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工业大学信号处理工程应用训练

北京工业大学信号处理工程应用训练

北京工业大学信号处理工程应用训练
北京工业大学信号处理工程应用训练

北京工业大学

通信系统工程应用训练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刘莹莹

指导教师:席大林

完成时间:2016年4月29日

目录

训练十一 DFT性质研究 (1)

训练十二 DFT及抽样定理研究 (13)

训练十三数字滤波器制作 (20)

训练十四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25)

训练十五线性卷积计算 (46)

训练十六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55)

训练十一 DFT性质研究

验证dft函数正确性

设置原始输入信号为x[8]={{1,0},{2,0},{3,0},{4,0},{5,0},{6,0},{7,0},{8,0}},将输入信号x[8]进行DFT正变换,dft(X,x,8,1),输出保存在X[8],如下:

可以看到,输入信号x(n)已经变换到频域X(k),且仍为8位。再对X[8]进行DFT反变换,dft(x,X,8,-1),重新得到x[8],观察得到的输出与原始输入数据是否相同。

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输出的x[8]取值仍为

x[8]={{1,0},{2,0},{3,0},{4,0},{5,0},{6,0},{7,0},{8,0}},证明经过DFT正反变换后,

信号能够恢复原始信号。

根据帕塞瓦尔定理,应有时域、频域总能量相等:。经过计算,时域、频域能量和分别为,证明时域、频域能量和相同,符合帕塞瓦尔定理。

综上,证明DFT变换正确。

A、补0效应研究

原数组:

x[8]={{1,0},{2,0},{3,0},{4,0},{5,0},{6,0},{7,},{8,0}}

示例程序中补0后数组为:

x2[16]={{1,0},{2,0},{3,0},{4,0},{5,0},{6,0},{7,0},{8,0},{0,0},{0,0},{0,0},{0,0} ,{0,0},{0,0},{0,0},{0,0}}

补0方式

我使用的补0方式为:

for(i=8;i<13;i++)x2[i]=COMPLEX(0,0);

补0后数组为:

x2[13]={{1,0},{2,0},{3,0},{4,0},{5,0},{6,0},{7,0},{8,0},{0,0},{0,0},{0,0},{0,0} ,{0,0}}

结果分析与图

在时域中,信号长度增加,由于所增加的项均为零,波形仍与未补0时相同

未补零时的信号时域图

补5个零后的信号时域图补8个零后的信号时域图

经过DFT变换后,X(k)长度也会随着x(n)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值非零

未在末端补零时,信号频谱图

在末端补5个零时,信号频谱图在末端补8个零时,信号频谱图

可以看到,经过补0,经过DFT变换的频谱与未补零时形状基本相同,只是在长度上进

行扩展,且补零数量越多,扩展越长。可以理解为经过补0效应,增加了频域采样频率,但是由于信号未增加新的信息,因此不能提高物理分辨率。

在能量上,补5/8个零时,信号能量时域、频域能量和如下:

时域能量和、频域能量和始终相等,符合帕塞瓦尔定理,且能量与未插值时的相同。

B、插值效应研究

原数组:x[8]={{1,0},{2,0},{3,0},{4,0},{5,0},{6,0},{7,},{8,0}}

示例程序中插值后数组为:

x3[16]={{1,0},{8,0},{2,0},{7,0},{3,0},{6,0},{4,0},{5,0},{5,0},{4,0},{6,0},{3,0} ,{7,0},{2,0},{8,0},{1,0}}

插值方式

我使用的插值方式为:

for(i=0;i<16;i=i+2){x3[i]=COMPLEX(1+i/2,0);x3[i+1]=COMPLEX(i*0.5+2.5,0);}

插值后数组为:

x[16]={{1,0},{3,0},{2,0},{4,0},{3,0},{5,0},{4,0},{6,0},{5,0},{7,0},{6,0},{8,0}, {7,0},{9,0},{8,0},{10,0}}

结果分析与图

(1)在示例程序中,在x[8]={{1,0},{2,0},{3,0},{4,0},{5,0},{6,0},{7,0},{8,0}}中反向插入原序列,使原序列变为

x3[16]={{1,0},{8,0},{2,0},{7,0},{3,0},{6,0},{4,0},{5,0},{5,0},{4,0},{6,0},{3,0} ,{7,0},{2,0},{8,0},{1,0}},再进行DFT变换,观察频谱,对比时域、频域能量和。

反向插值后,时域、频域图

可以看到,反向插值后,信号频谱有了很大的直流分量,且近乎左右对称。

从三维频谱图上可以看出,高频、低频部分实际上是共轭反对称:

反向插值后,三维频域图

。符合帕塞瓦尔定理,且能量是未插值时的2倍。

(2)在x[8]={{1,0},{2,0},{3,0},{4,0},{5,0},{6,0},{7,0},{8,0}}中插入序列{{3,0},{4,0},{5,0},{6,0},{7,0},{8,0},{9,0},{10,0}},使原序列变为x3[16]= {{1,0},{3,0},{2,0},{4,0},{3,0},{5,0},{4,0},{6,0},{5,0},{7,0},{6,0},{8,0},{7,0}, {9,0},{8,0},{10,0}},再进行DFT变换,观察频谱,对比时域、频域能量和。

插值后,时域、频域图

可以看到,插值后,信号频谱有了很大的直流分量,且近乎左右对称。

,符合帕塞瓦尔定理。

(3)在x[8]={{1,0},{2,0},{3,0},{4,0},{5,0},{6,0},{7,0},{8,0}}中正向插入原序列,使原序列分别变为x2[16]=

{{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 {7,0},{8,0},{8,0}},再进行DFT变换,观察频谱,对比时域、频域能量和。

正向插值后,时域、频域图

可以看到,正向插值后,信号频谱有了很大的直流分量,且近乎左右对称。

。符合帕塞瓦尔定理,且能量是未插值时的2倍。

C、插0效应研究

原数组:x[8]={{1,0},{2,0},{3,0},{4,0},{5,0},{6,0},{7,},{8,0}}

示例程序中插0后数组为:

x4[16]={{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7,0},{0,0},{8,0},{0,0}}

插0方式

我使用的插0方式为:

for(i=0;i<16;i=i+3){x4[i]=COMPLEX(1+i/2,0);x4[i+1]=COMPLEX(2+i/2,0);x4[i+2]=COM PLEX(0,0);}

插0后数组为:

x4[12]={{1,0},{2,0},{0,0},{3,0},{4,0},{0,0},{5,0},{6,0},{0,0},{7,0},{8,0},{0,0} }

结果分析与图

(1)在示例程序中,在x[8]={{1,0},{2,0},{3,0},{4,0},{5,0},{6,0},{7,0},{8,0}}中,每隔一点,插入1个0值,使原序列分别变为x1[16]=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 {0,0},{8,0},{0,0}},再进行DFT变换,观察频谱,对比时域、频域能量和。

插0前,时域、频域图

插0后,时域、频域图

可以看到,插0后的频谱是对原始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

画出三维图像,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周期延拓关系:

未插入零/插入一个零后的三维频谱图

通过对插零后图像进行DFT运算,可以证明插零后的DFT是原信号DFT的周期延拓。

。符合帕塞瓦尔定理,且能量与未插值时的相同。

(2)在x[8]={{1,0},{2,0},{3,0},{4,0},{5,0},{6,0},{7,0},{8,0}}中,每隔两点,插入1个0值,使原序列变为

x4[16]=

{{1,0},{2,0},{0,0},{3,0},{4,0},{0,0},{5,0},{6,0},{0,0},{7,0},{8,0},{0,0}},再进行DFT变换,观察频谱,对比时域、频域能量和。

插0后,时域、频域图

符合帕塞瓦尔定理

源程序:

// 11yy.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D:\xhclgcyy\x_math.cpp"

#include"D:\xhclgcyy\x_graph.cpp"

void plotgri2(COLORREF gridcolor,COLORREF linecolor,COMPLEX p[],int N)

{

int i;

HPEN

pen1=CreatePen(PS_SOLID,1,gridcolor),oldpen=(HPEN)SelectObject(win3.hdc,pen1); HPEN pen2=CreatePen(PS_SOLID,1,linecolor);

for(i=0;i

SelectObject(win3.hdc,pen2);

moveto2(0,p[0].r);

for(i=0;i

SelectObject(win2.hdc,oldpen);

DeleteObject(pen1);

DeleteObject(pen2);

}

void plotgri3(COLORREF gridcolor,COLORREF linecolor,COMPLEX p[],int N)

{

int i;

HPEN

pen1=CreatePen(PS_SOLID,1,gridcolor),oldpen=(HPEN)SelectObject(win3.hdc,pen1); HPEN pen2=CreatePen(PS_SOLID,1,linecolor);

for(i=0;i

SelectObject(win3.hdc,pen2);

moveto3(0,p[0].r,p[0].i);

for(i=0;i

SelectObject(win2.hdc,oldpen);

DeleteObject(pen1);

DeleteObject(pen2);

}

void main()

{

int i;

double sumT,sumF;

COMPLEX x[8],//{{1,0},{2,0},{3,0},{4,0},{5,0},{6,0},{7,},{8,0}}

X[8],

x2[13],//={{1,0},{2,0},{3,0},{4,0},{5,0},{6,0},{7,0},{8,0},{0,0},{0,0},{0,0 },{0,0},{0,0}}

X2[16],

x3[16],//={{{1,0},{1,0},{2,0},{2,0},{3,0},{3,0},{4,0},{4,0},{5,0},{5,0},{6, 0},{6,0},{7,0},{7,0},{8,0},{8,0}}}

X3[16],

x4[12],//={{1,0},{2,0},{0,0},{3,0},{4,0},{0,0},{5,0},{6,0},{0,0},{7,0},{8,0 },{0,0}}

X4[16];

//给待变换的复数数组赋值:

for(i=0;i<8;i++){x[i]=COMPLEX(i+1,0);X[i]=COMPLEX(0,0);}

for(i=0;i<8;i++)x2[i]=COMPLEX(i+1,0);

for(i=8;i<13;i++)x2[i]=COMPLEX(0,0);

for(i=0;i<16;i=i+2){x3[i]=COMPLEX(1+i/2,0);x3[i+1]=COMPLEX(1+i/2,0);}

for(i=0;i<16;i=i+3){x4[i]=COMPLEX(1+i/2,0);x4[i+1]=COMPLEX(2+i/2,0);x4[i+2]=COM PLEX(0,0);}

//第1步:验证dft函数正确性

dft(X,x,8,1);

for(i=0;i<8;i++)printf("X[%d]=%f+%f\n",i,X[i].r,X[i].i);

getch();

dft(x,X,8,-1);

for(i=0;i<8;i++)printf("x[%d]=%f+%f\n",i,x[i].r,x[i].i);

getch();

for(sumT=0,sumF=0,i=0;i<8;i++){

sumT=sumT+x[i].r*x[i].r;

sumF=sumF+X[i].r*X[i].r+X[i].i*X[i].i;}

printf("时域能量和=%f,频域能量和=%f\n",sumT,sumF/8.0);

window2("函数图形显示",-20,40,20,-20,"t","f(t)");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8);

getch();

frame2(win2.xstr,win2.ystr);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8);

getch();

window3("周期信号频谱图",-1,-12,-12,20,12,12,"N","r","i");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8);

getch();

frame3();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8);

getch();

//第2步:补0效应

dft(X2,x2,13,1);

for(i=0;i<13;i++)printf("X2[%d]=%f+%f\n",i,X2[i].r,X2[i].i);

getch();

dft(x2,X2,13,-1);

for(i=0;i<13;i++)printf("x2[%d]=%f+%f\n",i,x2[i].r,x2[i].i);

getch();

for(sumT=0,sumF=0,i=0;i<13;i++){

sumT=sumT+x2[i].r*x2[i].r;

sumF=sumF+X2[i].r*X2[i].r+X2[i].i*X2[i].i;}

printf("时域能量和=%f,频域能量和=%f\n",sumT,sumF/16.0);

window2("函数图形显示",-20,40,20,-20,"t","f(t)");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2,13);

getch();

frame2(win2.xstr,win2.ystr);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2,13);

getch();

window3("周期信号频谱图",-1,-12,-12,20,12,12,"N","r","i");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13);

getch();

frame3();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13);

getch();

//第3步:插值效应

dft(X3,x3,16,1);

for(i=0;i<16;i++)printf("X3[%d]=%f+%f\n",i,X3[i].r,X3[i].i); getch();

dft(x3,X3,16,-1);

for(i=0;i<16;i++)printf("x3[%d]=%f+%f\n",i,x3[i].r,x3[i].i); getch();

for(sumT=0,sumF=0,i=0;i<16;i++){

sumT=sumT+x3[i].r*x3[i].r;

sumF=sumF+X3[i].r*X3[i].r+X3[i].i*X3[i].i;}

printf("时域能量和=%f,频域能量和=%f\n",sumT,sumF/16.0);

window2("函数图形显示",-20,20,20,-20,"t","f(t)");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3,16);

getch();

frame2(win2.xstr,win2.ystr);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3,16);

getch();

window3("周期信号频谱图",-1,-12,-12,20,12,12,"N","r","i");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3,16);

getch();

frame3();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3,16);

getch();

//第4步:插0效应

dft(X4,x4,12,1);

for(i=0;i<12;i++)printf("X4[%d]=%f+%f\n",i,X4[i].r,X4[i].i); getch();

dft(x4,X4,12,-1);

for(i=0;i<12;i++)printf("x4[%d]=%f+%f\n",i,x4[i].r,x4[i].i); getch();

for(sumT=0,sumF=0,i=0;i<12;i++){

sumT=sumT+x4[i].r*x4[i].r;

sumF=sumF+X4[i].r*X4[i].r+X4[i].i*X4[i].i;}

printf("时域总和=%f,频域总和=%f\n",sumT,sumF/12.0);

window2("函数图形显示",-20,40,20,-20,"t","f(t)");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4,12);

getch();

frame2(win2.xstr,win2.ystr);

xy2(BLUE);

plotgri2(BLUE,RED,x4,12);

getch();

window3("周期信号频谱图",-1,-12,-12,20,12,12,"N","r","i");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4,12);

getch();

frame3();

xyz3(BLUE);

plotgri3(BLUE,RED,x4,12);

getch();

}

训练十二 DFT及抽样定理研究

D、给定单频信号抽样

1. 对给定信号x(t)=sin(2πfct),fc==50,N=264进行抽样,抽样频率分布为100Hz,110Hz,200Hz,230Hz,250Hz

单频信号抽样示意图

关于能量泄露的问题:

1.计算时域能量、频域能量。观察是否满足E t=E f=2|X50|2/N,若抽样频率正确,即无泄漏。

fs=110Hz

fs=200Hz

Fs=230Hz

fs=250Hz

抽样定理指出,若信号x(t)的最高频率为fc,当抽样频率fs 2fc时,可由抽样信号x(nTs)完全恢复原信号x(t)。本题中,fs≥100Hz,符合采样定理条件。但在fs=100Hz时,由于采样点均是原信号x(t)取值为0的点,导致采样信号值始终为0,所以时域能量、频域能量始终为0。其他采样频率时,时域、频域能量始终相等,约为132,符合帕塞瓦尔定理。实验结果:抽样频率为110Hz,200Hz时,没有发生能量泄漏,抽样频率为230Hz,250Hz 时,发生能量泄漏。

计算是否发生能量泄漏的依据是,计算频率为原信号频率fc=50Hz处的频谱能量,E=2|X50|2/N。而经过长度为N的DFT变换,对应f=50Hz的k点的计算公式为k=N*fc/fs。当抽样频率为110Hz和200Hz时,k分别等于120和66,因此只需计算第120点和第66点的能量,就可以计算X50处的能量,不会发生泄漏。但当抽样频率为230Hz,250Hz时,k 不能取到整数值,只能取到近似值,能量会泄漏到周围频率上,会产生能量泄漏,这种泄露是由于非整周期采样引起的。

2. 对x(t)=sin(2πfct),fc==50进行fs=250hz的抽样,然后分别进行250点的DFT和补零至256点的FFT,并计算时域能量、频域能量。观察是否满足Et=Ef=2|X50|2/N,若抽样频率正确,则无泄漏。

250点DFT

256点FFT

由实验结果可知,经过DFT、FFT前后均符合帕塞瓦尔定理,即时域、频域能量一致,均为原始信号能量125。但在用DFT计算X50处的能量时,计算结果与原始信号能量相同,即未发生能量泄漏;在用FFT计算X50处的能量时,计算结果低于原始信号能量,即发生了能量泄漏。

因为取f=50Hz所对应的k值时,k=N*fc/fs。对250点DFT,k=250*50/250=50,计算k=50这点的能量即可;对256点FFT,k=256*50/250,不能取到整数,因此能量会泄漏到周围的频率区间,即发生能量泄漏。

250点DFT 256点FFT

由图可知,DFT在f=50Hz(k=50)的能量即是频谱上的全部能量。而FFT由于补零之后,k不能取到整数,能量一定会泄漏到周围的频率区间,f=50Hz的能量并不是频谱上的全部能量,而是有其他频率分量,所以只计算f=50Hz处的能量时,会低于频谱上的全部能量。

结论:所以对于DFT,只要满足k=N*fc/fs可以取到整数,即可实现无能量泄漏。对于FFT,因为需要补零,所以能量一定会泄漏。

E、画出单频信号抽样后的频谱图

F、标出频谱图上的单频信号位置

Fs=110Hz未发生能量泄漏 Fs=200Hz未发生能量泄漏

F=50Hz对应k=120 F=50Hz对应k=66

fs=230Hz发生能量泄漏 fs=250Hz发生能量泄漏

F=50Hz 无法对应整数k F=50Hz 无法对应整数k 对X(k)信号进行反变换,再次得到x(n),与原始信号相对比,发现无论这五种抽样频率下,均能恢复原始信号。说明采样频率fs大于信号最高频率fc时,能不失真地恢复原信号,符合帕塞瓦尔定理。

源程序:

// 12yy.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D:\xhclgcyy\x_math.cpp"

#include"D:\xhclgcyy\x_graph.cpp"

COMPLEX

x[264],Y[264],X50,X[264],x1[264];//{{1,0},{2,0},{3,0},{4,0},{5,0},{6,0},{7,},{8 ,0}},X[]做完DFT之后的,Y[]是取模之后的DFT,x1[]为反DFT

void plotgri2(COLORREF gridcolor,COLORREF linecolor,COMPLEX p[],int N)

{

int i;

HPEN

pen1=CreatePen(PS_SOLID,1,gridcolor),oldpen=(HPEN)SelectObject(win3.hdc,pen1); HPEN pen2=CreatePen(PS_SOLID,1,linecolor);

//for(i=0;i

SelectObject(win3.hdc,pen2);

for(i=0;i

{

moveto2(i,0);

lineto2(i,p[i].r);

}

SelectObject(win2.hdc,oldpen);

DeleteObject(pen1);

DeleteObject(pen2);

}

void chouyang(int N,double fs,int fc) //对正弦信号进行抽样

{

int i;

double t=0,dt;

dt=1.0/fs;

for(i=0;i

{

t=i*dt;

x[i]=COMPLEX(sin(2*M_PI*fc*t),0);

}

}

void main(void)

{

int N=264;//数据长度

int i,fc=50,fs=110,down,up;//fs可变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2018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pdf

2018年信息学部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方案-学硕学位 一、复试组织管理: 1、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 信息学部成立以学部主任为组长,学部主管研究生招生的领导为副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招生工作。 2、各专业复试小组 信息学部各学院下属各专业复试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人员不少于5人。复试小组组长全面负责该复试小组的复试工作,小组成员协助组长完成每个学生英语听说、专业技能、科研潜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面试考察,并给出面试成绩和意见。具体详见后附复试小组安排。 二、复试准备工作 1、复试、调剂、录取工作办法的公布时间、方式、网址:按照《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手册》要求公布相关内容。 2、复试教师的遴选和培训情况: 信息学部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按照政策要求认真遴选复试教师,各学科各专业召开复试教师培训会,传达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复试教师的工作培训,切实提高规范执行招生政策、严格遵守招生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复试及录取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有直系亲属参加复试的人员,不得参加与复试、调剂及录取有关的工作。严格实行考生、导师双选制度,明确招生导师的权利、责任和纪律,发挥导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并加强对导师招生行为的监督。重点向面试小组成员强调面试规范和面试纪律,避免考生提出异议。 3、复试录取工作人员的培训安排:信息学部从3月19日起不定期召开多次复试录取工作人员会议,确保录取工作顺利开展,强调录取工作的规范和透明公平。参加学校的招生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4、对复试考生资格审查的工作程序和办法: 信息学部在3月27日进行复试考生的资格审查,按照《北京工业大学关于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复试资格审查材料说明》的要求分学科进行资审。 5、复试的监督和复议的具体办法和形式: 信息学部复试面试过程采取录音形式全程记录,学部招生领导小组成员对复试现场进行巡视,同时配合研究生院相关人员检查。针对复议办法,考生提交相关复议材料,由学部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三、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

BEIJINGUNIVERSITYOF TECHNOLOG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组 11 号: 14110206 陈浩良报告 人: 14110213 郝楠 14110214 邓刘祥鹤 14110217 苏晗实验日期:2015年11 月30 日报告日期:2015年12月 5 日 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成绩:评语:

教师签字: 评阅日期: ? 分工情况 实验一直通:苏晗、陈浩良 交叉:郝楠、邓刘翔鹤实验三苏晗、郝楠、陈浩良 实验四苏晗、陈浩良 实验五郝楠、陈浩良 试验六苏晗、郝楠

实验一 实验报告要求: 1.说明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使用场合 2.说明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构成 3.制作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交叉线一般用来直接连两台电脑的,也就是网卡--网卡 直通线一般用来连接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HUB,ADSL 等)与电脑,或者是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除非特殊说明,一般都支持)之间相联。 2. 直通线的双绞线做法是:两端双绞线都做成:橙白- 橙- 绿白 - 蓝- 蓝白-绿-棕白- 棕 3. 交叉线的做法是,网线的两端一边按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做,另一端按绿白- 绿-橙白- 蓝-蓝白- 橙-棕白- 棕做 实验三 实验报告要求: 1.对比OSI模型,简述TCP/IP工作过程 2.描述IP地址、子网掩码的配置方法 3.说明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网络命令及命令的意义

2019 北京邮电大学 807《软件工程专业综合》 考试大纲

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807《软件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90/150)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基本方法,着重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用C/C++语言描述数据结构中的算法。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算法的定义和应具有的特性,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和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 (二)线性表 线性结构的特点、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对其进行检索、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这三种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和特点以及基本操作。 (三)栈和队列,递归算法 栈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队列的结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递归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以及用递归的思想描述问题和书写算法的方法; 用栈实现递归问题的非递归解法。 (四)数组和串 串的基本概念、串的存储结构和相关的操作算法; 数组的存储结构,在顺序存储的情况下,数组元素与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

稀疏矩阵的存储结构和特点以及基本操作。 字符串匹配算法(例如KMP算法)。 (五)树和森林 树的结构和主要概念,各种二叉树的结构及其特点;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的实现原理和性质,能将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应用于求解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个数、二叉树计数等问题,遍历的非递归实现方法; 线索化二叉树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森林的定义和存储结构,森林的遍历等方法的实现; 基于霍夫曼树生成霍夫曼编码的方法; AVL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AVL树调整操作的实现原理; 最优二叉树的构造原理和相关算法。 (六)图 图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各种存储方式; 图的两种搜索方法和图连的连通性; 两种最小生成树的生成方法; 各种求最短路径的方法; 用顶点表示活动和用边表示活动的两种网络结构特点和相关操作的实现算法。 (七)排序 插入排序法(含折半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等排序方法排序的原理、规律和特点; 各种排序算法的时空复杂度的简单分析。 (八)索引结构与散列 线性索引结构、倒排表、静态搜索树的结构和特点; B树的结构;

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1.单项选择题 1 .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进行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它的主要缺点是频谱的( )所产生的现象。B A. 干扰 B. 交叠 C. 冲击 D. 阶跃 2 .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时,过渡带的宽度不但与窗的类型有关,还与窗的( )有关。得分: 5 A A. 采样点数 B. 采样频率 C. 采样范围 D. 采样周期 3 . 当采样频率不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时,就会发生频谱的( )。得分: 5 D A. 采样 B. 非采样 C. 不混叠 D. 混叠 4 . δ(n)的z变换是()。A A. 1 B. δ(w) C. 2πδ(w) D. 2π 5 . 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滤波器的结构是()型的。C A. 非递归 B. 反馈 C. 递归 D. 不确定 6 . 若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是对称的,长度为N,则它的对称中心是()。 B A. N/2 B. (N-1)/2 C. (N/2)-1 D. 不确定 7 . y(n)+0.3y(n-1) = x(n)与y(n) = -0.2x(n) + x(n-1)是( )。C A. 均为IIR B. 均为FIR C. 前者IIR,后者FIR D. 前者FIR, 后者IIR

8 . 对于序列的傅立叶变换而言,其信号的特点是()D A. 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B. 时域离散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C. 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D. 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 9 . 实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必是( )。A A. 共轭对称函数 B. 共轭反对称函数 C. 奇函数 D. 偶函数 10 . 若序列的长度为M,要能够由频域抽样信号X(k)恢复原序列,而不发生时域混叠现象,则频域抽样点数N需满足的条件是( )。A A. N≥M B. N≤M C. N≤2M D. N≥2M 2.判断题 1. y(n)=x2(n)+3所代表的系统是时不变系统。√ 2.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时,改变窗函数的类型可以改变过渡带的宽度。√ 3. 有限长序列的N点DFT相当于该序列的z变换在单位圆上的N点等间隔取样。× 4. 一个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是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函数H(z)的极点在单位圆内。× 5. 对正弦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的正弦序列必定是周期序列。√ 6. 在离散傅里叶变换中引起混迭效应的原因是因为为采样时没有满足采样定理。√ 7. 在A/D变化之前让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是为了限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使其满足当采样频率一定时,采样频率应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2倍的条件。此滤波器亦称为“平滑”滤波器。× 8. 在D/A变换之后都要让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是为了滤除高频延拓谱,以便把抽样保持的阶梯形输出波平滑化,故友称之为“抗折叠”滤波器。× 9. 如果采样频率过低,再DFT计算中再频域出现混迭线性,形成频谱失真;需提高采样频率来克服或减弱这种失真。√

通信选择题(北京工业大学)

《通信电路原理》预习、复习题 第一章(26题) 1.(D)通信系统中调制和解调功能的主要作用为______。 a. 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提高传输距离 b. 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实现信号的多路传输 c. 保证天线的有效性和提高传输距离 d. 保证天线的有效性和实现信号的多路传输 2.(D)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为________。 a. 信号的路数、传输媒介、噪声系数和信道损耗 b. 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通信方式和通信体制 c. 发射功率、效率、接收灵敏度和噪声性能 d. 通信容量、信号失真度、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 3.(B)与AM调制方式相比较,采用DSB调制方式是为了提高_____。 a.频带利用率 b.信号能量利用率 c.抗干扰能力 4.(B)为减小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尺寸,有效的办法是______。 a. 降低信号的发送频率 b. 提高信号的发送频率 c. 减小信号的带宽 d. 加大信号的带宽 5.(C)把基带信号的频谱线性搬移至载频两侧的调制方式是_____系统。 a. 调幅 b. 调频 c. 调相 6.(D)已知t V v mΩ =Ω Ωcos ,) cos cos( ? ω+ Ω + = Ω t kV t V v是______信号 已调波的数学表示。 a. 普通调幅 b. 平衡调幅 c. 调频 d. 调相 7.(B )带载频的单边带调幅信号具有______的特点。 a. 提高发送效率 b. 节省信道资源 c. 提高抗干扰能力 8.(B )周期信号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分析,其幅度频谱是_____的。 a. 付氏级数、连续 b. 付氏级数、离散 c. 付氏变换、连续 d. 付氏变换、离散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二阶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设计第二阶段报告 小型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 专业:通信工程小组: 10组 成员:刘志斌 12024228 高培元 12024215 指导教师:高新 完成日期:2014.12.20

摘要: 第一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电源板和变送器。本学期的第二阶段要求是完成这个系统中单片机,A/D,D/A转换电路和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部分。 温度控制系统总体概述 (一)、总述 电子工程设计训练是一门综合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实现、调试、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综合性训练。第一阶段只完成了电源以及变送器部分。本阶段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完成单片机,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和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部分,并且完成测温系统的测试。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并调试单片机,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和显示电路共四个模块。二、设计要求 1.单片机:具有独立电路板结构。 片选信号:6个, 地址信号:4个, 数据总线:AD0~AD7, I/O口线:P3口,P1口。 2.数/模(D/A)转换电路:具有独立电路板结构。 输入范围:00H ~ 0FFH, 对应输出:-10V~+10V, 电源供电:+5V,±12V。 3.模/数(A/D)转换电路: 独立电路板结构 输入信号范围:0V~+5V 分辨率:8bit 精度:1LSB 转换时间:< 1ms 4.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 4 位7 段数码显示, 前 3 位含小数点独立电路板安装结构 0 ~ 9数字输入键及若干功能设置按键控制

(三)单片机应用电路 一、电路设计方案 1.芯片介绍 MCS-51系列单片机有众多性能优异的兼容产品、成熟的开发环境、世界上最大的单片机客户群、高性价比、畅通的供货渠道,是初学者的首选机型。80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早期产品之一,内建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 PROM ) ,只需要很少的外围元件即可组成最小系统。所以我们选择8051作为我们的单片机 2.安装结构 3.电路方案的确定 通过比较,我们最后选定相对容易实现的部分地址译码,无总线驱动的方案,因为这样可以简化电路。电路图如下:

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课程安排

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课程安排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星期/节次 1—4节 5—8节 9—12节 数据分析方法与R 软件1班 2—15周 三教401 硕士研究生英语1—10班 2—17周 自然辩证法13班 2—7周 四教 812 自然辩证法14班 2—7周 三教 501 星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7班 9—17周 三教102 数据分析方法与R 软件2班 2—15周 三教402 数学模型 2—15周 信北阶 自然辩证法7班 2—7周 三教 501 自然辩证法9班 2—7周 四教 812 自然辩证法8班 2—7周 四教 812 自然辩证法10班 2—7周 三教 501 星期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4班 9—17周 三教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5班 9-17周 三教102 硕士研究生英语21—30班 2—17周 自然辩证法3班 2—7周 四教 812 数值分析1班 2—15周 三教 501 自然辩证法4班 2—7周 三教 501 数值分析2班 2—15周 四教812 自然辩证法15班 2—7周 三教421 星期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8班 9—17周 三教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班 9—17周 三教102 数据分析方法与R 软件3班 2—15周 四教812 应用泛函分析 2—15周 三教401 数据分析方法与R 软件4班 2—15周 三教413 自然辩证法5班 2—7周 四教 812 数据分析方法与R 软件5班 2—15周 三教412 数据分析方法与R 软件6班 2—15周 四教214 星期四 自然辩证法6班 2—7周 三教 501 数据分析方法与R 软件7班 2—15周 信北阶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1

1.有一硅单晶片,厚0.5mm,其一面上每107个硅原子包含两个镓原子,另一个面经处理后含镓的浓度增高。试求在该面上每107个硅原子需包含几个镓原子,才能使浓度梯度为2×10-26原子/m3m硅的晶格常数为0.5407nm。 2.为研究稳态条件下间隙原子在面心立方金属中的扩散情况,在厚0.25mm的金属薄膜的一个端面(面积1000mm2)保持对应温度下的饱和间隙原子,另一端面为间隙原子为零。测得下列数据: 温度(K)薄膜中间隙原子的溶解度 (kg/m3) 间隙原子通过薄膜的速率 (g/s) 122314.40.0025 113619.60.0014 计算在这两个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和间隙原子在面心立方金属中扩散的激活能。 3.一块含0.1%C的碳钢在930℃渗碳,渗到0.05cm的地方碳的浓度达到0.45%。在t>0的全部时间,渗碳气氛保持表面成分为1%, 4.根据上图4-2所示实际测定lgD与1/T的关系图,计算单晶体银和多晶体银在低于700℃温度范围的扩散激活能,并说明两者扩散激活能差异的原因。 5.设纯铬和纯铁组成扩散偶,扩散1小时后,Matano平面移动了1.52×10-3cm。已知摩尔分数C Cr=0.478时,dC/dx=126/cm,互扩散系数为1.43×10-9cm2/s,试求Matano面的移动速度和铬、铁的本征扩散系数D Cr,D Fe。(实验测得Matano 面移动距离的平方与扩散时间之比为常数。D Fe=0.56×10-9(cm2/s)) 6.对于体积扩散和晶界扩散,假定Q晶界≈1/2Q体积,试画出其InD相对温度倒数1/T的曲线,并指出约在哪个温度范围内,晶界扩散起主导作用。 7.γ铁在925℃渗碳4h,碳原子跃迁频率为1.7×109/s,若考虑碳原子在γ铁中的八面体间隙跃迁,(a)求碳原子总迁移路程S;(b)求碳原子总迁移的均方根位移; (c)若碳原子在20℃时跃迁频率为Γ=2.1×10-9/s,求碳原子的总迁移路程和根均方位移。 8.假定聚乙烯的聚合度为2000,键角为109.5°,求伸直链的长度为L max与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根末端距之比值,并解释某些高分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很大变形的原因。(l=0.154nm,h2=nl2) 9.已知聚乙烯的Tg=-68℃,聚甲醛的Tg=-83℃,聚二甲基硅氧烷的Tg=-128℃,试分析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与它们的Tg的一般规律。 10.试分析高分子的分子链柔顺性和分子量对粘流温度的影响。 11.有两种激活能分别为E1=83.7KJ/mol和E2=251KJ/mol的扩散反应。观察在温度从25℃升高到600℃时对这两种扩散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出评述。

北京工业大学信号处理工程应用训练

北京工业大学 通信系统工程应用训练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刘莹莹 指导教师:席大林 完成时间:2016年4月29日

目录 训练十一 DFT性质研究 (1) 训练十二 DFT及抽样定理研究 (13) 训练十三数字滤波器制作 (20) 训练十四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25) 训练十五线性卷积计算 (46) 训练十六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55)

训练十一 DFT性质研究 验证dft函数正确性 设置原始输入信号为x[8]={{1,0},{2,0},{3,0},{4,0},{5,0},{6,0},{7,0},{8,0}},将输入信号x[8]进行DFT正变换,dft(X,x,8,1),输出保存在X[8],如下: 可以看到,输入信号x(n)已经变换到频域X(k),且仍为8位。再对X[8]进行DFT反变换,dft(x,X,8,-1),重新得到x[8],观察得到的输出与原始输入数据是否相同。 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输出的x[8]取值仍为 x[8]={{1,0},{2,0},{3,0},{4,0},{5,0},{6,0},{7,0},{8,0}},证明经过DFT正反变换后,

信号能够恢复原始信号。

根据帕塞瓦尔定理,应有时域、频域总能量相等:。经过计算,时域、频域能量和分别为,证明时域、频域能量和相同,符合帕塞瓦尔定理。 综上,证明DFT变换正确。 A、补0效应研究 原数组: x[8]={{1,0},{2,0},{3,0},{4,0},{5,0},{6,0},{7,},{8,0}} 示例程序中补0后数组为: x2[16]={{1,0},{2,0},{3,0},{4,0},{5,0},{6,0},{7,0},{8,0},{0,0},{0,0},{0,0},{0,0} ,{0,0},{0,0},{0,0},{0,0}} 补0方式 我使用的补0方式为: for(i=8;i<13;i++)x2[i]=COMPLEX(0,0); 补0后数组为: x2[13]={{1,0},{2,0},{3,0},{4,0},{5,0},{6,0},{7,0},{8,0},{0,0},{0,0},{0,0},{0,0} ,{0,0}} 结果分析与图 在时域中,信号长度增加,由于所增加的项均为零,波形仍与未补0时相同 未补零时的信号时域图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实验报告压控阶梯波发生器(数字类)

北京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 专业 班级组号 题目1、压控阶梯波发生器 2、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年月日

压控阶梯波发生器(数字类)(一)设计任务 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调试一个由电压控制的阶梯波发生器。 (二)设计要求 1、输出阶梯波的频率能被输入直流电压所控制,频率控制范围为600Hz至1000Hz。 2、输出阶梯波的台阶级数为10级,且比例相等。 3、输出阶梯波的电压为1V/级。 4、输入控制电压的范围0.5V至0.6V。 5、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尽量少,成本低。 (三)调试要求 利用实验室设备和指定器件进行设计、组装和调试,达到设计要求,写出总结报告。 (四)方案选择 在压频转换部分存在两种方案。 1、Lm358组成压频转换电路; 2、NE555构成压频转换电路。 方案论证 数字电路精确度较高、有较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系统的特性不易随使用条件变化而变化,尤其使用了大规模的继承芯片,使设备简化,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计算精度方面,模拟系统是不能和数字系统相比拟的。数字系统有算术运算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大规模集成,可进行逻辑推理和逻辑判断;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对电路参数要求不严,功能强大。为了得到更精彩的波形采用数模混合方案。 (五)实验元器件和芯片 运算放大器Lm358,TTL电路74LS20、74LS161、74LS175,CMOS缓冲器CD4010,稳压管,二极管1N4148,电位器,电容,电阻。 (六)设计方案 整体设计思路:

压频转换→计数器→权电阻→运放=>阶梯波 利用Lm358组成压频转换电路;使用CD4010缓冲,形成可被数字电路识别的矩形波信号;74LS161与74LS20组合构成十进制计数器;利用74LS175提高负载、整流信号,并组成权电阻网络;最后利用运放放大信号,并输出。仿真电路图:

北工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工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北工大",是中国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初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历经多次整合兼并,逐渐形成了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体制;学校于1981年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启道考研复式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考研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复试时间地点 3月22日 各学院(部、所)复试安排(含相关学科/专业调剂系统开通时间、信息公示栏等)各学院(部、所)复试时间如有微调,以学院(部、所)通知为准。 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含外语、专业课与综合面试三个方面: 外语:所有复试考生均需参加外语听、说能力的测试。测试均由各学院(部、所)、学科/专业结合专业知识在复试时进行。 专业课:专业笔试科目考生可登录我校研招网查阅。专业课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可测试考生实验和操作技能)。 综合面试:包括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实际经验、人文素质、举止及礼仪、心理状况等。 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北工大matlab作业实验报告

北工大MATLAB实验报告 完成日期:2018.12

目录 实验一用FFT进行谱分析 (3) 一、实验内容 (3) 二、实验过程 (3) 三、实验代码 (4)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5) 五、实验心得 (5) 实验二噪声数据的抑制 (6) 一、实验内容 (6) 二、实验过程 (7) 三、实验结果分析 (14) 四、实验心得 (15) 参考文献 (15)

实验一用FFT进行谱分析 一、实验内容 FFT的用途之一是找出隐藏或淹没在噪声时域信号中信号的频率成分。本题要求用FFT 对试验数据进行谱分析,指出数据包含的频率成份。 提示:首先建立试验数据。过程推荐如下:生成一个包含两个频率成分的试验信号,对这个信号加入随机噪声,形成一个加噪信号y。(试验数据参数推荐为:数据采样频率为1000Hz,时间区间从t=0到t=0.25,步长0.001秒,噪声的标准偏差为2,两个频率成分的试验信号可取50Hz和120Hz)。 (1)绘制加噪信号y它的波形。 (2)求出含噪声信号y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取它的FFT),(FFT试验参数推荐为:256点)。 (3)求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它是不同频率所含能量的度量),并绘制功率谱图,标记出两个频谱峰值对应的频率分量。 二、实验过程 1.打开matlab软件,根据实验要求,用已知条件求出重要参数: N=256; n=0:N-1; t=n/fs; 2.绘制加入了噪声信号的y图象: y=sin(2*pi*50*t)+sin(2*pi*120*t)+2*randn(size(t)); subplot(2,2,1); plot(y);title('y的波形'); 3.对y求付里叶变换: Y=fft(y,N); 4.绘制Y的幅值图象: fudu=abs(Y); f=n*fs/N; subplot(2,2,2) plot(f,fudu); 5.抽取256点进行绘图:

北京工业大学848道路工程考研真题(2007)

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共计20分,每个名词解释2分) 1、设计车速 2、道路红线 3、横向力系数 4、缓和曲线 5、爬坡车道 6、纸上定线 7、山脊线 8、路基工作区 9、道路材料劳寿命 10、湿克勒地基模型 二、空题(共计30分,每空1分) 1、我国城市道路网四种基本结构形式是(1)、(2)、(3)、(4)。 2、按技术标准分类,我国公路共分为(5)、(6)、(7)、(8)和(9)。 3、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力有(10)、(11)和(12)。 4、我国《标准》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规定了(13)半径、(14)半径和(15)半径三个最小半径。 5、纵断面设计线是由(16)和(17)组成的。 6、城市道路基本断面形式有(18)、(19)、(20)和(21)四种。 7、机动车道宽度主要是根据(22)、(23)、(24)和(25)来确定的。 8、路基稳定材料中的无机结合料主要指(26)、(27)和(28)。 9、路面使用品质主要指路面的承载力、(29)、破损状况和(30)四项指标。 三、选择题〔共计30分,每个小选择题5分) 1、当设计车速大于60公里/小时,反向曲线间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车速的倍为宜,否则可以考虑在反向曲线间设置缓和曲线直接相联,从而构成形曲线。(A):3倍、s形,(B):6倍、C形, (C):2倍、S形,(D):6倍、S形 2、微丘地形是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以下,相对高差在以下。(A):3°、100米,(B):20°、200米,(C):20°、100米 3、从土的路用性能讲,粘性土砂性土,粉性土。 (A):优于、劣于,(B);劣于,优于, (C):优于、忧于,(D);劣于、劣于 4、各种成因的土都可以用石灰来稳定,但实验表明,用石灰稳定效果显著,强度也高。 (A):砂性土,(B);粘性土,(C):砂砾士,(D):有机土 5、假定路面混凝土板变形完全受阻,在中午时间段混凝土板产生翘曲应力,此时板底弯拉应力是荷载应力温度翘曲应力。 (A):减,(B):加,(C):不考虑

北京工业大学个人简历

徐鑫 系统工程师 个人信息 工作经验: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性别: 男 年龄: 30岁 居住地: 上海 电 话: 139********(手机) E-mail : x uxin@https://www.doczj.com/doc/3c4968303.html,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目标地点: 北京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系统工程师 语言能力 英语: 熟练 听说: 熟练 读 写: 熟练 最近工作 公司: XX 网络有限公司 行业: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职位: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校: 北京工业大学 学历: 本科 专业: 信息安全 自我介绍 本人毕业于信息安全专业,有多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从业经验,熟悉风险评估和计算机等级保护。有扎实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熟悉各项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病毒防范、备份技术等。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 动,能吃苦耐劳。喜欢思考,虚心与人交流,以取长补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 工作经验 职位: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 公司: XX 网络有限公司 2012/1--2017/5 行业: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部门: 技术部 工作内容: 1、负责分析公司网络的安全架构及应用开发需求; 2、负责根据网络的安全管理需求进行测试计划分析及测试方案设计; 3、负责对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及稳定性测试; 4、负责对企业账号管理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及可用性测试; 职位: 系统工程师 公司: XX 计算机服务公司 2011/1--2012/1 行业: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部门: 技术部 工作内容: 1、负责服务器的管理维护; 2、负责为公司内部员工帐号的创建和管理; 3、负责创建备份策略,监控备份进度,确保达到公司安全策略标准; 4、负责日常服务器运营报告的创建和更新; 职位: 信息安全分析师 公司: XX 科研公司 2010/1--2011/1 行业: 学术/科研 部门: 技术部

北京工业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熟悉汇编程序建立 及其调试方法 姓名:刘莹莹 学号:13024104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框架结构,学会编制汇程序。 2、熟悉汇编语言上机操作的过程,学会汇编程序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习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方法,了解数据存放格式。 2、阅读给出的程序,找出程序中的错误。 3、通过调试给出的汇编语言源程序,了解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建立、汇编、链接、调试、修改和运行等全过程。 三、实验预习 1、阅读实验指导第一章的内容,了解汇编语言程序建立、汇编、链接、调试的全过程。 2、下面的汇编语言源程序有错误的,试给程序加注释。通过调试手段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修改之。写出程序的功能,画出程序流程图。(1)程序修改前: STACKSG:SEGMENT PARA STACK ‘STACK’ ;不能有冒号DB 256 DUP(?) STACKSG ENDS DATASG: SEGMENT PARA ‘DATA’;不能有冒号BLOCK DW 0,-5,8,256,-128,96,100,3,45,6,512 DW 23,56,420,75,0,-1024,-67,39,-2000 COUNT EQU 20 MAX DW ? DATASG ENDS CODESG: SEGMENT ;不能有冒号ASSUME SS:STACKSG , CS:CODESG ASSUME DS:DATASG ORG 100H BEGIN MOV DS, DATASG ;BEGIN: 应改为MOV AX , DATASG MOV DS, AX LEA SI ,BLOCK

北京工业大学849交通工程考研真题(2003)

科目代码: 849 科目名称: 交通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3分) 车头间距 AADT 行程车速 ITS 面控制 停放车指数 色感 设计速度 绿信比 85%车速 二、问答题(共72分,每小题6分) 1. 试述实验车移动调查交通量的方法。 2. 请简单叙述设置道路网和间距应遵循的原则。 3. 简述全有全无分配法的计算思想。 4. 请说明自行车停车场地规划的原则与布置方式。 5. 试分析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6. 请分析道路条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7. 试述感应式控制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8. 试述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9. 设置道路交通标志需考虑那些因素。 10.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是ITS 的基础性平台,请简要说明该平台的主要功能。 11. 有人说: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你对此有何 看法,为什么? 12. 请列举交通工程中考虑人的因素的实例,至少举3例。 三、计算题(共48分) 1. 50辆车随机分布在5KM 长的公路上,请问任意200M 路段上有3辆车的概率 是多少?(8分) 2. 稳定流中,后车跟随前车前进,其加速度变化规律如下的线性跟弛模型所示, 当所有车辆照此规律运行,请问该车流中流量——速度的关系如何? )]()([1)(11t x t x T T t x n n n +??+??-=+其中,T 为反应时间,秒(12分) 3. 在设有停车标志的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规则采用主路优先,主路为双车道公 路,其双向交通量为1800辆/h ,若车头时距服从均匀分布,次干道的最大交通量为多少?若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其最大交通量是多少?其中,次干道车辆横穿主路的安全时间为7秒,次干道上饱和流车辆间的最小车头时距为5秒。(12分) 4. 对某路上的交通流进行观测,发现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对数关系, K V /180ln 40=,式中单位为:m/h ,密度单位为:辆/km 。试问该路段阻塞密度是 多少?车速为何值时交通流量最大?(6分) 5. 车流在一条6车道的公路上稳定行驶,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 能力为1940辆/h ,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h (单向),其速度为80。在过度段的车速降至22km/h 。这样持续了1.5h 。然后车流量减到1950辆/h 。问: 1)估计1.5h 内桥前的车辆平均排队长度,假设此前的排队长度为零;2)估计从桥前排队到排队消散所需要的时间。(10分)

自动化考研科目

自动化考研专业课所考科目 2009-09-28 11:48 自动化考研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复试:1、电子技术 2、计算机原理 北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复试:[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复试:微机原理+电子技术(初试考自动控制理论者)、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初试考电子技术者)、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及工程应用的研究

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及工程应用的研究 班级:研1102 学号:2011020058 姓名:赵鹏飞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时频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比较成熟的时频分析方法一一短时Fourier分析。然后给出了实际转子振动信号的时频分析。其次,介绍了二进小波分析,并应用二进小波分析实现了对透平压缩机信号的监测分析,得到了压缩机原始信号在不同频率段分解的细节信号和逼近信号。用小波分析和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国产电机的噪声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人的听闭不阅的几个高谱峰位置,进行了空气动力噪声计算,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找出了产生该频闻谱峰的几个原因。第三,介绍了谐波小波和分形的基本原理。对车辆的一般振动信号和复杂振动信号进行了分形分析。第四,对车辆传动系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检测分析与故障诊断。首先对汽车传动系进行了模态测试与分析,然后对汽车传动系各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振动幅值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根据上述测试分析并综合其它因素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小波分析,分形,故障诊断,信号 第一章绪论 世界从本质上说是非线性的,线性是非线性的特殊情况:以非线性为特征的非线性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科学,旨在揭示非线性系统的共同性质、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当前研究非线性科学的主要工具有Fourier变换(STFT)、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分形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等。 1.1时频分析的发展及应用 Fourier分析方法的应用,使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发生了具大的变化,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变革,目前在信号处理与图象处理方面Fourier 变换是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在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就是基于Fourier变换的各种分析方法:许多在时域分析困难的问

信号处理工程应用训练(指导书)

训练一信号与系统函数编程 训练目的 1﹑学会将信号与系统函数转变成计算机程序。 2﹑基本掌握将数学函数转变为程序函数的技巧与规范。 3﹑了解理论函数与程序函数的差异。初步认识计算机适用范围。 训练介绍 1﹑数学函数转化问题 把根据数学函数编写的C函数子程序称为程序函数。数学函数与程序不可能完全一致。一是计算机运算都有一个范围,所做运算超出范围便会出错;二是因为计算机不能做除零运算,这会产生一除法错,理论函数无此限制。所以要求在编写程序函数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应用情形来确定如何编写,不能简单照搬数学函数。三是程序函数不象数学函数那样易于进行代数运算或者具有某种运算性质,例如理论上的冲击函数,则不易编写对应的函数子程序,所以数学函数并不能全由计算机的程序函数完全实现。一般在将一数学函数转变为一计算机上程序函数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编写程序函数有一些规范和注意事项: (1)数学函数当中若有除法运算,需仔细函数奇异值的处理,须通过程序中的判断和特殊处理使程序函数返回正确值。 (2)数学函数中跳变点的极限值,常取左右极限的均值,程序函数中以右极限作为函数的取值。若特殊需要,须与数学函数完全一致,则仍按数学函数规定取值。 (3)所有函数子程序的输入与输出参量尽量规定为double型,建议不用float型,这是出于规范考虑。 (4)所有程序函数的输入输出参量声明时写成如下形式: Double function(Type out1,Type out2,... Type in1,Type in2,...) Double function(Type out1,Type out2,...

Type io1,Type io2,... Type in1,Type in2,...) 即,输出变量占一行,输入输出变量占一行,输入变量占一行。输入变量的第一个参量为主变量。 (5) 尽量减少函数变量个数,例如sin(t)有两个参数,编程只 需实现sin(x)。 (6) 每个函数子程序须有适当文字注释,注释的内容包括索引号, 对应的理论函数,编者姓名及日期,函数的功能﹑定义域﹑值域,使用举例等。说明应简洁清楚,以备能长期正确使用。 (7) 程序函数块内的小块以一空行进行分割,程序函数体之间, 以2、3空行行分割。组织一个函数库文件时应将功能,特征相近的函数子程序归在一起。各分类块间应有适当的注释说明。 2﹑以下以单位阶跃U(t)、方波和函数 ] )3][()1[(2 2 2 2 2 2b a b a b a h +-+-+= 三种信号函数为例进行编程示范: 训练内容 0 1、斜变函数R(t)= t ,t>0 2、锯齿波:f(t)=t / T,0≤t>ω。 训练步骤

北京工业大学移动通信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几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哪种方式?双工方式分类。答: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双工。 双工方式分类:时分双工(TDD)、频分双工(FDD)。 2、什么叫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暂时停留在某处)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成为现代通信中发展最快的通信手段之一。 特点: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在强干扰环境(外部干扰+内部干扰)下工作;无线电频率资源非常有限;提高通信容量;对移动终端设备要求高,必须适合移动环境;系统复杂,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3、1G、2G、3G、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对比。 答:1G:全自动拨号,全双工方式,越区频道转换,自动漫游。是模拟通信系统,采用小区制,蜂窝组网,多址接入方式为频分多址FDMA,调制方式为FM。 2G: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小区制,微蜂窝组网;能够承载低速的数据业务;调制方式有GMSK、QPSK等;多址接入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采用均衡技术和RAKE接收技术,抗干扰多径衰落能力强;保密性好。 3G:微蜂窝结构,宽带CDMA技术;调制方式QPSK自适应调制;多址方式主要是CDMA,电路交换采用分组交换;具备支持多媒体传输能力的要求。 4G:是一个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式网络,是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的广播网络,是一个全IP的网络结构,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口,采用多种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支撑。 4、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有哪些,哪种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特有的? 答:互调干扰: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构成干扰,如:接收机的混频。 邻道干扰: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同频干扰: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蜂窝系统采用同频复用技术规划小区,使同频干扰是其特有的干扰。 5、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出现了蜂窝移动通信,而随着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综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 第二章移动通信信道 1、描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1)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宽 描述时间色散的主要参数:平均时延(一阶矩),时延扩展,最大附加时延扩展(XdB)。 (2)频率色散参数和相关时间 描述频率色散的主要参数:多普勒扩展(功率谱)s(f)。 (3)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离 2、多谱勒效应的产生原因及表达式。 答:多普勒效应是由于移动台的运动使得接收信号在频域扩展,多普勒频移产生附加的调频噪声,出现信号失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