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4.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4.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4.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4.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鲁教版

《4.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学生对氧气已有所了解,比如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以支持燃烧等。在本单元“空气的成分”一节中了解到工业制氧气的有关知识,但实验室如何制氧气学生不了解,这也是学生所期望学习的内容。本节是该教材第一次对一种气体物质进行系统研究,为以后学习气体制取做了铺垫。同时它也是学生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内容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实验技能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根据《标准》,创设活动,在“做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制取氧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的探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学生逐步养成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制取氧气。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1.由学生亲手做实验来制取氧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小组实验中,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这是一种有效的相互学习方式,能够相互取长补短。能让学生形成做完实验后记录真实的实验现象并进行归纳小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氧气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氧气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氧气鲁教版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O?分子内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 从实验上来说,顺磁共振光谱证明O有顺磁性,还证明O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说明原来的以双键结合的氧分子结构式不符合实际。 氧气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基态O?分子中并不存在双键,氧分子里形成了两个三电子键。 氧气的结构 在π轨道中有不成对的单电子,所以O?分子是所有双原子气体分子中唯一的一种具有偶数电子同时又显示顺磁性的物质。 两个氧原子进行sp轨道杂化,一个单电子填充进sp杂化轨道,成σ键,另一个单电子填充进p轨道,成π键。氧气是奇电子分子,具有顺磁性。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

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①隔绝空气②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氧气的用途:①支持燃烧②供给呼吸 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化学方程式为: ②(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火焰,在氧气中的火焰,生成气味的气体SO2。化学方程式为: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用于发令枪)化学

鲁教版初中化学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l)装置:如图 (2)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只要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以利于气体排出。 ④装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药品要平铺在试管的后部,开始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然后将灯焰集中在有药品的地方加热。 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刚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放出时再收集。因为开始的气泡是空气,若此时收集,则氧气不纯。 ⑦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撤去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骤然降低,压强减

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到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⑧如果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试管口还应塞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加热—→收集氧气—→取出导管—→撤去酒精灯。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几个问题解答 化学实验室 请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来做下面三个化学实验,希望你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 过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 1.右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图。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在B容器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物,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等收集的氧气充满收集容器C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收集容器C小心移出盛水容器D后,瓶子应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停止加热时,先要________,然后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到不再产生氧气为止,冷却后将剩余固体置于盛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过滤,滤纸上有________,滤液里有________。 [分析]:应记清各种仪器的名称,使用规则等。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时因其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起滤气作用,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而引起导气管堵塞或收集的氧气中有高锰酸钾粉末。反应发生后不能马上收集氧气,否则混有空气而使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另外根据空气与氧气的密度不同,确定集气瓶摆放位置。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4-3《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4.3《氧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记住所用药品的状态,理解该反应的装置特点、操作顺序和所用的仪器。学会检验、验满和收集的方法,并能指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的问题,让学生边讨论边操作,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通过实验,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仪器组装、气体收集和检验、验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尝试设计其他的制取氧气的装置,并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从整套教材的编写来看,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以后学习氧气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制取起到铺垫的作用,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归纳学习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难点: 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

过氧化氢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产生氧气; D.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实验,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相关的结论。此类题往往要求根据实验操作不当带来的问题加以讨论并利用有效方式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例题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热棒接通电源后,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 是 。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通过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注意“烟”与“雾”的区别,并且不能将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相互混淆;分析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的原因时,要结合实验原理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 (1)红磷开始燃烧,产生白烟,随后火焰减小并慢慢熄灭(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 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5 1 变式题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 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不足5 1 的原因是 。 (2)采用电热棒加热的优点是 。 (3)假如用木炭代替红磷,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能否取得成功?为什么? 。 解析 本题是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变式。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不足5 1 ,原因可能是装置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即反应物的量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等。对照教材实验装置我们可以发现,使用电热棒后,就形成了一个密闭体系,避免红磷点燃后再塞胶塞时,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选择反应物时,除了要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外,还得在反应后使装置内外形成压强差,故反应物一般为固体,且只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固体。 参考答案 (1)红磷量不足(或) (2)形成密闭体系,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避免五氧化二磷散逸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3)不能。因为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法使密闭装置内外形成压强差 拓展题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 mL 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 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 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 mL 22 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 “<”) 21%。造成该 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 ①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②加入铜丝量太少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3)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 解析 该实验的原理是加热铜丝,使铜丝与密闭体系中的氧气充分反应,通过活塞移动的距离变化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题意可知,反应前与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变化为3 mL ,即消耗的密闭装置中氧气的体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理论值约为21%,导致含量偏小的原因是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或加入铜丝量太少或装置漏气等;而铜丝量太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它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1) 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丝充分反应 (2) < ①② (3) 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答案合理即可) 电热棒足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全)讲解学习

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 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 2 高温 2CO (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 2 点燃 2CO 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 2 + H 2O == H 2CO 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如: SO 2 + H 2O == H 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 1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 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 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15、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 + Cl 2 点燃 2HCl 16、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 CaCO 3 + H 2O + CO 2 == Ca(HCO 3)2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乙炔的充分燃烧: 2C 2H 2 + 5O 2 点燃 4CO 2 + 2H 2O 现象: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带浓烟,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不冒烟。 19、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葡萄糖的氧化: C 6H 12O 6+6O 2 ===缓慢氧化 6CO 2 + 6H 2O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4.3 氧气 教案

氧气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2)学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检验氧气的产生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2)通过氧气制取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分析信息、查找资料等推进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知制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化学物质制备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原有装置改进的基础上,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学法:教师讲解,实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贯穿课堂始终。 教具:多媒体、与氧气制备有关的仪器药品 一、导入课题 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那些方法能得到氧气,实验室是怎样制取氧气的呢? 二、讲授新课: 1、药品的选择 知识回顾: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方法。 强调:实验评价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一般要求安全快捷,经济,操作方便。 提问:下列哪些物质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资料介绍: (1)KMnO 4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KClO 3 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 (3)H 2O 2 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 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HgO氧化汞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的物质汞。 (5)H 2 O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太慢。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过氧化氢反应的速率加快吗? 提出问题、猜想、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 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2、实验原理 资料介绍 (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并没有发生 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 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得出:催化剂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 2O 2 H 2 O O 2 3、实验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1)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工业上用化学方法来制取氧气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2 .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C.不同的化学反应催化剂一定不相同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3 .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三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化合物 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元素 4 . 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森林里空气中的含氧量高于沙漠中的空气

B.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变化 D.教室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来自上世纪的欧洲田园 5 .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稀盐酸除铁锈 B.玻璃刀裁玻璃 C.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D.给水通电 6 . 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密度:空气<氧气 B.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 C.沸点:液氮>液氧 D.等量的双氧水生成氧气的量:加二氧化锰>不加二氧化锰 7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工业液态空气分离法制氧气是利用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8 .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S +O2SO2B.2HgO2Hg + O2↑ D.2HCl + CuO=CuCl2 + H2O C.3CO + Fe2O32Fe + 3CO2 9 .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三化学1-7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6. 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O 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加热 2CuO + H 2O + CO 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KClO 3 2KCl + 3O 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H 2O + CO 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 + CO 2↑ 19.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2H 2O 2 2H 2O+O 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0.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 Cu + H 2O 21.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 2↑ 2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23.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26.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 3O 4 高温 3Fe + 4CO 2 四.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7.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SO 4 ZnSO 4 + H 2↑ 28.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 2SO 4 FeSO 4 + H 2↑ 29.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SO 4 MgSO 4 + H 2↑ 30.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 31.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 2 + H 2↑ 32.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 2 + H 2↑ 33.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 2 + H 2↑ 34.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2AlCl 3 + 3H 2↑ 五.其它反应 2 MnO 加热2 Mn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