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记实词归类之官职升降

传记实词归类之官职升降

传记实词归类之官职升降
传记实词归类之官职升降

文言阅读(史传类)重点词语归类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而且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表示官位任免、升降类的词语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再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拜或授,授予官职,任命,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4、征,辟bì:特指官府征召并授予官职。例: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官内侯。《三国志?魏书》

5、察,举:举荐或选拔。察臣孝廉,举臣秀才。《陈情表》

6、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右迁、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7、擢,拔,提升官职,既由选拔而提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又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例:朕拔卿于仇虏之中。《贞观政要》

8、陟zhì,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9、贬谪或迁谪或左迁,官吏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贬谪多是出自皇帝的诏令。《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

10、出或出官,指出京受任。由京城改地方官。《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例: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11、徙或调、转、改: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例:(杨绩)降长宁军节度使,徙知琢州。《辽史?》

12、黜,废免,革职免官。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13、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4、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5、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6、去,解除职务,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去”,就是卸职之意。

17、复、还,起,重新任用或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18、累迁:多次被调动后升迁至某官职。例:累迁吏部侍郎。(2003年高考卷)

累迁洛州司马。(旧唐书-杜景俭传)

19、累除:多次升迁后被授予某官职。例: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旧唐书-杜景俭传)

二.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的词语:

(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例:(毛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三国志?毛玠传》

(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3)异或奇(之):认为--才能奇特。

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yuàn主簿。《三国志?魏书》

三.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类的词语。

(1)害(之):嫉妒。例:冯敬之属尽害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短:说某人的坏话或诽谤。例1: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郭子仪列传》例2:绛侯、灌英、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3)(有)隙:与某人有隔阂或机会。例:融与郗虑有隙。《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例2 会给事中阮大约与左光斗有隙----。

(4)刺:①指责或讥讽。例:刺诸县短长。(1996年高考卷)

(5)衔(之):存在心里,藏在心中,怀恨、衔恨|衔冤。郑伯突衔傅瑕十七年相拒之恨,咬牙切齿。——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怨恨。例:遣吏部尚书宋璟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资治通鉴》

(6)疾:憎恨、嫉忌:例: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三国志》

(7)劾:弹劾,揭发罪状。例: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资治通鉴》

(8)贾祸:招来祸患。例: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1996年高考卷)

四.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的词语。

(1)坐:①因犯----法而获罪。例: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后汉书》

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杜景俭传)

②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

(2)案(按):考察、审问或巡察。例: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同上)

(3)狱:案件(也有指监狱)。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续资治通鉴》还有“诏狱或制狱”,是钦犯监狱或.皇帝特命监禁罪人的狱所。如:天授中,与徐有功等专理制狱。(杜景俭传)

(4)牒:文书。例: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五.表示要求辞官回家的词语。

(1)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例:莽上疏乞骸骨。《汉书?王莽列传第六十九上》

(2)致仕:请辞官回家。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例:乾统初,(杨绩)乞致仕,不许。《辽史》

(3)归养(或归故里):回去奉养父母。例:独子无兄弟,归养。《信窃符救赵》

六.常见的古今异义:

(1)特征:特别征召。

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后汉书》

(2)视事或下车:官员初上任理事或官员初到某地任职工作。

例: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高考卷)

例: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

(4)故事:按旧的条例、惯例或旧的法令典章制度。

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1998年高考卷)(5)中外:朝廷内外。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风采。《明史?列传》

(6)横行:纵横驰骋。例: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三国志》-

(7)首领:脑袋,性命。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1998年高考卷)

(8)丁忧或遭忧:指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父母丧事而居丧的意思。后多专指官员居丧。丁忧期限三年,1》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不得行婚嫁之事,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2》期间任官者须离职,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例如:丁母艰,

(9)秀才:优秀的人才或才学优异。例句: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例句2:前刺史陈魁察臣孝廉,后刺史陈荣举臣秀才。

(10)绝食者:断绝粮食的人。例如: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11)出息:(放贷的)收益。

七.表代理或主管的:

19、摄:代理。例:请知古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资治通鉴)

20、署:委任、代理。例:署为府长流参军。(1999年高考卷)

21、典:主管。例:玠尝为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三国志?毛玠传》

22、知:作某地的知县。例:(郭永)寻知大谷县。(1996年高考卷)

23、相:作某国的丞相。例:且臣闻管仲相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4、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如掾吏,掾属

八.其他特殊的词语

跟皇帝有关的:上、帝、寡、朕、用事者(当权者、执政者)、登基、幸临践祚:(祚:赐福、皇位,特指皇帝登临皇位)。践极(皇帝即位)。

表责备的:让、责、过、尤(怨天尤人)、咎、

表表扬的:多、嘉、称、与、誉、许

表拜访或到某地的:造、过、访、谒、顾。如、诣、幸、往就表暗中的:阴、密、间

和学校有关:庠、序、太学、太傅、

表内心怨恨:恶,憎、怨、恨、疾、患、衔

表说话的:曰、云、谓、诰、敕,白、语、谕、喻、诘、对、陈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殁、

表人物个性:耿(介)、刚毅、宽厚、骨鲠(gěng本义是鱼骨头,引申为比喻义性格耿直刚正)、清正、恺悌(温和孝道)、正直、聪慧、狡诈、奸佞、阿谀、

既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不能用于女子。[成语既冠之年解释]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指已成年。例如:你已到了既冠之年,该自食其力了)

登科、及第:登科指科举时代考上进士叫登科,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有时也说”登进士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有成语:五子登科。

缙绅(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借用为官宦士大夫的代称。

纨绔:纨:白色精细的丝绢。绔即裤子。指富贵子弟穿的细绢裤

子或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例句一: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例句二:晓岚少年纨绔,无恶不作,尝考四等,为乃父所逐出。《批本<随园诗话>》例句三:胡国兄原也知道这陆慕游只是一个纨绔子弟,既没有手腕,又无资望,请他帮忙,不过是一句话而已。——茅盾《蚀·动摇》膏粱:1、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唐刘禹锡《武夫词》:“今来从军乐,跃马飫膏粱。” 闻一多《奇迹》诗:“我不能不节省点,把藜藿权当作膏粱。” 2. 借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红楼梦》第三回:“寄言紈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太傅:周制中,是辅佐国君的官,参与朝政,位列三公,掌管全国军争大权。西汉起,多无实职,多作虚衔。是辅佐太子的东宫官,称太子太傅。少傅:为“三公九卿”中“九卿”之一,由夏朝始设,至周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历代多沿置。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明史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

敕c h i:1,告诫、警告2,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刺c i:2,指责或讥讽3,名片1,动词,扎入或暗杀

阙:1,动词,结束、完毕、终了2,歌曲的一首3,词的一段

课:1,动词,(按规定的程式、内容、数量)考核;考试。如课吏(考核官吏的政绩)2,动词,(按规定的数量和时间)征收(赋税)。如课税。3,名词,赋税,租税。如国课,纳课秩:从“禾”指“五谷”,引申为“俸禄”。⒈官吏的俸禄。父兄大臣禄秩过功,章服侵等。----《韩非子·亡征》又如:未几,福王立于南京,赦还,复其秩。⒉官吏的官阶、品级。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史记·吕太后本纪》3年份,十年为一秩。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白居易·思旧》又如:七~寿辰。

阳与阴:1,地理上,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和山的北面,水的南面,。2,形容词,显露的,表面的;和隐蔽的,不外露的,暗

地里。阴与间或密类似

贷:1,动词,宽恕或减免,严惩不贷。2,动词,推脱(责任),责无旁贷。3,现代指钱的借入或借出。

系:xi,1,拴或绑。2,动词文,扣押或监禁。Ji 3,动词,如系鞋带或系领带。

从:cong 1,同宗的,堂房的亲属。如从子(侄子)从伯,从弟嗣:1、动词、继承。2、名词、继承人。

若属吾属尔曹吾曹(属与曹:同类的人)

巡按:

(1).巡行按察。◎按:考查,审查。按察(稽查审察)。《旧唐书·宇文融传》:“巡按所及,归首百万。” 宋范仲淹《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臣叨膺圣寄,充前职任,即日沿边巡按。” (2). 明代有巡按御史,为监察御史赴各地巡视者。其职权颇重,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知府以下均奉其命。简称“巡按”。《明史·职官志二》:“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有司

1、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1、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2、泛指官吏

直译:“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

例:1、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为也,而人各有心。——苏轼《思治论》

3、授之于有司。——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执金吾:位同九卿。西汉时是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北军最高统帅,本名“中尉”。

相当于现代京城地区尤其是中南海的卫戍司令。汉光武帝刘秀曾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诸舅:1、古代天子对异性诸侯、诸侯对异性大夫皆称舅。多数就称诸舅。2、母亲的弟兄们。《后汉书-阴兴传》

顾命:皇帝临终前的遗诏。例:十九年,拜顾命于云台广室。

比例:可作比照的事例、条例或惯例。例: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

折色: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纱布帛或其他物产。例:常时以折色便军,可以积粟;凶岁(饥荒之年)以本色(实物或粮食)济荒,可以积银。(明朝-刘应节)

继室:指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动词,续娶。古代诸侯的夫人称元妃,元妃死后,次妃代理内事,叫“继室”。《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2、后世凡正室亡故,侍妾扶正,亦称继室。

皂隶:古代称之为贱役。后专以称旧衙门里的差役。

明代衙门皂隶杂役穿青色布衣,交领、窄袖长袍,下打密褶,腰间系束红布织带。地位更低的,穿青衣外罩一件红布马甲,腰系青丝带。俗语说的“贩夫皂隶”所泛指的都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坟籍:古代典籍。例如,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数多坟籍。《旧唐书·一行》

就:到,或拜访。例如:一行至京,置于光泰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旧唐书·方伎传·一行》

中官:宦官。例如,璜为尚书六年---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汉蔡邕《独断》卷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汉蔡邕《独断》卷上:“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唐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

出降:1、读xiang,投降;归顺。《三国志·蜀志·姜维传》:“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鬭而死。”《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再说邯郸城中盼望救兵,无一至者,百姓力竭,纷纷有出降之议,赵王患之。2、jiang,帝王之女出嫁。因帝王位处至尊,故称降。《旧唐书·方伎传·一行》:“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公主出降,亦设仪仗行幕,步障水路。”3、读jiang,指宫女出嫁。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魏武帝宫人有卢女者,故将军阴淑之妹。七岁入汉宫……至魏明帝崩,出降为尹更生妻。

纳言:1、在古代还是官职称谓。《书·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孔传:“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

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后指门下省侍内或侍中。(2) 尚书等近臣所用帻zé巾(头巾。古代包扎发髻的巾。)。《后汉书·舆服志下》:“尚书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

勤王:1、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例如: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宋史·文天祥传》。其实勤王还有很多种情况,有些是瞎起哄的,有些是来清君侧的,也有些是志在夺权的。总之,勤王的本意在救驾。但结果是多元的。中国历史上许多勤王例子,皆是借口以攻入朝廷。如:西晋八王之乱中的许多王。2、尽力于王事。例如:夏禹勤王,手足胼胝(pián zhī意思:俗语中的“老茧”。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晋书·谢安传》例2:岑参的---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持节:假(通“借”)以符节,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力。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临时任务完成后,这个节将会被收回。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汉朝使节没有区分层级,不管是“假节”、“持节”还是“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假节”、“持节”和“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代表不同的权力和名望。一)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二)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三)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四)假节钺(或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如在苏武持节不降,各臣所持有的这根节扙,实物上为长八尺的竹竿,最上头装饰着旄羽,颜色上在汉初为赤、后来易黄。节材在后来也有金质铜身,类似金刀铁券之类,极盛装饰之能事,不全为竹。

治迹:政绩,施政的事迹。《魏略·杨沛传》:“﹝沛﹞累迁九江、东平、乐安太守,并有治迹。《汉书·韩延寿传》:“丞掾数白:‘宜循行郡中览观民俗,考长吏治迹。”

烧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后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来源有三:老虎变人;新羊入群;鲤鱼跳龙门。同僚朋友亲友前来祝贺,主任准备丰盛的酒菜和乐舞来款待来宾,名为烧尾。例如:《新唐书苏瑰传》: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苏瑰独不进。

表示时间的副词(一会儿随即立刻不久):俄、俄尔俄而俄顷斯须久之既而已而无何须臾未几顷刻顷之食顷少顷、少时、少间旋、遽寻

例句:“食顷”意思是“一顿饭工夫”。例如:“食顷,帘动”(《促织》)。例如:“俄见小虫跃起”(《促织》);“俄而千百人大呼”(《口技》);“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少时,一狼径去”(《狼》);“少间,帘内掷出一纸片”(《促织》);“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斯须就毙”(《促织》)。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人物传记常用词语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类

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类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养) 2、卑 非天质之卑(低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犹得备晨炊(准备) 4、被 被于来世(影响) 皆被绮绣(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尽) 群响毕绝(全部) 7、薄 薄暮冥冥(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记录) 束手无策(计谋) 9、长 chá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长远) Zhàng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相当,配合)chan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 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出(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8、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正在) 19、道 会在大雨,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诸暴秦(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20、得 二者不可得兼(能够)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21、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22、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文言文中的人物传记

如何读懂文言文 一、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模板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 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弘扬正气,贬斥邪恶。这类文言文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 幅短小,语言精炼简洁。 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要根据记人记事的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 的阅读方法。阅读时,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关注开头段,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 写人记事文言文一般在开头段落都要总体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任职等,阅读第一步就是对所写人物有个大体上的了解。 第二步,标注时间词,划分文段层次 写人记事文言文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事件,因此,可以抓住时间词语,划分 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人物及事件。 第三步,了解人物事件,归纳内容要点 了解人物事件是阅读文言文的重点,掌握人物事件具体要做到:人物在何时何地,做 了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怎么样,人物当时任何职,事件涉及的人物关 系有哪些,等等。 第四步,把握人物性格,概括中心意思 依据上面掌握的内容,对人物要有个总的评价,明确文章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道德 品质,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为了帮助学生简便快捷地阅读此类文言文,更容易把握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内容,便于 阅读时的操作,我们给出以下模板示例。 (一)阅读模板 文言文读文示范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 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言文,阅读这类文言文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事件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道德品质。 步骤一:关注开头段,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 (1)请在文中用双曲线标记出人物的生平履

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文言文中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一、家居生活 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先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作:起身,起来;创作,制作。 糗: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馔:饭食;食用,吃;安排食物。 肴:用鱼肉等做熟的荤菜,也指精美的菜。 膳:饭食,多指王公贵族的饭食;奉食,进食。 羞(馐):精美的食物。 脂膏:比喻人民的财富,也比喻富裕之地。 纨绔:富家子弟,与“膏粱”同义。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履:鞋;穿鞋;践踏,踩;步履,行走;实践,执行。 绶: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 冠: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

冕:古代汉族冠饰之一,为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巾:佩巾;头巾;车衣。 弱冠:男子20岁。 免冠:脱帽,用以表示谢罪;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 宇:屋檐。 舍:居住的房子;放过;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 馆:接待宾客的屋舍;寓居,住宿;房屋建筑的通称。 宅: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居住。 第:官僚贵族的大宅子。 邸:王侯的住宅;客馆,酒肆;仓库。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二、学习修养 工:擅长。 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劝:勉励,奖励;劝告。 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人物传记文言文常考实词整理汇编

人物传记文言文常考实词整理汇编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二十四史中常考文言实词分类汇编

二十四史中常考文言实词分类汇编 《二十四史》是全国卷高考文言文选文的唯一来源,既然这一部纪传体古文集大成的作品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更加有理由把《二十四史》中的必考词汇掌握了。 、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 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 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

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9、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10、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辄捕论之。 11、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12、案: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13、坐: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

初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学会了一分不丢! 人物传记答题技巧一、人物传记基础 1.概念 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2.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倾注了作者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此外,还具有概括性和通俗性。

3.传记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布衣总统”孙中山》。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二、重要考点 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题训练【4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题训练 【4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文(15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小题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1分)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与俱入山崖()(2)使为书招张世杰()(3)其末二句云()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奉宋的心态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小题4】“不拜”表明文天祥的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4分) 【小题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 是(4分) 【答案】 【小题1】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2】(1) 一起 (2)写 (3)说 【小题3】B 【小题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小题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知识记忆直接作答即可,此诗源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分类记忆 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分类记忆知识点总结 一 . 家居生活 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适:女子出嫁;到 ------ 去;适合,适宜;恰好。 事:侍奉;为 ------ 服务;从事,做。 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二.学习修养为人 工:擅长。工擅文。 厉:磨练 , 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劝:勉励,奖励;劝告。 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师:老师;以 ------ 为师;效法,学习。 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人物传记常用实词.

一、官员到一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执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国君(帝王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省略的人往往就是最高统治——国君(或帝王,如“没死以闻” 12、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3、党:偏袒,伙同,包庇。 14、矫:假托,假传。 15、质:作人质;抵押。 16、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7、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出。 18、当:判刑,判罪, 19、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0、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1、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有一些特殊的单音词,我们不能不引起重视: 1、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另“最”也可表示等级 2、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三、有些相关的复音词,也能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方便: 1、下车:刚上任。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表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作色:发怒。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四、表时间的 1、瞬间的: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文言文实词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1、文言实词:竟(jìng) <动词>①完毕、结束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从头到尾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 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将军列传》P54 <形容词>整、终例: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副词>①终于、最终例: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屈原列传》P73 ②竟然、居然例: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P73 及索,儿竟无声。(《赵世家》)P120 <连词>假如例: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2、文言实词“卒”

zú <名词> 士兵例: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动词> 死,终例:初,鲁肃闻刘表卒 <副词> 终于,最终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P84 Cù通“猝”,突然例: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刺客列传》P104 3、文言实词“数” <名词> shù命运、定数 例: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腾王阁序》 <动词>shǔ责备、列举罪状 例:(文天祥)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副词> shuò多次、屡次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文言实词:诚 <副词> ①实在,确实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蔺列传》 ②果真,如果确实 例: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三国志·赤壁之战》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5、文言实词:属 shǔ <动词>隶属、归属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名词>类、辈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zhǔ <动词> ①连接、连续例: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②写作、撰著例: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③跟随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④通“嘱”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6、文言实词“坐”

29人物传记常见词语分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分类列举 现今的文言文高考,以人物传记为主(可以说就考人物传记),在掌握了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的基础上,积累了人物传记涉及到的常见词语,大体上说,应该没多大的问题。反之,若仅仅凭借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来应考,只能捉襟见肘。故此,参阅以往做过的此类练习以及《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史书,整理出了以下的内容。请同学们用心记忆,不放过一词一句。如此,定能取得佳绩。 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管文收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 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 (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 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 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 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 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 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 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 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 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 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1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一、要把握人物的名、字、号 人物传记类的开头几乎是一种公式化的开头,如2004年选的许逖传:(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2008年选的白居易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2010年选的胡叟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2011年选的张文瓘传: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都简略地介绍人物的字和哪里人,特别是单个的字,在下文中常常会出现,因此你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如果是断章取义就会出现翻译的错误,所以一开始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就要留心人物的字,这对考查时出现在翻译的句子里是很有用的。 如2009福建卷考的是《张自新传》,其中有要求翻译的句子: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如果你注意到人物传记的开头: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就很清楚句中的“鸿”是张自新的原名,翻译成: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如果不仔细阅读,翻译的时候就容易望文生义了。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一般由意义上的联系。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代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二、要熟悉官职变动常用的词语。 在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中,往往会写主人公一生的身世沉浮,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官职的变动的词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是有助于阅读和理解的。 2008年浙江卷中考了白居易传,在实词的解释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2.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13.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14.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15.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如果你熟悉人物传记中官职的变动,你会很快判断出“致仕”的意思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在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变动有: (1)表授予官职的:除(任命、授予官职)、拜(授予官职)、授(授予官职)、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等; (2)表罢免官职的:罢(免去、解除官职)、黜(废掉官职)、免(罢免)、夺(削除)等; (3)表提升官职的有:擢(在原关上提拔)、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加(加封)、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等; (4)表降低官职的:谪(因罪降职或流放)、贬(降职)、左迁(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废(废黜)、黜(贬退)等; (5)表官职调动的: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调(变换官职)、出(京官外调)、转(调动官职)等; (6)表辞去官职的:悬车(辞职居家)、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乞骸骨(自请

人物传记常用实词.

一、官员到一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执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国君(帝王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h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9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9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叮崔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吿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吿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省略的人往往就是最高统治——国君(或帝王,如“没死以闻" 12、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3.党:偏袒9伙同?包庇。 14、矫:假托,假传。 15、质:作人质;抵押。 6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9停留(用于个人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兮I 申出。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少:批评9轻视?看不起。 二. 有一些特殊的单音词,我们不能不引起a 视: h 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另“:r’也可表示等级 2、独:若在疑问句中9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厂 三. 有些相关的复音词,也能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方便: 下车:刚上任。 用事:掌权?主管; 作色:发怒。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四、表时间的 1、瞬间的: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17. 18. 当:判刑?判罪, 19、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淀罪。 20、 2、 乞骸骨、请辞、吿老、请归:表辞官; 4、 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 听事:办公的地方; 6、 逆旅:旅馆 7、

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版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加倍)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 1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2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7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8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9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 2鄙人。自称的谦词 3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5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3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cháo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chéng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4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7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8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9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此言得之(对、合适)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6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8一夜飞度镜湖夜(通“渡”渡过,越过) 9常有大度。(度量) 1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1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12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3指度人离俗出生死。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