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示例

1.导入的过程

提问: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损失?设想一下当时人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教师小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三年改造,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本国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中,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导入新课。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教师首先放一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录像,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之后教师出示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危害。政治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

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

教育

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

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通过文革的危害,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我党我国人民来说是多么的及时与必要,理解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历史性转折的的伟大历史意义。最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这就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科学文化的极大繁荣,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开始

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扭转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的徘徊状态,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

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会议不但恢复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确定的正

确理论和政策,而且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就启发了党和

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新的理论和政策探索;会

议在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同时,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有了保证。

关于改革开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分析经济改革首先

在农村开展的原因(结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生活一直比较

贫困,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在毛泽东“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的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和的结果重点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

要形式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两个方面的措施分析

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

会化发展)。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说明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实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关于改革开放的成就。教师应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部分进行讲述。对内改革应着重于目的和在农村和在城市的具体措施。

3.归纳总结的过程

由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知识体系。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家乡的变化,来谈一谈改革开放对农村的影响。

城市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进行采访,请他们谈谈改革开发前后家中生活的变化,从而通过切身体会,加深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意义的了解。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走进新时代教案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 【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它落成1870年,正式名称叫“音乐协会大厅”,因其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而得以“金色”的美称。其内部细节处理突出了美学与声学效果的和谐统一。 2、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中最杰出的代表。他创造了典型的“”结构,被誉为“”。主要作品有:《艺术家的生涯》、、、其音乐保存了奥地利民间音乐的魅力,兼备了维也纳城市音乐的强烈感情,旋律酣畅、节奏自由、生机盎然。 3、《春之声圆舞曲》曲式结构 (1)、回旋曲:起源于民间的轮舞曲。它以一个主题与若干个不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A+B+A+C+A+D……这种曲式适合于表现、的情景。 (2)、圆舞曲:又称“”。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的舞蹈。舞时双人成对的旋转。音乐特点: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常伴以“”的节奏伴奏。现在常听到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的圆舞曲。 4、《拨弦波尔卡》 (1)列举你知道的弦乐器 (2)作品运用了哪种独特的演奏方式? (3)波尔卡: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有踏步组成。音乐特点:快速跳跃的。 5、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 为约翰·施特劳斯之父。一生写过150多首圆舞曲。他与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因此人们称他为“”。是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 6、《拉德茨基进行曲》 (1)进行曲:由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进行曲的目的是,同时也可以创造一定的情绪气氛。节奏坚定鲜明,强拍清楚突出,结构方整,有清晰的周期性,伴奏,常采用和其他打击乐器。进行曲常用于奏鸣曲、交响曲、歌剧之中,因此,常作为单独作品在音乐会上演奏。如:《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 (2)列举你知道的进行曲 课堂限时检测: 1、下列不属于约翰·施特劳斯作品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九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九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一、总体概述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各民族更加团结、富裕,“一国两制”成功的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新中国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国防力量日益强大,与世界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水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的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7)、简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8)、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9)、知道“八六三计划”;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10)、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观点为,理解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结合对外开放的过程,分析对外开放与旧中国“门户开放”的本质区别。 (2)、能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3)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情感目标 (1)、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2)、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学习科学家和体育健儿的优秀品质和拼搏精神。 (3)香港、澳门的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说明了“一国两制”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的必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走进新时代教案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 【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 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样性风格,并能进一步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当代作曲家及作品、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作品的多样性风格及多元化发展特征 【预习导学】 一、《百年沧桑》之《南海渔歌》 【背景搜寻】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经历了百年风云之后,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就是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 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 作曲家在总谱的首页上写下这样的题记: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屈辱和困难,由此,激发了人民的觉醒。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坚持斗争,走过了一条从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漫长道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这段文字,为我们听赏和理解这部长达22分钟的大型作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根据音乐

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 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音乐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引子、呈示部、中段、再现段、尾声。 引子:富于东南沿海音乐特点的十面锣在钟琴、钢琴、竖琴等配合下,敲响了欢庆的节奏,音乐显得清新秀丽。经过浴血斗争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心中洋溢的喜悦之情表达的真切而美好。 呈示段:乐队激情的演奏出明亮、优美的《南海渔歌》主题。 中段:仿佛是对过去的再一次追忆,曲调抒情。 再现段:是第一段的移调再现,情绪更为饱满。 尾声:打击乐器奏出行进式的节奏,管弦乐奏出了号角般的不断上升的音调,仿佛象征着中国人民迈着有力的步伐,向着统一和更加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不断前进。 二、《东方红日》 【背景搜寻】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下,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大型交响曲《东方红日》,被委约由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创作。2002年10月1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东方红日》大型交响音乐会上,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首演此作品。郭文景认为,他写的是一部“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他说,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很强的“英雄情结”。都充满了对英雄的向往、崇敬和赞美,对改变本民族历史和国家命运的英雄尤其如此。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走过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 弘扬你的个性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豪迈精神。 【音乐分析】这部交响曲,在采用《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国歌》作为素材进行交响乐处理的同时,按照中国人的欣赏趣味,尽量保持乐曲旋律的完整性。交

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新时代作文600字 走进新时代

新时代作文600字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每当这首歌响起来的时候,我就不禁想起来我的家乡——翔安黄厝。 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爸爸说过,以前他们上学的时候,书包都是自己做的,破了也不能换新的;笔也是自己用刀削的;本子写过了还要擦掉了再用,不能换新;早上要早早的起床,走凹凸不平的土路去上学。到了学校,一看桌椅有高有低,坐在三人横椅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本子放在凹凸不平的桌子上,一不小心就会把纸张弄破。到了中午的时候,每个都要自己去附近搬柴火,搬不够柴火就没饭吃,而且只能有一小碗。放学后,爸爸就要和兄弟姐妹们去山上砍柴、搬柴,到了天黑才回家复习功课。晚上,一家人一起挤一张床,有的还不能睡床只能睡地板。半夜,想上个厕所,还得跑到所谓的公共厕所——旱厕那里去上,而且公共厕所里有很多虫子在这里“安居乐业”。爸爸每每讲起这些是总会喃喃自语地说,还是改革开放好。 现在土路都铺平了,换成又宽敞又平整的水泥路。上学就不用这么早起来,更不用这么费劲的走土路了,因为村村通水泥路,水泥路通过了千家万户。到了学校,一看,整整齐齐的桌椅映入

眼帘,舒服的单人椅,平整的书桌,真好!午饭也不需要用柴火换,自己去打就行,要多少给多少。放学后,再也不用去砍柴或搬柴,就能复习功课了。晚上也不用去令人望而生畏旱厕上厕所了,因为村村都有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重要的是家家户户都有干净、整洁的家庭厕所哦! 这就是我们走进新时代的证据,我们走出了艰苦的生活,走进了现在富裕的时代。我不禁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骄傲。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我还要发愤图强,然后再创辉煌!让这个新时代再更上一层楼。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坚持社会主义基础制度的前提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伟大变革,有效带动了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文化事业,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变革。本文谨遴选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工程建设这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工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慎终如始、高瞻远瞩、勤政为民,结合其时中国实际,坚持努力探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腾飞和跨越。世界最高海拔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和世博会相继胜利举办,国家四条能源战略通道相继建成投产,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华夏大地处处都是大发展的的良好景象,各项建设蒸蒸日上,国富民强的百年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大地展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一、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也表现在它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上。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来分析。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而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我们发展文化,主要是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把它变成产业,创造产值。经济发展是主题,文化发展是更重要的主题,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文化时代。这些年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自然就会注重自身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大量的精神需求,自然会催生文化产业的大踏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实践,我国的各项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专题七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一、政治 (一)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3.加强法制建设 (1)颁布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2)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3)通过《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4)普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 (2)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 (3)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 (4)方针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2.实践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1979年,实现停火。 (2)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交流增多。 (3)1992年,“九二共识”。 (4)1995年江泽民就台湾问题提出的八项主张。 (5)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6)目前两岸各领域的正常往来已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三)新时期的外交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按照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3)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2)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形成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格局。 (3)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001年与俄罗斯等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与各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二、经济 (一)方针确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 由于本节电磁感应现象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我就回绕这个重、难点进行突破。 二、探究过程第一阶段:研究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一)、提出问题师: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电流的磁场,知道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你是否想过存在不存在相反的现象呢?即“磁能生电”呢? (二)、猜想与假设生:“磁可能生电”。因为电流的周围总是存在着磁场,说明电流和磁场彼此是不可分割的。 师:那么,我们如何来实践“磁生电”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实验设计1、要求学生设计所需的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开关、方框线圈、马蹄形磁铁、导线)。 2、师生论证可行性方案。如把条形磁铁改成马蹄形磁铁;把单根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改成利用方框线圈的一条边作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把电流表改成灵敏电流计等。 3、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1)闭合开关,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不动;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移动;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前后移动;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移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2)断开开关,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四)、实验探究1、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合作探索研究。(两个同学一组并从实验桌抽屉下拿出器材)。并要求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实验组适度指导,并允许自学课本。 3、思考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在满足什么条件时,导体中才会有电流产生?(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五)、分析与论证1、组织学生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

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新篇演讲稿5篇

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新篇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变,世界也在变,如今社会已是日新月异,我们也正在迈向新时代。新时代处处都是新的,这一切都推动着社会高速发展。 如今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千年前世界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时代。几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翻身、站起到崛起都表明我们正在向新时代踏步迈进。神舟5号火箭的发射成功,给中国航天史留下了闪耀的一笔,如今中国已发射了许多卫星及火箭,也发射了天宫一号太空舱。更多的科学成果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荣耀。国家的强盛和发展正是我们几亿人民所期待的“新时代”。 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的到来为以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了条件。曾经的中国地域辽阔,但人烟稀少,经济也不发达,既无电器又无粮食,也无宁静,而现在,却什么都有,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处处都可看出使用手机、电脑,处处都是高楼大厦,社会安定、丰衣足食,这都是几任国家领导人和中国人民一起努力的功劳。 新时代是什么,新时代是通过人民勤劳换来的希望。从抗日胜利到此时的和平年间有多少是用血汗换来的,社会的蓬勃发展展现了中华儿女的万丈光芒,那就是努力,每一个人的努力就会使这个时代上

升一个台阶,当所有台阶都已实现则是新时代的到来。祖国的荣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成长何不在时代中成长,而新时代就是我们最佳成长乐园。我们为何不去体会新时代的奥妙,挖掘新时代的宝藏。让我们一起走进新时代。 我相信新时代不是静止的,它是在一点点变化中,我们体会不来,但相信我们的长辈定能体会出来。不会成长的时代成为时代,而在变化中的才成为新时代。在我走进新时代的路程中,无不佩服科技的高速发展。没有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的这么迅速。我认为,此时的时代是最好的,但我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新时代等着创造。 在这个新时代中我们不能光享受其中,还要学会回报社会。要不懈努力为祖国作出贡献,与人民共同走进更新的时代。 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新篇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树木的年轮一圈一圈地走过,不知不觉之间,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科技技术十分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手机,电脑,几乎是琳琅满目。人们也开始享受这一份机械带来的方便与快捷。轻轻走过一片小区,便听见了人们的欢声笑语。这家的孩子静静地在电脑放出的静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秀教案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就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2.小组探讨、分析十年动乱的原因、危害、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3.列表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就。说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及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十年动乱的原因、危害、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旧知回顾,提问。 我国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略。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国家领导人会采取什么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呢? 二、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观看视频,说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从中分析归纳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 2.阅读教材,回答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 3.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说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标志。 4.分析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的原因及从这些错误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师: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是什么会议? PPT出示问题: (1)观看视频,说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从中分析归纳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 师播放:影音资料:中共八大的召开。 生1: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生2: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生3: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的国情做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符合实际,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带学生进入当时历史情境,并从视频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党中央又制定了经济建设的总路线。 PPT出示问题2:阅读教材,回答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 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师:总路线中的“多快好省”四个方面中哪些方面容易被人们忽视?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总路线的不足之处,为后面的学习,出现左倾错误做铺垫。 生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易使人们过于重视经济建设的“多”和“快”,而忽略了

高中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

高中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歌曲情绪,能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颂歌的相关知识。 教材简析: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红色歌曲,创作于1997年,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质朴优美,充满正气,节奏宽广舒展,歌词健康向上,将民歌风格与时代音调巧妙的融为一体,展现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抒发了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 学习重点: 学会歌曲,并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学习难点: 学生能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情境诱导式,体验感受式,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 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视频,感受体验歌曲情绪,回答 问题。

简介歌曲 二、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引导学生随琴学唱歌曲,纠正学唱过程中易出错的节奏和 特殊旋律的演唱。 随范唱演唱歌曲,注意体会领唱与合唱部分情绪表达的不 同之处。 三、巩固检测,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分组展示歌曲,评选出演唱最好的小组,鼓励表扬。 四、课后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颂歌,并且学习和演唱了颂歌,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欣赏到的颂歌很少,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一首首赞美的歌。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你们听过的颂歌,比比看谁搜集的多。下课! 《走进新时代》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走进新时代》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走进新时代》是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的内容是以学习中国改革开放以

来的声乐作品为主,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的风格特征。这个作品的演唱者是张也演唱的,它是一首红色歌曲,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充满正气,歌词健康向上。这首歌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创作于1997年十五大前夕,抒发了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 作者:印青,1954年5月生,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委,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多次在全国、全军各次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国家一级作曲。 代表作品《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母亲河》《采桑小路》《边关军魂》《我相信》等大量的优秀作品。 二、学情分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走进新时代》歌曲。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参与体验、行为辅助、启发的教学模式以及欣赏、谈话、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 浓厚兴趣,逐步提高分析鉴赏音乐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音乐审美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2.①教学重点:聆听《走进新时代》、《祝酒歌》通过

新时代作文600字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新时代作文600字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新时代作文600字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啊!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随着这首优美的歌曲,我的家乡——杨源也走进了新时代。 以前,人们居住的是简陋的平房;吃的是地瓜米、土豆一类的粗粮;穿的是粗布衣裳;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路也是凹凸不平,一到晚上,因为没有路灯,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 而如今,我的家乡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低矮的平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我们的食物不再是那些令人难以下咽的地瓜米,而变成了营养丰富的鸡鸭鱼肉;我们的衣服不再是粗布裳,而变得款式新颖、色泽鲜艳;要出远门也非常方便,宁武高速在村西边开口,衢宁高铁也开到我们县城政和,交通工具多种多样;以前石子路已换成了今天的水泥路,路灯一到晚上就亮了,再也不用担心会在走夜路时摔跤了。不仅如此,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也变得越来越多。鲤鱼溪两岸的千米河堤全是大理石铺成,是村民们早晚散步和观看鱼儿嬉戏最佳场所,河边公园、凤山公园、英杰庙、人工湖等许多旅游胜地也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如今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冰箱、电脑、液晶电视等高端的家用电器,许多人都买了小汽车,大部分的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通讯网络也十分方便……这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改革开放,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正如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我们已经走进了新时代,我的祖国我的家乡一定能够更加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示例 1.导入的过程 提问: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损失?设想一下当时人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教师小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三年改造,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本国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中,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导入新课。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教师首先放一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录像,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之后教师出示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危害。政治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 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 教育 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 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通过文革的危害,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我党我国人民来说是多么的及时与必要,理解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历史性转折的的伟大历史意义。最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18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 容及其意义。(2)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2)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 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 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 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教学设计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探究平台1 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引领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走进新时代》VCD歌曲,收集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中国历史课本或其他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完成P93图表调查。 【教学过程】 走进生活 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教师与学生一起放声跟唱。 2.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课本上的正文第一、第二段,思考课本上的三个问题。(教师用辅助手段出示三个问题。学生看书、思考,可以自由讨论) 3.发言交流:请同学们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明确观点 4.教师用多媒体或其他媒体手段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的奋斗历程。边引导学生简要分析边图示历史线索: 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8年 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 进入改

革开放新时期 经济制度建立5.归纳总结:在学生发言交流、图片展示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教师作简要归纳、提炼。 师: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压迫,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随后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经历了很大曲折,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我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新时期。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展现了这一奋斗历程,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说的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进改革开放新时 期。“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着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说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深入体验 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来学习、思考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展示情景 (图片资料):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引导学生思考: (1)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了什么? (2)试从农业、工业、科技等方面,列举一两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变的实例。 2.图片展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科技、国防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用经济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作强有力的证明。(如下图)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

走进新时代词

走进新时代词:蒋开儒曲:印青唱:张也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啊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开创…未…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自由飞翔歌手:凤凰传奇制作:戴国华 Yo Yo Come On Baby GoYo Yo 这这感觉就像一路的芳香还有婆娑轻波转了念的想那些是非因果一路的芳香让我不停捉摸Yo Yo Baby Come On 是谁在唱歌温暖了寂寞白云悠悠蓝天依旧泪水在漂泊在那一片苍茫中一个人生活看见远方天国那璀璨的烟火 Yo Yo Come On Baby GoYo Yo 这这感觉就像一路的芳香还有婆娑轻波转了念的想那些是非因果一路的芳香让我不停捉摸Yo Yo Baby Come On 是谁听着歌遗忘了寂寞漫漫长夜一路芬芳岁月曾流过在那人潮人海中你也在沉默和我一起漂泊到天涯的交错在你的心上自由地飞翔灿烂的星光永恒地徜徉一路的方向照耀我心上辽远的边疆随我去远方 好运来 叠个千纸鹤, 再系个红丝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 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你凤舞平安年,你龙腾新时代,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我们好运来,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叠个千纸鹤,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你凤舞太平年,你龙腾新时代,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天天笑开颜. 打靶归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