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定稿版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定稿版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定稿版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定稿版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

考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

王文彬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 344000)

极点与极线是高等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当然不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也不属于高考考查的范围,但由于极点与极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基本特征,因此在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所反映,自然也会成为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当了解极点与极线的概念,掌握有关极点与极线的基本性质,只有这样,才能“识破”试题中蕴含的有关极点与极线的知识背景,进而把握命题规律.

1.从几何角度看极点与极线

定义1 如图1,设P是不在圆锥曲线上的一点,过P

两条割线依次交圆锥曲线于四点,,,

E F G H,连接,

EH FG

交于N,连接,

EG FH交于M,则直线MN为点P对应的极线.若P为圆锥曲线上的点,则过P点的切线即为极线.

由图1同理可知,PM为点N对应的极线,PN为点M所对应的极线.因而将MNP称为自极三点形.设直线MN交圆锥曲线于点,A B两点,则,

PA PB恰为圆锥曲线的两条切线.

定理1 (1)当P在圆锥曲线 上时,则点P的极线是曲线

M 图1

Γ在P点处的切线;

(2)当P在Γ外时,过点P作Γ的两条切线,设其切点分别为,A B,则点P的极线是直线AB(即切点弦所在的直线);

(3) 当P在Γ内时,过点P任作一割线交Γ于,A B,设Γ在,A B处的切线交于点Q,则点P的极线是动点Q的轨迹.

定理2 如图2,设点P关于圆锥曲线Γ的极线为l,过点P任作一割线交Γ于,A B,

交l于Q,则PA PB

AQ BQ

=①;反之,若有①成立,则称点,P Q调和分割线段AB,或称点

P与Q关于Γ调和共轭,或称点P(或点Q)关于圆锥曲线Γ的调和共轭点为点Q(或点P).点P关于圆锥曲线Γ的调和共轭点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点P的极线.

推论1 如图2,设点P关于圆锥曲线Γ的调和共轭

点为点Q,则有

211

PQ PA PB

=+②;反之,若有②成立,

则点P与Q关于Γ调和共轭.

可以证明①与②是等价的.事实上,由①有

211

PQ PA PB

?=+.

特别地,我们还有

图2 B

推论2 如图3,设点P 关于有心圆锥曲线Γ(设其中心为O )的调和共轭点为点Q ,

PQ 连线经过圆锥曲线的中心,则有2OR OP OQ =? ,反之若有此式成立,则点P 与Q 关

于Γ调和共轭.

证明:设直线PQ 与Γ的另一交点为R ',则

PR PR OP OR OP OR

RQ R Q OR OQ OR OQ

'-+=?='-+,化简 即可得2OR OP OQ =?.反之由此式可推出

PR PR RQ R Q

'=',即点P 与Q 关于Γ调和共轭. 推论3 如图4,,A B 圆锥曲线Γ的一条

对称轴l 上的两点(不在Γ上),若,A B 关于Γ调

和共轭,过B 任作Γ的一条割线,交Γ于,P Q

两点,则PAB QAB ∠=∠.

证明:因Γ关于直线l 对称,故在Γ上存在

,P Q 的对称点,P Q ''.若P '与Q 重合,则Q '与P

也重合,此时,P Q 关于l 对称,有PAB QAB ∠=∠;

若P '与Q 不重合,则Q '与P 也不重合,由于,A B

关于Γ调和共轭,故,A B 为Γ上完全四点形PQ QP ''

图3

R '

图4

P '

的对边交点,即Q '在PA 上,故,AP AQ 关于直线l

对称,也有PAB QAB ∠=∠.

定理3 (配极原则)点P 关于圆锥曲线Γ

的极线p 经过点Q ?点Q 关于Γ的极线q 经过点P ;直线p 关于Γ的极点P 在直线q 上

?直线q 关于Γ的极点Q 在直线p 上.

由此可知,共线点的极线必共点;共点线的极点必共线.

以上未加证明的定理,可参阅有关高等几何教材,如【1】,其中定理1的初等证法可参阅文【2】.

2.从代数角度看极点与极线

定义2 已知圆锥曲线22:220Ax Cy Dx Ey F Γ++++=,则称点00(,)P x y 和直线

0000:()()0l Ax x Cy y D x x E y y F ++++++=是圆锥曲线Γ的一对极点和极线.

事实上,在圆锥曲线方程中,以0x x 替换2x ,以

02

x x

+替换x ,以0y y 替换2y ,以02

y y

+替换y 即可得到点00(,)P x y 的极线方程. 特别地:

(1)对于椭圆22221x y a b +=,与点00(,)P x y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00221x x y y

a b

+=;

(2)对于双曲线22221x y a b -=,与点00(,)P x y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00221x x y y

a b

-=;

(3)对于抛物线22y px =,与点00(,)P x y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00()y y p x x =+.

(4)如果圆锥曲线是椭圆22

221x y a b +=,当00(,)P x y 为其焦点(,0)F c 时,极线恰为椭圆的

准线;如果圆锥曲线是双曲线22

221x y a b

-=,当00(,)P x y 为其焦点(,0)F c 时,极线恰为双曲

线的准线;如果圆锥曲线是抛物线22y px =,当00(,)P x y 为其焦点(,0)2

p

F 时,极线恰为

抛物线的准线.

3.从极点与极线角度看圆锥曲线试题

【例1】(2010江苏卷文理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图,已知椭圆

15

92

2=+y x 的左右顶点为,A B ,右焦点为F .设过点(,)T t m 的直线,TA TB 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1122(,),(,)M x y N x y ,其中0m >,1200y y ><,.

(1)设动点P 满足422=-PB PF ,求点P 的轨迹;

(2)设121

23

x x ==,,求点T 的坐标;

(3)设9=t ,求证:直线MN 必过x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 无关).

分析与解:前面两问比较简单,这里从略.

对于(3),当9=t 时,T 点坐标为(9,)m ,

连MN ,设直线AB 与MN 的交点为K ,根据

极点与极线的定义可知,点T 对应的极线经过K ,

图5

又点T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9195

x m y

??+=,即 15

m y

x ?+

=,此直线恒过x 轴上的定点K (1,0), 从而直线MN 也恒过定点K (1,0).

【例2】 (2008安徽卷理22)设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

过点M ,且左焦

点为1(F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当过点(4,1)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时,在线段AB 上取点

Q ,满足AP QB AQ PB ?=?,证明点Q

分析与解:(1)易求得答案22

142

x y +

=. (2)由条件可有

PA PB AQ

BQ

=

,说明点,P Q 关于

圆锥曲线C 调和共轭.根据定理2,点Q 的轨迹就是点

P 对应的极线,即

41142

x y

??+=,化简得220x y +-=. 故点Q 总在定直线220x y +-=上.

图6

【例3】( 1995全国卷理26)已知椭圆22:12416x y C +

=,直线:1128

x y

l +=,P 是l 上一点,射线OP 交椭圆于点R ,又点Q 在OP 上且满足2

OQ OP OR ?=,当点P 在l 上移动时,求点Q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分析与解:由条件知2

OR OP OQ =?可知点,P Q 关于圆锥曲线C 调和共轭,而点Q 可看作是点P 的极线与直线OP 的交点.

设(12,88)P t t -,则与P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12(88)12416

t x t y

?-?+=,化简得 (1)2tx t y +-= ③

又直线OP 的方程为8812t

y x t

-=

,化简得 223t

y x t

-=

④ 解由③④联立方程组得

22654244542t x t t t x t t ?

=??-+?-?=

?-+?

,消去t 得22

2346x y x y +=+,可化为22(1)(1)15523x y --+=(,x y 不同时为0),故点Q 的轨迹是以(1,1)

为中心,长短轴分别为

和,且长轴平行于x 轴的椭圆,但需去掉坐标原点.

x

图7

【例4】(2006年全国卷II 理21)已知抛物线24x y =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AF FB λ=

(0)λ>,过,A 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并设其交点

为P .

(1)证明FP AB ?为定值;

(2)设ABP ?的面积为S ,写出()S f λ=的表达式,

并求S 的最小值.

分析与解:(1)显然,点P 的极线为AB ,故可设点

0(,1)P x -,再设1122(,),(,)A x y B x y ,,,F A B 三点对应的极线方程分别为1y =-,112()x x y y =+,222()x x y y =+,由于,,A B F 三点共线,故相应的三极线共点于

0(,1)P x -,将1y =-代入后面两个极线方程得1012022(1)

2(1)

x x y x x y =-??=-?,两式相减得

12012()2()x x x y y -=-.

又02121(,2),(,)FP x AB x x y y =-=--,故02121()2()0FP AB x x x y y ?=---=.

(2)设AB 的方程为1y kx =+,与抛物线的极线方程002()x x y y =+对比可知直线AB 对应的极点为(2,1)P k -,把1y kx =+代入24x y =并由弦长公式得24(1)AB k =+

,所以

21

2(12

ABP S AB FP k ?=

=+.

显然,当0k =时,S 取最小值4.

【例5】(2005江西卷理22)设抛物线2:C y x =

的焦点为F ,动点P 在直线:20l x y --=上运动,

过P 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PA PB ,且与抛物线分别

相切于,A B 两点.

(1)求APB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

(2)证明PFA PFB ∠=∠.

分析与解:(1)设点001122(,),(,),(,)P x y A x y B x y ,

002y y x x +=对比可知直线:20l x y --=对应的极点为1

(,2)2

,P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则点P 对应的极线AB 必恒过点1

(,2)2

.

设1

:2()2

AB y k x -=-,可化为

2

222

k y k x +

-=,故直线AB 对应的极点为(,2)22k k P -,将直线AB 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202

k

x kx -+

-=,由此得2121212,(1)44x x k y y k x x k k +=+=+-+=-+,APB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为

12221222332

2422

222333k k x x k k x k k k y y k k k y ?

+++?===???

?++--++--+?===??

,消去k 即得 21

(42)3

y x x =-+.

(2)设221122(,),(,)A x x B x x ,由(1)知1212,22k x x k x x +==

-,又1

(0,)4

F ,由(1)知(,2)22k k P -,即1212(,)2x x P x x +,所以2111(,)4FA x x =-,12121

(,)24

x x FP x x +=-,2221(,)4

FB x x =-.

221211************

111111

()()()()2

44444cos 11()()4x x x x x x x x x x x FP FA PFA FP FA FP FP x FP x x ++--+++

?∠====?++-.同理121

4cos x x FP FB PFB FP FB

FP

+?∠=

=

?.

所以有PFA PFB ∠=∠.

参考文献

【1】 周兴和.高等几何.科学出版社,2003.9

【2】 李凤华.圆锥曲线的极点与极线及其应用.数学通讯[J ],2012(4)下半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