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 郭锡良 题目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 郭锡良 题目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 郭锡良 题目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 郭锡良 题目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页共34页《古代汉语》复习题库

说明:

我们采用的是郭锡良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共六个单元。每单元的内容由文选、常识和常用词三部分组成。文选是古代汉语实际的文言材料;教材常识部分介绍的内容和理论都是从文言文具体语言材料中归纳而出,同时又在文言材料中获得印证的;常用词,一般是文言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又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易于造成混淆的。

试题按单元编写。试题适应对象:(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普遍适应性;(2)适应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备考和教师进修之用。

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释词题、简答题、名词术语解释题、默写题、标点翻译题、填空题等。每种题型各具特点,所涉及的考核点的范围以及所检验的能力层次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识记型和理解型的考核多见于选择题、释词题、默写题、名词术语解释题和填空题,而对古代汉语知识能力的综合检验则往往集中地体现在古文标点翻译题之中。简答题考核的灵活性更大,除了可以考核理解和应用型的内容以外,还可以检验学生分析和解释文言材料中所见语言现象的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

2008年秋季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

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

A神农氏 B伏牺氏 C仓颉 D郑樵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

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

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

10、“辟”和“避”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通假字 C繁简字 D 异体字

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

约()年至5000年

A 2000

B 3000

C 40000

D 4500

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

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

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

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

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

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

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A王引之 B张玉书 C阮元 D 许慎

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

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

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

A陈——阵 B赴——讣 C矢——屎 D曾——增

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

25、“北”是一个()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2页共34页

26、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

b 雅

c 洗

d 室

e 篇

f 贼

g 颖

h 彩

A a b c /d e /f g h

B a b /c h /d e /f g

C a c /b h /d e /f g

D a b c g /d e /f h

27、《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

A 象形

B 指事 C会意 D 转注

28、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

A 问闷

B 福祈

C 通过

D 江河

2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雨舟水牛 B兵本日月 C手木鱼甘 D刀亦哀鸟

30、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

A形声 B会意 C指事 D象形

31、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策”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草慎武信 B集泪承莫 C从战天走 D现责至秉

33、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莫鱼向闽 B牧岩岳泪 C凭亦寒罟 D集冰迢逐

3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锦楚众男 B森栽表朝 C友见比炎 D袜肥果解

3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回步文意 B笛初明看 C即婢休驰 D暴祭赤半

3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固颁旗锦 B病师姑甲 C马偷逃布 D斧行财国

3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腾贼章汁 B徒问辩背 C勉海谐盗 D后美碧途

3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胞记范舀 B斩初伐婚 C暑迪跳除 D箸怡哨安

3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修梁吟前 B吠技菜荆 C志赛浅鸣 D怕表苦存

40、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炼约输碉 B唾睹理明 C油姚破益 D特灿威慕

41、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袒

b 崔

c 欣

d 照

e 路

f 效

g 霜

h 基

A a e /c f /b g /d h

B a c /e f /b d /g h

C a e g /b d h /c f

D a c d f /b e f h

42、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购

b 露

c 切

d 烈

e 锡

f 都

g 爸

h 贷

A a d /e f /b d /g h

B a e /c f /b g /d h

C a e g /b d h c f

D a c d f /b e g h

43、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荆

b 衷

c 颖 d街 e徒 f 哀 g 碧 h 瓣

A a /b f /c d h /e g

B a b f /c e /d g h

C a c /b d /e g /f h

D a g /b f /c e /d h

44、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闻

b 阔

c 旗

d 固

e 辩

f 病

g 刊

h 斯

A a b /c g /d f /e h

B a b d /c e g /f h

C a e /b f /d e /g h

D a e /b d /c f /g h

45、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

A治始怡笞 B胡朔朗朝 C 闷问闺闾 D颖颍顿颈

46、下列各组字,与“信——伸”两字间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赴——讣 B泪——淚 C剩——賸 D予——舆

47、“干”和“乾”的关系是()

A繁简字 B通假字 C异体字 D古今字

4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

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

49、“征”和“徵”的关系是()

A通假字 B异体字 C繁简字 D古今字

50、“要”和“腰”之间的关系是()

A异体字 B通假字 C古今字 D古音同

5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公输》),其中的“守圉”即“守御”,“圉”和“御”是()

A古今字 B通假字 C异体字 D繁简字

52、《辞源》和《康熙字典》的部首总数分别是()

A 214部;540 部

B 540部;197部

C 214部;214部

D 240部;514部

53、《礼记·王记》“南方有蛮,雕题交趾”中“题”字的意义是()。

A额头 B雕刻 C题写 D题目

54、“诛——戮——弑”这组同义词在()上有所不同。

A词义轻重 B使用条件 C语法关系 D感情色彩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3页共34页

5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扩大的是()。

A于予与何诛.? B 皆感激

..为云泣下。

C笑从双脸.生。 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5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缩小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丈夫

..亦爱怜其少子乎?

C众人皆醉我独醒.。 D青春

..受谢,白日昭只。

5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转移的是()

A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B王厚贿.之。

C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D厉王虐,国人谤.王。

58、《尚书·舜典》“班瑞于群后”中“班”字的意义是()。

A群体 B集体 C分发 D颁布

59、“盗——窃——攘”这组同义词在()上有所不同。

A词义轻重 B使用条件 C感情色彩 D语法关系

6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扩大的是()。

A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B孝公时时睡.,弗听。

C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

..。

..也。 D治其事故

6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缩小的是()。

A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B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

..也。

C众人皆醉我独醒.。 D然谋臣与爪牙

..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6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转移的是()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

..。

C皆感激

..为云泣下。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6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惠此中国

..。

..,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

..王侯。

6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C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D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65、“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访”意思是()

A征询 B探望 C拜访 D访问

6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中的“购”意思是()

A重价收买 B悬赏征求 C买 D卖

6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的“淫”意思是()

A浸润 B淫邪 C过分、过度 D不正当的

68、“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中的“睡”意思是()

A睡觉 B睡醒 C睡着 D坐着打盹

69、“太后之色少解”中“色”指()

A颜色 B怒色 C妇女美貌 D品种

70、下列各句中的黑体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笑从双脸.生。 B祈父,予王之爪牙

..。

C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D交通

..王侯。

7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转移的是()

A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 B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

C齐侯之子.,魏侯之妻。 D古者墓而不坟.。

72、“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中,“树木”的意思是()

A树 B就是“树木” C树木和木材 D种树

73、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

A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

74、下列例句“道”字用其本义的是()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C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D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75、下列例句“防”字用其本义的是()

A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B以礼义防民。

C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D以防止水。

76、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77、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A时机 B时常 C时间 D季节

78、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

A早晨 B朝廷 C早上省视父母、君王 D朝见,朝拜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4页共34页

79、“期”是一个多义词,有下列义项:①邀约、会合;②希望; ③期限、日期;④至、及;⑤必、决定。有下列例句:

a《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诗经·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d《左传·哀公十六年》“期死,非勇也。”

e《韩诗外传》卷五:“比期三年,果有越裳氏重九译而至。”例句和义项搭配得当的是()A①a/②b/③c/④d/⑤eB①b/②c/③d/④e/⑤a

C①c/②a/③b/④e/⑤dD①b/②a/③e/④c/⑤d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分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1、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

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A时——伺 B生——性 C伯——佰 D辟——避 E矜——鳏

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A点——點 B泪——淚 C烟——煙 D敛——殓 E弃——棄

4、《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A盛气:怒气很大。

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E谢:谢罪,道歉。

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6、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引申义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C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D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E三十而壮,有室.。

7、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酌以大斗.。

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E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8、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是()

A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B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E故中御而从.齐侯。

9、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A薪:砍柴。

B奋:举起,扬起,振作。

C权:权力,权衡。

D信:言语真实。

E候:守望,放哨。

10、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A断:决断,果断。B术:道路。C危:不稳定,危险。D析:分析,辨析。E牢:监狱。

11、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

A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信:表示伸展。

C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D辟:表示逃避。

E畔:表示背叛。

12、下列各组字,后者属于为前者的引申义所造新字的是()

A解——懈 B辟——嬖 C国——國 D景——影 E取——娶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占优势。

B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复音节化。

C汉语词汇中词的复音节化规律当同汉语语音的简化规律相联系。

D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根源,主要是由语言内部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E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难在“异”而不在“同”;难不在“微殊”而在“迥别”。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5页共34页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国语·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君主的得力武臣猛将,褒义。

B《国语·周语中》“王厚贿之。”贿:赠送。

C《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诛:谴责,责问。

D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青年。

E《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闻:听。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复音节词的大量产生已成为汉语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

B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同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音词。这个复音词的词义只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而存在。

C《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中“指示”是偏义复词。

D合音词是指书写形式是一个字,但实际上暗含了两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是两个字合起来所表示意义。

E《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中“诸”是“之乎”的合音。

16、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有()

A “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重点在“入”不在“出”。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卑,地位低下;鄙,见识浅陋。

C“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勉:勉强。

D“是儿最叵信者。”叵:不可,合音词。

E“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丈人,妻子的父亲。

17、《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A盛气:怒气很大。

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E谢:谢罪,道歉。

18、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释材料,这说明“东”和“红”的关系是()

A两字具有双声关系 B两字具有叠韵关系

C两字具有同音通假关系 D两字具有声调相同关系

E两字具有同义关系

19、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A徒徙行径 B腥胡肖胃

C冯骐笃骏 D孟盟盆益E福神祈视

三、释词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其状如乌,文首

..,白喙.,赤足。

(2)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夸父与日逐走

..。

(5)弃其杖,化为邓林

..。

(6)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7)其石之突怒偃蹇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8)其冲然

..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9)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10)举熙熙然

...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11)渊然

..而静者与心谋.。

(12)不匝旬

..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

....,或未能至焉。

(13)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14)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

2、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3)夸父与

..日逐走。

(4)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5)是其.果有遭乎?

四、简答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它是怎样一部书?

2、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造字本义是昏暮,但是它被借用作语言中的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后来用“暮”字表示昏暮的意思。疲劳的意思本来用“疲”字表示,但古书里常用“罢”来代替“疲”,表示疲劳。请分析一下这两种用字现象各自的性质,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3、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4、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

(l)《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

(2)《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3)《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说文》:“民,众萌也。”

(5)《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论贵粟疏》:“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6页共34页

5、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饥”、“饿”之间的差别:

(l)《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2)《论贵粟疏》:“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3)《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4)《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5)《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6)《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7)《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

6、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恭”、“敬”之间的差别:

(l)《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

(2)《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3)《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4)《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

(5)《论语·季氏》:“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6)《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7、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耻”、“辱”之间的区别:

(l)《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孟子·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3)《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5)《报任安书》:“行莫丑于辱先。”

(6)《论语·公冶长》:“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7)《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8、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完”、“备”之间的差别:

(l)《孟子·滕文公下》:“牲杀、器皿、衣服不被,不敢以祭。”

(2)《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3)《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4)《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

9、根据以下例句,说明“给”与“共(供)”二词在意义上有什么关系:

(1)孟尝君使人给其使用,无使乏。

(2)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

(3)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

(4)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

(5)令百官府共(供)其财用。

(6)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

10、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曲”、“屈”之间的差别:

(l)《礼记·经解》:“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2)《周易·系词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11、根据以下例句,说明“恨”和“怨”二词古今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1)子为父死亡所恨。

(2)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3)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12、根据以下例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分析说明古今词义在褒贬色彩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1)长安中谣言

..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2)诗守南楚,民作谣言

..。

(3)下流

..多谤议。

(4)下流

..之人,众毁所归。

(5)主上直信李冲吹嘘

..之说。

(6)冯唐已老听吹嘘

..。

(7)然谋臣与爪牙

..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8)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

..而周内之。

(9)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

..之吏,持心近薄。

13、说明下列例句中加着重号的成分的意义,并指出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复音词有什么不同。

(1)虽然

..,何以报我?

(2)为此诗者,其知道

..乎?

(3)徐偃王处汉东,地方

..五百里。

(4)合散消息

..兮,安有常则?

(5)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6)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

..。

(7)数犯主之颜色

..。

(8)安贫乐潜,味道

..守真。

(9)青云动高兴

..,幽事亦可说。

14、分析下列各字的字形构造,说明每个字的本义,并说明它们各自的意符的表义功能:

鄙、融、鞍、攻、赋、除、耨、题

15、指出下列各组字哪些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并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的条件:

村——邨雕——彫睹——覩斗——鬥修——脩泪——淚游——遊

16、以“适”与“適”、“后”与“後”、“髮”与“發”为例,说明在阅读用简化字排印(或书写)的古代作品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7页共34页

17、分析下列各字的形体构造,说明每个字的本义。

向、戒、豆、脱、顾

18、指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的古义和今义,并说明其词义变化的类型。

(1)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2)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19、指出下列各组汉字哪些具有古今字关系,并说明其中为本义造今字的组。

(1)队—坠 (2)无—毋(3)益—溢(4)原—源 (5)赶—趕

(6)灯—燈(7)景—影(8)宁—寧(9)辟—避 (10)蚤—早

五、名词解释

1、文言文

2、异体字

3、甲骨文

4、小篆

5、六书

6、部首

7、古今字

8、本义

9、引申义

六、默写

1、《精卫填海》全文。

2、《夸父逐日》全文。

七、标点翻译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2、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事将仕矣(《论语·阳货》)

4、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事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5、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

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6、魏主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战国策·魏策》)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下列句中,“之”用作指示代词的一句是()

A曰:否,以票易之。

B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C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D此车一人殿之,可以成事。

2、下列句中,“其”作人称代词的一句是()

A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D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3、下列句中,“所”字结构表示动作对象的一句是()

A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B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C诺,恣君之所使之。

D其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下列句中,“见”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作用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B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5、下列句中,“相”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的偏指关系的一句是()

A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C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8页共34页

6、下列句中,“其”表示祈使语气的一句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C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D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7、下列句中,“以”用作连词,表示后一项动作是前一项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车,尽破之以归秦。

D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8、下列句中,“为”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的一句是()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且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9、下列句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

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0、下列句中,“则”作连词,表示后项的行为、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一般译为“原来

已经”的一句是()

A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B于是至则围王离。

C欲速则不达。

D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11、下列句中,“而”作连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转折意味的一句是()

A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B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12、在“滕君,则诚贤君()”和“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

A也,焉 B矣,焉 C矣,也 D耳,矣

13、在“晋国,天下莫强()”和“孟尝君问:‘冯公有亲()?’”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

A也,乎 B焉,哉 C焉,乎 D矣,与

14、在下列句中,“与”作为句中语气词表示顿宕舒缓语气的一句是()

A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B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谁与,哭者?

15、下列句中,“甚”做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A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B甚雨及之,楚师多冻。

C苛政暴吏,甚于虎也。

D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16、下列句子中,有名词意动用法的是()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C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7、下列句子中,数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B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C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D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8、下列句子中,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是()

A春风风人,春雨雨人。

B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19、“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其中“宝”是()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的使动用法

2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其中“美”是()

A名词的意动用法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9页共34页

21、“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中的“于”字是()

A介词,引介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B连词,连接动词与宾语

C介词,引介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D句中语气词,可不译

2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与下面()中的加点字同属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

C驴不胜怒,蹄之。 D孟尝君客我。

2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中的“见”与下面()中的加点字同属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A今京不度,非制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

C晋侯饮赵盾酒。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4、下列各句的加点字用法独特的一句是()

A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B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C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D从左右,皆肘之。

25、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古代汉语里,实际上没有用作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B在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用得多些。

C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比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要严格些。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是副词,意思是“又一次”。

26、下列四种说法中,错误的有()

A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副词“非”否定的不只是后面的动词,而是后面的整个谓语,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B在古代汉语里,“而”字经常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C“所以”在古代汉语里是连词吗?──不是,是代词加介词。如“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

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中的“所以”不能解释成现代汉语的“因此”。

D在古代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有“其”、“之”,“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句中的“与”是()

A作连词 B作介词 C作动词 D读去声

28、下列各句中含名词性“所”字结构的有()

A不如早为之所。 B诺,咨君之所使之。

C从弟子女十人所。 D伐木所所。

29、“不介马而驰之”中的“而”字是()

A结构助词 B逆接连词 C顺接连词 D句中语气词

30、“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句中的()

A“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于”是介词,介绍来源。

B“之”无任何意义,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于”是介词,介绍被支配的对象。

C“之”是代词,复指“媪”;“于”是介词,介绍对象。

D“之”是结构助词,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于”是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31、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A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B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C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D孟尝君客我。

32、下列句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B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C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D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碗、瘘、疠。

33、下列句中,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A宣子说,乃轻币。

B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C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4、下列句子,属于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A庄公寤生,惊姜氏。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D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35、下列句子,属于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工具的一句是()

A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B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C太祖累书呼,有敕郡县发遣。

D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36、下列句子,属于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的一句是()

A失期,法皆斩。

B射之,豕人立而啼。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沛公欲王关中。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0页共34页37、下列句子,属于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一句是()

A曹公,豺虎也。

B尔欲吴王我乎?

C友风而子雨。

D天下云集而响应。

38、下列句子,属于名词做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的一句是()

A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B尔三人当父事丞相。

C射之,豕人立而啼。

D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39、下列句子,属于名词做状语表示方位或处所的一句是()

A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B沛公欲王关中。

C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D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王。

40、《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句中的“食”字,是()。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B及物动词的意动用法

C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D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

41、《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中的“方”是一个()副词。 A时间 B范围 C程度 D语气

42、《论语·季氏》:“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句中介词“于”的用法是引进()。

A行为的对象 B行为的主动者 C比较的对象 D行为的地点

43、()句中的“以”是一个连词,表示两项动作连续性的时间关系。

A《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左传·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

C《商君书·开塞》:“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D《淮南子·览冥》:“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44、《山海经·海外北经》:“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句中的“道”是()。

A名词的使动用法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名词用作动词 D名词作状语

45、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句中,“之”字的语法分析正确的是()

A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

B 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前置的宾语

C 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名词性词组

D 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到”

46、在下列句子中,用“其”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是()

A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B 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C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D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

47、下列句子中有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是:()

A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

B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C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8、下列句子,“是”作为系词表示判断的一句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此是何种也?

C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D是炎帝之少女。

49、下列判断句,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的一句是()

A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B夫战,勇气也。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D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50、下列句子,属于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一句是()

A子以君师辱于敝邑。

B既而大叔命西部北鄙贰于己。

C百里奚举于市。

D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1、下列句子,“乎”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一句是()

A志乎古,必遗乎今。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D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52、下列句子,“见”作为被动助动词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53、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的是()

A大哉,尧之为君! B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1页共34页5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而前置的是()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姜氏何厌之有?

C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55、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是()

A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B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D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56、下列句子中,“之”用作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C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57、下列句中,“见”字的用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句是()

A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B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惟恐见得。

C今岁饑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8、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所凭借工具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D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59、下列句子,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A五年卒亡其国。

B故不如先斗秦赵。

C梁以此奇籍。

D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0、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61、《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这一判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在意义上所表示的是()。

A类属关系 B等同关系 C比喻 D某种结果的原因

62、下面各句中的()中,包含有被动句。

A宓子不可为。

B 蔓草犹不除,况君之宠弟乎?

C四年春,齐桓公以诸侯之师侵蔡。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63、下列各句中()是判断句。

A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宅边有五柳树。

D是谓小康。

64、下列各句中,被动句是()

A 君哉,舜也!

B 陈良,楚产也

C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65、下列句子,属于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彼且奚适也?

B彼且恶乎待哉?

C之二虫又何知?

D去以六月息者也。

6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按照”、“依据” 的意思的一句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D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A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C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

D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68、下列句中的“于”,用于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B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C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D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2页共34页

69、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

A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B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是以仁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分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1、下列句中,有“之”用作人称代词的是()

A之二虫又何知?

B或相倍蓰,或相什伯,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C《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D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E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2、下列句中,有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A天下一家,何土非君?

B彼且奚适也?

C客胡为若此?

D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E沛公安在?

3、下列句中,“诸”相当于“之于”合音的是()

A冉有问:“闻斯行诸?”

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不识有诸?

C诸将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D公伐诸鄙。

E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4、下列句中,“若”用作人称代词的是()

A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B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C吾翁即若翁。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E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

5、下列句中,“其”用作语气词的是()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C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D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E安陵君其许寡人!

6、下列句中,“于”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对象的是()

A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B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C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D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

E请句践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

7、下列句中,“乎”用作介词的是()

A或问乎曾西日:“吾子与子路孰贤?”

B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C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D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E志乎古,必遗乎今。

8、下列句子,“以”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的是()

A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B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E寿毕,请以剑舞。

9、下列句中,“为”作介词的句子是()

A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E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10、下列句中,“与”作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的句子是()

A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B吾与徐公孰美?

C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D吾与女弗如也。

E与人刃我,宁自刃。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3页共34页11、下列句子,“而”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说明事理或描写性状的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C蟹六跪而二螯。

D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

E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12、下列句子,连词“而”和“以”用以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的是()

A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E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13、下列句中,“也”作为句中语气词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示下文,起舒缓节奏作用的是()

A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B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掌百兽。”

E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做副词、表示“已经”意思的句子是()

A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B孟尝君曾待客夜饮。

C既克,公问其故。

D既来之,则安之。

E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为副词并表示“将要”意义的句子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此时鲁仲连适游赵。

C行略定秦地。

D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E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

16、下列句中,有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是()

A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E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

17、下列句中,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的是()

A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B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C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达其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E宣子说,乃轻币。

18、下列句中,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是()

A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B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

C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D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

E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19、下列句子,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A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B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D益烈山泽而焚之。

E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20、“之”用作代词的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之二虫又何知?

E父母唯其疾之忧。

21、“所字结构”是()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敌船为火所焚。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E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4页共34页22、“以”字用作连词的是()

A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B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C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D嘱予作文以记之。

E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23、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A毋妄言,族矣!

B梁以此奇籍。

C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D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E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24、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是()

A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E项王军壁垓下。

25、下列句子,属于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A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

D梁以此奇籍。

E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26、下列句中,有宾语前置现象的句子是()。

A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B 彼且奚适也。

C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

D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E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27、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余为伯儵。

B相如素贱人。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夫始如处女,逼人开户;后如脱兔,遭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E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28、下列判断句,属于主语与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的是()

A南冥者,天池也。

B夫战,勇气也。

C兵者,凶器也。

D百乘,显使也。

E曾公,豺虎也。

29、下列判断句,主语与谓语为比喻关系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B仲弓父,钱人。

C夫战,勇气也。

D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E曹公,豺虎也。

30、下列句子,属于在语义上表示被动的是()

A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故不能推车而及。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1、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是()

A是以好恶见则下有因,而人主惑矣。

B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C吾围于陈蔡之间。

D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E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32、下列句子,“为”用作介词表示被动的是()

A有为法者,为生老病死所见逼迫。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C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D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5页共34页33、下列句子,有介词宾语前置的是()

A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B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C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矣。

D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E谁与,哭者?

34、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的是()

A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B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

E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35、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的是()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君何患焉?

C“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雒阳。”

D姜氏何厌之有?

E吾谁欺?欺天乎?

36、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是()

A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B沛公安在?

C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许子奚为不自织?

37、下列句子,“是”作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是()

A惟余马首是瞻。

B求,无乃尔是过与?

C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D君子是则是效。

E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38、下列句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B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

C君王为人不忍。

D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E吾属今为之虏矣。

39、下列句子,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何兴之暴也?

C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D客何为者?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40、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是()

A吾为若德。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C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D壮士!赐之卮酒。

E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41、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B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C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E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2、下列句子,属于使动句的是()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B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C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D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E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三、释词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2)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3)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6)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7)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8)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6页共34页(9)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1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12)不介马而驰之。

(13)余病矣。

(14)君将不堪。

(15)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16)多行不义,必自毙。

(17)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18)无庸,将自及。

(19)夫人将启之。

(20)君何患焉?

(21)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2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23)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24)右援桴而鼓。

(25)马逸不能止。

(26)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27)三周华不注。

(28)故中御而从齐侯。

(29)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30)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31)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32)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33)赦之,以劝事君者。

2、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公伐诸鄢。

(2)请以遗之。

(3)敢问何谓也?

(4)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5)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四、简答题

1、说明下列各句中的“孰与”其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

(1)吾孰与徐公美?

(2)我孰与皇帝贤?

(3)君料臣孰与舜?

(4)救赵孰与勿救?

(5)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6)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2、根据以下例句,对比说明疑问代词“谁”和“孰”在用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1)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

(2)寡人将谁朝而可?

(3)敢问谁之罪也?

(4)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5)吾与徐公孰美?

(6)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7)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8)孰王而可畔也?

(9)礼与食孰重?

(10)孰城?城卫也。

3、根据以下例句,对比说明疑问代词“何”和“奚”在用法上的各自特点:

(1)何贵何贱?

(2)大王来何操?

(3)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人乎?

(4)曰:“是何也?”

(5)乃入见,问:“何以战?”

(6)许子何不为陶冶?

(7)子奚乘是车也?

(8)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9)曰“奚冠?” 曰:“冠素。”

4、根据以下例句,归纳说明“之”的词性和用法:

(1)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2)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3)之二虫又何知?

(4)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5)姜氏欲之,焉辟害?

(6)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7)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8)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9)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7页共34页5、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表示谦敬的副词,并说明它们的意义:

(1)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2)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3)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4)先生幸告之以便计,请奉教。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7)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8)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

(9)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10)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6、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语气副词哪些表示确认语气,哪些则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l)《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2)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3)孟子曰“子诚梁人也。”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5)殆有之矣,我未之知也。

(6)梁父即楚将项燕。

7、指出下列句中的语气副词有哪些,并说明它们各自所表示的语气:

(1)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4)此天所置,庸可杀乎?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8)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巨能入乎?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皆为情态副词,说明它们各自所表示的意义:

(1)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2)良亡,间行归汉王。

(3)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4)其后秦稍蚕食魏。

(5)晋仍无道而鲜胄。

(6)爱共叙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7)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8)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皆为程度副词,说明它们各自所表示程度的特点及意义:

(1)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2)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

(3)邻国之民不加多,寡人之民不加少,何也?

(4)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太后之色少解。

(7)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

(8)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皆为范围副词,说明它们各自所表示范围的特点及意义:

(1)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2)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3)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4)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但为典属国。

(5)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6)此特匹夫之勇耳。

(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8)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11、说明下列句中“然”字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作用):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5)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6)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12、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哪些为复合词,哪些为词组,并说明其词性和意义:

(1)捆屦织席以为食。

(2)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3)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4)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5)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6)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7)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8)周公方且膺之。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8页共34页13、说明下列句中“与” 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2)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3)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4)文公与之处。

(5)自织之与?

(6)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7)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8)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14、说明下列句中的“之” 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2)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5)文公与之处。

(6)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7)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8)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15、说明下列句中“是” 的词性和意义:

(1)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2)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3)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4)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5)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16、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古代汉语表示动量有哪些方法,并说明它们各自特点:

(1)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2)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3)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17、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哪些属于使动用法,哪些属于意动用法,试说明两者的区别:

(1)王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忘怒。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故天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4)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5)尔欲吴王我乎?

(6)既来之,则安之。

(7)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8)帝壮超节。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18、根据以下例句,归纳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有哪些类型: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吾老矣,不能用也。

(3)然则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6)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7)先则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8)亮子被苏峻害。

19、说明下列句中哪些地方省略了什么句子成分,说说这些省略有什么特点:

(1)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

(2)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3)季氏以公鉏为马正,愠而不出。

(4)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20、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主语,并说明这种省略有什么特点:

(1)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2)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弥谤矣,乃不敢言。”

(3)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4)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

21、补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宾语,并说明它们各属于那一种省略: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2)夫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不慕而治强者,秦也。

(3)(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

(4)(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5)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19页共34页

22、补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句法成分,并说明它们各自属于那一种省略:

(1)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2)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3)西门豹曰:“巫妪弟子,……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报之。”

(4)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5)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五、标点翻译

1、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黠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

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史记·项羽本纪》)

2、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杰建号一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飚(火星迸飞)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史记·淮阴侯列传》)

3、(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史记·留侯世家》)

4、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产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率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

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5、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6、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古代汉语练习题库郭锡良题目第20页共34页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我国上古时期,氏和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姓是一种号,氏是姓的。在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到时期,通称为姓。

2、古代婚姻是经过六道手续,称为“六礼”,这六礼分别是、、、和、、。

3、十二个月为一年,这是历;太阳一周天为一年,这是历;综合考虑二者的关系来定一年,这是历。

4、省,本来是名称。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原来的“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明代改为,但人们习惯上仍称。

5、秦代的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称为“三公”。汉代三公指、、。

6、汉代选拔人材,实行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制度;开科取仕,创立科举制度,则始于,成熟于,鼎盛时期则是、两代。

二、释词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

(2)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3)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4)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

(5)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6)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7)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8)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9)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10)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1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3)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4)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15)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16)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17)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8)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19)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20)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21)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22)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23)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

(24)盗贼有所劝,亡选者得轻资也。

(25)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

(26)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

(27)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28)尚复被水旱之灾。

(29)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30)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31)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32)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33)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34)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35)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36)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37)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38)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39)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40)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41)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42)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43)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44)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

(45)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2、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向使四君却宾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2)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3)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4)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5)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6)夫腹既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7)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8)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第人称,尊称代替第人称。 2、文学学家主要凭来辨析本义。从造字方法上来看,最能反映本义。形声字的和本义亦有密切关系。 3、《经籍籑诂》由清代等编纂,这是一部专门收集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全书共分为卷。 4、“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是许慎给“六书”中下的定义。 2、“鹿、逐、鼎、甘”四字中,会意字是。 3、“难”本是鸟名,后用来表示不容易,这种情况在“六书”中属于。 4、“荆”是个形声字,它的形符是。 5、“哲一喆、奉一俸、后一後”三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6、把中古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出的五个类别是__、__、__、__、__。 7、研究上古声母得出上古只有舌头而无舌上音结论的是清代的学者。 8、“从”意为“跟随”时,音cóng;用作使动词时,音 zòng 。这种改音别义的方法叫。 9、当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其领联对句的平仄应是。 10、三十六字母中,舌头音指,舌上音指。 二、简答题(40分) 1、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代汉语声母的何不同特点?各举例说明。(5分) 2、什么叫“读破”?怎样看待读破?(5分) 3、下列各句中“字”的意义是怎样引申的?请用示意图表明它们之间的引申关系(5分) A、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B、仓颉之初作书,盖依声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C、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D、搜奇扶怪,雕镂文字。 E、二兄早逝,奉嫂字孤,恩礼兼尽。 F、高丽国王王治请婚于辽,辽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字之。 G、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4、区别下列各组字在古书中表意上的差异(5分) (1)后:後 (2)征:徴 (3)余:馀 (4)丑:醜 5、请说明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有何特点。(5分) 6、中古声母演变为现代普通话声母,主要变化是什么?(5分) 7、古人名、字之间常有同义、近义关系,请举三例说明之。(5分) 8、《诗经·鄘风·硕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毛传:“止,所止者息也”。郑笺:“止,容止。《孝经》:‘容止可观’。”释文云:“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请说明这三家注何者为优?为什么?(5分) 三、标点下面二段古文(20分) 1、段氏說文注與桂馥王筠並列量其殊勝固非二家所逮何者凡治小學非專辨章形體要於推尋故言得其經脈不明音韻不知一字數義所由生此段氏所以爲桀旁有王氏廣雅疏證郝氏爾雅義疏咸與段書相次郝於聲變猶多臆必之言段於雅訓又不逮郝文理密察王氏爲優然不推說文本字是其瑕適若乃規摹金石平秩符璽此自一家之業漢之鴻都鳥篆盈簡曾非小學之事守也專治許書竄句增字中聲雅誥略無旁通若王筠所爲者又非夫達神恉也(15分) 2、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江南耿介之意既伤壹欎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5分) 四、把下面的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10分) 2、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猎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附加题(可做可不做): 1、翻译下列文言文:(10分)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迭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埏,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10分) 2、标点古文: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侯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于人爲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古代汉语试题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豕;象形:象猪形 2字;会意:从从子 3荆;形声:从刑声 4刃;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 5牧;会意:从攴从牛 6闽;形声:从虫门声 7车;象形:象车形 8豫;形声:从象予声 9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 10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1、行:象形:象道路形 2、颍:形声:从水顷声 3、逐:会意:从辵从豕 4、豫:形声:从象予声 5、寸:指事: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 6、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7、益:会意:从水从皿 8、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为根部 9、好:会意:从女从子 10、鱼:象形:象鱼之形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 1、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 2、公赐之食,食舍肉。舍捨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共供 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闲娴 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县悬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反返 古代汉语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信武果 B 取尖安 C从休亡 D 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肖 B服 C 期 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阙掘咏詠 B沽酤预豫 C賸剩笋筍 D陈阵泪淚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A王念孙 B许慎 C 段玉裁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7、采取()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11)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

古代汉语试题(1~9)

参考答案(1~9) 古代汉语练习(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__。这是中国_____的奠基之作。收字 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9、师进次.于陉。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 9.《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A.曰B.为C.谓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数以王命,取赂而还。 3、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 4、饮于河渭。 5、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惟草木之零落兮。 3、君子引而不发。 4、臣伏读圣旨。

古代汉语试题以及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 ___ 一、选择题(共20分) (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 A、條倍脩休 B、特牧福祈 C、盆簋益孟 D、颖颍顿颈 2、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D ) A 说——悦 B 矜——鳏 C 歌——謌 D 昏——婚 3、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 A 遁——遯 B 脩——修 C 辟——避 D 罢——疲 4、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 A A 姜氏何厌之有? B B 敢问何谓也? 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 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B) 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 8、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古代汉语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库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c。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b。 A 校信原 B戒及炎 C友武叔 D上过本 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c 。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d。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b。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 15、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c。 A 君者,舟也。 B良庖岁更刀,割也。 C 仲弓父,贱人也。 D曹公,豺虎也。 二、填空题 1、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在东北话基础上形成的。 6、辟避、诒贻、凭凭、孰熟、错措、谕喻、赴讣、县悬、游游、 修修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辟避、孰熟、错措、赴讣、县悬; 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诒贻、憑凭、谕喻。 7、“孟尝君顾谓冯谖”中“顾”使用的是它的本义义。 三、名词解释 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1分),上字取声母,下 字取韵母和声调(1)。 3、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1 分)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1)。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 D、颖颍顿颈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盍各言尔志?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是非君子之言也。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三、释词题(共3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戮:羞耻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鲜明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贿:财物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毁灭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物故:死亡,“物”通“殇”,死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绝:穿过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表示处所(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这是中国_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B )。 [A] 《郑伯克段于鄢》[B] 《齐桓公伐楚》 [C] 《宫之奇谏假道》[D] 《烛之武退秦师》 2、“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中对“归”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归来[B] 归去[C] 离开[D] 送还 3、对“天”的本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天帝[B] 天下[C] 天空[D] 人的头顶 4、“夸父与日逐走”中的“逐”用的是该字的:( A )。 [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常用义 5、《中原音韵》的作者是:( C )。 [A] 许慎[B] 陈彭年[C] 周德清[D] 陆法言 6、“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 )。 [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7、“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 A )。 [A] 供[B] 珙[C] 恭[D] 栱 8、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C )。 [A] 《汉语大字典》[B] 《中华大字典》 [C] 《康熙字典》[D] 《新华字典》 9、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意义的是:( D )。 [A] 弓[B] 刀[C] 支[D] 斤 10、“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 B )所下的含义。 [A] 会意[B] 形声[C] 假借[D] 转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句子中,“以”充当连词的是:(AC )。 [A] 齐因趁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B]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 A学术、学问 B 邑中的道路 C技能、技艺 D 方法 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 A 文学课 B 理论课 C 基础课 D 应用课 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A 女耳自 B 本刃末 C 武信从 D 江河娶 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 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 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 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C 绝江有托于船。(《吕氏春秋?知度》) 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 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它是:A A 《尔雅》 B 《玉篇》 C 《正字通》 D 《康熙字典》 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 A 对文 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 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 A 结构助词“的” 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 二、填空题 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

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总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顾炎武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5 D30A 2、段玉裁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8 D30 B 3、黄侃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8 D30 C 4、下列字母中属于牙音的是…………………………………………………………() A溪 B船 C从 D晓A 5、下列字母中属于唇音的是…………………………………………………………() A见 B章 C非 D并C D 6、下列字母中属于舌音的是…………………………………………………………() A端 B昌 C书 D精ABC 7、下列字母中属于齿音的是…………………………………………………………() A心 B崇 C清 D日ABC 8、下列字母中属于喉音的是…………………………………………………………() A端 B帮 C影 D邪C 9、下列字母中属于半舌音的是………………………………………………………() A群 B精 C来 D匣C 10、下列字母中属于半齿音的是………………………………………………………() A定 B晓 C来 D日D 11、上古声母系统中,三十六字母的帮滂并明应该与另一类合并的字母是………() A见溪群疑 B端透定泥 C非敷奉微 D精清从心C 12、上古声母系统中,三十六字母的知彻澄娘应该与另一类合并的字母是………() A见溪群疑 B端透定泥 C帮滂并明 D精清从心B 13、“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说这句话的是() A王念孙 B王引之 C顾炎武 D王力B 14、东汉时期为三礼作注解的学者是………………………………………………() A毛亨 B马融 C郑玄 D孔安国C 15、唐代出现的新的注解形式是……………………………………………………() A笺 B疏 C正义 D集解BC 16、郑玄《毛诗笺》的主要内容是…………………………………………………() A补充毛传 B订正毛传 C阐明毛传隐晦的地方 D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ABCD 17、区别同义词的差别并且被释词放在后面的注解术语是………………………() A曰 B之言 C谓 D谓之AD 18、以具体释抽象并且被释词放在前面的术语是…………………………………() A曰 B为 C谓之 D谓D 19、用来声训的术语是………………………………………………………………() A之言 B之为言 C如字 D衍文AB 20、为《史记》作注解的学者有……………………………………………………() A李善 B司马贞 C张守节 D裴松之BC 21、唐代李善与五臣所注解的作品是………………………………………………() A《诗经》 B《楚辞》 C《玉台新咏》 D《文选》D 22、南朝裴松之所注解的史书是…………………………………………………()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后汉书》C 23、以注明典故的出处来源著称的注解作品是…………………………………() A萧统《文选注》 B李善《文选注》 C裴松之《三国志注》 D郑玄《毛诗笺》B 24、侧重阐明哲学思想的注解作品是……………………………………………()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诗经》在汉代分为齐、鲁、(韩)(毛)四家,其中鲁诗传人为(申培)。 2. 古代“小学”分为三门,他们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3. 清人钱大昕提出“古无舌上音”,其含义是上古时期没有(知彻澄娘)四个声母。 4. 《论语》一书,三国魏时集注者是(何晏),清代(刘宝楠)有《论语正义》。 5. 《诗经》韵例中,单句与单句押、双句与双句押,被称为(交韵)。 6.从韵尾分析,古代汉语中有阴、阳、入的分别,阳声韵有三个韵尾(-M)(-n)(-ng),入声韵有(-p)(-t)(-k)三个韵尾,其中现代汉语中阳声韵尾(-M)已经消失。 7.“史记三家注”包括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8.顾炎武的音韵学著作是(《音学五书》),段玉裁的音韵学著作是(《六书音韵表》),孔广森的音韵学著作是(《诗声类》),《经籍纂诂》的作者是清代(阮元)。 9.清人三大史学名著包括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和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 10.古代目录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老子》属于(子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宋人三十六字母与唐代守温三十字母的差别是多出()六个声母 A.非敷奉微床娘 B. 帮滂并明泥日 C.照穿床审娘日 D. 见溪群疑来日 2.“同声必同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清代著名学者() A.王念孙 B. 王引之 C.段玉裁 D. 戴东原 3.“读若”“读如”与“读曰”“读为”的区别是() A.前二种用于注音,后二者用于破通假 B.后二种用于注音,前二者用于破通假 C.两种都用于注音 D.两种都用于破通假 4.近体诗如果首联出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边的一句是()。 A.仄仄平平平仄仄

古代汉语(题库)

第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 号内) 1、古注的下列常用术语中,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的术语是() A 读如 B 如字 C 读曰 D 之为言 2、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用来指出古书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的是() A 脱 B 衍 C 当作 D 当为 3、古书旧注中的“疏”,其特点是() A 既对古书正文作疏解,也对前人所作传注作疏解 B 用与被解释的词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释义 C 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 D 用来具体说明被解释的词语的特定意义 4、《毛诗笺》的作者是()。 A 毛亨 B 许慎 C 郑玄 D 孔颖达 5、古注中的“读为”、“读曰”,一般是用来()的。 A 指明同义词 B 说明文字的通假 C 指明言外之意 D 改正古书中的误字 6、古书注解有若干不同的种类和体例,“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有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则下己意,使可识别。”这属以下()体例和种类。 A 传 B 笺 C 疏 D 注 7、《经籍纂诂》的编者是() A 段玉裁 B 阮元 C 张玉书 D 王引之 8、下列各组古注中,注者都属同一朝代的一组是() A 高诱《淮南子注》、郑玄《周礼注》、赵岐《孟子章句》 B 裴骃《史记集解》、郦道元《水经注》、杨倞《荀子注》 C 刘宝楠《论语正义》、李善《文选注》、王弼《老子注》 D 颜师古《汉书注》、王先谦《庄子集解》、何晏《论语集解》 9、用“声训”解释词义的专书是() A 刘熙《释名》 B 张揖《广雅》 C 扬雄《方言》 D 刘熙《尔雅》 10、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解释词义的专书是() A《说文解字》 B《尔雅》 C《释名》 D《方言》 11、《释诂》、《释言》、《释训》是()中的三篇 A 扬雄《方言》 B 刘熙《释名》 C 周公《尔雅》 D 张揖《广雅》 12、汉代语言学家扬雄的《方言》全称是() A《轩辕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 B《轩辕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C《輶轩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 D《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分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1、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一般为两个以上连用并举、用于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之间细微差别的术语是() A 曰 B 为 C 谓 D 言 E 谓之 2、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一般用作声训,即用与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的是() A 读若 B 之言 C 读如 D 之为言 E 当作

考研古代汉语试题库

考研古代汉语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中,“之”用作指示代词的一句是() A曰:否,以票易之。B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C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此车一人殿之,可以成事。 2、下列句中,“其”作人称代词的一句是() A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D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3、下列句中,“所”字结构表示动作对象的一句是() A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B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C诺,恣君之所使之。D其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下列句中,“见”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作用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B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下列句中,“相”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的偏指关系的一句是() A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C不及黄泉,无相见也。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下列句中,“其”表示祈使语气的一句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C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D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7、下列句中,“以”用作连词,表示后一项动作是前一项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车,尽破之以归秦。D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8、下列句中,“为”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的一句是()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且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9、下列句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0、下列句中,“则”作连词,表示后项的行为、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一般译为“原来已经”的一句是() A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B于是至则围王离。C欲速则不达。D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11、下列句中,“而”作连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转折意味的一句是() A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B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12、在“滕君,则诚贤君()”和“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 A也,焉B矣,焉C矣,也D耳,矣 13、在“晋国,天下莫强()”和“孟尝君问:‘冯公有亲()’”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题

古代汉语2常用词汇总 1、听:(一)单指听。如?夫子式而听之?;引申为理会。?先王胜其法,不听而泣? (二)听从。?谏而不听,则逃之??其势宜听?(读四声) (三)治理、判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垂帘听政?(读一声,旧读四声) (四)任从、由着、放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听其自然?(读四声)2、临:(一)从高处往地处看。?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居高临下?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上帝临女? 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做敬词?请君临之? 用于抽象意境,表示遇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做。?临摹? (三)众人相聚而哭。?卜临于大宫?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朝暮临?(旧读四声) 3、量:(一)、(读一声)动词,计算物体容积。?为止斗斛以量之?。 引申为量长短。?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二)、(读四声)名词,斗斛一类的量器。?谨权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三)、(读四声)才具,才华抱负?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四)、(读四声)审查,揣度。?量敌而后进??量力而行? 4、因:(一)动词,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二)介词,表示通过的意思。?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三)介词,表示由于的意思。?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发展为?因为? (四)名词,缘由。?无因而至前? (五)副词,于是。?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5、完:(一)、完善、完整。?巢非不完也??初入无完群?先演变为双音词?完整? (二)、修缮,修葺。?大叔完聚,缮甲兵??父母使舜完廪? 作动词是表示使之完整 6、官:(一)、行政机关(指处所)。?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于万人之官?可理解为?官府?。引申为行政职务。?敢告不敏,摄官承罚?可理解为?官职? 又引申为行政机关的首长。?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 (二)、耳、目、口、鼻、心合成五官?人之百事,如耳目口鼻之不可以相借官也?7、行:(一)、(读hang二声)名词。道路。?遵彼微行? (二)、(读xing二声)动词。走、走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引申为?走了?。?使子路反见之,知则行矣? 又为实际地做,实施。?闻斯行诸??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三)、(读xing二声)副词。将,快。?别来行复四年??鄙夫行衰谢? (四)、(读xing四声)名词。行为,道德上的表现。?行比一乡??听其言而观其行?(五)、(读hang二声)行列。?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儿女忽成行? 8、遊:(一)、闲逛,随意旅行。?屈原既放,遊于江潭??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引申为有目的的旅行,多指求仕。?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遊大人已成名乎? (二)、交往,交际。?请息交以绝遊?、 有时可以写作?游?但与水有关的游不可以写作遊 9、振:(一)、摇动,抖动。?六月莎鸡振羽??新浴者必振衣? 引申为举起来。?振长策而御宇内?。又为振奋,奋发?振奋人心??萎靡不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受”写作“授”不得分) 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莫\暮其\箕要\腰昏\婚 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如:亦、本、末 13、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它们的意义组合表示该新字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例如,“信”字由“人”、“言”组合,表示人言真诚无欺,有“诚实”之意;“休”字由“人”、“木”组合,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有“休息”之意。 1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晋侯饮赵盾酒。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D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2、下列加线词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范增数目项王。B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C失期法皆斩。D彼秦者……虏使其民。 3、下列句中,“且”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B若属皆且为所虏。C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D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4、下列句中,介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利泽施乎万物。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5、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D未至,道渴而死。 6、下列词语属于“古义轻今义重”的是()。A诛B感激C怨D病 7、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B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C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D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