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后答案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后答案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后答案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略去

2. B

3. B

4. C

5. B

6. 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一般是指厂商在组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即为获取一定经济成果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不仅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工人工资、管理人员薪酬等费用,还包括资本的报酬--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这样的成本也称生产费用。而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由此可见,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越高,说明这种物品生产的效率或者说效益就越低。在这里,经济效率或者效益是用经济利润来表示的。所谓经济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越低, 表明这种物品生产的效率就越高。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五章

1、名词解释 1.市场:指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一个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从本质上讲,市场是商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 2.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垄断市场: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状态。 3.垄断竞争市场:是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商品的一种市场组织。 4.寡头市场:在西方也称寡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13、完全竞争市场具备的条件:(1)市场上有众多的经营主体,并且任何经营主体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或无差别的(3)资源具有完全自由流动性(4)完全对称的信息或知识

14、垄断产生的原因:(1)单个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关键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2)单个厂商拥有专利权(3)政府特许权(4)自然垄断垄断市场的特征:(1)从厂商数量来看,垄断是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这个特征使得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成为市场的需求曲线,企业即为行业。(2)从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来看,该垄断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独一无二,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3)从进入壁垒状况来看,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4)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垄断竞争市场具备的条件:(1)产品差别的存在(2)行业中存在数量很多的厂商,他们之间有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厂商个体市场竞争力量并不强。(3)厂商的生产规模普遍比较小,各自所占的市场比例都相对较小,厂商的行为不足以影响市场需求及供给。(4)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流动性较强

15、寡头市场的特点:(1)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它们的供给量均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2)厂商的决策互相影响,因而任何一家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对其做出的反应(3)厂商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第七章

一、解释概念 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的则是那些不具有消费排他性的商品,指那些能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和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的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2.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3.外部性:外部经济效果,也称溢出效应,外部性。它是指在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给别人带来的非自愿的成本和利益,这些附带产生的成本和利益没有由施加者对被施加者给予索取或补偿。

4.市场失灵:西方学者认为,外生效应扭曲了价格机制,使价格体系不再传递为获得效率所必需的正确信息,结果是资源不能达到有效率的配置,即不能达到的累托最优状态,经济

学家把这种由市场导致的低效率称为市场失灵。

5.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产生的,并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

二、思考题1.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答: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物品,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既然具有非排他性,市场是不会提供这种物品的,因为市场没有办法通过收费排除不付费的人的使用。收不到钱,理性人是不会做的。

2.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是如何干扰市场运行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的?解决外部性的措施有哪些?答:市场失灵时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地配置资源,正是由于市场经济无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需要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在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由于外部性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参与者和公共部门都以各种方式对外部性进行治理,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一般有三种办法:第一是使用税收和补贴的办法;第二是采取措施使外部性内部化;第三是明确产权。

3.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政府干预,为什么?答: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机制能够很好的调整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使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平衡。但是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优化资源配置,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看不见的手”。政府应对某些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第二,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或将相关企业合并消除外部性;第三,政府承担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的主要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第四,政府消除信息不对称。

三、联系实际 1.新闻里常有公海海域某某鱼种由于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请结合外部性的知识给出简要的解释。答:外部性是指在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给别人带来的非自愿的成本和利益,这些附带产生的成本和利益没有由施加者对被施加者给予索取或补偿。在该例中,公海捕鱼的行为给世界来了危害,但在公海上捕鱼得不到相应的惩罚,捕鱼者自己没有为此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行为经常发生。

2.一般说来,商家总是希望能够独占一方市场形成垄断,避免竞争。但是,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一种情况是新开的电脑店总是选址在“电子一条街”c 请解释,为什么这些新开的电脑店不回避竞争,(提示:用正的外部性知识) 答: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正外部性,一种是负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外部性。加入新开的电脑店选择在其他地方,因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消费者光顾较少。而在“电子一条街”上,不仅有大量的卖家,消费者这条街也比较熟悉,同时在购买时能货比三家,对消费者而言就更愿意到电子一条街买电子商品。那么,对于新开的电脑店而言,利用这种正外部性能很好的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店和产品。

四、请根据物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对下列物品进行分类并把这些物品(最少选出八种)填入图表的空白处(A、B、C、D)。(1)食品及日用品,(2)环境和洁净的空气,(3)拥挤的不收费道路,(4)汽车,(5)消防,(6)春节燃放的焰火,(7)有线电视,(8)国防,(9)拥挤的收费道路,(10)海洋的鱼,(11)不拥挤的收费道路,(12)政府提供的邮政服务和养老金,(13)公共图书馆的座位和图书,(14)基础研究,(15)天然林木,(16)未受保护的野生动物,(17)公共牧场,(18)矿藏资源。

第八章

1.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工贸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3.政府购买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它既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社会文教费、各项事业费等,也包括购买用于兴办投资事业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如基本建设拨款等。

4.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劳务。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5.国民生产净值:简称 NNP 是 GNP 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或者说,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6.国民收入:简称NI,是NNP 或NDP 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在宏观经济中,国民收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7.个人收入:简称PI,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8.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DPI,是个人收入扣除了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9.投资函数:是指投资规模与决定投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10.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11.平均消费倾向:是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简称APC。

12.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简称MPC。

13.IS 曲线:表示在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 I=S)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或者说,IS 曲线是表明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投资都等于储蓄。

14.LM 曲线:LM 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或者说,LM 曲线是表明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

4.案例分析(1)我国实现黄金周目的有二:一是启动消费刺激内需;二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2)经济学原理有二:一是提倡合理消费,避免“节俭悖论”;二是当资源未被处于充分利用状态下,黄金周休假制度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第九章

第十章

2.税收,尤其是比例所得税是最重要的一个自动稳定器。当经济繁荣,通货膨胀率较高时,税收会随人们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这样,人们税后的可支配收入上升幅度就会少于收入增加的幅度。从而使消费需求增长自动得到抑制。显然,税率越高,自动稳定效果将越大。

5.答:财政政策的效果是指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从IS-LM模型看,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IS 曲线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在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移动IS 曲线的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则效果较小。

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从 IS-LM 模型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小取决于IS 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的大小。LM曲线斜率丌变时,IS 曲线斜率越小,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越大。6.答:财政政策扩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也使利率上升;货币政策扩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因此,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可以出现国民收入和利率变化的多种组合。如果想要增加国民收入,又想使利率保持不变,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起来使用。如果想要国民收入不变,提高利率,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起来使用。紧的或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每种组合方式的效果也不相同。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9版)题库-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 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2.时间不一致性 答:时间不一致性又称“动态不一致性”,是指政府的一项未来政策,假设没有任何新的有关信息的出现,对于政府来说,在初始的制定阶段是最优选择,而在后来的执行阶段(新的信息出现)就不再是最优选择了,政府改为选择其他的最优政策的情况。例如,政府认识到,过高的税率会打击私人部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从而使税基缩小,实际征收到的税收并不多;而较低的税率会刺激私人部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从而使税基扩大,实际征收到的税收会较多。因此,政府在今年宣布,明年将实行低税率政策。如果私人部门相信了政府的这一承诺,扩大了明年的生产活动,使其创造的财富(含税基)增加,这时,对于政府来说,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设 x x f 1 )(= ,则=))((x f f (x ). 2.已知1sin )(-=x x x f ,当( x →0)时,)(x f 为无穷小量. 3. 若)(x F 是)(x f 的一个原函数,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B . )()(d )(a F x F x x f x a -=? 4.以下结论或等式正确的是(对角矩阵是对称矩阵). 5.线性方程组?? ?=+=+0 1 2121x x x x 解的情况是(无解). 6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x x y sin =). 7.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x x y -=3 ) 8.下列各函数对中,(1)(,cos sin )(2 2=+=x g x x x f )中 的两个函数相等. 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10.下列极限存在的是( 1 lim 22-∞→x x x ). 11.函数 ?? ? ??=≠+-=0,0,211)(x k x x x x f 在x = 0处连续,则k =(-1). 12.曲线x y sin =在点)0,π((处的切线斜率是(1-). 13.下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减少的是(x -2). 1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0x 是)(x f 的极值点,且)(0x f '存在, 则必有0)(0='x f ). 15.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2 e 10)(p p q -=,则当p =6时,需求弹性为(-3). 16.若函数 x x x f -= 1)(, ,1)(x x g +=则=-)]2([g f ( -2 ). 17.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x x y sin =). 18.函数 ) 1ln(1 -= x y 的连续区间是) ,(),(∞+?221 19.曲线 1 1 += x y 在点(0, 1)处的切线斜率为( 21- ). 20.设 c x x x x f += ? ln d )(,则)(x f =( 2ln 1x x - ). 21.下列积分值为0的是( ?--1 1-d 2 e e x x x ). 22.设)21(= A ,)31(-= B ,I 是单位矩阵, 则I B A -T =( ?? ? ???--5232 ) . 23.设B A ,为同阶方阵,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

附件三: 2003年度“上海市 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省市上海市 所属学校复旦大学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课程层次(本/专)本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论经济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西方经济学 课称负责人袁志刚 申报日期 2003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0 0 三年九月十日 填写要求 一、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 情况 1-1 基本信息姓名袁志刚性别男出生年月1958年1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博导电话 学位博士职务经济学系主任传真 所在院系经济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1-2教学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的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总人数《宏观经济学A》本科生必修课3学时/周5年共计750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本科生选修课3学时/周5年共计650人 《西方非均衡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必修课3学时/周5年共计1200人 《中级宏观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3学时/周5年共计1200人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MBA选修课3学时/周5年共计1100人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生必修课3学时/周5年共计450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袁志刚教授1995起担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经济数学基础-概率统计课后习题答案

习 题 一 写出下列事件的样本空间: (1) 把一枚硬币抛掷一次; (2) 把一枚硬币连续抛掷两次; (3) 掷一枚硬币,直到首次出现正面为止; (4) 一个库房在某一个时刻的库存量(假定最大容量为M ). 解 (1) Ω={正面,反面} △ {正,反} (2) 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3) Ω={(正),(反,正),(反,反,正),…} (4) Ω={x ;0 ≤x ≤ m } 掷一颗骰子的试验,观察其出现的点数,事件A =“偶数点”, B =“奇数点”, C =“点数小于5”, D =“小于5的偶数点”,讨论上述各事件间的关系. 解 {}{}{}{}{}.4,2,4,3,2,1,5,3,1,6,4,2,6,5,4,3,2,1=====D C B A Ω A 与B 为对立事件,即B =A ;B 与D 互不相容;A ?D ,C ?D. 3. 事件A i 表示某个生产单位第i 车间完成生产任务,i =1,2,3,B 表示至少有两个车间完成生产任务,C 表示最多只有两个车间完成生产任务,说明事件B 及B -C 的含义,并且用A i (i =1,2,3)表示出来. 解 B 表示最多有一个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即至少有两个车间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313221A A A A A A B ++= B - C 表示三个车间都完成生产任务 321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 321321321321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C ++++++= 321A A A C B =- 4. 如图1-1,事件A 、B 、C 都相容,即ABC ≠Φ,把事件A +B ,A +B +C ,AC +B ,C -AB 用一些互不相容事件的和表示出来. 解 B A A B A +=+ C B A B A A C B A ++=++ C B A B B AC +=+ BC A C B A C B A AB C ++=- 5.两个事件互不相容与两个事件对立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 解 两个对立的事件一定互不相容,它们不可能同时发生,也不可能同时不发生;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它们只是不可能同时发生,但不一定同时不发生. 在本书第6页例2中A 与D 是对立事件,C 与D 是互不相容事件. 6.三个事件A 、B 、C 的积是不可能事件,即ABC =Φ,问这三个事件是否一定互不相容?画图说明. 解 不一定. A 、B 、C 三个事件互不相容是指它们中任何两个事件均互不相容,即两两互不相容.如图1-2,事件ABC =Φ,但是A 与B 相容. 7. 事件A 与B 相容,记C =AB ,D =A+B ,F =A -B. 说明事件A 、C 、D 、F 的关系. 解 由于AB ?A ?A+B ,A -B ?A ?A+B ,AB 与A -B 互不相容,且A =AB +(A -B). 因此有 A =C +F ,C 与F 互不相容, D ?A ?F ,A ?C. 8. 袋内装有5个白球,3个黑球,从中一次任取两个,求取到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解 记事件A 表示“取到的两个球颜色不同”. 则有利于事件A 的样本点数目#A =1 315 C C .而组成试验的样本点总数为#Ω=235+C ,由古典概率公式有 图1-1 图1-2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真题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 真题 第1章导言 1.1 复习笔记 考点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学 (1)产生 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 (2)所要解决的问题 ①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 ②如何生产? ③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 ④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 (3)研究内容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2机会成本 (1)定义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2)存在原因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个定量,从而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 3生产可能性边界 (1)定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图示 如图1-1,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如点G),表示社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资源闲置、存在失业,社会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可以得到更多的X和Y产品。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如点ABCDEF)表示社会经济处于有效率的充分就业状态。不同点代表X与Y产品不同比例的生产组合,选择点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过程。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4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大体上分为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不同经济体制的特点见表1-1。

表1-1 四种经济体制及特征 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特点见表1-2。 表1-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考点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分析考察经济现象的状态、成因和趋势,不进行评价。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圣才出品】

第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简释下列概念: 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投资乘数、直接税、间接税、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通货紧缩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 答:(1)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产出又称之为均衡收入,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如果生产(供给)超过需求,企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产出或收入的均衡条件是E Y=,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均衡的条件也可表示为I S=,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2)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是相对“储蓄函数”而言的,反映的是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 = C f Y 其中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消费函数中的收入Y既可指国民收入也可指可支配收入。消费函数理论最先由凯恩斯提出,并成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基石之一。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正数且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且消费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但战后的研究表明,绝对收入假设适用于短期分析而不适用于长期分析。此后,相对收入假设、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便

兴起和发展起来了。(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 C MPC Y ?=?C ?表示增加的消费,Y ?代表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根据消费统计资料,短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消费倾向,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收入Y 用于消费C 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可以表示为: C APC Y =它可以指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4)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指收入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变化。边际储蓄倾向可以表示为: /MPS S Y =??其中Y ?表示收入的变化量,S ?表示储蓄的变化量。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为1。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说成是国民收入的储蓄倾向,也可以说成是可支配收入的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是相对而言的,指收入Y 用于储蓄S 的比例。平均储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 冯剑亮伯成编 习题一 1. 简释下列概念: 稀缺 答: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 答: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 答: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 答: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 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 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 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经 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 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 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 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 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 答: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

经济学基础知识习题集(全部带标准答案)

判断题(红色为正确) 1、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它均不变。作为价格因素,会导致被考察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为点的上移。 2、一般来说,越是人们需求的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弹性也就越低。 3、只有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才最有效的。 4、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核心是“自由放任”。 5、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它均不变。作为价格因素,会导致被考察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为点的上移。 6、无差异曲线又称效用等高线,是西方经济学中序数效用论分析的工具。 8、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企业产出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9、经济学中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GDP。 10、充分就业不意味着没有失业。 11、某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公民从该国所获得的收入。 12、凯恩斯主义建立的社会背景是是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 13、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考虑价格不变,其它影响因素变动时的情况,后者刚好相反。 14、所有商品的需求都会表现出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的趋势。 15、在需求曲线的同一条弧的同一点上,涨价和降价所产生的需求弹性数值是不相等的。 16、边际土地没有级差地租,但不意味着没有地租。 17、无差异曲线又称效用等高线,是西方经济学中基数效用论分析的工具。

18、只有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才有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选择 1. 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A、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B、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C、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也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D、既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也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2. 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物品 B.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C.必须用货币购买的物品 D.稀有的物品 3.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ABC均正确 4. 完全竞争厂商MC=AC=AR时,则它( )。 A. 只得到正常利润 B.是否得到最大利润尚不能确定 C. 肯定没有得到最大利润 D. 肯定得到最小利润 5. 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原因可以是:( ) A.彩色电视机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E.黑白电视机价格上 6. 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的需求曲线相切,在该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 性:(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位置而定 7. 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关键术语定义--------------稀缺性1、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经济学2、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状况--------------效率3、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平等4、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理性5、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的情况--------------机会成本6、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的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理--------------边际变动7、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激励8、社会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

济9、经济活动的波动--------------产权10、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看不见的手” 11、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市场失灵12、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外部性13、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市场势力14、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垄断15、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生产率16、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通货膨胀17、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经济周期18、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的做到最好二、判断正误--------------1、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经济变得更有效率。-------------2、当经济学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经济学初步【圣才出品】

第10章国际经济学初步 10.1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 1.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生产技术的不同,也可以表现为各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相对数量的不同。这些差异导致各国生产同一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各国都把资源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与他国进行交换,则双方都能通过两国间的贸易获益。 (2)赫克歇尔-奥林理论 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数量的不同,也会促成两国间贸易的发生。赫克歇尔和奥林就是用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来阐述贸易的基础。他们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根据赫克歇尔-奥林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2.竞争优势与国际贸易 (1)理论 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是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根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率。竞争优势的获得需要一系列条件,波特把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种种因素归纳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者,以及机遇和政府行为这几个方面。 (2)政策主张 国家应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环境,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创造出国际竞争的优势。 (3)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区别 ①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奥林理论强调的都是静态的比较利益;而竞争优势理论强调的是动态的比较利益。 ②比较优势的获得是由现有资源禀赋决定的;而竞争优势不是固有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 ③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看重的是贸易中的成本和价格优势;而竞争优势理论不但看到价格优势,还看到品牌、质量、垄断力等竞争优势。 3.行业内贸易 (1)概念 行业内贸易是指同一行业内部同类产品的贸易,其特点在于:在同一行业内不同国家所提供的产品虽有差异但可互相替代。 (2)行业内贸易产生原因:

经济数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05)春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函数对中,( )中的两个函数是相等的. A .1 1)(2--=x x x f ,1)(+=x x g B .2)(x x f =,x x g =)( C .2ln )(x x f =,x x g ln 2)(= D .x x x f 22cos sin )(+=,1)(=x g 2.设函数?????=≠+=0, 10,2sin )(x x k x x x f 在x = 0处连续,则k = ( ). A .-2 B .-1 C .1 D .2 3. 函数x x f ln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1=-y x B . 1-=-y x C . 1=+y x D . 1-=+y x 4.下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减少的是( ). A .x sin B .2 x C .x 2 D .3 - x 5.若 c x F x x f +=?)( d )(,则x x xf d )1(2?-=( ). A. c x F +-)1(212 B. c x F +--)1(2 12 C. c x F +-)1(22 D. c x F +--)1(22 6.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 )cos d(d sin x x x = B. )1d(d ln x x x = C. )d(ln 1d x x a a x a = D. )d(d 1x x x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若函数54)2(2++=+x x x f ,则=)(x f . 8.设需求量q 对价格p 的函数为2e 100)(p p q -=,则需求弹性为E p = . 9.=?x x c d os d .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导言 1.1 复习笔记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产生,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 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可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这类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生产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因此,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①生产什么(what)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②如何(how)生产?③为谁(for whom)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④现在生产还是将来(when)生产?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1)机会成本的概念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存在的原因在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个定量,从而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 (2)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如图1-1中G点,表示社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闲置资源,也就是存在失业,当社会使用了这部分资源,就可以得到更多的X和Y产品。当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表示社会经济处于有效率的充分就业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在选择两种产品的组合时,必须确定最佳的比例,是选择D点还是E点,又或是其它点?这便是微观经济学中所要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经济数学基础答案12820

《经济数学基础》作业册及参考答案(有些习题仅给答案没附解答过程)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sin lim =-→x x x x .答案:0 2.设 ? ?=≠+=0,0 ,1)(2x k x x x f ,在0=x 处连续,则________=k .答案:1 3.曲线x y = +1在)2,1(的切线方程是 .答案:2 3 21+= x y 4.设函数52)1(2 ++=+x x x f ,则____________)(='x f .答案:x 2 5.设x x x f sin )(=,则__________)2π (=''f .答案:2 π- (二)单项选择题 1.当x →+∞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 )答案:D x x D C x B x A e x x sin . . 1.)1ln(. 2 12 - ++ 2. 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 )答案:B A.1lim =→x x x B.1lim 0 =+ →x x x C.11sin lim 0 =→x x x D.1sin lim =∞→x x x 3. 设y x =lg2,则d y =( ).答案:B A . 12d x x B .1d x x ln10 C .ln10x x d D .1 d x x 4.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则( )是错误的.答案:B A .函数f (x )在点x 0处有定义 B .A x f x x =→)(lim 0 ,但)(0x f A ≠ C .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D .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微 5.若f (x 1 )=x,则f ’(x)=( ). 答案:B A .21x B .—21x C .x 1 D .—x 1 (三)解答题 1.计算极限 (1)=-+-→123lim 221x x x x )1)(1()1)(2(lim 1+---→x x x x x = )1(2lim 1+-→x x x = 2 1-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教案讲解

西方经济学教案讲解 学期周数:16周 周课时:4课时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基础课 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六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导言 一、授课章节:导言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六、重点、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方法: 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 八、教学建议:

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以及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九、作业或思考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均衡价格理论 一、授课章节:均衡价格理论 二、本章课时:10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8学时习题讨论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需求规律 2.供给规律 3.均衡价格 4.需求(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5.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6.弹性理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 7.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六、重点、难点: 重点: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需求(供给)对均衡的影响。 难点:需求(供给)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区别、弹性的应用。 七、教学方法: 采取讨论式逐层推进教学。着重结合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教学:一是结合世界市场石油生产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一、概念识记 答案详见教材。 二、单项选择 1.C , 2.C , 3.B , 4.A , 5.C , 6.B , 7.D , 8.A , 9.B ,10.D 三、多项选择 1.ABD , 2.AC , 3.AC , 4.AD , 5.ABCD , 6.BCD , 7.ABCD , 8.BCD , 9.ABC ,10.ABC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 答案详见教材。 六、应用 1.某学生1小时可读8页经济学,或10页心理学,他每天学习8小时。请画出他阅读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写出函数式;分析他多读1页经济学的机会成本。 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1所示。 2.试分析计算你读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1)会计成本计算提示:列出在大学期间发生的与学习相关的明细费用项目及金额,汇总明细项目金额即得读大学的会计成本。 (2)机会成本计算提示:列出因读大学所放弃的各种选择机会,预计各种选择的可能收益,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读大学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基础 3.有人说,农村人比城里人更愿意多生孩子,请做个小型调查,验证这一说法,并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 答:一般来说,城里人生养孩子要放弃更高的薪水和升迁机会,生养孩子的机会成本高于农村人。 4.答案略。 5.答案略。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一、概念识记 答案详见教材。 二、单项选择 1.B, 2.A, 3.C, 4.A, 5.B, 6.C, 7.B, 8.A, 9.B,10.B 三、多项选择 1.AB, 2.ACD, 3.ABC, 4.AD, 5.BD, 6.AD, 7.BC, 8.ABCD, 9.ABC,10.ABCD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 1~5,答案详见教材。 6.富有弹性的商品,宜用低价策略;缺乏弹性的商品宜用高价策略。 六、应用 1.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是Q d=30 000-20P,供给曲线是Q s=5 000+5P,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2)供求平衡时,该商品的销量是多少? (3)若政府规定该商品的最高限价是400元/吨,这将对该商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经济学总学分数:3个学分 总学时数:32学时修订年月:****** 编写年月:******* 执笔: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1、课程简介(中文)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对各种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课程简介(英文):The Macro-Economics is the required coures of economic specialty. This course, by research on the interrelation among the differect economic aggregates, aim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contradication, dciplines and the govemment’s economic policies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is course’s researchful content include the basic theories of social output, income, lever of price and level of employment. 2、教学目标 2.1 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逻辑,并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的形成过程、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等经济问题。(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2 掌握基本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书本知识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实践,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转型、失业与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实现问题进行深信探讨,加强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全)

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答案:0 2.答案:1 3.答案:2 121+=x y 4..答案:x 2 5.设x x x f sin )(=,则__________)2 π (=''f .答案:2 π- (二)单项选择题 1. 2. 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 )答案:B A.1lim =→x x x B.1lim 0 =+ →x x x C.11sin lim 0 =→x x x D.1sin lim =∞→x x x 3. 设y x =l g 2,则d y =( ).答案:B A . 12d x x B .1d x x ln10 C .ln10x x d D .1 d x x 4.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则( )是错误的.答案:B A .函数f (x )在点x 0处有定义 B .A x f x x =→)(lim 0 ,但)(0x f A ≠ C .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D .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微 5.当0→x 时,下列变量是无穷小量的是( ). 答案:C A .x 2 B .x x sin C .)1ln(x + D .x cos (三)解答题 1.计算极限 (1)=-+-→1 23lim 221x x x x )1)(1()1)(2(lim 1+---→x x x x x = )1(2 lim 1+-→x x x = 21-

(2)8665lim 222+-+-→x x x x x =)4)(2()3)(2(lim 2----→x x x x x = )4(3lim 2--→x x x = 2 1 (3)x x x 11lim --→=) 11()11)(11(lim 0+-+---→x x x x x =)11(lim +--→x x x x =21 ) 11(1lim 0-=+--→x x (4)=+++-∞→42353lim 22x x x x x 314235 31lim 2 2 =+++- ∞→x x x x x (5)=→x x x 5sin 3sin lim 0535sin 33sin 5lim 0x x x x x →=53 (6)=--→)2sin(4lim 22x x x 4) 2sin()2)(2(lim 2=-+-→x x x x 2.设函数??? ? ??? >=<+=0sin 0,0,1sin )(x x x x a x b x x x f , 问:(1)当b a ,为何值时,)(x f 在0=x 处有极限存在? (2)当b a ,为何值时,)(x f 在0=x 处连续. 答案:(1)当1=b ,a 任意时,)(x f 在0=x 处有极限存在; (2)当1==b a 时,)(x f 在0=x 处连续。 3.计算下列函数的导数或微分: (1)2 22 2log 2-++=x x y x ,求y '答案:2 ln 1 2ln 22x x y x + +=' (2)d cx b ax y ++= ,求y '答案:y '=2)()()(d cx b ax c d cx a ++-+2 ) (d cx cb ad +-= (3)5 31-= x y ,求y '答案:531-= x y =2 1 ) 53(- -x 3 ) 53(23--= 'x y (4)x x x y e -= ,求y '答案:x x x y e )1(21+-= ' (5)bx y ax sin e =,求y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