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优质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优质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优质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优质课导学案

https://www.doczj.com/doc/3c5985854.html,

《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切线长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等概念。

2、理解切线长定理,并能熟练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解题和证明(重点)

3、会作已知三角形的内切圆(重点)

教学流程

一、 知识准备:

1、 只限于演的有几种位置关系?分别是哪几种?

2、 判断直线与圆相切有几种方法?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相切?

3、 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是什么?

二、 引入课题

过圆上一点可以作圆的一条切线,那么过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几条切线呢?从而引入课题。

三、 自学新知:

1自学教材自学教材P 96---P 98,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自学教材P98页的探究你知道什么是切线长吗?切线长和切线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2)通过自学教材P98页的探究可得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_________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自学教材P98页的探究你知道如何证明切线长定理吗?

如图,已知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 求证:PA=PB ,∠OPA=∠OPB .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PO 与圆相分别交于C 、D,连接AB 于PO 交于点E,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有哪些相等的弧?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线段?有哪些全等的三角形。

(5)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叫做圆的__________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__________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1、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 ,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_________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__________________.

3、与三角形各边都 ____________ 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 内切圆的圆心叫___________;这个三角形叫做________。

4、作三角形两内角的平分线,两角平分线的交点就是

内切圆的圆心, 是内切圆的圆心。 5、如图,PA,PB,分别切⊙O 于点A,B,∠P=70°,

∠C 等于 。

6、在⊿ABC 中,∠A=50°

(1)若点O 是⊿ABC 的外心,则∠BOC= . (2) 若点O 是⊿ABC 的内心,则∠BOC= .

五、典型精析:

例1: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A ,B 为切点,∠OAB=30°. (1)求∠APB 的度数; (2)当OA=3时,求AP 的长.

例2如图在△ABC 中,内切圆I 与边BC 、CA 、AB 分别相切于点

∠B =60°,∠C =70°,求∠EDF 的度数。

例3 :(教材97页例2)如图,△ABC 的内切圆⊙O 与BC 、CA 、AB 分别相切于点D 、E 、F ,且AB=9cm ,BC=14cm,CA=13cm,求AF 、BD 、CE 的长。

六、课堂小结

B C

七、作业布置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如图1,PA 、PB 分别切圆O 于A 、B 两点,C 为劣弧AB 上一点,∠APB=30°,

则∠ACB=( ).

A .60°

B .75°

C .105°

D .120°

B

P

(1) (2) (3) (4)

2.从圆外一点向半径为9的圆作切线,已知切线长为18,?从这点到圆的最短距离为

( ).

A .

B .9)

C .9)

D .9

3.圆外一点P ,PA 、PB 分别切⊙O 于A 、B ,C 为优弧AB 上一点,若∠ACB=a ,则∠APB=( )

A .180°-a

B .90°-a

C .90°+a

D .180°-2a 二、填空题

1.如图2,PA 、PB 分别切圆O 于A 、B ,并与圆O 的切线,分别相交于C 、D ,?已知PA=7cm ,则△PCD 的周长等于_________.

2.如图3,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是_________.

3.如图4,圆O 内切Rt △ABC ,切点分别是D 、E 、F ,则四边形OECF 是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如图所示,EB 、EC 是⊙O 的两条切线,B 、C 是切点,A 、D 是⊙O 上两点,? 如果∠E=46°,∠DCF=32°,求∠A 的度数.

E

2.如图所示,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

A 求证∠ABO=

1

2

APB. https://www.doczj.com/doc/3c5985854.html,

3、如图,已知⊙O 是△ABC 的内切圆,切点为D 、E 、F ,如果AE=1,CD=2,BF=3,且△ABC 的面积为6.求内切圆的半径r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优质课教案_1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直尺、量角器。 学具:刻度尺、量角器、铅笔。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龟兔赛跑图片,导入课题。 小兔为什么又会输?这是因为小兔跑错方向了。怎样才能走到终点呢?由哪几个要素决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于: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上?终点和起点相距多远? 请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瞧,这是某年的一个强台风位置图,请测算一下。 (一)教学例1 1. 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课件出示) 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2.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否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3.如果这样预告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样预告会更加的准确? 4.还要预告什么?(距离) (距离600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5.小结:预告台风时既要说方向又要说距离。

九年级数学培优材料10.docx

九年级数学培优材料(10) -----元月调考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二次根式越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为() 3 2 3 A、x20 B、x三二 C、 D、 2、下列各式中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y/12 B、 C、± D、y/5 3、将一元二次方程x?+3=x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 A、0、3 B、0、1 C、1、3 D、1、-1 4、如图,在ZX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70°得到△ OCD,若ZA=100° , ZD=50°,贝iJZAOD 的度数是() A、20° B、30° C、40° D、50° 5、如图,已知AB 为(DO 直径,AB=20cm,弦AB=20cm,弦CD丄AB 于M,若OM: 0B=3:5, 则CD的长为() A、8cm B、10cm C、14cm D、16cm 6、下列格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J|=3V15 B、辰±2 C、V^b=a2Vb D、 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a个黄球,它们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 2 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为予则口袋中球的总数为() A、2 个 B、6 个 C、9 个 D、12 个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上一点,将ZXBCE沿着CE折叠至Z\FCE, 若CF、CE恰好与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圆心的(DO相切,则折痕CE=() A、5羽 B、5 C、 D、以上都不对 9、如图,MN是00的直径,MN=2,点A在OO上,ZAMN=30° , B为弧AN的中点,P 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是() A、2^2 B、迄 C、2 D、1 10、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AB是的直径,E是00 ±一点,过点E作EF丄DC于

初中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三) 编写教师: 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 掌握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索球赛积分表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并且明确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 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仅会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还会进行推理判断。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本P106中“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学生观察积分榜,并思考下列问题: (1) 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要解决问题(1)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你能从积分榜中得到负一场积 几分吗?你选择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 通过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那么胜一场积几分呢? 解:设胜一场积x 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 的值。 例如从第三行的方程:23159=?+x ,解得x=2.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1) 如果一个队胜m 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为2m ,负场积分为14-m , 总积分为2m+(14-m)=m+14。 (2) 如果设一个队胜了x 场,则负了(14-x )场,若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 分,那么列方程为:x x -=142,解得3 14=x . 想一想,x 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里x 表示一个队所胜得场数,它是一个整数,所以314= x 不符合实际意义。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拓展延伸: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吗? 设胜一场积x 分,则前进队胜场积分为10x ,负场积分为(24 -10x )分,他负了4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九年级数学上册 压轴解答题优质(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 压轴解答题优质(提高,Word 版 含解析) 一、压轴题 1.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点B 的坐标为(3, 4),一次函数2 3 y x b =- +的图像与边OC 、AB 分别交于点D 、E ,并且满足OD BE =,M 是线段DE 上的一个动点 (1)求b 的值; (2)连接OM ,若ODM △的面积与四边形OAEM 的面积之比为1:3,求点M 的坐标; (3)设N 是x 轴上方平面内的一点,以O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点N 的坐标.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54ABC BCD AB BC cm CD cm ∠=∠=?===,,点 P 从点C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C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M 从点A 出发以15/cm s 的速 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N 从点D 出发以/acm s 的速度沿DC 向点C 匀速移动.点 P M N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他两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移动时 间为ts . (1)如图①, ①当a 为何值时,点P B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N △全等?并求出相应的t 的值; ②连接AP BD 、交于点E ,当AP BD ⊥时,求出t 的值; (2)如图②,连接AN MD 、交于点F .当38 83 a t == ,时,证明:ADF CDF S S ??=. 3.点P 为图形M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Q ⊥直线,l 垂足为Q ,记PQ 的长度为d . 定义一:若d 存在最大值,则称其为“图形M 到直线l 的限距离”,记作()max ,D M l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利息问题》优质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利息问题教案 章俐峰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等概念。 2、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利用公式准确进行利息计算。 四、教学准备 储蓄相关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幅喜庆的图片: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讲讲过年,及过年时有趣的事,过渡到压岁钱。) 2、去年过年,你收到了多少压岁钱?回想一下,想好后,把你收到的钱具体数字写到卡片上。(指导学生填卡片上的压岁钱数,并叫学生在年数上随意填上1、 3、5年中的一个。) 3、你的这些压岁钱都是怎么用的?(学生自己发言,等学生讲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要合理用好自己的钱,特别指出不好的地方。) 4、借着学生的回答(存起来)为什么你们喜欢把钱存在银行呢?、 预设:会越存越多,不会乱花 为什么会多起来? 因为存在银行会有利息。 师:把钱存进银行不仅有利息,还保险,同时能支援国家建设,看来你们以后都是理财小能手。 5、师: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利息问题,好吗? (二)预习检测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关于储蓄的资料,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都找到哪些关于储蓄的知识? 学生自由说,教师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的概念,(要解释清楚利息、本金和利率的含义)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由银行决定的,国家调控的) 同学们找的资料很齐全,我也找了一个资料,我把利率表给找出来了 (适时出示最新的银行利率表)请学生说一说年利率的实际意义。 请学生在卡片上填出相应的年利率。 (三)基础练习 1、从实例中找理解相关概念。 王老师打算把自己两个月节省下来的3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三年,三年的年利率是4.25%,储蓄到期时,王老师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3382.5元。 让学生从上面的实例中分别找出本金、利率、时间、利息各是多少。师引导出(3382.5利息加本金可以简称为本息) 2、强化利息计算公式 我们应该怎么来计算利息呢?(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四)运用计算。 1、笑笑将3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一年,年利率为3.25%,笑笑存款一年得到的利息是多少?(要求大部分人会运用公式列式计算) 2、王阿姨把2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06%,到期后,王阿姨有多少利息?(基础练习强化训练) 3、李叔叔购买了五年期的国家建设债券20000元,年利率是3.81%。到期时,李叔叔的本息共有多少元?(师介绍国家建设债券的含义,购买国家建设债券到期时,国家要支付一定的利息) (五)拓展提高 1.李老师把节省下来的一部分钱存入某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4.14%到期时,李老师取回本息一共2414元,你能求出李老师存了多少钱吗? 2.2009年张大爷把多年节省下来的10000元钱整存整取三年存入银行,年利率是4.25%,2012年到期后,张大爷还用不到这笔钱,于是到银行办理了续存

数学培优网九年级数学练习题(一)

九年级数学练习题(一) 1、解方程组 2、解方程: 3、将一张透明的平行四边形胶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图①中的两张三角形胶片和 .将这两张三角形胶片的顶点与顶点重合,把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这 时与相交于点. (1)当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在同一直线上时,与的数量关系是. (2)当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在图③中,连接,探索与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4、若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 (1)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为符合条件的最小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

5、定理: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根,则有, .请用这一定理解决问题: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实根,且,求的值. 6、某工程队在我市旧城改造过程中承包了一项拆迁工程,原计划每天拆迁1250m2,因为准备工作不足,第一天少拆迁了20%,从第二天开始,该工程队加快了拆迁速度,第三天拆迁了1440m2. (1)求该工程队第一天拆迁的面积; (2)若该工程队第二天、第三天每天的拆迁面积比前一天增加的百分数相同,求这个百分数. 7、据某市车管部门统计,2008年底全市汽车拥有量为150万辆,而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的汽车拥有量已达216万辆,假定汽车拥有量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 (1)求2009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 (2)如果不加控制,该市2012年底汽车拥有量将达多少万辆? 8、有甲乙两个均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初始时,两容器同时开进水管,甲容器到8分钟时,关闭进水管打开出水管;到16分钟时,又打开了进水管,此时既进水又出水,到28分钟时,同时关闭两容器的进水管。两容器每分钟进水量与出水量均为常数,容器的水量y(升)与时间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的进水管每分钟进水_______升,出水管每分钟出水_____升. (2) 求乙容器内的水量y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从初始时刻到两容器最后一次水量相等时所需的时间.

2019-2020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 __,宽为__(50-2x)cm 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 2-75x +350=0__.①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__.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 -1)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x (x -1)2__场.列方程__x (x -1) 2=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 -56=0__.②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次__. 归纳: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__整式__ ,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 2+bx +c =0(a ≠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ax 2__是二次项,__a__是二次项系数,__bx__是一次项,__b__是一次项系数,__c__是常数项. 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 ≠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九年级数学培优专题

九上考点复习专题 1、 如图,△ABC 的高CF 、BG 相交于点H ,分别延长CF 、BG 与△ABC 外接圆交于D 、 E 两点,则下列结论:①AD=AE ;②AH=AE ;③若DE 为△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则BC=AE.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2、如图,Rt △ABC 中,∠ACB=90°,∠CAB=30°,BC=2,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20°到△A 1BC 1的位置,则整个旋转过程中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点E 在Rt △ABC 的斜边AB 上,以AE 为直径的⊙O 与直角边BC 相切于点D 。 (1)求证:AD 平分∠BAC ;(2)若BD=2BE=4,求AC 。 4、如图,已知AB=4为⊙O 的直径,弦C D ⊥AB 且CD 过AO 的中点。 (1)如图1,求线段CD 的长度; (2)如图2,P 为优弧CD 上一动点,Q 为△ACP 的内心,当Q 点恰好在线段CD 上时,求DQ 的长度; (3)如图3,点M 与点O 关于直线AC 对称,当点P 在优弧AC 上运动时,试求 2 2 2PM PC PA 的值。 A H C B C 1 B 1 A 1 O 1 A B C D E H F G A B C D O E B C D O A B C D O A B C D O A P Q M P

5、如图,AB 为直径,PB 为切线,点C 在⊙O 上,PO 交⊙O 于D ,AC∥OP。 (1)求证:PC 为⊙O 的切线。 (2)过D 点作DE⊥AB,E 为垂足,连AD 交BC 于G ,CG=3,DE=4 (3)在(2)下,求半径。 6、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AC=2,AD=1,F 为BE 的中点。 (1)如图1,当边AD 与边AB 重合时,连接DF ,求证:DF ⊥CF ; (2)如图2,若∠BAE=135°,求CF 的长; (3)将△ADE 绕点A 旋转一周,求点F 运动路径的长。 7、在直角坐标系中,M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P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不含B 点),连接PC 交⊙M 于Q 点,连接DQ ,若A (-1,0) ,C (0,3)。 (1) 如图,求圆心M 的坐标; (2) 如图,过B 点作B H ⊥DQ 于H 点,当P 点运动时,线段CQ 、QH 、DH 有何数量关系, 证明你的结论; (3) 如图,R 为⊙M 的直径DF 延长线上一个动点(不包括F 点),过B 、F 、R 三点作 ⊙N ,CF 交⊙N 于T ,当R 点在DF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FT-FR 的值是否变化?请 说明理由。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总复习》 优质课教案_1

特殊平行四边形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借助折纸、画图、测量等活动直观的探索过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性质和判定,本章教材主要是对这些结论进行理论的证明,而前面的探索过程和方法又为本章证明提供了铺垫,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定理证明思路。本章前几节课中,学生又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这些都为探究“中点四边形”做了铺垫,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该命题的基本技能;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并初步体会了获得猜想后还应予以证明的意义,感受到了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辨证关系,并且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推理证明的能力。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特殊平行四边形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中点四边形形状取决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外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数学教学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渐次梯进的课堂组成,因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应满足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或者说,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本课《特殊平行四边形(3)》内容从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数学学习领域中的“图形与证明”,因而务必服务于推理与论证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再次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发现决定中点四边形形状的因素,熟练运用学过的各种特殊四边形的识别及性质对中点四边形进行识别,并能对自己的猜测进行证明,进一步发展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 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③通过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任意四边形等凸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探求过程,以及引申至凹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探求过程,引导学生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等,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

九年级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帮困总结 青化中学高伟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2)班数学课,从这两个班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差,一学期的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甜酸苦辣五味具全,下面我就这一年中的帮困工作做简单的小结: 本学期,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指导思想 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帮学生一把,带他们一同上路”。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差生原因分析 寻找根源,发现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是学生自身原因。 1、志向性障碍:学习无目的性、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己抱自暴自弃的态度。 2、情感性障碍: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欠帐日益增加,成绩每况愈下,久而久之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3、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一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听讲,练习不完成,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作业。 根据以上这些情况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一些学生脑子也很聪明,但是

由于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似乎一点兴趣都没有,再加上平时紧张不起来,这样日久天长,基础知识变逐渐拉了下来,从而变成后进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教师方面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后进生板演,中等生订正. 2.课堂练习分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每一单元进行测试,重点分析他们的试卷。 (二)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1.两人互相检测对方上课听讲效果,互相提问老师所讲知识点,重难点,概念,公式,定理,做题方法,技巧等,互相回答,直到双方均无问题。 2.以各种形式在教室黑板或教室内外地面画题,画重点记忆性知识点,命题,定理,互相督促,检查对方是否掌握。 3.及时将双方记性掌握情况汇报组长,组长做好课下监督工作。 (三).注重学生内心交流 其一,多传输一些名人事迹,特别是从他们过去那种艰难的环境入手,告诉他们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其二,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尽量把课堂讲得的生动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三,尽量多从生活中取材,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没有用,而是用途很大,因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三项,来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从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为积极的学习态度。 其次,由易到难,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后进生因为学习基础较差,所以学习起来,通常会较费劲,日久天长就会觉得很累,甚至没有兴趣,再加上心里上常常会觉得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因此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这是他们学习不积极的重要原因。还有部分后进生,本身学习欲望很强,但常常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付出了很多,成绩缺依然很差,日久天长的打击,是他们感觉不到一

新审定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集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内容:P2~3 位置 教学目标: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我们在前几年的课程中多次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说一说我们以前是怎样确定位置的。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置,看一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 2、教学例1。 (1)出示P2例1,观察主题图。 (2)问:教师是怎么知道确定张亮的位置的? (3)介绍操作台的情况。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是一种约定。(4)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 (5)说一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6)张亮的位置可以用(2,3)表示出来。 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 (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7)小结: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8)试一试: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同学的位置。 (9)张亮的位置用(3,2)表示可以吗? 注意: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P3例2 (1)观察动物园示意图,这幅图和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①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 ②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③方格纸的竖线(横线)从左到右(右到左)依次标注了0,1,2……。 (2)找一找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怎样表示出大门的位置? (3)说出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的位置。 (4)比较大象馆和海洋馆的数对,第2个数都是4,说明什么?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5)在图中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初三数学导学案

宜宾县课改联盟学校九年级数学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利用图形的相似测量物体的高度,并画出实际问题的平面示意图。 二、学习重点 重点: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旗杆等物体的测量问题。 三、自主预习 1.旧知回顾 (1)什么是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3)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有哪些? 四、合作探究 1.请你想办法测量一下学校操场旗杆有多高? (1)如何利用太阳光照射的影子来测?能画出具体示意图吗? (2)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3)应测量哪些数据? (4).小组合作,看看还有哪些方法? 2.拿一根高 3.5米的竹竿立在离旗杆底部B27米的C处(如图)然后沿BC的方向走到D 处,这时目测旗杆顶部A与竹杆顶部E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C,D两点间的距离为3米,小芳的目高1.5米这样便可知道旗杆的高度。 你认为这种测量方法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A E F B C D

3.如图,小明在地面上放置了一个平面镜E 来测量旗杆AB 的高度,镜子与旗杆的距离EB=20米,镜子于小明的距离ED=2米,小明刚好从镜中看到旗杆的顶端A 。已知小明眼睛的高度CD=1.5米,则旗杆AB 的高度是多少米? 五、巩固反馈 1.某建筑物在地面的影长为36米,同时高为1.2米的侧杆影长为2米,那么该建筑物的高为_________米。 2.垂直于地面的竹竿的影长为12米,其顶端到期影子顶端的距离为13米,如果此时测得某小树的影长为6米,则树高___________米。 3.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枝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风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多少? 4.在一棵树的10米高B 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求这棵树的高度. 5.在河的两岸有对应的A 、B 两点,请你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测量并求出AB 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C D E A B

九年级数学培优试卷

九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卷(一) 一、填空题 1.如图,△ABC中,CD⊥AB于D,一定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①∠1=∠A,②CD DB AD CD =,③∠B+∠2=90°, ④BC∶AC∶AB=3∶4∶5,⑤AC BD AC CD ?=?. A.1 B.2 C.3 D.4 2.下列多边形中,不能够单独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点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HGF = ∠GHE B.∠GHE = ∠HEF C.∠HEF = ∠EFG D.∠HGF = ∠HEF 4.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A.180°B.360°C.540°D.720° 5.正八边形的内角和是 A.720°B.900°C.1 080°D.1 440° 6.若点A的坐标为(6,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为() A.(3,-6) B.(-3,6) C.(-3,-6) D.(3,6)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端点坐标为A(-2,4),B(4,2),直线y=kx-2与直线AB有交点,则k的值不可能是() A.-5 B.-1 3 C.3 D.5

8.如图,表示一个时钟的钟面垂直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其中分针上有一点A,且当钟面显示3点30分时,分针垂直于桌面,A点距桌面的高度为10.若此钟面显示3点45分时,A点距桌面的高度为16,则钟面显示3点50分时,A点距桌面的高度为() A.22-B.16π +C.18 D.19 9.已知 1 8 x x -=,则2 2 1 6 x x +-的值是 A.60 B.64 C.66 D.72 10.若二次函数y=x2-6x+c的图象过A(-1,y1)、B(2,y2)、C(3y3)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1>y3>y2 C.y2>y1>y3 D.y3>y1>y2 二、填空题 11.已知∠1=33°,则∠1的余角是度. 12.把抛物线2x y=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13.如图,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且分别交AB、AC于点D、E,AB=8,AC=6,则△ADE的周长是. 14.如图,货轮在海上以20海里/时的速度由B向C航行,在B处测得灯塔A的方位角为北偏东70°,测得C处的方位角为南偏东35°,航行3小时后到达C处,在C处测得A的方位角为北偏东10°,则C到A的距离是海里. 15.如图,点A在双曲线 1 y x =上,点B在双曲线 3 y x =上,且AB∥x轴,C、D在x轴上, 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16.如图,在△ABC中,点E、F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EF的长为2,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17.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7cm,底边BC=7cm,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营养配餐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营养配餐》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数学与体育》第3节教学内容。教材通过呈现我国运动员积极备战XX年奥运会的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入营养配餐的活动,并提供一些营养成分的小资料,让学生掌握营养配餐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健康意识、合理均衡的饮食习惯产生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一、已有的学习经验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

学习习惯。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具备了百分数的计算能力和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可能的学习困难 本班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不太高,可能在计算中花费的时间较多,且算得不准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食谱中营养成分的合理性,体会用正确的数学思想分析解决营养搭配中的问题,并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营养配餐活动,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食谱的合理性。

难点: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 基本信息 课题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营养配餐》 作者及工作单位容县石头镇务底中心小学梁英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数学与体育》第3节教学内容。教材通过呈现我国运动员积极备战XX年奥运会的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入营养配餐的活动,并提供一些营养成分的小资料,让学生掌握营养配餐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健康意识、合理均衡的饮食习惯产生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一、已有的学习经验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docx

骄子教育年级册学科导学案主备人授课时间___________审批人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及平移 课型学习小授课组评分教师 导学方法先经历自主探究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形成结论,最后完成当堂训练题。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 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2.能运用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且会运用它们进行简单推理和计算。 精要知识点 平行线的性质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角相等。 课独简记为 ________________。 前自 表示为 : ∵______ ∴_________ 尝平行线的性质 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试果相等, 那么内错角相等。 简记为, _______________表示为 :∵________ ∴a b 1. 提前两天发 ,那么同位给学生完成。 2. 上课前教师 认真批阅,查看 学生完成情况 3. 给予评分 (全对的 3 分) 4. 教师上课前 提问检测学生 掌握情况对于 大部分学生不1明白的地方予 2以讲评( 5~8 分 钟)

平行线的性质 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 2a ,那么同旁内角1 互补。 b 简记为,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为 :∵ __________ ∴ 【点将题】 合 作 探 究课1. 如图所示, AB∥EF∥DC,EG∥DB, 则图中与∠ 1相等的角(∠ 1除外)共有()1、5 分钟独立做 题, 5 分钟后小 组分工讨论不 会的题目,教师 参与其中指导 2、寻找帮助: A . 6个 B .5个 C .4个 D .2个对于小组讨论 无法完成的题 目可请求别的 小组同学解答,2.如图,已知 AB∥CD,则图中与∠ 1互补的角共有 ()帮助解答问题 的小组讲解正 确予以加 5 分奖 励,或者寻求老 师帮助,但加分 要减半 3、通过以上两A.5个 B .4个 C . 3个 D . 2个步能够全部理 解正确的小组 每人加 2 分 中3.如图, l 1∥12,l 为11、 12的截线,∠ 1=7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个数有:①∠ 5=70°;②∠ 3=∠6; ③∠ 2+∠6=220°;④∠ 4+∠7=180°()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2-8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会解释百分数的实际含义,培养学生抽象、归纳、比较、分析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交流搜集的素材,提出探究的问题。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

下你找到的百分数? 师根据情况指三至五名学生回答并试着读出找到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找到的可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课件展示),学生读出课件中的百分数。 师:在这么多地方都找到了百分数,看来,百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同学们已经会读百分数了,对于百分数你还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识? 生1:什么是百分数?(板书:意义) 生2:百分数有什么用处?(板书:作用) 生3: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板书:区别) ……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深入研究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引出百分数。一开始让学生展示搜集的百分数素材并进行试读,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入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然后让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交流, 学习新知 1.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老师班里的同学也很喜欢。我们班有三个投篮高手,看他们来了(老师课件出示三个同学)。这三个同学互相不服气,

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5.1反比例函数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化,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用l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索课本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完成“自主预习”。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自主预习】 一、知识梳理(5分钟) 1、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是一条双曲线,当k>0时,图象位于第_______象限, 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当k<0时,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_____________图形,对称中心是_________,对称轴有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0k ≠,则x ,y 都不可能为____________,所以双曲线与坐标轴_________交点,只能无限逼近坐标轴。 3、自学了本节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记下来,以备上课时与同学老师探讨。 【课堂导学】 【导入示标】(5分钟) 1.引入 2.汇报预习检查情况。 【合作探究】(10分钟) 探究一: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某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例1、若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3,2),则k 的值为( ) A 、-6 B 、6 C 、-5 D 、5 探究二:由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的点A ,且点A 的横坐标为3,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探究三:双曲线位置的确定 例3、反比例函数,2 y x = ,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____________象限。 探究四: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例4、如图所示,过双曲线上一点P 作PQ ⊥x 轴,垂足为Q ,已知S △PQO =4。求双的表达式。 探究五: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k 的应用 例5、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 ,Q ,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 坐标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 1;过点Q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 2。 (1)S 1与S 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绕原点旋转180°后,能与原来的图象重合吗? 【展示交流】(15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