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目录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1)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1中国应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财经 2011-11-18) (3)

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及经验(海南金融 2011年5期) (4)

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之日本经验借鉴(南方都市报 2010-05-12) (5)

中日产业经济结构对比(现代商业 2010年27期) (8)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中立信永税务师事务所 2008-05-02) (9)

日本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瞭望 2008年3期) (12)

日本社会管理创新情况 (13)

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及比较(干部学习网 2012-01-13) (13)

日本的公民社会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18) (15)

日本严格人口登记制度助力社会治安(世界博览 2011-01-19) (17)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中国危机治理网 2010-07-20) (19)

日本经验:优良的社会治理与相对的平等(东北亚论坛 2010年19期) (20)

日本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3期) (22)

认识日本的“中流社会”(瞭望 2007年14期) (25)

日本产学研合作情况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小松公司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举行(山东大学 2011-12-01)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熊本大学互设办公室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国广播网 2011-02-05) (28)

日本Universe株式会社考察杨凌合作项目(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2010-05-31) (28)

早稻田大学与省环保技校合作以日本产学研模式助日企落地(南方日报 2010-03-12) (29)

立法与政府推动:日本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启示(科学时报 2009-11-12) (30)

日本产学研环境访问团考察龙泉市(龙泉市招商引资办公室 2009-06-17) (34)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参加中日产学研合作论坛(日本新华侨报 2008-10-24) (34)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

从经济高速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与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特征,这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为适应现实条件变化和未来发展环境,日本提出要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具有变企业之间的单向关系为双向互动关系、变“制造中心”为“制造+服务”等一系列特征。这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日本企业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1.积极进行生产体系革新,突破企业系列等边界

传统的日本式生产体系是以企业或企业系列为活动单位的,信息的流动、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基本限于同一企业系列内,不同企业系列之间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企业系列的组织方式开始松动,同一产业内分属不同企业系列的企业之间、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都开始以更开放的态度进行各式各样的合作,合作的空间也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2.中小企业开展以全球化为主题的“二次创业”

在传统的企业系列体制下,中小企业虽然发挥的是金字塔基石的作用,但依附于大企业,缺乏独立自主性。随着企业系列的松动,中小企业纷纷开始所谓“二次创业”,适应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趋势、成为有特点的全球企业成为不少中小企业“二次创业”的目标。

3.致力于发展低廉制造技术

近年来,日本企业开始反思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可能带来的“品质过剩”即功能过度开发的问题。因此,应用低廉制造技术生产合适而优质的产品成为当前日本很多大企业的首选。例如,日立制作所计划把平板电视机的制造成本压缩25%~30%,富士胶卷公司计划开发面向新兴国家市场的价格在100美元以下的数码相机,本田公司、电装公司等也纷纷提出各自的低廉制造计划,旨在延展日本企业的制造优势。

4.改变企业的附加值来源构成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的价值创造是以最终产品为核心,以制造取胜的。但近年来,日本企业越来越致力于从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运营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获取附加值,基于“制造+服务”方针引领制造向服务转型,企业越来越注重软性竞争要素的作用。

二、日本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1.四大核心制造业仍是日本制造业乃至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经济发展依然带有较强的“制造”色彩,无论从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是从核心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看,2001~2007年,整个制造产业的经常收益增长了25.2万亿日元,其中四大核心制造业,即运输机械、电气机械、钢铁和一般机械分别增长2.1万亿、3.2万亿、1.8万亿和1.9万亿日元,合计占整个产业增量的36%。2000~2007年,日本的名义GDP约增长2.5%,其中仅汽车一个产业的贡献率就达1.1个百分点。

2.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拉动第三产业份额和质量的提升

日本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基本表现为以企业为对象的生产者服务业快速发展,面向个人的消费者服务业总体增长趋向稳定,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领域不断挖掘市场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批发、零售行业的低迷发展。而金融保险、运输通信等长期受到政府规制保护的行业经过持续推进的经济行政体制改革,成长性大为提高。

3.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

日本的产业结构是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日本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一直都在10%以上,2008年更是达到了17.5%的高水平。从出口产业来看,四大核心制造业中的三大产业,即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就占出口总额的67.2%。另一方面,生产的内需依存是指日本主要出口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国内采购率均超过80%,远高于美国的水平。如2007年,日本电气机械产业的国内采购率是80.3%,美国是59.3%;运输机械产业,日本是94.5%,美国是66.6%;一般机械产业,日本是92.4%,美国是57.9%。

4.日本磨合型产品的技术制造优势遭遇挑战

日本在磨合型产品的制造领域享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源于企业间关系的竞争优势,日本核心优势制造业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都被视为磨合型产品的典型。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磨合型产品的生产重视产品的不断改良与成本的不断下降,这得益于企业之间密切的合作、交易乃至激烈的同业竞争,即企业间长期稳定交易关系所构筑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但这种组织结构在日本制造业开始大规模进行海外生产后遭遇挑战,特别是以美欧企业为代表实行的模块化生产经营方式在适应快速的技术变化与严苛的成本压力方面表现突出,对日本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造成冲击。

三、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

对日本而言,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不是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而是对产业质量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变革。日本经济产业省作为产业发展的指导部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是要变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为沙漏型产业结构。

所谓沙漏型产业结构是相对于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而言的一种概念。在金字塔型产业结构中,少数制成品生产企业位于塔尖,越往下,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原材料生产企业的数量越多,它们共同支撑起制成品生产企业。而在沙漏型产业结构中,制成品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融合度提高,制成品生产企业更注重与服务业的融合;零部件生产与原材料生产的垂直一体化程度有所加强;零部件生产企业不再处于附属于制成品生产企业的地位,两者的力量对比更趋均衡。简言之,金字塔型产业结构下制成品生产企业居于核心地位的格局被打破,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制成品生产企业则更多地向品牌经营、提供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转型,制成品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关系形象地讲更似两端力量相当的沙漏。(作者:白雪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中国应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

来源:财经 2011-11-18

欧债危机恶化和美国经济低迷,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浓重的阴云。在中国加入WTO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范围的产业调整进行得十分深入。这种调整不仅表现为低端制造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还表现为近年发展中国家在更高的制造业环节对发达国家形成竞争。

2011年11月16日上午,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旗下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人士造访安邦,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日本产业界,尤其是以索尼和松下等为代表的大型制造集团已经在实施各自的产业升级调整计划。

据媒体报道,以消费电子产品闻名的索尼,消费电子业务正在亏损,真正支持盈利的是金融服务。其中金融服务包括寿险、非寿险以及银行业务。今年11月索尼公司再一次上调了预期年度亏损,将亏损调至900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的高额。据索尼公司近几年财报显示,这将是索尼公司连续亏损的第四个年头。在与安邦研究人员的交流中,住友的研究人员表示,类似于索尼的变化在日本国内并不鲜见,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产业调整现象。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在东亚的邻居中国和韩国在制造业上日益对日本企业形成竞争,日本企业在靠近低端的产业链环节,已经开始逐步撤出。我们在此前曾分析过松下的例子,其业绩巨亏的背后实际上就是竞争乏力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从目前情况来看,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松下公司在电视机业务方面的

外包比例为10%,而其预期目标是在几年内提高到30%-40%。在其他业务方面,松下称2012年将投7.2亿美元在苏州建立新锂电池工厂,并用3-4年时间将在华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升至50%左右。此外,2011年度索尼液晶电视委外代工比重也将由2010年的50%扩大到75%。正在进行外包或转移业务的企业不仅仅是索尼和松下。今年10月份,日本三洋电机将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中国大型家电公司海尔。中国之外,韩国的竞争同样不可小视。进入本世纪以来,韩国三星、LG等企业以追赶日系企业为目标,依靠成本优势不断全球扩张,加上韩国政府对韩国企业的资金、政策支持,使得日系企业失去了不少阵地。

在重压之下,日本企业目前升级的方向是继续向高价值产业链转移,主要是设计生产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以及像索尼那样发展更多的服务业,其中就包括消费金融。在目前索尼的业务格局中,除了金融服务外,像娱乐文化产业、信息提供商等角色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松下则力图向综合性的电子方案解决服务商方向发展,如借助物联网将住宅建设与电子系统相配套。

毫无疑问,日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产业日益空心化的难题,在我们看来,日本企业的这种调整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在今年日本大地震后,我们就认为,日本势必会加快产业向外转移的步伐,而中国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正在大力推动"腾笼换鸟"、产业结构升级,但如何换?换什么?始终没有清晰的答案。日本产业界的变化实际上给我们提了醒,这其中蕴含着难得的战略机会。

首先,日本制造业的"上移"和调整,会"腾"出更大的中下游空间,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也认为,代工可以提高制造力和水平,但是对品牌的建设和激励是一种伤害,不过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通过代工可以获得经验,提升竞争力。

其次,利用目前中国相对雄厚的财力,通过"硬投资"获取日本具有战略价值的资产。最近,一家名为

OD05Omnibus的基金引起了日本国内的震动。这家全称为"SSBTOD05综合账户协议客户"的基金,其幕后投资者就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OD05Omnibus基金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量增持日本重要企业股份,一跃成为三菱UFJ、佳能、住友三井金融、索尼、三井、日立、小松、东芝等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一。今年日本核泄漏事故的"业主"东京电力也曾是入股对象之一。该基金业已成为123家日本企业的主要持股人,总投资超过2万亿日元。在今年9月底,该基金还入股了日本本田汽车,从而成为本田的第七大股东。而在此前,该基金已经成为日本另一大汽车公司日产汽车的第九大股东。

第三,在日本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重组的同时,日本企业也会有更大的可能性进行技术转移。如果中国此时拿出更大的努力来迎接这种变化,中国企业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技术转移。

最终分析结论:通过持续的跟踪研究,我们认为,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绝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单一环节的企业转型,而是国际产业链的深刻变化;以中国目前的财力、制造业竞争力和综合成本,应该能够在这波浪潮中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作者:李浩,安邦咨询研究员)

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及经验

来源:海南金融 2011年5期

一、日本产业调整升级历程概述

二战之后,日本迅速把发展重心转到经济领域中,并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经济奇迹归功于其战后不断的产业调整升级。战后,日本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开拓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增长点。第一次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日本政府

致力于重建产业以奠定经济自立发展的基础,以钢铁、煤炭、造船、电力等为重点产业,将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投入到重点产业。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在20世纪60年代,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从欧美国家大量地引进重化工业技术,加大对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1956至1973年这18年间,日本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7%。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此次调整的直接原因是野石油危机冶的爆发,使得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出现野滞胀冶局面。日本第三次产业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野知识密集型冶产业,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主导产业是汽车和电器机械。

二、日本产业发展升级的经验总结

1.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战后日本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战后,日本当局实施了包括产业民主化政策、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及振兴政策、中小企业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用地政策、海外市场开发资助政策、衰退政策产业合理化及调整政策等一些产业政策体系。通过政策的介入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了日本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层次。日本为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对民间企业研发的投入,资助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进行商业性的研发活动,最具代表性的组织形式就是成立野研究开发组合冶,即若干个民间企业接受政府的资助,组建一个研究开发小组,共同进行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

2.加强自主技术革新来加强产业竞争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加强技术革新并增强产业竞争力院一是对于日本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采取经济扶植政策,譬如税收优惠、财政补助金发放和低息贷款等措施。二是构建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间的联合科研体系。日本的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稳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R&D活动能够紧盯特定行业前沿技术,满足日本企业技术革新的需求。很多日本的大企业与科研机构或大学共建实验室,进行合作攻关,而且日本政府对这种产学研合作平台给予大量的经费支持,这种产学研联合创新是日本国内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之一。三是通过产业集聚促进技术革新。产业集聚能够活跃技术创新活动,日本通过产业集聚构筑了以特大城市为辐射核心的知识集约网络,使创新活动产生因为专业人才的集聚产生放大效应,确保日本产业技术的领先性和独占性。

3.鼓励技术引进,注重再创新,实现技术赶超。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一直都把技术引进作为实现技术赶超的重要政策。二战之后,日本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10耀20年的技术差距。从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就大力贯彻提倡技术引进政策,充分发挥自身的野后发优势冶。为了鼓励技术引进,日本政府在50年代初出台相关政策,对于技术引进优先配给外汇,同时政府对技术引进还采取税收特别措施,在国内所得税方面对于技术引进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措施。据统计,1951年至1981年日本每年的技术引进项目数从188件增加至2076件。此外,日本非常注重技术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以此占据全球产业技术前沿地位。

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之日本经验借鉴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0-05-12

尽管珠三角产业转型大幕已启,但产业转型作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并非一蹴而就。

以全球和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路径观察珠三角,可以发现30年前日本列岛的产业转型历程,与今日之珠三角有着若干相似性:面对日益剧烈的国际贸易摩擦和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以及石油危机导致的成本压力,“两头在外”、高能耗、低附加值的日本产业结构被迫走上了调整升级之路,一举巩固了全球第二大

经济体地位,其支柱产业至今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上世纪70年代后产业转型的经历或许可以为珠三角的产业转型提供借鉴。

东方邻居的相同难题

“尽管二战之后至70年代,日本实现了与美国的政治联姻,并且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倾斜生产方式’的政策导向加快了日本煤炭、电力、钢铁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并且有效地带动了重化学、造船等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到7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学、汽车、家电、电力等重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国海证券分析师桑俊、马金良认为。

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加剧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加上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带来的成本压力,日本之前赖以生存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生存空间愈发狭窄。因此,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层面上,日本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与政治压力,原有的重化工业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统计资料显示,从1972年按产值计算的产业结构来看,日本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较小,仅约5%;而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据了日本经济约50%的比重。而在制造业中,机械行业(包括运输机械、电器机械、一般机械和精密机械)占制造业产值的32%,接近三分之一的份额;而且重化工业(包括钢铁、化学、金属和非金属产品等)在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同样较大,约为30%。

和中国目前的状况类似,彼时日本“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让日本经济对外部环境波动的敏感度急剧加剧。以1972年为例,日本原油对外依赖程度达到99.7%,铁矿石达98.9%,钒土矿和磷矿接近100%。而同时出口的依赖程度也比较大,船舶为66.4%,尿素为67.1%,电视机为42.9%,汽车为24.8%,钢材为22.8%。重化工业的生产模式,对生产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大幅增长,能源自给率大幅下降。1955年日本进口原油为701万吨,1972年增至2.1亿吨,增长约30倍,国内需求的缺口基本上由进口来填补。因此,在石油危机的冲击面前,日本的产业结构受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发达国家。

“而经常账户顺差和石油危机带来了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元升值压力骤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日元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日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压缩高成本、低利润的传统制造业的生存空间。”桑俊、马金良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只能将成本的压力转嫁到下游产品上,但是终端价格的提升带来的需求锐减,反而造成了日本高负债率的出口企业产能日趋过剩。同时,石油危机恶化了绝大部分国家的国际收支,一时间贸易保护主义纷纷盛行,日本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战(汽车战、钢铁战、彩电战)接连不断。

与此同时,国内环境保护成本的上升,亦压缩了日本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和中国目前的情况类

似,60年代日本“四大公害”所引致的社会反响,加快了其环境立法的步伐,但与此同时,环境保护成本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影响了重化工业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

转型的关键:政策推手

对日本70年代转型的研究均指出,政府推动的政策引导是产业成功升级的关键所在。

针对于日本传统行业产业能耗大、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的局面,日本政府彼时推出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措施,加快企业低效产能的清除,通过产业国际转移和企业国内合并重组来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

经营效率。

首先,加速处理过剩设备。针对原材料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萧条,日本政府先后制定《稳定特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和《改善特定产业结构临时措施法》,严格规定了从1978年到1983年间,主要的重化学工业

(如平电炉、炼铝、纺织、造船、化肥行业等)废弃和转让处理过剩设备的规划。实际到1983年,炼铝业生产能力从164万吨/年,下降至74.1万吨/年(45.2%);钢铁业平电炉生产能力由2079万吨/年,下降至1807万吨/年(86.9%)。

其次,加速企业的合并重组。在石油危机前的高速增长阶段,传统制造业的快速扩张引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产品部门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投资过热、产销差距扩大等。这些问题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都暴露无遗,加上日本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传统产业纷纷实行“减量经营”。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加快了传统制造业中低水平产品的跨国产业转移。两次石油危机过后,日本开始大幅度地通过将结构性萧条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雁型模式”在东南亚地区逐步推展开来。通过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日本不仅有效缓解了传统制造业的国内生产困境,而且躲避了日元升值带来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在对传统重化工业实施严厉的指导性政策,加速传统制造业技术和产品升级的同时,日本政府对新兴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政策环境,有效引导制造业重心的转移。

日本政府在1975年制定的《产业结构长期展望》中,明确提出确定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装配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为产业结构的发展重心。1978年,《特定机械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也明确规定加强对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飞机等产业的政策扶持,对尖端技术领域的开发提供政策补贴,对指定的高科技产业实施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措施。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鼓励加快技术引进和改造创新。通过结合日本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引进的科学技术实行国产化方针,然后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的分解、研制,创造出具有日本特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日本企业一改过去对成套设备引进的模式,着重引进技术专利、技术情报及基础性科研成果,然后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扬长避短,进行创新开发。

60年代中期后日本已经开始注重引进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先进技术,如通讯设备、航天、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等。进入70年代之后,宇宙开发、电子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引进和改造直接奠定了日本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以日本电力行业为例,70年代以后,原油耗费所占比重大幅下降,而其他能源如煤炭、液化天然气、核燃料等利用上升趋势显著。

在经历了70年代经济转型之后,日本经济产业活力的恢复使得日本重新步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80年代日本的经济繁荣。

珠三角的转型路径:传统产业整合+新兴产业技术驱动

但与日本相比,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中国产业转型的基础显然更为薄弱。

70年代初,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加上日本农村教育体系的建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同时,日本的城镇化的基本完成以及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

国海证券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认为,相比较而言我国产业转型的起点要低于日本70年代的水平。首先,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2006年中国人均GDP为2028美元,只相当于日本1969年的水平,而日本1973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

农业就业人口数目庞大是另一问题。目前我国仍然有超过40%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加上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将会持续展开,那么未来巨大的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而同期日本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整个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相对较低,仅占总劳动力的1/3。

中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要低于日本同期水平。从日本制造业就业人口变动趋势来看,产业转型将

带来就业人口从传统行业(如纺织、化工、钢铁等)向新兴行业(如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精密机械等)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是建立在对高素质劳动人口的大规模需求基础之上。由于日本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备,给成功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智力支持。

但和日本不同,中国目前的转型亦有其当年不具备的优势。由于中国是资源大国,上游采掘业具有一定的价格传导能力和定价优势,但是资源的肆意开采仍然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政府推动并购重组有利于

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通过理顺能源供给渠道减少资源浪费。政府应该通过指导性的金融经济支持和产业政策倾斜加快加工制造业的产业转型,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尤为重要。

由于中国产业转型不仅仅包括新兴产业的推动和兴起,同时还包括传统制造业行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因此未来中国产业转型的发展脉络将围绕这两条主线来进行。传统制造业应该按照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来规范和引导行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创新式发展

中日产业经济结构对比

来源:现代商业 2010年27期

产业经济的结构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对策,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层次往往能够影响到经济素质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历史能够证明,往往一国经济的飞跃与该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型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文选择日本来作为对比,是有着很重要原因的。首先同为亚洲国家,同样有着人多地少的问题;然后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中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却能够在几十年间发展如此迅速,其很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而通过日本产业经济结构的发展和现状与中国的对比,可以从中给大家一点启示。

一、日本二战以来产业经济结构的发展与现状

二战以来日本的产业经济结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看,首先是经济复兴时期,日本首先是为了全国上下解决吃饭穿衣等基本问题,对农业和纺织等基础行业进行了改革和扶持,优先发展这些基础产业,并且抓住了当时国内发展的重要矛盾即能源来进行发展,因为原料能源是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所以日本利用美国援助的原油进行了重点项目的增产,对于煤炭和钢铁十分重视,在这样的重点扶持下,各个重点能源产业急速发展,国民经济得以很快的回复,在这个阶段,第一产业构成比为23%,而第二产业的构成比达到45%,第三产业发展不大,但是已经能够满足当时日本国内的需求。随后,日本开始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大规模建设各项优势行业,其中现在的一批优秀企业就是在那个时间段奠定的基础,这个时期日本对于重工业尤其是的大力设备投资,为制造业的发展首先奠定了基础,并且重工业中的化工行业的发展为农药、化肥和农业机械武装农业大大提供了发展的可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为日本的城市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得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为工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扩充提供丰富的劳动力来源。在这个时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下降至百分之十都不到的份额,而第二产业大约保持在40%左右,第三产业在这个时期大规模发展,上升至50%左右,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各种无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比如服务、旅游的等在产业发展中份额不断上升,日本的产业结构实现了高级化。到了稍后时期,由于全球能源危机,产业结构上日本进行了调整,减少了重工业的发展,按照原来的发展速度继续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能源的要求不高,并且在这段时间的发展影响下,第三产业从劳动密集迅速向科技知识密集转变,在第三产业的配比上,这个阶段日本基本上达到了人员和科技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为下一阶段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开始真正的产业结构大调整阶段,开始对

外贸易的大力发展,虽然在这个方面遭遇到西方国家的抵御而导致经济又开始向内需主导型庄边,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本国经济,因为这个时候,日本的各项产业发展已经相当有优势,有些产业甚至比西方国家的发展更加优秀。

二、中国产业结构发展以及特征探讨

可以说中国产业经济结构在新中国诞生以来并没有很大的分界发展的情况,而是在缓慢过渡中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升级,首先是新中国成立以重工业为主的大兴制造阶段,忽视了第三产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这与中国历来发展工业就是一个短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为了平衡产业,才提出了大力加强重工业建设的口语,这个阶段,重工业发展比重快速上升,形成了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半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的发展持续平衡,第三产业却发育不良,直到今天还有这很大的后遗症现象存在。从只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其他发展到产业结构开始进行重大转型之间是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先是由于改革开放,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理念和政策,第三产业才得以发展,在此之前,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本无法与第一二产业相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三产业才真正的开始稳定发展,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 年的27∶42∶31变化到2004 年的11∶49∶40。产业结构才得以有了改观,但是面临的很大问题是,中国的一二三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的科技化和质量化优势仍然有限,首先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第二是产业现代化程度很低,也就是产业中的科技含量不高,这仍然是制约着中国经济实现彻底转型的一个很大桎梏。

三、日本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利用日本经验为中国产业结构的真正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启示,首先是要注重利用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又面临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市场的挑战,置身于国外先进技术、雄厚资金和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产品和企业包围之中。应该积极制定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能够考虑到地区优势,进行异质化发展,避免发展中过度重复建设的问题,比如一个地区明明不能发展旅游业,还生搬硬套着去发展,这样只会使资源过度的浪费。第三是要大力发展战略产业中的科技含量,中国优势产业之所以不能快速向着高专精的方向发展,主要是其科技含量不够,如果能适当引进国外的经验和科技,也许能够得到一些真正的转型发展。

比较分析中日两国产业结构发展与现状,笔者认为中国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要借鉴日本的成功的产业政策,使经济能实现快速高效的发展。

(作者:王佑慈,日本国立法人和歌山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来源:中立信永税务师事务所 2008-05-02

战后的日本为了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了不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都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例如需求萎缩、资源枯竭、替代产品的出现和比较优势发生转移等,原有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成为衰退产业。曾经对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学、造船等,由于发展环境的变化先后步入衰退产业之列。主导产业的衰退不仅会导致失业问题,而且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产业所

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陷入发展困境。

本文以战后日本九州地区主导产业的衰退及其转型为案例,分析其替代产业的培育政策及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对我国衰退地区产业转型,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借鉴意义。

一、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本文以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变化为主要依据来概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九州地区就发展成为以钢铁、煤炭、化工、造船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战后,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集中发展煤炭、电力和钢铁等几个基础工业。50年代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日本经济恢复的需要,促使日本的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不断上升,九州地区的经济因此得到迅速恢复,到1960年九州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已占4%。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重心由“经济恢复”转向“经济振兴”,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转为扶持资本密集型产业,基础产业、原材料产业逐步让位于新兴的加工业。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逐渐弱化对九州钢铁工业的支持;同时,日本的能源结构由“煤主油辅”变为“油主煤辅”,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池田内阁于1961年7月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1962年10月采取石油进口自由化政策。这一时期日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煤价居高不下,煤炭国际竞争力弱。1963年,日本政府决定削减国内煤炭产量,大量从国外进口煤炭,煤炭产业开始进入衰退阶段,九州地区的经济由此开始衰退,到1969年九州地区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已下降至2.2%。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石油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上原料、燃料价格相继上涨,国际上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基本饱和,加之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等原因,日本转变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向能源节约化和高加工度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九州地区的主导产业如平炉炼钢、炼铝、造船、化肥等被1978年5月颁布的《特定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指定为“结构性萧条产业”。九州地区的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到1980年已降至1.2%。

二、九州地区替代产业的培育与效果

长远来看,重振产业衰退地区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即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九州地区为了摆脱产业衰退,重点也是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1、调整衰退产业与扶持新产业相结合

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认识到煤炭工业的衰退已不可能逆转,于是开始着手煤炭产业劳动力的安置转移和向原煤炭产地诱导新产业。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产煤地域振兴临时措置法》,1962年设立了“产煤地域振兴事业团”,由“产煤地域振兴事业团”(1972年后重组为“产业重组/产煤地振兴事业团”)出资、融资开发工业园小区,然后再将开发好的土地附以长期贷款、减免税等措施转让给投资者,吸引投资者来产煤地区建厂。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到1993年日本共建立了136个工业园区,其中拥有筑丰、三池、福冈三大煤矿的九州地区福冈县内就建有66个工业园区,占工业园总数的40%。到2002年底,福冈已有96个工业园小区,先后有521家企业在此投资建厂,共创造就业机会5615个。

2、利用区位优势重构产业,发展新兴替代产业

九州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向前或向后延伸产业,而是对九州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重构,突破固有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度化。其中最典型的是九州的集成电路(IC)产业。

大量富余的廉价劳动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以及发达的航空运输设施为九州发展IC产业提供了

良好的区位优势。上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在九州发展以生产和组装为主的IC产业。IC产业使九州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不仅推动了九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九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九州的第一座集成电路工厂在1965年由三菱电机公司建造,此后东芝、日本电气、松下、富士通、索尼等大公司相继设厂,甚至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也在九州建立了集成电路工厂。半导体产业的繁荣发展还带动了相关IT产业的研究机构、开发基地不断进驻九州,德国国立信息处理研究所(GMD-Japan)、英国CranfieId大学日本中心等世界性研究所和大学先后落户九州,而日本国内的日立、索尼、三菱、富士通等大企业也在此成立研究所。九州已经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经过20余年的努力,九州地区的经济结构成功转型。九州地区的第一产业明显衰退,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内部结构由钢铁、造船为代表的重工业型产业向以半导体、汽车相关产品为主的加工、组装型产业转换,并成为日本高科技产业、新兴工业的主要基地。九州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在日本工业中的地位也逐步恢复。2002年九州地区GDP为4032亿美元,占日本工业总产值的8.7%。九州地区的集成电路(IC)、汽车、陶瓷、环境、机器人、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集成电路、汽车产业已成为九州工业的主导产业。2000年,九州地区集成电路产值15638亿日元,约占日本全国的30%,占世界的10%,九州已成为日本和世界的重要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

三、九州地区产业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18个城市因产业衰退(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困境,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7.88%。我国已经选择辽宁省阜新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辽源市作为产业转型的试点城市,探索经济衰退地区产业转型的途径。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提供了重要启示。

1、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在其衰退之前培育替代产业

九州的煤炭生产在196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此后急剧下滑,平炉炼钢、炼铝、造船、化肥等产业在1970年代也开始衰退。日本政府预见到这些产业的衰退趋势是不可能逆转的,因此早在1961年就出台了《促进低开发地区工业促进法》和《振兴产煤地区临时措施法》,1962年又出台了《促进新产业都市的建设法》,以立法形式积极主动地引导衰退地区引进、发展成长型替代产业。1965年三菱电机公司就在九州建造了第一座集成电路工厂,替代产业在主导产业衰退之前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逐步成长为新的主导产业。九州及早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既减少了转型成本,又降低了转型风险。

日本九州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扶植新兴产业的成效远比对衰退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显著,因此需要慎重对待衰退产业的技术改造。产业衰退是由产业的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的基本变化规律所决定的,是不可能被逆转的。对衰退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延缓其消亡的时间,却无力改变其衰退的命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在资源衰退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延长产业链,只会增加经济转型的压力。因而政府要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要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通过政策诱导投资输入,扶持衰退地区的新兴产业成长,实现地区经济转型。

2、根据地区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替代产业

九州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不仅拥有大量富余的廉价劳动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设施。九州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了合理的发展战略,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引进了对空气质量和水质要求较高、以生产和组装为主的IC工业。科学的发展规划使九州地区产业顺利转型,经济步入了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九州产业转型的经验说明,发展替代产业要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避免产业趋同;要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不能搞统一模式。我国幅员辽阔,衰退地区资源先天条件、所处地理位

置、产业发展状况和基础设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采取一种模式。

3、调整衰退产业与扶持新兴产业结合,循序渐进推进产业转型

针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日本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制定和采取了资金援助、失业培训等一系列援助政策和措施。日本政府为安置煤矿关闭后的失业人员制定了《煤炭矿业结构调整临时措施法》、《煤矿职工队伍稳定雇佣临时措施法》和《煤炭矿业年金基金法》,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失业的职工发放退职金和离职金;通过实施援助职业转换、办理职业训练和再就业援助等措施,使离职人员实现再就业和保障基本生活,避免因矿山关闭造成社会和经济混乱。这些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保持了经济环境的稳定,为产业的顺利转型奠定了基础。

基于日本的经验,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也应采取循序渐进策略,不可盲目激进,避免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短时间内集中关闭矿区、煤井、油田和林区,重视对衰退产业离职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最终借助新兴产业吸收衰退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和劳动力,防止出现局部地区失业率大幅攀升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震荡。

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表明,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结合具体条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新兴替代产业,调整援助政策与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相结合推进产业转型,是摆脱产业衰退困境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生命周期缩短,主导产业的更替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产业将步入衰退行列。产业衰退的加速和衰退产业的增多,既增加了产业转型的风险,也意味着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能及时促进衰退产业转型,将迟滞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国家或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而,日本九州地区衰退产业转型的经验对各国,尤其对试图通过产业政策缩短产业演进过程的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政策瞭望 2008年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实行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制定周密的计划,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然后运用科学的产业政策以及法规、行政指令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使日本在世界各国中成为以产业政策成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典范。

第一,产业政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日本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本国国情特点,合理制定并实施产业政策,这无疑是产业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迅速趋向高级化的推动力。日本大约每10年左右提出一个中长期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总体规划。每一阶段都针对经济的变化确立不同的产业重点,产业结构也随着经济变化不断调整,在政策手段上,日本主要通过投资补贴、加速折旧、税收减免、提供长期政府贷款和优惠利率等促进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

第二,技术进步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日本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选择了先模仿后独创、先低科技后高科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到自主创新,逐步建立起了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大量引进技术,并注重改造和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日本引进的技术十分注重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引进的都是日本产业发展急需的、对提高生产率最有效的先进技术。纤维、钢铁j机械、电子、汽车、化学等部门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改进,都先后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起了重大的作用。日本引进技术不是简单地模仿和使用,而是在

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日本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

第三,依法调整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日本产业调整的重要经验。战后,日本在每个产业发展阶段,都制定了稳定产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以集中力量有秩序地恢复和加速特定产业的发展。50年代,日本以产业合理化政策为中心,对重点培育扶持的机械零部件产业、电子工业、合成纤维产业等,制定了专门的振兴法,如《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等。这些产业政策法在促进El本重化学工业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了作用。进入60年代中期,根据日本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制定了《特定机械信息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大力推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80年代,日本提出了以“创造型知识密集化”作为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了《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化法》,为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90年代,通过修改《石油业法》、《电气事业法》,放宽了对石油、电力领域的限制,有效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竞争与发展。进入21世纪,为了改善大环境,促进企业的创造性经济活动和创立新产业,完善了公司法制,从根本上修改商法。完善公平竞争条件所需的法律草案,完善银行法,提出有关支持节能和能源再生的法律等。

第四,注重产业组织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相辅相成、协调运作。战后,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在这一目标下,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在企业合并、改组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政策两方面,强调企业的大型化、集团化,倾斜于规模经济的利用,同时强调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这些产业组织政策使日本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建立了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企业,弥补了产业结构政策可能出现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政府对衰退产业进行转型和援助。产业的兴衰是产业生命周期演化和产业结构有序变动的必然规律。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进入衰退产业的先后有煤矿、纺织、造船、有色金属等行业。日本注重发挥政府在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作用,对衰退产业实行资金援助政策。通过设立萧条产业信用基金,实施设备调整政策、市场保护政策、产业转移政策,促进了衰退产业的调整转型。同时,把产业转型与职工培训结合起来,对衰退产业的劳动力实行援助和调整,通过实行就业指导培训、生活补贴、再就业补贴,使失业人员得到很好的安置。

日本社会管理创新情况

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及比较

来源:干部学习网 2012-01-13

日本社区管理一般认为是包括政府层面和民间层面的混合型管理,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分析,总结出日本社区管理的若干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日社区管理的几个方面的异同,以为我国社区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

日本社区管理的特点分析

日本的社区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自律性。日本社区管理具有自律性。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并在20世纪70年代跨入工业化社会。新一轮的城市化浪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间。随着城市居民与地域社

会的功能性互动和交换关系的变化,居民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也空前关注,居民环保运动此起彼伏,日本政府逐渐意识到环境状况对竞争社会中人心安定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居住的安定感和长期性,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日本政府适时调整城市基层管理机制,提倡居民作为主体参与社区的建设与完善,赋予社区自治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和自治功能。因此,这一时期的社区自治组织,既完善着协助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功能,又强化着地域社区居民自主、自治的力度,活动机制也逐渐从以他律性为主转向以自律性为主。自律性的特征还表现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居民民主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有独立于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

(二)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能够按自己意愿做事,自由地表达自身意愿,独立制定决策,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避免回避责任与义务。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社区自治是全体社区居民意志的集合。通常认为,日本社区管理是属于混合型的。所谓混合,一般是指政府和民间都参与了社会管理,社区管理是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社区自治组织有着自己的独立意志,并根据自己的意志自主管理社区事务,政府在这里起的作用,只是根据当地居民的要求进行扶持和帮助,政府只是帮助社区而已,决定权还是在于社区民众。日本社区组织具有很强自主性,在与政府方面意见发生冲突时,社区组织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社区本身意见居于优势地位,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并没有改变社区的自主性乃至自治的本质属性。

(三)目标性。日本社区管理的所有活动,都以本社区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的安居乐业为目标,除此以外的任何要求都不是社区管理的目标。因为这样一个特点,社区管理组织的一切作为,都是以社区本身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其他地区的需要或者是政府的指令作为工作目标。即便是地域中心这样的政府机构,其管理的目标,仍然是为社区服务和提供更好的条件方便居民。简而言之,政府这时所扮演的,正是一个社区仆人的角色,它所提供的只是服务。而町内会、住区自治会、住区协议会这样的自治组织,更是纯粹的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的社区组织机构,使社区管理不断完善化,是其存在的唯一意义。社区管理的本体性,还体现为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社区具有自主意志和遵循社区居民利益至上、社区居民意见至上的民主决策原则。

(四)中立性。社区自治组织不是政党组织,日本《地方自治法》规定“地缘团体不得为特定政党所利用”。所以,社区自治组织不从属于任何政党,也不在任何政党的领导之下,它不必参与党派之间的竞争,不必践行任何政党的意识形态和任何政党的政治原则。因此,日本社区管理不存在进行意识形态选择的问题,法律允许的意识形态或者宗教信仰在社区管理中被无差异地对待,社区本身才是最高的意识形态。社区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组织,它是民间组织,没有行政级别,实行自我管理,因此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行政命令,也不必为了配合政府目标而被迫行动。实际上恰恰相反,政府倒是要为配合社区而作出种种活动。社区摆脱党派之争和政府角度的考量,极力实现组织的使命,或者可以说,社区组织是没有政治性的,它唯一的目标就是社区利益最大化。但这并不妨碍非营利组织接受政府的拨款,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国家,政府的拨款都是非政府组织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政府的资助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干涉社区自治组织自主活动的理由,所起的只是帮助、指导和协调的作用。

(五)参与性。日本非政府社区组织是由社区全体居民自发形成的,几乎每个居民都是社区组织的成员。有学者介绍,日本全国的居民自治组织中,加入率即参加者在本地区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率达95%以上者为89.2%,其中农村地区更达96.6%。1979年,据埕玉县自治振兴中心调查,该县所属的町内会中,加入率达到100%的已经占到65%,加入率达到91%~95%的占25%。可见,日本的社区组织有着十分雄厚的居民基础,这就是社区自治组织代表居民展开各种活动、向政府表达诉求、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和民众民主参政议政的必要条件。

中国和日本社区管理的几点比较

中国和日本有着几乎一样的文化渊源,却走着迥然相异的发展路径。

首先,社区管理中的政府介入程度不同。我国政府对于社区管理是深度介入,社区相对没有自主性。对于中日社区政府介入的差异,可以认为是自主神经中枢和神经中枢终端的差异,日本的管理是无数个独立神经中枢自主运行的结果,而我国则是一个独立神经中枢和无数个神经终端的运行结果。或许可以这样定义:日本社区是一个个具有独立神经中枢和末端执行功能的完整系统,而我国的社区则仅具备末端执行功能,是体现高层神经中枢意志的工具系统。

其次,中日社区管理中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程度不同。日本的社区组织中,该地域的居民也并不一定就是该地域社区组织的成员,只有加入以后才成为成员,并拥有表决权。而社区组织的领导机构也是由组织的全体成员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这种组织程序,保证了日本居民较高的参与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七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五至九人组成。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可见这里的所谓居民委员会是指的社区居民管理机构,负责对这个范围的管理工作,因此其地位有些类似于政府机构。居民并不是居民委员会成员,仅仅是指居住在这里的人,居民普遍参加的社区组织其实是不存在的。

第三,社区自治组织的设置与存在方式有根本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六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可见,作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存在方式不取决于当地的居民,而是取决于某个区域的城市政府。日本宪法规定,地方公共团体是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法人,关于地方公共团体的组织及运营事项,根据地方自治的宗旨由法律规定之。这个差异同时也表明,中日社区与政府存在着位置差别,日本社区和政府处于同等地位,可以平等地谈判,因此,日本社区不可能成为贯彻政府意图的工具。

(作者单位: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日本的公民社会与治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18

1946年颁布的日本宪法第八章明确规定,日本实行地方自治。在日本,地方政府通常被称作“地方自治体”或简称“自治体”,即“以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为辖区,以该地区居民为成员,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的行政机构”。

地方自治

“自治体”有两个层级,即作为广域地方自治单位的47个都、道、府、县和作为基础地方自治单位的近2000个市、町、村。两个层级都具有外交、安保、审判、检察之外的广泛职能。从税收上看,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税源分配比为3∶2,但在实际支出上,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比例约为2∶3。

地方自治机构分两种:立法机构(地方议会)和行政机构。地方政府首长(都、道、府、县的知事和市、町、村长)都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且不能兼任国会议员、地方议会议员,禁止兼任与政府有业务承包关系的工作。地方自治体的所有任职人员皆为地方公务员,截至2008年,地方公务员总人数为290万人,其中都、道、府、县156万人,市、町、村134万人。

战后日本经历了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过程,对地方自治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战后日本社会

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的高速增长、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国民对政府工作的需求由量到质的变化等,日本希望将地方自治体建成最贴近民众的机构,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地区社会的活力、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政治效能感。

在地方自治的制度安排下,国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远比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密切。在访问中,明治大学教授菊地介绍了最近一次的国民信任度调查,调查显示,日本国民对于地方政府的信任度远高于中央政府,例如,国民认为所居住的市、町、村政府“很不值得信任”的约占13%,而认为中央政府“很不值得信任”的却占到了30%以上。

NPO发展

在日本,各类NPO(非营利组织)活跃在社会各领域,打开电视、翻开报刊,总能看到NPO相关新闻报道。关于NPO的发展历史,很多日方学者或NPO工作人员都会提到1995年的关西阪神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日本国内数百万志愿者和志愿团体自发、义务参与赈灾救援、灾后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各界由此认识到,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力量,还需要市民的志愿活动,需要多样化的非营利组织活动。这些志愿团体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使得环保、艺术、海外支援等更多领域的志愿团体日益得到肯定和重视。

但在当时,由于多数团体没有法人资格,在开设银行账号、房产登记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又称NPO法)于1998年12月出台,其中的各项条款均由社会各界特别是市民活动组织的参与者共同起草,将保健、医疗、福利、社会教育、城镇建设、文化艺术、体育、环境保护等十几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列为法律允许的NPO法人的活动范围。2001年10月,日本又通过并实施对满足条件的NPO法人捐款的单位或个人减免所得税的政策。可以说,地震改变了政府对市民活动和NPO的认识,激发了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社会发展事业,从而创造更为自由开放的民间活动空间。

据统计,自1999年至今,已有27000多个团体登记为NPO法人,NPO极大扩大了日本市民活动的社会认知和广泛参与。据统计,4成以上的NPO(包括没有法人资格的团体)从事与医疗、保健和福利相关的工作,其次是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从其收入来源看,会员会费、事业收入和政府补助金是最主要的来源。而日本企业与NPO的合作在最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包括提供资金和活动场所、帮助开展能力建设、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市民团体的活动等。

近年来,NPO与政府的合作也不断扩展。在政府财政紧张和公共领域课题多元化的背景下,当前日本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市民组织的作用,与市民组织携手运作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派遣公务员到NPO工作。日本学者用“联动”这一概念来描述这种互动合作。所谓联动,指具有不同经验、立场、信息源的个体或组织,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平等的立场上,提供各自的能力、劳力、资源,彼此协作,共同努力。以大阪市为例,市民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大阪市政改革的基本方针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联动,重振地区活力,既包括大阪市政府与市民、地区团体、NPO、企业、学校等组织之间的联动,即“官民联动”,也包括地域社会中各种主体自身之间的联动,即“民与民的联动”。而联动的领域,则涵括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诸方面。

日本学界、政界都习惯用“NPO”来称呼市民组织和志愿团体,而在中国,我们对“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等概念往往不加区分,NGO的使用频率远高于NPO。我们同日本学者交流了这个问题,他们的解释是,在日本,NGO主要是由市民组成、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非政府组织,而NPO多针对国内某一活动领域。

公民社会

最近几年,日本的公民社会研究在社会科学界不断升温,有从社会思想史方面对公民社会的概念和理论脉络进行梳理,也有在社会调查和社会政策研究中援引、使用公民社会理论,还有学者通过对社会运动的研究预测公民社会在日本的走向。“公民社会”已成为日本学界重要而常用的概念。

公民社会研究之所以受到关注,其政治背景就是,2000年以来的地方分权改革,地方自治和公民自治成为新的口号;其经济背景则是全球化和政府财政赤字;其社会背景则在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的衰退和人际关系的单薄化带来的匿名社会的种种问题。最后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在震后重建过程中,日本学者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社会才是能够抵挡住大地震及其带来的种种问题的社会?公民社会是他们找到的一个答案。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公民科学来促进公众对社会和政治议题的参与。

在对一桥大学的访问中,林大树教授特别介绍了日本学界关于行政部门、企业和公民社会的三部门理论。他指出,日本学界正在从国家(政治)与公民(经济)的二元论中跳脱出来,逐渐接受行政(法律与财政的规范)、企业(市场竞争的规范)和公民社会(对话交流)的三元论,这与中国学术界广为人知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理论范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要了解一个国家、一种文明,身临其境地参与观察是最好的、也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讲求“实证”的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

长期以来,普通的中国年轻人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主要通过漫画、日剧和电影来完成。这样的认识和了解难免会片面化、平面化,我们对于日本现代文明特别是政治和社会文化中的很多核心内容,缺乏足够了解。日本首相走马灯一样地换,却不知道在中央政府的“变”之外,还有基层市、町、村地方民主自治的“常”;我们对日本经济的发达羡慕于心,却不了解松下幸之助这样的大企业家以人的教育为本、提倡社会服务的“商人之心”;我们知道日本的教育发达、科技人才众多,却未必知道日本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师的工资比公务员还高;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日本有很多宅男宅女、腐男腐女,这些年轻人看似对政治无热情、对国家大事不上心,却不知道日本的小孩从小就会被父母带着到国会参观,获得人生最初的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此次访问让我们对日本的了解变得立体和丰富起来。

日本严格人口登记制度助力社会治安

来源:世界博览 2011-01-19

信息翔实与共享使得那里没有重婚罪

日本户口管理“外松内紧”,因为有严格的人口流动信息登记制度做后盾,一旦有案件发生,可以很容易找到线索,这也是日本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短暂访问期间,《世界博览》特约记者租住在新泻一户人家里。房东江上夫妇新婚不久,两人的祖籍都不在东京,大学毕业以后,两个年轻人先是满怀热情来到东京寻找发展机遇,并在这座国际大都市相识、相恋。但最终他们却选择在美丽的新泻市安家落户。

新泻是一座位于日本海沿岸美丽的中型城市,被称为“日本的米乡、酒乡”,与东京的繁华与快节奏相比,新泻的生活要相对宁静舒适得多。

现如今,江上先生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佳代子则是小学英语老师。在与他们的闲聊中,我了解到他们在此落脚的理由,并不完全是因为新泻的风貌,而是与日本的户籍制度有关。

户籍分为两部分

现在日本的户籍分为“本籍地”和“住民票”两个部分。“本籍地”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说的籍贯,如前面提到的江上先生祖籍长野,妻子佳代子祖籍埼玉县,长野、埼玉就是指的是他们的“本籍地”。

日本人在20岁按法定算成人之前,无权独立设立自己的户籍,户籍都随父母的籍贯走,一旦成人,籍贯就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自由改变。

江上夫妇结婚之后,如根据婚后夫妇二人的本籍地必须一致的规定,夫妇的一方会将其本籍地迁到另一方处。当然也可将两人的本籍地迁到他们的住所所在地。换句话说,你想把本籍地放到什么地方就放到什么地方,而“住民票”上的地址显示的是公民现在的确切住址,即身在何方。

“住民票”是日本最常用的“户籍”文本,它以个人的居住地为基础设立,上面标有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与户主的关系等。日本人在进行选举人或候选人登记、接受义务教育、办理国民健康保险、国民年金保险(退休金保险)、登记纳税等都需要先出示住民票。

“住民票”是一种“户籍随人走”的制度。比如公民在迁入另一座城市前,首先要带上你新居住地的房屋租赁合同,到户籍所在的当地政府办理“住民票”迁出证明,注明迁出的原因(如上学、就职、结婚等)和计划前往的地址;搬入新住址后14天内,你要到新住地政府办理迁入登记,居住地点的信息登记要求十分详细,这样就变更了原来的“户籍”材料。

如果住址发生了变化而不改变住民票的相关信息,从法律上来说虽然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但会给办理健康保险和纳税带来很多麻烦。

日本以“全民医疗、全民养老”为目标建立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都道府县到区市町村都设置有相应的办事机构和福利设施,为居民的福利提供服务。

区、市、町、村各级役所就是各级政府为民办事的场所,所管之事都是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如为居民提供婚姻登记、缴纳税金、福利金领取(日本无业或自由业者的年金、医疗保险金是由役所办理,而不是由保险公司办理)、法人执照、防灾防病、绿化社区环境及各项宣传(如交通宣传)等等。

居民搬到一个新住地,首先要去所在地的政府役所报到,这不光是基于治安的考虑,还因为与你相关的社会保障都由此负责。而且在此登记之后,你就是这一社区的一分子了。

本籍地与住民票的地址并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但因日本规定在签发一般护照时,需要本人本籍地所在的政府签发相关证明。为方便起见,大部分日本人还是将本籍地与住民票统一起来。

也曾有“农村户口”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行政管理制度在古今中外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户籍制度,不同的形式源于各自的国情,与许多国家一样,日本的户籍制度也有一个转变、发展的过程。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日本也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江户时代,农民、市民的户籍一般由当地的寺庙管理,寺庙承担起了公安局户籍科的职责,称为“寺请制度”。

当需要移居另一个城市时,居民需要到当地寺庙提出申请并领取相应的证明书。这种证明书只是暂时进入某一地区的临时凭证,而不是永久居住的户籍。公民长期居住在非户籍所在地属于违法行为,幕府也会定期将非本地居民遣返原籍。

明治维新后制定的《明治宪法》与二战后修订的《日本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居住及迁徙自由”的权利。根据《选举法》等法律,日本公民只要在一个城市居住三个月以上,并且有房可住就具有该城市的市民权利,拥有该城市的户口,享有该城市的市民权,享受该城市市民所有的福利待遇。

近几年,日本实行住民基本信息网络登记制度,它是日本实现电子政府的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

制度规定居民的基本信息一律要实行网上登记,每一位居民被赋予一个登记号,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登记号在网上查找任何一位居民的确切住址、电话、年龄等基本情况。

该制度不仅保证了人口的有序流动,不至于发生失控现象,而且加强了行政当局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意识,使他们在享受当地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也积极遵守当地的行政措施和法令。

没有重婚犯的国度

日本的户籍管理制度在保证人才流动的同时,也让民众有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江上夫妇在东京打拼几年后,最终选择在新泻安家落户,就是因为在东京竞争激烈,消费奇高。

日本有很多出生在偏僻地方的年轻人,不愿意留在故乡继承祖上的小买卖、小手艺,就会跑到东京,混好了就留下了,否则就只好回去或另谋他处。目前,东京这个弹丸之地已经挤下了全日本10%以上的人口,如果算上在东京工作,但在周围的神奈川、琦玉、千叶等地居住的人,大东京地区已经聚集了全日本的1/4左右的人口,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人口流动自由且频繁,会不会有人钻法律的空子呢?

在日本,婚姻登记工作与户籍管理工作同属一个部门,都由市政府户籍课负责。婚姻登记与户籍登记同时进行,即在核准婚姻登记的同时进行户籍变更登记。这种婚姻与户籍登记合一的管理体制,使公民的婚姻状况一目了然,由此杜绝了重复登记的现象。为此,日本人很自信地说,在日本基本没有重婚犯。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

来源:中国危机治理网 2010-07-20

日本在战后的阶段,经过近30年的努力,把底层社会控制在20%以下。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战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是迅速消解底层社会的主要途径。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

社会学的一个主流理论“现代化论”认为,传统的社会是一个正三角形的等级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菱形的相对平等的社会。日本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战前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里并没有形成菱形的现代化社会,反而延续了底层社会大量积压、社会阶层固定的正三角状态,只有在战后的阶段,才开始急剧消解底层社会,经过近30年的努力,把底层社会控制在20%以下。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战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是迅速消解底层社会的主要途径。

农民成了真正的中间阶级

除此以外,日本社会还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加速了社会底层的消解呢?我个人的研究体会是,主要有以下几条:

首先,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从通过明治维新进入近代的1868年至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1968年,百年之间日本农村始终大致保持了500万公顷土地、500万户农户和1400万农民劳力。但至少在1945年,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是佃农,他们和城市贫民一起构成了日本社会的最底层。改善农民的生活是减少社会底层的最直接的途径。1947年日本通过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消灭了佃农。同年又制定农业协同组合法,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垄断了农村的商业和金融业。1961年又制定了农业基本法,规定政府有义务使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其他职业保持同等水平。70年代农民的子弟大量进入城市就业,1972年农民家庭收入开始超过城市工薪家庭平均水平,农民成了真正的中间阶级。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资本本身的报酬,不断增加人力资本的报酬。在战后的经济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限制财阀和反对垄断。最终日本建立了一种人称法人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企业的股份通过相互持股,限制了个人和外资的进入。1960年日本又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10年之内把国内总产值增加一倍,并改善工人收入。加上曾长期实行的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使得同代人的工资收入大致相近。

其三,加强政府的收入调控和平衡社会福利能力。由于日本自1955年后建立了长期稳定的55年政治体制,而这个体制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半政党”(自民党—社会党半),社会党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制衡作用,推动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调节法律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累进所得税制度和累进遗产税赠与税制度。

日本底层社会的最新动态

日本学者通过历年的SSM调查资料分析显示,日本底层社会的主要职业上升通道,一是战前就大量存在的个体工商户,通过子承父业,扩大经营规模,改善了经济收入,上升为中间阶层,从而继续保持了一定的比例;二是大量的(每年近40万左右)农民子弟通过进城务工,成为企业蓝领和白领,提升了阶层;而原来城市的工人子弟则通过教育的提升,也保持了蓝领或白领的地位。同样专业技术职业和管理职业虽人数增大,但也基本是子承父业,有一定的封闭性。广泛的提升通道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收入改善和教育程度改善。1955—1975年,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近10倍,高中教育普及率从50%发展到90%,大学入学率从10%左右发展到了30%以上。所以,大约在1985年,上述的社会底层比重最低减少到了10%左右。

不过,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终结和后来泡沫经济的瓦解,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时期。1995年底层比例又回到了15%左右,显示了近年来的略微扩大的趋势。虽然在我们看来,从10%回到15%,这5%左右的倒退并不能改变日本社会的菱形结构,但日本社会上下都在议论纷纷和忧心忡忡。确实,日本社会出现了一批像《下流社会》里提到的“三不”人员,他们以青年人为主,不工作、不上学、不参加职业培训,基本是宅男宅女和啃老一族,形成了社会底层的后备军。如何解决这些人的问题,是日本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作者为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

日本经验:优良的社会治理与相对的平等

来源:东北亚论坛 2010年19期

日本是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具有很多发达社会独有的特征和东方现代化的特点。日本经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日本社会治理得非常好,其中很多方面在世界上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首先,日本的基础设施非常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设施都很完善。发达的基础设施为人民的舒适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日本有着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四通八达。日本国土面积是中国的1/25,国土面积非常小,却有着1.28亿人口,而且人口高度聚集在大城市。人们可以想象到日本大城市的人口密集程度。所以,发展公共交通自然成了日本解决大城市高度拥挤的头等大事。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工夫。如今,无论从其快速、便捷,还是设施优良、舒适程度来看,日本的公共交通无

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

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

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最近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伟大贡献。2009年召开哥本哈根会议使得低碳经济及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世界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实践谱写了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 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从经济总量上看,1978—2010年,我国的GDP 总额由3645.2亿元增长到397973亿元,年均增长9%,大大领先于世界3.2%,发达国家2.7%以及发展中国家5.2%的速度,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截止到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赶超英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而从世界银行提供的《世界发展报告2004》来看,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2002),中国高居世界第二(562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01100亿美元)。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1。国家外汇储备从1978的1.67亿美元逐渐超过1万亿美元。这些表明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日益壮大。

然而从图和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GDP 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2004年第二产业占GDP总量的67.9%,一半以上,其中工业一项占62.6%,达到1990年以来的峰值,拉动国民经济增长5.3%。第三产业占GDP总额数量较小。2008年只有17.3%,但却拉动

国民经济增长3.8%。纵观1990-2008年的GDP总额,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较高,对GDP的拉动较大。第一产业农业占GDP也相对较大,但对GDP的增长拉动力度较小。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中占GDP最小的一部分,但是对GDP 的拉动力度较大,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高效动力。这些图表表明,我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在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中;第三产业还没有发展到较高程度,发展空间还非常广阔。第一产业农业,仍然是粗放型为主的经营模式,经济效率低下。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1、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

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试卷81分

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试卷81分 1、城区里的行政区、生活区、商业区、休闲区、工业区需要充分的优化布局。 正确 错误 2、交通、通讯的空间布局问题不需要每个环节的充分衔接。 正确 错误 3、开发区、园区、集聚区的布局问题需要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角度出发。 正确 错误 4、城市化的核心:人口的集聚问题。 正确 错误 5、主题功能区的意义:空间总体的布局。 正确 错误 6、空间布局在地方规划时讲究落地,同时要不具有可操作性。 正确 错误 7、全球化时代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分享全球分工的协作,同时需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 正确 错误 8、产业融合化是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寻找其中高新技术环节。 正确 错误

9、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绿色化、低碳化。 正确 错误 10、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园区,进而通过品牌来获得高附加值。 正确 错误 11、产业集群蕴藏着产业发展的核心奥秘,产业集群从多方面降低生产、营销、运输、学习、交易、信息等成本;同时在多方面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效益和集聚效应等。 正确 错误 12、发展产业集群的建议:善于引进和培育产业集群的种子企业;善于利用行业组织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善于改造产业集群的园区。 正确 错误 13、产业集群的规律:推进产业升级。 正确 错误 14、旧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部分水能和核能。 正确 错误 15、服务业分两类,一个是生活型服务业;一个是生产型服务业。 正确 错误 16、现代农业的形式: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都市农业、创汇农业等。 正确 错误 17、高端化的压力:第一,消费者结构升级;第二,高成本时代到来。

日本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尹秀艳 (海淀走读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日本舆论界称之为"失去的10年"。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有个别年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但都是昙花一现,10年来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达到战后创记录的5.4%的水平。人们开始淡忘了日本曾经在经济增长上的辉煌,淡忘了曾经创造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的日本,现在只要一说起日本就是零增长、政策失误、复苏乏力等。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既不是国家政府的失误,也不是企业的失误,产业结构刚性却是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在战后初期发挥了积极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今天却已经开始阻碍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有必要深刻地剖析战后形成的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 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相对于低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而言,是以重化学工业中高加工度产业--机械工业为贸易和生产中心的产业结构,是以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在1955~196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机械工业首先成为生产中的主导产业,后来又逐渐成为出口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它以机械工业占出口和生产的比重为具体表现,也以60年代中期出口贸易急剧扩大,出现大量的贸易盈余为标志。 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垂直型加工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状况可以用纯出口构成比(出口构成比-进口构成比)来表示。如果是正数,说明这个产业是出口型产业,如果是负数,说明是进口型产业,如果是零或接近于零,说明出口和进口几乎差不多,或既没有出口,也没有进口。日本产业结构中可以发现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的正数较大,从1985年的0.54,上升到1993年的0.57。而粮食、原料、燃料的纯出口构成比特别低,为-0.6(1985)和-0.69(1993)。所以说,日本是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钢铁、精密机械等工业制成品方面属于出口型,而粮食、原料、燃料等方面属于进口型的国家。 德国和意大利是与日本相似的工业制成品的纯出口国和一次产品的纯进口国,但没有象日本那样偏重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另外,美、法、英等国在粮食、原料、燃料中至少有一种是纯出口产业,而工业制成品则相对接近于零。发展中国家除了亚洲"四小",其他国家一般都属于工业制品进口、原料出口型。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比较特殊的加工贸易型国家,产业间贸易的纯出口构成比正、负差距很大,是一个产业间贸易极其发达的国家。 同时,日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是产业内贸易不发达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00,说明已经达到完全产业内贸易,如果产业内贸易指数等于零,就意味着没有产业内贸易。日本产业中纤维和化学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而其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则不多。在7国中,日本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低,1985年只有44.87,而其他国家均在75以上;1993年日本只有65.94,而其他国家均在85以上。通常所说的水平分工贸易和垂直分工贸易分别用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来说,可以概括为垂直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间贸易,水平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内贸易。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产业间贸易发达、而产业内贸易落后的特殊国家,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工贸易的特点。 其次,日本的产业结构以加工组装度高的机械工业为核心。日本作为资源贫乏国家,只

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满分作业

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满分作业 1.佛山陶瓷业已经成为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最完善的产业集群地。 2.产业生态、大数据、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互联网的三要素。 3.旧动能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需求侧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旧动能在传统经 学特别是凯恩斯经济学里面有系统的阐述,大家也都很熟悉。过去多年来,中 经济主要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拉动增长,尤其是投资。现在这“三驾马车 都遇到了新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大规模的要素投入,尤其是大规模的要素的粗放投入,这包括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资源能源投入以及环境方面的投人。这种粗放投入现在看 来也是比较旧的动能 第三个方面是GDP导向的考核制度。包括我们长期以来以CDP、工业增 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为主的一套干部考核体

系。通过这样一套考 核体系来引导GDP或者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也是旧动能 所以,我们把旧动能概括为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大规模的要素投入、CDP 导向的考核制度等三方面。 4.从发展阶段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是推动经济平 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5.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诞生为标志,或者以电气化、石油、汽车为标志。 6.在电磁理论出现之前,技术的发展大致是遵循技术—理论—技术的循环路径。 7.当前,中国并未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也未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特定发展阶段。驱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只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这两大部门。 8.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 ' error)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 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条件下发生的, 9.新技术革命给生产带来的变化 第一是生产方式变革。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的定义 产业结构即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二是各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以此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关联关系侧重反映产业结构的质的特点。 合理而先进的产业结构能使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供求关系更加均衡,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二)世界产业结构的划分 1、马克思的二大部类 2、农轻重划分法 3、三次产业划分法 (三)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1、循序渐进规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然后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2、演变加速规律 产业变化每一次变革所需的时间都在缩短,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3、优化升级规律 在产业生产要素构成上,体现为以劳动密集型、资本或资源密集产业为主导逐步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演变;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则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 从产业产出效果上看,体现为由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四)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1.科技革命的推动 2.社会需求层次提升的牵引 人类的消费需求结构阶段性、层次性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农产品、食品-日用工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服务)(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 3.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 (五)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

1、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明显。 2.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跨国公司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至少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是以区域支柱产业的更替为主要特征的,另一种则是以专业化成长为主要特征。 专业化产业模式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冲击、环境污染的严重,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经济转型势在必然。产业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关系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死和老百姓的就业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和趋势在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市场、创新

正文: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尽管中国和日本的发展道路不同,但是两国所采取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在两国的初始条件、制度背景、外部环境等因素均不相同的情况下,两国是如何实现产业演进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这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战后的日本用了30年的时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模式也被称为“日本模式”。在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并成功渡过石油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萧条。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高速增长是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日本产业结构转型迟缓,加之政府误判了导致经济过热现象的原因,并由此采取了错误的干预政策,造成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停滞。由于上述因素和日本的人口和劳动力结构改变的共同作用,致使日本错过了经济转型的时机并陷入经济低迷的泥潭无法摆脱。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产业结构演进基本停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消失殆尽。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长达近30年,这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市场经济体制确保了资源流向高效率生产部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三次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逐渐积累和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中需求拉

动作用偏弱、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和政府干预方式不当。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像日本那样出现长期停滞的疑问,通过 对比分析日本和中国两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趋向稳定增长的过程,可以 找到有益的答案。日本曾经遭遇的产业结构问题、劳动力结构问题和政府干预问题都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先后出现过,通过分析和研究日本 的这些问题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避免中国经历日本曾经的遭遇。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的产 业演进路径、产业政策、产业演进绩效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全 面理解两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由七章内容构成。其中:第一章是绪论,阐明本选题研究的背景、经济增长与产业 结构的内涵、文献综述、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以及文章结构安排。第二章建立研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框架,对国内外的有关经济增 长的理论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回顾。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解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机制。第 三章研究中日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演进的过程和特征。遵循两国经济发展轨迹,对两国在经济增长中产业演进的路径进行比较分析。重点 分析两国产业演进的初始条件、制度因素、外部环境和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第四章研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演进对中日经济增长的贡献。重点研究两国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的差异、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产业结构演进路径以及由此对两国经济增长绩效造成的影响。第五章对中日两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研究中日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目录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1)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1中国应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财经 2011-11-18) (3) 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及经验(海南金融 2011年5期) (4) 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之日本经验借鉴(南方都市报 2010-05-12) (5) 中日产业经济结构对比(现代商业 2010年27期) (8)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中立信永税务师事务所 2008-05-02) (9) 日本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瞭望 2008年3期) (12) 日本社会管理创新情况 (13) 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及比较(干部学习网 2012-01-13) (13) 日本的公民社会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18) (15) 日本严格人口登记制度助力社会治安(世界博览 2011-01-19) (17)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中国危机治理网 2010-07-20) (19) 日本经验:优良的社会治理与相对的平等(东北亚论坛 2010年19期) (20) 日本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3期) (22) 认识日本的“中流社会”(瞭望 2007年14期) (25) 日本产学研合作情况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小松公司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举行(山东大学 2011-12-01)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熊本大学互设办公室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国广播网 2011-02-05) (28) 日本Universe株式会社考察杨凌合作项目(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2010-05-31) (28) 早稻田大学与省环保技校合作以日本产学研模式助日企落地(南方日报 2010-03-12) (29) 立法与政府推动:日本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启示(科学时报 2009-11-12) (30) 日本产学研环境访问团考察龙泉市(龙泉市招商引资办公室 2009-06-17) (34)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参加中日产学研合作论坛(日本新华侨报 2008-10-24) (34)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 从经济高速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与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特征,这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为适应现实条件变化和未来发展环境,日本提出要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具有变企业之间的单向关系为双向互动关系、变“制造中心”为“制造+服务”等一系列特征。这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一、产业结构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1)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社会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2)资源供给结构,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3)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因素。 二、产业分类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

**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 结合**镇现有产业的布局和结构,谈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出一些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先说说什么是产业结构,理论上讲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因为今天不是专业的学术讨论会,我就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我们现在有那些产业,各自所占的比重如何?比如我们这里,农业上比较弱些,工业上主要有水泥、电解铝与铝的精深加工、碳素、石墨等,服务业上运输物流有一定基础等。这些构成了我们**镇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就讲讲为啥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转型升级。 大家都知道,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全世界都受到了冲击,在座的有搞企业的,可能感触比较深,好像突然一夜之间,自己的产品不好卖了,销售市场出问题了,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也有不是直接搞企业的,同样受到了冲击,比如,股票等突然大幅贬值了。在这场危机发生之初,有经济学家讲,因为我们河南的产业出口占的比重较小,危机可能对我省经济的影响较小,GDP甚至有可能再往前移移位次。现在看来,这种看法错了。事实上,这场危机对我省经济的负面影响比沿海省份还要大,危机过后经济的回升也落后于沿海省份。原因是啥?答案有二:一是经济的结构不忧;二是产业的竞争力不强。比如,之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走靠拼资源、拼能耗来做大做强的路子。走到现在,突然发现,这条路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紧接着是民生难以为继。在这里主要说说资源,以和我镇产业紧密相关的煤炭和铝矾土为例,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我省煤只剩几十年的开采时间,铝矾土只够开采17年。也就是说,到时候基本的资源都没有了,不及早调整、转型能行吗?既然找到问题了,怎么办呢?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调结构,快转型。其实,最近几年,我国领导人从国家长远发展考虑,一直反复强调要走科学发展之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有关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1.从产值看产业结构 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分类,1994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499万亿日元中,第一产业的产值为10万亿日元,占2.0%;第二产业的产值为170万亿日元,占34.0,第三产业的产值为319万亿日元,占63.9%。这就是从产值来看的日本产业结构的现状,这种现状是明治初期100多年来日本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结果。 在明治初期,日本是个农业国,1880年第一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达67.1%,农、渔业生产占全部生产的2/3;第二产业仅占9.0%,说明工业尚未发展起来;第三产业虽占23.9%,其内容主要是大米、鱼、蔬菜的销售,具有从属于第一产业的性质。192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4.0%、26.7%、39.3%,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半,第二产业的比重增至近3倍,显示出工业化的进展。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下同)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55年的16.7%下降到1970年的5.0%,进而下降到1994年的2.1%;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55年的21.5%上升到36.9%,其后一直保持在35%—36%之间;第三产业则始终保持在60%上下。这意味着第一产业在战后产业结构中缩小的份额被扩大了份额的第二产业所“占用”了。 从1955年到1970年前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以迅速的技术革新为背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的发展引人注目,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55年的12.6%提高到1970年的24.1%。 在制造业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轻工业,使工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变为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重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在1960年就超过了50%,即发生了轻重工业比重的“逆转”,其后重化学工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轻工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至1994年前者占制造业的64%,后者仅占36%)。 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成为高速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一)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一) 摘要]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和经验,对苏南下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政府和市场必须合理分工和有效配合,高度重视科技与创新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抓住世界产业发展机遇,选准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惟有如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高效率地顺利实现。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苏南;经验启示 面临多种因素影响和条件约束,以及继续在江苏发挥率先和引领效应,苏南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已箭在弦上。而近二三十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产业结构逐步转向“高服务化”,服务业向独立化、自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开始向第四产业——知识产业为重心升级;工业化发展快速从重化工业化向高精深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型,产品由高附加价值向更高附加价值演进,等等。这些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对苏南下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 1.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20世纪80年,面对日、德经济的挑战和自身竞争力的相对下降,美国首先确立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战略。90年代以后,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确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的竞争力提升战略,以重新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保持和扩大美国的世界市场份额。二是加大对研究和开发的投入,特别加大对半导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的投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研究和开发投资的总和。三是政府十分重视和大力扶植高技术企业的成长,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购买等市场支持政策,信贷支持和关税保护政策,帮助高科技企业从事开发和创新,提高开拓市场能力。四是运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信息技术革新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模式,降低成本和加快产品开发,使经济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使汽车、钢铁等行业重新取得世界竞争力。五是重视教育,特别是企业重视职工的再培训。六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为经济扩张创造条件。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但需要有大量的外围地区承接其传统产业转移,为其传统产业在国内的退出、裂变和重组提供足够的外围空间,还需要有更多的外部市场需求为其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支持。因此,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倡导者,支持新兴市场国家加入WTO,不遗余力地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也最终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2.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上世纪90年代,日本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暴露无遗。加快结构调整,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已成为日本上下的共识。其主要战略对策有: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_洪银兴

经济学报 二○一四年 第一期 转型与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 洪银兴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也就是进入新的起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由外转内,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与此相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应该由外需型结构转为内需型结构。产业结构定位就要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通过产业创新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内需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创新和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杠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淘汰过剩产能。产业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新兴产业 作者简介:洪银兴,男,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4)01-0057-06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 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的主攻方向。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 整的中心任务。市场和创新将成为现阶段产业 结构转型升级的两大杠杆。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在当前阶段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明确 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中国GDP的总量达到世界 第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经济总 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在这个新起 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 从现在起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多年 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 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 因,但更应看作是主动调整。这是产业结构调整 给长期的稳增长提供的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需要通 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 实践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 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 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这 种环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一个企业 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 佳定位。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其产业 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 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该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 兴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更新,形成具有自主 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1] 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决定我国产业结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 为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最新发布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对《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11年版)》进行修订,编制形成《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下称《目录》)。 一、《目录》修订意义 保持《目录》动态更新,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投资方向。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目录》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调整原则,将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新兴服务业态,限制严重依赖大规模资源消耗的产业发展,禁止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集约利用资源。资源要素的紧约束现状决定了中山只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更高质量的发展。《目录》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现代服务业。通过设定投资强度、用水效率和用水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低效用地的项目上马,有效利用资源要素,实现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环境改善的发展目标。 (三)优化空间布局。国家、省和我市均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目录》是规划的延伸、深化和落实,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在《目录》中引导产业向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目录》结构 《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三类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 (一)鼓励类。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提升具有先导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自主创新,需要采取政策措施加以鼓励和支持的产业。 对鼓励类产业实行优先发展、扶持发展的政策。国家鼓励类的投资项目,按有关规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可享受免征关税优惠政策。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省和我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限制类。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利于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内外市场拓展,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布局等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明显过剩,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产业。 对限制类产业采取引导存量、控制增量的政策。限制类产业禁止投资新建项目,对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加以改造升级,改建、迁建项目需报市发展改革

日本产业布局分析

日本产业布局分析 07043311季婷婷 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对日本的产业布局的分析,重点则从日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发。 二战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日本政府致力于重建产业以奠定经济自立发展的基础,依靠“倾斜生产方式”。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以煤炭、钢铁、电力、造船为重点产业,将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投人到重点产业,再以重点投入部门为杠杆推动整个工业的回升,到1959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到战前1936年的水平。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特征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全面、大量地引进重化工业技术,加大对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1956~1973年的18年问,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7%。其中,1959~1970年的12年间,有10年的增长率高达两位数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进人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出现“滞胀”局面。究其原因,60年代的高速发展是以廉价而稳定的石油供应和保障产品顺利出口的国际机制为前提的。以此为转折点,日本开始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此次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主导产业是汽车和电器机械。 最近一次的结构调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重点逐渐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促进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1997年5月。日本政府在《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中确立了15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领域、环境、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国际化、住宅等。并测算出与上述15个产业相关的领域从1995~2010年可以提供700万个就业机会。15个产业中除新制造技术与迄今为止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制造产业有关以外,其他产业都呈现出信息化、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