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

生物圈(biosphere):生物圈是由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的。

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总称。

应激性(irritability)对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称为应激性。

稳态(homeostasis) 生物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生物体内部(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生长发育(growing &developing)生物都能通过代谢而生长发育,其包括两个过程: 细胞数量的增加(生长);成熟过程(发育) ,生长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稳定的过程。

细胞学说(cell theory) 19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周期(cell cycle)细胞物质积累与细胞分裂的循环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多细胞有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种类型细胞经细胞分裂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干细胞(stem cell)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与器官能力的细胞。

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

组织器官(tissue & organs)器官:由不同类型的组织在生物体内按一定排列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执行特定生理功能。

免疫(immune)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

免疫应答(immunity respense)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抗原(antigen)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等。

抗体(antibody):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成熟的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细胞免疫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作用及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 所谓体液免疫,即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种(species)

消化吸收(digestion & absorption)消化:摄入的食物经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的分解,最后成为简单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简单小分子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减数分裂(meiosis)细胞分裂的特殊形式。二倍体细胞形成单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细胞分裂。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植物生活史或水母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二倍体世代),和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单倍体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又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和获得普遍的规律性的知识。生物界既有极大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统一性。生物界是一个整体,生命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涉及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及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能应用普通生物学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考试形式 普通生物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为: 一、名词解释(12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三、填空题(24空,每空1分,共24分) 四、问答题(任选6题,每题10分,共60分,多选者按前选计分) 考试内容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三)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细胞 (一)生命的化学基础;(二)细胞结构与细胞讯;(三)细胞代谢;(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一)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营养与消化;(三)血液与循环;(四)气体交换与呼吸;(五)内环境的控制;(六)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七)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八)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九)感觉器官与感觉;(十)动物如何运动;(十一)生殖与胚胎发育。 第三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一)植物的结构和生殖;(二) 植物的营养;(三)植物的调控系统。 第四篇遗传与变异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三)基因表达调控;(四)重组DNA技术简介;(五)人类基因组。 第五篇生物进化 (一)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二)物种形成;(三)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第六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二)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三)动物多样性的进化;(四)人类的进化。 第七篇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英文名:Essential Biology 课程性质:普通教育选修课 适用对象:非生物科学类专业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特别要求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日期: 2012.1.12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普通生物学》是非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普通教育选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整个生物界和生命科学的概况,拓宽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重点,以生物的演化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期让学生了解整个生命世界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了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树立辨证的、发展的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二)教学要求 1、拓宽学生知识面,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掌握动、植物个体发育中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及其对机能和环境适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了解生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4、了解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与教学手段 三、主要参考书 《普通生物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顾德兴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学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什么是生命理解:生命的结构层次。 了解: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一、什么是生命 二、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四、生物学的分科 五、生命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理解:细胞大小和数目,物质的穿膜运动:扩散、渗透、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了解:细胞连接 一、细胞大小和数目 二、细胞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四、物质的穿膜运动:扩散、渗透、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五、细胞连接 第二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有丝分裂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了解:癌细胞及其细胞分裂特点。

(完整word版)普通生物学试题库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继续教育学院拟题人 适用专业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呼吸全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电子传递链。 2、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质、和核仁等部分。 3、线虫的体细胞数目,因此是研究细胞发育的良好的实验材料。 4、细胞周期包括和分裂间期两个时期。 5、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 6、血液分为血细胞和两部分。 7、存在于生物体内而在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是。 8、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指。 9、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或由其体内提供。 10、生物的自养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光能自养和。 11、抗原分子的某些化学基团其分子构相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从而能引发免疫反应,这些基团叫做。 12、基因的化学实质是DNA,在某些病毒中是。 13、常见的发酵过程有酒精发酵和。 14、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 ____,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15、维管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有_________、被子植物。 16、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途径合成的。 17、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18、发达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0、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1、分生组织的显著特征是细胞具有能力。 22、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23、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的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24、神经组织是由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25、依照五界系统,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等五界。 26、神经未受剌激时的膜电位称。 27、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8、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9、光敏色素以红外吸收形式和两种形式存在。 30、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突触可分为电突触和。 31、鱼类可分为软骨鱼纲和纲。 32、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有和去甲肾上腺素。 33、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性和变异。 34、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35、维管植物可分为蕨类植物和两类。 36、由肋间肌舒缩引起的呼吸动作为呼吸。 37、突触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取决于神经递质的性质和突触后膜上的性质。 38、依据方式可将真核多细胞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39、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和配子体有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40、吗啡、海洛因等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抑制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反馈,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 B. 渐变群; C. 瓶颈效应 2. 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 A. 干扰素; B. 类毒素; C . 外毒素 3. 藻类不具有下列特征。 A. 光合自养; B. 根、茎、叶分化; C. 多细胞生殖器官 4. 真菌的营养方式为。 A. 腐生; B. 腐生和寄生; C. 腐生、寄生和化能自养 5.地衣是____。 A. 植物; B. 原生生物; C. 藻菌复合体 6.在生物体内,放能反应主要与。

云南大学617-普通生物学

617-《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类(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普通生物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生物学类各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用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动物学、植物学基础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选择填空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的组构系统;(三)生物界的划分;(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生物界的多样性

与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八)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一)原子和分子;(二)组成细胞的大分子;(三)糖类;(四)脂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五)蛋白质;(六)核酸。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一)细胞的结构;(二)真核细胞的结构;(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四)细胞通讯。 第四章细胞代谢 (一)能与细胞;(二)酶;(三)物质的跨膜转运;(四)细胞呼吸;(五)光合作用。 第五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二)减数分裂;(三)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第六章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一)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三)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第七章营养与消化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207313 学时:34 学分:1 开课对象:生物科学系本科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英文译名:BasicalbiologyexperimentA2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生物类壹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壹个科学、合理的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是更能切实掌握动物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以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精选重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及知识范围,操作难度适宜的自选实验的比例,引导、指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建立壹个既和理论课有壹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在突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先导的基础上,以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

类的代表动物(实验动物)为材料,贯穿生物学原理,由简单到综合,由基础性到提高层次的实验,构成包括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自选性和设计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本课程总共34学时,1学分。 实验壹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和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够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和维护。 2、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动物组织平铺片等临时装片和涂片的制 作方法。 3、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掌握动物的4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及其结构和机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 1、双筒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和维护方法。 2、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3、制备和观察蛙的肠系膜平铺片、蝗虫的肌肉组织分离片、血涂片。 4、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4类组织玻片标本。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双筒光学显微镜,无菌牙签,解剖器材,玻片,注射器,染色缸,蛙,蝗虫 7%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0.1M碘液或0.1%亚甲基蓝,1%硝酸银,甲醇,姬母萨染液。 实验二原生动物系列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在显微镜下对运动活泼的原生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四川农业大学653-普通生物学知识点

四川农业大学653-普通生物学知识点 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

遗传学说奠基人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

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 自由组合规律--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于1909年发现。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体繁殖等多种形式 简介 无性繁殖也叫无配子繁殖,是一种亲体不通过性细胞而产生的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的特点是参加产生后代的只有一个亲体。这种无性单亲遗传是最为原始的一种方式。这种繁殖方式在单细胞动物和低等多细胞动物中较为普遍。无性繁殖不经过复杂的胚胎发育,更不发生遗传信息的重组。因此,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子代遗传物质与亲带完全相同。这种繁殖有利于那些处于适宜环境中的个体快速增值,以扩大种群的数量。无性繁殖是以分裂和出 [2] 扦插是最早发明的无性繁殖办法,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它是直接从果树上剪去一段一

两年生的嫩枝条,出图中让其生根发芽的技术。我国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发明了这种方法当时主要用于石榴枝条的扦插。中国古籍中给扦插技术取了个很雅的名字,叫“鹤膝”。在古巴比伦、古埃及,扦插技术比我国更早用于葡萄的繁殖。 分株繁殖在我国最早于公元4世纪开始使用,西欧和南亚早于我国开始使用。 东汉崔?《四民月令》讲到用“栗树”与“栎树”嫁接,使用芽接,在古罗马时代的农书里也可看到果树嫁接的记载。芽接是嫁接形式的一种,而嫁接是无性繁殖的高级形式的一种,至今也被普遍使用。 [3] 分类 1)分裂繁殖 简称裂殖,是由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这两个新 个体基本相同。单细胞生物都采用裂殖的繁殖方式。(焦虫的裂殖) 2)出芽繁殖 简称芽殖,是先在母体上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长大后 脱离母体或不脱离母体长成独立生活的个体。水螅等腔肠动物、海绵动物、酵母菌等采用芽殖的繁殖方式。 3)孢子繁殖 孢子是藻类、真菌和一些低等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 生殖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下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衣藻的孢子繁殖过程) 4)营养繁殖 即脱离亲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或亲体的一部分经去分化后,直接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

1.什么是必需元素?它们主要有哪些功能?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缺乏必需元素将导致细胞生长发育异常。必需元素共16种。 1.作为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2.作为生命活动的调节者 3.起电化学作用,如渗透调节等 2.在生物大分子中有六种重要的官能团,它们各有何作用? a)Hydroxyl -OH b)Carbonyl -CO- c)Carboxyl -COOH d)Amino -NH2 e)Sulfhydryl --SH f)Phosphate 磷酸基团 羟基——有机醇类化合物的功能基团,糖类分子的代表性基团。 羰基——酮类化合物的功能基团,糖类分子的代表性基团。 羧基——羧酸分子的代表基团,也是氨基酸中的重要原子团。 氨基——氨基酸的代表基团。 巯基——蛋白质分子中的重要基团。 磷酸基(磷氧基)——含磷酸基的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中储能的高能化合物。 3.为什么说碳元素可以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碳的生理功能:1.)细胞中各种有机化合物的骨架,2)在物质代和能量转化中起重要作用。(1)化学组成大多是碳元素 (2)形成各种分子以及碳骨架 (3)可以与许多不同的元素共价连接 4.为什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的功能 1)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参与生物体物质代、能量代、遗传变异 3)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对环境的反应 4)作为贮存物质 无论是生物体的结构,还是每一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5.试述糖的生物学功能。 1)贮存物质 2)组成成分 3)细胞识别 6. 什么是脂类,它们有何生物学功能? 1)供能贮能。(H比例大) 2)构成生物膜。 3)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必需脂肪酸。 4)生长调节物质。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 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细胞 1.生命的化学基础 1)原子和分子 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3)糖类 4)脂质 5)蛋白质 6)核酸 2.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3. 细胞代谢 1)能与细胞 2)酶

3)物质的跨膜转运 4)细胞呼吸 5)光合作用 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 1.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2. 营养与消化 1)营养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3. 血液与循环 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4. 气体交换与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5. 内环境的控制 1)体温调节 2)渗透调节与排泄 6.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7.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性质

基础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第一篇生命的基本构成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概括地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了基础。尽可能结合讲述一些生物科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 【教学内容】 1.生物科学(生命科学).有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 2.生命的层次性.生物科学的分科.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生命科学世纪展望 3.物种概念与命名法,生命起源及多样性概述 4.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 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生命大分子 【目的要求】 概括介绍组成生命的化学基本物质,使学生了解生命分子的特性,认识细胞组成物质的特性及功能;掌握细胞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元素组成 第二节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糖类 二.脂类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四.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难点】 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结构 第三章细胞膜系统和物质运输 【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学说,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了解信号传递及信号转导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二.细胞的共性 三.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与细胞的关系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系统 一.细胞膜与细胞膜表面特化结构 二.细胞内膜系统 1.内质网 2.高尔基复合体 3.溶酶体与过氧化物体 4.细胞蛋白质分选与细胞结构装配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细胞跨膜运输 二.细胞信号传递 【重点难点】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信号传递和信号转导 第四章细胞能量代谢(一)光合作用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作用;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了解光合产物在体内运输与分配原理;了解光合作用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 一.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二.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机制 一.原初反应 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三.碳同化 第三节光呼吸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第四节. 【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的机制、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以及光合单位和光能的转化、电子传递链和光合磷酸化、光合碳代谢。 第五章细胞能量代谢(二)呼吸作用 【目的要求】 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历程,了解完整的呼吸作用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几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能量——ATP 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一.糖酵解 二.三羧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代谢途径及其调控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试题

普通生物学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新的细胞核形成时,最多可形成几个小的核仁,然后再汇集成一个大的核仁( ) A.5个B.10个C.46个D.23个2.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约为( ) A.1.80 B.4.8 C.7.0 D.8.0 3.下列物质与细胞松驰素B的作用相反的药物是( ) A.长春花碱B.紫杉醇 C.秋水仙素D.鬼笔环肽 4.下列与真核细胞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粒和中心体是同源的细胞器 B.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直接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包装 C.微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种类有所不同,如乙醛酸循环体,在植物细胞中有,但动物细胞中没有 D.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均高于其外膜 5.上皮细胞之间的牢固连接主要是依靠下列哪一种连接方式( ) A.桥粒B.紧密连接 C.间隙连接D.胞间连丝 6.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的原理是( ) A.抑制核糖体的50S亚基的活性 B.抑制肽链的延伸 C.抑制细菌转肽酶的活性 D.抑制乙酰胆酯酶的活性 7.反应1:A──→B+C,△G=+20.920kJ/mol·L;反应2:C+D──→D,△G=-18.320kJ/mol·L。试问:这两个反应的K eq值( ) A.反应1的K eq值大于反应2 B.反应2的K eq值大于反应1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8.过氧化物酶的颜色是棕色的,其原因是( ) A.含有血红素B.含有叶绿素 C.含有Cyt D.含有NAD 9.柠檬酸循环途径中,通过下列哪一项与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连接起来( ) A.柠檬酸合成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10.在人的骨骼肌细胞中,利用肌糖原进行无氧呼吸时,将一个含有10个葡萄糖残基的肝糖原片段,经无氧呼吸后,可向肌纤维提供多少分子A TP( ) A.20个B.30个C.40个D.360个11.下列哪一种物质是天冬氨酸脱氨后的产物( ) A.丙氨酸B.α-酮戊二酸 C.草酰乙酸D.苹果酸 12.在光合作用中,合成一个葡萄糖分子需要A TP 和NADPH的数量分别是( ) A.12、12 B.18、12 C.18、18 D.3、2 13.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而在于C3植物的原因之一是光呼吸弱 B.CO2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作用远大于C3植物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常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而C4植物通常不明显 D.在强光下,C4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远大于C3植物 1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最先形成的结构是( ) A.细胞板B.成膜体 C.细胞膜D.细胞壁 15.下列哪一种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核膜不解体,染色体不是靠微管的牵引,而是附着在核膜上,随核膜的延伸而分开( ) A.硅藻B.绿藻C.甲藻D.苔藓16.在哺乳动物体内,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分裂周期最短( )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完整版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 考试大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生物的特征 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4.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6.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7.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细胞 1.生命的化学基础 1)原子和分子 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3)糖类 4)脂质 5)蛋白质 6)核酸 2.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3.细胞代谢 1)能与细胞 2)酶 3)物质的跨膜转运 4)细胞呼吸

5)光合作用 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1.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2.营养与消化 1)营养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3.血液与循环 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4.气体交换与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5.内环境的控制 1)体温调节 2)渗透调节与排泄 6.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7.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性质 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3)激素与稳态 8.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原芸、李臣鸿、黄瑛、陈祖建 一. 课程名称解剖生理学Anatomy and Physiology 二. 课程编码0702761 三. 学时与学分64学时 / 4学分 四.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五. 课程教学目标 1.解剖学教学使学生掌握人类及实验动物大体解剖构造,掌握基本组织、器官组织的基本特点,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2.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尤其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术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 七.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解剖学理论课部分(24学时) ●绪论(2学时) 分类、历史、学习的必要性、生物工程学科学习的必要性;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切面术语、变异和畸形定义; 解剖学的未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运动系统(2学时) 骨学 骨连结 肌学 ●呼吸系统(1学时) 呼吸道 肺 胸膜 纵隔 ●循环系统(8学时) 心血管系统(心脏2学时;动脉2学时;静脉2学时;微循环1学时) 淋巴系(1学时) ●泌尿系统(2学时) 肾 输尿管道 ●神经系统(8学时) 脊髓和脊神经(2学时) 脑和脑神经(2学时) 神经传导路(2学时) 内脏神经(2学时)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

●内分泌系统(1学时) 内分泌腺的特点、组成及主要功能; 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松果体和垂体的形态、位置及主要功能,组织结构。 生理学理论课部分(40学时) ●绪论(2学时) 人体的基本功能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细胞的基本功能(4学时)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2学时)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兴奋的引起和传播 (2学时) 神经纤维的功能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神经系统(10学时)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2学时)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中枢抑制(2学时)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学时)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学时)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2学时) ●血液(2学时) 体液与内环境概念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型 ●血液循环(10学时) 心脏生理(心肌生物电2学时;心脏射血2学时)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2学时;微循环2学时)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学时) ●呼吸(6学时) 肺通气 (2学时)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2学时)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2学时) ●肾脏生理(6学时) 肾的结构与肾血液循环的特征(2学时)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2学时)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机制(2学时) 肾脏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2020普通生物学+入学考试大纲

淮海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生物学》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吴相钰等,《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8 2.考试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30% 问答题:70%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生物及其特征 2.生物命名的二名法及生物的分类阶元 3.五界分类系统 (二)生命的化学基础 1.细胞组成的基本元素和主要成分 2.水的重要特性 (三)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形态结构 (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细胞周期的分子控制机制 2.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被膜、纺锤体、染色体等的变化 4.染色体的形态、种类、组型、数目及形成染色体带的染色方法 5.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全能性和干细胞和细胞衰老 (五)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组成 2.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动物内环境的概念及其稳定的重要性和调节(六)营养与消化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3.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七)血液与循环 1.血液的组成和作用 2.心脏血管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物质在系统的运输过程 3.人和动物体的水含量及体液的组成,凝血机制,血型 4.献血、输血、血压及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八)气体交换与呼吸 1.呼吸的概念,肺活量及相关概念 2.呼吸系统的结构,气体在体内的运输 3.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

【VIP专享】《普通生物学(实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实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时数:24学时 编写日期:2004年6月 修订日期:2010年6月 执笔者:田清涞 审阅者:张亚兰 一、实验的目的及在专业培养中的作用 普通生物学实验是基础主干课普通生物学的辅助性实验课,通过实验验证加深对生物学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验训练学生最基本的操作和技能,了解当今生物学技术,生物工程进展,为学生今后从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1显微镜的使用、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观察2验证 2无脊椎动物实验4验证 3蟾蜍的解剖4验证 4家兔的外形和内部解剖4验证 5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4验证 6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观察4验证 1人血涂片的制备观察及ABO血型鉴定2综合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观察(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教学要求: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够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和维护。 2.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 3.掌握动物组织平铺片、分离片等临时装片和涂片的一般制作方法。 4.掌握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理解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5.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教学内容: 1.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 2.动物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实验技能 3.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4.动物四大组织玻片标本观察、示范、多媒体演示 实验二无脊椎动物实验 (4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教学要求: 1.掌握原生动物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无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4.认识一些常见的原生动物 5.学习在显微镜下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 1.观察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软体动 物、节肢动物的标本。 2.草履虫活体观察和实验 3.草履虫生殖装片的观察 实验三蟾蜍的解剖(4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教学要求: 1.通过对蟾蜍外部形态及各器官系统的观察,熟悉其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性 特征及适应性特征。 2.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反射过程。 3.掌握两栖动物的解剖技术。 实验教学内容: 1.蟾蜍外形观察及各部位测量 2.学习双毁髓法处死蟾蜍,观察屈反射、搔扒反射,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 (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換。(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 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陳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 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 (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換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三叶草.蝴蝶.時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4 .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 (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 (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成. ①所有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連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双螺旋分子; ②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 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5 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功?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普通生物学试题库

第七章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本章主要考点 1、高等植物组织的类型,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 2、植物根、茎结构的形成及组成 3、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差异 4、单子叶植物在根、茎结构上的差异 5、叶片结构及对生理功能的适应 6、植物的生活周期,重点掌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认识各阶段的核相变化 7、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重点掌握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其结构 8、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了解雌蕊、子房、胚珠、胚囊、胚、种子之间的关系 9、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10、导管与筛管在形态、构造、功能、分布等方面的异同气孔器的结构,气孔开关的机制以 及对CO2吸收和水分散失的调节 1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途径及方式 12、根压、蒸腾作用在水的运输中的作用,内聚力学说的主要内容 13、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必需元素 14、植物激素的种类、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主要作用 15、生长素的作用机制 16、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长日植物,短日植物 17、光合作用:(1)光反应与碳反应的联系与区别;(2)光合色素与光系统的种类与作用; (3)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过程;(4)卡尔文循环的3个阶段;(5)C3途径与C4途径;(6)光呼吸;(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名词术语 1.直根系和须根系 2.凯氏带 3.髓射线 4.维管射线 5.维管系统 6.年轮 7.早材 8.晚材 9.边材 10.心材 11.完全花 12.不完全花

13.心皮 14.传粉 15.双受精 16.子房上位 17.子房下位 18.真果 19.假果 20.聚花果 21.聚合果 22.世代交替 23.生活史 24.蒸腾作用 25.根压 26.必需元素 27.向光性 28.光敏色素 29.光周期 30.长日植物 31.短日植物 32.光反应 33.光合膜 34.天线色素 35.荧光 36.光系统 37.光合磷酸化 38.光合电子传递链 39. C3途径和C3植物 40. C4途径和C4植物 41.景天酸代谢途径 42.光呼吸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1. 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2.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 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3. 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细胞约10% 生物体的功能约50% 遗传和进化约20% 生物与环境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20%) 2、单项选择题(30%) 3、简答题(30%) 4、论述题(20%) Ⅲ考查范围 1、细胞与生物大分子 (1) 生命的化学基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构成细胞的6种主要化合物及其作用; (2) 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 主要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连接。 (3) 细胞代谢:酶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原理及主要过程 (4) 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各期核结构变化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过程的异同;有丝分裂的意义;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 2、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1)营养与消化:人体能量代谢、能量的释放、转换与利用,食物的热量价,基础代谢;人 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胃、小肠的结构特点;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 (2) 血液与循环:内环境、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3) 呼吸: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泡的结构特点;人体的呼吸运动;人体的气体交换; (4) 内环境的控制:体温调节、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排泄及其途径;泌尿系统的组 成及肾脏的结构;尿的生成及排出; (5)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人体的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及分类;预防接种; (6) 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主要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作用;体液调节; (7)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和脊神经,脑 和脑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反射和反射弧,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 (8) 支持与运动:骨;骨连结和骨骼;骨骼肌; (9) 生殖和胚胎发育:生殖的种类;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男

9、《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及习题、答案

9、《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及习题、答案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 第二章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 第三章气体交换——呼吸 第四章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 第五章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第六章神经系统 第七章感受器和效应器 第八章激素 第九章行为 第十章花与果实 第十一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十二章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第十三章生物的分界 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 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一、课程概述 《普通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它包含生物学的多个分支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缩影和通论。《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医药方向)、生物科学专业等的专、本科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作为新生入学第一学年的必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整个生物界和生命科学的概况,拓宽知识面,打下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提高整体素质,为今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重点,以生物的进化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期让学生了解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了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树立进化的、辨证的、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以及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返回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总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 、知道《普通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发展方向。 2 、了解生命科学中的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理解该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等。 3 、学会或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本技能。 4 、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5 、初步形成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 、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涵义是: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及生命现象的认知。 理解或了解——是指这门学科涉及的概念、原理的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学会——是指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绪论 1.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2 .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3 .生命科学方法;4 .生物学的分科 5 .生命的结构层次; 6 .生物科学发展及新成就; 7 .普通生物学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一部分细胞与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 1 .细胞的化学组成; 2 .细胞的形态结构; 3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作用; 4 .细胞的连接; 5 .细胞的代谢; 6 .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 7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其意义; 8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9 .动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10 .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