的是晚辈虽然师承“南黄”,却与“北吴”有深深的关系。之所以称“北吴”是指吴先生执教于北平而言,而并非指其籍贯。吴先生乃徽州人,其故居距我的老家不过十里耳。至

《左传》《国语》筮例解析

《左传》《国语》筮例解析 《左传》《国语》中与《周易》和其它筮书有关的记载,共有二十二条。 从这二十二条记载看,基本可以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引证《周易》经文来说明一个问题,或阐述自己的看法;一种是以《周易》或其它筮书进行占筮,以预测事情的吉、凶、祸、福。在有关占筮的记录中,又有一爻变,数爻变,六爻不变等不同情况。现从二十二条筮例中,选取十三条代表不同情况的例子,试解如下: (一)引证《周易》经文说明问题或阐述观点。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用权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这里,医和引了《蛊》卦卦象分析晋侯的病,没有涉及及卦爻辞。 《左传?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瘳语为卿,伯谬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 这里,伯廖只说像?《周易》《丰》之《离》?,并未具体引用爻辞。?《丰》之《离》?,是指《丰》卦上爻由阴变阳,这样就变成《离》卦。《丰》卦上爻辞为:?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意思是有高屋大厦,但家里被阴影遮蔽着,从外向里看,悄然无人迹,三年见不到动静,凶呵! 春秋时代,人们尚未以?九??六?代表一卦的阴阳爻,故伯廖用?《丰》之《离》?的方式,说明他引用的是《丰》卦上六爻辞。这种方式是春秋人谈爻的惯例,在下面的事例中,我们会看得很清楚。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部于蔡墨……对曰:‘……《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由这一段记载,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春秋时代,人们以《周易》占筮或论事,尚无?九??六?之称,故蔡墨称《朝气》卦初九爻谓?《乾》之《姤》?;称九二爻谓?其《同人》曰‘见龙在田’?;称上九爻谓?其《夬》曰?亢龙有悔?;称用九?其《坤》曰‘见群权,无首右’?;称《坤》卦上六爻谓?《坤》之《剥》曰‘龙战于野’?。 在这里,蔡墨旨在引《易》论龙,故只举《乾》《坤》卦中称龙之爻,如?《乾》之姤?(《乾》卦初爻);?其《同人》?(九二爻);?其《大有》?(九五爻);?其《夬》?(上九爻);?其《坤》?(用九);?《坤》之《剥》?(《坤》卦上六爻)等,证明古代真的有龙。 前人杜预在注《左传》时,以为蔡墨将《乾》卦?用九?称作?《乾》之《坤》?,是指《乾》卦六爻由阳变阴。故注谓?《乾六爻皆变?。 尚秉和先生认为:蔡墨举?《乾》之《姤》??其《同人》??其《大有》??其《夬》?等,都是指的一爻变。举?《坤》之《剥》?,也是指的一爻变。这是当时周人称爻的惯例。故于?用九?称?其《坤》?,绝不会指六爻全变,而是泛指该卦之乾爻变为坤爻。尚先生说:?《易》于《乾》坤》二卦之后,独赘曰:‘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曰:‘用六:利永贞。’何也?曰:此圣人教人知筮例也,非占辞也。且专就筮时所遇之一爻言,非论六爻之重卦也。??其曰‘见群龙,无首吉’‘利永贞’者,则所以申明‘九’‘六’必变之义。??使遇此卦而六爻皆变者,即此辞占之,则非也。??‘用九’‘用六’专指三变成一爻言耳。?(上引皆见尚氏《周易古筮考?用九用六解(一)》) 若以筮法考之,尚氏此说确实很有道理。 欧阳修在《易童子部》中也说:?《乾》曰‘用九’,《坤》曰‘用六’,何谓也?曰,释所以不用‘七’‘八’也。乾爻七,九则变。坤爻八,六则变,《易》用变以为占,故以名其爻也。?尚氏之说与欧阳修此论正同。 他们认为,在《周易》筮法中,?九??六?变,?七??八?不变。《周易》以变为占,故以?九??六?作为一卦阳爻与阴爻的代表符号,并于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坤》两卦,设?用九??用六?,告诉人们,凡占筮得老阳之数?九?,此爻须由阳变阴。如遇老阴之数?六?,此爻须由阴变阳。其余遇?七??八?则不变。以此启?九??六?之用。 案之《参同契》:?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所谓?二用?,即指?用九??用六?而言。意思是说,《乾》《坤》两卦的?用九??用六?虽然没有爻位,但占筮时,?用九??用六?的变化原则,却时时周流运行于《乾》《坤》卦的六爻之间。 若按杜预注,?用九?指《乾》卦六爻全变而成《坤》卦,则是?二用?有爻位而不?周流?了。杜预正是这么理解的,故接着在?见群龙,无首吉?名下注曰:?用九爻辞。?如按杜解,?用九?是?爻辞?,则《乾隆》卦共有七爻了,尚秉和先生问道:?古今岂闻有七爻这卦哉??(《周易古筮考?用九用六解(一)》) 杜注虽有不妥,然而也向阳花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若?用九?称?《乾》之《坤》?,只是泛指乾爻变坤爻,而不是指六爻全变,那么,设若蔡墨当初不是举例论龙,也就是说,不是只讲一爻变之卦,而是例称?《乾》之《姤》?(一爻变);?其《遁》?(二爻变);?其否?(三爻变);?其《观》?(四爻变);?其剥?(五爻变);而至六爻全变时,又该如何称谓呢? 对此,尚先生亦未作出正面回答。只是说:?使遇此卦而六爻皆变者,即此辞职占之(按:指?用九?之辞)则非也。?(同上)然而问题在于,使不?即此辞占之?,而是只论六爻全变,若不称?《乾》之《坤》?,又该如何称呼呢? 宋人朱熹可能也考虑到这点不好办,故在《易学启蒙》卷四中说:?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棗这是折中之辞。 杜预是古人,又是名家,所以他的这段?用九?注,引起后人不少争论,仿据《左传》文意而考之,问题仍未得到圆满解决,故稍费笔墨,对此问题作如上辨析。 (二)以《周易》或其它筮书进行占筮。 1.首先,我们选几例一爻变的记载。《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亨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曰,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 这里记载了晋臣狐偃劝晋文公去勤见周襄王(当时襄王被狄后击败,流落在郑国汜地)晋文公听了狐偃的建议后,先让卜偃以龟甲卜一下,得到?黄帝战于阪泉?的吉兆,文公还是不放心,再主用蓍草占筮一下,结果演算出的卦为?《大有》

道解《周易》

道解《周易》 大道至简,玩索而有得。 如果您相信《道德经》,那么就按照它里面说的去玩(修行),如果您喜爱《易经》,那就静下心来玩玩(阴阳八卦)。玩是开心地实践!只有在玩时,你才能全然地投入!会玩是一种修行,玩能玩出“禅定”。您只有在玩时,你才能心无旁骛,体验到什么是“活在当下”! 玩能玩出真知,玩可以玩出超越。经典等着我们去陪她玩,需要我们不断修改,不断超越,不需要我们的迷信它。它的思想恰恰鼓励我们“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正如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导弹,不还是从“爆竹”玩出来的么?正如功能不断增加的手机,不还是从“大哥大”玩出来的么? 《周易》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起源,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活水。 不懂《易经》就不能全面真实地读懂中华文化。 从而“触类旁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文化是包含万有的智慧源泉,是能让你彻悟的“万经之王”。里面拥有无比灿烂的大千世界,只是喜欢她的你现在还没有找到一扇打开它的门!终有一日,你打开那扇门时,

会在打开们的刹那,被她那里面“无所不有”的风景所倾倒,被他那“无比玄奥”又"如此简约"的至理所折服··· “玩懂”《易经》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祖根,才可以对整个人类文明,乃至自然大道“一览众山小”。 让我们一起通过“玩”——继承中华文明“最本源”的能量,探索里面包含万有的奥秘(像二进制的发现一样),并激发出其中巨大潜能,不断“创新进取”自强不息!我们可以相信,将来我们可以不断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现在很多人说“现在是末法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大家不会玩“法”,不会玩,就没有一个能够创新超越的,要知道世上没有一个法是究竟完美的(只抬头仰望圣贤的垂怜,而不踏踏实实地修行实践),人们只顾眼前得失,往往舍本逐末——“以术御道”而非“以道御术”。渐渐的,佛法、道法当然要衰微了!道法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发扬”,最起码,要有人敢于“正本清源”吧!(这一点当今净空老法师行的最殊胜)。 继承——心诚即可,很多人会做。发扬——却需要智勇双全,

易经思想

易经思想 一.易经的自然观 普遍认为易经起源与占筮。一方面这种观点本身值得商榷,另一方面即使起源于占筮,但《易经》占筮与纯粹的巫术是有区别的。易经占筮的依据一方面是《易经》的自然观,另一方面是《易经》的辩证法思想。 《易经》系词上传一开始就阐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成,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周易系词上传》第一章)这说明《易经》是以宇宙的构造形象为依据的。宇宙有阴阳,阴阳造万物,宇宙生成的自然规律也就成了万事万物的行为规范。人的吉凶也是由所涉及的事物本身的性质和运动造成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系词来理解《易经》的自然观是十分不全面的,而要真正找到《易经》的自然观要从八卦的形成和阴阳二气的相生相克原理来理解。系词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一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词上传》第十一章)这里的无极就是宇宙生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两仪是指宇宙生成过程中阴阳对立元素出现;阴阳对立元素的对立统一的辨证运动变生成各种事物;而事物的相生相克变决定各种事物的吉凶。 对于宇宙的生成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迷。我所接触到的有两种理论,一种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的尺度无穷小,

而且无限紧密。在这种条件下,所有科学定律并因此所有预见将来的能力都失效了。如果在此时刻之前有过些事件,它们将不可能影响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可以不理它们,因为它们并没有可观测的后果。由于更早的时间根本没有定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说,时间在大爆炸时有一开端。”(霍金《时间简史》) 另一种科学理论是以热力学为基础的进化物理学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当给系统供给能量,复杂系统便从平衡态逐步向非平衡态演化,从而进入了系统的进化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一个很有兴趣的问题是对“死”的定义。热力学把“死”定义为平衡态,即,混沌态。而把“生”定义为时间有序和空间有序的非平衡态。由“死”转变为“生”是由系统外部供给系统能量所形成的有序结构。普里高津把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宇宙生成的图景:在宇宙生成之前是一种混沌态,当外界给它供给能量以后,就逐步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正如中国哲学描述的那样:轻轻者上浮而为天,沉沉者下凝而为地。 我个人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更能够清楚的描述宇宙的生成过程,并对整个宇宙的运动图景也做了准确的描述。比如,太阳系、银河系都是有序运动,而无数的星系又组成有序的星系集团,这些都是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并且是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准确解释的。 很显然,易经对宇宙的生成的描述与耗散结构理论是非常接近的。为此,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就非常欣赏中国哲学,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周易参伍筮法》,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肯定了“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是求卦的筮法。卢泰以为,公元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之以九宫配八卦、四时的占筮方法乃“参伍筮法”也。在西汉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九宫占盘了。卢泰:对“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解释:伍为数词,即五。所谓数指:12345678910 ;其中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在生数和成数中5为尊贵之数,因所有生数和成数皆由5变化而来。如,生数1=5-4;成数6=5+1等等.故,伍有数主数祖之称。伍,《说文解字》为会意词,从人,从五,五的本意是指天地相交。引申为人在旁边观察天地交合的宇宙变化。相参伍也;参做动词,有参拜伍之意。伍字本身,有一人居左参拜(观)五之象。九宫中,伍居中宫,其他四正四隅环立亦显参拜之阵象,故九宫图即参伍图也!另,参即三,伍即五。三五乃三个伍之意。(古时称十五为“叁伍,”此即参天两地倚数之和;参天,指生数中的三个奇数或说阳数135;两地,指生数中的两个偶数或阴数24;参天两地,乃12345的统称。之和为15),九宫中四奇四偶加中五各方向相邻三数之和皆“参伍”三个五(15)也,由此可知,“参伍”实是九宫图的取象和特殊数字结构之变称,另一种称呼。九宫图,即参伍图。而参伍筮法定卦使用的天(后天八卦)地(后天八卦九宫)盘,定局用的时空盘(九宫八卦二十四节令72局)乃是周密完整的体现“参伍以变,错综数”演卦方法的时空盘都是记录天文历法时空布局的九宫盘!它能准确有序地演绎出易经64卦,并经得住“左国”卦例的验证。其旋

转的天盘趣(趋)时而行与地盘相错,时空定位都是实在的而非虚拟想象象征的主观的人为规定。 实用“参伍筮法”操作步骤及举例: 分四步: 一、取时:将起卦时的公历换算成农历;如,公历1997年9月26日21时20分,换算成农历为:丁丑年、已酉月、辛末日、已亥时;(八字算命的四柱)。 二、定局:查看时空占盘和万年历以农历日,(日柱)所在二十四节气位,定出阴阳局、几局。如上,辛未日节气处于秋分(亦即九宫兑位),故应为阴局。(阴局:离宫夏至起至坎宫大雪止。阳局:坎宫冬至至巽宫芒种止。) ;几局呢?据阴阳局与节气对应关系及每局(甲子旬头)上(子午卯酉)中(寅申巳亥)下(辰戌丑未)三元规定,大暑、秋分七一四,辛末日(己巳旬头属中元)为中阴一局。 三、定卦:查阴一局六旬周流表以时辰,定旬头。如上,已亥时,属甲午旬所辖,故旬头为甲午(兑卦值旬)。以旬头所在宫定出值旬卦(兑),同时以时辰下临数(二)定出值时卦(坤)。如上,计算表如此: 甲午乙末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七六五四三二一九八七(甲午对七数,可能是午地支数有七;倒数因是阴局)可见七兑卦为值旬卦;二坤卦为值时卦。至此,己明确了时间、局数、值旬头(值旬卦)、

周易古经白话解(下经)

周易古经白话解(下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咸(三十一) 经文: 咸(1):亨,利贞。取女,吉(2)。 初六:咸其拇③。 六二:咸其腓④,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⑤,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⑥。 九五:咸其脢⑦,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⑧。 注释: ①咸:卦名。有感应,交感之意,引申为夫妇之道。 ②取女,吉:娶此女,则吉利。取,娶。 ③咸其拇:脚拇趾感应而动。拇,即脚大指。 ④咸其腓;腿肚子感应而动。腓(fēi),腿肚子。 ⑤咸其股,执其随:大腿感应而动,操执(身体)随之而动。执,操执。股,大腿。 ⑥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往来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相法。憧憧,心意不定、往来不绝。尔,你。 ⑦咸其脢:脊背感应则动。脢(m?i),背。 ⑧咸其辅颊舌:(此喻说话时)因感而牙床、面颊、舌头齐动。辅,牙床。颊,面颊。今译: 咸:亨通顺利,宜于守正。娶女,吉。 初六:脚大指感应而动。 六二:腿肚子感应而动,凶。居家不出,吉。 九三:大腿感应而动,(身体)随之而动,前往则困难。 九四:占问吉,悔事消亡。来往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想法。 九五:脊背感应而动,无悔。 上六:(说话时)因感而牙床、面颊、舌头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三十二) 经文: 恒①: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贞凶②,无攸利。 九二:悔亡③。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④。 九四:田无禽⑤。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⑥。 上六:振恒⑦,凶。 注释: ①恒:卦名,长久的意思。 ②浚(jùn)恒,贞凶:求之太久,占问则有凶。汉帛《易》之“浚恒”与上六爻“振恒”皆作“夐恒”。夐,古人解作“求”。此正与《象传》:“‘浚恒’之凶。始求深也”相符,由此而考之,“浚”、“振”、“夐”皆以音近通假,故皆可作“求”解。即求之太久,占之则

周易的流派

《周易》的流派 《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巨著,历代都受到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们的关注,春秋末期《易传》对《易经》进行了注释及发挥。《易经》及《易传》合称《周易》,易理精湛,是我国哲学及自然科学的胚基。因此,历代探索《周易》者甚多,从先秦至近代注释发挥《周易》之著作竟三千余部,浩瀚的易林形成了中国的易学史系统。其渊博的易理对中国的哲、史、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哲学家、文史学家,自然科学者们无不奉以为圭臬。 《易经》是《周易》的本经,团属儒家的经典,故称为经,为六经之首。凡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其中,每卦六爻,卦又有卦名与卦辞,爻有爻题与爻辞,因是以筮占形式成书,故未被秦始皇烧毁而得以保留下来。本书主要通过卦、爻辞占卜人事吉凶,客观上是对上古社会的反映,蕴含有一定的哲学雏形。《易传》是继《易经》之后最为闪光的著作,是易林中的明珠,中同文化的瑰宝。《传》对《经》的注释大大地超过了《经》原有的水平,《经》《传》交相辉映,合三千多《周易》系列书籍文献,组成了一部交融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的伟大文献系列,成为炎黄文化的宝贵财富。 《易》学是“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周易》的研究,从汉代开始,大致分为象数派及易理派两大流派,《易传》多以象数解“经”,而《论语》、《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则为义理派不谈象数。受上述影响,对《周易》的研究历代皆分为两大派,汉代为象数派的开山,魏、晋朝为理义派的先河。所谓象数派是以取象(即取八卦所象征的各种物象)来阐述卦辞和爻辞,加“乾”取象为天,“坤”取象为地。在汉代以《易纬》为代表,《京氏易传》及《周易章句》、《焦氏易林》等亦为取象派的典型。取义派是以卦意来解释卦辞及爻辞的,如对坎卦,不取水象而取“陷”义、“险”义,以一阳陷二阴之中;乾卦不取天象,而取“健”义、“刚”义;坤卦不取地而取“柔”,此说以魏晋王弼《周易注》为代表,两派各有特色,对《周易》的研究皆具有积极的意义。宋代大儒朱熹把义理和象数相互发挥,对《易》学的研究起到了互补作用。中医学偏于象数派,但也渗入了理义观点,明〃张景岳《类经图翼》著名的《医易义》便是以象数及理义互参立论的典作。 对《周易》的研究,以汉代和宋朝为两大代表时期,汉代偏重于训诂,注释而少发挥,比较墨守原文不敢越雷池一步,宋代则不然,敢于大胆发挥,其特点为象义并重,自魏晋王弼择重取义后,受其影响宋朝即分为取象派及取义派两大流派。元明以来,象数派与理义派发生对峙,客观上推进了易学的发展。 汉代是易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易学的重要著作,如孟喜的《周易章句》、焦赣的《焦氏易林》、京房的《京氏易传》、苟爽的《周易注》、虞翻的《周易注》等,皆为汉代易学的主干。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及郑玄所注《易纬》八种,亦都是汉代《周易》研究的重要成就,总称为汉易,汉易的特点为以象数解义,故属于象数派。 汉代对《周易》研究的主要成就为《易纬》系列问世,“纬”是对“经”的佐翼,六经皆有纬,《易经》之纬为《易纬》,成书于西汉,为易经疏注的名著,经传之羽翼,对《周易》影响很大。惜已佚。后经东汉〃郑玄注主要有:《易纬〃乾凿度》、《易纬〃乾坤凿度》、《易纬〃坤灵图》、《易纬〃稽览图》、《易纬〃乾元序制纪》、《易纬〃通卦验》二卷、《易纬〃辨终备》一卷。其中以《易纬〃乾凿度》、《易纬〃乾坤凿度》、《河图纬》、《易纬〃坤灵图》等最为有名,《易纬》也是象数派,是《易经》的羽翼,在易学史及哲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其中阴阳理论对中医学的影响较大。《易纬〃乾凿度》、《乾坤凿度》、《坤灵图》,被汉代经师列为《易经》的翼佐(十翼之一),说明该书在易林中的地位(十翼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录》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东汉《易纬〃乾凿度》、《易纬〃乾坤凿度》、《易纬〃坤灵图》)。汉代除《易纬》之外《京氏易传》对《周易》的影响亦较大。 除系辞、彖、象之外,《说卦》、《序卦》、《杂卦》及东汉《易纬〃乾凿度》,《易纬〃乾坤凿度》、《易纬〃坤灵图》等在“易林”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汉代对《周易》的主要贡献是郑玄注的《易纬》系列珍籍,以及京房、孟喜、焦赣、虞翻、苟爽、魏伯阳等的《京氏易传》、《周易章句》、《焦氏易林》、《周易往》、《周易参同契》等著作,其影响都很大。此外唐〃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宋代大儒朱熹的《周易本义》、程颐的《易传》、元朝〃宝巴的《周易奥义》,明清时期王夫子《周易内传》及《周易外传》都是研究《周易》的重要文献。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乾为天第一 【原文】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①乾,卦名。《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

_周易_筮法中的数学模型

收稿日期:2002—03—17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0J K 116) 作者简介:孙广才(1958-),男,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副教授. 《周易》筮法中的数学模型 孙广才 (渭南师范学院数学系,陕西渭南7140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周易》筮法的探讨与分析,给出了筮法的数学模型.指出:《周易》筮法处理了一个模4同余的数学问题,其中蕴含了同余的概念与思想. 关键词:周易;筮法;同余 中图分类号:O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02)05-0055-02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Divining Method in Zhou Yi S UN G uang 2cai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Weinan T eachers C ollege ,714000Weinan ,China ) Abstract :By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divining method in Zhou Y i ,the paper provides a mathematical m odeling of divining meth 2od ,and points out that divining method in Zhou Y i deals with a mathematical problem of congruence of m od (4),which contains congru 2ence concepts and thoughts. K ey Words :Zhou Y i ;divinig method ;congruence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用书,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经典著作,其地位居“六经”之首.它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周易》从一诞生,就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历代象数派学者对《周易》的研究中,数学是贯穿始终的.《易》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 本文主要探讨《周易》筮法中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思想. 1 《周易》筮法简介 《周易》是用“数”来占的一种占筮之术.其筮法记载于《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扌力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劫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 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这段文字记述了上古蓍算卦的方法和过程,简略而隐晦,后人难以理会,多有不同解释.南宋朱熹在《易学启蒙》中对此有详尽的辩证,后被奉为释《易》的经典.其大意如下: 《周易》算卦用蓍草五十策,去其一不用,只用四十九策.其推演过程分为三变(以求出一爻),每变又分为四个步骤(即四营). 第一变:将49根蓍草任意分为两部分:从其中一部分取出一根,挂于一旁,不参与下一步运算;将两部分蓍草分别每四根一组数出,每部分所余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把两部分所余之策连同挂一之策取出,则对所剩之策进行第二变. 第二变:将第一变所剩之策按第一变同样方法揲之以四,去掉所余之策,对所剩之策进行第三变. 第三变:将二变所剩之策按同样方法进行第三变. 最后将三变所剩之策再除以四可得六、七、八、九之一数,据此可决定一爻,六为老阴,七为少阳、 2002年9月第17卷第5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nan T eachers C ollege Sept.2002 V ol.17 N o.5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乾为天第一 【原文】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①乾,卦名。《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

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云在飘行,雨在降洒,繁殖万物,赋予形体。太阳运行,升上降下,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有规律的运行。这种运行变化,形成季节气候,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天的功德超出万种 物类,给万国带来普遍的康宁。 【注释】①彖(tuan团去声),《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

周易筮法

周易筮法 筮:shì<动> (会意。从竹,从巫。“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本义: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称“筮”)同本义 筮,易卦用蓍也。——《说文》筮于庙门。——《仪礼·士冠礼》 筴为筮。——《礼记·曲礼》尔卜尔筮。——《诗·卫风·氓》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四年》 又如:筮卜(用蓍草及龟甲占卜吉凶);筮仕(初次出仕做官。古人将出仕必先占吉凶,后因称出来作官为出仕);筮验(占筮的证验);筮短龟长(龟卜较筮占灵验);筮人(掌卜筮的人;司占卦的人);筮问(卜问);筮决(以筮卜决定);筮宅(埋葬时,筮卜坟墓位置的适当与否);筮氏(卜筮者);筮日(行卜筮礼仪之当日) 《周易》《系辞传》关于筮法是这样讲的: “天—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烽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天一地二”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天地是什么意思,注疏没讲清楚,很多书都没讲清楚,朱熹《易本义》用河图、洛书解释,当然更不对。其实天地并不神秘,天地就是阴阳,也就是把自然数划分为两类,单数叫做天、叫做阳,双数表奇数,地代表偶数。一三五七九是奇数,称作天数。二四六八十是偶数,称作地数。天数地数,奇数偶数,叫法不同,实际是一回事,都是对立统一的意思。 这里从一讲到十,十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据民族学认为,人类早期只认识二,之后认识三,认识五,然后终于认识十。每认识一个数,都是一个艰难的进步,不是容易的事情。苏联学者柯斯文著的《原始文化史纲》说:“落后部落的语方中,二仅仅间味着一件整个东西的一半”,发展到十,那就很不简单了。我们的祖先把十视作盈数。数字发展到十,好像满了似的。古人把万也视作盈数。《左传》庄公十六年:“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把十视作良数、盈数。杜注说:“数满于十”。孔疏说:“《易系辞》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至十而止,是数满于十也。”又《左传》闵公元年说“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古人认为数至十已满,至万为最大,所以把十叫做小盈,把万叫做大盈。“万物”的“万”表示最多的意思。《左传》僖公四年孔疏说:“十是数之小成。”因为古人特别看重十这个小盈、小成之数,所以《系辞传》讲筮法时从十以内的天数地数说起。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五”就是一三五七九这五个数。“地数五”就是二四六八十之五个数。亦即十以内的五个奇数和五个偶数。五位相得,是一与二相得,三与四相得,五与六相得,七与八相得,九与十相得。“各有合”是五个天数合到一起等于二十五,五个地数合到一起等于三十,二十五与三十相加等于五十五。这就是“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周易》的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正是由五个天数与五个地数合成的五十有五的变化产生的。“五十有五”的变化产生七八九六四个数字。由七八九六的变化产生爻,由爻组成卦。所谓“成变化行鬼神”即指此而言。 《周易》筮法开始于天地之数。所谓大衍之数,就是由一至十这十个天地之数相加而来。《系辞传》讲“大衍之数五十”,其实应该是“五十有五”。这一点我们应该确切地知道。古书脱掉了“有五”二字。后人不察,做出各种解释。十三经注疏的解释,奇奇怪怪,通通错误。朱熹的解释也是错误的。总之,向来就是当“五十”来解释。实际上,汉代的《易纬·乾凿度》中也说“五十有五”,不是“五十”。我在一九三九年写的《易通》那本书里,强调了这个问题。高亨同志后来赞成并采用了我的说法。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筮的时候用四十九根蓍草,不是用五十五根。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过去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姚信、董遇、王弼,通通都没讲对。朱熹说:“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非人之智力所能损益”,也不对。筮法用四十九,不用五十五,本没有什么奥妙。大衍之数五十有五,是自然数,筮法是人为的。用四十九根蓍草,因为用四十九能得出七八九六,得出七八九六才能形成卦。不用五十五根蓍草,因为五十五不能得出七八九六,得不出七八九六便不能形成卦。 其用四十九,是四十九根蓍草。一根蓍草不过是一个筹码。蓍、筹、码、策,是一回事,没什么神秘奥妙,是一种计算的工具。不用蓍草,用火柴棍儿、筷子,都可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