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爬行训练和小儿多动症

爬行训练和小儿多动症

爬行训练和小儿多动症
爬行训练和小儿多动症

?爬行训练和小儿多动症

?

?更新时间: 2011-03-09

许多家长因学习障碍带孩子来咨询时,我们发现有不少孩子在八、九个月时没有进行充分爬行训练,完全依赖家长抱着或学步车,直接过渡到走路。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早期是否有充足的爬行训练会影响孩子许多心理能力的发育,尤其是前庭平衡能力的发育。

孩子爬行时,头胸部向后抬高,形成脊柱反弯,有利于前庭功能的发育,对形成孩子正常的前庭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至关重要。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常常表现出: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走路爱摔跟斗,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怕走平衡木。到了学龄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喜欢恶作剧,浮躁,爱发脾气,笨手笨脚,做事没有信心,话多,课堂纪律差或上课愣神,学习成绩不理想。本体感失调的孩子,动作磨蹭,作业拖拉,手脚笨拙、自卑,粗心大意,有的还会出现口吃等问题。如果孩子出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到专科医院门诊做行为测试,有计划的进行药物和感觉统合训练等综合治疗。

孩子一般在八、九个月左右学会爬行,家长在此之前就应该逐渐训练孩子的爬行能力。孩子空腹时或吃奶后一个半小时左右,让他俯卧在床上,用手掌顶住孩子的脚底板,孩子会自动的蹬住你的手掌往前爬,一开始还不会用手使劲,整个身体也不能抬高离开床,逐渐地孩子就学会用手和脚一起协调用力匍匐前进,然后再逐渐学会胸腹部悬空,更容易往前爬,最后学会用膝盖和手掌一起协调爬行,此方法是避免学龄期儿童患注意力障碍多动症的有效措施。

天津市妇幼保健中心

自闭症多动症儿童家庭训练计划

自闭症多动症儿童家庭 训练计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家庭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 此阶段训练内容分为以下15项: 【注意力】【一步指令】【模仿动作】【指物反应】【比较】【发声模仿】【玩耍】【物体辨别】【图片辨别】【物体命名】【“是”与“不是”】【动作名称】【颜色】【所有物】【形状】 1.【注意力】 「看着我」训练在米歇尔教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程的要求是:孩子应坐在椅子上,手不乱动,训练者紧靠着孩子坐下;训练中孩子不懒散、不坐在地板上、不转过背去。训练者要坚持原则,给予肯定并提出高要求、对任何一个反应性动作都要给予表扬和拥抱或是批评。注意力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一秒钟,二秒钟,三秒钟) 在活动中发出命令「看着我」,然后要求双目对视(训练者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加强训练:训练者用手轻抬孩子的下巴帮助其将眼睛抬至与训练者眼睛相对的水平。 (2)呼叫反应 训练者在活动中呼叫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与训练者两眼对视。 2.【一步指令】

(1)指令: 「坐下」、「起立」、「到这里来」、「把手放下」、「拍拍手」、「把手举起来」、「拥抱我」、「转个圈」、「跺跺脚」、「挥挥手」,给予物质鼓励,然后渐渐撤除。 (2)触体指令: 差异性刺激指令——「摸」,如摸摸「头」、摸摸「鼻」、摸摸「脚」、摸摸「眼」、摸摸「腿」等等。 (3)动作指令接受语: 差异性刺激指令——给予「给我看看」,如「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吃」东西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喝水」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拍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招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拥抱」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转身」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站」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坐」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走」的;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提纲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DA的浓度。)

智障康复家庭训练

智障康复 https://www.doczj.com/doc/3c4015266.html, 2008-10-28 [收藏] [推荐] [有奖纠错] [字号: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亲爱的家长: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智障康复部全体同仁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大脑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造成其心理、智力、适应行为发展的各方面障碍。但是孩子是发展中的儿童,只是发展速度,质量不如正常儿童,但是只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奇迹是会出现的。 让我共同努力,用真诚和信任,为孩子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康复训练,使孩子拥有美好的一天又一天。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儿童心理】儿童多动症(ADHD)的成因及早期症状

https://www.doczj.com/doc/3c4015266.html,/ 【儿童心理】儿童多动症(ADHD)的成因及早期症状小丽,女,7岁,马上要上二年级了。三个月前,父母带其到医院,被诊断为多动症。 小丽在学校里,老师把她调到第一排特殊位置,就是因为上课小动作多,还常和同学交头接耳,上课东张西望,成绩也颇不理想。由于老师经常反映孩子的情况,所以父母才带去医院咨询就诊。 一 什么是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一种常见的精神失调状况,目前常见的案例以儿童为主,但此类状况也会在成人身上出现。 在 7 岁以下,约有 3% 至 5% 的儿童会出现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通用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称此症为「过度活跃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分类编号为 F90,一般又俗称为「多动症」、「过动儿」。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仅美国就有超过500万儿童罹患该病。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该病的确诊率正在逐年增加:2013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估计,9.5%的4-17岁的儿童(13.3%的男孩,5.6%的女孩)被诊断为ADHD。此外,近2%的3-4岁儿童被诊断为ADHD,这一比例比1997年的0.5%增长了近4倍之多。 一个短视频带你了解多动症孩子的真实世界 二 多动症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知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患儿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 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表现为: (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

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的训练方法(原则) 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力是训练之本。具体办法是牵伸肌腱,疏松肌肉,活动关节,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矫正畸形的肢体,使其达到功能位置,然后协调运动功能,使患儿得以全面康复。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测评方法

MO/TS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评方法 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孩子明明看着聪明,但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静不下来,学习成绩差,当您在责怪孩子调皮、不爱学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可能得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多见病,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约60%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诊断,及早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了解病情是轻微还是严重,以便找到最佳时机给孩子进行治疗对家长们来说至关重要。那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呢?仅靠家长的经验和感觉很难得到客观科学的判断,必须通过专业、系统、科学的标准进行量化评测。MO/TS 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就是专门针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全自动测评系统。 一、主要功能 ●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进行测试评定。 ●儿童孤独症测试分析 ●儿童孤独感测试分析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分析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分析 二、主要测评范围 ●孤独症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孤独感测试:适用于小学3-6年级。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适用于0-18岁的儿童。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三、主要性能特点 ●在CABS、CLS、ADHD、Weiss中,测试时每个题目必须有独立的测试界面;测试能在电脑上独立完成;测试结果分析由电脑独立完成(不用手工作业)。 ●CAB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14种行为表现的得分 及反应强度;2、14种行为表现的反应强度;3、参考结论。 ●CL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项目的得分;2、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3、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所属范围;4、参考结论; 5、备注栏。 ●ADHD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每个项目的测试结 果;2、参考结论;3、备注栏。 ●Weis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因子分;各因子平均分;2、总分;平均分;3、参考结论;4、医生建议。 四、专业性及成熟性 ●具备专业技术支撑: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教授等为美欧医疗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的技术顾问。 ●产品性能成熟稳定:上市时间在10年以上。 ●使用客户众多:全国已有上千家机构客户。 五、系统主要特点

多动症儿童人际关系测量

多动症儿童人际关系测量 本文是关于多动症儿童人际关系测量,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多动症儿童人际关系测量缘由 儿童多动症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认为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害是重要因素,主要与脑外伤、中毒等有关。有人认为城市环境污染、临床上不显症状的轻度铅中毒亦可为病因之一。近年的调查研究,在患儿血统父母,寄养父母以及儿科其他病儿的比较,发现血统父母以及儿科其他病儿的比较,发现血统父母中的某些精神疾病如酒精中毒,病态性格等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童年期朋多动历史者较多,多动症儿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于对照组3倍,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见。此外,多动症儿童父亲反社会的人格特征或酒依赖,母亲有癔病者均较多。合并品行障碍的多动儿童的成人亲属的人格障碍,酒瘾及癔病比例更高。 多动症儿童人际关系测量研究 有关养子的研究也发现,多动症儿童的亲生父母的反社会人格,酒依赖及癔病明显高于养生父母或对照组儿童的父母,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动和品行障碍的历史及有精神病障碍者也比较多。单卵双生子的多动症儿童发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同胞兄弟儿童发病率也约为半同胞兄弟的5倍多,提示某些患儿的轻微脑功能失调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作用,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不少患儿未能找到病因。近年积累的资料提示本病有神经生理基础异常,认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脑内儿茶酚胺系统 (去甲肾上腺素等,其前身为多巴胺)功能不足有关。动物实验中用药物使大鼠脑内多巴胺的存储减少或耗竭时,动物出现活动过度症。给动物服用苯丙胺以提高脑内多巴农垦在突触部位的含量,提高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可使动物安静。临床上苯丙胺及丙米嗪(均有加强脑内突触部位多巴胺含量的作用)对治疗患儿活动过度有效。在丙磺舒试验中,测定患儿脑脊液中多巴胺代谢产物的含量,亦发现较对照组低。 多动症儿童人际关系测量要点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张俊贤)

“全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成果”交 流会案例 题目: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 训练研究 姓名:张俊贤 学校: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南路6号 邮编:100086 邮箱:hdpz2009@https://www.doczj.com/doc/3c4015266.html,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又称儿童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有的还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国内调查在10%以上,高峰年龄为8~10岁,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60%以上。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具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专心)、多动及冲动。有的儿童以注意力缺陷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则是三者并存。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Ⅳ)把ADHD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过动”、“注意力缺陷合并过动”。 以下是我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江某的训练研究: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江某,男,10岁,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四年级。母亲在怀孕前,父母均有吸烟史,孩子出生时父亲年龄为27岁,母亲25岁,生产为剖腹产,体重3.55千克。 2.学生家庭情况 江某父母文化程度均为中专,因父亲赌博成性母亲与其离婚,父亲较少来看望孩子。母亲离婚后也较少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沉迷于棋牌室。江某一直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负责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姥姥管理很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或作业写得慢时,姥姥经常会体罚孩子。姥爷的教育观念是顺其自然,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3.学生现状描述 (1)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难以坚持完成某一项事物,学习成绩差(语文和英语勉强及格,数学不及格); (2)做事拖拉、贪玩,作业粗心大意,书写潦草,每天作业写得很晚,目前已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 (3)冲动、任性、不合群; (4)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做事有始无终,行为幼稚;

2021年自闭症多动症儿童家庭训练计划

家庭训练计划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阶段) 此阶段训练内容分为以下15项: 【注意力】【一步指令】【模仿动作】【指物反应】【比较】【发声模仿】【玩耍】【物体辨别】【图片辨别】【物体命名】【“是”与“不是”】【动作名称】【颜色】【所有物】【形状】 1.【注意力】 「看着我」训练在米歇尔教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程的要求是:孩子应坐在椅子上,手不乱动,训练者紧靠着孩子坐下;训练中孩子不懒散、不坐在地板上、不转过背去。训练者要坚持原则,给予肯定并提出高要求、对任何一个反应性动作都要给予表扬和拥抱或是批评。注意力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一秒钟,二秒钟,三秒钟) 在活动中发出命令「看着我」,然后要求双目对视(训练者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加强训练:训练者用手轻抬孩子的下巴帮助其将眼睛抬至与训练者眼睛相对的水平。

(2)呼叫反应 训练者在活动中呼叫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与训练者两眼对视。2.【一步指令】 (1)指令: 「坐下」、「起立」、「到这里来」、「把手放下」、「拍拍手」、「把手举起来」、「拥抱我」、「转个圈」、「跺跺脚」、「挥挥手」,给予物质鼓励,然后渐渐撤除。 (2)触体指令: 差异性刺激指令——「摸」,如摸摸「头」、摸摸「鼻」、摸摸「脚」、摸摸「眼」、摸摸「腿」等等。 (3)动作指令接受语: 差异性刺激指令——给予「给我看看」,如「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吃」东西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喝水」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拍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招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拥抱」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转身」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站」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坐」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走」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跑」的,等。 3.【模仿动作】 差异性刺激指令为:“做这个” (1)大动作:拍拍手、举举手、拍拍腿、拍拍桌子、摸摸头、拍拍嘴(拍嘴时发声)、跺跺脚、起立、摇摇头(表示「不」)、点点头(表示「是」)。 (2)较好的动作:指物、把手打开或把手合上、摸身体不同的部位。 (3)积木模仿:积木放成不同的形状、由三块积木开始至五块以上。 (4)物体模仿:教其使用物体的模仿能力,如把勺子放到杯子里、用纸面巾给洋娃娃擦脸、把玩具车放进玩具柜,等等。 (5)画图模仿:先教孩子持笔,然后画直线或圆等。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例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 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3-7 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例)在这五年期间,孩子已发展出成熟的“感觉—动作”,能与许多不同的人谈话,相交往。至于较高智力的机能将在 7 岁以后发展,如果“感觉—动作”机能发展良好,较高智力的机能才能有好的发展。孩子的第三到第七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造物者将这个时期定做是最能接受感觉、最能组织感觉的时候。孩子的内驱力使他极有活力,他也学着去做很多很多事。他的适当反应越来越复杂,每一项适当反应都扩展了感觉统合能力。去观察一个孩子跑、跳、单脚跳、转来转去、扭斗、攀爬以及摇荡,他做这些是因为好玩,而这些动作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们会形成进一步的感觉统合。请注意在平衡方面、眼—手协调,以及计划一连串动作的各方面改进;注意孩子如何尝试有危险的事,以便学习明了“感觉—动作”能力的限度;注意他如何与重力相抗衡,最后与这种强有力的力量妥协。运动场普遍受孩子的欢迎,因为秋千、滑梯、旋转游乐装置、跷跷板、游乐隧道,以及沙袋,能满足神经系统发展的需要。 使用器具: 在三到七岁之间,孩子学习着使用刀、叉、铲、桶、针、线、剪刀、蜡笔、铅笔、纸、鞋、带、拉链、钮扣以及其他一切家庭用具。每种工具的使用技巧,都需要用到孩子在更早年的活动中贮存于大脑的一切感觉信息。如果要让大脑知道如何穿一条裤子,在一片面包上涂奶

油,或在地上打一个洞,虽然成人把这些动作视之为理所当然,但是身体各种感觉的统合是达到这些目的所绝对必要的。 到了这段时期的末期,我们可以看到,女孩子们玩跳房子、呼拉圈、跳绳,以及两人玩的翻线游戏,这些花样繁复的游戏,使她们的动作技巧更加熟练。男孩子通常比较喜欢玩比力气及追、动方面的活动。 言语发育 3~5 岁是儿童语言、智力、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明显的心理特征。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不会说话的婴儿用他们的哭声、笑声、喃喃发音来表达他们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了解。婴幼儿是用尽全身力量去努力沟通的。随着感觉器官(视、听、发音器官等)的发育和逐渐成熟,以及前期字、词等的积累,3~5岁幼儿语言发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前期的呀呀学语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向复杂句法结构发展。 3~5 岁口头语言迅速发展,7 岁时口头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与成人交往时能较流畅自如地运用言语,并出现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同时,连贯性言语取代了情境性言语,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必要准备。 到孩子八岁时,触觉系统几乎已经成熟。他几乎可以很准确的说出人家摸到他什么地方,重力和移动感觉也已成熟。可以单脚独立,自己平衡自己,也可以走窄木。大部分由肌肉和关节而来的感觉都统合的相当好,计划一连串动作的能力也很不错,不过这种能力在未来数年还会

怎样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

怎样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 文章目录*一、怎样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1. 怎样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呢2. 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要注意什么3. 8岁儿童多动症有什么表现*二、8岁儿童多动症要注意什么*三、儿童多动症怎么预防 怎样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 1、怎样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呢 1.1、注意力方面 正常男孩虽然好奇、好动但遇到感兴趣新鲜事物时不仅会聚精会神地去听、去看、去做还讨厌别干扰;而多动症儿童几乎没有什么注意力玩什么都是心不焉和无法有始有终。 1.2、自我控制能力方面 顽皮儿童陌生环境里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等待而多动症儿童则没有种自我控制能力坐不住静不下来。 1.3、行为活动方面 顽皮儿童好动般都是有原因、有目的的,而多动症儿童行为多具有冲动缺乏目的性。 1.4、药物观察方面 顽皮儿童服用镇静药物可以产生催眠作用,多动症儿童服用此类药物之后不仅不会安静反而更加兴奋。 2、判断8岁儿童多动症要注意什么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

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 3、8岁儿童多动症有什么表现 3.1、注意障碍 注意障碍是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注意是意识的一个属性,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心理学将注意区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3.2、过度活动 活动过度是ADHD儿童另一个主要症状,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提纲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te 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 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 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 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 DA的浓度。) 1942年,Lindsley发现服用苯巴比妥类安眠镇静剂治疗可以使多动儿童症状加重。但这些在当时都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苯比巴妥又称苯巴比妥:为治疗睡眠紊乱的药,可减轻突触后神经递质反

多动症儿童注意力训练计划

民乐路小学第二次训练计划本次训练的训练目标和理论辨析 1)本次辅导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放在建立辅导者与学生之 间 良好的关系上。 心理辅导、行为训练的实质是辅导者或训练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使用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的技术和方法,对被辅导者实施认知、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干预,以使被辅导者自身存在的不太合理的认知观念、情绪情感状态以及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得到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说,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被辅导者自身获得改变,而这些转变的前提是辅导者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使辅导者想要辅导者习得的良好的积极地认知观念、情绪情感状态和行为模式取得内化为被辅导者的心理及行为结构的一部分,并使这些内容真正被被辅导者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去。而这一转变的实现必须以辅导者或训练者和被辅导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前提,没有良好的咨访互动关系或者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这样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 一句这一理论定义,我们认为在辅导训练过程的开始阶段,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是辅导者走进被辅导者的内心,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使所采取的所有的辅导技巧和训练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2)本次辅导的第二个重要目标应该放在创建良好的团队 成 员之间的互动机制上。 我们的辅导和训练采取了团体辅导的形式。团体辅导的辅导形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包括团体成员之间的普遍性、团体成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利他主义、行为模仿、人际学习和团体凝聚力等。其中很多因素的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良好的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普遍性因素是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在其他同伴身上也是存在的。这些问题的这样的一种普遍的存在性能够使团体中的所有成员获得一份对于团体的归属感和改变的原动力。而要发现这样的一种普遍存在性,就需要在团体成员之间进行比较广泛的交流和沟通。 在团体互动的过程中,团体成员不仅从相互给予- 接受的关系中受惠,也从给予的行为本身有所获益,即帮助他人本身就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所以在团体训练的过程中在团体成员之间进行的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使团体成员愿意帮助其他人,是团体成员帮助别人以及获得别人帮助的基础。 团体凝聚力也是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当团体成员体验到团体成员之间相互的团结共同完成团体任务的时候,便能够提要到团体对于个体的支持,也便能够使他们获得改变的动力,从而推动团体成员的转变。良好的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式团体凝聚力的基础,只有每个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够实现团体凝集力的提高! 因此,在团体辅导和训练的开端,在团体成员之间建立良 好 的沟通机制,使每一个成员相互了解、相互熟悉,促使每一个同 学都和其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为团体辅导的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本次辅导的第三个重要目标应该放在建立有效的团体规则和纪律上。 团体需要有团体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团 体 是混乱的团体,混乱的团体是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和完成任务的。 混乱的团体中没有统一的目标,没有统一的指挥,更没有统一的

儿童多动症表现及对策

九种表现可判断儿童多动症 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儿童多动症的具体表现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如果不加以纠正,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据调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 1、这类儿童无目的性活动过多。如上课时,顽皮的孩子会为了故意引起别人注意,或为了好玩有趣而偶然做小动作。但多动症儿童就不同了,他们好象不受意识支配似地不停活动,如毫无目的地摇桌子,晃椅子,即使受到老师的提醒、制止或批评,马上又不由自主地重复原来的小动作,或更换为乱翻书,东张西望、歪来歪去,伴随咬铅笔、切橡皮、招惹邻座的同学。平时手脚不停,无目的地乱闯、乱跑,自控能力差,大人说话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插嘴。对同伴时常有莫名其妙的挑衅行为等。 2、这类儿童注意力很难集中,边做作业边玩,随便涂改,不加考虑地突然站起来动一会儿,或正在做作业的时候对别人说话进行插嘴。很少有做某一件事精神投入,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3、这类儿童自控能力差,玩得高兴时又喊又叫,又跑又跳,手舞足蹈,莫名兴奋,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对大人的厌烦表情和制止不能产生约束性心理反应。受到强制性约束的时候,不是安静下来,而是表现出闹脾气、不高兴、发泄沮丧情绪,采取敌意和对抗性行为。令大人既厌烦又无可奈何,令同伴讨厌、害怕和敬而远之,因此不合群,得不到别人尊重。 4、运动的协调性差,并有知觉、语言、记忆的障碍。如辨认符号和声音费时很久,搞不清含义,语言水平低于同龄儿,记事慢而忘事快等。 三招教你认识“多动症” “我家孩子整天手脚动个不停,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不知道是不是…多动症、抽动症??”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好动反而奇怪吧?”……对于家长们的这些疑问,有关专家总结了“三招”,便于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多动、抽动,学习困难,冲动任性等问题。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第一,训练头部控制得方法 1、痉挛型此型患儿经常就是后仰得,所以,训练者将两手放在患儿头部得两侧,把颈部向上拉长,并用前臂将患儿得肩膀往下压。用手抓住患儿得前臂,将她得手抬高且往外转,拉坐起来,即可使患儿得头抬高而保持正位。 2、徐动型此型患儿得肩关节往往外转,双手或一手扭曲。训练者应将患儿得手臂拉直往内转而稍往下压,慢慢将患儿拉坐起来,可促进患儿得头部保持抬高而向前。 3、肌张力低下型由于肌张力太低,患儿得头无法控制在正中位置。训练者应用手抓住患儿肩膀,用大拇指顶在胸前,将肩膀往前以给患儿较大得稳定性,协助将头抬起。 第二,四肢训练方法 1、上肢常见得痉挛型小儿,头歪向一侧,肩关节内转下压、手肘弯曲前臂内转而手心朝下,腕关节屈曲,大拇指握于手心。可将手臂抬高、伸直、向外转,并将拳头张开。若肘部弯曲很厉害,可以将它向内或向外转,同时即可及手臂伸直。若患儿得拳头紧握,可以利用手臂伸直外转得方法使手腕与手指都自然伸直。用手将患儿得手掌平放、腕部向上屈,使手活动腕、肘、手一起伸直得方式。 控制徐动型脑瘫手臂。典型得伸直模式,常见于徐动型患儿,肩关节外转,双手或一手挛曲,而常见髋关节过分挛曲现象。方法为将小孩得手向内转而稍微往下拉,当小孩向前拉时,再慢慢将其手向上抬,如此可促进小孩头向前弯,拱背,并改善髋关节过分弯曲现象。 2、下肢下肢呈僵直并夹紧时,最好得活动方法就是控制膝关节,时双腿外转,自然轻易地分开两腿夹紧时可将髋关节弯起来,并旋转活动髋关节即可放松。两腿鹰爪般钩起来得,活动时先将下肢往外转,足背屈,然后将脚趾拉直。

第三,翻身得训练 将患儿得头转向一边,用手紧紧固定她得下颚,在第五胸骨间隔处外压,并且推向胸前得对侧,患儿得身躯就诱发出反射式得翻身动作。用患儿自身盆骨得转动带动患儿得翻身动作;手臂控制式得翻身方法,用头部控制式翻身得方法。 使小儿仰卧或侧卧在大毛巾、大浴巾、吊床上,使之倾斜翻身。对肢体紧张儿童,先将她后臀抬离地面,用手握其手足卷成象个球,从一边滚向另一边,使她得身体放松,可左右翻滚。训练她从侧卧位翻身,活动她得腿,扭动她得身体。同时握住前臂,鼓励她转头并将前臂转过来。 第四,坐姿训练 1、痉挛型先将患儿得两腿分开,上身前倾,并用手将下肢压直,并且鼓励患儿向前弯腰。 2、手足徐动型将患儿两脚并拢弯曲,并用手捉住肩膀,向前内方转动,让她自己用双手撑在两旁支持自己。 3、肌张力低下型训练者抱住患儿,用双手在患儿得腰椎部位往下压,并且用大拇指放在脊椎两旁给以固定力,可促进头及身躯得伸直。当患儿学会坐稳后,可以常常前后、左右把她推动,让患儿学会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4、患儿坐不稳时可以叫她盘上腿坐,使身体前倾,坐时腰要伸直。盘腿坐对痉挛型髋关节劈开不良者有好处。对大一些儿童可将她双膝伸直,坐在您得腿上。为了让她得背伸直,握住她得髋部,往下按压。孩子可坐在有靠背得椅子上,椅子高度为:髋关节、膝、踝关节屈曲90°,双足均能着地为标准。如头与身体不能控制时,可制作带扶手得椅子,以预防肩向后撤与两腿过度外展。 第五,爬行训练 当患儿刚开始学习爬行时,要以手固定骨盆,然后轻轻地将盆骨向上提,左右交替,有助于患儿练爬行。选容易回转得场地,使之仰卧,将玩具离开她摆放,叫其用一只手去抓,如果同侧下肢不能屈曲,要帮助进行。开始时摇晃玩具逗引,再调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儿童多动症(ADHD)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且持续时间短,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人际交往困难。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过多 大都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更显著。有部分儿童在婴儿期就开始有过度活动,表现为格外活跃,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步。看简单的绘本时翻了几页,就换一本,翻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开始上学后,患儿常常手脚不停、坐不住。上课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喜欢惹人、常与同学吵嘴打架等。 2.注意集中困难 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患者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

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注意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患儿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怒、易哭、易冲动、常发脾气。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表现幼稚、不辨是非,有的说谎、逃学、欺骗、有的外出不归、甚至染上恶习。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和行为冲动是ADHD的核心症状,具有诊断价值。 4.学习困难 患儿虽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现出学习困难,记忆辨别能力差、常把“b”写成“d”或把“6”写成“9”等,学习成绩不理想,忽上忽下、成绩波动很大,成绩呈跳板样改变,抓一抓成绩就上去,不抓就下降,甚至造成留级。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病因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病因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多动症,是孩子容易得的一种疾病,引起这种病因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遗传的原因,环境,外界的因素,解剖学的原因等等,都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多动症,一旦出现多动症,孩子的自控能力非常的差,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有时候学习也比较差。 ★1. 神经及化学性因素 人的脑中有主管学习、自我抑制、产生动机等的网状活化系统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而在网状活化系统RAS 内,有主管注意力的多巴胺(Dopamine)、正肾上腺素等神经传导的物质。专家认为,当缺乏这些物质或这些物质有异常时,即会诱发ADHD。在ADHD发病的相关研究中,目前亦持续提出除了多巴胺与正肾上腺素外的神经传导物质,如色胺酸(serotonine)等亦与ADHD发病有关。所以要有前述的神经及化学性因素才会引起ADHD,更重要的是,由于ADHD是一种疾病,需要接受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要单纯地认为ADHD是因为孩子天生的个性或周遭环境所引起的。 ★2. 遗传性因素

在许多ADHD基因研究中发现,ADHD儿童的父母或其兄弟姊妹中,有30%的比例也有注意力缺失的问题。但是目前并没有很具体的下结论表示,ADHD会单纯地因某种遗传性而引起,只是认为其因素会与家人有关。 ★3. 环境因素 亦有报告指出,怀孕时胎儿的状态亦与注意力缺失有关。换句话说,ADHD的罹患率会受到怀孕时期孕妇的营养不良、吸烟、过多的压力、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早产儿或难产时头部受损等因素,也可能成为引起ADHD的因素。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环境因素就一定能引起ADHD。专家认为,过去所认为的“过度看电视”、“铅中毒”、“高压电流地区的辐射暴露”、“日光灯暴露”、“电动玩具”、“过敏”等也会引起ADHD的说法,是毫无医学根据的。另外,其它说法像是缺乏维他命,摄取过多的食物添加物、盐腌制的食物、精致砂糖等,会造成过动的说法,在科学方面并没有确实的证据。 ★4. 解剖学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