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大似然估计法教学提纲

最大似然估计法教学提纲

最大似然估计法教学提纲
最大似然估计法教学提纲

最大似然估计法

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基本思想

最大似然估计法的思想很简单:在已经得到试验结果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寻找使这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那个作为真的估计。

我们分两种情进行分析:

1.离散型总体

设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的形式为,则样

本的概率分布为,

在固定时,上式表示取值的概率;

当固定时,它是的函数,我们把它记为并称

为似然函数。似然函数的值的大小意味着该样本值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既然已经得到了样本值,那它出现的可能性应该是大的,即似然函数的值应该是大的。因而我们选择使达到最大值的那个作为

真的估计。

2.连续型总体

设为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函数为则为从该总体抽出的样本。因为相互独立且同分布,于是,样本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在是固定时,它

是在处的密度,它的大小与落

在附近的概率的大小成正比,而当样本值固定时,它是

的函数。我们仍把它记为并称

为似然函数。类似于刚才的讨论,我们选择

使最大的那个作为真的估计。

总之,在有了试验结果即样本值时,似然函数反映了的各

个不同值导出这个结果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选择使达到最大值的那个作为真的估计。这种求点估计的方法就叫作最大似然法。

7.2.2 最大似然估计的求法

假定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一组样本要去估计未知参数。一种直观的想法是,哪一组能数值使现在的样本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哪一组参数可能就是真正的参数,我们就要用它作为参数的估计值。这里,假定我们有一组样本.如果对参数的两组不同的值和,似然函数有如下关系

,

那么,从又是概率密度函数的角度来看,上式的意义就是参

数使出现的可能性比参数使出现的可能性大,当然参数比更像是真正的参数.这样的分析就导致了参数估计的一种方

法,即用使似然函数达到最大值的点,作为未知参数的估计,这就是所谓的最大似然估计。现在我们讨论求最大似然估计的具体方法.为简单起见,以下

记,求θ的极大似然估计就归结为求的最大值点.由于对数函数是单调增函数,所以

(7.2.1)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035017 总学时:48学时(实验12课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预修要求:民法学、商法、国际公法、国际贸易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以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课程。在掌握我国有关贸易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接触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规则和通行做法,了解调整贸易活动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异同,作为进行涉外经贸活动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注重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突出难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大纲与教材配套使用,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重点及难点。 大纲正文 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述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重点难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法的特点 三、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四、国际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货物贸易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渊源 二、国际贸易法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法的作用 复习题:论述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二章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与惯例6学时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教材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10******* 课程名称:地籍与房产测量 学时范围:30-40 实验学时:8-10 总学分: 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选课 先行课程: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测量平差 适用专业(方向):测绘工程 责任单位:勘测学院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该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地籍与房产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并进行各种地籍图测量的初步能力,并了解地籍与房产测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共分为11部分,即:绪论、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概述、房产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量算、数字地籍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第一部分:绪论 (1)主要教学内容: 1)地籍;2)地籍调查;3)地籍测量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地籍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2)能力点:地籍调查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籍调查 教学难点:地籍调查原则 第二部分:土地权属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权属;2)土地的划分与编号;3)土地所有权调查;4)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权属;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2)能力点:掌握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土地所有权调查 教学难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第三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检查验收;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2)能力点:学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外业工作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 教学难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业工作 第四部分:土地等级调查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性状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税收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性状概念、分级概念、 2)能力点:掌握土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调查、土地的分等与定级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地貌、植被和土壤调查;土地分级标准 教学难点:土地分级标准

对外汉语教学法自考资料汇编

对外汉语教学法资料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至今有60年的历史。 3、1983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 中国教学学会对外汉语研究会” , 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4、1978年提出“对外汉语教学” , 1984年正式确定学科的命名。 5、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属性, 属于语言的应用语言学范畴。 6、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除了服务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身研究之外,主要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及习得过程。 7、“课程设计”与我们经常使用的“课程设置”的含义并不相同。 8、总体设计,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是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 9、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理论由吕必松最早提出。 10、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的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又分为组合型,分解型) 、过程式大纲(又分为任务型,程序型) 。 11、1988年试行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语法等级大纲》是第一个作为独立、完整的大纲而设计研制的。 1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言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

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 13、《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分三等五级:初等(一、二级标准) 、中等(三级标准) 、高等(四五级标准) 。 14、《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内容由三要素组成:话题内容、语言范围、言语能力。 15、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四个等级:1000级、3000级(初等) 、5000级(中等) 、8000级(高等) 。 16、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专业教育、进修教学、短期教学、速成教学。 17、汉语言专业教育是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 18、大多数的教学形式均以汉语综合课为主干核心,以专项技能课为重点,采用分技能设课的方式。 19、课程规范:对课程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 20、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并不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 21、学科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核心理论,是学科存在的标志。 22、语言学习理论:基本理论研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 23、语言教学理论:学科性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法理论、中国传统教育观。 24、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性质在于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2001年10月8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衔接,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本课程课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容及要求 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16讲,其中现代部分9讲,当代部分7讲。各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评析,又有文学思潮、文学史现象的讨论,并力争每一讲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同时,充分考虑到电大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温儒敏、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大学2002年1月出版)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教材、IP课件、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 (二)IP电视课件 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初步拟定6节课,由大学中文系温儒敏、祖谟、高秀芹和中央电大文法部平共同主讲,主要讲

《房地产法》教学大纲

《房地产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50802 课程名称:房地产法 英文名称:Real Estate Law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全校各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经济法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和非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任意选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房地产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我国房地产法的基本制度,房地产权属法律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等,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案件。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房地产法体系、我国建设用地基本制度、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和取得方式、房屋所有权、房地产登记制度、房屋建筑和房地产开发概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与经营、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和纠纷处理、房屋拆迁安置与补偿、商品房预售、商品房出售、其它类型房屋转让、房屋租赁、房地产抵押、个人住房贷款操作指引、房地产交易价格管理和税收制度、公寓式建筑区分所有制度、物业管理法律关系。 英文简介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和非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任意选修课。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我国房地产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及主要法律法规的内容,了解美、德、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国际房地产法律制度,熟悉房地产法的实施和救济程序,提高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房地产法的基本知识,认识对房地产法律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必要性;掌握房地产法的概念、体系和基本原则;了解房地产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为学习本门课程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 导论房地产法体系 (一)目的与要求 1、房地产基本概念 2、房地产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3、房地产法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4、房地产法基本内容与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房地产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1、房地产的概念 2、房地产的法律特征 第二节房地产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房地产立法的历史回顾和现行体系 2、房地产现行立法问题、成因和出路、房地产法体系 第三节房地产法学习指导 1、房地产法学研究对象 2、房地产法学的主要内容 3、房地产法学习指南 (三)课后练习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讲比较文学的定义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 三、中国学者的定义 第二讲比较文学的历史 一、比较文学的欧洲阶段 二、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 三、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 第三讲比较文学的特点与方法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二、比较文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文学的国际关系与相互影响 第二讲流传学 一、流传学 (一)流传学的定义与特征 (二)流传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三)流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 第二讲渊源学与媒介学 一、渊源学 (一)渊源学的定义与特征 (二)渊源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三)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渊源学研究的四种对象

(五)渊源学研究的三种类型 二、媒介学 (一)媒介学的定义、特征与历史发展(二)媒介的四种类型 (三)文学媒介展开的三种方式 (四)媒介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三讲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一、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 (一)早期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的翻译(二)东方比较文学的崛起与翻译地位的上升(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 二、创造性叛逆与翻译 (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 (三)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经典的形成 三、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 (一)中外文学和文化中的文化意象 (二)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变异(三)文化意象的跨民族传递 四、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一)文学的跨国传播及其身份认同 (二)翻译文学概念及其国籍归属 (三)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 第四讲变异学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二)跨国变异研究 (三)跨语际变异研究 (四)跨文化变异研究 (五)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15703 课程名称:国际私法学 英文名称: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国际公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国际私法学是法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是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冲突法制度、国际统一实体私法制度、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2.英文简介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s a newly-developed, comprehensive and borderline course, which consists of international laws and internal laws governing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of the legal science and is designed for the full-tim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wo-yea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basic system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nflict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al law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l law system.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department of law that adjust the foreign-related civi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and solve the conflict ofl laws with direct and indirect rules. The content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clude general survey, such a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conflict rules, applicable law, the general issues of th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 the capacity for rights and capacity to act, real rights, obligations,marriage and family,succession,maritime affairs,negotiable instrument,bankruptcy,IP, agency, limitation of act,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the law of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s.

房地产法律制度教学大纲,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

房地产法律制度教学大纲,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 房地产法律制度教学大纲 10级高职《房地产法律制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11326总学分:4学分 RealestatelawSystem 课程性质: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学掌握房地产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并 能据此分析解决房地产开发、交易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促使房地产健康发展。 适用专业:适应各种不同需要的优秀人才。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64学时;总学分:4学分。 教材:王世涛主编《房地产法律制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年版。 参考书目: 1.赵红梅,房地产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董藩,房地产经济概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该课程以讲授房地产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既体现房地产法法学本

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又密切联系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来阐明房地产法的一系列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房地产法的基本原理、具体的各项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房地产法实务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房地产法概述 了解.房地产、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对房地产关系实行法律调整的必要性;掌握房地产法的概念、体系和基本原则;认识房地产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第二章房地产管理体制 了解我国房地产管理体制的沿革;掌握我国现行房地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 第三章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了解土地管理法的概念,土地法律关系,土地管理法的渊源和效力以及土地管理法基本内容;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掌握土地所有权制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的有关内容,掌握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和建设用地法律制度的内容要点。 第四章城市房地产权属及其管理法律制度 掌握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住房部分产权和房地产相邻权等有关概念和内容;掌握城市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概念、功能、效力,房产权属登记和地产权属登记的内容;了解城市公有房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2、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A比B+形容词“他比我高。” 3、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4、对比法有点儿比较贵这儿东西有点儿贵这儿的东西比较贵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5、情景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大纲 【说明】 1.外国文学是指我国传统文学以外的全部世界文学,它包括欧美文学(西方文学)和亚非文学(东方文学)两大部分。本课程重点介绍和学习欧美文学部分。 2.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国家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不同时 期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情况。本课程的教学,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外国 文学的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其对本学科的评论和研究的能力。 3. 本课程总课时数为54学时,平均周3课时 【本文】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欧美文学的本源、特质,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概况。 内容要点:一、古希腊罗马文学概况。二、希腊神话。三、荷马史诗。四、古希腊戏剧。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如何理解古希腊文学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教学目的:一般性了解中古文学的总体特点 内容要点:一、中世纪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与基本特征。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三、但丁和他的《神曲》。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3课时。 作业与思考:如何理解《神曲》主题的双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思想文化体系人文主义,了解莎士比亚的伟大文学成就。 内容要点: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二、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和薄伽丘。 三、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和塞万提斯。四、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和 莎士比亚。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5课时。 作业与思考:1、《堂吉诃德》的哪些特质使它成为世代流传的世界文学经典? 2、莎士比亚的高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教学目的:了解古典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内容要点:一、17世纪欧洲文学概况。二、清教徒文学和弥尔顿。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莫里哀。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3课时。 作业与思考:达尔杜弗形象分析。 第五章、18世纪启蒙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和把握启蒙主义思想,了解歌德的创作和浮士德形象的深意。内容要点:一、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二、启蒙文学在英国的发展。三、法国启蒙文学和卢梭。四、德国启蒙文学和歌德。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 (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素质,国家教育部将国际经济法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必须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当今中国,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学习、研究,对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发展与扩大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它与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婚姻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等法律学科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上述学科的知识,至少是民商法学的内容有一定掌握。在掌握上述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入国际经济法学领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后续课程主要有海商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等。 (五)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必须以掌握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国内国际法的基本规定为前提。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重记忆和理解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学案例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国际私法理论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六)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

《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大纲

一、 《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大纲 《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54 周学时: 3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熟悉房地产估价的原则与程序,掌握房地产估价的主要方法,为今后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经营、房地产估价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房地产估价是工程管理专业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集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知识于一体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作为公选课程,它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地产估价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新世纪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任务:1、介绍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征; 2、介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内部、外部因素; 3、介绍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4、介绍房地产估价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熟悉房地产估价的程序,掌握从事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掌握并熟练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基本估价技术,熟悉不同房地产类型、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的特点。初步具备从事房地产评估工作的能力。 三、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房地产估价的几种基本方法; 3、了解国内外的房地产估价制度。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概述(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房地产估价的基本涵义; 了解房地产估价的特点以及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估价的要 求,掌握房地产估价的内容以及房地产估价的基本要素。要求掌握的教学内容:1、房地产概说 2、房地产估价的基本问题 3、房地产估价的势在必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房地产估价的概念、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有关房地产的相关术 语的解释。 1、难点:房地产的特性及房地产的类型。 第二章:房地产价格(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房地产价格的概念; 了解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原因,房地产价格的基本特点;掌 握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一般因素、自然因素、区域因素 及个别因素。 要掌握的教学内容:1、房地产价格的概念与特点 2、房地产价格的形成与形成 3、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房地产各种价格的概念、房地产价格的特征、土地生熟程度的区 分及生熟程度的种类。 2、难点:房地产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房地产的均衡价格。 第三章:房地产估价原则与程序(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房地产估价的经济学原理:稀缺性原理、供求原理、替代原理以及预期原理; 熟悉房地产估价的主要原则; 掌握房地产估价的基本程序。 要掌握的教学内容:1、房地产估价的经济学原理 2、房地产估价的主要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学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 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 【课程编码】3B010258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学时数】34【编写日期】2012-06-26 一、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相关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各种流派,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能针对汉语的特征和教学对象,科学地设置课型,更好地选择、分析、利用教材,设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技巧,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总论2学时(理论讲授) 主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外语教学法背后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 二、熟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三、了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思考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同“英语教学”比较相似还是跟“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相似。为什么? 2.列出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分若干小组,互相交流。 3.要求学生阅读《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谈谈自己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 (二)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4学时(理论讲授3学时+实验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二、熟悉各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 三、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应用不同教学法流派的理论。 重点、难点:各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及其选择和应用。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课堂讨论: 1.有人常用“钟摆”来比喻教学法流派的变迁,你对这个比喻有什么看法?

从比较文学视野看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的选材和教学

133 Theory Studies ?Intemet fortune ?网络财富 理论探讨从比较文学视野看中学语文外国文学 作品中的选材和教学 伍娟娟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241) 【摘要】比较文学学科在“全球化”浪潮中,以其广延性的学科外延,及强的包容性,密切注视着文化全球化多元文化的碰撞,沟通和交流。而2000年,新的中学语文 大纲亦在此时代背景下颁布发行。与往相比,新大纲和教材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我们选择用它来分析中学语文外国作品的选材特点、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中学语文 在“全球化”浪潮中,比较文学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化语境下。而比较文学的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国家的特质使它能够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而文化全球化使得大众文化携同现代传播媒介和网络异军突起。在这种社会现实情况下,本着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世纪之交被推出。“新大纲”中学语文教材,尤其是外国文学教材的入选与传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了近八年时间的考证,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和教学研究怎样,有着那些新意和问题。本文立足于新大纲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等方面,运用比较文学中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以及中国学派的“跨文化”研究,来分析选材的特点,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站在比较文学的视角,用“视域”观点提倡新尝试新的切入点,加强教师自身的“比较文学”素养来加强教学中教师的“专业化”和“不可替代性”。 1.选择比较文学视角来看中学语文外国作品的原因 在全球化浪潮下,有经济全球化而引起的文化全球化已经是波及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安东尼.吉登斯对全球化所下的定义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这些关系以一种方式将不同的地方性联系起来,以地方性事变的形态受到远距离以外的事变的影响,反之亦然。”[1] 以及地球村的概念“globalvillage”和空间上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的提出,使得大众文化携带着现代传播媒介和网络异军突起。各种新的现象纷纷出现。“couchpatato”(伴随着电视长大的一代)“mall rate”(新生超市一族),网络大军等等。这些在中学生中十分普遍地存在着。而其他国家文化也随着现代科技手段不断的冲击我们。如“双麦文化”,尤其是“Hollywood”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发出了全日制中学新的语文大纲。 首先,我们来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学语文大纲的特色。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篇首即提到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初中版相同)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由此,我们看到,语文学科强调的是既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又要“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在初中版语文大纲中提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其眼光就是立足于国内而放眼观世界。同时要采取一种兼容并包,批判地吸收全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了一种“跨文化”“跨国家”的指导思想。在高中版的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教学目的中提到“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初中版相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大纲对当代文化生活,充斥的多样文化,提出了明确的“尊重”态度。对于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大众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争斗,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被大纲重视。纳入了中学语文教学范畴,中学语文新大纲使语文学科与时俱进,在其后注明“试用修订版”,本身也体现了大纲的制定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使语文成为关注社会现实的开放性学科,而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门造车。 其次,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比较文学学科所具有的特色。曾经印度人民党的领导人认为“全球化是对印度的传教进攻,信息进攻和文化进攻。”将外来文化视为本土文化和价值的敌人。在此,我们说他们没有看到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频繁的时代,任何固定不变﹑静止绝对的文化是难以想象的。与单一的封闭的国别文化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而了异质的文化修养。可用置换的视角和态度来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国家,使它沟通了在开放流动的全球化语境下的各个文化体系。使东西方文学文化进行了建设性的对话。可将,比较文学本身的包容性﹑广延性和“四跨”特征对于我们用它来看中学语文的选材和教学提供了新颖的视角与教学的科学性。 那么用比较文学视野来看新大纲,中学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具有什么意义? 我们认为其意义一:比较文学全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外国文化和文学,打破了“中国单一文化”的瓶颈,发展了思维。运用比较文学视野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学文化。如儒家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两希文化传承下强调“命运与人”的观点,造就了几大文化体系。道家的“无为”思想与基督教的“原罪”说,亦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同为东方国家,中国与日本印度的文学差异及相互影响,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与西方的浪漫主义,等等。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培养探究的科学精神。 意义二:利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论感受作品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例如通过对课文《陌上桑》的学习和《荷马史诗》(语文版入选文)的学习,对于罗敷之美和海伦之美,使用了相同的写作技巧,给人呈现出惊世之美。就如莱辛在评价了荷马笔下的海伦之美后感叹:“诗人啊,替我们吧美所引起的欢乐

《国际投资法律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投资法律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国际投资法律实务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Practice 课程类别:限选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随堂考查 先修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等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国际投资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国际投资法律实务课程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资本输出输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和影响等重要国际法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主体,国际投资的企业形式,国际合作开发与建设,资本输入国的外国投资法,资本输出国的海外投资法,国际投资的国际法制,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等。 英文简介: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is a branch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The main research of the course is abou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studying the rules and influence of capital input and output.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he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terprise form,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dispute settlement and so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国际投资法律实务是法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重要学科,通过对国际投资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投资法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法律规则,为将来从事国际投资法律实务工作或法学理论研究奠定相应的专业基础。本课程为专业教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投资和国际投资法的基本理论,培养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国际投资或外商投资实务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房地产开发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房地产开发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房地产开发经营/Real Estate Managemnet 课程编码:12033017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6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分数:3 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区域与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 学时数:5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4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制订日期:2006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杨木壮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镇规划与物业管理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是城镇规划与物业管理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任务在于指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掌握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基本方法,为将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基本程序及其效益评价,全面了解房地产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授课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实地参观、案例讨论,并通过辅导答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房屋建筑学、区域与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后续课程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人。通过对先修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中的建筑设计、规划及房地产经济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而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房地产综合开发及其效益评价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吕萍等编著,《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教学参考书:丁烈云主编,《房地产开发》(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刘洪玉编著,《房地产开发》(修订第二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社,2001。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按章节详细填写)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及其特点 第二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学科的建设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 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