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用书高中数学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

教师用书高中数学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

教师用书高中数学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
教师用书高中数学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

1.1.2 四种命题

1.1.3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用书独具)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初步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

难点:正确区分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否命题.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引出逻辑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四种命题的兴趣,然后主要通过对概念的讲解和分析,并配以适量的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写四种命题,并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逆否命题来判断命题的真假;最后运用所学命题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用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思考问题,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建议

这节内容是以概念的理解和关系的思辨为主的,因此采用以讲解和练习强化为主要方法,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动手演练.宜采取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从而发现数学规律;(2)讲练结合法.这样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学习方法:(1)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方法: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探索、分析、发现、归纳、概括;(2)讲练结合法:让学生知道数学重生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并及时加以补救.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之间的等价性解决有关问题,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给出四个命题,引出问题:四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有何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得出四种命题的概念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所提问题,层层深入地得出四种命题真假的关系.?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转化.?通过例2及其互动探究,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错误!?错误!?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

课标解读

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写出某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

逆否命题.(重点)

2.认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关系.(难点)

3.利用命题真假的等价性解决简单问题.(难点,易错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4)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1.你能说出命题(1)与(2)的条件与结论有什么关系吗?

【提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恰好互换了.

2.命题(1)与(3)的条件与结论有什么关系?命题(1)与(4)呢?

【提示】命题(1)的条件与结论恰好是命题(3)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命题(1)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命题(4)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

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把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是另一个命题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把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如果是另一个命题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第一个叫做原命题时,另三个可分别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四种命题的关系

1.为了书写方便常把p与q的否定分别记作“綈p”和“綈q”,如果原命题是“若p,则q”,那么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该如何表示?

【提示】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綈p,则綈q.

逆否命题:若綈q,则綈p.

2.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其否命题呢?

【提示】互逆、互否、互为逆否.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知识1的“问题导思”中四个命题的真假性是怎样的?

【提示】(1)真命题,(2)假命题,(3)假命题,(4)真命题.

2.如果原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它的逆否命题呢?

【提示】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但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1.在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一定与原命题真假性相同的是逆否命题.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时,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对应学生用书第5页)

四种命题的概念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当x=2时,x2-3x+2=0.

【思路探究】(1)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什么?

(2)把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作怎样的变化就能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自主解答】(1)原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

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不相等.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不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2)原命题:若x=2,则x2-3x+2=0,

逆命题:若x2-3x+2=0,则x=2,

否命题:若x≠2,则x2-3x+2≠0,

逆否命题:若x2-3x+2≠0,则x≠2.

1.给出一个命题,写出该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首先考虑弄清所给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若给出的命题不是“若p,则q”的形式,应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条件,条件作为结论就得到逆命题;否定条件作为条件,否定结论作为结论便得到否命题;否命题的逆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2)若a>b,则ac2>bc2.

【解】(1)原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

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

(2)逆命题:若ac2>bc2,则a>b;

否命题:若a≤b,则ac2≤bc2;

逆否命题:若ac2≤bc2,则a≤b.

四种命题真假的判断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然后判断真假.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弦的垂直平分线平分弦所对的弧.

【思路探究】确定条件与结论→写出三种命题→判断真假

【自主解答】(1)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它是菱形,是假命题.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则这个四边形不是菱形,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等高,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等高,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等高,是假命题.

(3)逆命题:若一条直线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则这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是真命题.

1.本例题目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明显,为了不出错误,可以先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再写另外三种命题,进而判断真假.

2.要判定四种命题的真假,首先,要正确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正确利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推理.若由“p 经逻辑推理得出q ”,则命题“若p ,则q ”为真;确定“若p ,则q ”为假时,则只需举一个反例说明.

3.互为逆否命题等价.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通过判定其逆否命题的真假来判断.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若x 2

+y 2

≠0,则x ,y 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三角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 >0,则x 2

+x -m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A .①②③B .①③ C .②③

D .①

【解析】 ①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x 2

+y 2

=0,则x ,y 全为零”.真命题. ②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这两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假命题. ③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 2

+x -m =0无实根,则m ≤0”. ∵方程x 2

+x -m =0无实根, ∴判别式Δ=1+4m <0,m <-1

4.

故m ≤0,为真命题. 故正确的命题是①,③选B. 【答案】 B

等价命题的应用

若a 2

+b 2

=c 2

,求证:a ,b ,c 不可能都是奇数.

【思路探究】 (1)a ,b ,c 不可能都是奇数包含几种情况? (2)它的反面是什么?能否考虑证它的逆否命题?

【自主解答】 若a ,b ,c 都是奇数,则a 2

,b 2

,c 2

都是奇数,所以a 2

+b 2

为偶数,而

c 2为奇数,即a 2+b 2≠c 2.即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故原命题为真,所以若a 2+b 2=c 2,

则a 、b 、c 不可能都是奇数.

1.因为“a 、b 、c 不可能都是奇数”这一结论包含多种情况,而其否定只有一种情况,即“a 、b 、c 都是奇数,”故应选择证明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以使问题简单化.

2.当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或者在判断真假时涉及到分类讨论时,通常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因为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是等价的,也就是我们讲的“正难则反”的一种策略.

3.四种命题中,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有相同的真假性,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其逆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解题时不要忽视.

“已知a ,x 为实数,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

+(2a +1)x +a 2

+2≤0的解集是空集,则a <2”,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解】 ∵a ,x ∈R ,且x 2

+(2a +1)x +a 2+2≤0的解集是空集. ∴Δ=(2a +1)2

-4(a 2

+2)<0, 则4a -7<0,解得a <7

4.

因此a <2,原命题是真命题.

又互为逆否命题的命题等价,故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6页)

因否定错误致误

写出命题“若x 2

+y 2

=0,则x ,y 全为零”的逆命题、否命题,并判

断它们的真假.

【错解】 逆命题:若x ,y 全为零,则x 2

+y 2

=0,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x 2

+y 2

≠0,则x ,y 全不为零,是假命题.

【错因分析】 本题中的错解主要是对原命题中结论的否定错误.对“x ,y 全为零”的否定,应为“x ,y 不全为零”,而不是“x ,y 全不为零”.

【防范措施】 要写出一个命题的否命题,需要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否定时一定

要注意一些词语,如“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而不是“都不是”等等.

【正解】 逆命题:若x ,y 全为零,则x 2

+y 2

=0,是真命题;否命题:若x 2

+y 2

≠0,则x ,y 不全为零,是真命题.

1.写出四种命题的方法: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若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的真假性相同.因此,若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我们可借助它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

1.(2013·福州高二检测)已知a ,b ∈R ,命题“若a +b =1,则a 2+b 2

≥12

”的否命题

是( )

A .若a 2+b 2

<12,则a +b ≠1

B .若a +b =1,则a 2+b 2

<12

C .若a +b ≠1,则a 2+b 2

<12

D .若a 2+b 2

≥12

,则a +b =1

【解析】 “a +b =1”,“a 2+b 2≥12”的否定分别是“a +b ≠1”,“a 2+b 2

<12”,故

否命题为:“若a +b ≠1,则a 2+b 2

<12

”.

【答案】 C

2.命题“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是命题“矩形是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 )

A .逆命题

B .否命题

C .逆否命题

D .无关命题

【解析】 从两种命题的形式来看是条件与结论换位,因此为逆命题. 【答案】 A

3.命题“当x =2时,x 2

+x -6=0”的逆否命题是____.

【解析】 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作条件,条件的否定作结论,写出逆否命题即可. 【答案】 当x 2

+x -6≠0时,x ≠2.

4.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1)若mn <0,则方程mx 2

-x +n =0有实数根; (2)若ab =0,则a =0或b =0.

【解】 (1)逆命题:若方程mx 2

-x +n =0有实数根,则mn <0.假命题; 否命题:若mn ≥0,则方程mx 2-x +n =0没有实数根.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mx 2

-x +n =0没有实数根,则mn ≥0.真命题. (2)逆命题:若a =0或b =0,则ab =0.真命题; 否命题:若ab ≠0,则a ≠0且b ≠0.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a ≠0且b ≠0,则ab ≠0.真命题.

一、选择题

1.命题“若綈p,则q”是真命题,则下列命题一定是真命题的是( )

A.若p,则綈q B.若q,则綈p

C.若綈q,则p D.若綈q,则綈p

【解析】若“綈p,则q”的逆否命题是“若綈q,则p”,又互为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

∴“若綈q,则p”一定是真命题.

【答案】 C

2.若命题p的否命题为q,命题p的逆否命题为r,则q与r的关系是( )

A.互逆命题B.互否命题

C.互为逆否命题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设p为“若A,则B”,那么q为“若綈A,则綈B”,r为“若綈B,则綈A”,故q与r为互逆命题.

【答案】 A

3.(2013·台州高二检测)已知命题p:若a>0,则方程ax2+2x=0有解,则其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及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解析】易知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都是真命题,否命题和逆命题都是假命题.故选B.

【答案】 B

4.(2013·大庆高二检测)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命题“若A∩B=B,则A∪B=A”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B.“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C.“已知a,b,m∈R,若am2

D.“若x∈N*,则(x-1)2>0”是假命题

【解析】若A∩B=B,则有B?A,从而有A∪B=A,

∴A正确;

B中的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等,则它不是矩形”为真命题∴B正确.

C中的逆命题为:“已知a,b,m∈R,若a<b,则am2<bm2为假命题,故C不正确.

D中x=1时,(x-1)2=0显然是假命题.故D正确.

【答案】 C

5.下列命题中,不是真命题的为( )

A.“若b2-4ac≥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实根”的逆否命

B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的逆命题

C .“若x 2

=9,则x =3”的否命题 D .“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

【解析】 A 中命题为真命题,其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B 中命题的逆命题为“正方形的四边相等”,为真命题;C 中命题的否命题为“若x 2

≠9,则x ≠3”为真命题;D 中命题的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是假命题.

【答案】 D 二、填空题

6.命题“若A ∪B =B ,则A ?B ”的否命题是________. 【答案】 若A ∪B ≠B ,则A ?B .

7.已知命题“若m -1<x <m +1,则1<x <2”的逆命题为真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得,若1<x <2成立,则m -1<x <m +1也成立.

∴?

??

??

m -1≤1m +1≥2,∴1≤m ≤2.

【答案】 [1,2]

8.(2013·菏泽高二检测)给定下列命题: ①若a >0,则方程ax 2

+2x =0有解. ②“等腰三角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x -3

2是有理数,则x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④“若a >1且b >1,则a +b >2”的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 显然①为真,②为假.对于③中,原命题“若x -3

2是有理数,则x 是无理

数”为假命题,∴逆否命题为假命题.

对于④中,“若a >1且b >1,则a +b >2”的否命题是“若a ≤1或b ≤1,则a +b ≤2”为假命题.

【答案】 ① 三、解答题

9.设原命题是“当c >0时,若a >b ,则ac >bc ”,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解】 原命题是真命题.

逆命题是“当c>0时,若ac>bc,则a>b”,是真命题.

否命题是“当c>0时,若a≤b,则ac≤bc”,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是“当c>0时,若ac≤bc,则a≤b”,是真命题.

10.已知命题p:“若ac≥0,则二次方程ax2+bx+c=0没有实根”.

(1)写出命题p的否命题;

(2)判断命题p的否命题的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命题p的否命题为:“若ac<0,则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根”.

(2)命题p的否命题是真命题,证明如下:∵ac<0,

∴-ac>0?Δ=b2-4ac>0?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根.

∴该命题是真命题.

11.已知奇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增函数,a,b∈R,若f(a)+f(b)≥0,求证:a +b≥0.

【证明】假设a+b<0,则a<-b.

∵f(x)在R上是增函数.

∴f(a)<f(-b),又∵f(x)为奇函数.

∴f(-b)=-f(b),∴f(a)<-f(b).

即f(a)+f(b)<0.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故原命题为真.

(教师用书独具)

判断命题“若m>0,则方程x2+2x-3m=0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解】∵m>0,∴12m>0,∴12m+4>0.

∴方程x2+2x-3m=0的判别式Δ=22-4×1×(-3m)=4+12m>0,∴原命题“若m >0,则方程x2+2x-3m=0有实数根”为真.

又∵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等价,

∴“若m>0,则方程x2+2x-3m=0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为真.

已知ad-bc=1,求证:a2+b2+c2+d2+ab+cd≠1.

【证明】设a2+b2+c2+d2+ab+cd=1,则2a2+2b2+2c2+2d2+2ab+2bc+2cd-2ad -2bc+2ad=2,

即(a+b)2+(b+c)2+(c+d)2+(a-d)2+2ad-2bc=2,

若(a+b)2+(b+c)2+(c+d)2+(a-d)2=0,则a=b=c=d=0,于是ad-bc<1;

若(a+b)2+(b+c)2+(c+d)2+(a-d)2≠0,

则(a+b)2+(b+c)2+(c+d)2+(a-d)2为正数,所以必有ad-bc<1.

综上,命题“若a2+b2+c2+d2+ab+cd=1,则ad-bc≠1”成立,由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等价,知原命题也成立,从而原命题得证.

命题与条件

第三讲 命题与条件 一、课前练习 已知函数2()1,,f x ax a R x R =-∈∈,集合 {}()A x f x x ==,集合[]{} ()B x f f x x ==, 且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二、知识要点 1、命题与推出关系 (1)命题:表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构成. (2)推出关系:如果α这件事成立可以推出β这件事也成立,那么就说由α可以推出β,记作:αβ?. (3)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作出证明,即证明满足命题条件能推出命题结 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反例,即举出一个满足命题条件而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如果是命题,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为什么? (1) 你是高一学生吗? (2) 过直线AB 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 (3) 个位数是5的自然数能被5整除. (4) 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5) 竟然得到5>9的结果! (6)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解: 由例1的(4)可以看到,要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满足命题的条件,而不满足其结论的例子即可,这在数学中称为“举反例”. 要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就必须作出证明,证明若满足命题的条件就一定能推出命题的结论. 一般地,如果事件α成立可以推出事件β也成立,那么就说由α可以推出β,并用记号 α?β表示,读作“α推出β”.换言之,α?β表示以α为条件,β为结论的命题是真命题. 如果事件α成立,而事件β不能成立,那么就说事件α不能推出事件β成立,可记作α β.换言之,α β表示以α为条件,β为结论的命题是一个假命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

教学要求: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 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2)312 >吗? (3)312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x<; (5)2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P41、2、3 2. 作业:教材P9第1题

高考高中数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熟练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四种命 题真假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推理论证 2.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真假性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利用真假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推理论证.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引入 : 1. 教学四种命题的概念 : 原命题 若 p ,则 q 逆命题 若 q ,则 p 否命题 若 p , 则 q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二. 新课教授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四个命题中, ( 1)若 f (x) 是正弦函数,则 f (x) 是周期函数; ( 2)若 f (x) 是周期函数,则 f (x) 是正弦函数; (3)若 f (x) 不是正弦函数,则 f (x) 不是周期函数; (4)若 f (x) 不是周期函数,则 f (x) 不是正弦函数; 命题( 1)与命题( 2)( 3)(4)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了解,那么任意两个命题间的关系是: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原 命 题 互 逆 逆 命 题 归纳: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 若 p 则 q 互 若 q 则 p 否 和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 为 逆 互 互 否 为 逆 否 否 互 否 命 题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若 ┐p 则 ┐q 互 逆 2.四种命题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讨论: ①例 1 中三个命题的真假与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 (学生回答):原命题( 1)为真 其逆命题( 2)为假 其否命题( 3)为假 其逆否命题( 4)为真 发现有以下规律: 原命题 真 逆命题 假 否命题 假 逆否命题 真 ②(探究中)以“若 x2- 3x +2= 0,则 x = 2”为原命题,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 并判断真假性。 (学生回答):原命题为:若 x2- 3x +2= 0,则 x = 2,为假

高一数学教案-四种命题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四种命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l)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非常好的)

(第1课时) 课题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三角形数:1,3,6,10,… 正方形数:1,4,9,16,25,… Ⅱ.讲授新课 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 ⒊数列的一般形式: ,,,,,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 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 3 1 ”是这个数列的第“3”项,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②,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项 1 51 413121 ↓ ↓ ↓ ↓ ↓ 序号 1 2 3 4 5 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n a n 1 = 来表示其对应关系 即:只要依次用1,2,3…代替公式中的n ,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 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

高中数学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练习题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1.选择题: (1)“1、x 、9成等比数列”是“x =3”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a =2”是“直线2x +ay -1=0与直线ax +2y -2=0平行”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a 与b -c 都是非零向量,则“a ·b =a ·c ”是“a ⊥(b -c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填空题 (4)设a 、b 、c 、d ∈R ,则复数(a +b i )(c +d 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5)“a =1”是“函数y =cos 2ax -sin 2a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________条件(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 “充要”、或“既不充分又不必要”填空) (6)???>>1121x x 是???>>+122 121x x x x 的________条件(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或“既不充分又不必要”填空) 3.解答题 (7)下列四个命题 ①设a ,b ∈R ,已知命题p :a =b ;命题2)2 (:2 22b a b a q +≤+,则p 是q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tan α =1”是“4 π=α”的充要条件; ③“a =1”是“函数f (x )=|x -a |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设f (x ),g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h (x )=f (x )+g (x ),则“f (x ),g (x )均为偶函数”是“h (x )为偶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中.写出正确命题的序号并说明理由. (8)已知数列{a n }和{b n }满足)(21221*N ∈++++++= n n na a a b n n ,求证:{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 n }是等差数列.本题可利用公式为: 6 )12)(1(21222++=+++n n n n (9)已知p :|x -4|≤6,q :x 2-2x +1-m 2≤0(m >0),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 围. 答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1)C (2)B 提示:a =-2时,两直线平行. (3)C (4)ad +bc =0 (5)解:a =-1时,函数y =cos2ax -sin2ax =cos 2ax =cos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成立,所以答案充分不必要.

高考高中数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 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1.熟练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四种命 题真假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推理论证 2.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真假性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利用真假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推理论证.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二.新课教授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四个命题中, (1)若f (x) 是正弦函数,则f (x) 是周期函数; (2)若f (x) 是周期函数,则f (x) 是正弦函数; (3)若f (x) 不是正弦函数,则f (x) 不是周期函数; (4)若f (x) 不是周期函数,则f (x) 不是正弦函数; 命题(1)与命题(2)(3)(4)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了解,那么任意两个命题间的关系是: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归纳: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 和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 2.四种命题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讨论: ①例1中三个命题的真假与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 (学生回答):原命题(1)为真 其逆命题(2)为假 其否命题(3)为假 其逆否命题(4)为真 发现有以下规律: 题,并判断真假性。 (学生回答):原命题为:若x2-3x +2=0,则x =2,为假

其逆命题为:若x =2,则x2-3x +2=0,为真 其否命题为:若x2-3x +2≠0,则x ≠2,为真 其逆否命题为:若x ≠2,则x2-3x +2≠0,为假 发现有另外的规律, ③再举其它例子:写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性。 (学生回答): 原命题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为真 其逆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为真 其否命题为: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为真 其逆否命题为: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为真 发现还存在以下规律: ④把以上命题改成: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平行,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性。 (学生回答):原命题为: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平行,为假 其逆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不相等,为假 其否命题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为假 其逆否命题为: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相等,为假 发现: (2)归纳总结:可以发现,一般的四种命题的真假性,有且仅有以上的四种情况。(让学生课下举例子验证) 并且由于逆命题与否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因此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有以下关系:(教师引导,与学生一起归纳):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四种命题真假性之间的联系可以为我们进行推理论证带来方便,例如,由于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有相同的真假性,当直接证明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有困难时,可以通过证明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来简介地证明原命题为真。 3.例题分析:证明:若222p q +=,则2p q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高中数学 命题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高二数学选修1-1知识点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例题: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A.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 B.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C.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D.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否命题与逆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真命题的若有事成对出现的,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7、若p 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若p q

高中数学四种命题经典例题

例命题“若=,则与成反比例关系”的否命题是1 y x y k x [ ] A y x y B y kx x y C x y y .若≠ ,则与成正比例关系.若≠,则与成反比例关系.若与不成反比例关系,则≠k x k x D y x y .若≠,则与不成反比例关系k x 分析 条件及结论同时否定,位置不变. 答 选D . 例2 设原命题为:“对顶角相等”,把它写成“若p 则q ”形式为________.它的逆命题为________,否命题为________,逆否命题为________. 分析 只要确定了“p ”和“q ”,则四种命题形式都好写了. 解 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两个角相等;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若两个角不是对顶点,则这两个角不相等;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例3 “若P ={x |x|<1},则0∈P ”的等价命题是________. 分析 等价命题可以是多个,我们这里是确定命题的逆否命题. 解原命题的等价命题可以是其逆否命题,所以填“若,则 0P p ≠{x||x|<1}” 例4 分别写出命题“若x 2+y 2=0,则x 、y 全为0”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分析根据命题的四种形式的结构确定. 解逆命题:若x、y全为0,则x2+y2=0; 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0;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0,则x2+y2≠0. 说明:“x、y全为0”的否定不要写成“x、y全不为0”,应当是“x,y不全为0”,这要特别小心. 例5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b≤-1,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则”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B B A B [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分析应用相应知识分别验证. 解写出相应命题并判定真假 ①“若x,y互为倒数,则xy=1”为真命题; ②“不相似三角形周长不相等”为假命题; ③“若方程x2-2bx+b2+b=0没有实根,则b>-1”为真命题;

高中数学四种命题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四种命题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数学四种命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高中数学四种命题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在初中学过原命题、逆命题知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四种命题。 2、给一个比较简单的命题(原命题),可以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反证法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分析 重点:四种命题;难点:四种命题的关系 1。本小节首先从初中数学的命题知识,给出四种命题的概念,接着,讲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后,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 2。教学时,要注意控制教学要求。本小节的内容,只涉及比较简单的命题,不研究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3.“若p则q”形式的命题,也是一种复合命题,并且,其中的p与q,可以是命题也可以是开语句,例如,命题“若,则x,y全为0”,其中的p与q,就是开语句。对学生,只要求能分清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与结论就可以了,不必考虑p与q是命题,还是开语句。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演示教学法和循序渐进导入法) 1。以故事形式入题 2多媒体演示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个生活中有趣的与命题有关的笑话:某人要请甲乙丙丁吃饭,时间到了,只有甲乙丙三人按时赴约。丁却打电话说“有事不能参加”主人听了随口说了句“该来的没来”甲听了脸色一沉,一声不吭的走了,主人愣了一下又说了一句“哎,不该走的走了”乙听了大怒,拂袖即去。主人这时还没意识到又顺口说了一句:“俺说的又不是你”。这时丙怒火中烧不辞而别。四个客人没来的没来,来的又走了。主人请客不成还得罪了三家。大家肯定都觉得这个人不会说话,但是你想过这里面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揭开它的庐山真面,学生的兴奋点被紧紧抓住,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复习提问: 1.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 2.把“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看作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什么?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学生活动: 口答:(l)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高中数学教案全套word

高中数学教案全套word 1.1集合的概念 ................................................ ...... 1 1.2集合的运算 ................................................ ...... 3 1.3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 6 1.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91.5简易逻辑 ................................................ ...... 12 1.6充要条件 ................................................ ...... 15 1.7数学巩固练习.............................................. 18.1函数的概念 ................................................ .... 21.2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 ........................................ 24.3函数的值域 ................................................ .... 28.4函数的奇偶

性................................................. ...2.5函数的单调性.................................................. 37.6反函数 ................................................ ..........1.7二次函数 ................................................ ........2.8指数式与对数式 ................................................ .2.9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0.1 0函数的图象 ................................................ .....2.11函数的最值 ................................................ .....2.12函数的应用 ................................................ .....1.13数学巩固练习 .. (4) .1数列的有关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3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例题解析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例题解析 能力素质 例1 已知p :x 1,x 2是方程x 2+5x -6=0的两根,q :x 1+x 2=-5,则p 是q 的 [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利用韦达定理转换. 解 ∵x 1,x 2是方程x 2+5x -6=0的两根, ∴x 1,x 2的值分别为1,-6, ∴x 1+x 2=1-6=-5. 因此选A . 说明:判断命题为假命题可以通过举反例. 例2 p 是q 的充要条件的是 [ ] A .p :3x +2>5,q :-2x -3>-5 B .p :a >2,b <2,q :a >b C .p :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 :四边形是正方形 D .p :a ≠0,q :关于x 的方程ax =1有惟一解 分析 逐个验证命题是否等价. 解 对A .p :x >1,q :x <1,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对B .p q 但q p ,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对C .p q 且q p ,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对.且,即,是的充要条件.选.D p q q p p q p q D ??? 说明:当a =0时,ax =0有无数个解. 例3 若A 是B 成立的充分条件,D 是C 成立的必要条件,C 是B 成立的充要条件,则D 是A 成立的 [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通过B 、C 作为桥梁联系A 、D . 解 ∵A 是B 的充分条件,∴A B ① ∵D 是C 成立的必要条件,∴C D ②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③C B C B ?

高中数学-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1.2 四种命题 1.1.3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用书独具)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初步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 难点:正确区分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否命题.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引出逻辑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四种命题的兴趣,然后主要通过对概念的讲解和分析,并配以适量的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四种

命题的概念,会写四种命题,并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逆否命题来判断命题的真假;最后运用所学命题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用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思考问题,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建议 这节内容是以概念的理解和关系的思辨为主的,因此采用以讲解和练习强化为主要方法,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动手演练.宜采取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从而发现数学规律;(2)讲练结合法.这样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学习方法:(1)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方法: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探索、分析、发现、归纳、概括;(2)讲练结合法:让学生知道数学重生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并及时加以补救.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之间的等价性解决有关问题,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给出四个命题,引出问题:四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有何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得出四种命题的概念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中数学教案——四种命题 第一课时

课题:1.7 四种命题(1) 教学目的: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能写出一个简单的命题(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2.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形式 教学难点:四种命题的关系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包括原命题与逆命题)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推理方法(包括对反证法的了解).由此,这一大节首先讲述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然后,通过若干实例,讲述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这一大节的重点是充要条件.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大节的难点是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初中阶段,学生只是对简单的推理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并且,相关的技能和能力,主要还是通过几何课的学习获得的,初中代数侧重的是运算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像对代数命题的证明,学生还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初中学过的命题与逆命题,并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整理补充)两个命题,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例如,(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条件(题设):同位角相等;结论:两直线平行 它的逆命题就是:(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人教A版教案全套

高 一 数 学 教 案 (必修五) 重庆铁路中学陈昭旭

数学5 第一章解三角形 课题:§1.1.1 正弦定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A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 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C B Ⅱ.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图1.1-1)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A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图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高中数学—命题和充要条件—学生版

命题和充要条件 知识梳理 一、命题的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通常用陈述句表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3、一般地,如果命题α成立可以推出命题β也成立,那么就说由可以推出 ,记作βα?。 相反的,如果 成立不能推出 成立,那么就说由 不可以推出 ,记作α β。 4、如果 ,并且αβ?,那么就说与 等价,记作βα?。 二、四种命题形式 1、一个数学命题用条件,结论 表示就是“如果 α,那么”,把结论与条件交换,就得到一个新命题“如 果 ,那么 ”,我们把这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2、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否定,我们把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如 果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外一个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3、命题 、 的否定分别记作α、β。 4、如果把原命题“如果 ,那么 ”结论的否定作条件,把条件的否定作结论,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我们将它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5、四种命题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6、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拓展内容)

三、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般地,用α、β分别表示两个命题,如果 成立,可以推出 也成立,即 ,那么 叫做 的充分 条件。叫做 的必要条件。 2、充要条件: 如果既有,又有 ,即有βα?,那么 既是 的充分条件又是 的必要条件,这时我们就说 是 的充要条件。 例题解析 一、有关命题的概念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 ⑴张三是四川人;⑵1010是个很大的数;⑶220x x +=;⑷2 60x +>;⑸112+>; 【例2】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出其真假,若不是,说明理由. (1)矩形难道不是平行四边形吗?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必平行吗? (3)求证:R x ∈,方程012 =++x x 无实根. (4)5>x (5)人类在2020年登上火星. 【例3】下面有四个命题:①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②若a b ∈∈N N , ,则a b +的最小值为2;③212x x +=的解可表示为{}11,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高中数学,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高中数学命题及关系知识点

【高中数学,四种命题及其关系】高中数学 命题及关系知识点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原命题为“若互为共轭复数,则”,关于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A.真、假、真B.假、假、真 C.真、真、假 D.假、假、假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的判断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往往会结合其他知识点(如函数、不等式、三角、向量、立体几何等)进行综合考查.常见的解法如下: (1)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逆命题,将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即得否命题,将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即命题表述形式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则逆否命题若,则(2)①给出一个命题,要判断它是真命题,需经过严格的推理证明; 而要说明它是假命题,则只需举一反例即可.②由于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有时可以利用这种等价性间接地证明命题的真假.

即 1.设有下面四个命题: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则.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B. C. D. 2.设,命题“若,则方程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A.若方程有实根,则 B.若方程有实根,则 C.若方程没有实根,则 D.若方程没有实根,则 1.【答案】B 【名师点睛】分式形式的复数,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成的形式进行判断,共轭复数只需实部不变,虚部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即可.学-科网 2. 【答案】D 【解析】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没有实根,则,故选D.

四种命题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教案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会用等价命题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并写出四种命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2)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初中已学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请同学回顾:什么叫做命题的逆命题? 2.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 (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 (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 (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3.归纳总结 问题一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可以得到正确结论.紧接结合此例给出四个命题的概念,(1)和(2)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1)和(3)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1)和(4)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4.抽象概括 定义1: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逆命题的例子。 定义2: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否命题的例子。 定义3: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为逆否命题的例子。 小结: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否命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